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鱼玄机温庭筠(鱼玄机温庭筠的故事)

鱼玄机温庭筠(鱼玄机温庭筠的故事)

温庭筠有没有给鱼玄机写过诗温庭筠有没有给鱼玄机写过诗

温庭筠与鱼玄机间的故事 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于是在暮春的一个午后,专程慕名寻访鱼幼薇。

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到了鱼家。

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着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

就在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

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

小幼薇显得十分落落大方,毫无拘促为难的模样,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着大眼睛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

温庭筠想起来时路上,正遇柳絮飞舞,拂人面颊之景,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为题。

鱼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双手捧给温庭筠评阅,诗是这样写的: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才华卓绝的大诗人叹服。

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

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似乎成为了她的老师,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地帮衬着鱼家,他与幼薇的关系,既象师生,又象父女、朋友。

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

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 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他才情非凡,面貌却奇丑,时人因称之“温钟馗”。

也许是年龄相差县殊,也许是自惭形秽,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

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老师身上,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寂寞相思的心声。

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

倘若他报以柔情万种的诗句,鱼幼薇也许就成了温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敢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温庭筠回到了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

两年多不见,鱼幼薇已是婷婷玉立、明艳照人的及笄少女了,他们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

一日无事,师生两人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士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令一旁的鱼幼薇羡慕不已。

待他们题 完后,鱼幼薇也满怀感慨地悄悄题下一首七绝: 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这首诗前两句气势雄浑,势吞山河,正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后两句笔锋一转,却恨自己生为女儿身,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只有无奈空羡

有谁知道温庭筠与鱼玄机的详细故事,包括两人写给对方的诗词

鱼玄机-鱼玄机与温庭筠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于是在暮春的一个午后,专程慕名寻访鱼幼薇。

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到了鱼家。

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着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

就在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

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

小幼薇显得十分落落大方,毫无拘促为难的模样,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着大眼睛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

温庭筠想起来时路上,正遇柳絮飞舞,拂人面颊之景,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为题。

鱼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双手捧给温庭筠评阅,诗是这样写的: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才华卓绝的大诗人叹服。

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

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似乎成为了她的老师,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地帮衬着鱼家,他与幼薇的关系,既象师生,又象父女、朋友。

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

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他才情非凡,面貌却奇丑,时人因称之“温钟馗”。

也许是年龄相差悬殊,也许是自惭形秽,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

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老师身上,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寂寞相思的心声。

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

倘若他报以柔情万种的诗句,鱼幼薇也许就成了温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敢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温庭筠回到了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

两年多不见,鱼幼薇已是亭亭玉立、明艳照人的及笄少女了,他们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

一日无事,师生两人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士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令一旁的鱼幼薇羡慕不已。

待他们题完后,鱼幼薇也满怀感慨地悄悄题下一首七绝: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这首诗前两句气势雄浑,势吞山河,正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后两句笔锋一转,却恨自己生为女儿身,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只有无奈空羡

有谁知道温庭筠与鱼玄机的详细故事,包括两人写给对方的诗词

鱼-鱼玄机与温庭筠 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诗人温庭筠的关注,于是在暮春的一个,专程慕名寻访鱼幼薇。

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到了鱼家。

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着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

就在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

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

小幼薇显得十分落落大方,毫无拘促为难的模样,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着大眼睛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

温庭筠想起来时路上,正遇柳絮飞舞,拂人面颊之景,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为题。

鱼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双手捧给温庭筠评阅,诗是这样写的: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才华卓绝的大诗人叹服。

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

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似乎成为了她的老师,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地帮衬着鱼家,他与幼薇的关系,既象师生,又象父女、朋友。

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

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 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他才情非凡,面貌却奇丑,时人因称之“温钟馗”。

也许是年龄相差悬殊,也许是自惭形秽,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

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老师身上,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寂寞相思的心声。

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

倘若他报以柔情万种的诗句,鱼幼薇也许就成了温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敢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温庭筠回到了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

两年多不见,鱼幼薇已是亭亭玉立、明艳照人的及笄少女了,他们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

一日无事,师生两人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士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令一旁的鱼幼薇羡慕不已。

待他们题 完后,鱼幼薇也满怀感慨地悄悄题下一首七绝: 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这首诗前两句气势雄浑,势吞山河,正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后两句笔锋一转,却恨自己生为女儿身,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只有无奈空羡

