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网名

讳莫如深是什么意思(讳是什么意思)

讳莫如深是什么意思(讳是什么意思)

避讳的规矩:古人起名字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清明节去扫墓的时候,大家都会看到墓碑上有“显考X公讳XX”的字样。“显”和“公”是对墓主人的尊称,“考”是父亲,“讳”是名讳的意思。而讳字在汉语中更加常用的一个用法,就是忌讳/避讳了。也就是说,死者的名字,作为立碑人的后辈,是需要避讳的。那么,避讳又有哪些讲究呢?避讳这件事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又只有中国人在乎避讳,外国人就不在乎呢?

据《公羊传·闵公元年》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也就是说,主要需要避讳的名字,往往是地位高贵的人、与自己亲近的人,还有公认贤能的人。而我们都知道,《春秋》是孔子的著作。换句话说,是孔老夫子第一个认为,人名这东西啊,还真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起,比如皇帝叫个啥,那我给儿子起名字也叫个啥,这要是传到皇帝老儿的耳朵里该多难听?运气不好碰见个暴君,把你咔嚓了也是可能的,因此倒不如躲一躲,反正汉字那么多,只要不违反起名的正常原则和逻辑,施展的空间也还多得是,所以干脆明文规定,让大家都绕着走;而且不光在起名字上,最好是日常生活中,也是能躲则躲;至于亲者和贤者,一方面是和避皇帝讳一样的道理,表示尊敬;二来也是后人为了表示对孔夫子的尊敬,把他的这个编书原则拓展到了古代先贤和自家长辈的身上。

“为尊者讳”主要出现在帝王和神明上。打个比方说,现在我们谁家起名字也多半不会叫“匡胤”“元璋”“玄烨”“伏羲”“颛顼”“共工”之类的。有人说不对啊,尧舜禹汤这些也是古代君王圣贤,二郎真君杨戬、托塔天王李靖也是超凡入圣的神仙,怎么历史上还有东汉邓禹、西汉陈汤、唐初李靖、北宋杨戬这样的名人呢?这好像不合规矩啊?那好,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国人的姓名实际上在以战国后期到秦汉之交的分界线前后,风格是有明显不同的。在此之前的先秦,多得是在我们今天百姓看来不知所云甚至听来好笑的名字:诡诸、夷吾、黑臀、黑肱、宫湦、泄心、渐离、扶苏……到了战国后期,原本贡献出一堆奇葩名字的三晋大地反而画风最先转向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向:韩安、赵雍、魏增……随后一直到西汉后期,大家的名字逐渐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风格。

然而,西汉后期出了一位王莽,他上来之后,可能是为了方便区分一个人有没有前科,规定大家起名字的时候只准用单字,而有重大犯罪记录的就改成双字名。例如,王莽的侄子王宗谋反,就被迫恢复了本名“王会宗”:“宗本名会宗,以制作(法律)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又如,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里,凡是有名有号的,基本上都是单字,而那些效力过黄巾军的,却往往出现双字名。而显而易见的是,单字名更加容易出现重名,比如三国名将邓艾、马忠都曾经出现过跟人同名同姓的情况。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避讳这种事自然是难以严格遵守的,因此大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单字名的话,尽可能避讳,实在出现重名也不以为怪;而双字名的话,只要自己的姓名不和古代先贤先哲完全相同就好了,同名不同姓的事儿也不算罕见: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因此,避讳虽然有其严格的一面,但是也有相对宽松的地方。顺便一提,托塔天王本身就是唐初卫国公李靖历经民间神化之后的产物,那自然是同名同姓。

