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网名

最新的有关谨慎的名言大全(最新的有关谨慎的名言大全短句)

最新的有关谨慎的名言大全(谨慎的名言名句)

最新的有关谨慎的名言大全

1、言行如走棋,一动思三步。——中国

2、言寡尤,行寡悔。——《论语·为政》

3、多言不可与谋,多动不可与久处。——明·薛宣《读书录》

4、真诚是玻璃,谨慎是钻石。——英国

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6、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中国

7、不要对任何人都敞开你的心胸。——《圣经后典·便西拉智训》

8、浅河要当深河渡。——日本

9、重视结避的人,开始就会谨慎。——日本

10、没有谨慎的态度,智慧再多也无济于事。——德国

11、怒多横言,喜多狂言。——明·吕坤《续小儿语》

12、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

13、谨慎是安全之本。——英国

14、地雷手在一生中只能犯一次错误。——苏联

15、四周的东西是你的,脚底下的也的你的;地上的东西是你的,地底下的也是你的,这样的人才算是站稳了!——高尔基《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16、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来证明看起来什么也不怕的人,是多么害怕对什么都小心翼翼的人。——雨果《论司各特》

17、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清·玄烨

18、言为世范,行为士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19、人们唯一的防御力量就是谨慎。——玉外纳

20、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21、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尉缭子

22、谨小慎微的科学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英国

23、我宁愿在光天化日之下凭着我短绌的天资到处碰壁,也不肯在黑暗中凭着谨小慎微使自己得救或者发财。——拉美特里

24、谨慎是勇敢的一部分。——西班牙

25、谨慎是智慧的长子。——法国

26、话说得太多,就难免说些废话。——高尔基《母亲》

27、加倍小心总是好的。——法国

28、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经办衣》

29、一盎司的小心值一磅的学问。——英国

30、然而没有一种利剑是单刃的,每把剑都有双刃,一边伤了人,另一边便伤了自己。——雨果《悲惨世界》

31、成事每在穷困日,败事多在得志时。——中国

32、谨慎纯粹是一种心的质性,它是凭感觉而不是凭理智进行的,它所能达到的限度是相应地更广阔、更崇高的,使它能够觉察和避免根本不存在的任何危险。——马克·吐温《冉·达克》

33、严谨慎重,智慧之母。——德国

34、当竞争与敌视同你比邻而居时,谨慎就会茁壮成长。——格拉西安

35、小谨慎多制胜,感情冲动事多难。——绪儒斯

36、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史记

37、头要冷,却要热。——日本

38、谨慎的人脑后有眼。——威·罗伯逊

39、谨慎的人才能稳操胜券。——斯梯尔

40、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辛克莱

41、靠谨慎比靠鲁莽更能制胜。——塔西佗

42、在你下剪刀之前要量三次。——意大利

43、浅河要当深渡。——日本

44、必须全心全意地致力于你所从事的工作。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时,不可立刻有所行动;可是在经过考虑之后,纵然考虑错误,也该断然地去做。——《托尔斯泰传》

45、出门要三稳:身稳,手稳,口稳。——中国

46、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爱默生

47、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宋·苏轼

48、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49、言有物,行有格。——《礼记·缁衣》

50、用时不爱惜,就要损坏;做时不慎重,就要失败。——蒙古族

51、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5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53、事前要思免后悔。——元·关汉卿

54、艰难之日要坚定,顺利之日要谨慎。——蒙古

55、机运永远战斗在谨慎者一边。——欧里庇得斯

56、小船应当靠近海岸行驶。——美国

57、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 贝弗里奇

58、事前的谨慎,胜于事后的追究。——日本

59、太害怕被欺骗的人,失去豪爽的本领。——法国

60、每个人都应该知足,不该妄想越轨。——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61、慎重对待问题就是智慧的一半。——英国

62、得意之事不可再做,便宜之处不可再住。——中国

63、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唐·白居易

64、谨慎此其余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频繁。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发挥作用,对微小的事情产生影响。——塞·约翰逊

65、事前的谨慎包含着事后的宽恕。——德国

66、永远谨慎乃是至高无上的价值。——马克·吐温《夏娃日记》

67、事前谨慎总比事后补救强。——爱·科克

谨慎的名言名句

《礼记》有言:“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我们每走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慎之又慎,则鲜有败绩;一着不慎,必满盘皆输。


有着“关西孔子”之称的东汉大儒杨震,一向把“慎”字作为自己的为人准则。


在他调任东莱太守之时,曾受他举荐的一个官员,在夜晚偷偷给他送去十斤金子作为谢礼,并告诉杨震说:


“您放心吧,此时夜黑风高,您收礼的事不会有别人知道的。”


杨震见状,连忙拒绝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这位官员听后,不由得羞愧难当,悻悻而退。


正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正是因为他们表里如一,处处谨慎。


苏东坡有言: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一个“慎”字,有泰山之重,承载着许多人生智慧。