鱼玄机著名诗句

是温庭筠,李忆伤了鱼玄机的心可鱼玄机却一直爱着温庭筠,在鱼玄机临死前温庭筠就在观刑,而鱼玄机也看到了温庭筠,这句就是说给温庭筠听的,回想当年如果温庭筠接受鱼玄机没有介绍给李忆大概鱼玄机也不会一代才女香消玉殒了

11岁时爱上41岁的师父,却因为渣男让自己沦落成放浪道姑。

才华四溢却又甘心荒淫无度,堪称中国古代“十大好色”女人之首,就连刘楚玉都甘拜下风。

她就是鱼幼薇,写出“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唐代才女。

她的一生究竟有多惨?

鱼幼薇名动京城,前半生是游戏人间的精灵,后半生却是不知羞耻的道姑,而她所有的不幸,是从遇到温庭筠(yun)的那一刻开始的。

在她十岁那年,在跟着母亲返乡的路上遇到了名满天下的才子——温庭筠,虽然此时的她尚且稚嫩,但是已经初见亭亭玉立的形态,并且为人很是聪慧有才华。

这顿时让温庭筠起了爱才之心,所以此后就对她时常指点,两人日夜相处,感情非常一般。

鱼幼薇的父亲是个落魄秀才,因病早逝,母女俩日子过得很苦,温庭筠就对她们时常照料,也就是有了温庭筠,鱼幼薇才感觉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起来。

温庭筠将她收为弟子,教她写诗、教她读书,不过本应是亦师亦友的感情,却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慢慢地变质了。

就在这个当口上,温庭筠得到了一个外出做巡官的机会,他离开鱼幼薇去了襄阳,然而虽然两人分开了,但是鱼幼薇的爱慕并没有止步于此。

此时的她情窦初开,尤其是在温庭筠离开之后,她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于是她一刻也不耽搁,连夜修书几封给师父表白心迹。

温庭筠比鱼幼薇大了整整30岁,虽然他对这位少女也有了一些情愫,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守住最后的师生底线。

鱼幼薇倾心自己的师父却又爱而不得,两人一直保持这种超越师徒,却又不往前进一步的关系,然而不久后温庭筠的一个错误决定,彻底将鱼幼薇推向了深渊。

有一次,两人相约去游览,恰巧一群新科进士正在题诗留名,鱼幼薇看到后心血来潮,也跟着题了一首诗。

诗中她带着想要报国的豪迈之情,却又无奈身为女子的可惜之情,几天之后,她的这首诗句被一个贵公子看到了。

这个人叫做李亿,巧合的是,他跟温庭筠还是旧相识,李亿一看到鱼幼薇的诗句就被深深吸引了,当时就心生仰慕。

不久之后,李亿刚巧去温庭筠家中做客,他看到桌上放了很多富有才华的诗句,一番询问才得知,鱼幼薇竟然是他的弟子。

这让李亿心情非常激动,当即就当着温庭筠的面表达了一番倾慕之情,温庭筠心想:李亿是贵家子弟,假如两人能走到一起,倒也是一桩好姻缘。

在这之后温庭筠一番撮合,鱼幼薇就嫁给了李亿。

对于一名女子来说,嫁人生子就是她最后的归宿,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鱼幼薇后半生悲苦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她爱上比自己大了30岁的师父,却被师父“以爱之名”许配给了别人当小妾,因此毁了一生。

