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杨绛女儿(钱钟书)

杨绛女儿(钱钟书)

很高兴为你解答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阿富汗]法齐娅·库菲

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自童年开始便亲眼目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与悲惨,立誓投身政治,面对质疑,诽谤,不公正的政治环境,一次次的与迫害,她始终坚定地与所有反对力量抗争,也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死亡的威胁。

她有一个“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的丈夫和一段凄美至极的爱情。

她代表阿富汗最贫穷地区的利益,代表正义的力量,她每一次走出家门都是充满危险的未知旅程,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否平安返回,于是她只能在每次出门前给最亲爱的两个女儿留下一封信:如果她不在了,女儿们要怎样面对生活。

请不要悲伤,你们要从中汲取,犹存的力量。

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

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

请采纳 谢谢

注:我很喜欢杨绛和钱钟书先生对女儿的教育

杨绛 的老王写作背景

《老王》的创作背景:

《老王》这篇文章创作于1984年,作者记述了自己从前和老王在交往过程当中的几个生活片段,当值正式的时期,杨绛夫妻两人在那个时候吃了不少的苦头,并且被认为是学术的权威。

但是老王并不在乎外界对他们夫妻两人的评价,还是一如既往地尊重这夫妻二人,就这样,老王的形象深深地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56633印在了杨绛的脑海之中。

杨绛在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度过了那个的年代,她在追忆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在这些人身上更容易让人忽略苦难。

扩展资料:杨绛这篇文章中的老王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

无论是在物质上、生理上,还是精神上,老王都是一个彻底的不幸者。

可这样的不幸者,却在一个历史时间段里,与杨绛相识。

他们的相识,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他蹬,我坐,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只是局限于闲聊,但老王还是极为珍惜这样的一种相识。

他以自己的方式来传达这样的一种珍惜,期间,杨绛的丈夫钱先生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老王送钱先生上医院,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老王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与杨绛一家的交往中,他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亲近,杨绛将他视为熟人,愿意倾听他的闲话。

杨绛女儿也曾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使得他的眼病有了好转。

在他为杨绛一家付出一些劳力之后,还总能得到一些钱的补偿。

尽管有些时候,拿钱并非出自他的本意,但这样的温暖和亲近,让老王孤寂的心灵有了一种安慰。

也正是这样的温情,使得老王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获得一种心灵的寄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王

