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感悟

集体备课的五个步骤(集体备课的五个步骤PPT)

集体备课的五个步骤(集体备课的五个步骤PPT)

如何主持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运作方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学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

一般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公共科和规模较大、门类较多的专业教研组可分成若干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二研”、“三定”

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

(2)集中研讨—“四备”

集中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

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

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3)修改提纲—“五统一”

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充分体现“五统一”:学思想,统一“双基”、“双力”(智力、能力)和“双育”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要求。

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4)撰写教案

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

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

(5)信息反馈

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3、时间安排:学校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规定几次,或每周一次。

视各校各组教师组成情况而定。

如果将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排进课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了。

二、集体备课必须坚持“三性”原则

1、统一性原则。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

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

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

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

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三、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

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

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

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

这大概就是“功夫在诗外”。

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

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教后及时组织评课。

执教者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

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

概括地说,备课要统一,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可以百花齐放。

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骨干。

一来有把握,二来组长也省心。

备课是贯穿于每学期的全过程,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也应给新同志压压担子,让新同志来当“中心发言人”,同时采取“青蓝结对”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

这样可以一举数得。

幼儿园备课组活动主持稿

主持稿

暄、菲:尊敬的家长,

峰、丽:亲爱的小朋友们:

和:大家好

暄:首先感谢各位家长来参加我们的亲子活动

菲: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你们的到来。

峰:家园互动人心暖,群星闪耀情意浓。

丽:这次我们举行的亲子活动,主要目的是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激发孩子的荣誉感。

暄: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领导为大家讲话

菲:现在请家长代表讲话,掌声欢迎

暄:我们本次活动重在参与,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加。

如何主持公开课教研活动

主持公开课,必须在开讲前说明(1)本次公开课的目的;(2)听取公开课的要求;(3)对讲授公开课的老师做介绍。

公开课结束后,应该对教师的讲授进行讲评,讲出希望大学学习的优点,及需要注意的缺点,最好宣布结束。

讲授公共课必须:精心准备好授课内容,做到主题明确、层次分明,每个问题讲解清楚。

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活动

公开课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还有领导及其他老师参加,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好时机。

如何让集体备课不只是流于形式

一个团队的建设,离不开制度和规范。

以我校为例,集体备课制度从建校之初就已形成,最近几年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重视,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工作规范。

它的最大特色是“四个定”,即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

1、定地点

学校投入资金,配备了两个拥有多媒体设备、能随时上网的专用备课室。

我们的集体备课活动都是在这里开展的。

这样,教师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电子教案进行展示,方便大家共同探讨和修改。

2、定时间

教务处在安排一学期的课程表时,就已经将每个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时间考虑在内,一周中必然会有半天,备课组的每位教师都不安排课务,这半天,就是我们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

初中教师工作杂而且忙,许多人还担任着班主任工作,所以定地点、定时间不仅为集体备课提供了硬件支持和时间支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间和这个地点,可以不接电话、不见家长、不干杂务,保证大家真正安心、静心,坐下来潜心进行教学的探讨和教艺的切磋。

在这个小小的备课室和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我们有时可以提前备好一周的教学共案,工作效率非常高。

3、定内容

由年级的学科首席教师主持,明确每次备课的内容。

4、定主讲人

每次活动一般指定两位教师作为主讲人。

四、集体备课的工作流程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不仅带来了集体备课内容的转变,也必然带来教师集体备课模式的改变。

这种改变应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和提高。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形成了“分配任务,独立备课—合作交流,形成共案—独立备课,形成个案”的备课流程。

1、分配任务,独立备课

一般来说,在学期初,学校会要求每个备课组进行第一次集中备课。

我们在这次备课时,除了要制订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外,还要将全组教师分成几个小组(3人一组),并将备课的任务明确分配到每个备课小组。

