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网名

图图大主教(图图大主教名言)

图图大主教(图图大主教名言)

关于目标的名言有哪些

1、我们命定的目标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明天,都今天前进一步。

——朗费罗2、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

——Anonymous3、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

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歌德4、世界会给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人让路。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5、设立目标,实现目标,再设立新的目标。

这就是成功最快速的方法。

——佚名6、如果你想要快乐,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能指挥你的思想,释放你的能量,激发你的希望。

——安德鲁•卡耐基7、目标渺小则成就渺小;目标远大则成就伟大。

——大卫• J. 施瓦茨8、有了长远的目标,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沮丧。

——查尔斯•C.诺布尔9、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

——博恩•崔西10、所有成功人士都有目标。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想去哪里,不知道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他就不会成功。

——诺曼•文森特•皮尔11、崇高的目标造就崇高的品格,伟大的志向造就伟大的心灵。

——泰龙•爱德华兹12、目标要远大,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波•杰克逊13、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

——佚名14、确定目标,即意味着为了达到目标必然要把自己逼进艰难困苦的境地中去;不能确定目标,则意味着他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

——德田虎雄15、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

——斯大林

自制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节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自制乃众神至高至贵的礼品。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精言录》节制是关于触觉的愉快。

〔意〕阿奎那:《神学大全》那羁勒和抑制情欲底德性,就叫做节制。

〔意〕阿奎那:《神学大全》自制是金光灿亮的马缰。

〔英〕柏顿:《忧郁的解剖》只有出自衷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俱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英〕洛克:《教育漫话》德性的工具是节制和适度,不是实力。

〔法〕蒙田:《随笔集》放纵是感官快乐的祸患,节制不是它的惩罚,而是它的调料。

〔法〕蒙田:《随笔集》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更加强。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生活缺少了节制便没有益处。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美狄亚》每一种享乐,如无节制,都可破坏它本身的目的。

〔英〕马尔萨斯:《人口论》顶不住眼前的诱惑,便失掉了未来的幸福。

〔印度〕泰戈尔:《戈拉》节制和劳动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劳动促进了人的食欲,而节制可以防止他贪食过度。

〔法〕卢梭:《爱弥儿》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

〔法〕德拉克罗瓦:《德拉克罗瓦日记》毫无节制的活动,无论属于什么性质,最后必将一败涂地。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忍”、“激”两字,是祸福关。

〔中〕吕坤:《呻吟语?存心》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中〕洪应明:《菜根谭》征服自己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

〔中〕沈从文:《沈从文文集》无节制的欲望是一个儿童的事,而不是一个成人的事。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自制或忍耐是理性能力的一种完善,乃和情欲持久反抗,以免乎理性能力之沦丧的。

〔意〕阿奎那:《神学大全》人是不能要怎么就怎么的。

志愿和生活根本是两件事。

〔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中〕陈寿:《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中〕朱熹:《朱子语类大全》嗜甘则思节,酣旨则思戒。

〔中〕徐祯稷:《耻言》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此是省察大条款。

〔中〕吕坤:《呻吟语?修身》聪明者戒太察,刚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中〕金缨:《格言联璧》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腾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

〔中〕王守仁:《与宗贤》荡然消失的样子。

切莫要做识得破、忍不过的事。

〔中〕陆世仪:《思辨录辑要》治怒为难,治惧亦难。

克己所以制怒,明理所以治惧。

〔中〕黄宗羲:《宋元学案》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中〕史典:《愿体集》自制杂感有节制的欲望使得贫穷也和富足一样有力量。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一个人对青年所做的最大坏事,无过于使他习于轻佻,轻佻产生出那种引人作恶的欲望。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节制是一种德性,它带来的烦恼要比痛苦带来的烦恼更多。

〔法〕蒙田:《散文集》如果一个人没有别的优点,节制也就未必可以算作一个优点。

〔法〕雨果:《海上劳工》能主宰自己灵魂的人,将永远被称为征服者的征服者。

〔古罗马〕普罗图斯:《三枚钱》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

〔英〕洛克:《教育漫话》生活缺少了节制便没有益处。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美狄亚》自制或忍耐是理性能力的一种完善,乃和情欲持久反抗,以免乎理性能力之沦丧。

〔意〕阿奎那:《神学大全》抑压欲望,顺从理性,谓之自制。

〔古罗马〕西塞罗人类的首要优点在于能抵制天性的冲动。

〔美〕约翰逊:《回忆录》自制乃众神至高至贵的礼品。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精言录》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更加强。

〔古希腊〕德漠克利特:《著作残篇》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能征服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被情感所征服的人,总将被视为一个可靠的人。

〔古罗马〕普劳图斯:《三枚钱》有了自制力,就不会向人翻脸,或暴露出足以引起不幸的弱点来。

〔美〕莱特自制有个极限,超过极限就不再是美德了。

〔英〕伯克:《我国近况的考察》节制是一种德性,它带来的烦恼要比痛苦带来的烦恼更多。

〔法〕蒙田:《散文集》聪明者戒太察,刚者戒大暴,温良者戒无断。

〔中〕金缨:《格言联壁》自制是金光灿亮的马缰。

〔英〕柏顿:《忧郁的解剖》顶不住眼前的诱惑,便失掉了未来的幸福。

〔印〕泰戈尔:《戈拉》能统帅自己的人是最强大的人。

〔古罗马〕塞内加:《致鲁西流书信集》自制是神的最高恩赐。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手段》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必须自己和自己搏斗,才能够征服自己。

〔法〕罗曼?罗兰:《母与子》与自己斗争才是最最困难的斗争,同时战胜自己才是最伟大的胜者。

〔德〕罗洛:《德意志格言诗》我连自己都管不了,怎么能管别人

〔法〕拉伯雷:《巨人传》不能统治自己,焉能统治别人。

〔法〕弗朗西斯一世每个人就是管理他自己的皇帝。

〔英〕雪莱:《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人虽然不能成为万国之王,但应成为自身的主宰。

〔英〕沃尔顿:《幸福生活的特征》人要想成为人,必须能统治自己。

〔英〕雪莱:《伟政》我就是我自身的主宰。

〔古罗马〕普劳图斯:《商人》征服自己是最难的艺术。

〔德〕谚语战胜自己这一最可怕的“敌人”,这是走向胜利的前提.但是战胜自己又是多么不容易呀

〔日〕大松博文:《魔鬼大松的自述》医生,你医治自己吧。

注:意为上人必先工已。

《新约全书?路加福音》能医治自己的病的医生才是高明的医生。

〔英〕约?利德盖特《马查博里的道恩斯》摔跤获胜者算不上豪杰,发怒时能克制自己的人方称好汉。

《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节制和劳动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劳动促进了人的食欲,而节制可以防止他贪食过度。

〔法〕卢梭:《爱弥儿》必须自己和自己搏斗,才能够征服自己。

〔法〕罗曼?罗兰:《母与子》不能自制就不能忍饥、耐渴、克制情欲、忍受瞌睡,而这一切正是吃、喝、、休息、睡眠之所以有乐趣的原因。

〔古希腊〕苏格拉底心灵之崇高主要不在于高高在上和遥遥领先,而在于知道如何控制与约束自己。

〔法〕蒙田:《人生随笔》自制是金光灿烂的马缰。

〔英〕罗?伯顿:《忧郁的解剖》测量一个人的力量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意〕但丁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的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法〕巴尔扎克:《农民》什么样的战斗比克制自我更残酷

〔德〕托马斯(坎彭的):《效法》一个人须做正直,之事,乃能正直须做自制之事,乃能自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征服自我的人是最了不起的胜利者。

〔美〕比彻:《来自普利茅斯讲坛的谚语》一个人一旦打响了征服自我的战斗,他便是值得称道的人。

〔英〕罗?勃朗宁:《布劳格雷姆主教的道歉》谁在凯旋中征服了自己,谁就赢得了两次胜利。

〔古罗马〕普卜利利乌斯?绪儒斯:《警句》与其战胜别人,不如战胜自己。

〔日〕嘉纳治五郎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

〔法〕雨果:《悲惨世界》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

〔英〕伯?孟德威尔:《道德起源论》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生活引向最尊贵的王国。

