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网名

国家承认的气功名单

国家承认的气功名单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俗话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什么是细节

就是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却十分重要的事情,一件事的成败,往往都是一些小的事情所影响产生的结果。

细小的事情常常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一个细节,可以使你走向你的目的地,也可以使你饱受失败的痛苦。

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无数个小的细节组成的,每一个都很重要。

就好比是一条铁链,有无数铁环组成,无论其中哪一个铁环坏了,整个铁链也就没有用了。

说实话,经过今天这件事,懊恼之余,也还有点庆幸。

懊恼的当然是自己违反规定,庆幸的则是也正因为这件事刚好点醒了我,令我幡然醒悟。

相信在看完这么多以后,也会了解到我对待这件事真诚改过的态度。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监督我。

给我一个机会,我也能尽自己的一份力

航空安全员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工作职责:航空安全员的职责是保卫机上人员与飞机的安全,处置机上非法干扰及扰乱性事件。

部分兼职安全员还要承担客舱服务工作。

航空安全员 别名:飞行安全员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97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在国际航班上派遣安全员,组建了航空安全员队伍,执行安全保卫任务;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国际和国内主要干线航班增配安全员;1983年,中央根据当时国内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保证空防安全的需要,决定将机上安全员工作改由武警承担;1987年,国务院再次批准民航组建航空安全员队伍。

搞笑一家人中主要演李允浩有哪集

029

敏静怕允浩再骑摩托车,就拿走了他的摩托车钥匙,还得允浩杯打得很惨。

敏静知道后就想去教训那些人,结果惹到了社会上的人。

这时候允浩就拉着老师跑,最后允浩和老师合力打败了他们。

039

允浩接到老师的电话,和他约好晚上见面.允浩不愿去,老师衣着单薄的等了他几个小时后回家休息了,但把手机忘在公园.允浩去公园,遇到回去找手机的老师,以为老师一直在等他,十分感动,答应以后都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

去老师家,允浩听到了真相,倍感失望.

043

允浩耍酷耍帅.招来别的学校的女生,而且还不听敏静老师.

046

允浩逃课打架被叔叔抓住,正向叔叔耍娇,老师误认为是叔侄俩感情深,下楼差点摔倒,幸好被允浩叔叔抱住,上课了允浩只好回教室.

允浩和优美演罗密欧与朱丽叶.老师与金范指导.

061

老师遇到了高中同学美丽。

叔叔叫允浩去老师家送资料,被美丽一眼看中,第一次就抓头发。

美丽问个不停,看到允浩骑摩托车更夸他帅。

美丽用老师的手机发短信叫允浩来家里玩。

趁老师不在家,对允浩动手动脚。

摸(动)过的地方有屁股、大腿、肌肉。

老师回来后,允浩赶紧跑了。

美丽跟到楼下,跳上允浩的车,紧紧抱住允浩的腰。

允浩烦得要死。

美丽回到老师家后,痛哭流涕,说自己爱上允浩了,并且给允浩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允浩恶心。

老师来到教室,叫出允浩,请允浩帮忙去机场送美丽。

允浩只得答应。

美丽见允浩来,高兴极了,抱着允浩大说动情之话。

送走美丽后,允浩与老师一起走出机场。

对话在本贴吧内已经有了。

老师说喜欢大十岁的人或者被大十岁的人喜欢是件很奇怪的事吧,允浩说不在乎年龄,只是讨厌那个人

062

老师在走廊遇到允浩,没站稳扑向允浩怀里。

从允浩那里得知叔叔病了,都是很关心,允浩很冷漠。

允浩把屏风搬进仓室,发现了身着叔叔衣服的老师,很吃惊。

然后用屏风保护老师,把老师送到大厅里,被妈妈拦下赶进房间。

发现了躲在电视机后面的老师,装病,保护老师,被妈妈kick

逃进允浩屋里的老师,为了躲允浩的妈妈,躲进允浩的被子里,两人同床。

最后把老师装在被子里,抱出家。

然后在楼下把老师给叔叔后,离开了。

叔叔抱着老师,听着教导主任的教训。

072

允浩在家被误解,深夜离家衣服单薄,只好到老师家去。

换上老师的衣服,与老师一起看电视,两人相依偎坐在沙发上睡觉。

第二天与老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做蛋糕。

相互嬉闹。

老师接电话走后,允浩一人做蛋糕。

等老师到深夜,被叔叔拖走,然后老师发现桌上的蛋糕。

(这集个人认为很好看)

078

去学校送资料,得知老师不想当他班的班主任后。

让老师开心,于是一起吃饭,教老师high kick,抢来摩托车带着老师一起出去玩。

回忆以前欺负老师 送老师回家

第二天老师打扮得漂亮来到教室,允浩笑开了花

081

允浩在校口早上被罚,老师路过很心疼

教室走廊相遇,老师的关心令允浩很高兴

上课让允浩念英语,鼓励而不批评他。

令别的男生很吃醋,看出老师偏心。

下课允浩出门被绊倒,两人打仗,老师批评,结果被指为偏心。

而允浩很高兴。

两人被叫到教师办公室受罚,允浩一直乐得不行。

087

这集允浩特别可爱,向妈妈撒娇,第一次身上西服(很帅)

破坏了老师的相亲,好像是金三顺里的那样,然后叽哩哇啦一顿,把老师逗开心了

093

允浩遇到敌手,开始吃醋。

教室里他刚想收拾板擦,结果被敌手抢去,敌手说喜欢上老师,向老师大献殷情。

献花给老师,表示想当老师的男朋友。

气得允浩直瞪眼。

为了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运动场上两人明里斗争,大显身手,结果还是允浩获胜。

被敌手抢到送老师上学的机会,愤然骑车离去

095

打电话问老师问题(是关于航天知识的)

开始幻想,自己当上飞行员后,回家后受到重视,在哥哥面前显示自己,拿着花去学校见老师,然后向都是表达情意,把老师抱走了。

然后好像允浩肚子疼,被送到医院,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后很高兴。

那个男人就是当上飞行员的学长097

允浩与老师通话很高兴,看到叔叔与婶婶在一起,情绪发生改变。

叔叔帮助老师把班管好,令允浩很不高兴。

敌手继续表达爱意,允浩不高兴。

至办公室见老师,看到老师笔记本中掉出的老师与叔叔的合影,允浩不高兴。

在家里尤美当着叔叔的面问允浩喜欢老师吗,允浩不承认。

接到老师的电话,允浩很高兴。

坐老师的车,看到老师手机上叔叔的电话号码后,很生气,批评老师,说老师是傻瓜。

与老师在酒吧里见到叔叔和婶婶相拥在一起,允浩赶快捂住老师的眼把老师带走了。

099

拍广告挣得的钱请老师吃饭,给老师买花礼物等,结果在自己最喜欢的摩托车和老师之间,选择了老师。

但到最后才知道这一天不是老师的生日,身份证上的日期写错了,呵呵,可怜的允浩~

104

允浩看到叔叔和老师在一起,很受伤.

野外军事训练中,允浩对叔叔射了四次,一回头被老师射到,允浩心很痛,最后老师对叔叔说了句:李老师,我们赢了.允浩心流血了.

108

允浩停车看到叔叔和老师在冰激凌店里,被叔叔拔去摩托车钥匙,老师陪允浩走了一程.两人在冰激凌店里,老师和允浩约定,考试成绩提高后,给允浩一个奖励.允浩因此好好学习进步了85

听到老师的表扬,允浩很开心.但当老师把车钥匙还给允浩时,允浩并不高兴,他想要的不是车钥匙,而是想让老师和叔叔分手老师听后很吃惊.

112

继续与情敌对抗.敌手报名踊跃,展现自己,允浩嘲笑他幼稚.

老师与允浩一起练两人三脚,摔倒后允浩抢在叔叔前面把老师背起.

医务室里,允浩帮老师上药.叽哩哇啦,老师不开窍,允浩离开了.

最后的比赛,老师与允浩一起合作.

127

允浩开心的与老师在操场玩篮球,被敌手看到.

允浩被冤枉打人,办公室里叔叔因为允浩的检讨书只字没写要动武,老师拦下,谈心,允浩被误会很伤心的离开.

老师发短信与允浩联系.拒绝了与叔叔约会.

老师去操场找允浩谈心,关心允浩,说永远会站在允浩这边,允浩激动的流泪,老师扔的球没入筐,允浩帮忙,进球了.

132

允浩等车遇到老师.老师请允浩吃快餐,允浩和叔叔对老师头花看法不一,而老师和允浩都喜欢.

允浩去看婶婶,看到老师还戴着头花很高兴.老师手烫了,允浩帮着作饭.又玩又闹,往老师衣服里放冰块.特别开心.

允浩还为老师冲了咖啡,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师和叔叔一起喝.婶婶申智看到允浩看老师的眼神不一样.

在医院里,只剩下婶婶和允浩时,婶婶问允浩是不是喜欢敏静,允浩的心事被看穿了

136

看到老师关心情敌,允浩心里很不是滋味.看到老师抓着情敌的手,允浩问老师都所有学生都一样吗?希望自己在老师心中是独特的.

允浩与老师一起吃快餐,老师又看到情敌,允浩大吃醋.