当然,贯彻千年的“为尊者讳”还远不止这些。早先的帝王是非常头疼自己的名字该如何避讳的,连带着下面的臣子也为此手忙脚乱,焦头烂额:楚州更名荆州(秦庄襄王子楚)、正月又叫了元月(秦始皇政)、恒山郡变为常山郡(汉文帝刘恒)、韩信的谋士蒯彻在死后被改叫了蒯通(汉武帝刘彻)、蔡昭姬变成了蔡文姬(晋文帝司马昭)、建邺改名建康(晋愍帝司马邺)……这些还不算,唐太宗李世民偏巧有个满大街最难避讳的名字,大将徐茂公(名世勣)被赐名李勣(ji),杜牧的《阿房宫赋》只敢写“人(民)亦念其家”,当年和李唐作对的王世充,在唐人所著的史书里也变成了王充,和写《论衡》的大文学家傻傻分不清楚,连六部之一的民部,也被迫改叫户部,一直叫到满清覆灭。后来大约是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太难避讳,唐太宗自己也下诏说:“令曰:依礼,二名不偏讳。近代已来,两字兼避,废阙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因此同时代的大书法家虞世南才得以幸免,不再更名。

然而到了宋朝,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宋太祖赵匡胤可能是认为自己的名字不比“世民”常用,因此,两个亲弟弟也一样要避讳,名字里的“匡”都变成了“光”。后来宋太祖去世,二弟光义做了皇帝,心说这避讳的大事,皇帝大哥做了,我可不能不做,于是三弟光美又被迫改叫了廷美,出现了三兄弟名字完全没关系的奇观。

再后来大约是也认识到中国的历史实在悠久,文学作品史籍典章什么的太多,一个字一个字翻出来涂改也实在是不现实,因此后世的皇帝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山不转路转,人不改我改。于是从北宋后期开始,一直到明清之际,皇帝们的名字大多也一个赛一个地生僻难认:佶、昚、昰、昺、熜、垕、禛、詝、湉……这些除了在古人名字之外几乎再也用不上的生僻字成了皇家的香饽饽。毕竟,康熙皇帝为了自己的名讳,甚至把故宫后门的匾额都换成了神武门,皇帝们可不愿意老是把时间花在折腾这些事上,实在避不开的,比如乾隆皇帝弘历这样的,除了听之任之之外,也只能另辟蹊径。另有一部分人,父母的名字实在太大众化,而自己作为孝子孝女,又必须要做到“为亲者讳”。实在躲不开的时候,也是需要一个实用可行的新办法的。

这个新办法就是缺笔转音。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贾府史老太君的外孙女林黛玉作为女一号出现在荣国府里的时候,她的教师曾说过,林黛玉凡是遇见“敏”字,都读作“密”音;写在纸上的时候,又缺一两笔。显然,这个办法不是林黛玉想出来的,而是一以贯之的,故而教师不以为怪。

最早这么做的是史学大家司马迁。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太史令,给儿子留下了不少的珍贵史料。但是在他之前,也有名字里带“谈”字的,因此司马迁犯了难:不改吧,于父不孝;改了吧,有点歪曲史实的嫌疑。最终,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下,司马迁在提及古人张孟谈、赵谈的时候,统一把“谈”写成了“同”。而后世的史学家则是有样学样,《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为避父讳“泰”,将人物郭泰改写为郭太。到了唐初,“世”字缺笔的写法也成为了一种引领后世潮流的做法。

这君王父母的讳都避开了,圣贤方面也不能不考虑。到了北宋,理学兴起,对祖师爷孔夫子那是一个推崇,不仅孔子名“丘”字少写一短竖,还要用红圈圈起来,读的时候要读作“某”(日后《三国演义》中,武圣关羽的名字除了自我介绍的时候出现过一次之外,其他也一律写作“某”或以字“云长”相称),连丘姓也被增添邑部,改姓为邱,并且要读作“七”的音。

当然,最惨的还是唐代史官刘知几,在生前乃至有唐一代,为避玄宗“基”这个音,所有人以字称其为“刘子玄”;结果到了满清,为了避讳康熙皇帝,又被改为“刘子元”,导致很多人在查阅史料时出现了混乱和疑问。

除了人名地名之外,日常俗语中也藏着许多我们往往会不加注意的避讳:山东济宁及周边地区,称鲤鱼为“红鱼”,就是为了避讳孔子独生子孔鲤的名字;夜壶的别称“虎子”,在唐初为了避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名讳,改称“马子”(所以这个词用来形容人是有侮辱性的,也就只有在早年的港片里黑社会用这个词);湘西一带的百姓,把斧头称为“猫头”,就是为了避讳当地土家族的传统信仰白虎神的“虎”字。此外,当地的樵夫和矿工又因“猫头”谐音“冇得(没有,得不到)”,认为不吉利,因此改称斧头为“开山”。连山都开得了,还怕打不到柴,挖不到宝吗?

