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形容很绿的句子有哪些(形容很绿的句子)

形容很绿的句子有哪些(形容很绿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夏天,山水间好自在

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就算是普通之人,在山水自然的魅力前,都不能抵挡。夏天的山水虽不似春天那样明艳,却更添青绿,足以让人感觉到沁心的凉意,到山水间去,可驱暑热,更可放飞心情,好不悠然。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乡村四月》

对于农人来说,不必特意去出游,他们本身就在山水之间,就在季节之间,随时节而安排农事,计划生活。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一望无际的绿色漫山遍野,而水田里的水泛着水光,人们正准备插秧呢。声声杜鹃啼声里,烟雨如织。乡村的四月没有闲人,刚刚结束蚕桑之事,又得开始插秧了。火热的劳动,与清新的初夏风光相得益彰,更添活力。

夏天到来时,你若四处走走,与大自然多相亲,就会为它独有的气息所陶醉。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明·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梅子青黄将熟,地里的菜肥美,而小麦也已经成熟,人们更是忙于蚕事。山上的僧人走过山岭,去看将老去的茶树,而村姑当垆卖酒,酒香四处飘散,让人更容易醉了。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居住在山水间,真是有福气,而古人所推崇的理想的生活环境,也正是如此的。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茅草屋舍,因为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点青苔,花草树木整齐地排列,都是主人亲手所栽。院外一条小河护着水田,河水碧清,而水田翠绿,两座 山好像打开了门,为人们送来了青色。这样的地方,又干净又宁静,有花香有稻香,入目皆有山水,住在这里,真是美得很。

山水里,有田园,而田园里,有温情,有欢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好朋友很热情,杀鸡具酒,准备好了美食,邀诗人一聚。诗人欣然而往,这真是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地方啊,翠绿的树木围绕村庄,青山在城外卧着。满眼绿意,这是夏天的基调啊。朋友相聚,好不惬意,推开窗户面对着谷场菜园,喝着酒,谈论着农事。诗人很喜欢这里,已经说好了,等到重阳节时,还要来赏菊花呢。有一个如此好的去处,有一个如此热情周到的朋友,当真是宾至如归啊。

明朗的夏天,出门游玩,虽无花看,夏天的山水也并不乏味。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宋·曾几《三衢道中》

梅子黄了,天天都是?晴明?的天气,乘小船沿着小溪而行,到了小溪尽头,就改为走山路。山路上一片青翠之色,并不比之前的逊色,而幽树密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的啼唱,也不知是热闹了,还是更安静了。

山与水,是最和谐的,而人在山水之间,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唐·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晚歇在西山的岩边 ,早晨起来汲取清清的湘水,以楚竹燃火煮饭。太阳出来薄雾尽去,却看不到其踪影,只听到碧色的山水间响着摇橹的声音。回头看时渔舟已经在天边,向下流而去。山上漂浮着云朵,好像在互相追逐着。山水如画,而以其为家的渔翁,来去自如,令人羡慕。

夏天的山水,便是天然的空调,让人乐不思蜀。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宋·陆游《夏日六言》

傍晚,溪水涨潮,清风阵阵拂面,哪里有一丝儿暑意?月儿已经落下去了,只有满天的繁星闪烁。几只船停在浦口,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忽地一声笛音从山前传过来。让人不由得遐想,是谁在青山之下吹笛呢?幽趣不觉间已透出。

山水令人放松,变得平和,但对于分离的人来说,无论山水多美,都留不住,山水迢迢,却将那个人越送越远了。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宋·李师中《菩萨蛮·子规 啼破城楼月》

子规鸟的啼叫惊醒了梦儿,向外望去,城楼上还有一?勾?残月。诗人清晨乘着华丽的船,向远方行去。江水清清,两岸是已经成熟的荔枝,娇红动人;烟雨迷蒙,笼罩着千家万户。佳人与诗人相对,忍不住流泪,染湿了罗衣。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聚,而岭南偏远之地,鸿雁也难以飞到,更不要说传递书信了。如此一来,就更令人伤感了。

在古代,若说什么地方最可避暑,非山间莫属。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唐·方千《题报恩寺上方》

诗人登上高山,颇有感慨,身在最高峰,眼界宽阔,可以看到更宽广的世界。岩上的飞泉奔流,四处迸溅,烟笼雾罩,好像在晴空挂起了一道雨帘,林间藤萝漫生,遮天蔽日,即使在夏天,也凉得沁人。群山相叠,山路曲折盘绕,高低上下让人记不得历经多少次盘旋,才到达最高处。山上的美景让人留恋不已,真不舍得回去,今日一别,何时又再来呢?将来恐怕在梦里也会难分难舍呢!这样的避暑胜地,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炎热的夏天,去山里乘凉,既凉爽又幽静啊。