作文写给杨绛的话200字

今天是2013年最后一天,我在阳光灿烂的云南大理给您写这封信,您在北京还好吗

那里天气比较寒冷,前几天去看望您,您家楼下树木凋零,寒风凛冽,希望您能保重身体,祝福您2014新年快乐

2013年,对您来说是最不平静的一年,已经102岁的您发现给朋友的信出现在拍卖公司的网站上。

您深深受到了伤害。

您不能理解朋友的情谊、私人的信件为何会沾染上铜臭。

您简直无法理解。

所以您质问朋友,质问社会的道德,一位102岁的老人公开严厉呵斥这一现象,让全社会都听到您的声音。

我大学时看您的书《我们仨》被感动得默默流泪。

在书中,我感觉到您是重感情的人,对家人、朋友默默关心。

但另一方面,书中的您是一位冷静的女人,当外界有危险,您第一反应会力图保护家人。

时刻维护着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

所以看到家人的书信被公开,一向低调冷静的您突然生气。

虽然拍卖最终被叫停,但您依然坚持将其告上法庭,我在采访过程中,有人认为您是“得理不饶人”。

有人支持您的行为“还事情公正”。

后来,我找到李国强,他告诉我事情原委,不是他拿出来拍卖,他说他以后也会把信捐出来,他也给您写来信说明,但是李国强说按照他对您的了解,您不再会原谅他。

就如打破的玻璃再也无法复原了。

半年过去,案子却还没完没了,法院不公开审理了。

拍卖公司也希望时间冲淡。

事件就渐渐淡出了视线。

杨绛先生,我从未和您当面对话,都是您周围的人在帮您打理,就连您“发声”方式也是书面。

大家都不希望来打扰您,您也将不请自来的探望者统统拒之门外。

我真心不愿打扰您,再提起令您不开心的事,而我内心又一直希望见到您,所以多次不自觉地来敲门。

前几天在您家楼下,我就在想,说不定您早已不记得这事,或者说您早就原谅了李国强,只是这个案件依旧没有一个结局,一切都还没有完结。

的一年到了,希望这场拍卖引发的官司2014年不会打扰您,冬去春来,愿您新年快乐,长寿安康。

我很期待2014年7月17日的到来,这一天我再送上生日祝福:103岁杨绛先生,生日快乐

致礼

杨绛的《老王》的背景资料

文章著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生活片段。

当时正是“”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学术权威”,失去了女婿。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度过了年代,她在追忆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时更容易忽略苦难,而是突出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扩展资料:

作品主题

文章中的老王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

无论是在物质上、生理上,还是精神上,老王都是一个彻底的“不幸者”。

可这样的“不幸者”,却在一个历史时间段里,与杨绛相识。

他们的相识,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他蹬”,“我坐”,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只是局限于“闲聊”,但老王还是极为珍惜这样的一种相识。

其实,杨绛文中结语的“幸运的人”,原先是“多吃多占的人”,作者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改动,是有她深层次的考虑。

这大概是杨绛所说的“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真正原因。

作者简介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祖籍为江苏无锡,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

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弄假成真》,《称心如意》、《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王

“钱钟书与杨绛”的故事

请问杨绛写的《我们仨》前面一大页钱钟书的书法写的什么内容,看不懂书法的字啊

钱钟书赠杨绛之十绝句

廿载犹劳好护持 气粗语大旧吟诗

而今律细才偏退 可许情怀似昔时

少年情事宛留痕 触拨时时梦一温

秋月春风闲坐立 懊侬欢子看销魂

缬眼容光忆见初 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

洗儿时面 曾取红花和雪无

远行汗漫共乘槎 始识劳生未有涯

从此翻书拈笔外 料量柴米学当家

弄翰然脂咏玉台 青编粉指更勤开

偏生怪我耽书癖 忘却身为女秀才

世情搬演栩如生 空际传神着墨轻

自笑争名文士习 厌闻清照与明诚

荒唐满纸古为新 流俗从教幻认真

恼煞声名缘我损 无端说梦向痴人

百宜一好是天然 为说从来镜懒看

拈出夭韶馀态在 恰如诗品有都官

雪老霜新惯自支 岁寒粲粲见冰姿

暗香疏影无穷意 桃李漫山总不知

黄绢无词夸幼妇 朱弦有曲为佳人

翻书赌茗相随老 安稳坚牢祝此身

偶见二十六年前为绛所书诗册、电谢波流似尘如梦、复书十章

扩展资料:

作品主题

《我们仨》自始至终彰显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一是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二是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

作品用朴实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态度,向读者讲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湾。

该书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平实而细腻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家庭世界,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深深不舍。

作者在作品结尾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

我还在寻觅归途。

寓所与驿站,古驿道和医院,虚虚实实,相互交错。

而虚实交错中,更使读者亲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作品评价

人民网:读过《我们仨》的人,当忘不了里面漫长得揪心的梦,“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内心绽出的血泡像一只又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法制晚报》:这本书由杨绛回忆她和钱锺书、女儿钱瑗一家三口,温暖动人,文笔哀而不伤。

