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网名

全国最穷十个省份排名榜名单(全国最穷十个省份排名)

全国最穷十个省份排名榜名单(全国最穷十个省份排名)

为什么一说全国最穷的地方就是贵州,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贵州人忍不住要答一个,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贵州真的是全国最穷的地方。不光穷还很没存在感,其他省份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还有个贵州省。记得大学的时候,在省外读书,有次去同学的学校玩,晚上睡在他宿舍,一帮人躺下开始胡侃海吹。聊着聊着聊到地理历史,有个外省的同学突然来了句“很多人都不知道遵义是在湖南”....当时我跟我同学只能呵呵干笑掩饰尴尬。

刚才看到有90后的答主说小时候走路到很远的地方上学,每周只有几块零用钱,确实让我对贵州的贫穷又有新认识也勾起我那时的回忆。我比那位答主大十来岁,也是农村人,我记得我上初中只能到所属行政区的镇上去读,十五公里山路加土石公路,那会十二三岁,也是每周走一个来回,星期天下午去学校,每周五下午放学回家,走得快点要三小时稍慢点要四小时,冬天周五放学五点多一路小跑赶到家,天都黑到看不到路,那会能读到初中的我们村只有我一个,一个人走在黑黑的路上,难免有些小害怕。那会儿整个镇上都没几辆车,客运什么的根本不存在,有也没钱坐。一个星期五块钱的零用钱,每天早上一块钱吃早餐将就过,如果要买点文具或嘴馋买点零食,早餐就没了。初中没有食堂,宿舍是大通铺,两个人睡一个床位,每个住校生都从家里带铺盖,一个人的垫一个人的盖,宿舍窗子没玻璃,冬天冷风呼呼的吹。自己从家里带米和腌菜,早上用饭盒淘好米掺上水全部用竹篓统一抬到蒸饭房,学校雇了阿姨为全校住校生统一蒸饭。放学后用热饭凑合着冷腌菜赶紧吃了,最难过的是冬天,洗漱全是冷水,时间长了满手冻疮,有些女同学双手肿到不能写字,甚至恶化流脓,现在想都不敢想。没有新鲜蔬菜缺少维生素,手、嘴角基本处于开裂状态。少年求学时代,初中、高中都是这么过来的,高中到县城上,离家比小镇更近,距离只有一半,好了很多。

求学艰难的映像在我高中毕业后回头看后面的学弟学妹也差不多,但也在逐步改善,后来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外出打工,有了一些收入,留守的孩子经济上改善许多,学校的基础设施也有改善。在我毕业一年后高中终于有食堂了,可以用米兑饭票换热菜吃了,交通还是靠走。

对我冲击最大的是08年冰灾,电力损毁很严重(我们村93年才通电,之前都是煤油灯),农村处于完全断电状态,蜡烛卖到天价,山里老百姓根本买不起蜡烛,只能烧松枝照明,所幸在农村取暖都是靠材禾还能勉强度过。这次冰灾也让政府意识到山里条件艰难,从那之后开始逐渐把条件艰苦的地方的老百姓迁到大村子或镇上。

贵州穷,穷在教育不好。在外出打工潮来之前,老百姓基本没有钱供养孩子上学,能读上书的孩子很少。后来青壮都出去打工,虽然能挣到钱供孩子读书,但没有人管教小孩,很多孩子在人生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时期走了歪路,毁了这一辈子。而且因为打工能挣到钱,小孩也认为读书还不如外出打工,在那之后的一段时期小孩辍学率很高,早早就外出打工,没有文化只能卖苦力。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农村娃看到的现象。

贵州穷,穷在地理条件差。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农业生产落后。到我出生那个时候才勉强达到能吃白米饭的程度,在这之前很多人只能吃粗粮,青黄不接时甚至要借粮度过,这些都只在书本上描述解放前老百姓遭受苦难的场景中才会看到。没有平原,能生产的地方不够,很多家庭分得的田地种出来的庄稼不够吃,记得有个堂姐他们家地方少,每年收成后她要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去捡拾别人落下的稻穗,她们家更没能力供她上学,没读几天书。现在农村的壮年劳动力都不愿在家务农,更愿意外出打工,田地都荒了。在外打工只要肯卖力气,收入比种地高很多。

