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感悟

邓稼先读后感(邓稼先读后感100字)

邓稼先读后感(邓稼先读后感100字)

读邓稼先有感300字

那一天,我津津有味地把《邓稼先》这篇文章读完。

这篇文章讲了邓稼先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的过程,说明了邓稼先是个杰出的爱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

这篇课文给我的印象是多深刻啊

邓稼先是一个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真诚坦白,从不骄傲.他也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代表的品格.读着读着,我不由地赞叹,多质朴的邓稼先啊

他那强烈的爱国心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

在有危险时,他居然还想着他不能走,想着要为祖国作奉献。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要不,他怎么会花几年时间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呢

邓稼先不但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而且还有着一颗可以说服被人的心。

从他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就可以看出。

邓稼先的追求真理精神来源于实践、勤奋。

是啊,我们不正正需要这种精神吗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要以邓稼先为榜样

例如:有些人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很了不起,整天顾着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或工作上。

那些勤奋的人即使没有聪明的人那样聪明,但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努力,一定会赶上聪明的人。

不是有一句话是“聪明在于勤奋”吗

我们还要多实践,多学习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到时候,我们就会像邓稼先一样,有愿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邓稼先,我要以你为榜样。

我要像你一样爱国,为祖国做出贡献,要有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做事要一丝不苟。

我为中国有邓稼先这样的工程师而感到骄傲

邓稼先读后感

今天,我读到了《邓稼先》这篇文章,读完之后,心里对邓稼先爷爷更加敬佩,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许多,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邓稼先爷爷的光荣事迹: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技也得不到发展。

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

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的子孙

他回到中国,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

他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原子弹。

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

随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

我们抛开邓稼先爷爷的功劳不说,就只说他对祖国的这份爱,他的爱国精神,也是使大家惊叹的。

邓稼先爷爷放弃了在国外留学当博士的机会,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还要受很多的苦,这值得吗

对于邓稼先爷爷来说,我想这答案是肯定的:“值得”

因为他是为了祖国而放弃的,为了祖国,为了报效祖国,一切都值得,只要能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吃再多的苦,放弃再多东西,都是值得的。

正是因为邓稼先爷爷对祖国的爱,为祖国争光的这份心,还有他不懈的努力,才研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武器、核武器。

邓稼先爷爷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爱国之心更是要我们学习的。

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把自己的祖国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而努力奋斗,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母亲,是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祖国母亲。

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也想邓稼先爷爷一样去外国留学,等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祖国,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

不求能名垂千古,只求报效祖国母亲,祖国母亲的强大,是所有的国人最大的心愿

邓稼先爷爷,我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报效祖国为己任。

您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是所有中国人的榜样。

您虽然去世了,可是却一定会名垂千古、永垂不朽

邓稼先的事迹

“战争”多么可怕的一个词;“侵略”多么悲伤的一个词;“任人宰割”更是一个多么悲惨的词。

而我们中华民族以前就遭遇过这种悲惨的事情,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忘不了那个时刻,激励每个中国人的斗志,有许多的人对祖国做出了伟大贡献,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我读了《邓稼先》这篇传记,真得让我思绪万千。

这是杨振宁先生以朋友的身份来介绍邓稼先,赞赏他。

邓稼先是一个忠厚老实,真诚坦白,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也就是这个平凡的人物却对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祖国,献出自己的一生,为了祖国献出自己所有的精神;为了祖国把自己的身躯连同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他。

多么勇敢,多么伟大。

我们骄傲有你这个看似平凡的人物

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的伟大精神——爱国,为祖国献出自己。

就算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这些也能从中体现出我们爱国的精神。

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品质,忠厚平实,认真,谦虚做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

我心中的邓稼先300字

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享有“两弹元勋”的美称;他是受国人敬佩的中国核武器之父——邓稼先。

每当听到他的名字,我就会热血沸腾,他的奉献执著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邓稼先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他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这丝毫没有没有阻挡他对科学的热爱。

长大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的第九天,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当国家需要“放一个大炮仗”时,他又义无反顾的辞妻别子,与戈壁沙漠为伴,和艰苦困难为伍,献身于研制核武器的第一线。

邓稼先忠厚淳朴、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质。

他用执着的精神诠释着“中国制造”这个响亮的口号。

在核武器制造的第一线上,永远有他的身影。

有一次,在井下的一个信号测不到了,人们都让他回去,他丢下一句话:“我不能走

”每次核试验之后,他总要走进爆炸区,捡起碎片,仔细的研究,找到错误的地方,拟定一套新方案,再重新实验,直到成功为止,他的执着着实令人钦佩,就是靠这样的执着,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而邓稼先却因核辐射不治身亡年仅62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确的描述了他的一生,也让我内心澎湃。

是邓稼先让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谛。

邓稼先观后感(写出自己的感受为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枪声响起。

22天后,北平沦陷了本侵略者了“庆功会”。

[38] 时年13岁的邓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几脚。

这件事发生后,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劝他说,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你还是尽早让孩子离开北平吧。

无奈之下,邓以蛰让邓稼先的大姐带着他南下昆明,那里有南迁的清华和北大教授,还有众多的老朋友。

临走前,父亲对他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

”邓以蛰凭自己的经验寄希望于邓稼先,但这句话在邓稼先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10]“许身国威壮河山”1979年,在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

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1986年6月,杨振宁(右)看望病中的邓稼先强拉他去检查。

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4]1985年,邓稼先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

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

[11]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11]最后一枚奖章邓稼先一生功勋卓著,获奖无数,他生前的最后一枚奖章是在医院的病房里获得的。

1986年7月17日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总工会书记、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等领导,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向邓稼先颁发全国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以表彰他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工作和核事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这是“七五”期间、国务院授予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出的第一枚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40-41]邓稼先庄重地把奖章戴在胸前,高兴地说:“今天副总理亲临医院授予我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我感到万分激动。

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小部分应该做的工作,但党和国家就给我这样的荣誉,这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尖端事业的重视。

我现在虽然患病,但我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为国防科研事业再尽一些力量,以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希望。

”[42-43]就在戴上这枚奖章的12天后,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奉献了一辈子的中国核事业。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对妻子许鹿希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关于名人邓稼先的作文200字。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屈辱史,但是邓稼先改变了这种局面。

邓稼先是安徽省怀宁县人。

在物理学上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邓稼先从1958年开始隐姓埋名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他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才是中华人民值得兴奋的时刻。

邓稼先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他从不骄傲,从不公布自己的伟大事迹,直至他死后13年,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才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可以说他与世界上一切和他从事一样工作的人都不一样,到他临死前还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邓稼先是祖国的自豪,他才是真正的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