〔英〕丁尼生《奥伊诺内》人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克制自己不能的冲动。

〔英〕塞?约翰逊:《杂文集》明智地克制自己就是有力量的表现。

〔美〕詹?拉?洛威尔:《老榆树下》能把握住自己的人很快就能控制别人。

〔英〕托?富勒:《言集》谨慎和自制是智慧的源泉。

〔英〕罗?彭斯:《一个诗人的墓志铭》实际上我是个国王,因为懂得怎样支配自己。

《5月10日致某人的信》一切都管,就是不管自己的感情,那是君王们由来已久的特权。

〔英〕狄更斯人类的力量在每一领域都增强了,唯独自我统御的力量没有成长。

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

〔古希腊〕苏格拉底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

《旧约全书?箴言》只有战胜自我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

〔印〕尼赫鲁:《印度的发现》战胜自己,远比在沙场战胜数千个敌人,更有资格称为英雄。

〔印〕《法句经》最可贵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苏〕斯科罗杜莫失:《指挥员的成长》我的第三项规条是:始终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欲望,不求改变世界的秩序……〔法〕笛卡尔:《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每个臣民都有为国效忠的义务,可是每个臣民的灵魂却是属于他自己掌管的。

〔英〕莎士比亚:《亨利五世》与心作斗争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个愿望都是以灵魂为代价换来的。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如果不能统治你的国家,至少你应当设法统治你自己。

〔英〕萧伯纳:《圣女贞德》最漂亮的胜利是战胜自己的心境。

〔法〕拉封丹:《沃克斯仙女的哀歌》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我认为克服自己欲望的人比征服敌人的人更勇敢,因为最艰难的胜利是征服自我的胜利。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外战不过等于一个人的肘部受了一点擦伤内战是侵蚀肝脏的溃疡。

〔法〕雨果:《九三年》我们的真正快乐在于自由地支配自己。

〔法〕布封:《博物学》地狱和天堂都在自己心中。

〔日〕谚语明智地对待别人要比明智地对待自己来得更方便自然。

〔法〕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凡人立身行事,务使每一行为堪为万人楷模。

〔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人类总是严于律人而疏于律己。

〔美〕弗兰克?麦吉尔凡是能使我们的精神获得自由而又不给我们以自制能力的事物,都是毁灭性的。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世界上可能有些事情是人的智慧所看不透的,不论这智慧有多聪明。

〔波〕莱蒙特:《农民》

一次著名的冲刺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薛的猫名称薛定谔猫也称:薛定谔的猫英称:Schrödinger's cat薛定谔猫的概念薛定谔猫是关于量论的一个理想实验。

实验内容:这个猫十分可怜,她(假设这是一只雌性的猫,以引起更多怜悯)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

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

如果原子核衰变,则放出阿尔法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雌猫必死无疑。

这个残忍的装置由薛定谔所设计,所以雌猫便叫做薛定谔猫。

薛定谔猫提出 原文: 薛定谔在1935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量子力学的现状》,在论文的第5节,薛定谔描述了那个常被视为恶梦的猫实验:哥本哈根派说,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模糊不清,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比如一个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完全概率性的。

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测量了,它才随机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

那么让我们把这个原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让它保持这种叠加状态。

现在薛定谔想象了一种结构巧妙的精密装置,每当原子衰变而放出一个中子,它就激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箱子里的一个毒气瓶,而同时在箱子里的还有一只可怜的猫。

事情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那么毒气瓶就被打破,猫就被毒死。

要是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好好地活着。

自然的推论:当它们都被锁在箱子里时,因为我们没有观察,所以那个原子处在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

因为原子的状态不确定,所以猫的状态也不确定,只有当我们打开箱子察看,事情才最终定论:要么猫四脚朝天躺在箱子里死掉了,要么它活蹦乱跳地“喵呜”直叫。

问题是,当我们没有打开箱子之前,这只猫处在什么状态

似乎唯一的可能就是,它和我们的原子一样处在叠加态,这只猫当时陷于一种死\\\/活的混合。

一只猫同时又是死的又是活的

它处在不死不活的叠加态

这未免和常识太过冲突,同时在生物学角度来讲也是奇谈怪论。

如果打开箱子出来一只活猫,那么要是它能说话,它会不会描述那种死\\\/活叠加的奇异感受

恐怕不太可能。

换言之,薛定谔猫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爱因斯坦相对论所带来的祖母悖论,即平行宇宙之说。

薛定谔猫疑惑 尽管量子论的诞生已经过了一个世纪,其辉煌鼎盛与繁荣也过了半个世纪。

但是量子理论曾经引起的困惑至今仍困惑着人们。

正如玻尔的名言:“谁要是第一次听到量子理论时没有感到困惑,那他一定没听懂。

”薛定谔的猫是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这个猫十分可怜,她(假设这是一只雌性的猫,以引起更多怜悯)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

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

如果原子核衰变,则放出阿尔法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雌猫必死无疑。

这个残忍的装置由薛定谔所设计,所以雌猫便叫做薛定谔猫。

原子核的衰变是随机事件,物理学家所能精确知道的只是半衰期——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天,则过一天,该元素就少了一半,再过一天,就少了剩下的一半。

但是,物理学家却无法知道,它在什么时候衰变,上午,还是下午。

当然,物理学家知道它在上午或下午衰变的几率——也就是雌猫在上午或者下午死亡的几率。

如果我们不揭开密室的盖子,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以认定,雌猫或者死,或者活。

这是她的两种本征态。

但是,如果我们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薛定谔猫,则只能说,她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

我们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切地知道雌猫是死是活。

此时,猫的波函数由叠加态立即收缩到某一个本征态。

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雌猫是死是活,她将永远到处于半死不活的叠加态。

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严重相违,要么死,要么活,怎么可能不死不活,半死半活

薛定谔挖苦说: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

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

(请注意

不是发现而是决定,仅仅看一眼就足以致命

)正像哈姆雷特王子所说:“是死,还是活,这可真是一个问题。

”只有当你打开盒子的时候,迭加态突然结束(在数学术语就是“坍缩(collapse)”),哈姆雷特王子的犹豫才终于结束,我们知道了猫的确定态:死,或者活。

哥本哈根的几率诠释的优点是:只出现一个结果,这与我们观测到的结果相符合。

但是有一个大的问题:它要求波函数突然坍缩。

但物理学中没有一个公式能够描述这种坍缩。

尽管如此,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还是接受了哥本哈根的诠释。

付出的代价是:违反了薛定谔方程。

这就难怪薛定谔一直耿耿于怀了。

寻找薛定谔猫哥本哈根诠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成了“正统的”、“标准的”诠释。

但那只不死不活的猫却总是像恶梦一样让物理学家们不得安宁。

格利宾在《寻找薛定谔的猫》中想告诉我们的是,哥本哈根诠释在哪儿失败,以及用什么诠释可以替代它。

1957年,埃弗雷特提出的“多世界诠释”似乎为人们带来了福音,虽然由于它太离奇开始没有人认真对待。

格利宾认为,多世界诠释有许多优点,由此它可以代替哥本哈根诠释。

我们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诠释。

格利宾在书中写道:“埃弗雷特……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的。

有一只活猫,有一只死猫,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世界中。

问题并不在于盒子中的放射性原子是否衰变,而在于它既衰变又不衰变。

当我们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

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都是全同的。

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

”也就是说,上面说的“原子衰变了,猫死了;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这两个世界将完全相互独立地演变下去,就像两个平行的世界一样。

格利宾显然十分赞赏这一诠释,所以他接着说:“这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然而……它是基于无懈可击的数学方程,基于量子力学朴实的、自洽的、符合逻辑的结果。

”“在量子的多世界中,我们通过参与而选择出自己的道路。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隐变量,上帝不会掷骰子,一切都是真实的。

”按格利宾所说,爱因斯坦如果还活着,他也许会同意并大大地赞扬这一个“没有隐变量,上帝不会掷骰子”的理论。

这个诠释的优点是:薛定谔方程始终成立,波函数从不坍缩,由此它简化了基本理论。

它的问题是:设想过于离奇,付出的代价是这些平行的世界全都是同样真实的。

这就难怪有人说:“在科学史上,多世界诠释无疑是目前所提出的最大胆、最野心勃勃的理论。

”薛定谔方程 埃尔温·薛定谔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创立了现在被称为量子力学分支中的一个方程。