贵州穷,穷在交通闭塞。到新世纪初我们县城还只有一条省二级公路通向外面,路面条件奇差,从县城开车到贵阳要一个整整的白天,到所在的市府要五个小时。生产物资都要从外面运进来。一旦遭受像08年这样的冰灾,全部瘫痪,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近十年国家对贵州的支持力度很大,贵州省是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我们县也有两条高速路通车,现在正在建设第三条,这条高速会连通高铁站,以后从县城到高铁站只需一个小时,真有接上祖国的动脉的感觉了。

贵州地理条件不好,搞生产没有优势,近些年贵州省的领导也很给力,为贵州设定了新的发展方向,最近这几年家乡改变很明显,每次回去都有新变化,我们村里也有人来投资建设一些生产设施和旅游设施。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之前在外打工的人也有一些回流,愿意在家干一番事业。那些贫穷落后的映像也逐渐变成过去的记忆。

全国被“地域黑”的省份不算少,为啥只有河南被“黑”得那么惨?

文|远山隐史

编辑|远山隐史

文章约3200字

阅读时长约6min

前言

全国被地域黑的省份不算少,但为啥只有河南被黑的那么惨?

一说到“偷井盖”,别说别人了,我这个河南人脑子里想到的就是河南人。甚至百度“偷井盖”,都会有关于河南人的联想,仿佛全国的井盖都是河南人偷的。

不仅如此,“河南人最穷”,“河南人素质低”,只要是跟河南沾边的,基本都听不到几句好话,甚至很多企业都明里暗里的表示不招河南人。

可是从古至今,河南明明一直是个宝藏大省,各路名人与各类文化皆出于此,这片宝地到底是怎么得罪了这么多人?

河南省概况

我国总共可以划分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七大地理地区。河南地处华中地区,是中原大省,因为在历史上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名为河南,简称“豫”,省会郑州。

中国七大地理区划

河南北接河北、山西,南临湖北,西连陕西,东邻山东、安徽。在古代被视为居于九州之中,所以又有“中州”、“中原”之称。

河南省地理位置

河南全省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在北部与山西之间有太行山、王屋山、中条山,西面与陕西之间有秦岭山脉,南边与湖北之间有大别山、桐柏山,省内还有嵩山、邙山、伏牛山等山脉。地跨长江、黄河、海河、淮河四大流域。

河南中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平原,西南部为南洋盆地,省域内平原与盆地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一半。

其中中东部的大片平原可以作为耕地,这在农耕时代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因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势使得河南的农业非常发达,所以河南长久以来一直作为农业强省而存在。

河南省地势图

河南省处于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相对来说比较适宜,年平均气温约为10℃-15℃,年均降雨量最多能达到1300毫米。省内南部为带气候,北部为温带气候,各个城市基本上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这种种因素也都为发展农业建立起了极大的优势。

河南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一直是一个人口大省,截至2022年末,河南省常住人口多达9872万人,位居全国前三,可总面积却只有16.7万平方公里,只占据了全国总面积的1.74%。

河南省人口数量图

在这样一个拥有极多人口的河南,却没有广袤的土地,所以河南省确实长久以来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但在极大的人口基数下,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各式各样的中华文化,如今依然继承着悠久历史下的灿烂文明。

河南很大 创造神话

河南很大,创造神话,有专家曾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绝不是说说而已。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汉族的4820个姓氏中有1834个都起源于河南,如果继续追根溯源,从全国各个民族来看,实际上至少有80%的姓氏都起源于河南。

这其实跟河南曾经历经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有关,比如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抗日战争等,同时其他小规模的人口迁徙更是数不胜数。

河南人迁徙

每逢战乱之时,大多数人都居无定所,为了躲避战争,他们只能涌入江南、闽越、两广等南方地区,因此,现在也有许多南方人的族谱上记载着由河南迁入,如今有很多福建人、台湾人来河南祭祖也正是因为如此。

正是由于中原人口的多次大规模和小规模的迁移,将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播至全国,才有了今日中国人口文化的局面。

台湾人回河南祭祖

逐鹿中原、仓颉造字、养蚕缫丝、夏朝的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的诞生、青铜文明的出现以及震惊人类文明历史的四羊方尊都诞生于河南,因此说华夏文明的起源就在河南丝毫不为过。

河南既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同时也是中华文明漫长发展和传播过程中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在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立或迁移至河南,河南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势,为都城的建立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便占了四个。

中国八大古都

悠久的历史不断沉淀,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长久的积累中,河南地下文物的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的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且同时有41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羊方尊

为什么产生偏见?