最有趣的当属广东人。求财若渴又颇讲究迷信的岭南民间有着很多外地见不到的忌讳:“猪舌”“猪肝”到了这里因为谐音“折”“干”,被嫌弃不吉利的本地人改称“猪利”“猪润”;而夏季时分的广东街头,如果你看到有水果摊写着“士多啤梨”,切记不要提它在其他省份的名字“草莓”,不然肯定会招来白眼:“乜(什么)霉啊?”看看,他们为了避开这个字,宁可使用英文的“strawberry”的音译,可以说是非常讲究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刘臻至

“讳莫如深”是什么意思?进来瞅瞅看

讳莫如深(huì mò rú shēn)是一个汉语词语,出自《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基本解释为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

成语解释:

【成语】 讳莫如深

【拼音】 huì mò rú shēn

【解释】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

成语出处:

【出处】 《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1]

【举例造句】 中国则讳莫如深,枢府举动,真相不知。 ★清·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相关典故

春秋时,鲁庄公有好几个妻妾。他的妻子哀姜没有生育,于是她的妹妹叔姜跟着嫁给庄公,并生了一个儿子叫启。而哀姜与庄公感情不好,与庄公的庶(妾所生的称庶)兄庆父私通。

庄公最宠爱的是孟任。孟任生了一个儿子叫般,庄公一心想使公子般继承君位。庄公的妾成风,也生了一个儿子叫申。成风希望申能继承君位,就请鲁庄公的弟弟季友帮忙。但是季友认为,公子般的年龄比公子申要大,没有答应。

不仅是庄公的妻妾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国君,就是庄公的庶兄庆父也想继位,并且得到了庄公的庶弟叔牙的支持。庄公病重时就问过叔牙,他死后由谁继位最合适。叔牙就向他推荐庆父。这当然不合庄公的心意,接着他问季友,季友表示,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扶植公子般继位。

公子般长大成人后,与梁氏女相爱。一天,有个叫荦(luò)的养马人唱了首歌调戏她。公子般知道后,就叫人用鞭子抽打了荦一顿。荦对公子般怀恨在心,便投靠庆父打算伺机报复。

庄公死后,季友设计毒死了叔牙,准备立公子般为国君。正巧这时公子般的外祖父也病死,他就去吊丧。庆父认为这是夺君位的好机会,就派养马人荦去把公子般杀了。季友得知这个消息,知道是庆父主使这件事的,接下去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就逃到陈国去避难。

庄公的妻子哀姜见公子般已死,就怂恿庆父继位。但庆父考虑到庄公的庶子公子申和公子启都在,自己继位还不是时候。由于公子申年长,很难控制他,公子启年仅八岁,又是哀姜妹妹生的,所以最后立公子启为国君。这就是鲁闵公。

两个合计定当后,就为公子般发丧。庆父还借发讣告为名,出奔往齐国,争取齐桓公的支持。不到两年,庆父杀了闵公,准备自己当国君。人们见他杀了两个国君,太残暴了,纷纷起来反对。逃到陈国的季友乘机号召鲁国人民杀死庆父,庆父吓得逃往齐国。季友回国后,立公子申为国君,这就是鲁僖公。后来,庆父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自杀。

孔子《春秋》中记载这段历史时,轻描淡写地说,庄公死的那年,公子般死去,庆父到齐国去并不明记其事。后来,阐释《春秋》的《谷梁传》在评论这件事时说,庆父明明是出奔到齐国的,却说是到齐国去的。为什么这样记载呢?那是因为事件重大,如实记载会伤臣子之心,所以隐瞒起来不说。孔子没有将这段历史写进《春秋》,人们说他是“讳莫如深”。

