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短句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简短)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简短)

关于传统节日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对传统节日认知现状的调查

调查问题:

1、关于“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造成冲击的感受与看法

(有,很强烈;有,但不强烈;从来没有;其他)

2、您是否觉得人们对外来节日的过分重视而影响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是 否)

3、您是否觉得外来节日比传统节日更有趣味

(是 否)

4、您是否觉得年味越来越淡,过春节成了一种形式

(是 有一点 否)

5、如果您觉得年味越来越淡,那么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工作或学习的压力、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人观念上的转变)

6、您过年时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吗

(全部都做、做了一部分、都没有做)

7、您知道每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或故事吗

(知道得比较清、知道一部分、一无所知)

8、您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吗

(知道得比较清楚、知道一部分、一无所知)

9、你喜欢过传统节日吗?(喜欢 不喜欢 无所谓)

10、你觉得传统节日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很大 一般 很小)

11、你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的途径

(书籍,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 听长辈说的 上课听老师讲的或同学讨论听到的)

12、你所了解的外国节日名称

(几乎不了解 2-3个 5个以上)

调查结果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调查显示60%的同学选择;喜欢t;35%的同学选择“不喜欢”,另有5%的同学选择无所谓.可见,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比较喜欢过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在中学生的生活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但同时许多同学反映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日趋淡化,在“为什么不喜欢过传统节日”调查一项中,高达55%的同学反映节目活动单调,38%的同学选择“吃,喝为主没意思”,另有7%的同学选择“太闹了”,反映我们现在的传统节日的缺乏与时具进,缺少更多的时代气息,所以对中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越来越弱.

2.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你所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调查一项中,有17%对的同学选择基本不了解,而能说出5个以上的仅有13%.与此鲜明对比的是“你所了解的外国节日名称”一项中,仅8%的同学选择了几乎不了解,而选择5各以上的高达31%。

中国传统的节日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日渐冷落可见一般。

另外在口头调查中还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不能准确地回答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的,有的同学甚至将妇女节、儿童节、国庆节、劳动节,这些法定节日说成我国的传统节假日。

3.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的途径,虽然多样,当有效性显然不足,21%的同学选择“听前辈说的”,38%的同学选择“上课视听老说的或同学讨论时听到的”,41%的同学选择从“网络、书籍、电视等大众媒体”获知,内容零散,分散,既不利于记忆,也不利于兴趣的提高。

4.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68%的同学“有必要保留传统节日”,而22%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保留”,另外的10%的同学选择无所谓。

反映传统节日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同,知道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在“你觉得传统节日的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一项调查中,选择“很小”的占15%,选择“一般”的高达68%,这充分反映了同学们的矛盾心理。

也许这次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未必准确,但应该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现在的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从中不难看出,我国传统节日在中学生中的影响力已经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2)反思与建议

我们认为造成中国传统节日日趋冷淡的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们的文化自觉程度不高虽然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生活中我们时常不重视,没有认真对待。

过去口号不少,但实际工作仍做得不够。

如2005年“中韩端午节审遗之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之所以选择韩国,据说是因为“韩国江陵端午祭从阴历四月初五开始,直到5月七日结束,活动达1个多月”。

期间有许多民俗活动,如汉诗创作比赛,乡士民谣竟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投壶等;有丰富的庆祝活动,如烟花游戏、端午放灯;此外还有被称作“乱场的商品交易”活动持续的时间不可谓不长,项目不可谓不多,参与面不可谓不广。

而相反,中国的端午节也有丰富的习俗,但在今天的生活中,却似乎只剩下“吃粽子”了,而且时间也只有1天。

2.外来文化的传入。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75%的同学喜欢洋节,只有寥寥25%的同学喜欢中国传统节日

接受调查的同学虽然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了解不多,却对近年来从西方舶来的“洋节”了解不少。

不仅能说出许多洋节的名称,还能说出“洋节”所代表的意思,如“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酥诞生;“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等。

年轻人的喜新厌旧,加上商家和煤体的炒作,“洋节”在中国学生中很受欢迎。

3.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明显不够。

传统节日作为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流传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

如果中学生没有机会接触,体验它的优美,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

如永强一带每年正月都有“耍龙灯”,它是否算是传统文化一部分,我们中学生认知是比较模糊的,而家长也很少明确告知,导致许多同学把它认同是迷信的一部分,同时又很少讲其中的寓意,由来,历史演变,同学们仅仅把这些当成“看热闹”。

4、洋节活动似乎更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

传统节日注重吃,喝,缺乏新鲜感,对于现在衣食无忧的青少年吸引力不大。

中学生正处在于一个非常活跃生理,心理变化时期,思想更倾向于玩乐,洋节恰恰正好符合我们的口味。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我们认为要改变传统节日对中学生影响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首先,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应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将传统节日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去年国务院已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通过各种活动,措施,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

传统节日中蕴涵许多道德因素、家庭温情,如中秋节,人称“团圆节”,春节、重阳节,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聚、尊老爱幼的美好愿望。

政府还可通过努力,将节日活动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由百姓办,使百姓快乐,让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温州的拦街福活动,使百姓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传承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节日才能越办越活,越办越有生命力。

其次,学校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应发挥主阵地作用。

学校尽可能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多开展一些相关主题活动,如“传统节日知多少”、“传统在身边”、“我与传统节日”等;过节之前,引导学生上网查资料、收集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过节时鼓励学生制作贺卡、小报,讲民俗故事,礼仪表演,节日饮食拼…让传统变得有声有色,让民俗变得可亲可,提高学生对本国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