网上有很多关于河南的经典语句, “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全国都有连锁店”,“河南人偷井盖”,这些话语到底因何而来,河南人到底是惹了谁,才会惹得如此多的偏见呢?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从古至今河南都是人口大省,由于人口基数比较大,省内无法提供相应数量的工作岗位,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外出务工,因此河南人口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较为广泛。

河南人外出务工

自古以来,遭受地域黑的省份基本都是人口外流大省。河南户籍人口数量位居全国前三,拥有着良好的青壮人口结构,但是大规模的人口外流,使河南的人口红利没有完全在本省释放,而是释放在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

中国作为一个乡土社会,有着较为粘稠的族系结构。本地人或多或少都会对外来人员存在些防范的心理,因此歧视、不信任外来人员的现象至今在中国各个省市还广泛存在。

任何地区都有高素质和低素质的人,由于全国各省市都有河南人的影子,以至于在他乡的河南人做了违反道德或法律的事情之后被广泛传播,大家也自然而然的对河南人有了刻板印象。

小面积的恶行绝不至于将河南人的名声搞得如此遭人厌恶,真正使河南人被污名化的是彼时的各路媒体。在当时各类社交媒体快速发展,为了获取流量,很多媒体开始进行不实报道。

例如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大河报这三家主流媒体的微博中,有关河南的负面新闻占比都高达50%以上,甚至连央视的防盗公益广告中,代表反方的扒手都是用河南话交流。这些行为又强化了大家对河南人的负面印象。

如何打破偏见?

对于“河南人偷井盖”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误会。

当年在中关村附近,收废品的大多数都是河南人,由于井盖大部分都是金属井盖,能卖几十元,所以小偷就开始偷井盖然后再卖给那些收废品的。后来警察一查,井盖全在那些收废品的河南人手里,河南人百口莫辩。

“河南人偷井盖”这句话毫无疑问是谣言,同时“河南人犯罪率高”也是无稽之谈。根据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显示,河南省万人犯罪率仅为7.99,远远低于全国8.82的平均水平。

驻马店是骗子总部的这个说法更是不敢苟同,实际上,每个省都会被安排上一个之乡。而要说真正的骗子总部,那现在应该在东南亚。

每每提到河南,大部人都会觉得河南就是穷和落后的象征,甚至很多土生土养的河南本地人也认为河南很穷,但是河南真的有那么穷吗?我们拿出事实说话。

据数据显示,河南省2022年GDP总量为28975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个省。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河南省的GDP总量就超过河北省成为全国第五,并且排名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2022年各省市GDP图

那么河南人真的素质很低吗,怕只是河南人太低调了而已。在历代感动中国获奖总人数中,河南人数位居全国第二,同时,河南的注册志愿者人数、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人数、造血干细胞捐献人数都位居全国第一。

张效房

河南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势,无可避免的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河南是中国粮食产量第二高的省份,仅次于黑龙江。“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的粮食不光保障了本省所有人口的需求,每年还会大规模外调给其他省份,解决其他省份的粮食需求。

河南省不仅粮食产量多,还是全国第一的粮食加工大省,全国二分之一的火腿肠、五分之三的汤圆、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十分之七的水饺以及四分之一的馒头都产自河南。而且不仅生产的多,生产的快,运输速度同样也不遑多让。

河南省收麦场景

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在全国承担着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作用,同时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我国两条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也在河南郑州交汇。

在疫情期间,河南省的米、面、油、火腿肠、方便面、挂面、速冻水饺等从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中发往全国各地,源源不断,保证了各省人民的口粮。

河南交通运输图

结语

2021年期间,河南官方改变了对河南文化的宣传方式,春晚的《唐宫夜宴》、端午的《洛神水赋》和中秋的《鹤归来兮》火爆全网。

一改往日朗读、唱歌等方式,以舞蹈的形式向全国人民展示河南文化,全国人民惊呼,河南真是一个宝藏省份。

舞蹈《唐宫夜宴》

当然,河南省也应在不断的发展中积攒经验与建议,用更好的方式将中原文化向全国各地进行传播,让全国人民了解真正的河南,改变大家对河南的刻板印象。

中国最“穷”的10个县,四川3个,甘肃2个,其余5省份各1个

中国最贫穷的10个县:

10、河北张家口市“康保县”,这里人口在28万左右,多数是农民,大多住的土屋,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这里所有的农民人均年收入4千左右,生活基本条件较差,包括医疗,是中国十大特级贫困县之一。2020年2月,康保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式脱贫“摘帽”。