后来被称之为薛定谔方程:▽²ψ(x,y,z)+(8π²m\\\/h²)[E-U(x,y,z)]ψ(x,y,z)=0 量子理论是20世纪科学的重大进展之一,但由于量子力学对传统观念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连“量子”的提出者在内的科学家都想尽各种办法拒绝它,或做出各种调和性的解释。

事实上,薛定谔就被量子力学的结果弄得心神不安,他不喜欢波粒二象性的二元解释以及波的统计解释,试图建立一个只用波来解释的理论。

薛定谔尝试着用一个理想实验来检验量子理论隐含的不确之处。

设想在一个封闭的匣子里,有一只活猫及一瓶毒药。

当衰变发生时,药瓶被打破,猫将被毒死。

按照常识,猫可能死了也可能还活着。

但是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存在一个中间态,猫既不死也不活,直到进行观察看看发生了什么。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除非进行观测,否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

爱因斯坦和少数非主流派物理学家拒绝接受由薛定谔及其同事创立的理论结果。

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只不过是对原子及亚原子粒子行为的一个合理的描述,是一种唯象理论,它本身不是终极真理。

他说过一句名言:“上帝不会掷骰子。

”他不承认薛定谔的猫的非本征态之说,认为一定有一个内在的机制组成了事物的真实本性。

他花了数年时间企图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这种内在真实性是否确在起作用,但他没有完成这种设计就去世了。

薛定谔猫态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让6个铍离子系统实现了自旋方向完全相反的宏观量子叠加态,也就是量子力学理论中的“薛定谔猫”态。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物质在微观尺度上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状态并存的奇特状况,这被称为有效的相干叠加态。

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世界是否也遵循量子叠加原理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为此在1935年提出著名的“薛定谔猫”佯谬。

“薛定谔猫”佯谬假设了这样一种情况: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

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

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

显然,既死又活的猫是荒谬的。

薛定谔想要借此阐述的物理问题是:宏观世界是否也遵从适用于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

“薛定谔猫”佯谬巧妙地把微观放射源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旨在否定宏观世界存在量子叠加态。

然而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科学家已先后通过各种方案获得了宏观量子叠加态。

此前,科学家最多使4个离子或5个光子达到“薛定谔猫”态。

但如何使更多粒子构成的系统达到这种状态并保存更长时间,已成为实验物理学的一大挑战。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的莱布弗里特等人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称,他们已实现拥有粒子较多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薛定谔猫”态。

实验中,研究人员将铍离子每隔若干微米“固定”在电磁场阱中,然后用激光使铍离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并分三步操纵这些离子的运动。

为了让尽可能多的粒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实现“薛定谔猫”态,研究人员一方面提高激光的冷却效率,另一方面使电磁场阱尽可能多地吸收离子振动发出的热量。

最终,他们使6个铍离子在50微秒内同时顺时针自旋和逆时针自旋,实现了两种相反量子态的等量叠加纠缠,也就是“薛定谔猫”态。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在同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8个离子的系统中实现了“薛定谔猫”态,但维持时间稍短。

科学家称,“薛定谔猫”态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也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比如,多粒子的“薛定谔猫”态系统可以作为未来高容错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也可以用来制造极其灵敏的传感器以及原子钟、干涉仪等精密测量装备。

薛定谔猫公众议论 薛定谔的实验把量子效应放大到了我们的日常世界,现在量子的奇特性质牵涉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了,牵涉到我们心爱的宠物猫究竟是死还是活的问题。

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比EPR要辛辣许多,这一次扎得哥本哈根派够疼的。

他们不得不退一步以咽下这杯苦酒:是的,当我们没有观察的时候,那只猫的确是又死又活的。

量子派后来有一个被哄传得很广的论调说:“当我们不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

这稍稍偏离了本意,准确来说,因为月亮也是由不确定的粒子组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转过头不去看月亮,那一大堆粒子就开始按照波函数弥散开去。

于是乎,月亮的边缘开始显得模糊而不确定,它逐渐“融化”,变成概率波扩散到周围的空间里去。

当然这么大一个月亮完全融化成空间中的概率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不过问题的实质是:要是不观察月亮,它就从确定的状态变成无数不确定的叠加。

不观察它时,一个确定的,客观的月亮是不存在的。

但只要一回头,一轮明月便又高悬空中,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不能不承认,这听起来很有强烈的主观唯心论的味道。

虽然它其实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哲学理论有一定区别,不过讲到这里,许多人大概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贝克莱(George Berkeley)主教的那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拉丁文:Esse Est Percipi)。

这句话要是稍微改一改讲成“存在就是被测量”,那就和哥本哈根派的意思差不离了。

贝克莱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无疑是重要的,但人们通常乐于批判他,我们的哥本哈根派是否比他走得更远呢

好歹贝克莱还认为事物是连续客观地存在的,因为总有“上帝”在不停地看着一切。

而量子论

“陛下,我不需要上帝这个假设”。

与贝克莱互相辉映的东方代表大概要算王阳明。

他在《传习录·下》中也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如果王阳明懂量子论,他多半会说:“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并未实在地存在,按波函数而归于寂;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变成明白的实在……”测量即是理,测量外无理。

霍金谈不确定性原理科学理论,特别是牛顿引力论的成功,使得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侯爵在19世纪初论断,宇宙是完全被决定的。

他认为存在一组科学定律,只要我们完全知道宇宙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我们便能依此预言宇宙中将会发生的任一事件。

例如,假定我们知道某一个时刻的太阳和行星的位置和速度,则可用牛顿定律计算出在任何其他时刻的太阳系的状态。

这种情形下的是显而易见的,但拉普拉斯进一步假定存在着某些定律,它们类似地制约其他每一件东西,包括人类的行为。

很多人强烈地抵制这种科学的教义,他们感到这侵犯了上帝干涉世界的自由。

但直到本世纪初,这种观念仍被认为是科学的标准假定。

这种信念必须被抛弃的一个最初的征兆,是由英国科学家瑞利勋爵和詹姆斯·金斯爵士所做的计算,他们指出一个热的物体——例如恒星——必须以无限大的速率辐射出能量。

按照当时我们所相信的定律,一个热体必须在所有的频段同等地发出电磁波(诸如无线电波、可见光或X射线)。

例如,一个热体在1万亿赫兹到2万亿赫兹频率之间发出和在2万亿赫兹到3万亿赫兹频率之间同样能量的波。

而既然波的频谱是无限的,这意味着辐射出的总能量必须是无限的。

为了避免这显然荒谬的结果,德国科学家马克斯·普郎克在1900年提出,光波、X射线和其他波不能以任意的速率辐射,而必须以某种称为量子的形式发射。

并且,每个量子具有确定的能量,波的频率越高,其能量越大。

这样,在足够高的频率下,辐射单独量子所需要的能量比所能得到的还要多。

因此,在高频下辐射被减少了,物体丧失能量的速率变成有限的了。

量子假设可以非常好地解释所观测到的热体的发射率,但直到1926年另一个德国科学家威纳·海森堡提出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之后,它对的含义才被意识到。

为了预言一个粒子未来的位置和速度,人们必须能准确地测量它现在的位置和速度。

显而易见的办法是将光照到这粒子上,一部分光波被此粒子散射开来,由此指明它的位置。

然而,人们不可能将粒子的位置确定到比光的两个波峰之间距离更小的程度,所以必须用短波长的光来测量粒子的位置。

现在,由普郎克的量子假设,人们不能用任意少的光的数量,至少要用一个光量子。

这量子会扰动这粒子,并以一种不能预见的方式改变粒子的速度。

而且,位置测量得越准确,所需的波长就越短,单独量子的能量就越大,这样粒子的速度就被扰动得越厉害。

换言之,你对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准确,你对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

海森堡指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乘上粒子质量再乘以速度的不确定性不能小于一个确定量——普郎克常数。

并且,这个极限既不依赖于测量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方法,也不依赖于粒子的种类。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世界的一个基本的不可回避的性质。

