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感悟

蒙台梭利六个敏感期(蒙台梭利六个敏感期结合日常举例)

蒙台梭利六个敏感期(蒙台梭利六个敏感期结合日常举例)

蒙台梭利 发现孩子 儿童是什么 读后感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可为什么蒙台梭利提出了100多年前的教育法仍经久不衰,风靡世界呢

她的教育思想又究竟又怎样独特的魅力呢

再次翻开蒙台梭利的《发现孩子》,又有了新的体会。

蒙台梭利关注儿童、欣赏儿童、培养儿童,首创“儿童之家”,系统进行教育实验,不愧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教育家”。

她认为“天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孩子的心灵”。

在本书中,她努力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智力有缺陷的孩子,通过蒙台梭利系统的的教育实验,产生了惊人的变化,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教育效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而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对象大多是正常孩子,那么他们的发展水平是不是应当远远超出他们呢

可实际情况呢,制度与应试的枷锁、个性与情感的忽视、实践与创新的缺失、重认知轻情感、重精英轻大众…现实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们,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达到最优化

班级授课制下,几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里的四五十个孩子的教育教学,要求孩子们遵守相同的制度,学习相同的课程,接受相同的测试。

这些孩子有的乖巧懂事,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调皮顽劣,可谓是个性迥异。

在相同教学模式下的每个班级里,每个老师也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后进学生名单,然后从各个侧面剖析其种种行为和表现,以及给教师留下的深刻印象。

仍记得刚刚工作的几年,为了让孩子服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我常常会 利用老师的“权利”,重复着“我是为你好”的论调,对屡次犯错的小朋友,时而苦口婆心式的说教,时而狂风骤雨式的批评,力求去主宰孩子的外在行为,目的就是希望看到他们表现得守纪律,但效果却不明显。

自己筋疲力尽,孩子却依旧老调重弹。

一次,老师不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自由散漫让我大为吃惊。

和两个男孩交流,终于弄清了为什么老师在时他们会温文尔雅,老师不在时就会“大闹天宫”的原因。

他们认为,要守纪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不守纪律老师要批评的。

看来,一味要求孩子遵守规定,而不去了解孩子的心灵,不但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还会失去与孩子交流亲近的机会。

这,一定不是我们教育者希望看到的情形。

我们必须改变这样的教育方式。

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因为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或希望奖励才去做。

我们更应该努力探索智慧的艺术的教育方式。

当孩子言行出现偏颇时,观察、理解、引导和帮助他们,而不是再以建议、劝告、命令和质疑等方式横加干涉。

蒙台梭利认为,真正的教育目的就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所以,我们必须从长远考虑,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由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孩子情感、品行发展,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基,为孩子的未来生活做准备。

而不是只看到眼前,只关注学习效果和外在表现。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尊重与平等的方式,像引导成人那样,尽力通过内在指引来征服孩子。

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的需要,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

比如,低年级孩子情绪变化大,老师可以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中,再加上艺术化的教育方式,力求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认为老师很在意自己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上会更加努力。

爱和教育是孩子成长必要的“养料”。

蒙台梭利还认为“如果身体上的关怀能令一个孩子享受到身体健康带来的快乐,那么智慧和道德上的关怀就能将其引领到更高层面上的精神快乐。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但要像亲人一样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更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

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要,认同他们的脆弱和不完善。

同时,教育者应当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不断探索引领孩子智慧成长和道德养成的策略。

精心设计各种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活动中矫正他们的各种不良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信只要我们教育者善于去发现孩子们的“秘密”,那么最终,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向美好的未来。

简述蒙台梭利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特征

1、“心理胚胎期”与外界环境蒙台梭利认为,人似乎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生理胚胎期,是在出生之前,这种情况与动物相同,另一个是心理胚胎期,是人所特有的,是在出生以后至3岁这段时间。

