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短句

麦加作家(麦加作家的作品)

麦加作家(麦加作家的作品)

朗读者麦家观后感 一篇麦家,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

年生于浙江富阳,年,麦家参加高考,并因数学分、物理98分的高分和语文60分的低分,被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录取。

在一次访谈中,麦家曾这样回忆童年:小时候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被同学歧视,交不到朋友,我很孤独,写日记是我唯一与人交流的通道。

日记本是我仅有的朋友,也是孤独的身影。

写了十几年日记后,看到有些小说很像我的日记,我就开始写小说了。

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风语》、《刀尖》等。

电影《风声》改编自《风声》、《听风者》改编自《暗算》。

麦家在《朗读者》读了一封写给儿子的信。

儿子曾经有三年的时间不和父母沟通,再后来考上大学去美国后,麦家在儿子的行李箱偷偷的塞进一个笔记本,里面有两个信封:一个信封放了美金,一封就是这个信,儿子读后给回了两个流眼泪的表情,只这两个表情却让麦家落下泪来,如释负重。

描述儿子的这段经历,这位父亲数度哽咽,麦家说:对于儿子的这段叛逆,是青春犯得罪,也是麦家的基因犯得罪。

从14岁零八个月开始,麦家有17年没有叫过一声父亲,年麦家在父亲去世一年后写了《致父信》,他是如此的懊恼曾经的叛逆。

朗读者麦家观后感 二篇昨晚《朗读者》中,作家麦家给儿子一封信被称为《朗读者》开播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

《朗读者》现场,麦家更是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也泪光闪烁,台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

这封被网友称为“最美家书”的信,顿时刷爆了朋友圈。

这封信:是一封小说家整整准备了18年的信;一封他悄悄塞进儿子远行行囊的信;一封麦家写给儿子,又是向自己的父亲“还债”的信…据麦家讲:儿子青春期可以说是特别的作、特别的叛逆。

麦家直言,青春期来了就是“鬼敲门”,高中开始,儿子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三年全部待在家里,每天把自己关在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

对于儿子,麦家无数次想放弃,因为无可,但是最后又无可奈何。

“我们始终不放弃,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但很多老师上了几天后就劝我,麦家,还是算了。

儿子气走了家庭教师,麦家却仍然不放弃寻求让孩子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途径,甚至一度自己掏钱开了一家培训机构,只是为了让儿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然而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但麦家一直未停止对儿子的陪伴,他说:“年轻人,或者说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

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帮助他变成一朵花,抹平坚韧的地方。

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的这样一个阶段。

终于,麦家的儿子到了本该高考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

看到曾经的小伙伴们都开始努力读书,纷纷准备出国读大学,孩子突然意识到和朋友们的差距。

“他本身英语基础很好,人也聪明,努力了半年,靠着他的童子功过了英语关,通过了6所美国那边大学的申请。

当有一天儿子告诉麦家,自己被一所大学录取了,麦家一度完全不信,经过确认才喜出望外,“他申报了八所学校,陆陆续续过了六所,包括他现在正在读的费城艺术大学,还给元(美金)的奖学金。

麦家提及儿子,似乎在庆幸自己当初选择陪伴儿子,“现在他的情况也比我期待的要好,学业不错,也交到了朋友。

其实儿子虽然话不多,但是为人大方,受人欢迎。

当初我的选择,就是用我的力量来保护他,陪着他承受青春期的痛。

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麦家,他在作品中为人物撰写着出其不意的选择,而在生活中面对青春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父爱的回眸,选择不放弃,终于换回儿子的醒悟和成长。

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做父母的、做子女的深思.朗读者麦家观后感 三篇最新的《朗读者》中,谷主麦家给儿子一封信被称为《朗读者》开播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

《朗读者》现场,谷主麦家更是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也泪光闪烁,台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这封被网友称为“最美家书”的信,顿时刷爆了朋友圈,后台无数小伙伴留言希望能看到麦老师的信。

小编在哭瘫的情况下,还是默默地开始把字码上去。

这封信:是一封小说家整整准备了18年的信;一封他悄悄塞进儿子远行行囊的信;一封麦家写给儿子,又是向自己的父亲“还债”的信…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

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楼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

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

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

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

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

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

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

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路必定是漫漫长长的,坎坎坷坷的,风风雨雨的。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

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

这样的话我会感到羞愧的,因为你真正失败了。

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

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

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

说到守护,你首先要守护好你的生命,要爱惜身体,要冷暖自知,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言语的,肢体的,个别的,体的。

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

其次,你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

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

它应该是善良的,宽敞的,亮堂的,干净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

善是良之本,宽是容之器,亮了,才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魉。

心若黑了,脏了,人间就是地狱,天堂也是地狱;心若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

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

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

儿子,请一定记住,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

然后我们来说说美吧,如果说爱是阳光,那么美是月光。

月光似乎是虚的,没用的,没有月光,万物照样漫生漫长,开花结果。

但你想像一下,倘若没有月光,我们人类会丢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诗,多少音乐。

美是虚的,又是实的,它实在你心田,它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饱满生动的。

麦家在儿子出国的行李里放了一本笔记本,夹着信和美金。

图为麦家在笔记本扉页给儿子的留言。

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是不?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

如果实在想了,那就读本书吧。

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更值钱!请容我最后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

麦家把所有的叛逆,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执拗,都献给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