允浩决定装叛逆,从叔叔那里拿到胶布胶带,贴在脸上包上手.老师看到很心疼,允浩一个劲的装可怜,后来老师知道真相后生气了,要离开,允浩道歉.一个小虫落在老师身上,吓得老师钻进允浩怀里,允浩高兴异常.

140

骑自行车的允浩学校门口遇到老师,很开心.

这集又被那个女孩纠缠,好象说了大话,而且还和那个女孩打赌,被逼认真学习.那个女孩门门都是第一.允浩经过努力,考到一百七十名,进步很快,但离和那个女孩定的目标还差很远.

允浩来到女孩班门外,听到原来那女孩一直都是最后一名后,气得要死.

142

允浩摘了带虫子的花,吓唬老师,没想到老师却钻到了叔叔的怀里,有些失望.

老师被打,在校门口允浩比叔叔还更早发现老师受伤,很心疼,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他找到打人者,一顿教训,自己也受伤了.等到叔叔也找到那群打人者后,才发现他们各个都受了伤.

允浩和老师在校园相遇,继续吓唬老师.

走廊里老师遇到受伤的允浩后,关心,允浩高兴得意.

148

下雨和老师一起坐在窗口,知道老师喜欢的歌手.

没钱,只好通过擦车挣钱,买了两张票.本想给老师,但遇到叔叔.

把票放在老师桌上,希望老师和叔叔去看.而叔叔\\申智\/朋友都有事,不能去.站在车站正发愁的老师和溜达了一下午的允浩不期而遇,发出邀请,允浩和老师一起坐在车里.心里和脸上都开了花.

这集允浩苦尽甘来,与老师有缘分.

153

坐在老师车里,允浩看到老师手上有戒指吃惊,看到老师头上带者那个他喜欢的头花而高兴.允浩想和老师一起过生日.

允浩高兴的到爸爸公司打扫卫生,大家为允浩准备生日礼物.

老师给允浩准备了生日礼物-一双鞋.但被她妈妈带走.

允浩回到家,看到了大家为他准备的录象带和蛋糕.很开心但有一丝遗憾.

等到快十二点,受到老师短信.拿到老师给的礼物,在老师车里听老师唱生日歌,烛光蛋糕允浩的笑脸.

158

允浩满脸开花的来到教室,听到老师要结婚的消息.

允浩打球,暗恋他的那个女孩在一边大声加油.看到路过的老师产生误会,允浩呵斥了她.

深夜校园,允浩骑摩托车来找老师,说希望老师不要和叔叔结婚,老师的意思是不会那样,

允浩后来一人独坐,想了很多,于是去找了那个女孩,聊天.女孩问他,刚才看到流星有没有许愿,允浩说,有,希望一觉醒来年华老去十岁。

女孩问,为什么,变成老大叔有什么好的。

允浩不语.

160

老师在教室里遇到允浩,允浩很失落却故意在老师面前装做不在意的样子而走掉,回到办公室的老师情绪特别低落,望着头花陷入沉思。

允浩用摩托车载着那个女孩离开,老师看到了心里很失落。

篮球比赛,允浩不参加,对老师说了很硬的话。

班里分数一直落后,老师看着观众席独自一人坐着的允浩,允浩不语走掉。

后来允浩参加了,最后一个球入筐,他们班获胜了。

允浩和老师被众人抛了起来。

162

爬上楼去的允浩听到叔叔与老师的对话,而且已经知道婶婶要走了,叔叔和老师就要成功了。

顺着管子下来的允浩站在那里发呆。

爬上楼去玩电子游戏的允浩,看到了从叔叔洗手取下来的戒指,心里十分不高兴。

敏浩和金虎也一个劲儿地刺激允浩,允浩拿着戒指下楼,却弄丢了。

后来找出来还给叔叔了,接着又被敏浩他们嘲笑一番。

回到屋里的允浩心不在蔫,被敏浩和金虎骗了,生气地冲出屋子追赶两人。

追敏浩时碰到了桌子角受伤流血了,然后冲出家门。

关心弟弟的敏浩到处寻找允浩,发现允浩在与别人打仗,他为了邦弟弟也参加了,后来两人受了重伤躺在地上,兄弟情感深厚。

166

允浩回家后听到叔叔与老师分手去找婶婶的事,很为老师担心。

老师递交辞呈,允浩看出讲台上有点不对劲的老师,追出来与老师谈话。

老师请允浩吃饭,逛书店为允浩买书。

老师为允浩买了一个小笑脸的钥匙扣。

一路上,允浩总是想对都是说那句话,但没说出口。

老师说了些鼓励的话吧,与允浩拉勾,想让他好好学习,好好考试。

看着笑脸,允浩暗暗与哥哥较劲,认真学习(戴上了大眼镜),即使是在连敏浩都玩的时候,允浩还在认真学习。

最后一课,老师点名,允浩觉得不对劲儿,老师鼓励学生们好好考试学习。

老师要走了,在走廊里看到在认真考试的学生,在允浩那里停留的时间长了点。

眼含泪,回忆起和允浩在一起的快乐日子。

从那个女孩那里允浩知道老师走了,疯一般地跑入办公室,到处寻找,还发短信找老师。

楼上的允浩看到楼下的老师,但不得不参加下一门考试。

考场上允浩不时朝楼下看去,看到老师在等他,想到老师对他的希望,于是安心考试。

考完后,允浩立即向车站追去,只差一步,老师上了公交车。

允浩骑车一路追赶,就是没见到老师所在的车。

而且老师把手机关机了吧。

允浩看到了老师的车,但没追上,沮丧地坐在路边的路杆下。

老师去的新校是个女子学校,同事和学生都很可爱。

领导也不错

老师看到申智发来的电子信息。

叔叔和婶婶由爸爸和奶奶接回来。

姐姐唠叨不停,一家人回家了。

下雨天,老师站在教室里,看到操场上一个叔叔打着伞,摇了摇头,可一回头就消失了。

后来问过园艺工才知道不是幻觉,是叔叔真的站在雨中往教室里看。

叔叔回到医院,抱着孩子,回到申智身边。

时间到了2008年,允浩骑着摩托,喝着水看着地图,到处寻找老师。

钥匙环是老师买的笑脸。

167

允浩回家,说自己要休学一年(其实是要去找老师),全家除妈妈之外都反对。

妈妈送允浩,允浩发个短信谢谢妈妈。

又是下雨天,老师一个在教室里看雨景,而允浩骑车路过,站在屋檐下躲雨。

雨停了,允浩骑车离开,笑脸钥匙扣落在地上。

老师走出,看出笑脸钥匙扣没理会。

走到校门口,又回去了。

捡起地上的钥匙扣,这时回来寻找钥匙扣的允浩

相遇了,看到老师,允浩把头盔取下,眼泪就掉了下来,这时背景音乐响起,允浩与老师四眼相望。

老师叫了声允浩了,两个人就这样面对面默默站着。

为什么德国帮助建立精锐军队

第一个可能是同病相怜,因为一战后的德国作为战败国遭到严厉惩罚,被迫割地赔款,这对好面子的日耳曼民族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而中国自近代以来就遭受列强入侵,而且此时的日本已经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将东北全境占领,并窥视关内,中日大战迫在眉睫。

这样,双方拥有了相似的民族情感经历。

历史原因介绍:

在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曾打算开辟一条从柏林到南京的直达航线,但在首次试航时就遭到苏联的阻拦,苏联战斗机将其在蒙古上空迫降,“德国飞行员和机械师都摔断了骨头,并在一座蒙古监狱中被判刑五年”,后中、德方面经过多方努力,他们才被释放。

这个变故使得开通该条航线的计划中途流产。

尽管如此,德国却给中国提供了大批贷款,而中国也以原料换取德国的军事装备、铁路器材和整座工厂等,正是这些工厂,后来奠定了中国国有工业的基础。

但要说双方完全因为民族感情才交往频繁,是不恰当的。

毕竟国家之间,利益是最主要的关注点。

此时的德国急于摆脱凡尔赛体系对它的束缚,希望大力发展军备。

但是德国领土面积较小,国内资源有限,特别是紧缺一种制造军火最重要的战略物资—钨矿。

因为在钢铁中加入一定的钨,能大大提高枪炮管的熔点,不会出现因持续射击造成枪炮管高温软化变形的情况。

可见,钨矿对于德国发展军事力量来说至关重要。

但问题是,欧洲英、法等战胜国始终对德国存有戒心,严格控制钨矿等战略物资的出口,使德国十分恼火。

无奈之下,德国只得将目光转向中国。

早在1929年,德国工业界就通过民间贸易从中国获得了其所需的88%的锑和53%的钨。

1915年至1937年,中国钨矿的平均产量就占世界总产量的38%。

锑的重要用途在于制造印刷合金(铅字)及轴承合金等。

1934年,中国也成为德国进口锑的主要来源。

为了东山再起,德国不断向外派遣军事顾问,一是为了保证退役军官的素质,二是为给德国的工业和军用品寻找市场与战略物资。

由于德国被强制裁军,使得大批具有军事技术技能的军官们无事可做。

根据《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战略物资的出口,同时也禁止德国公民以军事资格受聘于外国,所以德官们通常是以“平民”身份受聘,而德国政府则宣称无权阻止他们。