在她看来,从心理学上讲,婴儿在出生时空空如也,他所获得的任何能力都非遗传所得。

经过吸取外界刺激和信息,积累材料,儿童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心理。

2、“吸收心理”与教育方式蒙台梭利认为,在各个物种中甚至在昆虫中,都存在着一种无意识心理。

它驱使生物主动地吸收外界的养料,以满足自己生长的需要。

儿童亦不例外。

受生命潜能的驱使,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心理,他们因此能自己教自己。

蒙台梭利看来,“这一发现给教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

其一,我们不应把儿童视为一种弱小的生物,而应赋予儿童一种巨大的创造能力。

他们正在进行着创造人的活动。

其二,这种能力属于无意识心理,而只有通过活动、通过生活经验才能变为意识。

因此,我们应意识到幼年心理不同于成人。

我们不能通过文学教学来达到目的,也不能直接干涉儿童所经历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

蒙台梭利据此认定:“教育并非教师教的过程,而是人的本能发展的一种自然过程。

不是通过听,而是依靠儿童作用与环境获得的经验。

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而是在为儿童设置的特殊环境中预备和安排一系列有目的的文化活动主题。

儿童教育所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够发挥大自然赋予的力量的环境。

3、发展的敏感期与教育时机

受荷兰生物学家弗雷斯(Hugode Vries)的影响,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与各类生物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

这种情况和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生长阶段相适应。

当某种敏感期出现时,儿童就表现出对一定目标和操练的特殊兴趣,并表现为一种“精神饥渴”,它驱使儿童长时间地重复某种练习,并最终能自如地对付和学习其特殊敏感性所及的事物。

依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与实验,蒙台梭利试图区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敏感期,如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发展的敏感期;1至4岁左右时秩序的敏感期;出生后2个月到8岁是语言的敏感期;出生到5岁是动作的敏感期。

儿童通过各个敏感期及不同活动的交替进行,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

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定义和描述是模糊的、不具体的,但却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她的有关思想充分肯定了幼年期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这些问题后来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并称为教学法的重要基础。

蒙台梭利书 有吸收力的心灵 观后感怎么写

终于把《有吸收力的心灵》的读书笔记写完了

从怀孕时初读此书,到今天全部完成28章的读书笔记,前后历时两年多,对于我来说真算得上是一个工程了。

之所以拖了这么久,除了生养孩子、工作等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期间我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曾走入一些误区。

我最初在怀孕时接触蒙氏,直接读的《有吸收力的心灵》,当时就觉得这本书非常之好,开始做读书笔记,记到第11章,就搁下了。

后来孩子降生,我歇完产假之后,才听说有个孙瑞雪,开始看《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确是本好书,特别是对于还未接触过蒙氏的妈妈来说,这是一本很容易读的蒙氏理念入门书。

就是对于已经接触了蒙氏原著的我来说,它也还是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因为它读起来实在是轻松,而且孙瑞雪说她讲的就是蒙氏理念。

所以,我当时很高兴,以为找到了了解蒙氏真义的捷径。

殊不知,正是这份偷懒的想法,使我晚了一年多才开始了解蒙氏的真义。

不过,认识的过程本来就是曲折的,这种对比其实对于提高我的思想水平大有裨益。

《爱和自由》我基本上是利用给孩子喂奶的时间读完的,我躺在床上,孩子吃着我的奶,我则举着书读,吸吮我自己的精神之乳,母女俩都很满足。

我对孙瑞雪有一个由崇拜逐步到质疑的过程,后来才发现,其实孙瑞雪的观点和蒙氏本人的理念有一些出入。

所以,孩子1岁多的时候,我带着对孙瑞雪的质疑,重新捧起《有吸收力的心灵》。

每次读都会有收获,常常觉得所有的困惑都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不过,时间仍然是我最主要的矛盾,其实剩余的17章笔记我主要是利用国庆长假来完成的。

因为大雪节前生病,国庆没有安排什么出行活动,我才算偷下些功夫,来完成我自己这一桩工程

急需一篇关于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2000字的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童年的秘密》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而蒙台梭利很重视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她做了专门用于训练儿童扣扣子、系.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文章读后感有么

上学这么多年来,尤其是中学阶段,觉得所谓教育就是在学校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考个好大学就是最终的目标,大学的教育一定是高深莫测,丰富多彩的,大学之前都是