这部耗费他11年创作的小说,也最终为他赢得了最大的收获。

正如麦家在《朗读者》节目中所说:我对儿子的付出,他今后都会加倍补偿我。

爱你的父亲

麦家巜致信儿子》全文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

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手稿图:麦家给儿子的信

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房楼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

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

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

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

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

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路必定是漫漫长长的,坎坎坷坷的,风风雨雨的。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

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63363431会这么做。

为什么

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

这样的话我会感到羞愧的,因为你真正失败了。

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

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

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

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

说到守护,你首先要守护好你的生命,要爱惜身体,要冷暖自知,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言语的,肢体的,个别的,群体的。

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

其次,你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

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

它应该是善良的,宽敞的,亮堂的,干净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

善是良之本,宽是容之器,亮了,才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魉。

心若黑了,脏了,人间就是地狱,天堂也是地狱;心若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

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

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

儿子,请一定记住,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

然后我们来说说美吧,如果说爱是阳光,那么美是月光。

月光似乎是虚的,没用的,没有月光,万物照样漫生漫长,开花结果。

但你想像一下,倘若没有月光,我们人类会丢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诗歌,多少音乐。

美是虚的,又是实的,它实在你心田,它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饱满生动的。

麦家在儿子出国的行李里放了一本笔记本,夹着信和2000美金。

图为麦家在笔记本扉页给儿子的留言。

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是不

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

如果实在想了,那就读本书吧。

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更值钱

请容我最后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

爱你的父亲

请介绍一下麦加这个作者都有什么作品

《暗算》《解密》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还写过什么作品

1、《摩尔·弗兰德斯》

《摩尔·弗兰德斯》是《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的另一部独特的杰作,被英国作家沃尔芙誉为“英国不多的伟大小说之一”。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书写,极具震撼力。

书中的主人公一直以罪人的身份出现—她从十八岁到六十岁,除杀人、叛国外真可谓无恶不作。

女主人公弗兰德斯生于监狱,在孤儿院长大,给贵族家庭当仆人。

她被主人家的大公子诱骗后被迫嫁给她所不爱的二公子。

婚后五年,丈夫病死,弗兰德斯成了寡妇。

过了一段的生活后,她再嫁给一个在殖民地拥有田产的人。

不久,她发现丈夫就是自己的亲哥哥。

2、《罗克萨娜》

《罗克萨娜》是由丹尼尔·笛福撰写的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了罗克萨娜的主人公是法国新教徒的女儿,流落在英国,嫁给了伦敦一个酒商,被遗弃,在其他地方沦为,又嫁给一个荷兰商人,商人负债入狱,她也在悔恨中死去。

3、《辛格尔顿船长的生平历险和海盗经历》

辛格尔顿船长他们遇到了莫卧尔王朝的财宝运输队,但由于距离太远,他们没能追上25条宝船中的任何一条,正当大家充满沮丧之际,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了地平线上,“冈依沙瓦”是当时莫卧尔王朝最大的船,装有62门大炮和500名、600多旅客以及50万块金锭和银锭。

水手是幻想号的4倍,尽管如此,埃夫里还是毅然决然的指挥着小小的幻想号冲了上去,13岁就出海的埃夫里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再加上他那天生的判断力使得幻想号很轻易的就抢到了上风头,迎着冈依沙瓦的“乱炮”幻想号开火了,并准确的击毁了冈依沙瓦的主桅。

当印度人乱成一锅粥时,海盗们登船了,经过约2个小时“甲板战”懦弱的印度船长宣布投降,巨大的战舰冈依沙瓦被一艘海盗快船击败了,用印度史学家卡菲?汉的话说,“这是印度的耻辱

这件事激怒了莫卧尔六世皇帝奥兰扎布,并不仅仅是因为是损失了近32万镑的财物。

更重要的是这条船是麦加朝圣归来时被劫的,这是对神的亵渎,奥兰扎布一方面向东印度公司索赔,一方面要求英、法、荷军舰护航,一怒之下还逮捕了50名英国官员,从此以后,亨利?埃夫里就成了大英帝国的头号通缉对象。

4、《瘟疫年纪事》

(1722)写1665年伦敦大瘟疫,把这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人心惶惶,以及死亡数字、逃疫的景况写得如身临其境。

当时法国马赛鼠疫流行,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笛福的作品满足了市民对鼠疫的好奇心。

5、《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

用反讽手法,反对国教压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笔巧妙,开始竟未被人识破是反对国教,后被发觉,受到罚款和坐牢的惩罚,入狱6个月,枷示3次,却被伦敦市民奉为英雄。

在狱中他仿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颂歌体写了一首《立枷颂》(1703),讽刺法律不公。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曾两次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是谁

张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获奖名单:1、姚雪垠:《李自成》

2、古华:《芙蓉镇》

3、魏巍:《东方》

4、莫应丰:《将军吟》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获奖名单:1、刘心武:《钟鼓楼》

2、张洁:《沉重的翅膀》

3、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获奖名单:1、路遥:《平凡的世界》

2、凌力:《少年天子》

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5、孙力 余小惠:《都市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5303530风流》

荣誉奖1、肖克:《浴血罗霄》

2、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4年)获奖名单:1、陈忠实:《白鹿原》

2、刘斯奋:《白门柳》

3、刘玉明:《骚动之秋》

4、王火:《战争和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获奖名单:1、阿来:《尘埃落定》

2、王安忆:《长恨歌》

3、张平:《抉择》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获奖名单:1、熊召政:《张居正》

2、张洁:《无字》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4、柳建伟:《英雄时代》

5、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名单: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4.周大新 湖光山色