然后各小组要以准备一堂公开课一样的认真态度精心备课,拿出“初始教案”和相关资料。

这是第一次“独立备课”。

2、合作交流,形成共案

这是集体备课的中心环节,由年级的学科首席教师主持,并由相关的两位教师作为主讲人。

要求主讲人在集体备课时将“初始教案”发给各位教师(当然也要求其他组员事先进行独立备课,为开展“合作交流”奠定基础)。

在合作交流这个环节中,先由主讲人讲解本次备课内容的初步构想,然后,其他教师提出自己对这一构想的看法。

教师通过交流合作可以不断调整最初的教学构想,自觉地摒弃不合理的教学设计,经集体讨论、修正之后最终形成最佳共案。

3、独立备课,形成个案

每个班级有不同的学情,每个教师有不同的教学个性和特长。

所以共案形成后,大家并不能拿着共案直接进课堂去照本宣科,而要在备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备学生,即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形成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教学个案。

这是第二次“独立备课”。

一般来说,共案是电子稿,发到校园网上,每个教研组都会有专门的网络管理员负责下载、整理、保存,形成我们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个案是手写稿,由每位老师自己保存、使用。

另外,每次集体备课正题开始之前,大家会互相交流一下教学进度和授后心得。

结束之前,备课组长会预告下一次备课的内容和主讲人。

这个工作流程看来有些繁杂,但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这种感觉。

因为它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把教师从个人的低效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比如,中考复习阶段,初三语文组在潜心研究命题方向的基础上自己动手编写了一套比较有针对性的复习资料,内容包括《文学作品阅读指导》(12份)、《科技作品阅读指导》(6份)、《课内文言文阅读指导》(13份)、《28首古诗鉴赏复习指导》;在最后一轮的作文复习中,我们又一起研究考试热点,编制了几个作文题目。

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在全组讨论、分头编写、组长汇总的程序下完成的。

如果没有大家的通力合作,这项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的工作是任何个人都完成不了的。

家长会的主持词

家长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又聚在这里,共同探讨教育孩子这样一个重大的话题,孩子是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希望,我们有很多没有实现的愿望,期待着孩子能替我们完成,作为孩子的数学老师,我和他们已经共同度过了一年半的时光,一年多来,我在李老师的扶持帮助下,逐渐掌握了低年级教学的一些规律,接近500天的相处,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心中都留着深深的印象:聪明的邱鑫,沉稳的宫欣,能干的张雪,扎实的鹿璐,勤奋的岳登兴…可爱的孩子像影子一样时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的脑海里总会闪现出那难忘的一幕: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作业不会做,在体育课的时候跟着我到了办公室,一边又一遍的讲解,孩子也能感觉到我的不耐烦,但是当他最终明白了之后,孩子抬头冲我甜甜的笑了,眼里还有泪花,一刹那间,我感动了,多么纯真的心灵

这个小男孩就是平日里默默无语的,总是悄悄的帮老师做好上课准备的魏守亮;还有,我经常和李老师说起的王莹,那么本分,那么平静,那么不用别人操心,平静的经常被老师遗忘,却又总是学习扎扎实实,稳步前进。

不能说,这里面没有家长倾注的深深的爱,一个孩子走出来,身上带着的是父母的影子,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的体现。

这学期学习进步特别大,各方面都有进步的同学孙文涛,着实让我们感动家长对孩子的细致与耐心,这个孩子整个的变了,学习习惯好了,书写好了,课堂纪律好了…还有巴伟,一直都是书写潦草的,但是从某一天开始,写的字也和长的小模样一样的可爱了,作为老师内心里的那份高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每当一个孩子出现不稳定的势头时,我们总要想:到底是那里出了什么问题

是孩子不舒服吗

还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低年级的孩子,身上很明显的刻着家庭的影子,你对他付出一分,他会回报你三分,当孩子出现了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事情时,我们也要搁心想一想,我们没有什么问题吗

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作为教师,最欣慰的是看到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最痛心的莫过于看到他们做错事。

教师爱学生,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倾注了自己的爱心与耐心,主动关心了解他们,尊重信任他们,而又严格要求他们,经常对他们表扬和鼓励,我们班已经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主人翁,都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力。

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相互比较,产生了竞争,竞争的结果使学生得到提高和自我的重新认识。

