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赞美文学的优美句子简短(赞美文学的优美句子)

赞美文学的优美句子简短(赞美文学的优美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惊艳世界的宋词:优美与深情的文字艺术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盛行于北宋和南宋时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情的文字表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宋词的兴盛与宋代社会、文化的特点和背景等是密切相关的。具体白表现在:

社会政治背景:宋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是北方被金朝所灭后,宋朝撤退到南方建立的南宋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处于军事较弱的状态,面临外患和内忧,社会上封建统治的压力较大。

文化氛围:宋代文化环境开放,舆论相对宽容,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才子佳人,士人文化涌现。文化人士从政治与经济压力中寻求精神抚慰,宋词就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蓬勃发展。

士人的身份与情感表达:宋代重视文才,文人士大夫地位显赫,他们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宋词往往是这些文人表达情感、吟咏自然、抒发感慨的艺术形式。

宫廷文化的影响:宋代宫廷文化对于宋词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皇家和官宦人士对诗词的鉴赏和创作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同时也为文人提供了成名和晋升的机会。

文学风气的变迁:宋代诗歌的繁荣和变革,削弱了传统诗歌形式的地位,而宋词以其短小精致、情感真挚的特点,迎合了读者的口味,逐渐成为主流。宋代文人注重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追求表达的真实性和感人的细腻。

美学风格的塑造:宋词注重音韵、押韵和格律的使用,追求音乐之美和意境的凝练,为后来的词坛奠定了基础。其中,黄庭坚、杨万里、辛弃疾、苏轼等著名文人都在宋词创作和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宋词的兴盛和繁荣与当时社会政治背景、文化氛围、士人身份和宫廷文化的影响等密切相关。宋词以其深情而真挚的表达方式、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感人的意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珍贵遗产。

而且,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

篇幅较短:宋词一般较短,多为四句或八句,甚至更短的,这种短小的篇幅使宋词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句式灵活:宋词在句式运用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词人常使用对仗、排比、夸张、反转等手法,使句子结构丰富多样。

情感丰富:宋词以表达情感为主要目的,情感丰富多样。有爱情、离别、怀旧、抒发忧伤等不同主题的词曲。

描绘细腻:宋词注重对细节的描写,词人通过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描绘自然景物,给读者带来鲜明的感觉和形象。

韵律优美:宋词注重韵律的运用,词人对于音韵的把控非常精细。通过押韵和平仄的变化,使词曲的语言韵律更加优美动听。

节奏明快:在宋词中,节奏感非常强烈。词人通过对词句的安排和音律的运用,使词曲的节奏感具有动感和活力。

婉约豪放并存:宋词的艺术特点中,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并存。婉约风格强调柔美、委婉、含蓄,适合表达细腻的情感;豪放风格则表现出奔放、豪情四溢的个性。

这些艺术特点共同构成了宋词的独特魅力。通过短小的篇幅和灵活的句式,宋词能够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同时,宋词在韵律运用上的精妙处理,给人以优美动听的感受。无论是表达爱情、抒发离愁别绪,还是赞美自然、描绘人物形象,宋词都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吸引着广大读者,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珍品。

而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是宋词史上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被誉为宋代文学巨匠,享有"东坡先生"的美称。他的词作在宋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其豪放奔放、豪情激昂的风格而著称。苏轼的词作题材广泛,既有抒发爱情的婉约之作,也有抒发忧愤和思考人生的豪放之作。他的作品在音韵、节奏和意境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平,被后世誉为词坛宗师。

辛弃疾(1140年-1207年):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杰出词人,被誉为"辛文房",他的词作充满了爱国情怀和豪情壮志。辛弃疾以其慷慨激昂、慷慨陈词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逆境时局的坚守。他的词作以铿锵有力的语言、极富表现力的意象和情感深沉的主题,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

李清照(1084年-约1151年):李清照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被尊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以其婉约柔美、细腻感人的风格而著名。李清照的词作多以爱情、离别与怀古为题材,她以独到的情感表达和深沉的内省,刻画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她的作品富有音乐性,追求意境的凝练和感人之处的展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后世推崇。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柳永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音乐家,他的词作以婉约、柔情和细腻而著称。柳永的词作重视人与自然的交融,他的词作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以其流畅的语言、优美的曲调和独特的意境激发了读者的共鸣,被后世尊为"柳神仙"。

