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感悟

对春节的理解和感悟(对春节的理解和感悟100字)

对春节的理解和感悟(对春节的理解和感悟100字)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 500到1000字

做志愿者这一年多以来,我一直为可以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开心。

因为我一直觉得既然可以做志愿者应该都是看透了,人世间很多功利才会来做这些,在旁人眼里觉得是傻瓜做的事情。

那么在我的眼睛里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的区别。

志愿者的管理其实是一门科学。

其实现实的情况也不一定和想象的那样单纯。

不知道我是不是该说,其实,所谓的志愿者人群有大部分是来凑热闹的,甚至有些人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的。

但是我一直觉得不管是带着什么目的加入进来。

只要做的事情是对有帮助,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对志愿工作大方向有影响,我们就应该学会包容。

现在的志愿者工作其实是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通过热闹的2008年。

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2008年为志愿者元年的说法。

这其实对志愿者事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其实现在是更需要的是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规范的时候了。

只有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将来才可以做到真正实现志愿者,可以真正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可是现在志愿者团队可以说是穷出不层,很多时候,穿上一件写有志愿者字样的衣服,挂上一个牌子就说自己是志愿者;扯起一个旗帜就称自己是一个团队。

很多自称为团队的,其实就那么一两个人。

在这里当然并没有其它的意思,但是说句心里话。

这样的情形对将来志愿者工作其实是很不利的。

那些所谓的不规范的志愿者的行为,其实也给将来志愿者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所以我有几个想法: 一、探讨和总结什么是真正的和文化。

人们到底为什么要来做志愿者

是应该引发更多人来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段时间,我和北京的志愿者杨涛夫妇一直在合作策划一个叫“聚源入川”的活动。

也就是由此思考引发出来的一个人文公益活动,我们把和水文化相结合。

水是生命的源头,也应该和水一样,是人们的生活状态达到一定境界后,一种人性最质朴的回归。

汶川、北川一带原本就是传说中的故乡,也是中国水文化的发源地。

地震在这里发生后,把那么多人心里面如水的情怀都震发了出来。

大家不顾一切奔往四川做志愿者。

那么我们不应该让人们心里,已经引发出来的善心随着地震的过去,而又隐藏回去。

我们应该把这种每个人心里面,最美的一面更多更好的提炼,让已经离我们远去的生命不至于白白的牺牲。

二、完善志愿者考评认可机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给予志愿者发自内心的认可,志愿者的心其实是很敏感。

如果面对的人不是真诚的,会被很快觉察出来。

他们当面不会说什么,但是现实中会采取的态度。

只有当各个部门真正把志愿者当朋友,当兄弟看待时,志愿者也自然会认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规范志愿者培训机制,设计确实可行的志愿者培训课程。

让每一个刚刚来做志愿者的人们,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以做什么,怎么去做。

四、认真的给来参加的成员志愿者工时记录,因为做的时间的长短,是唯一可以量化衡量志愿者工作的标准。

那么只有那些真正从事时间长的志愿者才可以真正沉淀下来。

也才可以真正通过时间的考验,来让真正优秀的志愿者升华。

现在志愿者工作浮夸风其实非常盛行,很多所谓的明星志愿者居然是被包装出来的。

然而经过一定的了解后,知道真相后,反而对志愿者工作是一种打击。

我们应该通过真正实实在在的工作来规范志愿者工作。

五、政府应该为志愿者工作提供实质性更强的支持。

比如提供相对固定的办公场地,和一些办公设施。

志愿者和很多志愿者团队,可以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来无偿服务社会,但是同时也都不约而同的在团队发展到一定时候,面临生存的问题。

因为在团队组建初期,大家凭着最初的热情可以不顾一切,志愿者可以一次甚至十次的付出。

但是不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很难坚持下去。

志愿者团队就象是一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我们要做的工作应该是怎么把那些,真正拥有志愿者精神的人留下来。

接到新娘抛绣球什么意思啊

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每年从农历腊七腊八就开始了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祭灶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

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春节习俗 祭灶灶”或“辞灶”。

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

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

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趣闻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在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

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又称麻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的就叫灶糖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其掂着虽然很重,但质料十分细腻。

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1]2腊月二十四编辑扫尘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2]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扫尘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

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

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3]3腊月二十五编辑做豆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的风俗。