这样,1928年11月,经过中、德两国反复磋商,由德国名将鲍尔率领下的首批德国顾问团来华,主要是为德国的军事装备开拓中国市场和帮助训练军队。

早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就使用了由德国人训练的军队,最后在张学良的帮助下,最终打败了反对者,也渡过了他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这些德式训练的军队,同时也被用于“剿共”军事。

由于利用德事顾问来训练军队,红军就要被他们俘虏的军官来给红军战士讲授德式战术课,例如《多种武器的使用与作战》等。

这大概有点冷幽默的味道,德事顾问的训练方式,居然在国、共两党的军队中被同时使用。

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在第五次“围剿”中,改变之前派兵“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实行“碉堡政策”。

所谓“碉堡政策”,简单地说,就是在根据地周围连绵建筑一道道封锁线,在步枪火力能够交叉的地方修筑两个碉堡,每五个碉堡之间建筑一个大碉堡,并用公路连接起来,形成碉堡公路网,然后修建储藏和给养的仓库;接着在若干距离处又修筑第二道碉堡封锁线,建筑的方法与第一道相同,待第二道完成后,再把第一道拆除,将砖石材料移建第三道碉堡。

这样,逐次推进,在飞机和大炮的配合下,向根据地匍匐蚕食。

这无疑增加了苏区的困难,使其与外界的联系完全被断绝,一时之间,苏区的物资变得异常匮乏,就连生活必需品食盐都难以供应。

实践证明,这种办法确实在第五次“围剿”中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命令部队每天只向前推进固定的距离,然后就开始修筑碉堡。

无论红军如何“示弱”,军队皆不予理会,这让红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一部”的战术基本失去了效用。

而且蒋也仿照德国,对现役军官进行轮训。

据当时在军第十八军任连长的杨伯涛回忆,自从1933年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后,该军上至军长、下至排长均分批前往受训。

经过此次集训,该军的作风有了很大的改变,军官无论职位大小,一律不佩武装带,身着布制军衣,脚穿草鞋或胶鞋,和士兵一起吃大锅饭。

这种办法使红军的狙击手无法确定狙击目标,同时也使军士兵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各师、团部均设置武装便衣队,专门负责侦查。

这样,加之方面的德国顾问指挥失误,红军损失惨重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所有的德国顾问中,最著名的是有“国防军之父”之称的塞克特将军了。

塞克特曾在的盛邀下两次来华,他1934年4月第二次来华担任总顾问之职时已是67岁高龄。

对他十分尊崇,使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自夸为“军事上的孔夫子”。

南京给他每月2000美元工资,是前任顾问魏采尔的3倍,据说这是“南京政府付给一位外国顾问的前所未有的高薪”。

他的门口还有礼仪士兵站岗,平时有4位保安跟随,旅行时乘坐特供的车厢。

不在时,他还可坐在的办公室召见中官。

1936年12月27日,塞克特因心脏病逝世后,南京国民政府还特别为他举行了追悼大会,因“西安事变”后回溪口休养,由何应钦代他致悼词,给予塞克特高度评价。

德国顾问们在华使命的结束

在国、共两党的历史上,德国顾问都是值得书写的重要内容,因为他们对中国政局、军事力量的变革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但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蔓延,这些顾问们都先后结束了自己在华的使命。

先说李德。

在他的错误指挥下,中央红军反“围剿”频频失利,最后被迫放弃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

在遵义会议上,李德因在军事指挥方面的错误被批评,接着被取消了军事顾问的名义。

失去了顾问职位的李德跟随红军走完了长征的全部路程,最后到达陕北。

由此,他成为唯一一个经历过长征的外国人。

李德在长征途中也经历了每个普通红军所遇到的困难。

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对长征中过草地时的艰苦程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灰色的云层挂在天际,几乎一直贴到地面,往往白天冷雨淅沥,夜间雨雪交加。

四处没有房屋,没有树,几乎连一丛灌木也没有。

我们蜷缩着坐在高出沼泽的小丘上睡觉,只用薄毯子和大草帽这些军队发的装备,或者用油纸伞以及在极少的情况下用缴获的无袖雨衣来遮盖自己的身子。

有的人早上就再也起不来了,他们在寒冷和疲惫中牺牲了。

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李德也对张国焘红军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抵制,并在组建的红军大学从事军事教育工作。

尽管他实际指挥作战水平不高,但毕竟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他在军事理论、图上作业等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有时候,军事上已经靠边站的他,也会被邀请列席中央军委和政治局的会议。

抗战爆发后,他还担任过中央军事研究委员会编委会的主任,后去抗日军政大学讲授过一些战术课。

1939年,李德返回苏联,所幸的是此时大清洗已经过去,斯大林并没有为难他,在李德为自己在中国的失误做出检讨并保证对中国的事情守口如瓶后,将他调出国际,到苏联的外文出版社编译马列著作。

二战后,李德返回东德,后为协助苏联写了一些文章,攻击,并对中国革命史进行了歪曲性的报道。

1974年8月15日,李德因病去世。

作为李德的同胞、在南京的德事顾问,除为“剿共”出谋划策外,还对南京政府的军事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为后来中国的抗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例如塞克特在考察了南京政府的军队后,他给呈递《陆军改革建议书》,建议加大对军官的培养与精锐部队的训练。

在德国顾问的协助下,南京政府先后建设了一大批专门军事院校,比如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学校。

特别是加强了军队的炮兵、装甲兵等。

可以说,在1928年至1937年间,南京政府从武器装备到军事思想,几乎全部仰仗于德国。

塞克特返国后,由法肯豪森将军继任总顾问之职。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法肯豪森设计了从上海到南京间的江南国防工事图,这条被称为“中国的兴登堡防线”后来成为中国抗日国防的重要工程之一。

在1937年淞沪会战中,将德式装备的主力第八十七、第八十六、第三十三师全部投入作战,“打给外国人看”。

在这些德式训练军队的顽强作战下,中队抵抗日军居然达三月之久,这对于坚定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在此次战役中,德国顾问团在法肯豪森将军的率领下,亲赴前线协助作战,一些德国顾问甚至下派到师、团一级。

但是,好景不长,中德关系很快就随着二战的爆发而趋于冷淡。

德国在华军事顾问也很快被终止了在华的使命。

二战中德国为了获取日本的支持,将所有在华的德国顾问全部撤回国内,中、德关系就此走向低谷。

1941年7月1日,在德国承认了汪精卫后,重庆国民政府迅速作出反应,第二天就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珍珠港事件后,重庆政府正式向德、意、日三国宣战,双方关系彻底破裂。

初中《这就是我》作文800字

这就是我

不知什么原因,我的体育细胞特少.因此,我的体育成绩一直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跳绳,全家人为此都伤透了脑筋后来终于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

那天,也许是太兴奋,所以起得很早,爸爸妈妈被我的举动吵醒了,妈妈见了,轻蔑地说:“你这么大张旗鼓地做什么呀?还不知道你能不能坚持下来呢!我听了,有些生气,便把视线转移到“公正”地爸爸脸上,希望他能说句公道话.谁知他倒好,来了个“*—言不发.”我心想:你们可别小瞧我,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拿着绳子来到一片空地上,刚想跳,可这绳子大概好久不用了,卷了起来.我用脚踩在绳子中央,两只手使劲向上拉,终于把它扯平了.我心中暗暗地想:这些小困难就想把我击倒,门都没有!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跳了.我牢牢抓住绳子两端,手腕来了个360°大转弯,绳子倒是很听话地来到脚前,可脚却摆起了“臭架子”,把到门口的礼推走了,正好踩在绳子上.唉,一个也没跳成功.不过没事,万事开头难嘛!我又连续跳了几次,可仍未梦想成真.我有点泄气了,放弃吧,反正你也不是这块料.坚强的我反驳道:“你真没用,居然让刚才在父母面前的承诺,伴随着孙悟空的筋斗云飘走了.班主任王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过了这道坎,你就会战胜自己.是呀!诺贝尔没有向困难低头,苏武没有在困难面前屈服…他们有那么坚定的信念,而我这些小困难,又能算些什么呢?相信我只要改进刚才的方法,一定会成功!我调整了绳子的长度,准备再拼一把.这次,绳子来到脚前,脚也从容有节奏地“接受”了.啊!我成功了!在那一瞬间,我品尝到了成功者的喜悦!我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无限自豪!这就是我,一个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我;一个面对困难永不退缩得我;一个拥有不懈的毅力,坚定信念的我!这就是我

一个十二岁的男孩,身高1.5米几。

乌黑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镶嵌在我那瓜子脸上。

一张不大不小的嘴巴里藏着两排洁白的牙齿。

一对大耳朵十分机灵,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及时发觉。

我的优点是爱动脑筋,我的缺点是粗心、没有耐心、没有恒心

我的爱好很广泛:比如吹笛子比如看课外书;我也喜欢一些体育运动:比如打篮球、比如打羽毛球、比如溜旱冰比如骑自行车、等等。

我的房间里,有一个大书柜,书柜里整整齐齐,排满了许多书,有《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等。

还有些名著,比如《爱的教育》《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卫科波菲尔》《三国演义》等。