些小儿科。

而且中学之前,更是觉得自己没受过什么教育,一路就这么玩过来的。

直到今天,读了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童年乃至刚刚来到世

界的那一刻起,

教育就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的成长,

而且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在的自己。

其实童年时期的教育,相比与成年人的教育,更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某种意义上说,

成年人接受教育更多的是知识上的增长,科学知识的复杂并不代表教学过程的复杂;而

童年时期的教育相比与成年时期,知识层面并不显得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性

格的塑造、影响与思维上的开发。

在“导论”中,蒙台梭利指出:

“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

更确

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

这不

禁让我想起蝴蝶效应的原理,也许在儿童时期的某种小的刺激,就完全改变了这个人的

一生,最近甚至有研究表明,后天形成的精神病抑郁症甚至最早会在儿童时期就埋下了

祸根。

不得不说儿童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怎样才能对儿童做好早期教育,更是

难上加难。

因为幼教所面对的是一个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生机勃勃,充满动力的,却

又不善于以成年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个体。

很多时候,我们对儿童的行为很难理解,甚

至无法理解,也往往会对儿童的行为作出不合适的教育方法。

正如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工作还存在有一个明显的差异。

那就是儿

童并不寻求获利或是帮助”

在成年人眼中,往往意识不到这个层面,记得在我们小学的

教育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仍然记忆犹新,

这样的一句话就好像暗示了儿童是懒惰的,

没有主动能力的一样。

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拥有一种趋动

力,它不同于成年人的趋动力。

成年人总是为了某些外在的目的而行动,这种目的要求

他奋发努力和艰苦牺牲。

是的,儿童时期的活跃,或者说“调皮”都是发源于内心的,

这是儿童“工作”的动力,然而成年人并不了解,也没有做到很好的对儿童进行引导,

反而更加误解了儿童

蒙台梭利进一步指出:如果成年人不理解这个秘密,他们对儿童

的工作的理解就永远不可能比过去理解得更多一些。

他们在儿童工作的范围设置障碍,

认为休息将是他适宜的生长的最大帮助。

成年人为儿童做每件事,而不让儿童按他所应

该遵循的规律活动。

成年人感兴趣于花费最少的精力和节省时间。

由于成年人更有经验

和更敏捷,他们就试图给小孩子洗手、穿衣,用手抱或用小推车带着他们到处转。

重新

整理儿童的房间而不让儿童插手。

儿童的世界非常复杂,成年人对儿童有太多的误解,但是,读了蒙台梭利的书,让

我收获了很多,每天学习物理学的我,突然有一种想去研究儿童教育的冲动,我相信,

只要我们成年人多一点留心,认真的揣摩儿童的成长过程,总会探索出最好的儿童教育

方式。

这样我们人类在儿童时期的成长发育更加顺利,不知不觉中,当一个儿童成长为

一个成年人,就会变得更加健康更加贴近与自然文明,更加富有活力与创造力。

社会的

文明也会向着更加自然与和谐的方向发展。

读发现孩子读后感10000字

最近,我也仔细拜读了她的早教经典原著《发现孩子》,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的。

在这本书中,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怎样做,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长篇理论,而是贴近于我们教育生活的事例,在工作中确切遇见的问题。

有了这样的指导,正如同在黑暗之中有了一盏照亮前行之路的明灯。

在书中提到“教育应当探求合适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自然地进行学习活动。

虽然我们也在潜心的学习真正的教学之道,但是总是很片面很肤浅,光有理论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没有了理论确实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很多老师问,光是用温和及鼓励的方式把教具呈现给孩子就足够了吗

在他的学校里不是这样的。

蒙台梭利的学校里,教导孩子的是环境本身。

老师只是让孩子和环境直接互动,示范引导孩子该怎么使用其中的道具。

这样的学习方法,如果只用在其他教学法里,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会听到老师不断的大喊“安静”“不要动来动去”这些是我们的教学用语吗