这些代表人物的词作在宋词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却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远的文学价值。他们的词作以其音韵华美、情感真挚和意境独特,向读者们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璀璨光辉。

也正是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中国古代词作的巅峰时期:宋词的出现和兴盛,标志着中国古代词歌文学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大量优秀的词作问世,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著名词人的作品为代表,形成了一个独特丰富的艺术高峰。

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宋词以其短小精致、情感真挚、音韵优美和意境深远等独特的艺术特点,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宋词的篇幅短小,常以四句或八句表达思想和情感,注重音律与韵脚的运用,以及对细腻描写的注重,使其在音韵、意境和艺术形式上独树一帜。

表达生活百态和人类情感的艺术载体:宋词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广泛涵盖了爱情、离别、乡愁、怀古、对自然的歌颂等丰富的主题。通过对人类情感的细致描写和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呈现,宋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彰显文人情怀和才情风采:宋代士人尤其注重文学修养,诗词作为显示才情的手段被广泛应用。宋词可以看作是士人对于人情世故的反思,也是他们展现文学才华和个人情感的重要途径。

对后世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宋词在内容上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多样性,以及情感的真挚与深刻。它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对后来的文学形式如元曲、明清小说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经典的宋词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的学习范本,对后世文学的创作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它不仅在宋代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国内外都享有广泛的赞誉和影响力。

宋词作为文学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既保留了传统的元素,又在不断地进行创新:

传承古典传统:许多现代词人在创作中秉承着宋词的优良传统,例如注重音律、讲究押韵、重视意境的营造等。他们通过研究宋代优秀词作,吸取其精华,传承了宋词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结合新的表现手法:现代词人在传承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他们尝试结合现代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借助新的表现手法,使词作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气息。他们通过揭示当代人们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生活,创作出反映现实的新颖词作。

引入音乐元素:一些现代词人注重将宋词与音乐相结合,通过作曲、演唱等形式,使宋词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欣赏。他们将宋词的文字进行曲调化,运用音乐来增加词作的艺术表现力,使词作更具感染力和亲近感。

开拓新题材和新领域:传统的宋词多以爱情、离别、自然景物等为题材,现代词人在保留这些经典题材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他们创作了大量探讨社会现象、表达个人思考、关注当代问题的词作,使宋词的题材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多元化的创作样式:现代词人不拘一格地进行创作,除传统的绝句和律词外,他们还尝试着使用自由词、长篇词、散文词等多种形式。这些创新的样式丰富了宋词的表现方式,使之更具时代感和创新力。

通过传承和创新,现代词人为宋词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的元素,使之能够与当代读者产生共鸣,并在现代文学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既保留了宋词的传统魅力,又使其具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宋词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优美的文字和深情的意境,不仅深受文学爱好者喜爱,也吸引了大量艺术家进行创作。宋词的美学价值与未来发展。

宋词的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字艺术上,还体现在其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在未来,宋词将继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激发词作者们的创作灵感,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现代词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宋词的优美传统,创作出更多感人至深的佳作,让这朵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明珠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闪耀光芒。

名著中的68个金句,提高你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

名作之所以是名作,不仅是因为立意、构思的出众,也离不开随处可见的经典金句。常读名作,能让人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

中国文学

1.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罗贯中《三国演义》

2.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吴承恩《西游记》

3.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施耐庵《水浒传》

4.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

5.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论语》

7. 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上,有些是掉到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

——鲁迅《鲁迅全集》

8.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张爱玲《半生缘》

9.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送你一匹马》

10. 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汪国真《旅程》

11.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余秋雨《文化苦旅》

12.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13.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杨绛《我们仨》

14.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钱钟书《围城》

15. 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史铁生《命若琴弦》

16.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丰子恺《豁然开朗》

17.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18.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老舍《小病》

19.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朱自清《匆匆》

20.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席慕蓉《独白》

21.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

——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22.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鲁迅《鲁迅杂文选》

23.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

24.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余秋雨《借我一生》

25.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周国平 《灵魂只能独行》

26.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周国平《人与永恒》

27. 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28.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语堂《吾国吾民》

29.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林语堂 《我的愿望》

30. 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

——巴金 《家》

31. 我们人人要存着必胜的决心,然而我们也要不怕屡败的挫折。

——郭沫若《抗战与觉悟》

32. 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

——严歌苓《读书与美丽》

33. 话到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辞婉约;古朴残破,含蓄蕴藉,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