每当有写空余时间的时候,坐在窗子旁,一边细细地品着茶,一边坐在椅子上专心致志地看着书,细细地品味着文中的每一句话。

最近,每天晚上睡觉前,我还总爱捧着最近老师发下来的新书《格列佛游记》,认认真真地读着。

有时读着读着,我眼睛就有些模糊了,不觉捧着书就进入了梦乡…

我也喜欢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比如打篮球,我虽然打的不怎么样,但我很喜欢打,每当放寒假、放暑假时,我都会找一些小伙伴,举行一场篮球比赛,我暑假时早上打,晚上也打,除非我自己回家,如果我还没过瘾,就算叫10个人来拉我也拉不回家。

我还喜欢吹笛子,有时闲着没有事的时候,我就会吹上一曲。

这就是我,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这就是我

我,是一个五年级学生,个子不高,但身体很结实,肌肉饱满。

我的手十分可爱,因为它胖胖的小小的,难怪同学都叫我“小肉手”这也就是我的外号了。

我爱好广泛,最爱科学。

我最爱看中央电视台10套的《走近科学》和《科技之光》节目。

在科学世界中我又偏爱UFO和中国水怪传闻。

记得前一段日子吧,《走近科学》就播出过《天池怪兽》、《猎塔湖水怪》、《卡纳斯水怪》这些匪人所思的故事。

这几天又在放我最喜欢的关于UFO事件的探索报道。

其中的《夜空奇景》的最后结论让我大吃一惊。

因为飞行员和地面上人看到的竟然是火箭上天。

是这样的,那东西在直线飞行时那扇型尾巴其实是火箭推进器喷出的火。

而突然不见,是因为第一节燃料箱已用完了。

而出来时在旋转,是因为火箭燃料箱掉下来时旋转而且喷出烟雾。

看来大多数现象都可以用科学解释。

我还特别珍惜友谊。

我和同桌之间还有一些小故事。

我同桌叶欢特爱打人,只要我去惹她,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不是一拳就是一脚。

相处久了,我就知道她的脾性,如果她心情好,你就可以和她聊聊天或玩一会儿。

如果她心情不好你就千千万万不要去惹她,不然,你就等着完蛋吧。

记得一个星期一,升旗仪式刚完,叶欢不知为什么突然昏倒了,这让我们大惊失色。

这次还真要谢谢司令台上讲话的同班同学姚欢,如果不是他正好从司令台上下来把叶欢扶助,才避免了摔伤。

第二天,我们才知道叶欢是因为没吃早饭才昏倒了。

我有一次也没吃早饭,可我没昏倒,看来女孩真块豆腐,一碰就坏。

虽然她老打我,可一个暑假没见她,心里也怪难过的,真想早点开学。

这就是我,一个爱科学,又珍惜友谊的小男生。

找了3篇.

关于成功与挫折的演讲稿

“失败是成功之母”

由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跑不过马车谈起

当我看完了世上第一辆炎车和马车赛跑,竟然远远落后于马车的故事后,再看到现在高速成火车时速已达两百公里,不由得想起了我国的一句名谚:失败是成功之母

假如火车的发明者因为最初的火车头跑不过马车而灰心丧气,不去找毛病,不去想办法改进,那么也许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坐在马车上穿州过府,不知火车头为何物呢

没有第一次的失败,又怎会有以后的成功呢

(析。

紧扣原材料,阐明观点。

文章充分发挥原材料的论证作用,通过对材料略作分析,一方面揭示作者由材料到观点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又阐发了中心,可谓一箭双雕。

但是有的人一讲到“失败”,便叭恐避之不及,总想自己不论干什么,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挫折。

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函会发现,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有是在经历了失败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了665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666;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一生发明了1000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他都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

在一次新发明的试验过程中,共失败了8000多次,但他仍然乐观地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8000次失败,起码使我知道了有8000个办法行不通。

由此可见,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实,害怕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或许今天的失败,正预示你明天的成功呢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经历过失败后都有会取得成功的。

能在经历失败走向成功的人是明智的,但世上有更多的庸人,在经历过失败之后,不思悔改。

其中有的人是碰壁了,却不懂转变,吸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走着老路,结果 是一再碰壁。

有一类人,明明失败了,却又不承认。

这种人是最危险的。

我们不但要在学习上、工作上正确对待失败,而且在国家建设方面,也不应因为一点挫折而悲观。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和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像一部不够完美的火车和一部漂亮的马车一样,而我们每人都是火车的设计师。

假如我们因为这部火车跑不过马车而对它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没有发展前途了。

但如果我们像斯蒂芬逊一样,不灰心,不气馁。

找出我们“车”上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终有一天,我们国家会像高速火车一样,把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抛在身后。

(联。

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此外所说的实际,不仅仅指个人实际(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实际),也指社会实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实际)。

文章第三段联系中外历史上的三个事例,叙议结合,说明“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在经历了失败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

第四段用辩证的眼光来思考分析问题,和上文形成鲜明的对照,说明有些人经历了失败却并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其原因一是不悔改,二是不承认。

第五段进步联系自身和社会国家,详略有致,联系自身,一句话稍带即过,重点联系国家建设,具有鲜明 针对性和现实性,合使文章的思想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有失败经验的人更容易成功

一个人的\"经验\",是一般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

他们认为一个有成功经验的人,能以正面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积极地投入工作;而有过失败经验的人,则会以否定的态度看待每一件事,未来可能连原本能做得很好的事情也无法完成。

这也是金融企业不愿意贷款给失败者的原因。

但是,跨国企业却特别重视失败,甚至把有失败的经验当成选择合作伙伴的必要条件。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自传《走向未来之路》中,坦言自己在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取有过失败经验的人。

我倾向于录用那些曾经在失败的企业工作过的人。

他们在再次面临危机的时候,能更快地思考出怎样走出困境。

我希望把这些有经验的人网罗在身边,因为总有一天,微软也会经历失败,这时候就需要这些有经验的人发挥才能,带领企业走出逆境。

我认为,我们虽然很难把失败者视为英雄,但也不可以把失败者看成罪犯。

1962年,正酝酿\"阿波罗计划\"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把一个人是否有失败经验当成选拔航天飞行员的核心标准。

那些在人生之路上没有经历过危机或没有经历过重大失败的人,是连航天飞行员的候补名单都进不了的。

因为航天飞机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这时候,拥有失败经验的人能更冷静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当然,NASA要选拔的航天飞行员并不是单纯的失败者。

严格地说,应该是经历过失败,但在失败中不断成长,并在最后获得成功的人。

总而言之,NASA要选拔的人员,是那些人生经历坎坷,从而善于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人。

成功是建立在失败和失误的基础上的,绝大部分成功人士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失误。

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失败就获得了成功的话,那么这种成功只能被视为偶然。

有些人虽然想得很多,但总是很难做出实际的行动,因为他们清楚只要行动就可能导致失败或失误。

但不经历失败或失误的话,我们能学到的东西也会变得很有限。

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成功,而是因为我们的失败。

在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我们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帮助我们的人生走上成功的轨道。

一般来说,知识的共享是比较容易的,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很难与别人共享。

因为遇到的情况虽然可能类似,但不可能完全相同,用相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行不通。

但如果我们有处理各种情况的经验,就很容易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强调经验重要性的一个原因。

企业需要的并不是单纯拥有知识的人,而是拥有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能以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

这种能力不是毕业于顶尖学府就能拥有的,而是从经历无数艰辛和磨难的经验中获得的。

许多人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少实际经验导致他们缺乏这种能力。

成功的企业懂得\"失败经营

2005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召开了一次失败讨论会,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总裁和公司其他主要决策人员都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以分公司的代表性失败案例为讨论重点,目的是找出失败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案。

Intuit公司(美国第二大软件制造商)也曾在其软件产品遭到消费者投诉时,举行全体员工\"失败聚会\",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同时,也对研发出这款失败软件的员工进行奖励,以此鼓励那些\"失败者\"再接再厉。

美国捷蓝航空公司(Jet Blue),在乘客对其机上快餐百般指责后,通过公司网站开展了\"失败运动\",以此激励那些因\"快餐事件\"而士气低落的员工,让他们重拾信心。

并不是只有美国企业才懂得\"失败经营\",韩国乐天建设公司也擅长在失败中汲取经验。

在这家公司里,员工出现失误只需详细地把内容记录下来,并提出改善方案就可以,绝对不会发生因员工失误而追究其责任或对其处罚的事情。

这种管理模式是1998年任胜南任公司社长时提出的,任社长在他就职后召开的第一次员工大会上宣布:\"我不会追究失误的责任,所以不要隐瞒你们的失误,只要做出详细的报告。

不过要是让我发现有谁隐瞒失误,我将严加处理

以后乐天建设公司每一季就召开一次失败检讨大会,以这样的方式收集失败案例,鞭策公司进步。

韩国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在他还是副社长时已经很重视失败。

他总是嘱咐下属要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失败案例,甚至常驻海外的职员与当地居民吵架的事件,他都要求记录下来。

他说过:\"我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失败而责骂这个人,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想掩盖失败的行为,却是很恶劣的。

很多企业之所以重视这种\"失败经营\",是因为对一个企业来说,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不经历失败就无法取得成功。

假如一个企业因暂时的失败而丧失了再次挑战的勇气,那么这个企业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大部分世界级的企业都会容忍和鼓励员工面对失败。