这些命令式的教学能收到多大的成效。

我们当然要相信教育应该是寻求适当的方法我总是在埋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当代孩子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成功就在于它可以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从认真勤快的学习新技能的态度里得到肯定服从命令必须以完备的人格为前提。

“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会把教育的职责定义在“教”上面。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和事实大相径庭因为每个老师的职责远比这个更重要。

由于老师有责任引导孩子的精神发展因此在观察孩子时他们不能仅限于了解他们。

老师的观察最终应当辅助孩子的能力呈现出来而这也是观察的唯一目的所在”。

我想身为新时代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我觉得老师必须懂得分辨孩子的注意力之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完全正确。

其次就是要做到尊重学生。

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要随时的留心观察孩子谨慎的安排学习环境。

爱心和洞察能力无疑是教师制胜的法宝。

在本书之中的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也让我颇受感触。

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

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

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

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

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

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地;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

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这就不由的让我想起现在我带的大班孩子,他们对自主非常感兴趣,但往往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致,当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不再感兴趣,就会跟同伴斗嘴或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同伴,想着换一项活动,当他对每一项活动又失去兴趣时就会到处乱走,或者烦躁地来到老师身边,有的孩子还会独处不再参与活动。

以往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以命令者的身份去让幼儿玩其他的游戏,或者让他坚持下去,但是通过研读本书,知道了如果老师也能以上述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不急于对孩子加以指导,强加给孩子一些规则,那么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一定能找到适合他活动的内容。

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尽可能地依据孩子的天性来让他有发展的可能,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教育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唯有不断的充实自我,才能走的更远,让我们的教育事业走的更远,更美好吧。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这本书好吗

孩子自由

“自由”是蒙氏“学”的基本原则。

简单的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有害无益,除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

展不会健全。

杭州王氏教育结合蒙氏教育理念,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

但是,蒙氏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

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

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

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该如何教育呢?蒙特梭利认为以自由为基础的,必须掌握三大原则,即:○1预备符合成长需求的环境○2协助与观察孩子在环境中的需求○3订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并时常提醒孩子自我控制。

因此,对孩子应该以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需要”,自由的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蒙特梭利表示:“你只要冷静的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

二、实施特点

蒙台梭利课程的实施中,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指导。

可以在下面的几点特点当中体现出来。

(一)让自己做,也就是所谓的“不教的”

蒙台梭利反对以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已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

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的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让我们来听听说:

“我听到了,

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记得了;我做了,

我就理解了。

(二)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的发现敏感期对早年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论已被近代研究所证实的观察。

对来说,若在某种特性的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要比他在生命中的其他时期学习该特性来得容易。

蒙台梭利环境运用了这些事实,让孩子在各阶段的敏感期,自由选择活动。

何时开始?虽然入学的年龄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通常,小孩是在两岁半到四岁之间入蒙台梭利教室,这完全依他在教室的环境中,是否感到快乐和舒适而定。

他将从所有的小孩都喜欢且最简单的活动开始;而他在三、四岁所使用的教材,将帮助他发展集中力、协调力,以及他在五、六岁时,将从事的一些较难的活动中所需的工作习惯。

这整个的学习计划是很有系统的,因此,若一个小孩错过了整个计划的头几年,或在他尚未完成这里所提的一些基本课程之前,就已退出这个,那么他就无法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蒙台梭利教室并非托儿所,也不是提供给孩子的一个玩耍的地方。

这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是利用孩童在两岁半至六岁这段敏感年龄,能从丰富的环境中吸收讯息的特性而设计出来的。

在此环境中,是让孩子已自然的方式,获得阅读和算术等基本技巧,因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单调、乏味、辛苦或受到挫折。

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因为可按照个人的兴趣发展,孩子很早便产生了对学习的热爱,这是使他真正能

自发性学习的关键。

(三)扮演导师的角色

在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称之为导师,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在儿童操作教具,即儿童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现实水平的目标,制订每个儿童通过活动可能达到的目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示范者和观察者,而应该是儿童发展的积极支持者和指导者。