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推磨做豆腐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传说归传说,其实吃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有时人们会买一大筐豆腐存留食用等。

接玉皇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

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照田蚕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

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

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

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4腊月二十六编辑割年肉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5腊月二十七编辑洗浴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

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

6腊月二十八编辑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宰鸡赶大集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7腊月二十九编辑祭祖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

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

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这说明,早在汉代中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上供请祖小除夕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也叫“别岁”。

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烧完。

8腊月三十编辑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

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唐代以后,又有画钟馗故里赐福镇宅圣君钟馗门神,猛将秦琼、尉迟敬德(尉迟恭)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

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

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

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

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

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

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的意思,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

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最后简化为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

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

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所以,一到大年三十,人们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春联贴在大门上。

贴年画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钟馗送福》、《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

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

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

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

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还有的人家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整晚都不能入眠。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9正月初一编辑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

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朱仙镇木板年画《贴画鸡》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一是走亲戚。

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

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

可以逗留吃饭、谈心。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

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

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

凡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部分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现如今,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占岁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

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

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

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初八不打谷的风俗。

贴画鸡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

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

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

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

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

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

《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10正月初二编辑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到来的这一年要发大财。

只吃中午饭,晚上回娘家,要带双数的礼物。

11正月初三编辑羊日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

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即天庆节。

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12正月初五编辑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到来的这一年里遇事破败。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迎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

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

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

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

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

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

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

有的地方,真的在路头神画像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

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

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

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

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

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13正月初七编辑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捞鱼生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

捞啊

发啊

”,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春节美食(3张)踏青正月初七踏青郊游,源于宋代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的踏碛(qi)。

碛(俗称碛坝),三国时期诸葛亮在碛上排兵布阵,以退吴兵,名“八阵图”。

《荆州图经记》:“夔府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八阵碛上,谓之‘踏碛游’,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瑞”。

宋陆游在奉节做官时,作《蹋碛》诗:“鬼门关外逢人日,踏碛千家万家出。

”南宋状元王十朋在奉节为官时,更常与民同乐,正月初七带头游碛,男女老少,倾城出动,热闹非凡。

其《人日游碛》诗曰:“今日日为人,倾城出江皋。

”登高人日节也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

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14正月初八编辑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

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

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

再供熟元宵和清茶。

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

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15正月初九编辑天日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

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16正月初十编辑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

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

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

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

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旧时民间俗信。

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

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

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

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

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永远绝迹。

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17正月十五编辑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灯会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演社火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

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

春节习俗变迁现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卡”。

对春节的感悟

在关注生态文明的今天,温习古人关于春节的礼仪,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让我们对春节的感受变得丰富一些。

过年啦

过年,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很重,含义却越来越单薄,现在,过年甚至就简单成了对春运的不满、对春晚的唠叨,简单成了一顿年夜饭和几挂烟花爆竹。

现在,过年多被看作一种民俗,其实在古代,过年不仅是一种民俗,更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一年中最神圣、最庄严的日子,当然也是人们最欢乐的日子。

农耕传统,注定了中国人非常重视天、地、雨水,而这一切都要仰仗时序。

春节是一年时序变化之始,从周朝开始,关于春节就形成了一门复杂的学问。

由于这份历史记忆的缺失,我们已不大理解春节的真正含义了,从中感受到的神圣和欢乐,自然也比古人少了很多。

天人合一,是传统中国人的最高价值观,也是春节的灵魂所在。

若没有这个理念,我们就很难理解春节民俗中的很多行为。

古人相信,只有在自然神的引领和关照下,人类才能获得有保障、有秩序的生活,所以一年之始,祭祀天地诸神、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便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

《礼记》记载,在立春前三天,天子便开始斋戒,立春之日,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和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春典礼,礼毕回朝,天子再对各级官员进行赏赐。

在古代,由于人们的生活资源均来自山林河湖,所以正月,各地政府还要祭祀山林河湖。

这是国家礼仪。

到了民间,也有很多做法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到宗祠祭祖就是民间过年的一个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腊月廿三祭灶王爷,除夕夜设天地桌接神,供奉天地诸神,都是春节的重要礼仪。