不确定性原理对我们世界观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甚至到了50多年之后,它还不为许多哲学家所鉴赏,仍然是许多争议的主题。

不确定性原理使拉普拉斯科学理论,即一个完全的宇宙模型的梦想寿终正寝:如果人们甚至不能准确地测量宇宙的现在的态,就肯定不能准确地预言将来的事件了

我们仍然可以想像,对于一些超自然的生物,存在一组完全地决定事件的定律,这些生物能够不干扰宇宙地观测它现在的状态。

然而,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而言,这样的宇宙模型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看来,最好是采用称为奥铿剃刀的经济学原理,将理论中不能被观测到的所有特征都割除掉。

20世纪20年代。

在不确定性原理的基础上,海森堡、厄文·薛定谔和保尔·狄拉克运用这种手段将力学重新表达成称为量子力学的新理论。

在此理论中,粒子不再有分别被很好定义的、能被同时观测的位置和速度,而代之以位置和速度的结合物的量子态。

一般而言,量子力学并不对一次观测预言一个单独的确定结果。

代之,它预言一组不同的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告诉我们每个结果出现的概率。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大量的类似的系统作同样的测量,每一个系统以同样的方式起始,我们将会找到测量的结果为A出现一定的次数,为B出现另一不同的次数等等。

人们可以预言结果为A或B的出现的次数的近似值,但不能对个别测量的特定结果作出预言。

因而量子力学为科学引进了不可避免的非预见性或偶然性。

尽管爱因斯坦在发展这些观念时起了很大作用,但他非常强烈地反对这些。

他之所以得到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即使这样,他也从不接受宇宙受机遇控制的观点;他的感觉可表达成他著名的断言:“上帝不玩弄骰子。

”然而,大多数其他科学家愿意接受量子力学,因为它和实验符合得很完美。

它的的确确成为一个极其成功的理论,并成为几乎所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它制约着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行为,而这些正是电子设备诸如电视、计算机的基本元件。

它并且是现代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

物理科学未让量子力学进入的唯一领域是引力和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虽然光是由波组成的,普郎克的量子假设告诉我们,在某些方面,它的行为似乎显现出它是由粒子组成的——它只能以量子的形式被发射或吸收。

同样地,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意味着,粒子在某些方面的行为像波一样:它们没有确定的位置,而是被“抹平”成一定的几率分布。

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基于一个全新的数学基础之上,不再按照粒子和波动来描述实际的世界;而只不过利用这些术语,来描述对世界的观测而已。

所以,在量子力学中存在着波动和粒子的二重性:为了某些目的将波动想像成为粒子是有助的,反之亦然。

这导致一个很重要的后果,人们可以观察到两组波或粒子的所谓的干涉,也就是一束波的波峰可以和另一束波的波谷相重合。

这两束波互相抵消,而不是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迭加在一起形成更强的波(图 4.1)。

一个熟知的光的干涉的例子是,肥皂泡上经常能看到颜色。

这是因为从形成泡沫的很薄的水膜的两边反射回来的光互相干涉而引起的。

白光含有所有不同波长或颜色的光波,从水膜一边反射回来的具有一定波长的波的波峰和从另一边反射的波谷相重合时,对应于此波长的颜色就不在反射光中出现,所以反射光就显得五彩缤纷。

由于量子力学引进的二重性,粒子也会产生干涉。

一个著名的例子即是所谓的双缝实验(图4.2)。

一个带有两个平行狭缝的隔板,在它的一边放上一个特定颜色(即特定波长)的光源。

大部分光都射在隔板上,但是一小部分光通过这两条缝。

现在假定将一个屏幕放到隔板的另一边。

屏幕上的任何一点都能接收到两个缝来的波。

然而,一般来说,光从光源通过这两个狭缝传到屏幕上的距离是不同的。

这表明,从狭缝来的光到达屏幕之时不再是同位相的:有些地方波动互相抵消,其他地方它们互相加强,结果形成有亮暗条纹的特征花样。

非常令人惊异的是,如果将光源换成粒子源,譬如具有一定速度(这表明其对应的波有同样的波长)的电子束,人们得到完全同样类型的条纹。

这显得更为古怪,因为如果只有一条裂缝,则得不到任何条纹,只不过是电子通过这屏幕的均匀分布。

人们因此可能会想到,另开一条缝只不过是打到屏幕上每一点的电子数目增加而已。

但是,实际上由于干涉,在某些地方反而减少了。

如果在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电子被发出通过狭缝,人们会以为,每个电子只穿过其中的一条缝,这样它的行为正如同另一个狭缝不存在时一样——屏幕会给出一个均匀的分布。

然而,实际上即使电子是一个一个地发出,条纹仍然出现,所以每个电子必须在同一时刻通过两个小缝

粒子间的干涉现象,对于我们理解作为化学和生物以及由之构成我们和我们周围的所有东西的基本单元的原子的结构是关键的。

在本世纪初,人们认为原子和行星绕着太阳公转相当类似,在这儿电子(带负电荷的粒子)绕着带正电荷的中心的核转动。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被认为是用以维持电子的轨道,正如同行星和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用以维持行星的轨道一样。

麻烦在于,在量子力学之前,力学和电学的定律预言,电子会失去能量并以螺旋线的轨道落向并最终撞击到核上去。

这表明原子(实际上所有的物质)都会很快地坍缩成一种非常紧密的状态。

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在1913年,为此问题找到了部分的解答。

他认为,也许电子不能允许在离中心核任意远的地方,而只允许在一些指定的距离处公转。

如果我们再假定,只有一个或两个电子能在这些距离上的任一轨道上公转,那就解决了原子坍缩的问题。

因为电子除了充满最小距离和最小能量的轨道外,不能进一步作螺旋运动向核靠近。

对于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这个模型给出了相当好的解释,这儿只有一个电子绕着氢原子核运动。

但人们不清楚如何将其推广到更复杂的原子去。

并且,对于可允许轨道的有限集合的思想显得非常任意。

量子力学的新理论解决了这一困难。

原来一个绕核运动的电荷可看成一种波,其波长依赖于其速度。

对于一定的轨道,轨道的长度对应于整数(而不是分数)倍电子的波长。

对于这些轨道,每绕一圈波峰总在同一位置,所以波就互相迭加;这些轨道对应于玻尔的可允许的轨道。

然而,对于那些长度不为波长整数倍的轨道,当电子绕着运动时,每个波峰将最终被波谷所抵消;这些轨道是不能允许的。

美国科学家里查德·费因曼引入的所谓对历史求和(即路径积分)的方法是一个波粒二像性的很好的摹写。

在这方法中,粒子不像在经典亦即非量子理论中那样,在时空中只有一个历史或一个轨道,而是认为从A到B粒子可走任何可能的轨道。

对应于每个轨道有一对数:一个数表示波的幅度;另一个表示在周期循环中的位置(即相位)。

从A走到B的几率是将所有轨道的波加起来。

一般说来,如果比较一族邻近的轨道,相位或周期循环中的位置会差别很大。

这表明相应于这些轨道的波几乎都互相抵消了。

然而,对于某些邻近轨道的集合,它们之间的相位没有很大变化,这些轨道的波不会抵消。

这种轨道即对应于玻尔的允许轨道。

用这些思想以具体的数学形式,可以相对直截了当地计算更复杂的原子甚至分子的允许轨道。

分子是由一些原子因轨道上的电子绕着不止一个原子核运动而束缚在一起形成的。

由于分子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构成了化学和生物的基础,除了受测不准原理限制之外,量子力学在原则上允许我们去预言围绕我们的几乎一切东西。

(然而,实际上对一个包含稍微多几个电子的系统所需的计算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使我们做不到。

)看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制约了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它仅能称为经典理论,因其中并没有考虑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而为了和其他理论一致这是必须考虑的。

这个理论并没导致和观测的偏离是因为我们通常经验到的引力场非常弱。

然而,前面讨论的奇点定理指出,至少在两种情形下引力场会变得非常强——黑洞和大爆炸。

在这样强的场里,量子力学效应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经典广义相对论由于预言无限大密度的点而预示了自身的垮台,正如同经典(也就是非量子)力学由于隐含着原子必须坍缩成无限的密度,而预言自身的垮台一样。

