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钱三强说过的名人名言 关于钱三强的评价

钱三强说过的名人名言 关于钱三强的评价

本文目录一览:

赚钱6字箴言:少思考,多行动

我这两年,越来越发觉,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如果你本身没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别说对人有帮助,简直对人有毒。

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即将要走向社会,这点最好越早意识到越好。

学校里的专业课设置不合理,贪大求多,啥也不啥;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节。

用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先生的话说,现在的大学,别说引领时代前进了,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了。

如果单就赚钱来说,有志于进入商业领域来说,不求赚到特别巨大的财富,只求赚取让自己过上没有花钱压力,比较舒服的状态来说,大学里,老师和父母给你灌输的很多观点,很可能是错误的。

甚至是对赚钱无益。

比如,神话读书的作用,神话知识的功效,神话好专业的效果。

我经常看国外的一些创业者的博客,发现他们都不认为大学对于创业,对于赚钱是必要的。

他们觉得,大学甚至不是学习知识的好地方。

因为你以后遇到的问题,需要的知识大学最多能提供10%,剩下的90%都是需要自己来自学的。

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三强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人这一生中70%的知识是在工作中获得的。

那么,大学的作用是什么呢?

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方法,锤炼成熟的思维方式,交朋友的地方。

别把大学当作学知识的地方,除非你以后想走科研这条道路。

而且我发现,重视逻辑,逻辑思维强,本来是一个很优秀的品质,但是到了商业领域,还真不一定。

尤其对于你想自己开创一个领域,自己给自己做老板的情况下。

因为,很多时候,赚钱是不讲逻辑的,赚钱讲什么?

讲多试错,满足用户需求。

如果不是我看抖音,我是怎么也无法用逻辑思考,能够想到一个教人识字认字的人,会有70多万粉丝。

教人感情挽回的人,教女性如何攀上高富帅的人,会年入至少百万级别的。

还有很多的暴利领域,比如,教人报考高考志愿的,有个人他一个人就年入千万。

真正到了商业领域,讲究的是多看,多研究案例,多试错,然后不断尝试。

如果你在学校待久了,尤其是学习成绩还不错的人,很难去转变过来一种思维。

很容易和那些野路子的出身的人,在商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我绝不是胡说八道。

今天,我刚刚看到了前领英中国区总裁沈博阳,分析他曾经的产品赤兔为什么失败的原因。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正能量的产品,虽然满足了人们的一些价值,终究是逆人性的。

那些野路子出身的人,他们最擅长不择一切手段来获取成功了,获取财富了。

所以,他们会很少受到经验,读过的书,什么名人说过的什么话的限制。

而且,还没有道德的包袱,在商言商。

有时候,太逻辑思考真不行。

我每次看到那些所谓的很牛的创业导师,又是分析宏观经济,又是分析人的行为,又是分析人性的本质。

然后会得出一个结论,说以后什么方向会有前途,是大趋势。

每次看到这些,我就觉得在误人子弟。

想赚钱,就别看这种乱七八糟的分析文章,就先入小范围尝试,试错,看看有没有人给你付费,有没有人愿意掏钱。

然后再去和用户聊天,找到他们最本质的需求是什么,还没有被很好满足的点是什么。

如果你能够满足那些未满足的需求,你就是会赚到钱的。

很多时候,不用什么逻辑,不用什么知识,不用什么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的思想,理论,名言什么的。

就是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来,他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

大多数人,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思考太多,行动太少。

我觉得大可不必,年轻就应该去经受挫折,多去社会上打滚,多经受些困难,磨难,这样成长最快了。

包括我现在也是,有时候会想很多,用户是不是需要这个?用户是不是喜欢这个?我是不是做这个方向好?做那个是不是有前途?

有时候都会想到失眠,现在想想,简直是浪费时间。

有那个时间,多去做些具体的事情多好。

不要害怕方向错误,这是一种奢侈的错误。

在你啥也不是的时候,担心方向错误,简直就是可笑。

你现在还不是定战略的时候,还没有到考验你战略能力的时候。

最开始的赚钱,就是简简单单地满足市场的需求,然后匹配他们的需求,再从他们身上赚来钱。

如果这个路子不行,那就赶紧再换一个。

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麻烦。

最怕的就是你整夜思考,完美主义,想要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完美的解决方案,别人都没发现的市场空白,然后一下子赚大钱。

不可能!你能想到的,别人都已经想过了,不要低估地球70亿人民的智慧!