慎言

深思熟虑,不胡乱说话


常言道:“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


正像人们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的恶语,往往会给自己以及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故而,在深思熟虑之前,保持沉默,才是君子风范。


佛教宗案《碧岩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百丈禅师是一代高僧,每当他讲经说法的时候,都有大批信徒不远千里而来。其中有一位老者尤其殷勤,每一次都会前来听经。


有一次,百丈禅师说完了法,大家纷纷散去,只有这位老者还在。


禅师好奇问道:“老人家,我看你每次都来听经,肯定很喜欢佛经吧。”


老人听后,面露悲戚之色,缓缓说道:


“大师,说来惭愧,其实我是一只狐狸,500世前我也是个修行人,和你一样,每天也讲经说法。


有一天,我讲经完毕,有一个年轻人问了我一个问题,我未加考虑就草草回答了他。


谁知道这是一个错误答案,我因为没有深思熟虑而误导他人,这一下做了500世的狐狸,成了狐狸精。


如今,我每天听你说法,也是希望得到解脱,来世好做个深思熟虑的慎言之人。”


禅师听罢,不由得心下凛然,从此更加谨慎说法,生怕误人误己。


世界很大,却没有围墙,说出的话可以不经思考,但造成的后果,却都要你自己来承担。


一个人如果想要规避祸患,那么,慎言就是他人生路上的一门必修课。



在三国时期,有个叫做贾诩的谋士,可以称得上是将“慎言”这一门学问研究得十分透彻。


在官渡之战前,贾诩投靠了曹操。由于自己并非曹操的亲信,所以他一直低调谨慎。


在朝堂上,曹操不向他问计,他就绝对不说话;在朝堂外,他也从不主动与人沟通交流。


有一次,曹操想要立嗣,但却在曹丕和曹植两人之间摇摆不定。


按照规矩,曹丕是嫡长子,是合法的继承人;但曹植是自己最喜爱的儿子,而且才华横溢。


于是,他想到了一向慎言却又老谋深算的贾诩。


曹操找来了贾诩,开门见山地问道:“先生,在你看来,谁更适合做世子呢?”


贾诩一听,内心一颤,想道:“这可是个弄不好就要掉脑袋的事啊,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地回答。”


于是,贾诩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出一句话:“老臣适才正在思考袁绍失败的原因呢!”


曹操一听,不由得大笑起来,后来便立了嫡长子曹丕为继承人。


原来,袁绍的势力之所以被曹操消灭得一干二净,一大部分原因就是袁绍废长立幼、造成内部所致。


贾诩正是凭借着一次次的慎言,逃过了很多不必要的争斗,最终得以安享晚年。


开口出自本能,慎言彰显智慧。


很多时候,失败的人生,不是缺少大显身手的舞台,而是忽略了慎言的重要性。


需知:最好的口才,不是脱口而出,而是深思熟虑。


当我们能做到深思熟虑、话不轻出时,那便离成功不远了。



慎行

自律克己,不放纵出格


白居易在《策林》中说道:“动必三省”。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能够体现出他的品格。“自律克己”不仅是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规矩。


相反,放纵常常是厄运的开始,因为放纵的背后,都有一个被遮蔽的自我。


人若是看不清自己,便看不清前路;人若是管不住自己,则会误入歧途。


后唐庄宗李存勖正是这样一个:因不懂得自律克己,而迅速堕入深渊的人。


李存勖的前半生算得上是一个英雄豪杰,他时刻记着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把父亲留下的三支箭供奉在宗庙中。


每次外出打仗时,他都会去宗庙待上一段时间,以此来告诫自己:不要忘记父亲的嘱托。


正是在这样的高度自律下,李存勖打败了劲敌,大仇得报,坐享江山。


也许是因为胜利来得太容易的原因,坐拥江山的李存勖渐渐变得放纵出格。身为帝王,不知道操劳国事、思虑民生,反而整日沉迷于伶人戏曲之中。


他不仅喜欢听戏,甚至还亲自上台演戏唱曲,并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做“李天下”。


只可惜,这“李天下”终究是因为放纵出格,而失去了天下,最后国家灭亡,自己也死在了他最信任的伶人手中。


《小窗幽记》中说道:“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


对于世间之事,放纵出格之人只会贪图一时之乐,却造成一世之忧;而自律克己之人却能端谨慎行、有所节制,从而永享喜乐。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作家刘墉和梁实秋一起用餐:


当熏鱼端上来时,梁实秋说道:“我有糖尿病,不能吃有甜味的鱼”;


当冰糖肘子端上来时,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有冰糖”;


当炒饭端上来时,梁先生还是说:“不能吃,淀粉会转化成糖的”。


最后端上来一份八宝饭,刘墉便看着梁实秋,笑着说:“那么这个肯定也不能碰,因为又有饭、又有糖”。


不料,此时梁实秋却说道:“这个我要吃,正是因为知道有喜欢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我才会特别克制一下的。”


前面的克制与约束,是为了把今日份的配额,留给后面最大的甜。这才是细水长流的人生,这才是谨慎而行的态度!