前面提到的李健熙提出了非常实际的\"失败不可避免论\",他说:\"开发一种新产品,平均要经历一万两千次失败。

勘探石油时,最少也要经历25次失败才能发现一个油井。

因此,失败可以被视为是上帝为了让人类获得更大成功而赐予人类的礼物。

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绝对不会追究员工个人的过错与责任,甚至将其打入\"冷宫。

因为他知道,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一个人再怎么认真、努力也会有出错的时候。

比起花心思考虑怎样处罚一个人,还不如教会这个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在失败中学习,并且将其经验教训推广给每一个员工,让其他员工也谨记这个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样一来,就能把失败的经验转化为企业的宝贵资产,而非阻碍企业前进的绊脚石。

同时也能给犯错的人一个机会,这是非常人道的。

然而,还是有些没远见的公司领导,只关心如何追究员工失误的责任,不关心这种失误是否会再次发生。

他们无法将这种通过失败而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企业的资产,白白把这些求都求不来的宝贵经验和一些能担起失败责任的好员工抛弃掉了,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遗憾的事情。

日本学者畑村洋太郎曾提出过\"失败学\"理论,这一理论在2000年初经济不景气的日本引起空前的反响。

韩国也有学者提出了\"失败学-在失败中学习\"这一符合当今社会氛围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韩国企业领导和管理学学者们竞相讨论的热门话题。

失败学\"其实就是一门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学问,它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要走向成功,必须重视失败的经验,在失败中崛起。

年轻时享受失败的特权,多积累经验

经验,特别是失败的经验,不仅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一个人成长必需的养分。

使我们成长的,并不是教科书上的理论,而是我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各种经验。

通常我们在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时,在很大程度上会以这个人的实践经验为衡量标准。

可以说,光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绝对无法让你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正因为这个道理,一些企业才肯用较高的薪资优先聘用那些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但积累经验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

这需要我们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勇敢地接受它。

如果你只期待安逸的生活,想一生都待在温室里,那么你是不可能积累什么经验的。

人生如果只是按表操课,可能不会遭遇失败,但也不会获得任何成功。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多积累一些经验,不然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多阻碍。

20~30岁的年轻人人生经历还不甚丰富,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失败,但一个企业需要的就是借助他们的这些失败经验,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趁着你年轻,不要怕失败,多积累经验吧。

当一个人年龄增加了、经历增多了、职位升高了,他的失误和失败就很难得到原谅了。

因为企业的决策高层做什么决定都要深思熟虑,不能不顾后果地做毫无把握的事情,如果他的草率导致失败,他就不能被原谅。

所以,失误和失败,是一种只属于年轻人的权利。

然而有时候,当你决定放胆去实现一个梦想时,总会听到亲友忧心的劝阻,例如:\"这种事怎么可能成功

像你这样的人应该会失败吧

反正做也是白做

还是打消念头吧

选择比较安全的事,不是更舒服吗

等等。

他们的劝阻可能会让你放弃挑战,从而夺走你获得成功的机会。

最后的决定权掌握在你手中,如果你还是决定放手一搏,那我要为你叫好。

虽然你可能会失败,但趁年轻去尝试这通往成功的失败是很值得的。

通过失败得到的经验,比通过书本得到的知识更有用。

你真的要做那件事

与其在这里做白日梦,还不如回家睡觉…\"当你不理会别人的闲言碎语时,你就拥有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

现在,正是你尝试挑战的最佳时机。

与其傻坐着听别人谈论过往的奋斗经历,还不如自己去外面闯一闯,得到失败的经验不是坏事,反倒是好事。

爱迪生说得没错:\"成功,是来自于99%的失败和1%的灵感。

所以你要趁年轻去尝试99%的失败,哪怕是身心变得疲惫,也要趁早积累失败的经验。

失败不要紧,但记得一定要再站起来。

如果因为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只会无所作为。

很多人在退休后,会为自己在职场生涯中从没犯过什么错误而沾沾自喜。

但是我想说,从开始工作直到退休后我经常会有小失误,因为我从未停止去尝试新事物。

不犯错的人,往往都是那些不会独立思考,只知道听从上级命令的机器人。

就他们的一生而言,所谓的成功只占1%,而剩下的99%全是失败。

因为成功只有通过不断的失败和不断的反省才能获得。

本田(HONDA)不需要这种从不犯错的人。

这是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经典高论,他告诉年轻人:犯错并不可怕,要\"向失败的大海划桨。

不要害怕失败,很多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都经历过许多次失败。

迈克尔·乔丹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才会见彩虹”有失败的伤心,才有成功的愉快和喜悦;有考试的错误,就有勇于面对的心;有撒谎的失败,就会有承认的成功。

我觉得“失败乃成功之母...

给朋友找些经典的短信笑话。

初中的时候,课间和女同学跳皮筋。

跳着跳着突然想放p,可是这个时候我暗恋很久的男生刚好从身边经过,我憋足了劲想把这个p忍住,结果是,我每跳一下,都伴随着1\/5个p跑出来,声音尖锐短促,直到放完,一共5声。

我上大学时跳过一个巨可怕的集体舞,需要急速摔倒、高抬腿等暴烈的动作。

大家没练几天就都不行了,浑身都是青的,有的腿部肌肉还拉伤,我伤得比较厉害。

下午我去上课,在三楼,我的一条腿根本抬不起来,就那么硬往上走,简直就是把那条腿直着往上送。

正走着,听见后面一个女孩跟她男朋友说:“还是大城市的学校正规一些,在我们老家,这种小儿麻丨痹的根本不能上学。

我狂晕…

昨天去下乡考察,真正让我觉得扬眉吐气了一回!那天我们两个人正在田间的小路上看庄稼的长势,远远的看到一群老外在围着一个当地的农民比比划划的.出于好奇,我悄悄的走到他们后面不远处,想听他们讲些什么.

那几个老外(大概是美国人),一边翻着一个类似英汉词典的小册子,一边用很不标准的中文发音:如何,我,到达,外围.

我想,哦,应该是在问路.很好奇我们的农民兄弟见到老外怎么说.

那个农民兄弟一脸茫然.我想,唉,大哥领悟能力太低了吧?老外一看他听不懂,更急了:WE,我,大家,去,走,想要.

那个农民兄弟还是一脸茫然.

老外更着急了,开始跺脚,冒汗.

这个时候这个五十多岁农民对着这群手舞足蹈的美国人,说了一句让我觉得这次下乡考察收获最大的一句话:can you speaking 排完座位,只有一对同桌俩都是男的,老师居然对他们来了句:“将就着吧,大丈夫何患无妻

全班人目瞪口呆。

这事超级经典,上高中的时候,情侣,同学Z(女)和Q(男)被老师一个放在门口的第一桌,一个放在对角线的最后一桌,可这一对还是每天传纸条,因为距离太远,他俩就用扔的。

一天,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寸,Q把一个纸条“嗖”的扔了过去,正好我们老师进来,直接就打在老师的身上了,老师捡起纸条狠狠地蹬了Q一眼,打开纸条“让你天天传,这把我看看都传了什么

就念了出来。

纸条上是这样写的

“Z,你说咱们俩天天这么传纸条,要是哪天打在老师身上就好玩了。

系里两个学生打架,责任完全在打人的一方,被要求在年级大会上做检讨,该坏人写了一篇暴长的检讨书,提到打架细节时说道:当时我们正在吃饭,因为一个问题发生争执,我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他忍让客气,然而他却忽然拿出一把明晃晃的东西指着我,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慨…刚说到此处,辅导员终于忍受不住了,冲上讲台问道:明晃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你说清楚

坏人沉默数秒曰:饭勺。

说个我老妈的事,有次她去银行取钱,因为顺路,她就拿了菜刀去菜市场磨刀。

她先磨完刀后,就直接拿着寒光闪闪的菜刀进了银行…菜刀甚至都没有拿个东西包一下或是装一下,就这么提了菜刀大摇大摆的进了银行,然后把刀朝柜台上“啪”的一放,道:“拿钱

事后她还朝我和老爸吹嘘说,那几个银行小姐,脸都青了…

我们寝室一兄弟养了一颗仙人球

后来他把仙人球放在窗台上,那上方就是他自己晾袜子的专用地方,他说放在那里清洁空气

一周后,仙人球烂了

某次和几个同学上学的路上,同学A不小心踩中一个马葫芦盖,一脚踩翻掉了进去,幸好我们几个及时抓住他,但他的脚还是浸到了马葫芦里面的BB.