同学们的自觉性高、纪律性强、协作精神好、奋发向上的劲头足。

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取得学生尊重、信任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在讲课中,既要恰当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

讲课成功,学生就会尊重你,信服你,这样就能为做好班级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果备课不精,讲课平庸,学生就会心烦、生厌,学习的兴趣就会打折扣,所以,课堂上我们经常用能激起学生兴趣的语言和方式,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数学医院让孩子在过足了医生瘾的同时懂得了作事一定要严谨,可不能让一个好端端的人在自己的手里缺胳膊断腿,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并及时提问学生,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候,都下课了,有的学生还余兴未尽,举着手要提问题。

这样,课堂上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班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教师的爱也会影响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态度。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爱学生,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努力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教师爱学生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学功课对不起老师辛勤栽培的内心体验(对后进生尤其是这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某学科的兴趣和自觉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这一点,所以我处处关心帮助学生,当落后的学生稍有进步,我就会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句:“好好学,老师喜欢你。

并及时在班里加以表扬,这样,不仅后进生学习有了劲头,别的同学也受到榜样的力量的鼓舞,所以,我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气氛很浓,这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

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

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

感受到 了集体的温暖。

我欣慰的看到家中的“小太阳”们都很有爱心,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另外,我还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宽容别人,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要互相礼让,不要斤斤计较,犯错误不要紧,只要诚实,勇敢的承认错误,有错就改就是好同学,并告诉同学们,老师不看你的过去,只要现在表现好,在老师眼里就是好同学,目的就是有意激励一些落后的学生,大胆去学习,思考,劳动。

无论他们做得多么不完整,那怕只完成了任务的五分之一,老师也很高兴,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来完成得更好。

我认为,对于充满稚气的孩子,不仅需要恰如其分的批评,更需要宽容与信任。

并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付出的努力能得到公平评价,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融合在集体之中。

良好的班风就是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在持之以恒的坚持中形成的。

当然,差异毕竟是存在的,现在班级还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如:有的同学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有的同学喜欢攻击别人,和同学关系相处不好,有的同学对班集体漠不关心,有的同学不愿意承担责任等等。

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联系,及时帮助孩子改掉这些缺点。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还不是第一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经常读书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独立处理一些小事情的习惯,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习惯,主动关心集体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主动参加班级活动的习惯…如果这些好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将受益终生,这也是我们做家长所希望的。

那么,以后在抓孩子学习之余,请家长们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祝各位家长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愿我们班向着各位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愿我们的孩子蓬勃向上,全面发展,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龙”、成“凤”。

对你们的到来,再次感谢

谢谢,请采纳

如何组织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发言稿

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前提

小学数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

做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

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

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蕴新,又不断化新为旧,不仅纵的有这样的联系,还有横的联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汇贯通。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

正因如此,自己在教学中运用了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1.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某一个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学中则要突出“演变点”,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如“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这部分知识,要以前面能整除的除法验算为基础。

两类验算都要用“商和除数相乘”,后者演变的是“还要加上余数”。

教学时,不但复习能整除的验算方法,还以127÷6为例要复习有余数的除法,其中重点追问:“这道题中127÷6,商21是平均分的127吗

那么平均分了多少

验算时只用商和除数相乘行吗

应怎么办

这一系列问题,大家讨论”。

这样就能顺利地掌握新规律和验算方法。

2.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的,教学中则通过突出“连接点”这一途径,从而突破重点难点:

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由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通分两个旧知识组成的,它的关键问题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教学新知识前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是旧知识,并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

为什么它们能 为什么

这时又可用旧知识—通分来代替,则成为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并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讨论此题的计算步骤,抓住规律“化异为同”,沟通新旧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3.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与某一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教学时则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重点难点:

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多位数除法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分层次逐步推进,突破各个难点,学好试商的方法。

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基础的,后者是除数由一位变为两位、三位,出现了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的问题。

但无论除数是几位数,试商方法都是一致的,即有共同点,就是教学中应抓住的,教学时,先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复习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试商方法,从而启发学生明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试商方法同一位数除法相同,进而再研究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总结归纳出除数是一、二、三位数的除法都是从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除到哪一位够除,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这就抓住了一类知识的共同点,仿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再把新知归为旧知识。