中国青年网:作品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

腾讯文化:《我们仨》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们仨

杨绛和钱钟书的小故事

这个是杨绛为钱钟书的围城写的序文的一部分,里边有很多他们夫妻之间以及钱钟书的亲人之间的故事,一直觉得这个序文很好,可惜网上很难找到完整版,对付看吧

一 钱钟书写《围城》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

我是“锱铢积累”读完的。

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

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

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

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

然后他就告诉我下一段打算写什么,我就急切地等着看他怎么写。

他平均每天写五百字左右。

他给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动。

后来他对这部小说以及其它“少作”都不满意,恨不得大改特改,不过这是后话了。

钟书选注宋诗,我曾自告奋勇,愿充白居易的“老妪”—也就是最低标准;如果我读不懂,他得补充注释。

可是在《围城》的读者里,我却成了最高标准。

好比学士通人熟悉古诗文里词句的来历,我熟悉故事里人物和情节的来历。

除了作者本人,最有资格为《围城》做注释的,该是我了。

钟书和我一九三二年春在清华初识,一九三三年订婚,一九三五年结婚,同船到英国(我是自费留学),一九三七年秋同到法国,一九三八年秋同船回国。

我母亲一年前去世,我苏州的家已被日寇抢劫一空,父亲避难上海,寄居我姐夫家。

我急要省视老父,钟书在香港下船到昆明,我乘原船直接到上海。

当时我中学母校的校长留我在“孤岛”的上海建立“分校”。

二年后上海沦陷,“分校”停办,我暂当家庭教师,又在小学代课,业余创作话剧。

钟书陷落上海没有工作,我父亲把自己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授课的钟点让给他,我们就在上海艰苦度日。

有一次,我们同看我编写的话剧上演,回家后他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

我非常高兴,催他快写。

那时他正偷空写短篇小说,怕没有时间写长篇。

我说不要紧,他可以减少授课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很省俭,还可以更省俭。

恰好我们的女佣因家乡生活好转要回去。

我不勉强她,也不另觅女佣,只把她的工作自己兼任了。

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等我是外行,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

钟书一出世就由他伯父抱去抚养,因为伯父没有儿子。

据钱家的“坟上风文”,不旺长房旺小房;长房往往没有子息,便有,也没出息,伯父就是“没出息”的长子。

他比钟书的父亲大十四岁,二伯父早亡,他父亲行二,叔父行四,两人是同胞双生,钟书是长孙,出嗣给长房。

伯父为钟书连夜冒雨到乡间物色得一个壮健的农妇;她是寡妇,遗腹子下地就死了,是现成的好奶妈(钟书称为“姆妈”)。

姆妈一辈于帮在钱家,中年以后,每年要呆呆的发一阵子呆,家里人背后称为“痴姆妈”。

她在钟书结婚前特地买了一只翡翠镶金戒指,准备送我做见面礼。

有人哄她那是假货,把戒指骗去,姆妈气得大发疯,不久就去世了,我始终没见到她。

钟书自小在大家庭长大,和堂兄弟的感情不输亲兄弟。

亲兄弟、堂兄弟共十人,钟书居长。

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没个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