把他弄上来以后,我观察那个马葫芦盖,这个马葫芦盖就在我家附近,经常从上面走都没事,我试探的用一只脚踩上去,也没翻,两只脚踩上去也没翻。

我好奇地对正在清理脚上BB的同学说:你也不知道怎么长的,你看我踩上来就不翻。

然后还跳了两下,马葫芦盖突然翻了。

因为其他同学都在帮A清理鞋子,没人来抓住我。

美国一公路发生严重塞车,一个人来到一司机窗前说道;‘恐怖分子劫持了布什,所要100 万美圆,如果不给,他们会点燃布什身上的汽油,我是来来筹集善款的。

司机问到:“现在筹集了多少

这人答到:“60只打火机。

单位领导年岁不大,但对电脑一窍不通,一天,他从外地培训回来,让部门小王给申请一个电子邮箱、过了会儿,他问申请好了嘛,小王说好了,他紧接着说:那你用优盘把我的邮箱拷过来装到我的电脑上。

今天一朋友买了一瓶可乐,拉开易拉罐后看到一行字,保值期见瓶低,于是朋友就把可乐瓶翻了过来,于是可乐呼呼呼的都淌了出去。

我有一广东籍同学,一日在食堂指着油炸鸡蛋说:“给我一个炸蛋。

后面晕倒一片

想起来以前听说的一件趣事。

广州火车站乱是全国有名的了,一妇人在车站旁边行走,一男从后扯断其项链逃窜,后面有小伙子看见欲追,女曰:甭追了,他抢我的是假的,我也把他的项链扯下来了,是真金的。

早上醒来迷迷糊糊,想起今天早上要开会,于是匆忙吃了早点,没等老婆起床便急急忙忙出了家门。

一路上老觉得鞋里、袜子里不太舒服,像是进了几个石头子一样,可也来不及脱下鞋来看。

总算到了单位,说也奇怪,感觉袜子里舒服多了,鞋也不是特别硌脚了,马上要开会,也就没太在意。

开完会已然是中午,看看手机有一未接电话,是老婆打来的,马上回过去。

“喂,老婆,刚才在开会,啥事

“没啥事,呵呵,巧克力好吃吗

“巧克力

“对啊,你还跟我装傻

呵呵

于是我想起了昨天是圣诞夜,于是我想起了放在椅子上的那双袜子,于是我想起了袜子里一直很硌脚,于是我想起了现在不是那么硌脚了。

两个人在比赛,比赛前发生了剧烈的吵架。

A激动地对B说:“你就是一坨屎,

我吃定你了

本来想说我赢定你了…

彭祖的相关延伸

1.《彭祖经》

原文翻译:彭祖姓籛名铿,是远古时代颛顼帝的玄孙,到殷代末年时,彭祖已经七百六十七岁了,但一点也不衰老。

彭祖少年时就喜欢清静,对世上的事物没有兴趣,不追名逐利,不喜爱豪华的车马服饰,把修身养性看成头等大事。

君王听说他的品德高洁,就请他出任大夫的官职。

但彭祖常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参与公务。

他非常精通滋补身体的方术,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角散”等丹方,所以面容总像少年人那样年轻。

然而彭祖的心性十分稳重,从来不说自己修炼得道的事,也不装神弄鬼的惑乱人心。

他清净无为,幽然独处,很少到处周游,就是出行,也是一个人独自走,人们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连他的仆从也不知道他哪儿去了。

彭祖有车有马但很少乘用,出门时常常不带路费和口粮,一走就是几十天甚至几百天,但回来时仍和平常一样非常健康。

平时他常常静坐屏气,心守丹田从早晨一直到中午都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轻轻揉双眼,轻轻按摩身体的各部位,用舌头舐嘴唇吞咽唾液,运上几十次气,然后才收功,赶来散步谈笑。

如果他偶尔感到身体疲倦或不舒服,就运用闭气的方法来治体内的病患,让胸中所运的气散布到身体的各部位,不论是脸上的九窍,肺腑五脏、手足四肢以至于身上的毛发,都让气逐一走到。

这时就会觉得气像云一样在身体中运行,从鼻子、嘴一直通到十指的末端,不一会儿就觉得通体十分舒畅了。

君王去看望彭祖时,也常常不通知他,偷偷留下些珍宝玩物赏给他就走了。

君王给彭祖的赏赐前后有几万金,彭祖也都接受下来,但立刻就把它们救济了穷苦的人们,自己一点也不留。

还有位叫采女的人,也是从少年时就开始修道,已经二百七十岁了,看起来只有五六十岁,她也很精通修炼的方术。

君王让采女住在嫔妃的掖庭宫中,为她建筑了华丽殿阁,赏赐她不少金玉。

有一次,君王让采女乘上华贵的马车去看望彭祖,向彭祖求教修行的要点和延年益寿的方法。

彭祖说,“如果想要升入天堂去在仙界做仙官,就要常服金丹。

九召、太一都是因为常服金丹才白日升天的。

不过这是道术中最高的,人间的君王是作不到的。

其次就是要养精蓄神,服用药草,可以长生。

但是不能搞那些驱使鬼神、乘风飞行的邪术。

如果本身不懂得阴阳交合的道理,就是吃药也没有效果。

关于阴阳交合的原理,只能靠自己去推断体会,怎么能说得出来呢

所以觉得你问得很奇怪。

我是遗腹子,三岁就死了母亲,又赶上了犬戎之乱,颠沛流离逃难到了西域,在那里呆了一百多年。

我从少年就死了父母失去了依靠,以后又陆续死了四十九个妻子,失去了五十四个儿子,多次遭难,损伤了我的元气。

不管冷热,我的肌肤都没有光泽,营养护理得也很不好,形体瘦得像枯木,恐怕活不太长久,加上我的所见所闻也很浅薄,实在没有什么可向别人宣扬的。

大宛山里有一位青精先生,据说已经活了一千岁,仍然像个童子,一天能步行五百里,能够长年不吃东西,也可以一天吃九餐,你不妨去向他求教修炼之术吧。

采女问道,“那么青精先生是位什么神仙呢

“彭祖说他也不过是个得道的人,不是什么仙人。

凡是仙人,或者能够纵身入云,没有翅膀而能飞翔,或者能乘着龙驾着云直达天庭;或者能变化成鸟兽翱翔在云中,畅游在江海,飞越穿行于名山大川。

还有些神仙以天地之元气为食,或者吃仙药灵芝,或者出入于人世间而凡人看不出他们是神仙;或者隐藏起自己的身形使人看不见。

有的脸上长着非凡的骨相,身上有奇异的毛,孤独自处,不与凡人交往。

然而这些仙人虽然有长生不死的寿命,但他们与人情相去太远,与人世完全隔绝了,就像鸟雀变成蛤蟆,山鸡变成海蜃,已经失去了本身的真实,成为一种怪异的东西,以我愚笨的想法,是不愿意变成那种仙人的。

修炼道术,就应该吃甘美的食物,穿轻柔华丽的衣服,懂得阴阳相通相变的道理,也完全可以作官,修道的人应该骨骼健壮,面色和体肤十分有光泽,虽年老而不衰弱,年岁越大见到的事越多。

长年在人间,冷热风湿伤不着,鬼神精怪不敢犯,五种兵器和百种毒虫都不能靠近,别人的褒贬议论都毫不在乎,这些都是最可贵的。

人生在世本来就接受着天地之荫之气,即使不懂得修道的方术,但只要有适当的修养,就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

如果稍微懂点道术,就可活到二百四十岁。

再要多懂些道术,就可以活四百八十岁。

真正弄通了修炼的原理,就能长生不死了,只是不能成仙而已。

延年益寿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要使身心受到伤害:要适应冬寒夏热的四季气候变化,使身体永远舒适;对美人女色和悠闲娱乐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被贪欲所诱惑,这样你的内心就可以安然洁净;对于作官时的车马仪仗服饰,都知足而不贪求,这就能使你志趣专一;音乐绘画使人赏心悦目,使你的心情能够得到启迪。

所有上面这些,都能养身益寿。

而不能掌握这些分寸,反而会对自己有所伤害。

古代的圣人,担心愚钝的人们,不掌握事情的分寸,沉浸在欲河中流连忘返,因而要断绝人欲之源。

所以有些非常高洁的雅士们不与妻子同床,其次的一些士人们则不和妻子同被。

就是吃上一百副药,也不如一个人独自静卧修养。

音乐听得过多会使人耳聋,美味吃得过了头反而败坏人的口味。

如果对一切都有所节制适可而止,正确地处理通畅和堵塞的关系,就不但不能减寿,还能够获得好处。

这一切种种都和水、火的使用一样道理,用得过了分,必然要受害。

人们常常不理解,如果经脉受到了损伤,血气不足,内脏虚弱,髓脑也不坚实,身体必然要生病。

而这病恰恰是因为受了外界的伤害,比如受了天气变化或酒色过度引起了内损,而并不是人自身就会生出病来。

思虑过多、用脑过度、过忧过喜、悲哀过度、愤怒气恼、过分企求、阴阳不能协调,这些都能伤人,但男女的房事过度则是最能伤人的。

这乍看很奇怪,其实不然。

男女相辅相成,像天地相生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男女之间的事更要讲究以气养神,不能过分而失去协调。

天和地按着阴阳交接的规律就可以永无终极,人如果失去交接的和谐就会受到伤害。

人如果避开伤害而得到阴阳和谐之术,就得到了长生之道。

天与地是白天分晚上合,一年有三百六十次交接,天的阳气和地的阴气融合在一起,才使得万物滋生无有穷尽。

人如果能符合天道,就能够长存。

其次就是吐纳运气的法术,得到这种法术的人,邪气就不能侵害他,这是修炼自身的根本所在。

其它像吐纳导引、含影守形等等的方法有一千七百多条,以及四季睡觉时头应朝哪个方向、经常检讨自己的过错、睡眠和起床的早晚等等方法,都算不上修道的真谛,不过可以教那些初学修道的人入门而已。

