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的寓意和象征)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的寓意和象征)

学习舞龙的意义和感受

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俗力量的象征。

据史书记载,在我国西汉初年就有舞龙娱乐活动,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现已成为我国广泛开展的民俗体育活动,舞龙集愉悦、健身、陶冶运动美及娱乐为一体,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

学校引入民俗舞龙教学,具有易开展、趣味性强、健身效果好的特点。

舞龙既可以单人进行舞龙练习,提高舞龙的基本技术,发展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和创造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舞龙运动包括上肢的动作、下肢的步伐和骄健的身姿、优美的队形练习,是一项运动量大的全身运动,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终身健身运动的良好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民俗舞龙学员对舞龙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意在激发学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提高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身体素质,使学员掌握舞龙的基本方法,培养学员互助协作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教学中,对舞龙基本动作、队形、线路及造型动作进行创造性的实践与研究。

探究民族舞龙的健身性、娱乐性和教学可操作性,倡导学员主动自编、自演的舞龙套路和优美造型技艺进行表演。

通过舞龙教学,不断提高舞龙精彩的技艺和演艺,在社会各种大型活动中组成一支有特色的演出队伍,可以参加各种庆典演出,如参加春节、元宵节、国庆、运动会、开幕式等各种演出。

新化舞狮心得体会作文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

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

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

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

每节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

这种油捻燃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

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还有一人手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

如广东阳江的《鲤鱼化龙》,灵活奇巧,善于变幻,舞龙手身着可开可合的鲤鱼皮,观众起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戏水之鱼,可随着明快的乐曲突然一变,鱼儿成龙,然后一条口中喷火的鲤鱼跃过龙身,象征“鲤鱼跳龙门“之意。

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节中不燃蜡烛,所以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非凡雄伟,别有一功。

舞龙时循势连贯表现巨龙盘旋欢腾,动作非常复杂。

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

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十里,甚为壮观。

在海外,至今仍有许多华人社团保留着耍龙灯的古老传统,常为当地节日赛会演出。

踩高跷、舞狮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

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对舞狮的了解和感想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

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

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

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

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

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

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

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观舞龙舞狮讲座有感六年级五百字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

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

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

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

舞狮从此风靡流行。

舞狮作为表演艺术,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

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

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务实得以流传后世。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述当时洛阳长秋寺佛像出行时,有“辟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话。

描写舞龙舞狮的句子有什么

1、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一条条锦色长龙在会场上翻腾起舞,带动了会场的欢腾。

2、他们穿着艳丽的龙装,手舞长龙、蛟龙出海、穿梭前进、龙游四海,腾飞云霄,不是真龙胜似真龙。

3、锣愈击愈紧,鼓愈敲愈密、人愈翻愈险、狮愈跳愈高,观众随表演而起伏,踢跳翻蹬、立卧滚抖、勇猛憨厚、惊险逗趣的北狮表演,赢得满堂喝彩。

4、在22个高低不等的金黄桩木上,耀武扬威的雄狮在奋力的采青,激扬的鼓乐阵阵响起,雄师见青、喜青、望青、探青、采青、吐青…静如灵猫伺鼠出穴,动如猛虎擒羊敏捷。

5、狮庄重雍容、保留着唐室皇族气派,体现着机智灵敏、无畏勇敢、憨厚、贪玩逗趣的形象,擅长在桌凳间施展绝技。

扩展资料

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

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

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狮龙来祈祷狮子的保佑。

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

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的现代意义

舞龙舞龙也叫“耍龙灯”、“龙灯舞”,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

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

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

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

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时至今日,舞龙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经常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

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

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中云端,时而入海破浪。

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成为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样式。

舞狮

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

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

一件花团锦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

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

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

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

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

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

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

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

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

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

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

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簇的艺术品,加入了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各种神态,舞动起来,就变成一头活生生的狮子,几个大狮子欢腾跳跃,辗转腾挪,为节日平添了许多喜庆和热闹。

舞龙舞狮100字日记.

我和xx漫步在xxxx,只见到处挂满了彩灯,五彩缤纷,耀人眼目。

忽然一阵“冬冬”的锣鼓声传来,抬头一望,只见两条蛟龙从远处奔腾而来。

紧接着,周围的人潮水般地向“龙”拥来。

好大的两条龙。

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的感觉。

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的叔叔都身强体壮。

他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龙啊,带着我们腾飞吧!我为你自豪,我为你喝彩

舞龙舞狮的现代意义

范德萨的身份

怎么大家都说舞狮舞龙没出息…

因为太多,不懂得欣赏。

只会看exo娘炮狗装逼。

所以才觉的舞龙舞狮不好看。

本人认为会舞龙舞狮很厉害。

急求描写舞龙舞狮的句子

舞龙舞龙也叫“耍龙灯”、“龙灯舞”,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

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

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

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

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时至今日,舞龙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经常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

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

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中云端,时而入海破浪。

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成为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样式。

舞狮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

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

一件花团锦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

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

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

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

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

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

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

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

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

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

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

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簇的艺术品,加入了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各种神态,舞动起来,就变成一头活生生的狮子,几个大狮子欢腾跳跃,辗转腾挪,为节日平添了许多喜庆和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