另外,传媒也要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

同时可以请嘉宾来讲讲、请研究人员来讲讲还可以到乡村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情感,从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节日知识宣传给年轻人,像温州电视台“白晓讲新闻”栏目在这一方面就值得肯定。

相信在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将会大大改善,我们盼望着传统节日的复兴

传统节日的特色做法急

中国任何传统节日都行

“走进传统节日春节”主题文化活动的总结

“走进传统节日春节”主题文化活动的总结

春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

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关于年味越来越淡的讨论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二是由于很多人对中国春节的习俗知之甚少,春节习俗的传承发生了变化。

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走进春节”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了解了最具有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

走进中国“年”,观察它、发现它、感受它、融入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动员全民宏扬民族文化,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了学生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积极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假期中,七至九年级的学生研究兴趣盎然,同学们或独立自主,或三五个人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根据学校推荐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了研究课题,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实地考察、实践体验等方式,获取了大量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同学们的研究内容很广泛,从春节综合调查到“年”的传说、从春节的风俗习惯到外地过年的习俗、山东特产;从春节的饮食文化到“年夜饭”、“水饺的来历”;从压岁钱的使用到烟花爆竹的燃放…还有的同学对年画、窗花、春联、灯谜等传统文化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有的同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如:

七年级二班刘亚男同学在北京过的年,据他的调查,北京市一个春节放鞭炮要花一个多亿,而且他还了解到30%的烟花不合格,在烟花制造和燃放过程中,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甚至引起了火灾,同时在燃放过程中,到处硝烟弥漫,污染空气,放完后,地上还有许多小红纸片,工人们收拾很困难,因此,他建议同伴们要把放炮竹不仅当成一件好玩的事,也要让它成为一件安全的事,他还想发明一种无烟药,放完了不污染空气。

八年级三班田润雨、王鑫两位同学关于压岁钱做了以下的调查:1、你认为家长们应给压岁钱吗

如果应该,那么你认为给多少压岁钱最合适

2、你认为钱才是最好的“压岁礼物”吗

3、你认为自己应不应该拥有自由支配压岁钱的权力

4、你一般把压岁钱花在哪些地方

5、你认为怎样用压岁钱才最有意义

6、你的父母每年给你多少压岁钱

这与你的家庭背景相符吗

他们通过上网调查、电话咨询、查阅报刊、询问路人等方式进行了研究,最后他们做出了几点建议:压岁钱的数量应适当,不宜过多;可以将压岁钱改成孩子们喜欢的“压岁书”、“压岁碟”;同学们要正确的认识压岁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还可以把压岁钱存起来,学会计划用钱,科学理财。

同学们参与其中,其乐融融,收获着,快乐着。

他们包水饺,虽然包的不美观,露馅易破,馅包的太少成了面蛋,甚至切面时把手切破了,但他们经历着,体验着,努力着,从不会到做不好,再到做好,争取来年自己把每个饺子包得好看、好吃;他们不会写对联,但他们和家长一起贴对联、读对联,感受着传统文化,渴望自己能写出对联,猜出更多的字谜;他们与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打扫卫生、挂灯笼、做年夜饭、品尝各种传统菜肴、看春晚、放鞭炮、守夜、拜年…体验着家的温暖,传承着春节文化。

学生们和小伙伴一起合作,上街拍照、调查访问,掌握了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锻炼了能力,尤其是现实生活中如何调查,如何采访,如何上网搜集各种资料、如何总结的能力。

在“走进春节”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做研究报告1000余份,材料汇编成册,420多名同学表现突出,被学校授予“研究小学士”称号。

孩子们研究着,进步着;成长着,幸福着,快乐的笑脸如同绽放的花朵,体现着生命的精彩。

正如九年级一班的李刚同学所说:“欢乐中国年,研究更快乐,研究创奇迹”。

通过学校开展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探究活动,学生不光从学校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了解了我国的最传统的节日春节,他们懂得了流传下来的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

这都能教育现在的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敬老爱幼,团结互助,尊师重道。

并且懂得了一些相关的诗歌、民俗,并且老师教他们制作了小报、贺卡等,还教他们阅读、制作,动脑、动手,兴趣盎然。

通过活动发现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整理得较好,整理成了三大类别,但这三大类别,或者说三个问题都是比较大的,其实,下面还可以有一些小问题,老师应该把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归纳到大问题之下,而不应该把这些小问题删掉,学生可以从大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往往问题越小,越容易操作。

二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学习与协同学习。

为了提高本堂课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研究不同的问题。

相同的问题可以在一起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效果更好。

三如何更有效地交流。

应该说,这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很重视,但学生的交流方式比较单一,特别是研究之后的结果,因为时间关系,很多学生没来得及上传,集体交流基本没有。

整合以后,交流形式应该更丰富:生生交流、生机交流、师生交流等等,应该是一种立体化的交流模式,这一点,老师做得不够。

四如何进行评价。

评价不应该是形式,不应该简单为:你收获了什么

还应该对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反思,不仅仅对个人进行反思,对小组、集体的活动进行反思

这一点,在本堂课上是做得不够的。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了解了很多与节日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而且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节日春节的快乐,更使他们在尊重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受到爱祖国、爱生活的教育。