因为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有吸收力的心智,因此,教师不应当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应当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和帮助幼儿进行各种感知觉的训练,从而达到发展的心智的目的。

同时如果缺乏教学目标,完全依赖儿童自己操作,儿童的自动发展是不可能的。

(四)完全人格的培养

完全人格的培养是蒙台梭利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者头脑中应该具有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理想形象—具有完全人格的儿童

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试图通过一个一个孤立的感觉训练达到儿童的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五)混龄

所谓混龄,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

开设的目的就是扩大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

混龄教育更强调尊重儿童成长步调,最大限度的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

蒙台梭利说:“适度的教育只有一种,那就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速度的教育”。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色,就是真正地实践了以孩子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

混龄教育形式,因不同年龄段心理和生理发展明显的差异性,更加要求在的过程中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的情况,组织各项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简言之,蒙氏教学方法的根本精神就是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的方法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心理(生理)成长变化情形及其需要,而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启发或诱导其心智体能的有效活动,让他们发展成未来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六)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这是蒙台梭利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所谓蒙台梭利的课程就是操作教具的过程,因此教具的丰富是进行蒙台梭利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些教具并非是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

孩子透过这些工儿,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台梭利强调感官训练必须由儿童自己控制某些教具来进行。

为此,蒙台梭利特别设计和制作了一整套进行各种感官训练的教具。

例如,蒙台梭利为专门训练儿童视感知能力制作的一套教具是:一块木板上有十个大小不等的孔,每个孔相对于一个圆柱体,每个圆柱体的直径只相差一毫米。

在利用这套教具进行训练时,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把混杂在一起的各个圆柱体放入相应的孔中。

儿童如果把一个圆柱体放入一个比它小的孔时,则放不进;如果把它放入一个比它大的孔中,最终至少会留下一个圆柱体放不进某一个孔里。

儿童通过反复运用这套教具进行练习,不断比较判断,不断纠正视感知控制的错误,其视感知能力的精确性和敏锐性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

蒙台梭利要求对儿童进行每一种感官训练,都要有与之相适合的一套教具,且要由一套循序渐进的练习组成。

因此,根据每个的特征,蒙台梭利都设计了相对应的教具,可见教具的丰富性。

评述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重视幼儿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的自我发展,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蒙台梭利方案毕竟是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再加上时代的局限,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一)孤立的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强调孤立地训练各种感官。

她设计的每一感官教具均是针对一个特定感官的,她要求儿童在接受不同的感官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感官上,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困难度孤立”的训练,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

这是一种严重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实际的做法。

世界上仅具一种特征的事物几乎是不存在的,人在认知事物时,也总是把它当作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来反映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的感官训练也许适合那些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却不适合广大发展正常的儿童。

(二)对创造力的忽视

首先,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则没有自由。

因为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固定的,儿童不能改变。

她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式不断地进行重复练习,这十分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缺乏最能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自由的艺术教育。

在蒙式教室中,虽然孩子也使用艺术教具,但已被指定在既定的目标上创作,只强调技巧及实体复制的做法,这也反映出蒙式对创造力的忽视。

(三)过于强调读,写,算 关于这一点,我们通过蒙式的课程组织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蒙式方案中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具,材料,自己进行操作,自我发展,因而缺乏与同伴协商和合作的机会。

这对于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总之,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是建立在对儿童内在的发展潜能和能够通过自发,自动的活动来进行自我教育的信念之上的,因而主张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反对成人的强制性干预。

但多年的实践并未能真正实现蒙台梭利的教育理想。

关键问题可能在于:蒙台梭利一方面主张儿童的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却为儿童创设了一个过于刻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以至于限制了儿童潜能的实现。

这固然是蒙台梭利自身的矛盾,但部分后来者机械地搬用蒙台梭利的形式,而未能真正领会其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且将蒙台梭利教育由原先的面向贫苦家庭的儿童变为面向社会上层的高收费,恐怕也是创始者本人始料未及的。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读书笔记,谢谢

弗罗姆认为:“婴儿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以及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关心;6岁以后的儿童开始需要父亲的爱、父亲的威信、父亲的指点和忠告。