总之,无论国家还是民间,敬奉天地诸神和祖先的礼仪都是春节的重要内容。

这些礼仪表达了对天地和先祖的遵从与敬畏,也使人们在春节中体会到了一种神圣感。

古人在正月还有很多禁忌,这些在《礼记》中也有记载。

我们的先祖明白,对自然界的保护,其实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

比如正月禁止砍伐树木,不可捣毁鸟巢,不可杀害幼虫以及未出生或刚出生的动物与幼鸟,等等。

这些禁忌,体现的是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

可惜,这大多已经被我们遗忘了。

从古人过春节的礼仪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节的灵魂,在团圆喜庆的含义之外,还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先祖的缅怀。

在关注生态文明的今天,温习古人关于春节的礼仪,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让我们对春节的感受变得丰富一些。

《东南亚的微笑》节目中有没有关于越南的

全民抢红包引争议冲淡年味还是回归年俗本质1全民抢红包引争议:冲淡年味还是回归年俗本质一位市民展示抢到的红包。

记者 张伟今年春节热门话题里,“抢红包”绝对可以说是最惹眼的一个。

从春节前一周开始,支付宝和微信等网络平台就开始了“红包大战”,这也让很多人非常期待,亲朋好友之间也掀起了“抢红包”热潮。

对此,有的网友表示春节“抢红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年俗,可以说是对以往互动方式的一种延伸。

但也有人觉得这种低头“抢红包”的过节方式冲淡了年味。

虽然因为“抢红包”闹出很多趣事,但对于这种新年新现象,社会各界存在一些争议。

“抢到几分钱也很高兴”今年23岁的朱女士告诉记者,和往年相比,今年各种“抢红包”大战给她的春节假期增添了不少乐趣。

“我们大学班级群里非常热闹,大家一起玩游戏,谁抢到最大的红包谁就继续发红包。

”朱女士告诉记者,平日里大家都各自忙各自的,过年期间都回老家也很难聚会。

“微信群里抢红包,不仅可以让大家在春节期间一起高兴高兴,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用微信聊聊近况,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现实中不可能同学之间互相给红包,就算是给长辈和小辈发红包,太少了也拿不出手。

这种微信红包的方式不限金额,就算是抢到几分钱我们也很高兴。

”朱女士告诉记者,家人一起“摇一摇”,摇出几块钱也都很欢喜。

“我觉得关键是营造一种大家一起玩的氛围,父 2母也能参与进来,我觉得挺好的。

”朱女士说,她收到了两百多元的红包,也发出去了两百多元,“其实也不是为了要红包,就是图个热闹。

”“全家人都在摇红包,也没有摇到多少。

”市民刘燕说,春节期间抢红包之余也有很多吐槽之处,爸妈看她熬夜抢红包训了她一顿。

“微信摇一摇我还摇出来一堆礼券,但是都是代金券,需要购物才可以用,感觉一点都不实际。

”刘燕说,“其实想想被红包影响心情真的不值得,而且在家也没有好好陪伴父母和亲戚朋友,感觉挺后悔的。

”抢红包利弊引发争议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今年的春节“抢红包”大战,除了“几家欢乐几家愁”之外,社会各界也有一些争论和思考。

有的人认为,过春节就应该是大家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但是很多人在零点的时候并不是和全家人一起庆祝,而是拿着手机抢零点的红包。

今年49岁的郝先生认为,今年春节期间两个孩子争相在自己的微信群里抢红包,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手机上,让一些老年人觉得孩子不懂礼貌。

“这些新鲜的玩意都是年轻人热衷的,说实话我们中老年人大多数不会,他们一个个抱着手机瞎高兴,让我们觉得没有以往聊天热闹有年味。

”郝先生说,他还是喜欢以往过年的氛围,一家人团聚说说过去的一年有哪些收获,说说新年的一些愿望。

不过也有一些市民觉得这种方式是一种新的年俗。

“面对面地发红包本来就是一种过年的习俗,但是现在红包的额度也在不断提高,面对面发红包,少了还真是拿不出手。

”市民张女士觉得,在网上发红包几分钱、几块钱大家都抢得很欢乐,就是图个吉利和热闹,反而是一种本质回归。

新年俗频现折射社会变迁“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讲,春节期间最喜欢的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说说话,如今一些新兴的习俗可以说是冲淡了年味。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在微信里也可以拜年,但是回到老家要当面拜年是最好的。