以现代人的角度来说说对传统节日的新认识

春节:传统节日的当代解读

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

在中国,离开了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毋庸置疑,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民族的根本,国家的基础,是凝聚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粘合剂,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

过去的七天,无论在繁华都市还是在偏僻乡村,中国各地乃至世界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在欢欢乐乐地过年。

欢度春节已经成为十几亿人民共同的中心话题,由欢度春节而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各种新闻,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可见,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欢度春节对于中国人的影响至关重大。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

春节无疑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的文化含义,无论怎样评估都不会过分。

在这个欢欢喜喜的大年即将过去却还意犹未尽的时候,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作一番粗粗的现代解读,也许不无意义。

春节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在中国古代,“春节”最早是指春天的节序,基本上和春季一词同义,后来才专指农历一年的元旦。

在农业社会里,对于物质生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天时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正是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列举了过年的种种现象,指出它们都和农业社会有关,说的极是。

春节时期的饮食文化,是基于农业社会的产品丰富多彩;春节时期的娱乐文化,是基于农业耕作中的冬季闲暇;春节时期的祭神文化,是基于农民们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以便五谷丰登。

春节时期的所有文化形态,几乎都是农业文化的典型表现。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观念的总和,但人们在使用文化一词的时候,更多的是指精神观念。

农业文化的精神观念,来自于农业耕作方式。

如果我们稍稍考察一下农业耕作方式,就会发现它的最大特点是地域的固定性。

农业民族不像游牧民族那样逐水而居,居无定所;农业民族也不像商业民族那样逐利而行,行无踪迹。

农业民族在固定的土地上世世耕作,代代传承,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两个十分明显的思想观念,即对于故乡土地的无比眷恋和对于家族亲情的极其注重。

前者为乡土观念,后者为亲情观念。

在中国,不管时光流转,不管社会变迁,不管政府更迭,不管人事代谢,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结,植根于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古代诗句,正是体现了这种情结。

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

在中国,离开了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毋庸置疑,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民族的根本,国家的基础,是凝聚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粘合剂,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

春节,所传承的正是这样一种意义。

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不管天寒地冻,筋疲力尽,不管路途遥远,车船劳顿,都要回家和父老乡亲相聚,这不是一种最大的乡恋吗

几亿乃至十几亿人民共同收看央视的春节晚会,随着晚会的节目同欢同乐,同唱同笑,塑造出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浓浓氛围,这不是一种最大的亲情吗

这种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理应推动我们更快地建设小康社会。

前几年,曾有学者提出“文化力”一说,结果引起了理论界的热烈讨论。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春节完全可以成为“文化力”一说的佐证。

值得回味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说过:传统是历史的惰力。

那么,春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所负载的传统意义和现代社会的某些方面是不是已经产生了不相适合的地方

事实上,几十年以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求神祭祖等仪式的意义已经大大减弱。

但是不可否认,春节对于现代社会也还是存在一些负面因素。

从经济层面上来说,由春节而产生的经济现象实际上是一种非正常的经济现象,它和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相悖的地方。

因为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迥然相异。

工业生产依赖的是市场需求,而不是季节和时令的变化。

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更有规律,更为平衡,除了某些人为的特定情况,很少出现大冷大热、大起大落的情况。

而农业经济是一种忙闲不均的季节经济,春节既然源自于农业社会,春节经济当然也就是一种季节经济,必然会给现代工商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阻隔和影响。

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春节所负载的意义虽然能够抒发乡恋情结,提升亲情程度,从而凝聚人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祥和。

但是过分注重乡土的眷恋,过分注重家族亲情的同时,其硬币的另一面可能就是对现代社会的刚性法律规则的忽视,这一点对于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未必有利。

中国社会中的“走后门”、“裙带风”、“关系户”等等现象屡禁不止,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说,和传统文化中的过分重视人情和家族亲情观念根深蒂固不无关系。

有事实证明,春节也是一年中社会上不正之风的高发时期。

当然,我并不认为乡土亲情及其他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法制规则生来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你无法忽视它们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的巨大差异性。

传统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它积淀了历史、丰厚了文化,但其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理念及文化认同也可能阻碍新观念、新主张的深入人心;作为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春节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正面影响早已为所有中国人知道,但其沿袭传统而来的某些与现代社会呈现出不适应、不相配的习俗,人们感觉到了,却未必能深刻理解。

如何张扬春节文化的正面影响,消解春节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赋予春节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正是我们在欢度完这个祥和美好的春节之后可以静下心来考虑的课题。

今天用现代的眼光解读春节的思想底蕴,其意义也就在于此。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开放,许多人却逐渐感到春节不再像以前那么吸引人,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

著名的民俗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大家觉得过年没意思,肯定不是因为在物质方面有什么欠缺,而恰恰是因为精神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春节是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它包含了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文化现象。

现在,春节失去了许多它原有的文化内涵,所以大家就感到年味淡了,心理上有一种不满足感。

陶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文化生活样式也比以前丰富了,这些确实都可能冲击春节,使得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一些传统仪式不再适于现代社会。

当然,春节有些习俗或者仪式可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那是个民俗更新的问题,但春节的主题和精髓永远都不会过时。

中秋节宜尽早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今天是中秋节,在人们晚上邀朋赏月之际,不少人也表露出心中的遗憾: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并不是一个法定的节日。

些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之后,人们为什么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民族历史传统,表现出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传统与现代,这一对看起来相对立的概念和事物,人们正在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和解释。