学生容易理解记忆,为学好多位数的试商,达到正确地迅速地求出商,提高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是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又一途径。

三、依据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板书内容,并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板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把提纲性、艺术性、直观性融为一体,既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又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

自己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认真选择突出重点的板书内容,精心设计板书,并力求做到板书的形式新颖、布局合理、有层次、别具一格,突出重点。

例如:在备“正反比例应用题对比练习课”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把突破口放在板书设计上:如下:

正反比例应用题对比练习课

不同点:

2.等式:商=商 积=积

相同点:

1.意义:x变、y随x变

2.步骤:相同

从板书的内容上看体现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板书的形式上看,比较直观,对比性强,学生便于比较,对学生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于是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总结归纳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异同点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板书内容的沟通,学生便从正反比例的意义上、解题思路上、条件方法上总结出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异同点。

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板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格局是突破重点难点的途径之一。

四、强化感知,突破重点、难点

几何部分中的概念及有关知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要突破这些难点,教学中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用形象、鲜明的直观教学手段,强化感知,突破难点。

如圆柱与圆锥底面积、高、体积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内在联系是六年级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教学时自己采用直观教学与代入求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反复观察分析,做法分为如下三步:

1.将橡皮泥捏成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即底面积12.56平方厘米),高为5厘米的圆柱体。

板书:已知:r=2 h=5 求S=

(12.56)V=

(62.8)

2.再将这个圆柱体捏成一个以12.56平方厘米为底的圆锥体(学生先想象这个圆锥体的形象,再按要求做)

想算结合:什么没变

什么变了

与原来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V不变、S不变、形变、H变)

板书:已知:V=62.8 S=12.56 求h锥=

(15)

安丰初级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安丰初级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一、指导思想

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多年来,备课检查只注重书写工整、认真、环节齐全、数量足,忽视了它的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合作性,使备课成了机械的教案抄写,走入单兵作战、高耗低效的误区,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我校决定进一步改进集体备课,开展备课改革。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集体备课的开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作性: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2、实效性:备课改革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

3、创新性:要解放思想,用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备课,摒弃陈旧的教学结构,探索既符合教改精神又适应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4、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集体备课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整个教师队伍成为研究型教师群体。

5、针对性:每次集体备课都要确定主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做作相应的研讨。

三、实施方法和步骤

集体备课的流程共分为“三段五环”。

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提升阶段。

五个环节分别为:

1、“三定”即定人、定时间、定主题。

新学期初,在教导处和教研组的组织下,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主备人及研讨主题。

组内成员明确内容后,个人即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准备,撰写备课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发言。

2、集体研讨(一次评议教学设计)。

主备发言人重点发言后,组内人员根据主备人的发言情况,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统一认识后,由主备人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

3、主备人执教(二次评议课堂教学)。

主备人按教师集体备课的教案执教,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

同学科教师跟随听课、评课,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

4、复案补改、个人执教(三次评议教学效果)。

组内人员经过集体议课后,复案补改后同组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学情,对集备教学设计进行补改,使之适应本班的教学实际。

每个执教人将补改后的教学设计(复案)付诸教学实践。

并及时交流教学情况。

5、反思总结提升。

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

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以上共五个环节,其中第1个环节为“准备阶段”。

第2、3、4、个环节为“实施阶段”。

第5个环节为“总结提升阶段”。

四、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

教导处、教研组要做好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工作、科学决策、统筹安排,灵活组织,确保活动健康、有序、高效地进行。

2、健全组织。

按语、数、英、理、化、政、史等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备课组,设备课组长。

七语:耿广桂,八语:姚庆如,九语:赵粉萍,七数:李 君,八数:徐如春,九数:钟俊勇,七英:陈玉红,八英:李芝德,九英:邵桂还,八物:王富春,九物:包银淦,九化:王田和,三政:聂荣道,三史:李文高。