——刘墉《萤窗小语》

34. 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发现自己错了,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一直回头怨自己错了。

——刘墉《人生路,不回头》

35. 风大时,要表现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顺的悠然。

——刘墉《逆风与顺风》

外国文学

36. 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蒙田《随笔集》

37.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38. 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拉伯雷《巨人传》

39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0. 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要由患难来促成的。

——大仲马《基度山伯爵》

41.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泰戈尔《泰戈尔诗选》

42. 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43. 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44. 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45.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加以使用外,实在没有别的好处。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46.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老人与海》

47. 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

——哈里特·斯托《汤姆叔叔的小屋》

48. 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49. 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亨利克·易卜生《玩偶之家》

50. 天才和我们相距仅仅一步。同时代者往往不理解这一步就是千里,后代又盲目相信这千里就是一步。同时代为此而杀了天才,后代又为此而在天才面前焚香。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

51. 遭受苦难的人在承受痛楚时并不能觉察到其剧烈的程度,反倒是过后延绵的折磨最能使其撕心裂肺。

——霍桑《红字》

52. 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

——莫里哀 《伪君子》

53. 倘若你能使你的心时常赞叹日常生活的神妙,你的苦痛的神妙必不减少于你的欢乐,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从田野上度过的四时。

——纪伯伦《先知》

54. 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好兵帅克历险记》

55. 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56.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57. 在甜蜜的梦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太阳升起,生存的斗争重新开始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的不平等。

——阿斯图里亚斯《总统先生》

58. 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59. 不要向井里吐痰,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60. 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因为你无法看到危险。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61. 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

——雨果《巴黎圣母院》

62. 这里有一种无处投诉的罪行。这里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这里有一种绝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的一切成功都垮台。

——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63. 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杰罗姆·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

64. 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那边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之中不知什么地方了,那里合众国的黑黝黝的田野在夜色中向前伸展。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65. 世间的一切虚伪,正像过眼云烟,只有真理才是处世接物的根据。虚伪的黑暗,必为真理的光辉所消灭。

——《一千零一夜》

66.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雨果《悲惨世界》

67. 这是黄昏的太阳,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黎明的曙光。

——雨果《巴黎圣母院》

68. 悲伤使人格外敏锐。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文学是一切一切的底蕴和基石

大美“江山”是当下散文创作的重心。图为杭州西湖一角。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面对风云变幻、世事喧嚣,作家学者们像一棵棵树,仍然紧紧抓住脚下的土地,沉静下心,坚持读书写作做学问,坚持参加采风和其他各类文学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文学是阳光雨露,是人间烟火,是时间空间,是理念信心,是坚定我们内心的精神支柱,因而是一切一切的底蕴和基石。

梳理2022年的散文佳作,我试图以“江山”“世相”“胸臆”“知在”“缤纷”“思望”六个关键词概括之。

“江山”一派红胜火

我一向非常喜欢“江山”这个词,这是宏大叙事的一幅图景,使人襟怀方阔、胸胆开张。特别是蜗居斗室之时,品读描写“江山”的文章,更别有一番向往。

李敬泽的《自吕梁而下》以吕梁大山为背景,引出了与之相关的一众响当当人物:《打金枝》中的郭子仪,坚持抗战的冯玉祥,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国际汉学泰斗费正清,著名作家马烽,电影导演贾樟柯……古往今来,吕梁山里藏着多少传说和轶事,也许还有更多没被挖掘出来、认识清楚,单从文学艺术上来说,就有《吕梁英雄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活生生的作品、活生生的人物、活生生的青春、活生生的历史推衍,李敬泽笔下的吕梁山真是雄壮妖娆、意蕴深厚、余音绕梁、不绝其声。

劳罕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主要是说新疆人,作家曾作为记者在疆工作多年,深深了解和喜爱上了新疆各族人民。人民也是江山,是江山的脊梁,也许还能说是江山存在的理由:他们能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倾囊相助,从未想到过任何回报,不为什么,只因为天荒地老的淳朴;他们能为养活“碰到”的一个残疾弃婴,十多年里没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裳,过节都舍不得宰一只羊,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也要筹钱给孩子做手术,不为什么,只因为沧海桑田的善良……在这样的“江山”面前,你只感到热血汹涌,心跳加快,一辈子都再也忘不了江山的巍巍乎伟大。