《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公子庆父如齐。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杨士勋疏:“深,谓君弑、贼奔之深重。以其深重,则为之隐讳。”后指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肯走漏一点消息。

史官春秋笔法

《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这里,作者借鲁庄公的家内丑事,点出一个“讳莫”的前尘典故。“莫”字本义在春秋前为“暮”,表示日落后的时间。或为膜、幕、瘼、谟等含义,并没有不能说、不可说等等的否定含义。历史不能说的隐讳太多,为何不说讳赵如深、讳楚如深、讳弗如深、讳庆如深之类的字眼呢?因为,这里先存在一个讳谈周携王莫国之事的前尘典故。周携王与弑父杀弟、灭亡周室的废太子姬宜臼之间,周携王显然有充分的王位继承权,但却被诸侯们废掉了,周室也从此王权削落,这是姬姓诸侯之间讳不可言的隐秘丑事。

正统史书《春秋》《史记》皆无周携王的历史记载,但西晋初年出土的魏国史书整理成《竹书纪年》却有周携王及周二王并立的历史记载,近年出土文物战国楚简《系年》也有周携王的历史记载(详情请参阅“史籍记载”)。这说明,东周初年二王并立的历史真相被人为地、克意地掩盖。尽管如此,历史真相也会偶然地漏出一鳞半爪,体现这个王朝的真实存在。

《春秋》有“郑伯克段于鄢”的著名篇章,原文应该是“鄚伯克段于鄢”。后人将鄚伯之事错误移植到郑伯身上了。郑国是公爵国,应该称郑公,不能随意降称郑伯。鄢姓的郡望在河北范阳郡、山西太原郡,古代那里生活着大量的鄢姓人群。而河北范阳、山西太原则正是春秋时期周携王姬望的鄚国势力范围。

《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间居》:(赵武灵王说)“......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其参胡、楼烦、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王兼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知之所明也......”

这里说到的地理位置——中山国东南部、赵国东部、齐国北部(黄)河、薄洛之水的“水居之民”,正是战国时期莫国所在。但赵王说到“水居之民”时,居然是“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什么语气?一代英雄赵武灵王,居然用“求”的语气。这些“水居之民”的地位为什么这么高?为什么不直接点明其国家名字、君主姓名?称“水居之民”而不称其君主名字,这里显然存在一种隐讳,其势力主人之名不能在君臣言论中公开谈及。

而《史记》则省略了《战国策》中赵武灵王“求”水居之民守河的话,改为“夹水居之民”,话语中也揭示了赵国边界未到两河地区,这就是莫国所在。《史记·赵世家》:“......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改“求水居之民”为“夹水居之民”,语言更隐秘了。

影射周携王与周平王

周携王:姓姬,本名姬望,尊号携王、周携王、惠王、周携惠王。姬望的父亲是周宣王姬静,母亲是姜后。周幽王继位,为政昏虐,迫使弟兄宗族漫散各方,姬望东迁钜鹿(古钜鹿所指范围极大,约在今天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初封莫国(今河北省任丘县周边地区,都鄚阳城或望都县,鄚阳城即古颛顼城)。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一说名伯盘)为太子。废太子姬宜臼走西申,托庇于外祖父申侯。幽王欲成就太子伯服,出兵包围申国,强令交出废太子。申人不肯交出废太子,周幽王便与申国交战。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偷袭周幽王大军,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郑桓公为护幽王亦力战死,周室灭亡。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杀贵族卿士大夫无数,虏王后褒姒北去。

周幽王被杀后,由于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故虢公姬翰等大小十几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为新的周王。约以今河北省望都县(汉亦称望都县)或任丘县(汉称鄚县)鄚阳城为王都,其京畿地区包括战国时期的莫、易二地(约含今易县、定兴县、容城县、安新县、雄县、任丘市、保定市、清苑县、望都县、高阳县。高阳县,汉称广望县,并置广望侯),以辛未年(公元前770年)为周携王元年。设立百官,建造宫殿,修筑城墙,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同时发布文书,诏告天下。