9、四川大凉山区“美姑县”,这里多数以农业谋生,这个县有些特困村民,甚至有的吃一口米饭都是很奢侈的事情。于2019年末正式脱贫。

8、四川大凉山区“昭觉县”,这里长期遭受自然灾害,多数是农民,是彝族人口大县,这里山高路远,交通落后,村民饱受痛苦。于2020年11月脱离贫困。

7、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这是宁夏那边的一个贫穷县,全县人口26万左右。主要靠农业为生,种小麦、玉米为主,这里少水缺雨,靠天吃饭,农民生活过的窘迫。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于2019年3月成功脱贫。

6、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这里气候十分恶劣,生活环境很差,之前还发生过地震。阴雨连绵不断这里气温非常低温差很大,很少有晴天,人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于2019年5月成功脱贫。

5、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这里人们吃的住的都很差,房子破破烂烂的,是一碰就坍塌的那种。2019年4月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

4、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气候环境非常差,很冷,几乎全年气温没超过8℃,属于山西最为贫穷的县。在国家重点扶持下,于2020年2月退出贫困县。

3、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占地面积约2165平方公里,人口20万左右。这里降水稀少,且蒸发量大,冬春干冷,秋季温湿,灾害频繁。于2020年2月成功脱贫。

2、甘肃省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这是一个小县,共有2个镇,17个乡,人口约在13万左右。这里地貌繁杂,灾害频繁,是“5·12”特大地震和“8·8”泥石流灾害重灾县。于2020年2月走出贫困县。

1、四川凉山彝族“布拖县”,这是四川凉山彝族那边的一个非常贫困的县城,占地面积约1680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4万左右,其中贫困人口占大多数。这里是火把节的发源地,受季风气候影响严重,农民以种地为生,但收获不了多少粮食。于2020年11月正式摆脱贫困。

在这10个最贫穷的县中,四川占了3个,甘肃占了2个,宁夏、贵州、山西、河北、青海各占1个,现今它们已全部脱贫!

中国存款十强省份揭榜!河北破10万亿,安徽坐稳第十

一个地区的存款数据,与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观察也可以发现,存款越高的地区,其GDP总量、财政收入、工业产值、贸易总额等指标,也都相当出众。

历年的存款十强省份,我们也都会聊一聊。目前来看,广东的存款实力已经遥遥领先。

有观点认为,广东不仅连续三十几年坐稳了我国GDP第一强省,同时还拥有深交所、广州期货交易所等影响力极高的金融机构。

相对而言,中国存款十强省份的排名较为稳定,并没有像其他指标那样大起大落。

根据各地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末,中国存款十强省份已经揭榜,依次为广东省(32.23万亿)、江苏省(21.86万亿)、浙江省(19.63万亿)、山东省(14.60万亿)、四川省(11.16万亿)、河北省(10.02万亿)、河南省(9.31万亿)、湖北省(7.95万亿)、辽宁省(7.53万亿)、安徽省(7.51万亿)。

从这份存款数据来看,其实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就算是中国存款十强省份,他们之间的差距依然明显。

目前,广东的存款已经突破30万亿,将近是安徽的4.3倍。山东作为我国稳定的GDP第三大强省,但其存款甚至不足广东的一半,这确实也让人费解。

江苏位居第二,正在被浙江所追赶!

当前,江苏与浙江之间的存款差距约为2万亿。其实浙江的人口以及平原面积明显不如江苏、山东等省份,所以浙江的存款以及其他经济指标能取得这个成绩实属不易。

整体来看,江苏的规模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2022年,江苏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2875.6亿元,与广东的差距也是近在咫尺。

从工业行业看,2022年,江苏全省列统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70%。

河北破10万亿,民富实力被大家所低估!

谁能想到在存款排名中,河北能位居我国省份第六位,强势领先了河南、湖北等省份。

2022年,河北全年的地区生产总值42370.4亿元,同比增长3.8%。近几年,河北全省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最新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4∶40.2∶49.4。

另据数据显示,2022年,河北加快京津产业转移承接,全年承接京津转入单位4395家。随着京津冀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河北的潜力还将被激发。

安徽坐稳第十,有望追上辽宁!

近几年,安徽不仅GDP总量强势跻身了中国十强省份,其存款也是坐稳了第十位。

从安徽省统计局了解到,2022年,安徽全省的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比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在工业新产品中,安徽全省的光纤产量增长23.6倍,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分别同比增长67.5%和33.6%。

按照安徽这个发展趋势,未来的存款数据超过辽宁也是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