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3、完善制度。

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的时间与教研活动的时间一致,语文:星期二下午,数学:星期三下午,英语:星期四下午,理化:星期五下午。

每次备好课后,教学设计必须交教研组长审阅。

4、落实考评。

为了使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学校每学期将开展相关评比活动,如:优秀教案评比、优秀教学札记评比、优质课评比,优秀备课组评比等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

五、集体备课细则

1、备课负责人要对集体备课活动负全责,认真做好教师考勤、活动组织开展等相关工作,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切实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教师不得无故缺席,备课组长要实事求是地考勤,并及时将情况上报教导处,认真组织好本组的备课研讨、教案审查收发、材料收集整理等相关工作。

教师要端正思想、提高认识,认真按时参加每次活动,并按要求及时上交主备教学设计。

不能及时上交设计或设计不合格的将点名批评,两次以上者,扣除相应的量化得分。

有事请假需经教导处批准,教导处将有专人进行检查。

2、为提高每一课时的备课质量,保证钻研教材时间,每次主备的课时数以单元为宜(各备课组长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作统筹安排)。

3、主备教师于教研活动前要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写出主讲提纲。

活动时,主备教师要详细讲述自己的见解。

主讲结束后,全组教师要各抒己见,主讲教师做好记录,把大家的意见融于备课之中,坚决杜绝抄袭教案的现象发生。

对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消极懈怠、不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者,视为自动退出备课组,扣除相应的分数。

备课检查时,要结合活动记录,对不吸纳组员建议或抄袭参考教案的,一律视为不合格教案,不能评优。

4、主备教师要树立高度责任心,书写要认真、清晰,格式要规范,主备教案写出后,要交给备课组长审阅。

备课组长要将考勤记录、钻研记录、研讨记录

怎样开展集体备课求解答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凡事预早立,不预则废。

也就是说,人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则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则会遭到失败,用在教学上也是至理名言。

作为教师不论其专业水平多高,对教材多么熟悉、经验多么丰富,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在思想无比活跃的学生面前.都必须认真备课才能走上讲台。

认真备课是教师师德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过去,我们通常采用独立备课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彰显教师个人对文本(教材)的独到见解,于是,课堂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壮观。

但个人独立备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追求独到见解,而忽略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渗透与训练。

长此以往,学生的应知应会打了折扣。

我校现在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目的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

我们不能把集体备课代替教师个人备课,我们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一个程序化的模式中。

为此,我们共同探讨有关集体备课的问题: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

一、备教学理念

理念是什么

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

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

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

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如对语文课程的定位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基础。

一个目标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两个基础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只有目的明确了,基础才会有保障。

我们还应对我们所教学科的课程理念了如指掌,如语文学科的课程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

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教学策略。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

修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增加了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

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有利条件。

只有将这些理念烂熟于心,我们在备课中才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二、备教学重、难点

摸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就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言,班与班之间参差不齐,学生与学生之间参差不齐。

在开学这段时间的听课中发现两种不利现象:一是教师为完成教学设计中既定的内容,在学生已掌握知识要点的情况下,仍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该知识要点,学生真正需要教师讲解、加强巩固的地方因时间而耽误,或一带而过,或省略为自学。

一是严格区分课时目标,如语文第一课时的目标一定是疏通课文;学习生字

这两个目标本身设置的没有错,但是,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各个年段也不同。

第一课时完全可以深入课文,就不会出现第一课时吃不饱,第二课时撑太饱的现象了。

集体备课时,应充分讨论生情、班情,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合理划分课时,使课堂教学密度均衡。

三、备学习方式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

这告诉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是唯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它应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一些教育专家在各种教学刊物上撰文,指出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几种误区,其中一误区为学习方式自主变为自由,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1、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所事事。

2、学生交流的旁听者:学生漫无边际,教师不置可否。

3、学生活动的捧场者:学生言行出轨,教师大加赞赏。

因此,集体备课时,我们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应讲到什么位置。

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千万不能让学生指责教师在课堂上不作为。

四、备作业设计

1、作业的量。

不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

可以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作业的质。

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

作业的设计应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也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