”他觉得,过年还是要和亲戚朋友一起聚聚,串串门交流感情。

他建议,在过节期间还是要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回归到传统的民俗里,多陪陪父母,多走走亲戚。

在另外一些人看来,抢红包恰恰是让过年发红包回归了本质。

“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往往几十块拿不出手,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上发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个吉利,这才是回归到过年发红包的本质,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情谊,是好事。

”青岛经济专家刘文俭说,“抢红包”作为“新年俗”之一,突出了互动感和分享感,也紧跟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潮流。

希望能帮到你,求采纳。

文:杨贵芳

初六一过,好多上班族便踏上了回城的路,启动了上班模式。街上的商铺,有的也已早早开门,开始了一年的忙碌。除了十来天后的元宵节,街上,超市里热闹一些外,一切都好像回到年初的样子,只有门前的春联,高挂的灯笼,还透出些过年的气息。在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的同时,我不由得想起儿时在老家过年的情景。

年 前 篇

自我感觉,以前村里过年的气氛比城里要浓一些。一过腊月初十,人们就开始了过年的准备:男人们忙着杀猪宰羊,女人们除了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还有蒸花馍,摊煎饼,蒸年糕,忙的不亦乐乎。孩子们也早早放了寒假,没有那么多作业困扰。女孩子们在街上踢毽子,玩跳绳,丢沙包,男孩子们除了捉迷藏、摔跤之外,最喜欢的就是花炮了,尤其是那种摔炮,随便往哪里一掷,便会"啪"的一一声,炮的主人脸上则是洋溢着满满的自豪和得意。还有那种叫"老鼠粑粑"的花炮,青灰色的硬粒,模样长得很像老鼠屎,故名“老鼠粑粑”。这种炮一经点燃,就像老鼠滋溜一下指不定跑到哪里!当年邻居家的孩子因为放这个,把自己眼睛都炸伤了!所以这两种花炮均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随着国家出于对环境的保护,也有安全的需要,早已经禁止燃放各种爆竹了!但是这种关于放炮的记忆,我想早已深深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了!

每到这时候,母亲都要十分忙碌:打扫卫生,购置年货,蒸馍煮肉,还有准备祭祀祖先用的各种贡菜!我和哥哥还有四姐都只会搭个下手,帮不了多少忙。父亲比母亲还要忙碌:他是老师,又是村里为数不多毛笔字写得好的人。而且父亲脾气特别柔和,几乎是有求必应。每到过年,父亲便为整个村子里的乡亲们书写春联,还有像“抬头见喜、出入平安、满院春光、六畜兴旺、身卧福地”等等满是吉祥话的小条子。自家的活他一点也搭不上手。母亲虽然每年都唠叨,但看父亲执拗,乡亲们也需要,后来也由着父亲,随他去吧。

老家村子虽然不大,但也有三百来户人家,从我有记忆以来,每到腊月,家里西边大屋里每天都挤满了前来求写对联的乡亲。有的拿了红纸,有的因为家里困难,红纸也不拿,父亲便把提前准备的红纸给他们用。那时候父亲已经得了腰间盘突出,常是写一会儿便需伸直腰活动一下!这时候我便过去替父亲把写好的还未干的春联轻轻平放到地上,等干透了再收起来,然后根据父亲告诉我的人家,别个条子,回头给人家或者等他们来取。

这样一直有人来,父亲有时候忙的午饭都顾不得吃,常是忙到除夕晚上。乡亲们得了春联,心满意足陆续散去,父亲才腾出空来,书写我家的春联,等贴好春联,收拾停当,已到夜半时分。我和四姐也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但还不忘把过年母亲做的新衣服放在枕头旁边,眼睛眯着瞅着才能睡去。

过年,除了新衣服,最美好的莫过于吃好吃的了!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喝完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后,母亲便开始了年的准备:常是发了一大盆面,蒸大卷,馒头,还有枣馍,偶尔母亲还会教我和四姐做蛇,刺猬,还有猪样子的花馍。虽然出锅后千姿百态,模样不咋滴,但是那份快乐却永远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母亲这时候还会用糯米面和泡软的红枣做年糕,用煮熟的红豆和红糖做馅包包子,用小米磨的面粉摊煎饼,可以一直吃到过完正月。因为过年比较忙碌,十一二岁时我便学会了摊煎饼。母亲提前准备发好面糊,小小的我独自一人用三个煎饼锅子轮流在临时搭起的简易柴灶前摊煎饼,满满一盆面,常是摊完了就到夜里一两点了!虽然脸上乌漆麻黑,腰酸腿疼,但是看着摊好的煎饼,满满的成就感顿时就把疲劳和困意赶跑了!有时母亲还会把剁碎的白菜掺和豆腐丁,然后加点盐和香油调制的馅料放进煎饼,摊出来味道特好!