钱家人爱说他吃了痴姆妈的奶,有“痴气”。

我们无锡人所谓“痴”,包括很多意义:疯、傻、憨、稚气、呆气、淘气等等。

他父母有时说他“痴颠不拉”、“痴舞作法”、“呒著呒落”(“著三不著两”的意思—我不知正确的文字,只按乡音写)。

他确也不像他母亲那样沉默寡言、严肃谨慎,也不像他父亲那样一本正经。

他母亲常抱怨他父亲“憨”。

也许钟书的“痴气”和他父亲的憨厚正是一脉相承的。

我曾看过他们家的旧照片。

他的弟弟都精精壮壮,唯他瘦弱,善眉善眼的一副忠厚可怜相。

想来那时候的“痴气”只是稚气、呆气,还不会淘气呢。

钟书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钟书”。

他出世那天,恰有人送来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已为他取名“仰先”,字“哲良”。

可是周岁有了“钟书”这个学名,“仰先”就成为小名,叫作“阿先”。

但“先儿”、“先哥”好像“亡儿”、“亡兄”,“先”字又改为“宣”,他父亲仍叫他“阿先”。

(他父亲把钟书写的家信一张张帖在本子上,有厚厚许多本,亲手帖上题签“先儿家书(一)(二)(三)…”;我还看到过那些本子和上面贴的信。

伯父去世后,他父亲因钟书爱胡说乱道,为他改字“默存”,叫他少说话的意思。

钟书对我说:“其实我喜欢‘哲良’,又哲又良—我闭上眼睛,还能看到伯伯给我写在练习簿上的‘哲良’。

这也许因为他思念伯父的缘故。

我觉得他确是又哲又良,不过他“痴气”盎然的胡说乱道,常使他不哲不良—假如淘气也可算不良。

“默存”这个号显然没有起克制作用。

伯父“没出息”,不得父母欢心,原因一半也在伯母。

伯母娘家是江阴富户,做颜料商发财的,有七八只运货的大船。

钟书的祖母娘家是石塘湾孙家,官僚地主,一方之霸。

婆媳彼此看不起,也影响了父子的感情。

伯父中了秀才回家,进门就挨他父亲一顿打,说是“杀杀他的势气”;因为钟书的祖父虽然有两个中举的哥哥,他自己也不过是个秀才。

钟书不到一岁,祖母就去世了。

祖父始终不喜欢大儿子,钟书也是不得宠的孙子。

钟书四岁(我纪年都用虚岁,因为钟书只记得虚岁,而钟书是阳历十一月下旬生的,所以周岁当减一岁或二岁)由伯父教他识字。

伯父是慈母一般,钟书成天跟着他。

伯父上茶馆,听说书,钟书都跟去。

他父亲不便干涉,又怕惯坏了孩子,只好建议及早把孩子送入小学。

钟书六岁入秦氏小学。

现在他看到人家大讲“比较文学”,就记起小学里造句:“狗比猫大,牛比羊大”;有个同学比来比去,只是“狗比狗大,狗比狗小”,挨了老师一顿骂。

他上学不到半年,生了一场病,伯父舍不得他上学,借此让他停学在家。

他七岁,和比他小半岁的常弟钟韩同在亲戚家的私塾附学,他念《毛诗》,钟韩念《尔雅》。

但附学不便,一年后他和钟韩都在家由伯父教。

伯父对钟书的父亲和叔父说:“你们两兄弟都是我启蒙的,我还教不了他们

父亲和叔父当然不敢反对。

其实钟书的父亲是由一位族兄启蒙的。

祖父认为钟书的父亲笨,叔父聪明,而伯父的文笔不顶好。

叔父反正聪明,由伯父教也无妨;父亲笨,得请一位文理较好的族兄来教。

那位族兄严厉得很,钟书的父亲挨了不知多少顿痛打。

伯父心疼自己的弟弟,求了祖父,让两个弟弟都由他教。

钟书的父亲挨了族兄的痛打一点不抱怨,却别有领会。

他告诉钟书:“不知怎么的,有一天忽然给打得豁然开通了。

钟书和钟韩跟伯父读书,只在下午上课。

他父亲和叔父都有职业,家务由伯父经管。

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料理杂务,或和熟人聊天。

钟书总跟着去。

伯父化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据钟书比给我看,那个酥饼有饭碗口大小,不知是真有那么大,还是小儿心目中的饼大);又化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