提问:麦家的《风声》是否取材于真实历史

麦家便以潘教授叙述的真实故事为前提,书写了小说《风声》,它并非是暗算的简单延续,而是对一段真实历史的阐述,是向那些抗战时期的无名英雄致敬。

创作过程

潘教授告诉麦家历史的真相,自杀的李宁玉是那个“老鬼”。

李宁玉自杀前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自己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63536的丈夫潘老(实际上是她的哥哥,假扮为夫妻),一封给自己的孩子,这是一幅钢笔画,画中有一棵大树,树下是一片小草。

画上写了一句话“牛儿,玉儿,妈妈希望你们要做大树,不要做小草”。

李玉宁的尸体和这两封遗书随即被送回家。

潘教授说,其实这幅画里就藏着情报。

因为那些长长短短的小草实际上是一组摩斯电码。

李宁玉用自己的死避免了组织上的重大损失。

潘教授之所以了解这么详细,是因为李宁玉就是自己的姑姑,而李宁玉的哥哥就是自己的父亲潘老。

麦家根据潘教授的说法将“东风”部分写出来,已联系好出版社准备出版。

本来一切都已谈妥,没想到编辑突然打来电话联系麦家表示该书因故不能出版。

原来那四个人中的顾小梦没有死,现居台湾,她从已是香港富商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儿子那里得知了《风声》第一部分:“东风”的内容,大怒,表示如果出版,将诉诸法律。

为了了解事情的原委,麦家亲赴台湾,找到顾小梦,从她口中,得到了另一个版本。

顾小梦原来并非汉奸,而是军统安插在汪伪机要部门中的特工,起初她并不知道李宁玉是,后来在四人受审的过程中,李顾都觉察到了对方的身份。

于是李宁玉想出了两步策略:首先,留下遗书,将密码隐含在画中。

其次,李宁玉自杀后,由顾小梦解读出密码,并向肥原告密,换取信任,获得释放,再把情报送出去。

按照顾小梦的说法,其实情报是顾小梦冒险送出去的。

这实际上是对潘教授所说的内容的一个否定。

顾小梦明确表示,潘教授的父亲在撒谎,因为作为专业的特工人员,肥原决不会在如此紧急的时候把任何可能传递消息的东西送出去,即使是遗书之类。

顾小梦还否认了潘老手中那张含有密码的“小草图”的真实性,她指着麦家拍的“小草图”照片表示,小草不可能画得如此整齐,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真正的小草图早被肥原收缴了。

顾小梦的说法构成了《风声》小说的第二部分:“西风”。

麦家相信了顾小梦的故事,在第三部分—“静风”中,麦家避开潘教授,把“西风”完成后才与潘教授联系,潘教授传来潘老过世的消息,并坚决表示潘教授所说的是真实的,同时还对顾小梦的说法提出了几点质疑。

故事的真相随着当事人的辞世永远无法澄清了。

在小说最后,有人告诉作者麦家,潘老与顾小梦是夫妻,他们在抗战后结婚。

不过这场婚姻也是一次间谍战:潘老授命通过顾小梦打入获取情报。

顾小梦最终知道了实情,拒绝了潘老的策反,在南京解放前夕绝然赴台。

而潘教授就是潘老与顾小梦的儿子

在《风声》第三部分:“静风”完成后,麦家留下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麦家挑战了小说读者对“真相”的审美期待,当读者随着小说拨开重重迷雾,似乎就要到达本质与真理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真理”仅仅又是一重重的迷雾。

麦家用解构的叙事策略成功地瓦解了读者对于真实的信念。

扩展资料

《风声》是一部谍战小说,此小说中白小年是个娘娘腔,但他和老鬼没有任何关系,李宁玉是纯伪政府工作人员,平时负责情报解密,自己的男朋友是地下的,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泄露了不少情报,胆小的金生火看到同伙一个个被害,于是开枪自杀,顾晓梦是真正的老鬼,而吴志国是老鬼的上线老枪。

原著小说五人真实身份解析

白小年:娘娘腔一个,什么用都没有,和伪政府的司令有点后台的关系,由于自己的笔迹被老鬼故意模仿所以头一个被害,用了钉椅、宫刑,最后司令为了撇清关系将他活活打死。

李宁玉:纯伪政府工作人员,平时负责情报解密,自己的男朋友是地下的,她被利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了不少情报,男朋友被抓后,负责抓内奸的日本人武田用非常变态的方式(我也说不好是什么,就是把她扒光了,然后拿一堆解剖用的东西比划来比划去的,总之目的是摧毁她的意志)测验后确定了她不是内奸,最后她活了下来。

金生火:挺无辜的人,胆子小,看到同伴一个个被害,眼见着特务要把自己架走认为自己被用刑一定会生不如死,所以开枪自尽了。

但是实际上特务拽走他的本意是想放了他,他的嫌疑已经被排除了,所以他死的很冤。

顾晓梦:她就是老鬼,她眼见情报传不出去,不得已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来传出情报,所以拜托好友李宁玉揭发了她,受尽非人折磨(没法说,太残忍了,专门虐待女人的刑罚),最后武田威胁她要杀害她的家人所以决定招供,却在最后一刻差点咬死武田(咬脖子),被杀,她把情报缝在自己的内衣上,靠尸体把情报送出。