作业题型的设计既相对固定,也应有所变化。

相对固定是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尽快地认识、熟悉、读懂题目,是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知识水平的补充,作业题型应有变化,以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正确答题。

作业内容的设计即考虑基础性,也应兼顾发散性。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因此,作业内容的设计应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巩固与掌握放在首位。

如:语文发散性内容应兼顾文学知识(国内外优秀文化精品)、文学欣赏。

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明确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

一般来说,集体备课按以下流程操作:

一是形成原始教案。

主备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内容,认真研读教材,教参,查阅相关资料,并按课时形成“原始教案”,同时做好发言准备。

发言材料可包括:编者意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育设计理念、施教策略及练习、练习和作业设计、教学上的注意点等,组内其他教师也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为讨论做好准备。

二是组织集中讨论。

按实际教学进度,提前一周,由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在集体备课会上,主备教师必须向同组教师作“中心发言”,解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即说课),与会教师再集思广义、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对每个“原始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初步形成“集体教案”。

“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体现互补,既发挥个人的专长,又发挥了集体的智慧。

三是形成集体教案。

主备教师辨证吸收组内教师的教学建议,博采众长,对原始教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拉开行距打印,打印稿人手一份。

四是形成上课教案。

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集体教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整和再补充,使之更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

五是形成教案反思。

教师在授课后,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上课教案”进行批注,并认真撰写“教后感”,以便为下一轮的集体备课提供参考。

2、强化提高集体备课实效的措施

集体备课使教师的集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但是若管理不善,势必使之流于形式,起不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此要特别注重强化对集体备课的全过程管理,做到“一超前”、“三落实”、“三检查”。

“一超前”是指主备教师要提前一周备下一周的课。

“三落实”即一是落实时间,每一周或两周分年级备课组固定时间按教学进度集体备课。

二是落实人员,即按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特点落实主备人员。

三是落实责任,推行行政人员挂靠备课组制度,将全体行政人员分派到各个备课组,全程监督、指导集体备课活动,并将集体备课的成效纳入行政人员的考核,增强责任意识。

“三检查”即一查活动开展的情况,每位教师到岗情况。

二查集体备课活动记录,重点查主备教师的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情况。

三查教师通过增、删、改、补形成的上课教案以及教学反思撰写情况,检查评价一般每月一次,检查评价的结果要与教师的评优、晋职、奖金挂钩。

[学习心得]

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

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搞好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一个师资不平衡的乡镇小学,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显得的犹为迫切。

在学习上文的基础上我制定了我校的集体备课计划其基本程序为:个人精备→集体研讨→课后反思。

1、个人精备

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前两天确定下周每课时的主备人(即集体备课时的中心发言人),主备人在深入研究课标、学生、教材、教辅的基础上对市局提供的教学设计进行思考与调整(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环节,作业分层设计、拔尖补差的内容等)。

2、集体研讨

根据教务处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各备课组成员准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主持、记录(各课时的重点调整内容、作业布置、拔尖补差内容),中心发言人说课,同组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并将统一后的调整意见记录在教学设计上。

使教学设计更加充实、完善、符合实际,实现教学进度,教学设计,作业布置,拔尖补差、阶段测试“五个统一”。

3、课后反思

针对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得意或失败之处进行独立、深刻反思,记好教后记(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月上传两篇到学校主题帖),并在备课组中及时交流、分析。

为了让集体备课获得实效还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

1、每个行政组成员根据分工蹲点到各备课组,全程召集、指导、协调备课组活动,分管校长、主任在集体备课时巡视检查集体备课活动情况。

2、开展集体备课录象评比。

每周随机确定两个备课组对活动过程实行1小时的现场摄像进行评比,并按考勤考绩方案实施奖惩。

3、与六认真检查相结合,不定期地检查备课组记录,了解五统一的具体落实情况,每次检查后将情况及建议及时在备课组长会议上反馈。

4、参加片的集体备课前,各备课组长也要指定好各课时的中心发言人,按时参与,有效互动,活动后指定专人写好活动感想教教导处上传,每次集体备课的参与情况争取获得上级教研部门的好评。