一个越是现代的社会,人们越是需要有心灵的安慰、精神的支撑和情感的流露,在人的内心世界需求增多之后,有着丰富精神资源累积的历史传统,就越有可能和有必要复活再现。

这一点,对于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亦不例外。

八十多年前,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访问中国,在对中国进行了两年的考察后,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具有自由精神、懂得快乐的民族。

他所担心的是,在中国也像西方一样“现代”之后,现代社会的理性和效率,会不会放弃善和美的传统理想的追求。

在今天反思这位“世纪智者”多年前说过的话,中国人所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现代”的架构中,承传涵纳传统的自由与快乐

也就是说,如何在现代社会,做有着美好伦理道德与审美情感涵养和向往的中国人

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那些节日,正能够起到强大的心灵滋养作用。

传统节日的那些仪式,千百年来都为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它们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内心情感的一种展现,包含了丰富的审美理想和伦理道德追求。

如同任何具有自身历史传统的国家民族一样,中国传统社会中人的宗教意义的安身立命、审美意义的情感陶冶、伦理道德意义的慎终追远等等,这些基本的个人与社会美德,就大量散布在那些传统节日所包含的精神理想中。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围绕这些节日,历代墨客骚人,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和美好传说。

这些传说和文字,不是生硬的伦理道德教条,而是一个民族灵魂的生动活泼的展现。

在袁世凯当政期间曾长期担任驻华公使的美国外交官保罗·S·芮恩施,在1913年参加当时中国的祀孔典礼时,就曾深有感触地写道:“典礼给人最深刻的还是由于吟唱的神情,音乐、以及参加典礼的人的非常庄严的态度…我不由地感到,中国人所以不愿完全抛弃这些传统,实在是由于他们有着爱好音乐的本能。

应该看到,这些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所具有的伦理道德和审美内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会与人生意义。

为什么在中国“现代”起来之后,更需要强调这些节日并认为应当将它们修订为国家法定节日

我们还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与传统社会人们有着大量闲暇时间不同,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方式和科层制管理方式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实现规范化和理智化之后,传统节日如没有相应的国家立法形式予以保护,它不可避免就会因为时间保证的短缺而受到冲击。

因此,以立法的形式,将中国五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全部或大部,从单纯的民间节日形式上升为假期保护的国家节日,使人们有时间在这样的节日里,从各种节日仪式中感受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享受节日所带来的心灵愉悦,在今天就显得非常必要。

以上仅供资料参考

参考资料:http:\/\/wwwr\/china\/jrlt\/rtkp\/t20040928_504045666.html

为什么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会被韩国申请为是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应该说,此前普遍认为亚洲国家是绝对不可能申请成功的(当然这是后话)。

因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需要具备惟一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三个特点。

其他国家的端午节不满足前两个条件。

而如今韩国的江陵端午节被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然而,韩国的申请成功凭借的就是自己的保护与重视程度,从这点来看,我们是不能比的。

韩国申请成功“不是坏事”,原因如专家所说:“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

韩国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这倒不见得,复旦大学文博系民俗学研究者胡志祥副教授就有不同看法:“‘端午节’和‘端午祭’并没有本质区别。

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响部分,在传播过程中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这期间,往往是核心部分保留了下来。

端午节在中国本来就是祭祀活动,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就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虽然在韩语中,‘祭’和‘节’的意义有所差别,但是在‘申遗’时,无论端午节还是端午祭,都应该用英文的FESTIVAL(节日)表示。

无论说法如何,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

祖宗留下的遗产落败了,我们以何颜面笑谈“这不是坏事”

说出口还真有一种心虚的感觉。

在去年韩国开始申请江陵端午祭为世界遗产,在前不久韩国某公司将“端午节”这一中文域名抢先注册时,都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不是滋味”,而今韩国申遗成功,也许大多数人也是—“不是滋味”。

如果说好处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并得到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那么,我们的端午节(而不是某国端午节)达到国际认同还有一段漫长沉重的路子要

我们不由的去思考,我们的落败其实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反省我国情况就会发现,我国节日体系的文化特色显得不足,洋节日侵袭严重,人们多是追捧外来节日文化而对自己民族的却缺少认识,更谈不上喜爱和保护。

这次韩国申遗成功的板子刚好打在我们的脸上,犹如韩国的影视剧将我们的专利卖给中国一样—这板子打得好,也打得不是滋味。

端午节不因外来节日文化而被忽视,也不因感情深浅而被漠视,也不因文化开放的借口而忽视文化的民族性,不管对端午节的感情是深是浅,不管全球化中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都要坚决捍卫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

在申请之前,我们可以不必为韩国的申请行为“义愤填膺”,因为结果还没出来,还有希望,也因为韩国保护江陵端午祭的经过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

因此,韩国的申请也是一种激励,激励国人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而韩国申请成功之后呢

我们还只能说,韩国的成功仍然是一种激励吧。

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的传统文化上,寄托在实实在在的爱护和保护各种传统文化上,包括端午节。

如果韩国申遗成功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那么它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

中秋节活动总结

又是一年月圆时,又是一年中秋月。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轻快的心情,迎来了2010年的中秋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形成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

中国人也越来越重视中秋节,尤其是在国务院把中秋节定为了中国传统三大法定节日之一后,我们对中秋节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作为离乡在外的我们,当然希望可以好好的过我们的中秋节了。