吴志国:老鬼的上线老枪,和顾晓梦两人真实身份相见后命令顾晓梦揭发自己,然后受尽整部电影里最惨烈的折磨,却什么也没说,顾晓梦决定用自己的性命换他的生命死掉后,他被认为是无辜的人送至医院,在医院里装作神识混乱的样子唱起了戏曲,医院里的接应者通过戏曲曲调得到情报。

最后伪政府破灭了,吴志国去找李宁玉,告诉了她真相,并且指导她看到了顾晓梦用密码写在她旗袍上的遗言,很感动的遗言。

然后吴志国伪装后杀死了已经被遣送回国的武田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声

求《穆斯林的葬礼》章节归纳

序曲:月梦 一个老太太回到了\"博雅\"老宅1.玉魔 博雅老宅被韩子奇买走,并提到了博雅老宅以前是玉魔老人的房子.韩子奇来到梁亦清家,并做了他的徒弟,雕玉.梁家有两个女儿,姐姐叫壁儿,妹妹叫玉儿.

2.月冷 新月是韩子奇的女儿,要考北大.她有个哥哥,叫天星在印钞厂工作.

3.玉殇 梁亦清接了一个大定单要做,用时三年,却在最后关头\"无常\"了

4.月清 新月考进了北大,并认识了班主任楚燕潮

5.玉缘 梁亦清的奇珍斋倒闭了,韩子奇改投仇人门下,三年后重反奇珍斋

6.月明 新月成绩优异,得到了老师的欣赏.新月的母亲设计拆散了自己儿子与容姑娘的恋情.

7.玉王 韩子奇和壁儿结婚.奇珍斋重新开张,越做越大,韩子奇被赞誉为玉王的美称.

8.月晦 韩子奇摔伤被送进医院,新月急忙赶到医院,到医院后突然昏倒,最后被查出来得了风湿性心脏病.

9.玉游 抗日战争即将爆发,韩子奇带者他的玉器来到了伦敦,没有想到妹妹玉儿也悄悄的跟来英国.他们住在了韩子奇的好友亨特家.而他的妻子和奇珍斋依然留在了北京.

10.月情 天星和新月的好朋友淑颜结婚了.而新月的病情已经加重,无法治愈了.

11.玉劫 亨特的儿子爱上了玉儿,却遭到拒绝.同一时刻在北京,奇珍斋再一次倒闭了.不幸的是伦敦受到大轰炸,亨特的儿子死了,玉儿受到了打击.

12.月恋 新月和楚燕潮恋爱了.她的母亲却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新月开始怀疑自己不是他母亲亲生的.

13.玉归 韩子奇和玉儿回到了北京,玉儿手里却抱着他和韩子奇生下的女儿:新月.壁不堪忍受,玉儿远走高飞.

14.月落 新月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导致了她病危,最终不治而亡.

15.玉别 的变迁

尾声:月魂 玉儿再次回到博雅老宅要看新月,结果却去了回民公墓.在公墓里,只有楚燕潮一个人在那里守侯…

《穆斯林的葬礼》赏析

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

“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

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的“演出”,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璧长于心计,次女冰玉聪慧善良。

一天有位长者带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主人公韩子奇。

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卖买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

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

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人也丧命。

为了抵债,韩子奇到“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

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壁,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

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

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随姐夫远行。

在伦敦亨特之子奥立佛深深的迷上了冰玉,但奥立佛在伦敦大轰炸中不幸丧生,冰玉在孤独,思乡的情况下与韩子奇相爱,并生下女儿新月。

战后一同回国,姐姐不容两母子,冰玉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求,留下女儿。

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

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发生爱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

而哥哥也因母亲的心计所使,娶了新月的同学,当发现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新月红颜薄命,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绝。

韩子奇瞬间苍老,母亲也终于明白自己的过错,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

后来韩子奇,梁君璧相继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子女。

多年以后,冰玉回来了,但一切都也物是人非…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

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

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

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讲述时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老北京的那些各行各业的老字号和文化;讲述北大燕园的景色,让我对北大和学生时代有些感伤;讲述避难伦敦,让我想起上个世纪的世界战争。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主人公新月的命运和与老师之间的爱情。

新月还是死了,带着遗憾走了。

但是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真理:爱情以及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是可以超越宗教和种族的,虽然在现实中经常会被扼杀,而正因为现实的残酷,才越发觉得这些东西的珍贵。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

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那是有关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整部小说的构思很巧妙—玉和月,互相交错,最终汇合在新月的身世上…玉,是父亲,韩子奇。

他对玉器的爱,使得他和师父的大女儿璧儿的婚姻,成了理所当然。

然而,这样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

直到年间,他被迫和小姨子玉儿一起去了英国,两个漂泊的灵魂在患难中产生了感情,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新月。

爱情的来临显得那么突然,不过这终究是种不该有的感情啊。

回国后的他难以面对守候了十年的妻子,最终放弃了爱情,没有和玉儿一起去英国,而是继续留在北京。

他宁可守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宁可瞒着女儿的身世,守着他心爱的玉。

父亲的这段经历还是比较容易让人动容的,他为了自己的玉舍弃了很多,这说不上,到底是值,还是不值。

月,是女儿,韩新月。

当她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她的生命,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走向终点了。