初,晋国并未拥护弑父杀弟的周平王。周携王治政二十一年,东土无战事,各族和平发展,其日益强大的国力却威胁到晋国向东北方向的拓疆发展。公元前750年(即周携王二十一年),晋文侯为排除拓疆障碍,趁周携王姬望巡视北地虢族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袭杀之,进而派兵攻打莫国都城,鄚阳城由此毁于战火。

袭杀周携王,迎立周平王,确立天子正统,晋文侯由此获得拥立周平王的投名状,“晋人焉始启于京师”。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欢喜不已,立刻挥笔写下《文侯之命》表彰晋文侯功绩。周平王在册命的结尾处肉麻的写道:“族父义和啊!您能够光耀您英明的祖先唐叔……继承和发扬文王和武王的美德。您很伟大,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您保卫了我。像您这样的前辈是值得敬重的,我很赞美!”(《尚书·周书·文侯之命》)[2]

周携王死后,其势力分解为多个国家,现知名字的就有近十个国家。但周平王极力掩盖历史真相,正统史书不记周携王史事,世人对周携王莫国之事讳“莫”如深。“讳莫如深”这个成语就与周携王的莫国有关。且莫字字义也从周携王的莫国开始发生了转变。历史资料的缺失,导致今人对西周末年从钜鹿到渤海湾一带地区势力全部空白。

周平王结交外敌犬戎、弑父杀弟、灭亡周室的罪行,治政期间为保王位向秦、郑、晋等国送出大量周土,以致周朝国力、疆域大失,是典型的求荣君主。晋文侯杀周携王之事极其重大,周人史官绝口不提;向来重视史事记述的鲁国史官也绝口不提;讲究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孔子,作《春秋》也绝口不提。显然,周平王对这丑事或曾下过封口令,销毁一切历史证据。又或者,表面讲究仁义道德的中原华夏各国自感理亏,自动封口。只有僻处南蛮的荆楚史官,后期三家分晋而崛起的魏国史官,才分别在楚简《系年》及魏史《竹书纪年》中提及。

文化影响:

史书里,对于无法避免而要言及莫国之事,当时的诸侯们就尽力不提莫国之名。比如说,赵武灵王想攻占中山国,而莫国就在中山国南部,占据着两条河道及大片土地。赵武灵王提到其国境东北面莫国之地时(黄河至津水),既不说是中山国土,也不说是燕国国土,更不提是莫国国土,只以“夹水居之民”称之。但这个国家叫什么名字?主人是谁?竟然都不敢在君臣言论之中提及。

周携王虽亡,但其国土(指周携王的京畿之地)还是归属周天子。周虽弱,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只要七国中任何一国还没取得统一天下的实力,谁也不会提前灭掉周王室,否则就会被群起而攻之、灭之而有名。所以,这片土地或者还叫莫国,又或者叫周天子的飞地。赵灭中山国后,索性就将莫国故土——莫、易二地平白送给燕国管理,因燕国也是姬姓侯国,有一定的继承权。

因为东周各国对莫国周携王之事避讳而不谈,因而就有“讳莫如深”的说法。后来《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记载:\"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从此,“讳莫如深”就被解释为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

“莫”字本义,原是指日落后的时间。《说文解字》说:莫,日且冥也。所以“莫”,又通“暮”。莫字,本来没有“不、非、无、没有”等等的否定含义。查遍各书,莫字有多种解释或含义,但在东周周携王之前都没有“不、非、无、没有”等等的否定含义。需要用否定语义文字时,莫国周携王之前都用否、非、无之类的字。自从周携王莫国之事后,诸侯各国讳“莫”如深、闭口不谈,莫字从此就有了否定的语义。

每天一则小故事,了解精彩中国语言文化!