懒摇白羽扇,祼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唐·李白《夏日山中》

诗人懒洋洋地摇着白羽扇,光着上身在青绿的树林中。他将头巾取下来挂在石壁上,享受着松间的凉风。真是放浪形骸啊,他好像成了自然的孩子,毫无束缚,也不用在意旁人,而这一片山林也好像属于他一个人了。

对于古人来说,有山有水就是好地方,冬暖夏凉,环境怡人。而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不一定像古人居住在山水间,但山与水的召唤,却如出一辙。春天,我们要出去踏青,看山看水,夏天,我们也不辜负山水,去自然里寻找凉意,也希望得到一份安然而清静的心境。山和水并不会说话,但对于如何生活,总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最是橙黄橘绿时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江西赣州崇义县上堡梯田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橙黄橘绿时。此刻,正是上堡梯田呈现出多彩的迷人风光。

上堡梯田位于江西赣州市祟义县境内,海拔1741米,是中国三大梯田之一。上万亩梯田散落在华仙峰周围的南流、良和、赤水一带,梯田的垂直落差近千米。梯田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延续不断,达百层之多。有的如链似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小山如螺,大山似塔;有的像一条条长梯,架搭在山间岭谷,涌向天际,令人叹为观止。

有诗赞上堡:“和风滴翠,映日千重媚;待到金秋伊更美,叠嶂稻香人醉;扶摇雾海云间,高山梯田炊烟;夕听牛铃远唱,逍遥快乐神仙”。

2021年中秋假期,我们慕名而至,驱车两小时至崇义县城外的上堡山麓。景区内人头攒动,我们沿着九曲回肠的山路往山顶缓行,千顷梯田映入眼帘,稻田之上如覆盖着一幅巨型金色地毯,随风翻卷的稻穗像金色波浪,一浪推着一浪。行走在蜿蜒曲折的田埂小道,一望无际的金色梯田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千百年来,梯田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在深山里穿着盛装唱着寂寞而美丽的歌。

上堡梯田,四季宜赏,最佳的季节,一是芒种往梯田里灌水之时,梯田就像无穷无尽的块块银镜,好似一幅幅水墨画。千块水田波光粼粼,微风掠过,水田变幻着不同的图形,妖娆壮美;二是秋分前后水稻成熟之时,梯田在太阳的照耀下,稻穗吐着金光,金灿醉人,胜似金色的油彩画。往山下瞭望,块块梯田构成片片美景,金黄的美景给人一种温暖感,丝毫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我们继续往上前行,沿路有许多农家客栈,按指示牌的标识,来到木栈道上,便是“大排子观景台”,木栈道架设在稻田之间,游客恍若徜徉于云海仙境……如此辽阔壮丽的梯田,别说城里人感到新鲜,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见了也很是惊奇。

梯田,是人类诸多风景中不经意的一种。它背后隐埋着生活劳作的艰辛。站在山顶,我仿佛看到漫山遍野上,一个个男女老少擦背的毛巾,一拧就哗哗作响倾泻在地上的汗水;以田为耕,相依为命,这是客家人南迁而创造的一种农耕方式,从明始,一代一代的客家人像愚公一样,挖山不止,造田不休,无意中给今天的人们创造了一种壮丽的田园风光,一种伟大的人文景观。上堡梯田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外在的光鲜美,更延亘着中华民族博大的创造精神。那梯田田埂隆起一条条优美的曲线,似舞蹈家舞动的旋律,似作曲家谱写的音符,更似人身上一根根肋骨架起人类的脊梁,撑起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串串沉甸甸的金穗似诗人吟出的丰收诗行,奏响了金秋的华章。

上堡梯田是赣南客家人创业精神的一种符号,承载着千年客家人的殷殷乡愁。站在山巅,秋风乍起,风露满肩,望尽梯田,梧叶黄落,金穗簌簌,稻香袭人。此时此刻,广袤的大自然仿佛在倾诉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故事。

夏天,山水间好自在

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就算是普通之人,在山水自然的魅力前,都不能抵挡。夏天的山水虽不似春天那样明艳,却更添青绿,足以让人感觉到沁心的凉意,到山水间去,可驱暑热,更可放飞心情,好不悠然。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乡村四月》