一个人如果能够修身养性,运气炼身,那么万神都会来到他的心中。

如果不能很好的调养自身,把身体搞得十分衰弱,那万神也就自然离去,就是再悲伤也不会把神留住。

修道的人如果不能找到最根本的道理而去舍本逐末,有得道的人郑重指点还不相信,对那些讲解真正修炼道理的书籍不去认真阅读却说书上讲得太浅薄,一见到论述天界、北神的大部经典就嫌太难懂而不去攻读,这样的人到死也不会有什么收益的,不是很可悲的事吗

还有的人尽管苦于世间俗事缠身,但又不甘心抛开尘世独自到山中去居住修行。

这种人就是教给他修道的方法,他也不会去认真实行,因为他们没有仁人志士的那种真诚的心意,以为只要自己关上房门在屋里炼闭气的功夫,不想凡俗的事并节制饮食就可以得道了。

我的先师曾著过《九都》《节解》《指教》《韬形》、《隐守》、《无为》、《开明》、《四极》、《九灵》等论述道术的经典,共有一万三千条,用以教导那些刚入门学道的人,你可以拿去参照着使用吧。

采女从彭祖那里得到了这些学道的要点,回去后教给君王,君王试了一下很灵验。

殷王得到了彭祖的道术后,一直想秘而不宣,并在国内下了命令说谁要敢传扬彭祖的道术就杀头,还想杀害彭祖以使他的道术失传。

彭祖知道以后就走掉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过了七十多年以后,听说有人在流沙国的西部见到了彭祖。

殷王并不坚持按彭祖的道术修炼,但也活了三百多岁,气力还像五十岁的人一样强壮。

后来由于他得了一个妖冶的女子郑氏,骄奢淫逸,终于失去了道行而死。

汉族民间流传说凡是传播彭祖道术就被杀,就是指的殷王禁传彭祖道术的事。

后来有一位黄山君按照彭祖的道术修炼,已经活了几百岁,面貌仍似少年。

彭祖成仙后,人们把他的论述记录下来,就成为《彭祖经》。

2.彭祖百忌

甲不开仓财物耗散

乙不栽植千株不长

丙不修灶必见灾殃

丁不剃头头必生疮

戊不受田田主不祥

己不破券二比并亡

庚不经络织机虚张

辛不合酱主人不尝

壬不汲水更难提防

癸不词讼理弱敌强

子不问卜自惹祸殃

第四句可见,此文为清朝之后作,非彭祖所留。

3.彭祖气功

彭祖早在4000多年前就在彭城发明了彭祖气功健身法—导引术。

徐州师范大学教授张士魁先生经多年考证、研究出这一结论后,《气功与科学》杂志(1986年第一期)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气功源远觅始祖》。

当年,笔者采访了张士魁先生,撰写了专题新闻《彭祖是气功鼻祖,彭城是气功发源地》。

中国报刊报等国内多家媒体转载了这篇新闻。

中国气功界的最高权威机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在其会刊的头版显着位置刊登了这篇新闻。

从此,这一定论在国内无可争议。

这项重大的研究成果还证明,早在部落氏族从游牧进入定居公耕时代起,彭城(徐州市)就有了气功健身活动,首开中国武术气功之先河。

4.彭祖寿诀

彭祖的延年益寿秘诀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注意锻炼身体。

每日凌晨即起、端坐、揉目、按摩、砥唇咽液、意守丹田、吸气数十遍;然后起身、熊径鸟伸、运气发功等,他是气功的最早创始人,这套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

其二,是思想修养,他从不计较名利得失,不追求物质享受,情绪恬静而达观。

殷王赠其万金,他用来接济贫困,自己无所留。

不受“慎喜毁誉”所累,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其三,是生活习惯,他坚持顺乎自然,不伤害身体,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顺应四时节气,使身体舒适安康,重视劳逸结合,用脑切忌过度,衣着求适不求华髦,男女生活饮食合理调节,并说:“凡此之类,譬犹之水,用之过当反为害也。

其四,是注重饮食健康养生之道。

彭祖作为第一个养生家同时也是一位厨艺高超的厨师,很好的将养生和饮食结合起来。

这点从彭祖使用员木果籽(茶籽)烹调的野鸡汤为尧帝调养虚弱的身体可以反应出来,《彭祖养道》上曾记载:“帝食,天养员木果籽”。

员木果籽(茶籽)为我国特有的物种,本身就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延缓衰老。

通过彭祖为尧帝饮食的精心打理,尧帝在位七十年,终于118岁仙寿。

所以饮食健康也成为一方面,使其延年益寿的一大因素。

搞笑一家人

14.18.29.34.39.49.54.61.62.72.78.79.81.86.87.93.94.95.97.99.100.101.104.108.109.112.124.127.131.132.136.137.140.142.148.153.158.160.166.167

在百度搞笑一家人贴吧找到的

他如何成全军精准控制无人机第一人的

5月18日上午,李浩站在一张中国地图前,右手熟悉地指向自己曾经飞行过的地方,既有齐鲁大地、江南水乡,也有雪域高原、大漠戈壁…

2011年2月,从军30年、飞过6种有人机机型、安全飞行3000多小时的空军“王牌师”飞行员李浩,在即将达到战斗机飞行员最高飞行年龄的前夕,成为空军首批无人机飞行员。

这种转变绝不仅仅是从空中转到地面这么简单,李浩这位“老飞”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从飞机座舱变成地面方舱,从操纵飞机舵杆变成操作键盘,都需要从头学起。

这一年,李浩48岁。

他从内地转战边疆,在天山脚下、戈壁滩上的小平房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无人机的学习当中。

从歼击机飞行员到无人机飞行员、再到无人机飞行教员,记不清自己身份证号码的李浩,却能对无人机装备、各类作战参数如数家珍;他引以为傲的视力2.0的“鹰眼”,也架上了200度的老花镜。

18岁那年,他选择做一名空军飞行员;48岁那年,他依然选择做一名空军飞行员:“我遇上了一个大时代,把一辈子献给飞行事业,值了

48岁的无人机飞行员

2010年5月,李浩过了47岁生日。

他突然很想让时间走得慢点,因为还有一年,他就将达到战斗机飞行员的最高飞行年限,48岁,停飞。

摆在他面前有许多条路,退休养老、转业安置,还有嗅觉灵敏的地方民航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月薪六万元。

他的妻子张素娟已经开始规划退休生活,丈夫飞了这么多年,自己也提心吊胆了这么多年,也该停飞休息,一家人踏踏实实安享晚年了。

可李浩有点不甘心,休假时他和妻子在公园里散步,看着一帮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太遛狗、逗鸟,他想,自己才48岁,现在就过上这种生活太没意思了。

李浩舍不得离开部队。

他从18岁入伍,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了部队的生活。

李浩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关系要好的战友受聘去了民航管理层,可每次两人相聚,战友总是没完没了地问他部队里的生活,两人回忆一起开战斗机时的点滴情形,聊一整夜也没有困意。

他看得出,战友现在虽然收入很高,可心里还是留恋部队。

李浩打心眼儿里还没飞够。

飞了近30年,飞行早已深深地渗入到他的骨子里,他说:“假如不飞了,真不知道干啥了。

正当他为飞行生命即将终结而发愁时,一个电话来了。

空军组建某无人机部队,要在即将达龄的飞行员中选调无人机飞行员,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浩主动申请加入。

此时李浩的心情,恰如30年前他接到航空学校录取通知书那一刻。

1963年5月,李浩在河南南阳农村红旗公社出生。

高中毕业前夕,学校通知要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飞行员。

“一下子炸了锅”,李浩回忆,当时全校所有的男同学都报名了,“讲台上铺一张大红纸,放一根毛笔,大家抢着去写上自己的名字。

历经市、省、部队多轮体检后,大部分同学都被淘汰了,全校只有李浩接到了航空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攥着那张薄薄的白色表格,看着上面自己的名字,李浩激动得双手发抖。

大学期间课业繁忙,李浩说,那时每天要跑一万米,跑完全身都湿透了,但还要紧接着上文化课,飞行理论、空气动力学…一本本的大部头要啃,成绩不合格会淘汰。

李浩过五关斩六将,以多门功课优秀毕业,正式成为一名飞行员。

一飞就是30年。

李浩从初教机飞到高教机,再到战斗机,一共飞过6种有人机机型;从普通单位飞到王牌部队,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是空军一级飞行员。

李浩的微信名叫“飞行小子”,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朱秋平曾问他名字的缘由,李浩告诉他,自己这么多年都爱飞行,现在的心态和刚开始飞行的时候一模一样,感觉自己还是当年招飞时那个年轻人。

“第一茬人”

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某部,一个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村子,静默地伫立在天山脚下的戈壁滩上。