慎行无疑是一种境界,有着强大自控力的人,必定志存高远、未来可期。


其实,一个人要想创造自我价值,就不能放纵自己。有所约束的人生,才能活出真正的精彩。



慎众

心有主见,不随波逐流


丰子恺在《不宠无惊过一生》中说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能够拥有如此安然恬淡的心态,究其根本是其心有主见。


很多人在对待自己的时候,可以做到慎言慎行,但面对外界,却很难做到“慎众”。


慎众,慎的是“从众”,是检验一个人面对外界时,自己内心是否坚定的标准。


《战国策》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曾子有事外出,曾子的母亲独自在家。


此时,正巧有一个与曾子同名同姓的人在外面杀了人,遭到了官府的通缉。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曾子的家乡,于是,一个邻居便跑来给曾母报信说:“不好啦,老夫人,您的儿子在外面杀人啦。”


曾母起初只是一笑置之,觉得他在开玩笑,自己的儿子是谦谦君子,怎么可能会作奸犯科呢?


但过了一会儿,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人都跑来告诉曾母,说曾子在外面杀了人。


如此一来,曾母竟然也动摇了,她渐渐开始害怕起来,甚至还想收拾行李外出躲避。


等到曾子办完事情,慢条斯理地走进家门之时,被吓得魂不守舍的曾母才恍然大悟,并为自己的盲目从众而懊恼。


在我国中医学界,火神派鼻祖郑钦安,面对病症时曾说:“众人都说那些病是火热之邪,我却不敢立即就那样说。”


与多数人相同时,我们便可泰然处之,但遇到与多数人不同的情况时,很多人便如芒在背,内心动摇。


其实,流水不争先后,重在滔滔不绝。


人生亦如流水,只有心有主见、坚定方向,才不会被那些流入沿途沟渠的旁支末流所影响,最终成功入海。



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席谋士刘伯温,是继诸葛亮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智慧化身”。


纵观刘伯温的一生,不仅有着超凡的谋略,更有着不随波逐流的坚定。


朱元璋在同陈友谅大战之前,众人纷纷以敌人强大为由,劝他暂时避开锋芒,不要硬碰硬。


正所谓“众口一词,可以铄金”,众人的高度一致,竟让朱元璋也生出了退避之心。


就在此时,刘伯温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坚持主张主动出击,并向朱元璋陈述了陈友谅不足为惧的几点原因。


在刘伯温的劝说下,朱元璋最终决定迎难而上,在鄱阳湖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陈友谅,为建立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活着,就要活得有主见,活出独立之精神。


如果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意见里,或是附庸风雅,或是随波逐流,那岂不失了自己的本心。


生命不该受缚于旁人的言行,人活于世,我们最朴素的需求,应该是心有主见,无愧于心。




《礼记》有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人所不见,我心自慎,人所不闻,我心亦慎。


慎之又慎,才是存于世间的立身之本:


懂得慎言,脱口而出不是痛快,深思熟虑才能妥当;


懂得慎行,放纵出格不是潇洒,克己自律才有余地;


懂得慎众,盲目从众不是主流,心有主见才会从容。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不仅是我们日常举止的规范,更是我们“审视己心”的镜子。


养性必先学慎,处世但当谨慎。


慎之又慎,则无灾无难。


与诸君共勉。

关于谨慎的警句

陈振桂教授出版著作100本,其中10本,2本是国家规划教材。发表诗文700多篇。

《礼记》名句与藏头诗: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原创)

陈振桂


〈君〉子重理不重情,

〈子〉虚乌有要分清。

〈虑〉熟深思方行动,

〈胜〉券在握方用兵。

〈气〉势压人需后劲,

〈思〉前想后令可行。

〈而〉今打仗现代化,

〈后〉院起火夺三军。

〈动〉脑制定锦囊计,

随机应变似神灵。


注:“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出自

《礼记·曾子立事》:“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意思是:君子思考问题要克服感情用事,考虑好再行动,论证后才去做。行动必须考虑符合计划,符合计划后必须考虑经得起检验,考虑经得起检验必须考虑到不会出现后悔的话,就可以说是谨慎了。

2023年2月11日于南宁

有关谨慎的名人名言

陈振桂教授出版著作100本,其中10本,2本是国家规划教材。发表诗文700多篇。

《礼记》名句与藏头诗: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原创)

陈振桂


〈君〉子重理不重情,

〈子〉虚乌有要分清。

〈虑〉熟深思方行动,

〈胜〉券在握方用兵。

〈气〉势压人需后劲,

〈思〉前想后令可行。

〈而〉今打仗现代化,

〈后〉院起火夺三军。

〈动〉脑制定锦囊计,

随机应变似神灵。


注:“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出自

《礼记·曾子立事》:“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意思是:君子思考问题要克服感情用事,考虑好再行动,论证后才去做。行动必须考虑符合计划,符合计划后必须考虑经得起检验,考虑经得起检验必须考虑到不会出现后悔的话,就可以说是谨慎了。

2023年2月11日于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