然而它来了,来的那么纯净美好,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

然而和自己的老师产生感情,这又是不被允许的。

不过他们不怕,什么也不怕,连死也不怕了,更何况爱情的阻挠呢

要走的人,注定是要走的,谁也留不下,这是她的宿命。

她离去的时候,他那疯狂的吻,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

死亡可以夺走生命,却带不走爱情。

小说写的很真实,无论是历史,宗教,手工艺,还是人的感情。

虽然有关很多历史我都不太清楚,穆斯林的宗教文化我也不甚了解,但是看完这书,就是觉得,很多东西好像就那么真真切切的放在面前,大到一个葬礼,小到一块玉。

作者在后序中说,“我和主人公一起生活。

每天从早到晚,又夜以继日。

我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

我已经舍不得和我的人物分开。

当我把他们一个一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死离别折磨得痛彻肺腑。

然而故事中的人,还是要离开,一个又一个,排着队似的,不紧不慢地离开。

悲剧故事都不可避免的如此。

印象最深的是,韩子奇身处英国伦敦时给家里寄去的那封信。

说是一封信,却也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我们还活着。

你们还活着吗

还活着吗…在那样一个战争年间,信竟然是这样写的,如此的问候,我心里一阵凄凉,一滴眼泪往下落。

在这本厚重的书里,可以看到两代人的凄美爱情,看到爱情中的无奈和悲哀。

有时候我们确实是爱着的,但也因为爱着,才会感到无奈,做出些伤到别人也伤到自己的事。

爱情到底该是一种责任

或者说由责任萌发爱情

还是患难中的惺惺相惜

抑或是生命有了交点后所碰撞出的火花

怎么样的爱情才能不被时间遗忘

补充:韩 新月 是真正的 美玉,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韩新月美丽、短暂的一生,韩子奇 坎坷奋斗的一生,梁冰 玉那不能为世所容忍的爱情,楚雁潮的心被创,他的一生一同新月被 穆斯林 埋葬了。

新月是个美丽纯洁的姑娘 她为事业而生 她的行为如玉 她的追求从未终止 即使忍受病魔的摧折 即使爱情扣开了她的心扉 雁潮是个勤学有为的青年 他以心灵来与人交往 他以真挚来架一座友谊的桥 即使那毫不 知事 的monitor 他也没有给以师长的 威压 啊,新月,啊,雁潮-一个怀着对师长的无比尊敬 一个带着对学生倾注 心血 的心愿 悄悄的相爱 悄悄的相爱了 深情而又毫无 知觉。

世俗为何要去阴隔 一个是怀着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一个是带着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虽热爱而不能 虽忠贞而无期 天可怜见 安拉 也不能容忍 读者的心-碎了 韩天星爱她的妹妹胜过一切,这兄妹之爱竟甚于夫妻之爱,他肯为自己的妹妹奉献一切,这个质朴平凡的男人

韩新月到底有何本事,惹这么多的人来爱怜

却又为她的 养母 所不容,这个可怜的小主人公不明白命运,但却得到了爱,最真诚的 纯洁的爱。

补充:这本书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 穆斯林 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

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读来着实让人心动

韩子奇是梁君璧、梁冰 玉的父亲梁亦清收留的 孤儿。

为了师傅临终的遗憾,也为了他自己 爱玉 如命的嗜好,他和梁家的大女儿梁君璧结成了连理,并成了梁家的主人。

随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了和他师傅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也成就了他在这一行业的顶尖地位。

然而,抗日战争 爆发了。

为了他心爱的玉,他 背井离乡,携带了他的全部 玉器 来到了英国。

而战争的硝烟同样弥漫到了英国。

在痛苦与绝望中,韩子奇与相依为命的梁冰玉相爱了,他们在绝望中努力找到了希望。

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新月。

在国外飘泊了数年后,还是为了玉,韩子奇回到了妻子的身边,带着女儿,守住了他的玉,继续做着玉的奴隶。

六十年代初,韩新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大的 西语 系,也就是她亲生母亲梁冰玉曾经就读过的 燕京大学 的前身。

在北大,新月和他的年轻英文老师楚雁潮深深地相爱了。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命运偏偏就是如此的残酷,新月,一个 十七岁 的姑娘却在他风华正茂的岁月被检查出患有 先天性心脏病,那是一种不治之症。

在楚雁潮的支持、鼓励下,新月勇敢地与病魔作着斗争,即使病魔缠身,她还是积极、乐观地生活着。

想着等到病愈那一天重新回到校园。

而另一方面,对于新月来说,最渴望得到的就是 母爱,从他记事起就似乎没怎么受到过母爱,一位母亲该担心的,该操心的事,全是由疼爱自己的 姑妈 所取代,似乎姑妈更像妈妈。

每当新月看到写字台上那张六寸大小与母亲的合影时,才会感受到隐约的母爱。

她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当新月了解到了事实的真相后,她微弱的心脏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和楚雁潮的真 挚爱 情也最终没能留住她的生命。

新月带着无尽的遗憾闭上了眼睛…几年后,当新月的亲生母亲梁冰玉到女儿坟前看望女儿时,发现了一位中年男子,矗立在亲人坟前,用 小提琴 深情地拉着《梁祝》…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看到穆斯林我们想到最多的还是 伊斯兰教、清真寺;关于回族,我知道的也很少,只知道回族人都很爱干净,不吃猪肉,男人们头上都戴一顶小白帽;仅此而已。