我们还没有一个完整、协调的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但我们已知这理论所应有的一系列特征。

在以下几章我们将描述黑洞和大爆炸的量子引力论效应。

然而,此刻我们先转去介绍人类的许多新近的尝试,他们试图对自然界中其他力的理解合并成一个单独的统一的量子理论。

什么是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是自信“虚怀若谷”,这句中国成语,往往称扬非常谦虚、“不耻下问”、谏如流”的伟大人物。

其实,这种称扬,几乎都是“溢美之词”,吹捧过头;因为,虚怀若谷,最难以做到。

人的自信自尊,常常使人过高地看重自己,看不起别人;尤其是“大人物”。

身居高位,很少有人说:全凭机遇好,才得以享此地位荣誉。

或者,即使口头谦虚,那心中的尾巴,却早已翘到天上去了。

而这类人常常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的理由,不外乎如下几种:天生有福,“天生我材”,才华出众,能干过人,奋斗得来。

你要告诉他“天外有天”,他一定斥责你“痴人说梦”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他写诗,要先念给“老妪”也就是老婆婆听,老婆婆能听懂,他才定稿;这,可以算不耻下问、虚怀若谷

其实却并不然。

他知道自己文学修养高深,认为文雅、高雅的诗赋,老百姓看不懂;而他推行“新乐府”,希望做到通俗易懂,这才借重“老妪”呢。

事实上他自视极高,根深蒂固。

传说,那次,担任杭州太守的白居易,去拜访著名的鸟窠道林禅师,请教“如何是佛法大意

” 鸟窠道林禅师回答他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这时候可没有“虚怀若谷”地表示“承教”,而是不以为然,颇为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 鸟窠道林禅师再次点悟他:“三岁孩儿说得出,八十老翁做不到哇

”白居易这才行礼而退。

所以,那古代禅师大德,要使用“当头棒喝”等手段,先破除来求参禅者的盲目自信,让他们“把杯子里的水倒空”,这才能装进禅意的“活水”,悟到“佛法大意”呀。

就只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倒空”,都那么不容易;要做到胸怀宽广,像山谷一样可以容纳各种意见,谈何容易哟。

文人学士如此;那君临天下的统治者,需要选贤任能,帮助他治理天下,总是能够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吧

讲到“从谏如流”,一般都会举唐太宗对待魏征直言谏诤的故事,作为例子,郑重其事地表扬唐太宗“虚怀若谷”。

其实,在这一点上,唐太宗是搭帮有个长孙皇后哇。

传说那天唐太宗下朝回到后宫,还在气鼓鼓地自言自语:“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连忙迎上去,询问怎么回事。

唐太宗咬牙切齿地说:“还不是魏征这个乡巴佬,又在朝堂上当面顶撞朕

”长孙皇后马上跪下,给唐太宗磕头,笑吟吟地连称:“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唐太宗问她,何喜之有

长孙皇后说:“只有明君,才能有直言谏诤的忠臣,也才能保住江山永固

”唐太宗这才幡然醒悟,扶起皇后说:“幸亏有皇后提醒,免去朕一次过失呀。

”英明的唐太宗尚且如此,其它君主,可几乎都是只容许“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的啦。

后来的中国历史上,还有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梁漱溟先生呼吁关注农村农民,彭德怀元帅“为人民鼓与呼”等等重大事件,涉及到敏感,我就不要再提了吧。

好,举了这样经典例证,就算你说得对,那大人物难免自视过高,或者他们还找一些其它理由,反正就是听不进别人意见;一般人,总还是愿意“接受意见”的吧

我仍然只能说:不见得。

知道“曲突徙薪”这个成语吗

王三家新建了烧柴火的灶,别人见了都恭维贺喜,刘七老看后却提意见:“你家的新灶容易出事,应该把那直烟囱改得拐个弯,再把灶屋里的柴火都搬开,就好。

”王三“唔唔”两声,当作没听见,背地里还埋怨刘七老,怪他:见不得人家好事,专门讲坏话,“晦气”。

最后结果呢,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

人的自信,就是认为自己正确,这才听不进不同意见。

湖南花鼓戏有句台词:“哦呵,咯还不晓得哦

”正好代表谢绝别人的指教。

湘潭有俗语,“萝卜还要屎来窖

”种萝卜,要施底肥(含有窖藏意思),若放大粪(屎),本来是最好;而这俗语,谐音意思是,“老子还要你来教

”把人比为“屎”,侮蔑极了。

作者: 强巴谈人性2006-6-26 09:26 回复此发言--------------------------------------------------------------------------------2 虚怀若谷是自信甚至,很多人的“自信”,不是深思熟虑,胸有成竹;而是: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团,横亘在胸中,就再也接受不进其它东西;这样的一种“自信”。

我有位老同学,还担任过高中语文教研组长、高三“把关”教师,不能说他是“懵懂”人吧;早几年,某次来我家闲聊,他说起美国是样样都好,中国是处处都孬。

我试图劝他“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仍然“美国至上”;我就奇怪了。

第一,我知道,他家里没人和美国有什么甚深关系,他也没有去过美国,亲眼看到过美国式“天堂”;若有如此情况,他“哈美”(注①),我倒还能理解。

人家有“感性经验”,亲人有“利害关系”,他要观点“一边倒”,你可是没办法。

“士别三日”,先当弄清情况;我就此再问他,果然仍如我过去的了解,和美国没有什么关系。

于是,第二,我就问他,向他“请教”一些有关美国历史、思想文化等方面,我认为真正关心美国的人、应该了解的问题;我以为这几年他勤奋读书,钻研美国很深呢。

谁知,他支支吾吾,颠三倒四;除了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以外,别说剿灭土著的印第安人,就是什么梭罗,什么潘恩,什么“驴”呀“象”的,他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好了,我只好寻求第三,提出几本美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几部美国著名戏剧、电影,像约瑟夫•赫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塞格林《麦田里的守望者》、西德尼•谢尔顿《天使的愤怒》,阿瑟•米勒剧本《严峻的考验》,电影《噩梦》等等,“请教”他的读后感、观后感;认为,他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爱好文学,或者是看这些而受到的影响,像我看过《噩梦》以后那样

哪知道,这些他也多数没有读过、看过。

我越来越大惑不解,问他:你凭什么如此推崇美国呢

我跟他说:我没有福气去美国观摩;但是,那年看过《噩梦》后,我反而开始佩服美国。

于是,我所能找到的、有关美国的资料,我都认真阅读过。

我知道美国很多东西好,很多比我们好;但是,美国也决不是“天堂”。

天下乌鸦一般黑,到处都有穷苦人;恃强凌弱为“天理”(注②),自由多虚文。

你对美国的了解比我少得多,为什么却一定要把它看作“天堂”呢

我的这位老同学,面对我这些直言侃侃,他毫无忸怩之态,也不谈任何理由,却仍然“气壮如牛”,反正就是坚持说“美国好”!朋友,对这样“自信”满满的人,你,能有什么办法呢

至于我,是哭笑不得。

一些人的自信,就是这样;普通话叫做“执拗”,湘潭方言叫做“拗(音‘ngǎo’,声母为带鼻音的‘ng’)”他“胸有成竹”,还是茅草乱柴,反正是“拗成”一团,就是不接受别人的观点、不同的意见;可能是认为那样一来,就显得他“没有主见”、没有自信,甚至都没有“面子”了

像这样人,不同程度,我见过不少。

因此,我写此文,就是要宣传:虚怀若谷,实事求是,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自信。

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宏阔精微;作为个人,很多领域甚至都不能进入门墙,即使有兴趣,也只能登高远眺,望洋兴叹。

谁有天大本领,能够全都认识正确

不要说外物,就说自身吧,这个世界上,几个人能真正认识自己

世界上的道理,千头万绪,千差万别,却也各有千秋。

中国民间,从古以来就懂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周公制礼,维护男人,若是周婆制礼,可就应该维护女人了。

绝对真理,可望而不可即;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前进,都有可能望见它、接近它。

为什么就只作兴你那一套是真理,其它的就都是“异端邪说”呢

我们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单只说汉族,就都有“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说法,各种方言不同。