对于农人来说,不必特意去出游,他们本身就在山水之间,就在季节之间,随时节而安排农事,计划生活。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一望无际的绿色漫山遍野,而水田里的水泛着水光,人们正准备插秧呢。声声杜鹃啼声里,烟雨如织。乡村的四月没有闲人,刚刚结束蚕桑之事,又得开始插秧了。火热的劳动,与清新的初夏风光相得益彰,更添活力。

夏天到来时,你若四处走走,与大自然多相亲,就会为它独有的气息所陶醉。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明·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梅子青黄将熟,地里的菜肥美,而小麦也已经成熟,人们更是忙于蚕事。山上的僧人走过山岭,去看将老去的茶树,而村姑当垆卖酒,酒香四处飘散,让人更容易醉了。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居住在山水间,真是有福气,而古人所推崇的理想的生活环境,也正是如此的。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茅草屋舍,因为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点青苔,花草树木整齐地排列,都是主人亲手所栽。院外一条小河护着水田,河水碧清,而水田翠绿,两座 山好像打开了门,为人们送来了青色。这样的地方,又干净又宁静,有花香有稻香,入目皆有山水,住在这里,真是美得很。

山水里,有田园,而田园里,有温情,有欢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好朋友很热情,杀鸡具酒,准备好了美食,邀诗人一聚。诗人欣然而往,这真是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地方啊,翠绿的树木围绕村庄,青山在城外卧着。满眼绿意,这是夏天的基调啊。朋友相聚,好不惬意,推开窗户面对着谷场菜园,喝着酒,谈论着农事。诗人很喜欢这里,已经说好了,等到重阳节时,还要来赏菊花呢。有一个如此好的去处,有一个如此热情周到的朋友,当真是宾至如归啊。

明朗的夏天,出门游玩,虽无花看,夏天的山水也并不乏味。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宋·曾几《三衢道中》

梅子黄了,天天都是?晴明?的天气,乘小船沿着小溪而行,到了小溪尽头,就改为走山路。山路上一片青翠之色,并不比之前的逊色,而幽树密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的啼唱,也不知是热闹了,还是更安静了。

山与水,是最和谐的,而人在山水之间,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唐·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晚歇在西山的岩边 ,早晨起来汲取清清的湘水,以楚竹燃火煮饭。太阳出来薄雾尽去,却看不到其踪影,只听到碧色的山水间响着摇橹的声音。回头看时渔舟已经在天边,向下流而去。山上漂浮着云朵,好像在互相追逐着。山水如画,而以其为家的渔翁,来去自如,令人羡慕。

夏天的山水,便是天然的空调,让人乐不思蜀。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宋·陆游《夏日六言》

傍晚,溪水涨潮,清风阵阵拂面,哪里有一丝儿暑意?月儿已经落下去了,只有满天的繁星闪烁。几只船停在浦口,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忽地一声笛音从山前传过来。让人不由得遐想,是谁在青山之下吹笛呢?幽趣不觉间已透出。

山水令人放松,变得平和,但对于分离的人来说,无论山水多美,都留不住,山水迢迢,却将那个人越送越远了。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宋·李师中《菩萨蛮·子规 啼破城楼月》

子规鸟的啼叫惊醒了梦儿,向外望去,城楼上还有一?勾?残月。诗人清晨乘着华丽的船,向远方行去。江水清清,两岸是已经成熟的荔枝,娇红动人;烟雨迷蒙,笼罩着千家万户。佳人与诗人相对,忍不住流泪,染湿了罗衣。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聚,而岭南偏远之地,鸿雁也难以飞到,更不要说传递书信了。如此一来,就更令人伤感了。

在古代,若说什么地方最可避暑,非山间莫属。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唐·方千《题报恩寺上方》

诗人登上高山,颇有感慨,身在最高峰,眼界宽阔,可以看到更宽广的世界。岩上的飞泉奔流,四处迸溅,烟笼雾罩,好像在晴空挂起了一道雨帘,林间藤萝漫生,遮天蔽日,即使在夏天,也凉得沁人。群山相叠,山路曲折盘绕,高低上下让人记不得历经多少次盘旋,才到达最高处。山上的美景让人留恋不已,真不舍得回去,今日一别,何时又再来呢?将来恐怕在梦里也会难分难舍呢!这样的避暑胜地,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炎热的夏天,去山里乘凉,既凉爽又幽静啊。