《穆斯林的葬礼》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这部长达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里,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回顾了 中国穆斯林 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 华夏文化 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 心理结构。

以及在政治、宗教 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 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示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及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

作品清新流畅,质朴无华;以细腻的笔 触探 测人的心灵,读后荡气回肠,留下深沉的思索,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有关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和新月的坎坷命运相比较,想想其实我们还是应该感到十分幸运和满足的。

生活在现在这个和平社会,有父母的疼爱,更有 追求幸福 的权力。

当看到当新月在病榻上还念念不忘学习她所钟爱的英文时,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现代人所要学习的地方吗

人啊,是应该学会满足,正所谓知足长常乐,当经历了生离死别,当看透了悲欢离合,我们最应该学会的是放弃看似重要东西。

因为放弃更是一种美,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进取、知足常乐 的过程。

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每当人们在看完一部小说后,而置身于故事人物其中,情绪也久久受故事人物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作者在用自己的心,或自己的生命去写的缘故吧。

他们并不是为了赚别人的眼泪,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情不自禁。

一个好的作家在写作时,并不急于下笔,而是经过想当长地一段“孕育”之后,他们面对文学,有着宗教般的虔诚,写作在他心中应该是神圣的,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做势,也容不得肮脏和居心不良。

因为一颗丑恶的心是写不出 真善美 的 好文章 的,也不会让人泪流满面的。

难道你不是这样认为的吗

长路漫漫,无限的思绪仍在飘荡,何处才是心灵的彼岸…

外国的名著的概括内容50~100字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下载此书

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列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嘉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

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荆棘鸟》考琳·麦卡洛 下载此书

年富力强的神父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权力,但他却爱上了牧主克利里的女儿、美艳绝伦的少女梅吉,内心处于权力与爱情的深刻的矛盾之中,从而引发出一连串感人至深的故事。

以两位主人公为中心,展开了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各自的人生悲欢离合;尤其是小说的时间跨度恰好横越了二次大战,因而两代人之间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冲突,更是引人注目。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文笔清新婉丽。

在描写荒蛮广漠的澳大利业风光时,颇有苍凉悲壮之美,而作为一位女作家

对女人爱情心态的探索,又十分细腻感人,故本书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

本书1977年在美国出版后,印数超过了800万册,与《教父》、《爱情故事》、《穷人、富人》、《洪堡的礼物》等作品一起,被《时代》杂志列为十大现代经典作品。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下载此书

魅力四射、倾倒众生、传奇女子郝思嘉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面对不幸坚强生活,从一个受人仰慕的庄园娇小姐到自食其力的女商人。

虽执着的爱着一个人,却又三嫁他人,仍无法得到梦想的爱情,糊涂的她发现今生至爱时,爱又离她而去…

《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 下载此书

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

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 克,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

1942年被捕,1943年9月8日被匪徒杀害。

他写过不少歌颂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散文、有关矿工斗争的报道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论文,最著名的是 在狱中写成的长篇特写《绞刑架下的报告》(1945)。

它揭露了法西斯匪徒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描述了狱 中难友们的坚贞不屈与团结斗争,在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时,作者仍豪迈地宣称:“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

其临终遗言“人们,我是爱你们的

你们可安否惕啊

已成为革命者的箴言。

作品表现了 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出版后己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80多种文字。

叶圣陶先生是怎么的一个人

叶圣陶先生是知名的三大家,即编辑家、作家、教育家。

他曾经说过,“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

他当专职编辑,是从商务印书馆国文部开始。

也就在任职“商务”期间,1927年5月,他迁居虹口横浜路景云里(今35弄)11号。

左邻10号是周建人,右邻11号丙是茅盾与冯雪峰,后门对面23号,是鲁迅的寓所。

作为一个编辑家,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在文坛上奖掖后进。

他在编辑工作中,严格执行择优采用的原则,尽管是不知名的作者,只要作品优秀,总是放在最显著的地位。

因此,他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期间,发现并培养了一批作家

丁玲,就是他在主编《小说月报》时发现的。

丁玲的第一篇小说《梦珂》,被排在头条,第二篇小说《莎菲女士日记》,又被排在头条;接着,第三篇《暑假中》第四篇《阿毛姑娘》仍然是头条。

这不仅鼓舞了一位向着文学高峰,起步攀登的年青姑娘,也引起文坛上的普遍注目。

在连续发表了这四篇小说以后,叶圣陶又给丁玲写信,说可以出本集子。

于是帮她向开明书店联系,出版了丁玲的第一个短篇集《在黑暗中》。

就这样,一位文坛上的新秀,被培养出来了。

丁玲在上海期间,曾经来过景云里拜望。

半个世纪以后,1979年丁玲于劫后到北京,又立即拜访叶老。

叶老赠词一首《六么令》,其中有句:“景云投辖。

当时儿女,今亦盈颠见华发。

正是回首景云里的往事。

不仅慧眼识丁玲,巴金的成名,也与叶圣陶的发现分不开的。

1928年,巴金在巴黎把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抄在5本练习本上,转投到《小说月报》,叶圣陶一看,便为它写了内容预告:“《灭亡》,巴金著,这是一位青年作家的作,写一个蕴蓄伟大精神的少年的活动与灭亡。