刘汉俊《故乡的花开》把对家乡的怀念,深深含在梨花、李花、桃花、枣花的绽放里,远隔万水千山、远隔几十年时光,依然能嗅到儿时的馨香。应当代生态农业之运而生《崇明岛上玫瑰》,亦让叶梅嗅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当代新花香。当一曲老淮调缠绵悱恻地唱响《一座城的沧海桑田》时,吴光辉的心弦突然被拨动,重新打量起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庙湾古城,熟悉的陌生化,陌生化之后的重新熟悉,古今血脉相连,后浪推动前浪,悠悠岁月,绵绵千年,江山依旧在,还看今朝颜。

“世相”故事真好看

刘心武的《羊角灯胡同》通篇百分之九十都在写恭王府、《红楼梦》和清王朝的羊角灯等生活零碎,由于作者是写过品读红楼学术专著的红学家,又是老北京人,你以为他就是在写这些陈年老事,摆古论今。正读得津津有味,殊不料他在篇末笔锋一转,道出“流年碎影荡漾心头,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忆”。

卓然的《冬釭凝兮夜何长》把记忆中的腊月夜写得何等温馨,那时生活在小山村的农民们虽然贫穷,家徒四壁,但并非没有精神境界,也不是我们以为的愁闷潦倒。你看,爷爷们“云古三国”,奶奶们“破谜儿”,父亲唱《龙头案》,母亲讲白娘子……苦中作乐,乐即是甜,特别是在回忆中,苦也是甜。更何况,这种乡村冬夜里的小小享受,也是中华文化的滋养,世世代代种在子子孙孙的心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里晴空下,稻黍稷麦菽,滚滚滔滔,一片金黄。

杨永康的《从肖切出发》给我们展示了独龙江的生活画面,他多次去那里看望独龙族的亲戚朋友。乔叶《春菜小记》惦记的是春天的野菜,小说家的笔法,平直地氤氲出天地的芳香。梦野《甜甜糖纸》回望的是儿时收集的糖纸,一个小小男孩儿,竟然也能专心做属于女孩子的“营生”,大概他的文学之路就是从此开始的吧。

“胸臆”直抒辨是非

已到鲐背之年的阎纲,可以说是庄严地写下了《我的文化之旅》,回顾自己这一生究竟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当初那颗小种子,是民间故事?民俗戏曲?野语村言?这里面,当然也有爷爷也有父亲,但更主要的还是地域文化的浸淫,秦腔多么激越,陕人多么硬气,这在他后来的读书学习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得到强化。但这还不仅仅是一篇回顾文章,作为文艺理论家的阎纲,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看待中西文化,这是百年来困惑民族复兴的大难题,让我一时明白一时糊涂。”甚至,老人还发问:“娜拉出走以后怎样?”

肖复兴的《秋山图》也是回忆,由一本薄薄的《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忆出中外文坛的几位重量级文学家,日本的芥川龙之介、中国的汪曾祺和翻译家楼适夷等。短短三千字文章,写出了几个时代的变迁和氛围,以及对于书与读书的强烈情感。是啊,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够忘情地买书读书,尽情地吸吮书中的营养,撷取古往今来由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然后投身其中奋力发出自己的一点“萤光”,是多么美好的人生。

这感慨也是作家们共同的心声。李美皆《黄金时代的青春阅读》也写到了自己青春时代的阅读往事。阅读对于70后一代新人来说,依然是一件无与伦比的幸事,比之阿里巴巴大盗打开的装满了金银财宝的洞窟,还要辉煌不知多少倍。马叙《劳动,机器,工具集》对工厂生活的叙述,也勾起了我血涌心头的回忆,因为我亦有偷偷“地下读书”的经历。那时我们车间做车工的团支部书记,竟然把初中代数课本包上书皮,上书“车工数学”四字,当我们四目相对之时,都在彼此心里留下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慰藉。

“知在”意蕴深几许

“知在”原是著名作家张洁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的书名,我曾当面请教过她,张洁只说这是她创造的一个词,没作进一步解释,让我自己去体会。我读完《知在》已有十余年时光,一直还在品咂这两个字的意思,一时亦有一时的体味,越品越觉得意蕴深深深几许。现在将它们借用在此,也请读者自行去解读吧。