而父亲的爱不同于母亲的爱,它是有条件的。

父亲有条件的爱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是私有制的产物。

弗罗姆认识到父爱和母爱的不同,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父爱的性质,这典型地体现了弗罗姆的学术渊源—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既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的存在。

与弗洛伊德一样,精神病理分析是弗罗姆心理分析的重要角度,他说:“心理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在于,首先以依恋母亲为中心,再发展到以依恋父亲为中心,最后把这两种依恋结合在一起。

神经病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顺利地发展这三个阶段。

父亲和母亲都是成熟的人,他们成为儿女效仿的典范,他们的爱使儿女最终独立并建立自己的权威,这是人成长的理想状态。

弗罗姆指出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有着明显不同的职责:“母亲有职责给儿女以生活中的安全感;父亲有职责教育7a686964616f31333332633066和指导儿女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对付那些他们生活在具体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

今天的中国,城镇中的年轻母亲多为职业妇女,与男人一样从事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也因此一定程度上有着男女性格的自然融合。

所以,传统认为由父亲对孩子施行的影响和教育也可能由母亲来完成。

但男女性别差异是由生理基础决定的客观事实,因此,总体来说,弗罗姆所说的父爱与母爱的差异,基本还是符合现状的。

不过,更多的家庭,往往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就由父母亲一同对孩子施行影响和教育。

事实上孩子未必在6岁以后才需要父亲的爱。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儿童出生后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的许多缺陷,后来之所以不能治愈,是由于在形成一个人的主要功能的最主要时期,即3岁至6岁的幼儿时期被忽视而造成的。

确实,0-6岁是个体生理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脑的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在脑的重量方面,三岁时约重1000克,到幼儿期结束(6岁)时增长到1250-1300克,接近成人脑重的最低水平。

“4至7岁是大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大脑可塑性最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客观现实在大脑皮层的烙印特别深刻,因而这个时期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不仅一些基本的习惯已经形成,而且智力、情感、意志、社会性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也基本发展。

所以在6岁之前对孩子施行为人处世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的引导是必要的,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的发展,后来的引导和矫正将事倍功半 感动要哭

幼儿园保育员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笔记

由于工作需要,前几年我调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了一名保育员,刚调入幼儿园那会儿,我以为保育员就是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及一些杂碎的日常事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员的配合,而保育员的日常工作也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幼儿园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教育与保育,而是需要保教配合,保教共育。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我园中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多为三岁半的幼儿,因此,幼儿新入园时不是很适应,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关心和爱护。

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师的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对我这个保育员也非常依赖与信任,于是,我也参与到了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来,并且,把接待工作记录下来,总结成败做成笔记,让自己的工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为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园领导的一致好评。

下面将自己在工作中的保育笔记总结如下:

一、新生入园的情绪表现

新生入园第一天,大部分幼儿表现为情绪紧张、害怕、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拉着家长的手不放,要回家。

但当家长离开后,多数幼儿在老师的说服下能停止哭闹,个别幼儿会表现激烈,不听劝说,哭闹不止,更有甚者会耍赖,踢打是老师或咬人等不受控行为。

这时一定不能生人探望,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想起自己的亲人,会重新哭闹。

有些家长能与老师很好的配合,放心的将孩子交到老师手中,有些家长则表现为放心不下,跑来偷看,这样一旦孩子看到会加剧孩子的哭闹情绪。

还有的孩子在第一天来时并不哭闹,他们会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兴趣,第二天就会醒悟过来,不再想上幼儿园。

其实,把孩子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用哭闹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的表现为分离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渐渐的适应新的环境,只要家长能够配合,孩子会适应得更快。

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只用了一周就适应了幼儿园丁生活。

雷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第一天入园时表现得非常开心,还和妈妈再见,自己一会儿玩积木,一会儿看图书,别人哭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玩的兴致,有时还劝身边的小朋友不要哭,还给他们擦眼泪,那副模样真叫可爱。