我喜欢过年,还因为只有过年时候,母亲才会熬制糖稀,给过年期间来向爷爷奶奶拜年的亲戚们吃,自己也能顺便解一把馋。把秋天收的甜菜根茎洗干净切碎了,放到锅里,加少许水,慢慢熬制,等甜菜根儿中的汁液全部融到水中,就把渣滓沥出,把汁液一直熬啊熬,怕糊了还得用勺子一直搅啊搅,最后成了浓稠的糊状,就可以盛出了。这个也是个功夫活儿,没有足够的耐心真吃不到。夜很深了我和四姐都还挣扎着坚持着不睡觉,就是为了等糖稀出锅尝那一口儿。等到过年时候,拿着母亲赏赐的糖稀,用两根木棍缠啊缠绕啊绕的,特别香甜,真真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我家是不杀年猪的,一是因为父亲母亲没有时间,二是母亲养的猪一般都卖钱贴补家用了。过年只去买少许的猪肉,有时候两个叔叔家谁家杀了年猪,也会送来一些,当然母亲也会把自家的东西给人家。不管价值多少,里面满满的都是亲情。到了腊月二十五、六,便开始煮肉,这时候母亲一般不会像平时那样“小气”,煮好了便把肉盆往桌子上一放,对着眼睛冒绿光的我和四姐(哥哥已经上了大学,人家还矜持些),吆喝一声,“来吃吧,管够!”我和四姐还有哥哥便大快朵颐,其实也吃不了多少,后来只是啃骨头,啃不动了,就到街上找那个一过腊月便在街头吆喝“骨头换提灯(火柴)”的老人,换了火柴,回来交给母亲。

除夕晚上,虽然异常忙碌,母亲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祭拜祖先:用提前蒸制好的素菜、还有水果、糕点当贡品,然后焚香,下跪,祷告,也无非就是祈求祖先佑护家人平安、健康、顺利啥的,这时不懂事的我常在一旁看着母亲做这些,觉得很滑稽,便嗤嗤地笑,母亲便板起脸来,训斥我:“不得对祖宗不敬!赶紧过来磕头!”说完不由分说便摁着我跪到那,口中还说着“小孩子不懂事,神家别和她一般见识”,磕完才让我起身。母亲有时还会带着我去街上的十字路口祭拜路神,当时已经上学的我觉得母亲这是封建迷信,对她的一切神操作嗤之以鼻,她看出我的心思,便说,“你三姐三姐夫常年跑客车,二姐家做生意也需要一直在路上跑,咱拜路神,就是让路神保佑咱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当然我当时也不能理解,一直说这是封建迷信,哪有神仙保佑这个呀!直到自己结婚生子,才真正体会和理解了母亲当时的想法和做法。

过年篇

北方过年习俗,除夕晚上和春节一大早都要吃饺子。一般都是大白菜猪肉馅的,里面还掺和点韭菜,因为要包两顿的,都是调了满满一盆的馅,这时我一般负责擀皮,母亲哥哥还有四姐包,小小年纪的我常常擀皮擀到手肘僵硬,累的支撑不了,有时便使性子跑了,看到五十多岁的母亲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身体在不停忙碌,不一会儿自己又乖乖回来继续擀。

凌晨天还未亮,母亲父亲早已出去拜年了,我们老家的习俗,大年初一早晨晚辈都要向长辈(包括哥嫂,不论远近,乡亲之间的辈分也按这个规矩)磕头拜年,但未婚的女孩子和未成年的男孩子度可以不去。虽然不用拜年,我和四姐也早早便醒了,因为要穿新衣服新棉鞋了!上衣、裤子、棉鞋都是母亲去集市扯了布自己做的,也只有过年,才能拥有自己的新衣服。于是早早便穿新衣起床,跑到大街上,向小伙伴们显摆。大街上早已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大人在忙着拜年,这个刚弯下腰去向比自己辈分高的拜年,那边又有比自己辈分低的向自己拜年,整条大街都是一片“哥哥,嫂子,叔叔,婶子,大伯、大娘、爷爷、奶奶”“过年好’“磕这儿了啊”的声音。