孔见的《与他者共在》亦文学亦哲学,然而并不难读,开宗明义道出他对仁道主义的理解,“人文主义的起点,是对人生命的珍惜、同情、爱护与尊重,它的终点则是人性的充分开展与圆满实现”。汗漫借用元散曲的开山之作——元好问的自度曲《骤雨打新荷》作为自己散文的题目,对这位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没有元好问,靖康之变后,北方在言志、抒情上的能力,完全无法与拥有陆游、辛弃疾、范成大等诗人的南方,相互比肩”。张金凤的《汉字二题》报告了她近年醉心于研读汉字的成果,把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字和词进行精彩的散文化表达,其领悟之独特、笔法之新异,如同一台台令人眼花缭乱的戏曲、一个个水袖上下翻飞的旦角,直让满场戏迷喝出一声声好。

这几年一直在做中国文化功课的还有穆涛,他钻研的范围更广,从星辰宇宙、地域山川、时间空间、季节气候、器具珍玩、动物植物,乃至古书典籍、先贤圣哲、文人墨客中,回顾华夏文明的演进历史,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追根寻源,借古喻今,视野纵深广阔,格局大开大合,对照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属于个人的真知灼见,这是认真读书的结果,也是边写作边升华自己的过程,这从他的散文《季节里的中国原理》中可见一斑。

“缤纷”花树交相映

一些“不太安分”的作者,早已不满足于传统散文的小风景,尝试着走出那条“一枝杨柳隔枝桃”的旧堤,去蹚出“别开一番新洞天”的异路。

所以,黑陶《打碎的紫砂壶》宁愿“打碎紫砂壶”,也要赞颂李白笔下“伟大却孤独的野性长江”,钦敬沈从文一直向往做一匹“无从驯服的斑马”。吴佳骏的《一天中的四分之一时光》冒险让一个酒鬼做了主人公,他在乡人眼里绝对不属于一个正经人;另一个主人公是丈夫突然离家、不得不独自带养两个娃儿的可怜农妇。以前这种人物顶多出现在虚构的小说里,现在散文家也想探究他们卑微的心路历程。女作家素素的《我喜欢荒凉之美》则痛快宣布自己的心声,这不是偏倚的价值取向,而是就大自然的生态保护而言。另外王子罕的《切尔诺贝利的生死悖论》、许言的《西部电影元素》、叶褐的《被吊销执照的鱼类侦探》,从题目上就显示出,这几位年轻人看世界的新鲜眼光和下笔的奇异角度更是与前人不同了,连语言也变得有所不同。“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的诗句放在这里恰有一比。

我个人认为这种探索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就算谁天天吃好吃不过的饺子,也是会腻歪的。所以我现在与大多数读者一样,更愿意读一些创新型散文,谛听鹦鹉八哥之外的莺歌燕语,感受牡丹玫瑰之外的争艳百花。不过,有一点当然是需要注意的,我也反对否定一切的极端倾向,不能为了追求语言就不要结构,为了标新立异就抛弃了写作的一些基本原则,为了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就把文章写成“天书”——写作虽说首先是抒发个人的心声,但毕竟还是要考虑一下接受美学的“诫勉”,如果你孜孜矻矻写写写,却总是没有读者愿意读,你怕不能老是用“阳春白雪和者寡”来安慰自己吧。

“思望”前头万木春

“思望”是我自己创造的一个词,第一次“问世”是在张洁家,在她的“知在”面前。当时女评论家王绯也说出了一个她造的新词,于是我也就鼓足勇气说出了“思望”。张洁对此予以肯定,说语言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这也让我想起当年在大学课堂上,老师也说过语言不是死水,而是一条流动的河,信然!

从字面上看,“思望”不难解读,但它确实有着多重含义,不只是思念和回望,还有许多欲说还休的心事与承载。赵丽宏的《情系中国蓝》深情讲述了已去世十余年的久保玛萨女士,这位为中国的蓝印花布追寻、辛苦了一生的日本老人,费尽千辛万苦在上海建起了一座“中国蓝印花布馆”,并在生命的终点前,拒绝了日本有关机构收藏并提供固定展厅的邀请,她考虑的是“这些蓝印花布,在中国创造,把它们留在中国吧”。阎纯德《怀念汉学家魏柳南》笔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外国人,这位法国汉学家一生热爱中国文化,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属于他个人的许多大的和细小的贡献。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朋友是越多越好。