中国人信奉先祖,碑文刻的“考、妣、先、显、故、讳”,可得搞懂

中国人最大的信仰,不是信释迦牟尼,也不是信耶稣,而是信奉的自己祖宗。每年清明节,无论是身居国外的华侨,还是暂居他乡的打工者,都会不远万里,或千里迢迢返乡与留守在故土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祭祖,这是世代沿袭下来的风俗。

我们不难发现,越是成功的人士越会回乡祭祖,祭祖的方式也越讲究,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先人的保佑。比如某个村里的张姓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周围乡邻就会说,你看人家张三真有出息,真给祖宗长脸,我看是老张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某种意义上讲祭祖不仅一种风俗、也一种文化、更一种精神。祭祀亲人不仅仅表现于日后的的祭祀,而且在亲人去世后,逝者的后人,有能力者大多会给逝者立碑来表示对亲人的尊重与重视,以表后人的思念之情。除了这些,立碑也为给平时祭扫的同族同宗人做个指引。否则同宗同族的墓地都在一起,如果年代久远,没有特殊记号,个体的墓地容易弄混。

通常立碑的人都是死者的子女,也有是侄子或者孙子,后两种情况,前者是叔伯无子,后者是父亲不健在,否则会以父亲之名立碑。碑文也很讲究,尤其是中间纵向的一排大字,譬如出现的“考、妣、先、显、故、讳”,当今的人有的会弄不清楚这些字具体何意?有何讲究?

“考”与“妣”。在古代,考指父亲,妣指母亲。但现今只把去世的父亲,称为考,把去世的母亲称为妣,并且只出现在碑文上。譬如子女给父亲立的碑文用先考或者显考,给母亲用先妣或显妣,祖父母前面再另行加个“曾”,譬如祖父用“先曾祖父”或“显曾祖父”。

父母合葬的墓,碑文上就会并列出现“考妣”,通常“考”字在左,“妣”字在右。源于男权社会,父比母地位高。

还有一种情况是岳父家没儿子,由女婿立碑,故称为“岳考”(妣)。但各地的风俗不同,加上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有的地方就不允许女儿与女婿他们眼里的外人来立碑,这种无儿子的家庭被人称为“绝户”,子女根本就没有资格立碑。所以很多做女儿的想为亡父母立一块碑的愿望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实现,因为她们怕封建的吐沫星子把墓碑淹住,当然招上门女婿的除外。

如果碑文上没有“考妣”俩字,说明立碑人不是死者子女,而是兄弟、侄子、徒弟之类的。

“先”与“显”。墓碑上的“先”与“显”的用法有很大讲究,通常寻常人家习惯用“先”,“先”代表“故”的意思,譬如“先父(母)、”“先考(妣),意为父母已亡,也是对逝去父母的尊重。但“显”有显赫之意,尊贵程度比“先”要高,但“显”不能乱用,又错了会得到世人的诟病。立碑者在两种情况下可以用显:

第一:死者生前是个“能人”乃特殊贡献者。

第二:死者生前乃一家之主,上无祖父母、父母,包括配偶方的直系长辈,并且下要有长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后代给亡父母立碑时,无长孙的等待有长孙出生后,方给亡父母立碑。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是这个理。

故与讳。本来不搭嘎的两个字,被我凑在一组,为了方便做解释。

“故”,从字面上看就是死亡之意。同“先”与“显”差不多都代表逝去。个别者会在“先考”前加一个“故”字,人们理解其意,但大多数把“先考”的“故”字省去。

“讳”,忌讳之意,是指死去尊长的名字,乃子孙后人对亡者的尊重与敬仰,所以一般的碑文上常见“讳”这个字。

从古至今,人们活于世,都离不开尊重与被尊重。我们不难看出,逝者生前是凭自己的努力赢得世人的尊重,死后得来的尊重却来自于后人。后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成功者,来光耀门楣。逝者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都赋予自己最大的家族责任感。其实逝者比活着的人事儿多,他们有时会跟后代斤斤计较,但无论怎样后代都会对先人毕恭毕敬,甚至崇拜,给自己先人立一块墓碑,并在上面写上“考、妣、先、显、故、讳、先生、老孺人等尊敬的称谓,以此表示对逝者的尊敬与祭奠,以及无限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