今年的中秋,没有亲人们在身旁,没有很亮的月亮和月光,没有昂贵的月饼。

但我们每个人都过得很开心,很满足,也许这是我们第一次和这么多人过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这是到今为止,我过的最特别的一次中秋,和一群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同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享受属于我们年青一代的中秋,表达我们心中的中秋情节。

作文:传统节日

清明随想?今天是清明节,天是阴的,还飘着零星的雨,千多年前dba博士学位的杜枚就把清明定格在这样雨天里。

今年是把清明立为法定节日的第一年,大街上到处都摆满了供人扫墓用的鲜花,多是菊花和百合。

那些由清明而引起的悠悠情思也就这样在空中飘荡了,但我的先人不在这里,他们的脚步没有来过这么远的地方,他们的一生只定格在那个几千里之外的村庄上空,他们从不会离开村庄去很远的地方,如果离开也只是在半径百十公里的范围内。

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能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谋生,会把异乡当作故乡来生活。

在他们的生活中异乡只是个遥远的名词,离他们很远。

但到了我们这代人这种观念完全改变了,异乡离我们很,故乡却远了,远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只会呆上那么几天,有时甚至还一连好几年也回不了一次家。

好多半场戏·半生祭次我外去旅行,一个人躺在车里,车在没有尽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城市一座接一座的被我丢到了后面,那种心情很复杂,这其间会有一些淡淡的乡愁,但这却不是主要永远的情节的,群山.河流。

湖泊与村庄在我的思考中一一远去,我的祖先哪里会得这么远,他们哪里会知道这个世界会是这样大潘安之路诗歌解读(之)假如我生活在海地—照片中这个。

《带着我的祖先去旅行》,这是我有次在旅途中想起的一首诗的题目,那时我正好去北京,车过钱塘江大桥,夕阳西下,空阔的钱塘江江面被太阳染得通红,把人的思绪也染红了,可惜这事过去好多年了,这诗却没有写出来,空留许多遗憾。

诗很多的时候也是一种思绪的点燃,过后就没用了。

漂着的生活让我觉得根越来越深越来越大,故乡在这时会成为一种力量,压迫着我,让我很多的时候夜不能睡。

故乡像一口很大的钟,总是在我深睡时不经意地把我敲醒,而祖先的灵魂会在我醒后的时刻风一样的徘徊在窗外。

离开故乡好多年了,要是我不讲故乡话很少有人会知道我是个异乡人,我的故乡很多的时候也似离我很远很远了,但我知道我的故乡并没有离开我,它藏在我内心最隐密的一个地方,冷不丁一个时刻出来就会把我打倒,就像今天,今天这个下雨的清明里,我的故乡和先人便从我身体隐蔽的那个部位了出来,让我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去想这些事情。

现在的故乡应该也是罩在杜牧的雨里,那些先人的坟上也应该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彩球,坟上也会响起鞭炮声,这样的一些东西会把断了的一些记忆重新续上,虽然是沉重的,可经历了这种沉重会更加感受到生的意义。

人生就是这样一步步过来,没有这些沉重的反思,人就会很脆弱,经不住生活的重压。

那些我们先人经历的日子已经成了历史,他们的日子是用自已的脚出来的,用自已的肩挑出来,所以他们的人生是坚硬的。

我们己经过了那个时代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享受生活,只是我们仍会有着困惑,而这种困惑是我们的先人所想象不到的,但我知道我们的先人也会和我一样曾经在无数个夜晚冥思苦想。

是的

就是因为这种苦想与思考我们才会得更好,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这种美好的生活说到底也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以从叧一个方面讲,怀念先人其实也是在传承一种力量传承一种信念,套用牛顿的一句话“我们之所以能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其实是站在先人肩膀上缘故”,没有先人就不会有新人。

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我想我们的先人之所以要选在这一天缅怀他们的先人,也肯定是有用意的。

怀念先人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要是并不是那份悲戚,而是那份再生的力量。

播种.孕育.收获.冬藏,如此周而复始,我们的这个民族才得已绵延了几千年,但我们更要承接那些更坚韧的东西让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林,这可能才是我们祖先的信念,也是我们这代人和后人的信念。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实验幼儿园 广东 江门 529031)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既可以规范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学习礼貌和礼仪,从小做一个知书达理,有教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431376563养,孝敬父母,讲道德的孩子,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32-01

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当今社会培养民族精神,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然而当今社会,上至成年、下至幼儿,传统文化在人们的脑海中越来越淡漠,这种现象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祖国下一代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所以,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那幼儿园该如何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下面,结合我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谈几点建议:

一、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应该包括: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文化特征分别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四大阶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1.时间:原始社会时期:从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国文化已有200万年的历史。

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2.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

原始艺术主要有:模仿劳动动作的舞蹈,以及陶塑、陶绘和木雕、骨雕。

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1.时间:夏、商、周时期,具体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约1800多年)。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2.各代文化特征

夏文化特征:尚忠。

从鲧、禹治水的故事可知,恪尽职守,英勇无畏,实干苦干,是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

商文化特征:宗教色彩很浓,可称之为神本文化。

西周文化特征:

(1)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即人本文化取向。

(2)农耕文化取向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总特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浪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是最杰出的思想家。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总特征:制度化、模式化、程序化。

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

① 开拓、进取、创新是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② 思想文化统一。

最重大的文化活动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 社会虽动荡,但文化多元,生动活泼,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② 兴起了一股新的文化思潮—玄学。

玄学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着眼点在于思考个体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崇尚精神自由。