孩子们则是各有各的乐趣。男孩子们拿出摔炮,或者烟花,比赛谁的好看;有的掏出年前大人买的各种卡通卡片,找个角落把大家的卡片放一起轮流用手拍,谁拍的翻面了,那张就归谁了,有技术不行的,输完了哭着鼻子回家;也有的在一起摔跤,全然不顾自己早晨刚穿的新衣服。有的捉迷藏不小心树杈把衣服刮了口子,回去母亲气得冒烟,也尽量不打,因为毕竟过年呢!女孩子则没有这么淘气,我们可舍不得把新衣服弄脏了,更别说刮坏了。有一次,一个男孩子调皮,把点燃的烟火炮竹不小心碰到我的新衣服上,把新衣服烫了个洞,当时我就心疼的哭了,非得让他赔一件一模一样的。虽然母亲一直说没事,小孩子调皮,但那个孩子的母亲还是拿了她给闺女过年买的头花给我,我虽然想要得很,但是看到母亲严厉的眼神,还是没敢伸手接。那位母亲后来又拿了零食给我,母亲看拗不过,也只好收了才算了结。

拜完年,男人们要拿上纸钱、提前煮好的饺子和酒,去祖先坟墓前进行祭拜;女人则是在家煮饺子。通常煮熟第一碗都要放在神仙或者祖先牌位前,让神仙和祖先先吃,母亲还要磕头拜一拜,然后再给一家人盛饺子。这时男人们也回来了,一家人吃着饺子,说着一路上的趣事,热闹而又温馨。

吃完早饭,大人孩子们来到街上,一起向村子中央聚集。因为每年这时候村子里都会早早架起特制的大秋千,有两层楼高。秋千横梁用铁质的钢管制成,秋千架用粗大硬质的木头搭建而成,结实又安全。这时候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一律排队,按顺序玩。有的高手可以荡到房顶那么高,引来一阵阵欢呼声。秋千架旁边不远处还安装了大鼓。大鼓直径大约有四五米,鼓槌有孩子的拳头般大小。敲起来震耳欲聋,八面威风。这边是荡秋千的欢声笑语,那边是咚咚作响的鼓声,街道上空还飘着纸质的小彩旗,呼呼啦啦的,很是热闹。

吃过晚饭,全村的乡亲都聚到村委会大院里,战鼓队员早已穿戴整齐,手持铜钵,铜锣,擎等着指挥(我们村一位长者)指挥棒一挥,便开启雄壮威武、气势磅礴、鼓点紧凑、复杂有序的战鼓表演。腾挪闪躲,上下跳跃,队形转换,队员中有十几岁的娃娃,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均是精神抖擞、身影灵活、气势如虹。队员们跳得酣畅淋漓,观众们看得极致尽兴。锣鼓声、呐喊声、鼓掌叫好声,此起彼伏,常是夜半才停,这样的表演一般要持续到元宵节才结束。

结语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年,那份企盼越来越小了,不但是成年人,孩子们亦是如此。老家村子里的秋千,大鼓早已拆除,战鼓队也随着年轻人忙着打工,几位老队员相继去世而解散多年。由于父母过世,平时上班忙碌,再回到故乡,曾经热闹温馨的老屋也因为久未人住,已满园荒芜。而我,也俨然成了外来的客人。

人们一直唠叨着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提高,大人、孩子们已经把以前期盼的年味儿过成了日常,心中已没有多少可以在过年才能达成的愿望。期望值低了,自然就觉得少了年味儿。其实在我看来,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今天,利用过年期间难得的空闲,陪陪家人,叙叙友情,何尝不是一件快事?此外我真的希望家乡的秋千架、大鼓能重新架起来,战鼓队能重新建起来,让孩子们能远离手机,大人远离麻将桌,老人不在孤单无聊。

这天夜里,我真的看到秋千在村口又荡起来了,震天的鼓声惊飞了屋檐下假寐的麻雀,精神抖擞的战鼓队又学了新套路,老人的白发,孩子的新衣在春日的暖阳下,闪闪发光......

#红红火火过大年。##头条日签##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