家里的小说只有《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正经小说。

钟书在家里已开始囫囵吞枣地阅读这类小说,把“同呆 子”读如“岂子”,也不知《西游记》里的“呆子”就是猪八戒。

钟书小时候,中药房卖的草药每一味都有两层纸包裹;一张白纸,一张印着药名和药性。

每服一付药可攒下一叠包药的纸。

这种纸干净、吸水,钟书大约八、九岁左右常用包药纸来临摹他伯父藏的《芥子园画谱》,或印在《唐诗三百首》里的“诗中之画”。

他为自己想出一个别号叫“项昂之”—因为他佩服项羽,“昂之”是他想象中项羽的气概。

他在每幅画上挥笔署上“项昂之”的大名,得意非凡。

他大约常有“项昂之”的兴趣,只恨不善画。

他曾央求当时在中学读书的女儿为他临摹过几幅有名的西洋淘气画,其中一幅是《魔鬼临去遗臭图》(图名是我杜撰),魔鬼像似的后部撒着气逃跑,画很妙。

上课画《许眼变化图》,央女儿代摹《魔鬼遗臭图》,想来也都是“痴气”的表现。

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

极俗的书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

戏曲里的插科打诨,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

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

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

他看书常做些笔记。

我只有一次见到他苦学。

那是在牛津,论文预试得考“版本和校勘”那一门课,要能辨认十五世纪以来的手稿。

他毫无兴趣,因此每天读一本侦探小说“休养脑筋”,“休养”得睡梦中手舞脚踢,不知是捉拿凶手,还是自己做了凶手和警察打架。

结果考试不及格,只好暑假后补考。

这件补考的事,《围城》英译本《导言》里也提到。

钟书一九七九年访美,该译本出版家把译本的《导言》给他过目,他读到这一段又惊又笑,想不到调查这么精密。

后来胡志德(Theodore Huters)君来见,才知道是他向钟书在牛津时的同窗好友Donald Stuart打听来的。

胡志德一九八二年出版的《钱钟书》里把这件事却删去了。

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

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贴,可是一个人写写字困上来,便睡着了。

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醮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

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

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

回国后他暑假回上海,大热天女儿熟睡(女儿还是娃娃呢),他在她肚子上画一个大脸,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不敢再画。

沦陷在上海的时候,他多余的“痴气”往往发泄在叔父的小儿小女、孙儿孙女和自己的女儿阿圆身上。

这一串孩子挨肩儿都相差两岁,常在一起玩。

有些语言在“不文明”或“臭”的边缘上,他们很懂事似的注意避忌。

钟书变着法儿,或作手势,或用切口,诱他们说出来,就赖他们说“坏话”。

于是一群孩子围着他吵呀,打呀,闹个没完。

他虽然挨了围攻,还俨然以胜利者自居。

他逗女儿玩,每天临睡在她被窝里埋置“地雷”,埋得一层深入一层,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就得意大乐。

女儿临睡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里的东西一一取出。

钟书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博取一遭意外的胜利。

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钟书百玩不厌。

他又对女儿说,《围城》里有个丑孩子,就是她。

阿圆信以为真,却也并不计较。

他写了一个开头的《百合心》里,有个女孩子穿一件紫红毛衣,钟书告诉阿圆那是个最讨厌的孩子,也就是她。

阿圆大上心事,怕爸爸冤枉她,每天找他的稿子偷看,钟书就把稿子每天换个地方藏起来。

一个藏,一个找,成了捉迷藏式的游戏。

后来连我都不知道稿子藏到那里去了。

钟书的“痴气”也怪别致的。

他很认真地跟我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

提倡一对父母生一个孩子的理论,还从未讲到父母为了用情专一而只生一个。

解放后,我们在清华养过一只很聪明的猫。

小猫初次上树,不敢下来,钟书设法把它救下。

小猫下来后,用爪子轻轻软软地在钟书腕上一搭,表示感谢。

我们常爱引用西方谚语:“地狱里尽是不知感激的人。

小猫知感,钟书说它有灵性,特别宝贝。

猫儿长大了,半夜和别的猫儿打架。

钟书特备长竹竿一枝,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儿打架。

和我们家那猫儿争风打架的情敌之一是紧邻林徽因女士的宝贝猫,她称为她一家人的“爱的焦点”。

我常怕钟书为猫而伤了两家和气,引用他自己的话说:“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

(《猫》的第一句),他笑说:“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

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

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除了下放期间,他只好“反刍”似的读读自己的笔记,和携带的字典?钟书上了四年高小,居然也毕业了。

钟韩成绩斐然,名列前茅;他只是个痴头傻脑、没正经的孩子。

伯父在世时,自愧没出息,深怕“坟上风水”连累了嗣给长房的钟书。

原来他家祖坟下首的一排排树高大茂盛,上首的细小萎弱。

上首的树当然就代表长房了。

伯父一次私下化钱向理发店买了好几斤头发,叫一个佃户陪着,悄悄带着钟书同上祖坟去,把头发埋在上首几排树的根旁。

他对钟书说,要叫上首的树荣盛,“将来你做大总统。

那时候钟书才七八

杨绛的《老王》中杨绛为何愧怍

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人。

他愿意给作者家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接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老王(杨绛创作的散文)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这篇文章后被选入多种版本的教材。

作品原文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

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开始,默存(1)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

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2)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

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3),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

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

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4)。

词语注释

(1)默存(mò cún):作者的丈夫钱钟书的字。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2)干校(gàn xiào):这里指”五七干校“,“”期间国家干部集体下放劳动锻炼的场所。