初一家长会主持词

开幕

合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好

(鞠躬)

甲:我叫*

乙:我叫*

丙:我叫*

丁:我是*

戊:我是*

甲:首先,我代表八年级十一班的全体同学感谢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感谢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

合:欢迎您们来到第三中学八年十一班

甲:当我们刚刚在母体中孕育成为生命,这生命就倾注着父母的无限深情。

乙:当生命坠地发出了第一声啼哭,就呼唤着哺育他成长的阳光雨露。

丙:人们都说: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阴

丁:人们还说:童年是让大人们最关注的一段时光

戊:的确,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凝聚着老师和父母的无限期望

甲:此时正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把我们的成绩果实采摘给您

乙: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丙:我们是您们的希望

丁:为了我们的成长,父母呕心沥血、情深似海

戊:为了我们的成长,老师无私奉献,恩比天高

甲:有了您们的精心呵护

乙:有了您们的悉心培养

丙:才有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丁:八年十一班家长座谈会现在开始

颁奖、学生发言

戊:上天是公平的,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这次我们班就有许多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是*。

有请老师为他们颁发突出贡献奖

甲:还有一些同学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他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是*。

请老师为他们颁发成功奖。

乙:在我们班中也有许多后起之秀,一些同学开始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但他们没有为此而气累,而是知难而进,终于在本次考试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他们是:*。

请老师为他们颁发最具潜力奖。

丙:成绩来源实干,汗水铸就辉煌。

在单科排名中,有很多同学值得大家学习。

他们是*

他们就是我们的学科标兵,请老师为他们颁奖。

丁: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斗的勇气。

戊:以上同学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看齐,争取取得好成绩。

甲:我们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现在我们离终点还有很长的距离,如果现在原地踏步,那么终点会距离我们更遥远。

乙: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骄傲的本钱,我们必须克服途中的障碍,争取更大的进步

丙: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进步得如此迅速呢

丁:下面让他们为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秘诀”

戊:首先有请李婉蓉同学来说一说。

甲:接下来请荆博徽为我们介绍一下。

乙:相信刘昱伸同学也会有一些独到的学习方法吧,现在请她来为我们讲一讲

丙:下面是刘宇森同学与我们交流经验。

丁:下一位是金天同学发言。

戊:请樊挽群同学介绍介绍。

甲:有请张紫荆同学来说说。

乙:最后,请刘子轩同学为我们讲讲他的学习方法。

老师讲话:

丙:有一个人,目光是那样的亲切,微笑是那样的温暖

丁:有一个人,期望是那样的诚挚,鞭策是那样的有力

戊:她在我们的心田上播撒 爱的阳光

甲:她在我们的心田上滋润 爱的雨露

乙:她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班主任

丙:学习的道路坎坷曲折

丁:成长的道路荆棘丛生

戊:是老师领我们走出知识的迷宫

甲:是老师教我们展翅飞翔

乙:我们的成绩好了

丙:老师的面庞瘦了

丁:我们的缺点、错误少了

戊:老师的白发、皱纹多了

乙:下面就请班主任-骆老师发言,大家欢迎

【老师讲话中】

丙:关心我们,爱护着我们为了我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默默的为我们奉献一切.借此我们要对您说一声…

合:“老师,您辛苦了

家长发言

甲: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乙: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丙: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丁:有一种人最应感恩,

戊:她就是—“母亲”,

甲:他就是—“父亲”。

乙:我们了解你们的关心

丙:了解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

丁:可我们更渴望你们能走进我们心灵的花园

戊:倾听我们的心声、

甲: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胆怯和忧伤,

乙:同我们共同畅谈我们的向往。

丙:爸爸、我好希望看到您拿到我的成绩时宽容的目光

丁:这样,我下次一定会加倍努力决不让您失望

戊:妈妈、我好想听到您鼓励的话语 而不是续续叨叨地数落。

丁:我们老师说:考试不是衡量我们能力的唯一途径

合:请您在我们身上把目光放得更远、更长

戊:现在,有请*的父(母)亲.有请*叔叔(阿姨),请*的父亲*叔叔做好准备.