有句打油诗形容当地气候,“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

每逢春秋两季,戈壁滩上刮起白毛风,能把遍地的碎石头卷上天,车子经过必须停下来,不然,车身准被砸得坑坑洼洼。

沿着笔直的高速支线前行,路边是瘦高挺拔的小白杨和稀疏的沙枣、红柳、芨芨草,道路尽头是影影绰绰的天山山脉,李浩所在的部队就坐落于此。

2011年起,李浩和战友们住进上世纪六十年代留存的小平房,睡硬板床,一觉醒来,墙皮掉得满床都是。

该基地某部政委胡斌记得,刚开始床上有很多小白虫子,胆小的人晚上吓得不敢睡觉。

浴室里没有热水器,搬一大桶水,白天晒一天,晚上抬进屋,老同志、年轻人一起洗,大家笑称是“大漠风情浴”。

胡斌说,李浩作为王牌师飞行员,之前居住的硬件条件非常好,“宿舍像宾馆一样”,到了这里变成了硬板床、公共卫生间,但李浩没有丝毫怨言。

即使是现在,在李浩居住的低矮小平房里,一张单人床、一个铁皮柜、一张老书桌、一把旧凳子,整个宿舍再也找不出另一件家具。

妻子张素娟第一次来基地探亲时哭了,这是她见过条件最差的飞行员宿舍。

别人看到的是荒凉、寂寞的戈壁滩,李浩看到的却是内地无法相比的净空条件和人烟稀少、适合实战训练的自然环境。

同李浩一路走来的飞行员陈永超深有感触:“他的心中有情怀,眼里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该基地某部试飞站站长陈士勇告诉记者,李浩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是‘第一茬人’,吃点苦是应该的,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我们不干,总得有人干。

2015年,空军组织开展某型无人机高原试飞任务,驻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

上级领导考虑到李浩年纪较大,本没有计划安排李浩上高原。

但李浩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再次主动请缨。

同行的人记得,在3个月的高原试验中,李浩时常出现头晕、缺氧、失眠等高原反应,但他克服这些不适,每天坚持进场跟飞。

某次试验任务中,李浩发现了一个技术问题,马上找到工厂技术人员咨询,熬夜研究资料,第二天再和工厂技术人员进一步交流。

等下了高原回到单位,李浩顾不得休息就召集学员,向他们详细讲解该型无人机的性能和高原试验的全过程,为日后接装该型无人机打下基础。

“倔老头儿”

从有人机到无人机,一字之差,却意味着整个知识结构的重塑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从空中转到地面,从座舱转到方舱,从舵杆转到键盘,李浩这位年近五旬的“老飞”,面临着不少挑战。

近30年飞有人机的经验反倒成了障碍,李浩需要打破固有的“一人一机”的思维模式,构建“多人一机”的系统思维。

和常见的用于航拍的民用小型无人机不同,李浩飞的军用无人机是个大块头。

无人机上天是系统作战,需要多席位人员协同配合。

要想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必须全面掌握多个领域十几门专业知识。

为了克服年龄偏大、记忆力逐渐退化的劣势,李浩把各专业要点编成顺口溜反复记忆。

厚厚的专业书籍被他翻得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胶带补丁和密密麻麻的笔记。

因为经常熬夜看书,李浩引以为傲的视力2.0的“鹰眼”,架上了200度的眼镜。

面对记者,李浩有些不好意思:“岁数大了,觉少了,晚上总得干点啥吧。

在很多人眼中,李浩是个“倔老头儿”。

陈士勇从2011年起和李浩一起到现单位报到,共事至今。

陈士勇说,李浩一丝不苟,特别爱较真。

在院校学习无人机理论期间,有一次,他跟一位教员就某个导弹发射参数产生了分歧,俩人争得面红耳赤。

有战友劝他别太较真,李浩却不理会,花了一个多星期反复查实资料核对参数,最终弄清楚原委,说服了教员。

有人私下问他,你这样辛苦,又得罪人,图啥

李浩认真地说,“我不是跟教员分高下,是要把真理争出来。

飞行不能一知半解,不能将就啊。

陈士勇还记得,有一次,为了确保飞机方向舵角度精确控制,李浩亲自跑到机库厂房进行核准。

他一边举着对讲机指挥方舱内的飞行员变换角度,一边拿着量角器测量飞机机翼。

5度,10度,30度…直到调试精准才放心。

当时机务大队队长李龙彪感慨,如果有误差,是由机务人员负全责,跟飞行员没有任何关系:“我干机务这么多年,头一回看到飞行员来厂房拿着量角器亲自核准参数的。

在采访中,该基地某部副司令员李欣透露,就在记者团采访李浩的前夜,部队正组织无人机夜航训练。

李浩参加完记者见面会,又回到了训练场。

当时已经晚上9点多,大家都很诧异,问他不去准备第二天的采访,还回来干吗。

李浩说:“你们还在飞,我回去睡不着。

当晚,李浩直到最后才和大伙儿一起离开,当时已经快到凌晨两点。

李欣说,第二天有那么多记者采访,李浩早点回去“太理所当然了”,可他却坚守岗位。

另一位飞行员吕军明笑着插话,要是问题不解决,你就是真让他回去了,他也睡不着。

正是凭着这股倔劲儿,李浩先后主导突破了无人机操控和作战使用等多项重大技术难题,提出一百多条建议反馈生产厂家,大大提升了我用无人机的运用效能。

“李老师”

在部队,上至司令员、政委,下至普通飞行员、小战士,都管李浩叫“李老师”。

近年来,李浩开始带教新飞行员。

新飞行员肖育明记得,在航理学习阶段,李浩坚持每天批改他们的学习笔记。

哪怕笔记在午夜12点才完成,李浩也会等到12点以后修改,从不拖到第二天。

徒弟们有些受不了李老师的“软杀伤”,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述、孜孜不倦地反复研讨。

徒弟应侠说,感觉李老师迫切地想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李浩曾对他们说,自己飞不了几年了,就是想让他们早点把翅膀练硬了,去单飞。

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难度在于,全程都是通过飞行员在地面方舱内发布各种指令来控制,飞机的状态是通过方舱内屏幕上的各项数据来显示。

一次飞行,需要观察处理的数据成百上千条。

在瞬息万变中,异常数据难免会一闪而过,导致飞行姿态已发生变化,但坐在方舱中的飞行员却浑然不觉。

李浩常教导徒弟,这个科目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找准时间差、找到感觉。

李浩解释,“相当于,把每个数字都翻译成空中场景,把地面方舱变成空中座舱,这也是无人机飞行员必备的情景意识。

为了帮助徒弟们获得这种情景意识,李浩带领大家坐在方舱里反复体会,看数据对比飞行姿态、联想飞有人机时的空中动作。

由于链路传输影响会造成无人机飞行姿态延迟响应,李浩甚至对哪个按钮用哪根手指按、什么时候用多大力度按都进行了反复研究。

这些看似苛刻的精准要求,却成为徒弟们的学习宝典。

“李老师”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带徒弟上。

博士杜继永对他与李浩的第一次会面记忆犹新。

那是2014年11月,杜继永晚上加班遇到了一个技术问题,他犹豫再三,还是给李浩打了电话。

打之前他有些担心,毕竟以前没打过交道,担心时间太晚、问题层次太低,给李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结果李浩态度热情,在电话中进行了详细解答。

更让杜继永没想到,挂了电话没一会儿,李浩亲自过来了。

杜继永告诉记者,那天基地刚下过雪,天气寒冷,办公楼和宿舍楼正好处于营区的对角线,相距大概一公里:“那么冷的天儿,李老师还亲自跑过来,真是雪中送炭的感觉。

副司令员李欣说,夏天戈壁滩上酷暑难耐,李浩从来都是和十几岁的年轻战士一起列队在烈日下走:“李老师这种言传身教远胜于空洞说教。

和自己父亲一样年龄的人一起顶着太阳走,你还讲什么条件恶劣呢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用女儿李斯特的话说,父亲这辈子最幸福的两件事,一件是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一件是找到了一个支持他的女人。

李浩的妻子张素娟是辽宁省鞍山市燃气公司职工,个子不高,一头爽利的短发。

张素娟迄今还记得两人刚恋爱时,李浩所在连队的教导员找她谈话,说飞行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如果两个人要一直走下去,就不能让飞行员带着情绪上飞机,在生活中要尽量谦让。

张素娟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她告诉记者,两个人的矛盾不过夜,一旦发生矛盾,她会首先检讨自己。

好在李浩也知道心疼人,两人虽然聚少离多,但每次李浩休假回家一定抢着干活儿,做上一桌可口的大餐,还陪娘儿俩看她们最喜欢的《爸爸去哪儿》和《中国好声音》。

多年军属生涯让张素娟养成了独立坚强的性格,为了让丈夫安心飞行,张素娟以一人之力扛起家中大小事务。

2014年底,张素娟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右腿粉碎性骨折,植入一块钢板和3枚钢钉。

当时李浩刚调入新单位,飞行任务重、压力大,张素娟怕影响李浩的工作,一直没把伤情告诉他,是女儿陪着做的手术。

这期间每次和丈夫通电话,她都和往常一样报平安。

直到半个月后,李浩无意间发现银行卡上有大额账目转出,打电话问情况才瞒不下去。

提及此事,张素娟用很随意的口气说:“就是个小手术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李斯特却有些委屈,这个20出头的女孩儿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做手术都是父母给签字,这回母亲做手术却要她来签字,她“感到自己要担起家庭重担了”。

虽然辛苦,但张素娟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她的哥哥和舅舅都是军人,她从小有很深的“军人情结”,希望找到一个像他们那样有责任心、敢担当的人生伴侣,“没想到真的被我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