这影响了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

③ 佛教与道教勃兴,发展到隋唐时期,与儒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成熟期(隋、唐—南宋)

隋唐时期:

① 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隆盛时代,气度恢宏、史诗般壮丽。

有一种“有容乃大”的气派。

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唐型文化”的特点是:开放、外倾、色调热烈。

② 唐代是诗歌与书法的黄金时代,也是绘画的极盛时期。

在清代所编的《全唐诗》中,收唐诗48900首,诗人2300多位。

③ 中外文化交流的大事是中日文化交流。

宋朝时期(北宋、南宋):

① 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宋型文化”的特征是内省、封闭、精致、色调淡雅。

②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

③ 市民文化(市井文化)勃兴。

话本、说唱文学应运而生,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瓦舍勾兰,“瓦舍”是固定的游艺场所,“勾栏”是瓦舍中划出的专供演出的地方,上演傀儡戏、参军戏等戏剧。

④ 宋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十分突出,指南针、印刷术与火药的改进与运用,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

(三)衰落期(元、明、1840年前的清朝)

元明时期至清朝中期,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落,暮气沉沉,又孕育新生。

元朝文化的基本特点:

1.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既冲突又融汇。

2.中外文化交流规模盛大。

明朝至清朝1840年前的文化特点:

1.文化专制空前严厉

朱元璋规定科举考试一律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乾隆帝借编纂《四库全书》之机,开展禁书运动,长达19年,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万1千多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

大兴文字狱。

2.封建政府主持编纂了四部大型的图书

《永乐大典》,是类书,收入各类著作七八千种,正文22877卷,篇幅总计3.7亿字,被公认为世界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可惜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焚毁、被劫

1960年,中华书局多方搜集,影印出版730卷。

《古今图书集成》,修于康熙、雍正时,是类书,篇幅约1.6亿字,是我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用途最广、体例最完善的一种。

《四库全书》,是丛书,成于乾隆时,收书3503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四库全书》抄有7部,今存4部,藏于北京、甘肃、台北,另有杭州的残本。

《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收字字数最多的字典,收字47035个。

3.明末清初,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潮。

多少具有市民的反叛意识,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将批判的锋芒直指专制君主。

4.明末清初,西学东渐。

以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为代表,西方人带来了近代的世界观念与自然科技成就。

但到雍正年间,传教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中断。

5小说发展到明清臻于极盛,出现了四大名著。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从1840年战争爆发到1912年中华建立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总特点是新旧杂陈,外来的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冲突又交融,两种文化展开较量,“死的要拖住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作文关于国学传统文化的精神六百字左右,写得好采纳,好心人帮帮忙

“国学”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个人并不赞成“国学”太热,“国学”是一个专门领域的学问,它应该是学者长期致力培养研究的事情。

记者:我知道您对当前的“国学热”及相关问题有着非常深入细致的思索,并且观点非常独到。

请您谈一谈“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与区别。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内涵要宽泛得多,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叫作传统文化。

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

而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该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

国学则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

我们在谈学理问题的时候,不应把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混淆起来或者等同起来。

一个时期国学话题得到学术界乃至学术界以外人士的关注,似乎有一点“热”。

有的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小学生有国学班,互联网上在辛苦地遴选“国学大师”,与国学有关的书籍销路也不错。

这种情况实际上有一个背景,跟20年来学人以及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弘扬有直接关系,人们对传统文化已经减少了陌生感,甚至有了一定的认同感。

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现在国学成了一个时兴的话题。

但我个人并不赞成“国学”太热,在我看来,“国学”是一个领域的学问,它应该是学者长期致力培养研究的事情。

人文领域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太热,对学问来讲都不是好现象。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过一次关于“国学热”的讨论,当时大家在使用“国学”一词时,表现得比较审慎。

现在讲国学讲得太泛,什么都成为国学了。

我更倾向多使用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概念比“国学”更亲切普及,更容易被民众以及外国人所接受。

因为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都有被传统所遮蔽的一面,都需要有对传统的反思能力,都有一个对待传统的态度问题。

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应该是让传统成为现代化的必要资源,用现代性批评传统,也用传统批评现代性。

在我们国家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它进行新的诠释,使传统成为现代人今天生活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物化的层面。

那些历史文化的遗存,那些物化的文化典范,我们需要增加保护意识。

此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现在因为有联合国的倡导,各国都很重视,我们国家近年也给予极大的关注,获得良好的成效。

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它的学术部分。

当然就国人的教育而言,我认为国学应成为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内容之一,这个问题比较大,需要有心人细致探讨。

即使是在教育领域,也不应用“国学”来代替“传统文化”。

记者:您对国学概念的缘起及其演化过程也有重新检讨,对一些相关概念作了细致的辨析,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刘梦溪:“国学”这两个字连起来使用,时间比较早,《周礼》里就有“国学”字样,但那是指国家所立的学校的意思。

现在我们使用的国学的概念,发生的时间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初期,比如1902年梁启超与黄遵宪的通信中,黄提到梁有创办《国学报》的设想,黄遵宪认为在时间上梁启超的想法未必合适。

这样我们至少知道1902年国学这个概念就开始使用了。

这封信在《黄遵宪全集》里能够查到。

章太炎先生使用国学的时间也比较早,而且他是最有资格承当国学大师称号的人。

1903年他因“苏报案”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到日本,当《民报》停顿的时候,他讲起了国学,正式挂牌开讲,鲁迅、吴承仕等曾前去听讲。