你不需要考虑太多,你只需要立马站起来,去干活,走出去,去接受反馈,然后再小步快跑地迭代就够了。

少思考,多行动。

别迷信逻辑,别迷信知识,别迷信趋势,别迷信战略什么的。

常识比以上这些都重要!

行动比以上这些都重要!

#赚钱##大学生##创业##兼职副业##短视频#

科技工作者日,重温总书记这三句话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总书记称这次大会为“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

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直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对科技工作者关怀备至、寄予厚望,为中国创新发展描绘了路径。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2013年9月30日,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总书记一句“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触动了很多科技工作者的心。

党的以来,量子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科技课题相继走进课堂,总书记对前沿科技始终关注,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展。

“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2020年9月11日,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这样说道。

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科技大厦最重要的“地基”。

“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针对“卡脖子”问题,总书记一语中的点明症结所在。而后他又给出了解决方案: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另一方面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

基础研究工作往往是辛苦而枯燥的。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总书记与付巧妹的一段对话令人印象深刻。

“80后”的付巧妹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言的7位科学家之一。

“我的工作是围绕人类古基因组学,从事演化遗传的研究,也就是通过古DNA探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总书记亲切问道:“从哪里来,你们搞明白了吗?”

“在努力搞明白!”

付巧妹向总书记汇报了她这些年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和自己对此的感受:

“经常有人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我曾在很难维持实验室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去做热门研究。希望国家进一步引导不以‘有没有用’评价和发展基础研究……”

总书记听后深有感触:“对冷门怎么看?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

在此次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再次谈到“基础研究” ,要求加快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近日,在“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上,钱学森、钱三强、王大珩等100位科学家的入党申请书吸引了众多目光,泛黄的纸页和手书的笔触中,流露出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1950年,新中国成立伊始,在美国一位化学泰斗家中,一场师生间的长谈正在展开——

导师哈弗尔德说:“我对贵国目前的落后情况确信不疑。你若回到那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是相当困难的。”

“虽然我的祖国满目疮痍,但一个爱国者是不会嫌弃祖国的。”学生答道。

回到祖国,这位学生成为现代理论化学研究的奠基人,培养了一批化学名家。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总书记曾这样形容一代代科学家作出的卓越贡献。

2020年9月11日,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2021年2月5日,正在贵州考察调研的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听取“中国天眼”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总书记特别指出:“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 央视网

周总理的一句话,影响100年,你读懂了吗?

周恩来年少时,离家到东北求学,沿途所见,尽是中华不振、国弱民穷的现状。明明是中华民族的故土,却有一些洋人横行霸道。明明是救亡图存的时代,却有一些国人不思进取。

在东北,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这个忧国忧民的江南书生,说出了这句振聋发聩的宣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百多年过去了,昔日十里长街风雨凄凄,如今锦绣繁华正当盛世。祖国强盛了,莘莘学子激扬青春的励志故事,还在不断上演,正如周恩来当年所说。

▲周恩来总理。

1

建国之初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海归学子的报国之志。

随着新中国成立,大批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期待、络绎不绝地踏上归途,投入祖国的怀抱。

据统计,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21位有留学经历。他们之中有的人拒绝了几十万美元的丰厚年薪,有的人放弃了留在发达国家做科研的机会,邓稼先正是其中之一。

邓稼先去美国留学前,对好友说:“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一定回来。”在美留学期间,他婉言谢绝了到英国继续深入研究物理学的邀请。

▲学生时期的邓稼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26岁的邓稼先唯恐美国政府从中阻挠,博士毕业仅仅过了9天,就义无反顾地登上回中国的轮船,与他同时归国的专家学者有近两百位。

上世纪50年代,面对来自西方的核威慑,新中国在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时,将研制原子弹列为重中之重。

1958年8月,中科院和二机部的领导钱三强找到了邓稼先,安排他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而这一切都将对外保密。那天,回到家中的邓稼先与妻子许鹿希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要调动工作了。”

“调到哪里呢?”

“这不知道。”

“干什么工作?”

“不知道,也不能说。”

“那么,到了新的工作地方,给我来一封信,告诉我回信的信箱,行吧?”