陈歆耕静下心来研读大历史学家钱穆的著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创作的《文学之眼读钱穆》不仅读出了对人的崇敬,也读出了有关历史的三个问题,这种读书态度是真正的读书,对当下海量的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亦是一种“以读为镜,可以正学风”的提醒。张曼菱《那些“常为新”的教诲》记述与任继愈先生的交往,着眼点不在敬仰其学问,而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在乎的“做人”,历代传承,他们都是教导子弟作文先做人。秦桧、严嵩都有才学,字也写得不错,但他们在老百姓的口碑里是永被唾骂的奸臣,而岳飞、文天祥则是世世代代被歌颂的民族英雄。

特别想补充一句的是黄康生写全红婵夺冠的小文《一跳惊天下》,14岁的农村苦孩子,不仅是靠她的成绩,还凭着她小小身躯里体现出来的强大的、不可遏制的、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感动和征服了天下人。因而我还是破例把这带着稚气的纤细小姑娘,放在与前面那些国际名人、中华名人同等的位置上——不过分,这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明天的希望。

(作者:韩小蕙,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本文为花城出版社《2022年中国散文年选》主编序,发表时有删节)

文学是一切一切的底蕴和基石

大美“江山”是当下散文创作的重心。图为杭州西湖一角。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面对风云变幻、世事喧嚣,作家学者们像一棵棵树,仍然紧紧抓住脚下的土地,沉静下心,坚持读书写作做学问,坚持参加采风和其他各类文学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文学是阳光雨露,是人间烟火,是时间空间,是理念信心,是坚定我们内心的精神支柱,因而是一切一切的底蕴和基石。

梳理2022年的散文佳作,我试图以“江山”“世相”“胸臆”“知在”“缤纷”“思望”六个关键词概括之。

“江山”一派红胜火

我一向非常喜欢“江山”这个词,这是宏大叙事的一幅图景,使人襟怀方阔、胸胆开张。特别是蜗居斗室之时,品读描写“江山”的文章,更别有一番向往。

李敬泽的《自吕梁而下》以吕梁大山为背景,引出了与之相关的一众响当当人物:《打金枝》中的郭子仪,坚持抗战的冯玉祥,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国际汉学泰斗费正清,著名作家马烽,电影导演贾樟柯……古往今来,吕梁山里藏着多少传说和轶事,也许还有更多没被挖掘出来、认识清楚,单从文学艺术上来说,就有《吕梁英雄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活生生的作品、活生生的人物、活生生的青春、活生生的历史推衍,李敬泽笔下的吕梁山真是雄壮妖娆、意蕴深厚、余音绕梁、不绝其声。

劳罕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主要是说新疆人,作家曾作为记者在疆工作多年,深深了解和喜爱上了新疆各族人民。人民也是江山,是江山的脊梁,也许还能说是江山存在的理由:他们能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倾囊相助,从未想到过任何回报,不为什么,只因为天荒地老的淳朴;他们能为养活“碰到”的一个残疾弃婴,十多年里没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裳,过节都舍不得宰一只羊,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也要筹钱给孩子做手术,不为什么,只因为沧海桑田的善良……在这样的“江山”面前,你只感到热血汹涌,心跳加快,一辈子都再也忘不了江山的巍巍乎伟大。

刘汉俊《故乡的花开》把对家乡的怀念,深深含在梨花、李花、桃花、枣花的绽放里,远隔万水千山、远隔几十年时光,依然能嗅到儿时的馨香。应当代生态农业之运而生《崇明岛上玫瑰》,亦让叶梅嗅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当代新花香。当一曲老淮调缠绵悱恻地唱响《一座城的沧海桑田》时,吴光辉的心弦突然被拨动,重新打量起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庙湾古城,熟悉的陌生化,陌生化之后的重新熟悉,古今血脉相连,后浪推动前浪,悠悠岁月,绵绵千年,江山依旧在,还看今朝颜。

“世相”故事真好看

刘心武的《羊角灯胡同》通篇百分之九十都在写恭王府、《红楼梦》和清王朝的羊角灯等生活零碎,由于作者是写过品读红楼学术专著的红学家,又是老北京人,你以为他就是在写这些陈年老事,摆古论今。正读得津津有味,殊不料他在篇末笔锋一转,道出“流年碎影荡漾心头,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忆”。