(3)翳(yì):眼角膜病后留下的疤痕。

(4)愧怍(kuì zuò):惭愧。

杨绛的作品《洗澡》读后感

杨绛《洗澡》

书的开始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感觉很平实,但是通过幽默的笔触,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有着葛朗台式的吝啬鬼――余楠。

一开始还以为这个就会是本书的男主人公

可是,看下去就会知道,这只是一个可怜可悲而又可恨的反面人物。

余楠先是想傍上胡小姐,可是又舍不得投资,丢掉了向外跑的可能性,在走投无路之际,一封来自新中国的邀请信救了他的命,拉着他及全家投入了神圣的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伟大道路,而在这道路的尽头,却是一张无形的网。

一场神仙会让本书的各路神仙悉数登场了,这场会一口气展示了一二十个人名,害得我翻天覆地看了好几次才算是弄清楚之间的关系。

这之中,有来自苏联的权威,有从法国回来的海归,有旧朝的老夫子,有新中国的年轻小将们,当然,掌握方向的是党的文化工作者。

小说随之展开了错综复杂的人物情节描写。

之间穿插了两条线,一条线是事业线,充满了知识分子阶层特有的尔虞我诈,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潮,仅有的一场盗稿事件也没引起多大的波澜便被轻轻地解消了,大概是想让所有的冲突在最后的“洗澡”吧。

另一条线则是情感线,大体上以许彦成、姚宓和丽琳之间似有还无的三角恋为主,掺杂着罗厚、姜敏、余照等其他人做为陪衬,同事业线一样,情感线上也安排了一场高潮戏,也就是香山游事件,可是也没发展到激烈冲突的地步便结束了。

我想,这是不是杨先生刻意这样安排的,将小说的整体氛围控制在一种含蓄的状态之中。

小说做了这么多的铺垫,最终的目的还是让这许多神仙们的性格与特点展示在读者面前,最后的高潮自然就是所谓的“洗澡”了。

看着一个个大文人们在群众的目光中,以近似于的方式剖析自己的灵魂的时候,我先是想笑,可是实在是笑不出来。

按小说的说法,这时已经是三反期间的事了,也就是说应该是1952年的事了,经过三年的,终于将各路神仙们的思想改造成同一种思想。

不管他们内心如何挣扎,可是也不能改变这种事实,这也许是所有留在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们都必须经历的吧。

然而,相对于前面做了这么多铺垫,真正的洗澡经过我反面觉得没有想象中激烈,而最想看的许彦成的洗澡经过,更是简单的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对比前面几个人过关之艰难,很难让我相信他会这么简单地就能过关,这未免让我有些许失望。

尾声是耐人寻味的,给我留下映象最深的还是彦成那一句“你的话我都记着”,一霎那间,我竟然想起了贾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264623138宝玉对林妹妹说的“知己”那场面来,人世间的感情就是这么奇妙,不如意事常八九,小说只能以这种方式戛然而止,而这也许也是最好的结局。

凌晨5点,终于挣扎着看完了全书。

可是竟然一点睡意都没有,因为我的记性向来不大好,如果不赶快写点什么,只怕又得再看一遍。

通观全书,很难让人不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做个比较,围城应该是描写旧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小说了,而洗澡则是以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作为出发点。

然而这部小说,我感觉很象是围城的姐妹篇,甚至连语言风格都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含蓄而平实,从中却透出些许的悲意,引人深思。

围城的冲突高潮阶段基本是在三闾大学中展开,洗澡则是在一个大杂院中。

甚至连人物似乎也有参照系:许彦成VS方鸿渐,姚宓VS唐晓芙,丽琳VS孙柔嘉,余楠VS李梅亭.不知别的读者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作为作者文章描写的主人公彦成与姚宓,我并不是十分欣赏。

虽说是人无完人,可是彦成对丽琳的淡漠,对女儿的无情,对姚宓的犹豫,很难让我喜欢上这个形象。

而姚宓呢,虽然作者极力想将她描写成一个发乎情止乎礼,坚强而又不失纯真的新女性形象,可是她却又实实在在地伤害了丽琳的感情,虽然如她所说“我和许先生说好了,绝不会如何如何.”可是这算是恩赐吗