上十个民族的人民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不食猪肉,能不尊重他们的这一教规吗

藏族同胞信仰藏传佛教,那么多男子去当喇嘛,朝圣者全身趴地一步一拜,敢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吗

云南纳西族,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历代传承男到女家“走婚”;若强迫他们实行我们似的、主要从父系血缘和财产继承考虑的、固定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有什么好处

强求同一,决不会“和谐”。

应该宽容,必须宽容。

虚怀若谷,就是既有自己的思想文化“底线”,同时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古代贤哲提倡“大人之学”,讲求“天、地、人”三才之道,认为“大人”能“参天地,补造化”,具有“民胞物与”宽广胸怀。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提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具有如此胸怀,怎么能不虚怀若谷呢

你要做“大人”;若是有人当面对你谈异见、提意见,请你不要不耐烦。

请你莫随便打断他们的话头。

请你不要立即驳斥他的“错误”。

请你不要轻易批评“这家伙是蠢货”,认为他讲的是“废话”,或者以为他是在“故意刁难”、“站在敌对立场”,等等。

你若产生了这类念头,请你压抑下去,切记不能将其化作表情形之于外,以免刺激他们,使他们心灰意冷,甚至真的对你转变为敌对立场。

你真自信,能够虚怀若谷,就会尽量汲取异见、甚至反对意见中的有利部分,修正补充你自己。

就会求大同、存小异,以包容对方;甚至,你也可能在和他人的讨论辩难中转变观点,转而接受或大部接受对方提出的好建议、好办法。

看世界,对待问题,有些时候,不妨调换立场、角度。

不要总认为只有自己原有的观点才对,要求大家都赞同你,“舆论一律”、“形成一致意见”。

而可以学英哲罗素,认识到“参差多态才是幸福之源”;更要体会南非大主教戴斯蒙•图图(D.Tutu)所说“delight in our differences”(为我们的差异而喜悦),我翻译为“很高兴我们不一样”。

虚怀若谷,真自信

注:①、模仿网络“论坛”上小青年们的用词,意思指吹捧美国,做美国的哈巴狗。

②、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生物界恃强凌弱,不就是普遍现象吗。

二○○六年一月二十二日作者: 强巴谈人性2006-6-26 09:26 回复此发言--------------------------------------------------------------------------------3 回复:虚怀若谷是自信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名言: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经历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人的意识的觉醒来之不易。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的原始积累者需要给自己的需要找一个理论根据。

时至今日,科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精华和灵长把地球糟蹋得不成样子,环境的问题已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全球性问题。

许多冷静的人开始重新审视所谓灵长的地位。

人类的自我膨胀是多么的可怕。

总感觉人是地球生物链上的一颗癌瘤,但愿还有治愈的可能。

呵呵。

自我的膨胀放到个人身上,正如先生所言;用我家乡话形容:一瓶不满半瓶子还咣当。

这种盲目自信建立的基础不正是自我意识在胸中满溢的外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参透其中的意思,活到老,学到老,未尝不是一件人生幸事。

谈到位置,就想起那个不雅的说法,大体是,猴子爬到高处,后部也就暴露无疑。

人,只有当别人说它是个东西的时候,他才是个东西。

有的领导,唉,说起来显得不厚道,心眼小,但是还得说,每到开会,他那形散神又散的即席讲话冗长、乏味、缺乏主题,令人头痛又倒胃口。

迫于国人对位置的默许,忍了。

领导如果知道自己吃几碗饭,就不至于把群众当傻瓜看,就知道自己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

唉,不敢恭维

看到他老人家胡言乱语一通以后,志得意满的样子,又可气,又好笑,又从心里对他有怜悯之心。

原谅他吧。

要之,虚怀若谷,是人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正确反应。

史蒂芬·霍金的名言

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霍金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疑等于死掉. ----霍金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霍金无趣的生活是悲剧。

-------霍金

什么是宽容

学会宽容是处世的需要,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宽容是一片晴天,更是潇洒,是智慧的表现.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黎巴嫩)纪伯伦1.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

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

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2.宽容就是忘却。

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

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

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3. 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

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

4. 宽容就是潇洒。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

”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

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5.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

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

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

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

6. 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

从心理学角度,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

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

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就能够设身处地,提出的方案也更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

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

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体验,积极吸取之间的精华,做好扬弃。

7. 宽容就是忍耐。

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

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

”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8. 宽容也需要技巧。

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

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

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错),显示出软弱。

(天才笨笨的blog) 宽容无边 198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强调:“没有宽恕,就真的没有未来

”能够宽恕别人有意或无意的过错,需要的是宽广的胸怀。

虽然,有时只是一两句话语,但它迎来的,却是天空无限的蔚蓝。

南非德斯蒙德.图图说的对,如果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那是因为只有宽恕,才能抹去人们心中的怨恨和伤痛

学会宽容,就是为了了解他人

是为了让别人不再自责什么,是为了和别人和平共处,不去斤斤计较些什么

这样,维持的不仅是朋友之间的友谊,还是一份关怀别人的温暖。

只有关爱别人,才会使别人感悟到你的宽容

学会宽容,就是为了了解他人

学会大量一点,不去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大动肝火。

这也是一种风格,这样也是关爱自己,因为你的谅解,给你带来的是欣慰

其实,宽容很重要,因为你的一句“不要紧”,“没什么”,“这不能全怪你”。

可能会改变一个人

与其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

宽容是无边的蔚蓝,是很晴朗很美丽的

有人说:“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而宽恕,则是一种风范,这是所有美德中最难为之的行为,但他可以让人的灵魂得以重生,这就是宽容与饶恕。

”不要计较别人曾经伤你有多重,那毕竟已经过去了。

你介意,你悔恨,你抱怨,你仇恨,可是,如果你要去报仇什么的,那伤害的,不只是你,还有别人,不是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吗

这样要恶性循环多久。

可是终究有一个人要迈出第一步,要道歉或者原谅

陈苑芯坐车的时候总对我说:“我要显示绅士风度。

”这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宽容的风度

人,不仅要学会挑战,学会感悟,学会进取,学会接受失败,还要学会的是一份宽容。

如果每个人都是怀着一颗仇恨冷酷的心,那这个世界,也就是真的没有未来了,没有所谓的真,善,美!用一颗宽容的心看待一切。

其实你生活的世界,一直都那么美好!不是上帝亏待了你,其实他一直公平!无论别人做错些什么,都不要去太计较,因为这样只会加深自己的罪恶。

与其这样,不如把心胸放开,接受一切,而宽恕别人。

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更美好。

宽容是一种风度,这种风度,我们每个人都有

﹖宋金花宽容的含义不是要求别人如何去做。

宽容是对于苛刻你的人们给予宽容,这才是宽容的境界《圣经》永远是一种文化经典,其中的一句话我们应该记住:当人们打你的左脸时,你就把右脸也伸向他,你伸向他的右脸究竟是什么呢﹖那是千军万马,那是电闪雷鸣,那是山呼海啸…… 苏格拉底,他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他的那个泼妇老婆当着他学生的面,狠狠的浇了他一头凉水,怎么办﹖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或者上去回报她一个响亮的耳光﹖那样还是苏格拉底吗﹖苏格拉底是这样做的一——面对尴尬,对正在哄堂大笑的学生们说:我说过吧,电闪雷鸣之后,必是倾盆大雨。

之后是学生们更大的笑声——狠毒和苛刻就这样在幽默的宽容中化解了。

魏征之所以成为一代名臣,那是因为有唐太宗的宽容,魏征再有名望也不过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而已。