章太炎第二次讲国学,是1913年至1916年被袁世凯软禁的时候,在北京钱粮胡同,北大许多教授去听。

第三次是1922年夏天在上海开办的系列国学演讲,《申报》为之配合,每次演讲都作报道,影响更大。

章太炎的《国学概论》一书,就是曹聚仁根据上海演讲记录整理而成的。

最后是章太炎的晚年在苏州,又办起了国学讲习会。

20世纪的20年代,国学最为流行。

除了章太炎的上海系列演讲,还有几件不小的事情,使国学的名声大震。

一是1922年和1923年,胡适和梁启超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分别开了两个国学书目。

胡适的书目叫《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刊载在1922年《读书杂志》第七期上,列书籍184种。

梁启超不赞成胡适的书目,认为他该列入的没有列入,不该列入的倒列了不少。

所以他索性自己重开了一个书目,叫《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1923年4月26日开列的,收书目141种。

试想当时的胡适之和梁任公在思想界是何等影响,他们这样的大举动,对国学的推动能没有作用吗

其实20世纪更重要的事情,是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和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

中国两所地位最高的现代大学,分别成立了国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其影响不言自明。

北大国学门聚集了一批学者,其中章太炎先生的弟子不少,负责人是吴承仕,也招收了学生。

出版的刊物叫《国学季刊》,胡适写的发刊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影响比北大国学门还大。

后来的许多最著名的文史学者,如徐中舒、姜亮夫、王力、谢国桢、刘盼遂等,都是清华国学院毕业。

但清华国学院只存在了四年的时间,到1929年就停办了。

无独有偶,北大国学门也存在了四年的时间,1927年停办。

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到20年代末大学的学术分科渐趋成熟,文、史、哲成为各自独立的学科,那么综合性的国学,其立足的余地就相对比较小了。

和国学有关的是“国故”和“国粹”。

“国故”一词是章太炎的发明,他的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

我们中华民族所有过去时代的典故和故事,或者说我们所有的文化家底,都可以叫做“国故”。

胡适觉得“国故”这个词可以成立,他提出了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的口号,并说研究国故的就叫“国故学”,简称“国学”。

而“国粹”一词,是从日本传来的。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有一派主张发扬本国精神的学人,例如创办《日本人》杂志的志贺重昂,提出了日本有自己“独有的国粹”的想法。

其涵义相当于“民族性”或者“民族精髓”,也就是指一个国家特有的精神财产,一种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性。

“国粹”的概念传到中国也是在20世纪初,梁启超很早使用,章太炎的著作里使用国粹的概念更要多一些。

但“国粹”的概念传到中国以后,似乎了下行路线,不再指民族性或者民族精神,而是包括了物化的文化形态,比如京剧、中医、中国功夫等,就成为国粹了。

或者还可以包括中国画、中国书法等。

纯精神现象则不容易找到可以用国粹称之的事物。

而且国粹须是今天仍然有生命力还在继续发用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过去的遗存。

比如秦砖、汉瓦、兵马俑、武则天墓、楚简、帛书等等,还真的不能叫国粹,而是可以称为国宝的。

国学、国故、国粹这些概念我们需要区别开来。

国故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国粹也不能用得太泛。

国学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名词,学术大家们有的有所保留,连写《国学概论》的钱宾四先生,都说过这个词前无承继,将来恐怕不容易成立。

马一浮也说过这个词不够恰当。

但他给定了国学的新定义,认为国学是“六艺之学”,这个主张值得今天给予足够重视。

我宁愿采纳马先生的国学定义。

国学并非不好,但不必一窝蜂地大热起来。

我们长期以来对传统采取的是一种隔绝或隔膜的态度。

这些年所做的还是处在对传统“恢复记忆”的阶段。

“国学”本来是旧学问,现在大家都来讲,其实也不是要怀旧,不排除有人是要赶讲国学这个“新”时髦、“新”时尚。

记者:那么是否可以说,目前的“国学”热与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有一些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由于传统文化源流的断裂甚至于在社会生活中一度“失宠”有关

在您看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哪一个关节点上出了问题

刘梦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始逐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时间并不长,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也就是30年的时间,认真地说还只是处在连接传统、恢复记忆的时期。

因为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对传统采取一种隔绝或隔膜的态度。

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方面,长时间有人认为传统是现代性的一种阻碍。

谈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晚清到所发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当时人叫“大变局”。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都表达过“大变局”的思想。

就是持续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儒家思想作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呈崩塌耗散之势。

因此晚清以来的百年中国,实际上是处在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的过程之中。

“五四”对传统的检讨不是没有缘由的,但“五四”精英彻底批判传统的结果,使传统大大减少了在民众中受拥护的程度。

而民众不拥护自己的传统,传统的传承就会发生困难。

新儒家说后“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花果飘零”,不是没有道理。

所以才有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这些大儒出来,为故国的文化招魂,才有1935年何炳松等十教授的中国文化本位的宣言,才有1958年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民族的文化传统,按人类学家的观点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分别,大传统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比如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小传统则是指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

中国社会的特点,是有长期的完善的民间社会,因此文化的“小传统”格外发达。

但是,十年时期对小传统的破坏最为严重,特别是社会公德、社会良知和社会伦理的被毁弃,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改革开放后,不光是知识界,领导者以及民众态度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进入传统的重建过程,首先应该对传统“恢复记忆”。