反正看完后,我对丽琳寄与了无限的同情。

作为一个对爱人付出全部的爱的女性,不应该对她保护自己婚姻的行为有任何指摘之处。

好在经过这么多波折之后,终于他们还是压抑了不可能出轨的感情,采取了明智的行为,虽然也许三个人都会很痛苦。

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反而是两个小角色,一个是罗厚,呵呵,敢做敢当,充满了阳刚之气,小说最后似乎暗示他会和姚宓走到一起去,如果真是这样,我认为倒是姚宓的福气。

另一个喜欢的人物是宛英,这是一个集中了中华民族妇女美德的妇女形象,善良而具正义感,只可惜,竟然会嫁给余楠这样的伪君子,不过最后也暗示她会离开余楠,而这也大概是所有读者的希望吧。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将这部书当成是情感戏来看,书中展现的新旧思想的冲突也是颇让人寻味的。

这么多有思想,有个性,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阳光沐浴下,生活保障是没问题了,而思想呢

对于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来说,也许保持一个独立人格的健全要比五斗米更重要吧(除了余楠、妮娜等丑恶的投机分子之外),然而通观全书,让我想不到的是,真正付诸于反抗的竟然只有朱千里一个人,而这人似乎杨先生对他的讽刺反而是多于同情,总之,他那一句士可杀不可辱还是赢得了我的尊敬。

至于其他人,经过汪洋大海式的洗澡后,最终全部磨平了棱角,成为或即将成为合乎标准的新中国御用文人,说一样的腔调,写一样的文章,而且,这洗澡还将一轮一轮地持续下去,不知到了反右,到了时,这些人的命运又会如何

可惜没有续集了。

杨绛先生的愧怍之情作文

今天是2013年最后一天,我在阳光灿烂的云南大理给您写这封信,您在北京还好吗

那里天气比较寒冷,前几天去看望您,您家楼下树木凋零,寒风凛冽,希望您能保重身体,祝福您2014新年快乐

2013年,对您来说是最不平静的一年,已经102岁的您发现给朋友的信出现在拍卖公司的网站上。

您深深受到了伤害。

您不能理解朋友的情谊、私人的信件为何会沾染上铜臭。

您简直无法理解。

所以您质问朋友,质问社会的道德,一位102岁的老人公开严厉呵斥这一现象,让全社会都听到您的声音。

我大学时看您的书《我们仨》被感动得默默流泪。

在书中,我感觉到您是重感情的人,对家人、朋友默默关心。

但另一方面,书中的您是一位冷静的女人,当外界有危险,您第一反应会力图保护家人。

时刻维护着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

所以看到家人的书信被公开,一向低调冷静的您突然生气。

虽然拍卖最终被叫停,但您依然坚持将其告上法庭,我在采访过程中,有人认为您是“得理不饶人”。

有人支持您的行为“还事情公正”。

后来,我找到李国强,他告诉我事情原委,不是他拿出来拍卖,他说他以后也会把信捐出来,他也给您写来信说明,但是李国强说按照他对您的了解,您不再会原谅他。

就如打破的玻璃再也无法复原了。

半年过去,案子却还没完没了,法院不公开审理了。

拍卖公司也希望时间冲淡。

事件就渐渐淡出了视线。

杨绛先生,我从未和您当面对话,都是您周围的人在帮您打理,就连您“发声”方式也是书面。

大家都不希望来打扰您,您也将不请自来的探望者统统拒之门外。

我真心不愿打扰您,再提起令您不开心的事,而我内心又一直希望见到您,所以多次不自觉地来敲门。

前几天在您家楼下,我就在想,说不定您早已不记得这事,或者说您早就原谅了李国强,只是这个案件依旧没有一个结局,一切都还没有完结。

的一年到了,希望这场拍卖引发的官司2014年不会打扰您,冬去春来,愿您新年快乐,长寿安康。

我很期待2014年7月17日的到来,这一天我再送上生日祝福:103岁杨绛先生,生日快乐

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