闭幕

甲:是谁,让含苞待放的花蕾蒙上知识的纱巾

乙:是谁,让节节高长的新笋披上绿色的衣裳

丙:是谁,让懵懵懂懂的蜜蜂采上五彩的甜蜜

丁:是谁,让灿烂闪耀的阳光罩上世纪的希望

戊:每当想起您,亲爱的爸爸妈妈,亲爱的老师,每当想起你们,我们的心头就会涌上一股幸福。

甲:让我们用誓言去见证父母辛劳的身影

乙:让我们用誓言去见证老师无悔的奉献

丙:我们会铭记这特殊的时刻,因为它使我们走向成熟

丁:银河会铭记这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它高朋满座

戊:让我们心与心相连,让我们手与手相牵

合:让这次家长会成为沟通的心桥,我们会沿着您期待的目光振翅高翔

戊:八年十一班家长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到来(鞠躬)

这是我这次主持的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小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如何写幼儿园教学目标

首先要了解领域的特点,再从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三方面去制定,教学目标最好是幼儿的发展目标,就是目标制定的主体是儿童,尽量避免从教师角度去提出的目标

在导案、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该如何设计

(一)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习效果。

在我看来,只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习任务适应学习者,教师为学生服务,是天经地义的。

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让我们对学校教育的现状,对课程教学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从而在设计课堂教学计划时,能够更多地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实际兴趣,能够更客观、更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实际反应与教学效果。

这样才会使教学、教学计划立足于一个比较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二)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是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与可能展开学习活动

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

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差异会显著增大,进度统一、任务相同的课堂必然会让位给类似复式教学的课堂。

不同组别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完成不同的作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许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而统一的讲解、答疑、点拔、指导,只能是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必要补充,是应学生的实际要求而安排的活动

(三)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敦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

著名的物理学大师狄拉克有一次去作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人提问说,他不明白怎么可以从公式2推导到公式5。

狄拉克不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

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

狄拉克的这一著名回答,揭示了问题这一概念的本质。

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

那位提问者并没有讲出自己对“公式2”的理解及其与“公式5”的矛盾所在,狄拉克当然就无法为他作出解释说明。

所以,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四)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认识学生和认识学生的学习倾向,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理论框架。

不论你是否完全同意他对人的智能的分类,要关心学生的不同特点,要用多种方法来强化学习效果…都已成为实验学校教师的共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听中学”和“看中学”—学生听教师讲解,学生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如此等等。

新课程提倡“做中学”,这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验或深入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字习.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例如对某些事实或现象的介绍资料)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

当然,“做中学”也并不完全是新东西,人类的技能学习一直是做中学的,体育老师教学生游泳、打球,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在做(练习)中学的,把“做中学”拓展到认识领域,拓展到智能学习领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极其重要的要求。

但是,除了“听中学”、“看中学”与“做中学”以外,人们还可以“想中学”、“读中学”、“聊中学”(讨论中学习,又说又听又想),等等。

特别是在每位学生都有一册系统传递信息并体现着培养要求的教科书,每位学生都可以及时上网或到图书室或到家庭藏书中去浏览查阅的条件下,怎样在学习活动中让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书刊、网络,实现自主学习,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学习.应该是每位正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师要格外关注的事。

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一切有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教师、学生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新课”,教师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应该从解决他们的阅读学习中的障碍开始教学。

(五)教学设计实际是教学构想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

施工蓝图要十分细致周全,不能留下任何空白死角,虽然在建设中免不了“洽商”修改的烦恼,但它毕竟要求按计划施工。

教学则不然,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过程,规划主要发生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事情,即使教师进行了深入调查,我们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

所以,在教学中,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步骤,是常有的事,而且事先设计得越具体,越周详,有可能需要改变的就越多。

有些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完全放弃了写详细的教案(例如特级教师孙维刚就宣称自己十多年来未写过教案)。

当然,课前,他们在依据自己对学生知识、经验以及思维习惯、学习方式等了解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充分的设计与构想,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问题,凭借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