在1929年1~4月号的《小说月报》上连载以后,24岁的巴金,便从此踏上成名之途。

五十多年后,巴金在《致十月>》中,还念念不忘地说:“倘使叶圣陶不曾发现我的作品,我可能不会走上文学的道路,做不了作家;也很有可能,我早在贫困中死亡。

作为编辑,他发表了不少新作者的作,鼓励新人怀着勇气和信心进入文坛。

(载《十月》1981年第6期)

据说施蛰存的作《绢子》,也是经叶圣陶之手发表的。

后来叶圣陶为开明书店主编《中学生》,特辟了《青年论坛》和《青年文艺》,又发现和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如徐盈、彭子冈夫妇,胡绳、吴全衡夫妇,都是在向《中学生》投稿中,得到叶圣陶奖掖的。

并且据金仲华谈,这两对青年的结合,就是由《中学生》所促成的。

文坛上的多面手

在新文学运动中,叶圣陶是我国的早期新诗人、新型童话的奠基者,第一批创作了话剧与歌剧的剧作家,是散文家与小说家。

他是文坛上的一位多面手。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他寓居虹口时期,正是他作品质量登上高峰的时期。

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诞生于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

当时这份杂志的实际编辑人是周予同,主张要有连载小说。

据叶老后来回忆说:“因我有点教育界的经历、感受,于是答应下来,被逼上马。

大约七、八天写一个段落,以‘教育文艺’名目,连载12期。

从1928年1月动手,11月15日作毕。

他在《作者自记》中说:“每一个人物,我都用严正的态度如实地写,不敢存在着玩弄的心思。

因而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这十余年间的中国社会生活,成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一面镜子。

在《倪焕之》出版以前,我国虽然也有一些名为长篇,实为中篇的新作品,但在读者中影响不大。

《倪焕之》问世以后,我国现代文坛才有了真正意义的长篇小说。

当时有人说,这部小说“可作‘五四’前后至最近十余年来的思想史读。

茅盾则称誉这部作品做的是“‘扛鼎’的工作”。

解放前,《倪焕之》单行本曾经再版过12次,解放后又印行多次。

在这段期间,他写过一些短篇小说。

《夜》,发表于1927年10月《小说月报》,是当时反映“四·一二”事变的第一篇文艺作品。

《多收了三五斗》,于1933年7月登载于《文学》创刊号。

半个世纪来,它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

小说选用了丰收成灾的现实生活题材,从中掘出深含的思想。

他曾经说:“我想写的是那些‘戴旧毡帽的农民’的群象,…当时的农民曾经陷入那样的绝境。

这篇短篇后来被鲁迅与茅盾编入中国现代作家短篇小说集《草鞋脚》(该书由伊罗生译成英文,于1974年在美国出版)。

也是在这段时期,他出版过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还有散文集《未厌居习作》。

郁达夫曾经说过:“我以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的作品最为适当。

阿英认为,“叶圣陶的散文,真不啻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优美的、人生的诗”。

“左联”的“会外成员”

叶圣陶寓居景云里时期,正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筹备到成立与开展活动的时期。

他为“左联”做了不少工作,却不是“左联”的成员。

本来,叶圣陶同沈雁冰、杨贤江、侯绍裘、瞿秋白这些早期人,相知较深。

在《倪焕之》中,他笔下的王乐山,便有侯绍裘的影子。

在“左联”成立前夕,出于工作需要,冯雪峰曾经对叶说:“你、陈望道、郑振铎、傅东华,还是保持表面中立态度好,便于联系一些人,就不参加‘左联’了。

于是他就成为不参加“左联”的“左联”成员。

他悄悄地为“左联”做了不少工作。

当年一些党员作家,生活无固定收入,要靠稿费维持。

按照一般杂志规定,都是文章发表以后才付稿费。

叶圣陶任主编,就运用他的职权,交了稿就付稿费,不管后来是否刊用。

他不仅在经济上设法帮助,在当时白色恐怖后,还冒着风险,同“左联”患难与共。

他曾经回忆说:“胡也频被捕以后,丁玲到开明书店找我,请设法营救胡也频。

我立即在开明书店募钱,又和夏丐尊先生联名写信,请元老邵力子帮忙。

后来,丁玲、潘梓年被捕时,他也尽力奔走,参与营救活动。

他住在景云里,一直到“一·二八”战火发生。

在《战时琐记》中,他曾经写道:“旧居中了猛烈的弹,三层门窗都不存在了,墙上天花板上的粉饰也都震落下来,木器全毁,衣服有了枪弹孔。

书籍埋在灰屑中。

当时他一度避居在刘海粟家中。

战后先后迁居人安里(今霍山路21弄)、汾安坊(今东长治路894弄)、麦加里(今溧阳路965弄)。

到1935年秋,他才告别虹口,移家苏州。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重庆、乐山、成都等地致力于文教工作。