第二天,妈妈送雷入园,雷满脸泪水,一双小手紧紧的抱住妈妈的腿不放,妈妈强行掰开雷的小手走了,雷委屈的嚎啕大哭,我赶紧抱住雷,正在安慰他的时候,他呕吐了我和他一身,我没有生气,拉着他清理了赃物,并安慰她说妈妈下午会第一个接他。

第三天,他依然抱住妈妈的腿,我走过去轻轻的叫了一声“轩轩来,抱这里,我拍拍自己的大腿,“你看,老师像不像妈妈,老师也是妈妈,老师和妈妈一样喜欢你。

第四天,雷来的时候有点抽泣,但没有大声哭闹,也没有呕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的进步,他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二、尽快与新生建立情感

孩子的情绪稍许稳定,老师就要及时的与他们建立情感。

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亲人,也是妈妈。

活动中对孩子轻言细语,经常抱抱孩子,让他们有安全感,教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有成功感和满足感,对做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教育,不能放任。

组织活动要丰富多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喜欢老师,依恋老师。

特别对适应能力差的孩子要多关心,避免他们的情绪影响到其他有所好转孩子。

三、进一步稳定情绪

幼儿生性好奇,因此,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幼儿园的环境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我园鲜艳好看的大型滑滑梯玩具,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忘记离开父母的焦虑,教室的桌面玩具也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摆弄一会儿。

孩子入园前,家长要带孩子多玩一会儿滑滑梯,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再进入一日正常的活动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

孩子在哭闹时并不能一味的迁就满足。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很会看大人的眼色行事。

如果一次通过哭闹达到了目的,那么下次他还会故伎重演。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配合默契,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方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因此,观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蒙台梭利是谁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l952),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

生平简介

1870年8月30日,玛莉亚.蒙特梭利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省。

她虽是一位独生女,思想保守的军人父亲,与出身良好家庭的母亲却不曾溺爱过她,使她从小就能够关怀别人,培养出择善固执的个性。

五岁那年,父亲因为职务上的关系,将全家迁往罗马。

在那儿,蒙特梭利开始她多彩多姿的求学过程:

(1)十三岁时进入工科学校工科组就读(当时极少有女孩子进入工科组)—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日后她认为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考能力最好途径”的思想来源。

(2)二十岁自达文奇工科大学毕业,在学期间修习自然科学及现代语言—为后来她发展语文及自然科学教学方法,植下了良好的学识根底。

(3)她拒绝了父母亲要她当教师的希望,决心研读她热爱的科目—生物学,并执意进入医学院就读。

然而,当时的社会非常保守,不曾有女子就读医学院的前例,而蒙特梭利几经奋斗才在二十二岁进入了医学院,也因此更加忤逆了父亲,切断了对她的经济来源。

她只得靠奖学金及家教维生,度过了那段学医的艰辛路程—却奠定了她生物学的深厚学养,以帮助她了解人类成长的法则。

1894年,蒙台梭利毕业于罗马大学医科,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名震全国;却仍然无法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只能在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

在任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助理医师期间,开始对智力迟钝儿童的教育问题感兴趣。

她接触到了白痴儿童(在当时白痴和疯子同被关在疯人院),对他们也由同情地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转而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于是她开始阅读当时塞根关于特殊教育的著作与伊塔对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在精神病诊所的这两年工作中,她察觉到:“儿童除了食物之外,还会在屋子里面到处乱抓、乱摸,找寻可让两手操作的东西,以练习他们的抓握能力。

这种认识奠定了她教育理论中,“发展智力需要透过双手操作”的基本理论。

并且由这两年的体验,她到了对低能儿童教育的看法:“要克服智能不足,主要还得靠教育的手段;不能只用医药去治疗。

一改传统尽以药物治疗低能儿的偏执做法。

1899-1901年,就任罗马国立心理矫正学校校长以后,蒙氏把自己根据塞根的书籍和伊塔的实验所研究出的方法,实际地应用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同时也为她学校的同工和罗马的教师们,预备了一套对低能儿童的“特殊观察法”,(来了解各个孩子的需要),以及教育法(去帮助孩子智能的进步)。