为什么是“恢复记忆”

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传统。

90年代初期,我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对话,他就讲,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20年代不想看,80年代看不见。

就是说到80年代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传统了。

金先生是研究现代化的社会学家,他用通俗的语言所作的概括,我很佩服。

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即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国家,它是一个有传统的国家,但是在现代中国人身上,传统承载的量是非常之小的。

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还认为,我们什么事情做不好都是因为传统在作怪,其实,不是这样的。

与其说中国人喜爱传统,还不如说中国人更愿意求新。

只是“新”得没有根基,“新”得不够稳定。

“国学”本来是旧学问,现在大家都讲,其实也不是要怀旧,不排除有人是要赶讲国学这个“新”时髦、“新”时尚。

我们百年来的经验,五十年的经验,二三十年的经验,有两条最重要:一条是历史不能割断,另一条是世界不能脱离。

文明是有它的共相的。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求同”比“立异”更重要得多。

记者:您认为在重建传统的过程中,哪些问题至关重要

或者说哪些原则必须持守

刘梦溪:我现在考虑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历史经验,千年的经验,百年的经验,五十年的经验,二三十年的经验,有两条最重要:一条是历史不能割断,另一条是世界不能脱离。

清代的问题就是它与世界相脱离,它闭上了大门,割断了对外交流的渠道。

三十年以来作为基本国策的改革开放,目标之一就是让我们进入世界的大家庭,不脱离开世界大势来孤立地考虑自己的问题。

对历史的反思,对传统的承继,则是要整合自己的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所用。

因此近年的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国学的提倡,当然是理所必至的好事情。

可是伴随着大家为重建传统所做的努力,也有一些意外之见和意外之行值得我们检讨反思

比如设立小学生国学班,倒也罢了,却要小孩子们穿上古代的袍服,念《论语》要摇头晃脑,此理我实不可解。

又比如有人提出应该恢复黄帝纪历,这个想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以公元来纪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要一步,连纪历都要改变,近代以来我未之闻也。

虽然是个别的说法,也够让人感到意外了。

又比如前年圣诞节期间,据说有“十博士”提出要抵制圣诞节,这也非常荒唐。

如果在西方,在美国,如果有美国人提出来要抵制中国的春节,亚裔和华裔会认为这是种族歧视,美国的法律也不会允许。

最近还有人提倡,国人要穿所谓“汉服”。

什么是“汉服”

唐朝的、宋朝的还是清朝的

我们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为了传统而忘记今天、为了中国而忘记世界的思维方式。

文明是有它的共相的。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求同”比“立异”更重要得多。

虽然我们做学术研究不能不区分出“异”来,“理一”还得“分殊”,这是宋儒的观点。

但区分“异”的目标结果是为了求

民族常识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详细教学设计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的必要性。

课时安排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2课时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2课时

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课时

第十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2课时

第十一课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4课时

第十二课 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2课时

总复习 6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教学目标: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

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二、合作探究:

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曹雪芹)

教师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三、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了《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了解了《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激发了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灿烂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1.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曹雪芹和《红楼梦》。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二、合作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材45页《灿烂的文学艺术》,并进行思考: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哪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有哪些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

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提问:读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了文学艺术,你有哪些体会

指名说一说。

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内容,连一连下面的诗歌、传说、故事、歌舞 是哪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就。

《离骚》柯尔克孜族

《格萨尔》彝族

《嘎达梅林》纳西族

《创世纪》蒙古族

《阿诗玛》藏族

《玛纳斯》汉族

《艺山红梅》蒙古族

《百鸟衣》高山族

《日月潭》壮族

《江格尔》白族

京剧 朝鲜族

牧歌 黎族

香哩歌 佤族

孔雀舞 傣族

竹竿舞 瑶族

木鼓舞 哈萨克族

长鼓舞 汉族

学生连一连,做完后集体订正。

说一说“花儿”。

让学生讲一讲对“花儿”的了解。

家乡青海地区流行的山歌“花 儿”,是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家乡每年“六月六”都有规模较大的“花儿”演唱会。

三、课外拓展:

了解并学唱少数民族歌曲。

在班上进行一次少数民族歌曲演唱会。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灿烂的文学艺术,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培养了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

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

(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

(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

为什么

三、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四、课堂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国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让学生了解了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懂得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探究与体验。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究与体验更加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合作探究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了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二、合作探究:

1.比一比。

向同学介绍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看谁介绍得最生动。

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

2.说一说。

说一说,学校开展了那些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看看谁说得最好。

3.阅读跳一跳。

课外活动的时候,让我们跳一跳,锻炼锻炼身体,放松一下。

4.改一改。

如果我们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将它们变成我们生活中可以参与的体育活动,你就成了小小改革家了。

写出你的活动说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三、拓展活动:

在家里,邀请爸爸妈妈一起踢毽子,让家庭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探究和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利用说一说、跳一跳、改一改等活动,去真正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

第5课时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1.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班大多数是汉族,我们汉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哪些

那么各少数民族也有哪些节日呢

这些节日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欢度这些节日

二、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火把节的来历》。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讲一讲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阅读与思考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59页《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并思考:

汉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

人们怎样庆祝火把节

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

人们怎样庆祝泼水节

“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意思

它是哪个少数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开斋节又叫什么节

人们怎样庆祝古尔邦节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大家评议。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过节的资料(图片、文字),包括怎样过节、节日的来历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对别人的方法进行理解,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了解了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