而后来的唐明皇害怕他的下臣韩休,是因为韩休的直率。

唐明皇身边的人挑拨他与韩休的的关系,说他用了韩休以后瘦多了,而唐明皇却说:没关系,瘦了我,肥了全天下就好。

好一个肥了全天下。

天空的宽容,造就了雄鹰铁一般的翅膀;大海的宽容,鼓舞了汹涌澎湃的的波浪;大地的宽容,放逐了一日千里的烈马;人心的宽容,收容了生活中无限温馨而幸福的阳光。

宽容真好

蝶儿如烟宽容是一缕花香 我一直是想成为一个宽容别人的人,可是又不知该怎么做,总觉得这“宽容”是极难到达的境界。

直到有一天,我在车厢中看到一块文化广告栏。

上面是一段对话,只有两行字:;“

” “宽容就是被践踏的小花所散发出的芳香。

”;突然,我不由得心中一动,原来宽容竟是如此简单而美丽

想那迎风摇曳的一朵小花,被马蹄踩过,被车轮碾过,但只要它不死,仍旧会绽开它的笑脸,把它的芬芳沾到车轮上,沁入马蹄中,融入人心处。

如此博大的胸怀却隐藏在一朵柔弱的小花中,它不忧不怒,无心无语,而我一直刻意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也许很多人同我一样,所做的至多不过是容忍罢了。

但容忍和宽容却不在一个层次上。

容忍重在“忍”,虽表面原谅了他,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但心里却还是记着,耿耿于怀,心中有怨恨,只是忍而不发而已。

宽容却是彻底地放开,风来不留影,事过了无痕,不再记挂在心,哪怕偶然梦醒,也不会掠过心头。

宽容重在“宽”,需要博大的胸襟和慈悲的心怀。

容忍让你的心不堕入苦海,宽容则让你的心常常进入空灵。

宽容不是软弱。

不斤斤计较,不与人深究,并不是怕他,而是不想与他计较,不想把矛盾激化,不想弄得两败俱伤。

宽容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拥有冷静的头脑,是以最佳的方式避免最坏的结果。

宽容不是被动的认输,而是一种主动的放弃,当你放弃那些激烈的言辞、冲动的举止和报复的渴望时,你才是宽容的人。

有人说,宽容会变成坏人坏事的纵容。

其实不然。

纵容是放任自流,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而宽容是一种度人的智慧,是以善心种存慧根,在不计较的同时伴随着劝人向善的引导,如同那芬芳的小花在感召人的灵魂。

忽然想起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

正直的冉.阿让被不公平的判刑入狱,在19年的牢狱生涯之后,他变得对世界愤慨和仇恨。

他决定在出狱后报复这个社会。

出狱后,他找不到栖身之所。

卞福汝主教收留了他,热情地招待他吃饭住宿。

而冉.阿让却在半夜偷走了主教家里的银器。

后被警察抓住,送至主教面前。

主教非但没有把他送到监狱,反而又送了两个银烛台给他,并且对他说:“你要答应对我承诺。

你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人用的。

”冉.阿让那颗本已种下仇恨的心被主教唤回了善良的本性。

一直到死,他仍保留着那对银烛台,恪守着他内心对主教教诲的遵从。

宽容是人生最大的恩惠。

主教送给冉.阿让的就是这种比银器更贵重的礼物,主教用银器赎回的不仅是冉.阿让的自由,更是把他灵魂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里救了出来。

如果不是主教的宽容挽救了冉.阿让的话,那么这个“悲惨世界”就会更加悲惨。

宽容不仅度人,也能修己。

《菜根谭》有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又云:“量宽福厚,器禄薄。

”善宽容的人因心怀坦荡而延年益寿,因不斤斤计较而远害避祸,因引人向善而受人敬仰。

倘若人人都学会宽容,那么这个世界就会芳草如茵,香气馥郁。

蝶儿如烟整理编辑.房龙:人类没有宽容,思想不能进步,历史不能发展。

个人有了宽容,心地更加淳厚,魅力增强十倍。

文/Rosa Vasilaki;George Souvlis;译/龚思量

编者按:即使希腊的新纳粹组织“金色黎明”遭到定罪,但是该国的媒体、军队和教会却逐步完成了极右翼思想的“正常化”。激进左翼联盟的失败和它不愿进行必要的改革,导致了政治进步方面的幻灭,促使了希腊的右倾。因此,虽然“金色黎明”遭到定罪,但其宣传的伊斯兰恐惧症、仇外心理和种族主义却成为了希腊主流媒体所支持的观点。Rosa Vasilaki是一位驻雅典的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她拥有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的历史学博士学位和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学位。George Souvlis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在色雷斯大学政治学系任教。本文原载于《雅各宾》。

2020年10月,新纳粹组织“金色黎明”遭到定罪,这是过去十年间希腊政治动荡中的一个分水岭。该党戏剧性的选举崩溃(在禁令出台之前就未能在 2019 年大选中选出任何国会议员),助长了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叙事,声称危机现在已经结束,希腊已经“恢复正常”。金色黎明的定罪得到了政治机构和企业媒体的大力赞扬。

2015年4月20日,希腊雅典,新纳粹党派“金色黎明”成员在科里达洛斯监狱接受审讯。

然而,这一切都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地方。希腊主要政党的关键人物,包括执政的新(New Democracy),多年来一直与金色黎明保持直接关系。事实上,在金色黎明党的鼎盛期,主流媒体对其反移民言论甚至暴力行动表现出明显的宽容。然而,现在新兴的建制派共识明确地将金色黎明称作一个深陷犯罪行为的纳粹党。

然而,这种谴责有着一种特殊的形式,即将新纳粹党与一般的极端主义联系在一起,而不是调查其真正根源。“民粹主义者”这个绰号(代替“极右翼”)赋予了更为通俗的“马蹄铁理论”(法国哲学家让·皮埃尔·费伊认为,极左派和极右派并非传统政治直线轴上的两个极端,反而是像马蹄铁的两个极端一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火力,并标志着对左翼的攻击。此举意味着混淆这个犯罪组织的意识形态起源:一连串侵略性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同性恋恐惧症和反犹太主义,这是国际上当代极右翼的典型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机构对金色黎明的谴责,以及媒体和舆论对法院将该党定为刑事犯罪决定的认可,并没有带来对极右翼思想和言论的强烈拒绝。鉴于有迹象表明这些相同的想在卷土重来,这一趋势甚至出现在了希腊的机构中,并已经成为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极右翼更加激进化。

制度分量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希腊的三个关键机构:媒体、军队和教会,去更好地了解极右翼意识形态的主流化,以及它如何产生一种新的“常识”。

我们最近发表的关于希腊极右言论主流化的研究,追踪了类似金色黎明的言论模式的形成,这些模式由主要的广播公司和报纸、军队官员和东正教牧师制定,以及此类言论在关键领域的传播,这些言论甚至在女权主义者和LGBT圈子中也获得了话语权。

这种意识形态并非是仅限于金色黎明支持者的特殊话语,它在希腊社会更广泛的阶层中获得传播,同时被上述机构通过专业和政治假设进行重新定义与调和。

这三个机构在希腊具有特殊的意义。事实上,自两个世纪前希腊建国以来,武装部队和东正教教会一直是其政治上最强大、在意识形态上最具影响力的机构。两者都将自己视为希腊身份的守门人,东正教将自己视作希腊的正统主流宗教,推行单一文化、异性恋和父权制。

在这个意义上,这些机构与希腊极右翼支持和表达的传统主义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媒体在极右翼思想的传播中也发挥了核心作用,在一个在国际新闻自由排名中表现不佳的国家,主流媒体和极右翼媒体也不断地进行融合。

道德恐慌

在过去的十年里,主流媒体通过自己对希腊未来的道德恐慌,促进了极右言论的正常化。在危机期间,主要政党垮台和激进左翼联盟上台后,媒体格局趋于形成新的共识,将希腊描绘成一个处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国家。

新媒体格局在其描绘的危险方面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同质性,这些危险被归结为“意料之中的嫌犯”(usual suspect),总是以该国的近邻(即土耳其和北马其顿)和难民为代表,他们被描绘成不值得同情的恶棍和 “伊斯兰化”国家的特工。

在诸多“危机”时刻,如普雷斯帕协议(2018年希腊和北马其顿就后者的名称达成的协议),2015年难民危机的高峰期,以及2020年2月和3月的边境事件,当时土耳其总统塔伊普·埃尔多安(Tayyip Erdogan)宣布他将不再阻止寻求庇护者进入欧洲,希腊主流媒体都遵循了与极右翼媒体相同的表述和修辞模式。