不仅如此,她更针对这些孩子们的问题,用心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教育工具,帮助他们“手脑并用”增进智能,每天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七点她亲自和儿童相处,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并做笔记分析和比较,不断研究出更好的办法。

结果,两年以来,儿童们学会了许多她认为不可能的事,他们不但会读会写,而且通过了当时罗马地区为正常儿童们举行的公共考试。

这证明她的方法非常成功。

然而这种惊人的成就也给她带来了沉思,她觉得既然教育上的努力对人类智慧具有改变的可能(注:当时的学者都认为智力决定于遗传);而且,由正常儿童在“公共考试”所表现的成绩,并不比智障儿童优异的结果来看,表示绝大多数正常儿童的智力发展,不仅被抑制或被不正当的教法所贻误,便是开始得太晚,甚至两者兼而有之。

这是不能忽略的大事,她认为这是人们应该去寻找答案,要努力解决才能安心的大问题。

因为,她觉得,人类未来的幸福,世界和平的希望,是寄望在大多数的正常儿童身上,于是她毅然地接受了新的挑战。

发现:她对低能儿所使用的方法,既然能使较低的心智状态成长,它背后的“教育原理”必定也能更广泛地运用在正常儿童的身上,会使较高的心智状态达到更高的境界。

因为正常的儿童如果能够正常发展,那些低能的心智状态就绝不可能与他们相同。

为了证明这种方法应用于正常儿童的可能性,她决心重新研究“正常教育学”。

她从驰誉全欧的校长高位上离开,回到罗马大学注册,重做学生,研究生物科学、实验心理学、正常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等有关学科,以便彻底探索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找出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经过了沉潜苦研的七年,她逐渐地找出了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逐步地形成她的初步思想和理论。

所缺乏的就是验证的机会了。

1896-1899年,她在罗马一所女子学院任卫生学教授;1901-1904年在罗马大学讲授教育学;1905-1908年任人类学教授。

在此期间,她继续学习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儿童之家的创立

1906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罗马优良建筑公会的支持下,为她带来了研究和验证提升世界正常儿童智力的机会:

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的贫民窟桑罗伦多区正式开幕,三个月后第二所蒙特梭利“儿童之家”相继设立。

她把她的方法应用于智力正常的儿童

她的成功导致开办其他蒙台梭利学校。

儿童之家”:指的是能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它是“公寓中的学校”,不仅具有家的内涵,“如成员的彼此关爱、辅助,环境中的一切设备也都符合儿童的需要和尺寸”;更是幼儿受教育的场所。

“家”里的大人们必须经常致力于“学校”环境的改造,使它们适合于儿童的各项发展。

蒙氏就在这里,又为这些心智良好的儿童,用心研制了能够促进心智发展的种种教具,来提升人类的智慧,发掘无穷的潜能;也在这里的观察中体会出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特梭利教学法。

在“儿童之家”里,蒙特梭利应用在那六十位三至五岁小孩身上的方法,得到了惊人的成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加上欧洲各报章、杂志、书籍对儿童之家生动的报道与描绘,使来自各国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乐口称道,誉为奇迹。

于是伦敦、瑞士、荷兰等欧洲国家,纷纷仿效设立,并邀请蒙特梭利前往开设师资训练课程。

1909 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1912年蒙特梭利前往美国,受到爱迪生等名人的欢迎,她的教育法在旧金山博览会中的展示得到了大会唯一的两面金牌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特梭利虽被迫离开她的祖国到了印度,但她的“儿童之家”和师资训练单位,在战后却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地。

1922年在意大利政府任督学。

1934年由于法西斯统治,离开意大利,到西班牙和斯里兰卡,最后定居荷兰。

蒙特梭利的逝世

蒙特梭利的晚年,依然不顾身体的衰弱不停地工作,终于在1952年5月6日逝世于荷兰的努特维克,享年八十二岁。

她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一生为了儿童,为了人类精神的复兴及人性的发展,奉献了她所有的智慧与一生。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蒙台梭利认为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

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

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

她的主要教育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