卓然的《冬釭凝兮夜何长》把记忆中的腊月夜写得何等温馨,那时生活在小山村的农民们虽然贫穷,家徒四壁,但并非没有精神境界,也不是我们以为的愁闷潦倒。你看,爷爷们“云古三国”,奶奶们“破谜儿”,父亲唱《龙头案》,母亲讲白娘子……苦中作乐,乐即是甜,特别是在回忆中,苦也是甜。更何况,这种乡村冬夜里的小小享受,也是中华文化的滋养,世世代代种在子子孙孙的心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里晴空下,稻黍稷麦菽,滚滚滔滔,一片金黄。

杨永康的《从肖切出发》给我们展示了独龙江的生活画面,他多次去那里看望独龙族的亲戚朋友。乔叶《春菜小记》惦记的是春天的野菜,小说家的笔法,平直地氤氲出天地的芳香。梦野《甜甜糖纸》回望的是儿时收集的糖纸,一个小小男孩儿,竟然也能专心做属于女孩子的“营生”,大概他的文学之路就是从此开始的吧。

“胸臆”直抒辨是非

已到鲐背之年的阎纲,可以说是庄严地写下了《我的文化之旅》,回顾自己这一生究竟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当初那颗小种子,是民间故事?民俗戏曲?野语村言?这里面,当然也有爷爷也有父亲,但更主要的还是地域文化的浸淫,秦腔多么激越,陕人多么硬气,这在他后来的读书学习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得到强化。但这还不仅仅是一篇回顾文章,作为文艺理论家的阎纲,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看待中西文化,这是百年来困惑民族复兴的大难题,让我一时明白一时糊涂。”甚至,老人还发问:“娜拉出走以后怎样?”

肖复兴的《秋山图》也是回忆,由一本薄薄的《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忆出中外文坛的几位重量级文学家,日本的芥川龙之介、中国的汪曾祺和翻译家楼适夷等。短短三千字文章,写出了几个时代的变迁和氛围,以及对于书与读书的强烈情感。是啊,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够忘情地买书读书,尽情地吸吮书中的营养,撷取古往今来由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然后投身其中奋力发出自己的一点“萤光”,是多么美好的人生。

这感慨也是作家们共同的心声。李美皆《黄金时代的青春阅读》也写到了自己青春时代的阅读往事。阅读对于70后一代新人来说,依然是一件无与伦比的幸事,比之阿里巴巴大盗打开的装满了金银财宝的洞窟,还要辉煌不知多少倍。马叙《劳动,机器,工具集》对工厂生活的叙述,也勾起了我血涌心头的回忆,因为我亦有偷偷“地下读书”的经历。那时我们车间做车工的团支部书记,竟然把初中代数课本包上书皮,上书“车工数学”四字,当我们四目相对之时,都在彼此心里留下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慰藉。

“知在”意蕴深几许

“知在”原是著名作家张洁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的书名,我曾当面请教过她,张洁只说这是她创造的一个词,没作进一步解释,让我自己去体会。我读完《知在》已有十余年时光,一直还在品咂这两个字的意思,一时亦有一时的体味,越品越觉得意蕴深深深几许。现在将它们借用在此,也请读者自行去解读吧。

孔见的《与他者共在》亦文学亦哲学,然而并不难读,开宗明义道出他对仁道主义的理解,“人文主义的起点,是对人生命的珍惜、同情、爱护与尊重,它的终点则是人性的充分开展与圆满实现”。汗漫借用元散曲的开山之作——元好问的自度曲《骤雨打新荷》作为自己散文的题目,对这位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没有元好问,靖康之变后,北方在言志、抒情上的能力,完全无法与拥有陆游、辛弃疾、范成大等诗人的南方,相互比肩”。张金凤的《汉字二题》报告了她近年醉心于研读汉字的成果,把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字和词进行精彩的散文化表达,其领悟之独特、笔法之新异,如同一台台令人眼花缭乱的戏曲、一个个水袖上下翻飞的旦角,直让满场戏迷喝出一声声好。

这几年一直在做中国文化功课的还有穆涛,他钻研的范围更广,从星辰宇宙、地域山川、时间空间、季节气候、器具珍玩、动物植物,乃至古书典籍、先贤圣哲、文人墨客中,回顾华夏文明的演进历史,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追根寻源,借古喻今,视野纵深广阔,格局大开大合,对照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属于个人的真知灼见,这是认真读书的结果,也是边写作边升华自己的过程,这从他的散文《季节里的中国原理》中可见一斑。