传统上隶属于中右翼的日报,如如I Kathimerini和To Proto Thema,以及类似的电视广播公司,如ΑΝΤ1、Star和ΣΚΑΙ,与因其危言耸听的立场、极端的仇外心理和对极右翼做法的美化而声名狼藉的极右媒体(如Makeleio报纸和电视广播公司Kontra频道和Extra频道)已经在意识形态上迎来重叠。诸如“入侵”(即移民、难民、穆斯林)或“令人震惊的局势”或希腊“被围困”之类的术语被广泛用于描述难民危机和边境事件。

2019年11月15日,土耳其博德鲁姆,土耳其海岸警卫队在土耳其度假胜地博德鲁姆和希腊科斯岛之间的爱琴海营救了一批移民和难民。

在亚历克西斯·齐普拉斯政府关于北马其顿名称的普雷斯帕协议中,像“叛徒”这样的词汇,“出家”这样的想法,以及希腊文明事实上更为优越的强烈信念(特别是与被广泛描述为“野蛮”或“我们自己历史的小偷”的邻居相比)在整个媒体范围内盛行。这种融合使得那些源于极右心态并逐渐在公共领域盛行的具体表述日益流行化和正常化。

军事干预

即使在一个整个20世纪军事干预政治记录如此严峻的国家,关于当代极右翼的文献也常常忽视武装部队。自1974年军政府垮台以来,国家禁止军官公开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这无疑使研究他们对政治和当代社会变化的理解变得更加困难。然而,毫无疑问,极右翼的言论与军队作为一个机构所表达的希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等主要原则非常一致。在多个核心主题上,军队官员都表现出对极右翼意识形态的强烈认同。

2020 年 11 月和 2020 年 12 月对军官的调查表明,他们对“他人”(无论是根据种族或民族血统、性别或宗教认同来定义)存在负面看法。绝大多数人(92.5%)认为邻国(尤其是土耳其和北马其顿)对希腊怀有敌意;72.5% 的人认为,当土耳其政府于 2020 年 3 月向埃夫罗斯的移民开放边境时,希腊受到了“入侵”;72.5%的人认为希腊存在“文化改变”的风险;90%认为移民太多,87.5%认为移民与犯罪有关;90%的人希望在学校继续进行宗教教育(即灌输东正教教条);52.5%反对同性婚姻,87.5%反对同收养孩子。

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调查的人并不认为这些观点来自极右的排他性意识形态:有说服力的是,65%的人认为希腊“不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相反,他们认为捍卫这种立场是“对国家的责任”,表达了一种今天被低估的“爱国主义”。 简而言之,极右派和武装部队的主导心态之间的主要契合点是对近期社会变化的理解:将移民、性别革命、从民族统一到多元文化主义的过渡,以及其他宗教在希腊的出现视作对希腊文化认同核心的威胁。

极右翼的东正教会

在希腊东正教的话语中,极右翼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关于性别关系的传统观点、咄咄逼人的民族主义和毫不掩饰的伊斯兰恐惧症占据了重要地位。自从1833年作为一个独立的教会成立以来,它一直是并且仍然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将官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强化与合法化有着重要影响。鉴于希腊尚未实现政教分离,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尤其强烈,教会在从外交关系到移民和学校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上大肆干预。

然而,从20世纪90年始,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这也意味着希腊法律要符合欧洲的要求)严重挑战了教会的意识形态霸权,教会和国家之间出现了裂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会越来越多地采取了更加保守和激进的态度,至少在官方话语的层面上是如此,尽管下层神职人员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

经济全球化和移民涌入希腊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文化融合,导致大部分教会团体采取了更保守的政治立场,伊斯兰恐惧症和对所谓的伊斯兰化阴谋的偏执态度十分突出。在此背景下,去年雅典和全希腊大主教伊罗尼莫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伊斯兰教不是宗教而是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其信徒是战争民族。”作为这个国家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81.4%的希腊人自称是东正教教徒),教会对极右翼意识形态的认可令人不安地使这些想法得以正常化。

将性别问题工具化

自战时以来,极右的性别意识形态主要集中在所谓的性别互补上:这种意识形态使妇女在明确的角色中“各得其所”,它植根于宗教保守主义,但也被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所推广和美化。

然而,这些的折衷主义到机会主义的特征,导致了关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笼罩在相互矛盾的意识形态之下,在希腊的统治也导致了女性的困境。妇女也承担了现代责任:通过参与即将到来的战争的准备工作,或强制参加法西斯的群众组织,从而为“在无意中打破传统角色”铺平道路。这带来了一种新的政治意识,对一些人来说,甚至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个人解放。

近年来,随着女权主义和LGBT议程与极右翼的核心主题之间的融合,这种对性别的工具性使用又产生了新的转机。极右翼针对移民,尤其是被指控不接受“我们的价值观”的穆斯林,创造了一种混合的女性民族主义和同性恋民族主义。自9·11以来,欧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些政治人物和组织,例如法国的玛丽·勒庞 (Marine Le Pen)试图将当代女权主义和同性恋议程用于他们自己的仇外目的。在希腊,这种对进步社会事业的合作不是由极右翼(金色黎明对男性和女性抱有传统主义、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发动的,而是由主流右派和执政的新所主导。

在过去的两年里,右翼政府以及更多与东正教有关的极端主义声音,不仅呼吁男性与女性回归传统的性别角色,而且系统地挪用身份政治。新任命一名公开的同性恋政治家为文化部副部长,对希腊的#MeToo运动采取积极立场,并在言辞上谴责家庭暴力和2021年希腊的女性杀害(femicide)浪潮,这在左派尚未解决其父权制问题的国家中尚属首次。

然而,由于移民和难民的存在,妇女权利和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的权利日益受到威胁,这些术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代名词。新议员康斯坦丁诺斯·博格达诺斯(2021年10月成为独立议员)的例子很有说服力:在带头攻击性别研究和该领域的学者和活动家的同时,博格达诺斯还将穆斯林妇女的存在描述为“我们国家的主流和法律文化所不能接受的”,因为伊斯兰女性服装被认为是一种反对自由意志和妇女权利的声明。

简而言之,过去公然的厌女症和恐同症越来越多地被公然的仇外心理和伊斯兰恐惧症所取代,被拒绝的妇女和LGBT人群的权利,建立在日益加剧的针对移民和伊斯兰社区的言论和政策之上。根据这种将不同少数群体的权利视为竞争的逻辑,61.3%的希腊人认为伊斯兰教威胁着西方国家的妇女权利就不足为奇了。换句话说,性别问题构成了我们可以观察到希腊“另类右翼”诞生的土壤,也呈现出当身份政治与平等和解放等更大的政治利害关系相互割裂时出现的情况。

右倾的希腊

因此,尽管金色黎明遭到定罪,但希腊仍然在经历保守化的转变,这也表明了欧洲更广泛的保守化浪潮。这种激进化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层面,既发生在各个社会,也发生在不断右倾的新自由主义中心。

2021年12月27日,希腊首都雅典,当地民众佩戴口罩出行。

事实证明,极右翼思想在希腊社会中极为顽固,其腐蚀性对该国的政治体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虽然在经济危机期间,尤其是在激进左翼联盟上台后,希腊似乎处于左派和右派之间的十字路口。但从长远来看,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保守的,甚至是彻底的做法占了上风。激进左翼联盟的失败和它不愿进行必要的改革,导致了政治进步方面的幻灭,促使了希腊的右倾。

至于新自由主义中心,尽管它自诩为欧洲主义在希腊的开明代表,但目前的新政府已经出现了急剧的主义转向。通过它对媒体的严格控制,它的意识形态议程也借鉴了极右派的观点,这已非常明显。在这个意义上,近年来加入新的三位关键极右派人物(Adonis Georgiadis,今天是新的副领导人;内政部长Makis Voridis;长Thanos Plevris)担任政府高级职务并非偶然,因为这有助于在具体政策措施中执行议程。

多年来,金色黎明宣扬对“文化改变”的恐惧,认为邻国本质上与希腊并不友好,以及伊斯兰恐惧症、仇外心理和种族主义。今天,最令人担忧的趋势是人们尚未意识到这些观点的歧视性,这些观点现在已成为常态,并以主流右翼的名义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