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说闲话的人怎么用句子形容他(说闲话的人怎么用句子形容)

说闲话的人怎么用句子形容他(说闲话的人怎么用句子形容)

本文目录一览:

乡土散文:又闻布谷鸟声声

“架犁架犁唤春农,布谷布谷督岁功。每当农家芒种收麦时节,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声成为农人的信使。促使着人们春播、夏管、秋收。布谷鸟有好几个名字,学名杜鹃,又名杜宇、子规、望帝等。名字里隐含着哀婉凄美的传说故事。翻开厚厚的线装书,它会从《诗经》《离骚》和唐诗宋词里扑棱着翅膀飞出,以特有的歌鸣,让你为之一振!

遗憾的是它不会筑巢。每逢产卵的时候,它就把一枚卵产在其它鸟的巢里,而把巢里多出的一枚卵移走。据说它这枚卵要比其它的卵早出壳,一旦出了壳,小布谷鸟就会把其它的卵挤出巢外,而让它的寄生父母只喂养它一个。

这事儿做得够狡猾的,也太残忍,于是人们就给布谷鸟冠以种种恶名,比如“光棍”、“愚人”、“坏种”、“骗子”等等。我常常觉得好笑——须知布谷鸟仅仅是一种鸟,又怎么能用衡量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它呢?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一切生物间竞争的法则,检视人类,那竞争的惨烈不是比鸟儿更残酷更血腥吗?!

然而它那叫声是唯美的,最是打动人心。布谷!布谷!这是农人的解读,因为切近农时而固定下来且流传开去。在我们老家,大家都叫它“光棍多锄”“豆腐樵臭”“喝汤管够”。小时候,背一捆柴草回家,我们会应和着布谷鸟的叫声而调侃它:“布谷、布谷,你在哪住?——我在西峪。吃的啥饭?——喝的糊涂。让我喝碗?——俺不!俺不!”黄昏里,一首苦涩的歌谣,伴随着布谷鸟的叫声,忽而近了,忽而远了,在原野上悠悠地飘……

麦儿黄,粽飘香,五月初五过端阳。要过端午节了,采粽叶包粽子了。对于那个贫穷的年代,过端午能吃上粽子的欢快不亚于过年吃上肉。尤其是孩子们,要过端午了,个个将喜悦写在小脸上。布谷鸟的叫声极有个性,且富有东方的韵味,然而却是多义的,它能根据人的不同的处境和心情发生变化。农人听到的是催种,单身汉听到的是同情,羁旅异乡的游子听到的是劝归,不孝的媳妇听到的是对她丑行的传播——骂婆!骂婆!娃娃听到是“不哭不哭”……前不久一位乡亲来城里找我,喝酒闲话时,他说这几年咱那里布谷鸟的叫声变了,我问他变成啥了?他说变成了“和睦和睦”,我说好,端起酒杯,咱干了这个!

布谷鸟的鸣叫,不过就是四个简简单单的音节,然而却弹性非常意蕴丰富,和其它的鸟鸣声相比,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仿佛天籁之音,琴瑟和鸣,那么亲切,又那么令人难忘,像是暗含着没有参透的意思。

南宋词人朱希真说:“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过去我认为这不是真的,而是诗人的想象之词,后因亲眼所见,才知此说并非虚构。

有一天我独自在老家的一个空屋子里读书,忽然听到了一声布谷鸟的嘶哑的鸣叫,声音很近,像是就在屋子的后面。我急忙丢下书跑了出去,到了屋后一看,果然在一棵白杨树上停着一只布谷鸟。那只布谷鸟已经很疲惫了,两翼低垂,尾羽分散,身子弓成一弯下弦月。然而它还在叫着,每一啼叫脖颈便一伸缩,叫得十分艰难,声音越来越微弱。后来,一条长长的血丝竟从它的喙里流了出来,让我很吃了一惊。呀,我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神经都有点儿受不了,心里说:布谷鸟,你这是何苦呢?!

尽管布谷鸟的鸣叫声是那么嘹亮,直入人心,但却是短暂的,持续的时间顶多也就是一个多月。其余的时间则甘心寂寞,做一个林中的孤客。然而一旦它鸣叫起来,它就鸣叫到底,直至啼出血来。一年又一年,它不停地重复着做这同样歌鸣,像愚公移山一样执着。现在,每当我听到它的鸣叫声,我除了被打动之外,内心里还有着一丝隐隐的不安和爱怜……

审阅:董柏年

简评:通过对布谷鸟生活习性、行为品格细致入微的描述,体现出作者对美丽乡村的热爱之情,同时展现了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终审:严景新

作者:朱玉富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