“缤纷”花树交相映

一些“不太安分”的作者,早已不满足于传统散文的小风景,尝试着走出那条“一枝杨柳隔枝桃”的旧堤,去蹚出“别开一番新洞天”的异路。

所以,黑陶《打碎的紫砂壶》宁愿“打碎紫砂壶”,也要赞颂李白笔下“伟大却孤独的野性长江”,钦敬沈从文一直向往做一匹“无从驯服的斑马”。吴佳骏的《一天中的四分之一时光》冒险让一个酒鬼做了主人公,他在乡人眼里绝对不属于一个正经人;另一个主人公是丈夫突然离家、不得不独自带养两个娃儿的可怜农妇。以前这种人物顶多出现在虚构的小说里,现在散文家也想探究他们卑微的心路历程。女作家素素的《我喜欢荒凉之美》则痛快宣布自己的心声,这不是偏倚的价值取向,而是就大自然的生态保护而言。另外王子罕的《切尔诺贝利的生死悖论》、许言的《西部电影元素》、叶褐的《被吊销执照的鱼类侦探》,从题目上就显示出,这几位年轻人看世界的新鲜眼光和下笔的奇异角度更是与前人不同了,连语言也变得有所不同。“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的诗句放在这里恰有一比。

我个人认为这种探索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就算谁天天吃好吃不过的饺子,也是会腻歪的。所以我现在与大多数读者一样,更愿意读一些创新型散文,谛听鹦鹉八哥之外的莺歌燕语,感受牡丹玫瑰之外的争艳百花。不过,有一点当然是需要注意的,我也反对否定一切的极端倾向,不能为了追求语言就不要结构,为了标新立异就抛弃了写作的一些基本原则,为了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就把文章写成“天书”——写作虽说首先是抒发个人的心声,但毕竟还是要考虑一下接受美学的“诫勉”,如果你孜孜矻矻写写写,却总是没有读者愿意读,你怕不能老是用“阳春白雪和者寡”来安慰自己吧。

“思望”前头万木春

“思望”是我自己创造的一个词,第一次“问世”是在张洁家,在她的“知在”面前。当时女评论家王绯也说出了一个她造的新词,于是我也就鼓足勇气说出了“思望”。张洁对此予以肯定,说语言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这也让我想起当年在大学课堂上,老师也说过语言不是死水,而是一条流动的河,信然!

从字面上看,“思望”不难解读,但它确实有着多重含义,不只是思念和回望,还有许多欲说还休的心事与承载。赵丽宏的《情系中国蓝》深情讲述了已去世十余年的久保玛萨女士,这位为中国的蓝印花布追寻、辛苦了一生的日本老人,费尽千辛万苦在上海建起了一座“中国蓝印花布馆”,并在生命的终点前,拒绝了日本有关机构收藏并提供固定展厅的邀请,她考虑的是“这些蓝印花布,在中国创造,把它们留在中国吧”。阎纯德《怀念汉学家魏柳南》笔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外国人,这位法国汉学家一生热爱中国文化,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属于他个人的许多大的和细小的贡献。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朋友是越多越好。

陈歆耕静下心来研读大历史学家钱穆的著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创作的《文学之眼读钱穆》不仅读出了对人的崇敬,也读出了有关历史的三个问题,这种读书态度是真正的读书,对当下海量的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亦是一种“以读为镜,可以正学风”的提醒。张曼菱《那些“常为新”的教诲》记述与任继愈先生的交往,着眼点不在敬仰其学问,而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在乎的“做人”,历代传承,他们都是教导子弟作文先做人。秦桧、严嵩都有才学,字也写得不错,但他们在老百姓的口碑里是永被唾骂的奸臣,而岳飞、文天祥则是世世代代被歌颂的民族英雄。

特别想补充一句的是黄康生写全红婵夺冠的小文《一跳惊天下》,14岁的农村苦孩子,不仅是靠她的成绩,还凭着她小小身躯里体现出来的强大的、不可遏制的、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感动和征服了天下人。因而我还是破例把这带着稚气的纤细小姑娘,放在与前面那些国际名人、中华名人同等的位置上——不过分,这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明天的希望。

(作者:韩小蕙,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本文为花城出版社《2022年中国散文年选》主编序,发表时有删节)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