“我今后恐怕照顾不了这个家了,这些全靠你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此后,包括邓稼先在内的科研人员不辞辛劳,前仆后继地奔向祖国西北的戈壁滩,反复地计算、论证、试验。

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核试验场上,伴随着巨大的轰鸣,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这一切,全靠无数中国科学家的无声付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名字被封在绝密档案中,不为人知。

有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消逝在蓬断草枯的大戈壁上。

邓稼先在二十多年的试验中孜孜不倦,也因遭到严重的核辐射而不幸患癌,去世前病情严重,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坚毅的背影。

2

艰苦岁月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劳动青年的拼搏精神。

当海归学子奋勇争先为祖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时候,新中国各行各业的有志青年在动荡的时代也不曾虚度年华。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从重庆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安江农校工作。在教学之余,他带领学生开始进行培育高产农作物的实验。

袁隆平是新中国的第一届大学生。他立下志向:“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经过多年反复试验,袁隆平发现水稻杂交组合的优势,他和团队尝尽艰辛,不断攻克难关。然而,杂交水稻的每一小步,走得都不轻松,甚至险些被扼杀在摇篮里。

1968年,袁隆平精心培育的种子播在试验田里,刚刚长出小秧苗,就被人蓄意毁坏,一夜间全部连根拔起,不知所踪。

几天后,他在一口井里发现被丢弃的秧苗浮在水面上,奋不顾身跳进井里捞起来,只保住残存的5根秧苗,其余都已沤烂。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中国青年从不会停下脚步。

袁隆平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到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过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中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人口,堪称奇迹,“杂交水稻之父”终于得偿所愿。

▲年轻的袁隆平在研究水稻。

3

改革春风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万千考生的求学梦想。

1977年8月,第三次复出的在“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问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当年恢复已中断多年的高考是否来得及?

听到一些代表说来得及,当即拍板:“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

从此,十年寒窗万卷书,改写无数中华学子的命运,也为祖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如涓涓清泉,汇成一股时代的巨流。

1977年、1978年高考,总共超过1000万名考生奔向考场,形成一支空前的高考大军。

他们之中,有上山下乡的知青,也有辛苦劳作的工人,有人来自小山村,也有人来自大城市,有人早已达到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也有人答不出题只能交白卷。

▲1977年高考考生。

张艺谋是其中一员。

他18岁就到农村插队,当了3年农民,后来在咸阳棉纺八厂当了7年工人,本来以为要在厂里度过余生,却打听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到西安招生的消息。

1978年,一向热爱摄影的张艺谋选出自己压箱底的60张作品,努力复习功课,趁着出差的机会,带上煮熟的鸡蛋填肚子,奔赴考场,经过一番波折才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录取。

毕业后,张艺谋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那时候,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才再次开始。与他同届的北电同学中,陈凯歌高考前是一名电影厂的洗印工人,顾长卫原本在城里等待分配工作,李少红在四川当过兵。

如今已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导演,张艺谋回忆起自己的高考经历,还是感慨道:“没高考,没现在。”

时至今日,成千上万学子砥砺奋进的流金岁月,是为了自己和家庭的未来,也是为了祖国更好的明天。

▲1978年春,北大迎来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新生。

4

张艺谋参加高考那一年,年轻的何建明发表了纪实散文《湘西探险记》,开始写作生涯。后来,何建明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曾经三获鲁迅文学奖、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四十多年来,何建明始终在为纪实写作四处奔走,他的作品描绘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书写老百姓的生活变迁。

他的成名作《落泪是金》,写的是90年代贫困大学生的艰辛生活。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到一所大学采访,看到有个来自江西的大学生,帽子是一个军帽,衣服是一件西装,裤子是一件牛仔裤,脚下两只皮鞋都不一样的,问他怎么穿成这个样?

这个学生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跟他说,他身上所有东西都是人家捐助的。为了完成学业,每天早上不吃饭,一天只有1块钱维持生活。

这本书一经推出,曾在社会上引起震动,有力支持了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活动。

▲何建明作品《落泪是金》。

如今,何建明依旧关注着中国青少年教育的发展。

由中国平安为乡村少年读书梦所做的智慧村教系列活动,是近年推出的一项公益帮扶。

12月24日,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院院长何建明将受邀作为课程讲师,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题,主讲由中国平安村教工程主办的直播课《少年新读中国梦》。

一百多年前,祖籍浙江绍兴的周恩来离家求学,道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

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绍兴周恩来祖居中古朴庄严的一砖一瓦,还在无声地诉说总理为理想奋斗终生的历程。

届时,何建明将来到这里,带给乡村孩子们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讲述70年来中国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在一个个读书梦的故事中,解读时代下的中国梦。

扫描图中二维码,一起走进这冬日里的温暖课堂,对话新少年,共读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