按照鱼幼薇的身份地位,是绝对不可能去贵族家中当正牌夫人的,所以经过温庭筠的撮合,她偷偷的嫁给了李亿。

之所以不是光明正大的进门,是因为李亿还有一位正室夫人,这位夫人也是名门之后,性情泼辣,眼里揉不得沙子。

李亿就在外面买了一栋豪宅给鱼幼薇住,尽管已经十分小心,但是他纳妾的事还是被夫人知道了。

夫人带人找到了鱼幼薇所住的豪宅,二话不说就让侍女将她死死的压在地上,然后用藤条鞭打她。

鱼幼薇身为小妾,又无依无靠,只能任由正室夫人欺凌,偏偏李亿又是个“老婆奴”,几次三番下来,李亿终于妥协,答应跟鱼幼薇一刀两断。

只不过虽然他表面上立了誓,但是私下还是舍不得自己心中的白月光,于是偷偷又另外找了一处道观,让鱼幼薇住在里面。

此时的李亿对于他们的未来并没有什么计划,只是想着先将鱼幼薇安置进去,将来肯定是有机会见面的。

只不过鱼幼薇比较单纯,还是抱着能够重逢的幻想在道观里苦苦等待。

独守空房的日子不好过,她就每日用写诗来聊以慰藉,然而她心中的这位深情丈夫,却迫于夫人的压迫,硬是整整三年一次也没来看过她。

道观中除了一些出家的姑子,就是寥寥无几的香客,鱼幼薇从刚开始的翘首以盼,到后来渐渐心寒。

直到有一天,鱼幼薇偶然间听说李亿跟妻子早就去扬州当官了,她心中震惊无比,抱着一点渺茫的希望,又去找温庭筠求证。

只不过最终她还是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至此,她才终于接受自己彻底被抛弃了的事实。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不再将人生的希望跟精力放在“有情郎”的身上,而是开始找了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道观里有一位年迈的道姑,对于她的身世非常怜惜,所以平日对她多加照拂,在得知鱼幼薇想要彻底斩断过去时,她为鱼幼薇重新改了一个名字——鱼玄机。

有了新的名字,就代表要开始新的人生,而她放飞自我且悲惨的后半生彻底开始了。

鱼幼薇从一代才女沦落为道观放浪姑子,还因此成为了杀人犯,最终以狼狈的斩首收场。

她悲惨的一生,让世人都不忍直视。

然而最开始时,这样的生活并不是鱼幼薇所想的,甚至住在道观的日子,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

有多贫困人家日子过不下去,就会将女儿卖掉,也有些身世凄惨,家中没有了双亲,无家可归。

鱼幼薇看到这些无助的小女孩,就仿佛是看到了原来的自己,她害怕这些小女孩跟自己一样,一步走错步步错。

于是她就开始收养这些,教她们读书识字,还教她们写诗,这是大概是鱼幼薇人生中,除了给温庭筠当弟子外最轻松自在的日子。

不过光是这样,她的生活还太过平淡了,没多久,鱼幼薇想出了一个给生活添彩的法子。

她在道观的门口贴了一张“鱼玄机诗文候教”的告示,没几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鱼幼薇美貌无双,并且她的才华还颇有名气,这个消息很快就吸引了很多的文人墨客,他们争相前去拜访,都想获得鱼幼薇额外的青睐。

他们在道观中进行诗词切磋,生活很是恣意,慢慢地,道观中来的不仅限于文人墨客,还有很多官宦子弟。

在这样的生活中,鱼幼薇逐渐迷失了自我,她沉浸在一堆才子雅士中,如果有遇到长相俊美且才华横溢的男子,她就会多加关注。

时间久了,她渐渐产生出了不一样的感情,一旦遇到让她心动的才子,她就会将其留在道观中过夜。

体会到游戏人间的快乐之后,鱼幼薇更加沦陷了,每天往来道观中的男子无数,而她也四处留情,与当时很多的名士都有过一段情。她的大胆程度,就连风气开放的唐朝都无法容忍,也正因为她的放浪形骸,最终才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鱼幼薇有一位叫做绿翘的婢女,刚开始是她收养的,她教绿翘读书识字,后来绿翘长大后就一直留在她的身边伺候。

这天,鱼幼薇的情人来道观找她,恰巧她不在,于是这名男子就与绿翘私相授受了。

鱼幼薇回来之后发现了这件事,这让她怒火中烧,顿时想起自己曾经被人背叛的经历,联想到自己已经年老珠黄才被抛弃,妒忌让她当即就丧失了理智。

她将绿翘拉进屋中,将她活活鞭打致死,随后又将她的尸首葬在了道观的花园中。

一年以后,有访客意外发现了绿翘的尸首,上报了官府,这才终于真相大白。

经过审查之后,鱼幼薇被判了斩首,这一年她才26岁,她悲惨却又荒诞的人生终于结束了。

她的一生本该像李清照那样肆意绽放、青史留名,可惜却因为被渣男伤害,一念之差走上了错路。

不知道在她临被行刑之际,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会不会后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