投身民族运动

抗战胜利后。

叶圣陶乘开明书店雇用的木船冒着急流、险滩、暗礁的危险,自重庆东归,在1946年2月抵达上海,重寓虹口。

那是开明书店的宿舍,在四川北路祥经里(今川公路146弄)。

当时国内形势日益严峻,他奋起投身于运动之中。

这一年7月,《文汇报》副刊《读者的话》因发表两封上海市警察的投书而被罚令停刊一星期。

叶圣陶立即致函该刊主编柯灵,建议:“文汇停刊期满之日,弟以为出一特刊,至少两版,专载读者投函。

文字内容宜抒实感,宜就最具体方面言之,不作空洞之呼号。

果然,复刊第一天,《读者的话》整版发表慰问信,另有一整版,转载上海与外地中外报刊对这事件的评论。

以后连续三天,还不断发表读者部分来信,以及来信未登的投书人名单。

这一次抗议斗争,得到社会上的广泛支持。

当闻一多被后,他在《》杂志上发表了《多说没有用,只说几句》一文,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李、闻案的罪魁祸首,并表示“‘人生自古谁无死’,今天,为争取与和平而呼号的人士,也没有一个怕死的。

不久,这份《》杂志,又继《周报》之后被迫停刊。

他在“休刊号”上发表了《又来挽“”》:“…自然,多刺一刀,教我们痛得更厉害。

可是,多刺一刀,也教我们恨得更深切。

我们决不肯说‘予谷无言’,我们要呼喊‘记住这个恨’

臧克家同志曾经谈过,他当时住东宝兴路,离叶老的寓所不远。

“叶老为人敦厚诚朴,对人彬彬有礼,真是蔼蔼然长者之风。

去拜望他,说到他的好处,他总是温和而含笑地高声说:‘不敢当

不敢当

辞别时,他一定亲自下楼相送,近十度的一鞠躬。

这不能作客套看,这是叶老先生的作风。

然而,在运动的斗争中,这位蔼蔼然的长者,却是一位怒目金刚了。

柯灵同志在33年之后,回忆叶老当年对《读者的话》所提的建议,写了一篇文章《叶圣陶同志的一封信》(载《收获》1979年第5期),其中有这样的话:“在‘五四’及其稍后一辈的老作家中,颇有些这样的典型:待人接物,谦和平易,质朴无华,看来很有些温柔敦厚气;但外柔内刚,方正梗直。

眼睛里容不得沙子,遇到需要行动的时候,决不落在任何人后面。

对这种前辈风仪,我怀有衷心的景仰,叶圣老就是其中的一位。

要“从践履方面努力”

他确实不落人后,一方面积极参加运动;同时还严格解剖自己。

在所写的《工余随笔》中,分析自己思想上的缺点,表示要“从践履方面努力”。

他对工作抓得更紧了,一直负责开明书店的编辑、出版工作。

这一时期他在百忙中,还为儿童、少年与幼儿,连续撰写了三种课本,极受好评。

正如开明书店在介绍中所说:“虽然不便匏说这便是文学,至少可以说写作的手法是‘文学的’。

他只当过十年的中小学教师,但他的教育思想与他所掌握的教规律,从文章中表达出来,便成为春风化雨,泽被着无数求学的青少年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

早在第一次寓居虹口时期,他就总结了过去的教学经验,在他主编的《中学生》与《新少年》这两份杂志中,发表了大量文学辅导青少年阅读、写作,指导中、小学教师正确传授语文知识。

其中《文心》(与夏丐尊合作)连载于《中学生》,由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单行本第一版,到1948年,已出到第20版。

这部书别开生面,用小说体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234333264裁,叙述语文知识与技能。

朱自清说它是“一部空前的书”。

曹聚仁后来谈,《文心》至少有三十种以上的翻印本,在海外流传很广。

叶圣陶在这方面的贡献,也使他成为出色的教育家。

正当他在白色恐怖中“从践履方面努力”之时,陈白尘通知他,黑名单上已经有了他的名字,劝他暂避。

于是叶圣陶不得不离开虹口寓所,住到辣斐德路(今复兴路)他的妹妹家中。

后来地下党先后委托李正文、杜守素、吴觉农同他联系,在周密的安排下,他于1949年年初,登上海轮,怀着“涓泉归海复何求”(他所写的“香港北上”中的诗句)的心情,前往香港,转道北上解放区。

作者:叶圣陶 2004年09月25日,星期六 07:36 回复(1)|引用(0)加入博采

回忆叶圣陶

我与元年(一九一二)毕业苏州草桥中学,当时称苏州省立第二中学,校舍在玉带河草桥之侧,故以草桥中学称之.叶圣陶乃一时之秀,且好文艺.

声讨是他的字,本名绍钧,学校内一直用此名,自作后,比名有秉丞、柳山、桂山等,是苏州吴县人,生于光绪19年(一八九三年)一九一六年他与胡墨林女士结婚。

声讨不仅是位教育家,又是一位文学家,等身着作,驰誉海内外。

叶圣陶于1921年组织成立文学研究会,是发起人之一,并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

1923年主编《诗》杂志,1925年与郑振泽合办《公理日报》,1927年编辑《文学旬刊》、《小说月报》、《儿童世界》。

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夜市中学生杂志编辑之一。

解放后,圣陶出任政务院出版总署副署长,1954年十月任教育部副部长,1962年再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他是文人当官,故人不忘故旧,继续与我鸿雁不绝。

他以后提任中央文史馆馆长职务。

数年前,苏州草桥中学以成立80周年纪念,书邀叶圣陶赴苏州,可惜圣陶因病未能应约,致函请假,未几,得讯圣陶却已作古。

他的著作有《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倪焕之》、《叶圣陶文集》。

又曾与朱自清合著《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

与夏丐尊合著的语文学术著作,又《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