懒摇白羽扇,祼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唐·李白《夏日山中》

诗人懒洋洋地摇着白羽扇,光着上身在青绿的树林中。他将头巾取下来挂在石壁上,享受着松间的凉风。真是放浪形骸啊,他好像成了自然的孩子,毫无束缚,也不用在意旁人,而这一片山林也好像属于他一个人了。

对于古人来说,有山有水就是好地方,冬暖夏凉,环境怡人。而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不一定像古人居住在山水间,但山与水的召唤,却如出一辙。春天,我们要出去踏青,看山看水,夏天,我们也不辜负山水,去自然里寻找凉意,也希望得到一份安然而清静的心境。山和水并不会说话,但对于如何生活,总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6个“绿”字头的成语

1. 绿暗红稀:绿叶茂盛,红花稀少。形容春光渐老。

2. 绿鬓朱颜:(绿鬓:黑色鬓发;朱颜:红润的面颜。)形容年轻的容貌。

3. 绿肥红瘦:绿叶繁盛而花朵渐萎。形容暮春景象。

4. 绿水青山: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5. 绿叶成荫: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后也比喻女子出嫁后生有子女。

6. 绿衣使者:原指鹦鹉,近代用以称邮递员。

6个“绿”字头的成语

1. 绿暗红稀:绿叶茂盛,红花稀少。形容春光渐老。

2. 绿鬓朱颜:(绿鬓:黑色鬓发;朱颜:红润的面颜。)形容年轻的容貌。

3. 绿肥红瘦:绿叶繁盛而花朵渐萎。形容暮春景象。

4. 绿水青山: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5. 绿叶成荫: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后也比喻女子出嫁后生有子女。

6. 绿衣使者:原指鹦鹉,近代用以称邮递员。

绿!绿!绿!

上百种鸟类在这“安家”、1-5月完成绿道建设29.42公里、绿色建筑占新建城镇民用建筑比例100%……在西咸新区,清新宜人的城市环境、低碳舒适的宜居家园、创新科技的绿色技术,共同构建了一幅诗意绿色西咸画卷。

优美的生态之绿

俯瞰新区,绿色是西咸的主色调。

一池昆明水,穿越两千年,如今不仅承担了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的水资源调配功能,还是“八水绕长安”城市生态水系的核心枢纽。

湖光山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作为西咸新区生态之绿的“代表作”,昆明池已经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沣河南出秦岭、北入渭河,纵贯新区版图,水草丰茂,滋润着美丽的沣河生态湿地公园。在这里,绿色掩映飞驰而过的高铁、热闹非凡的摩天轮、红白相间的步行道……浓郁的绿加上缤纷的色彩,已经成为人们拥抱自然的露营优选地。

人不负自然、自然定不负人。今年1-5月,西咸新区辖区内渭河、泾河水质为地表水Ⅱ类,新河、太平河和斗门水库水质为地表水Ⅲ类。斗门水库南池已完成约25%工程量。

美好的绿不仅吸引了人们来西咸安居乐业,还引来了家燕、燕鸥、白秋沙鸭、罗纹鸭、斑嘴鸭、鸬鹚、鹬等215种鸟类在此栖息,让西咸的绿更增添了一份灵动。

身边的宜居之绿

西咸的绿见乎于山水之间,更在市民身边。这里的小区的绿化不断升级,身边绿色随处可见。

在空港新城自贸大道与正平大街东南角的口袋公园、北杜大街两侧绿化带口袋公园,植物疏密有致,趣味景墙、健身广场、儿童乐园、篮球场地、休闲廊架、生态岛屿等穿插其中,成为周边居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方寸之间的绿色有力的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指数“周围的空气越来越好,周末可以在这里散散步,带孩子遛弯,十分便利。”家住巴塞阳光小区的居民张女士对家门口的口袋公园点赞。

不仅住宅区推窗见绿,办公区也是随处皆绿。沣西新城的西部云谷园区绿化覆盖率达46%,景观设计结合乔木、灌木、草坪,层次丰富,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办公环境如同花园,将人与自然的结合创造出了新高度。园区还雨水花园、下凹绿地、屋顶花园,在带动经济的同时不忘践行生态建设,始终走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前列。

今年1-5月,西咸新区新建绿化项目72个,完成绿道建设29.42公里,新增绿化55.3万平米。抬头见蓝天青山,低头观碧水清波,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可持续的科技之绿

西咸的“绿”,还体现在科技创新之中。

在很多企业还在研究如何减少排放、控制成本时,沣西新城污泥处置厂区已经开始用“垃圾”赚钱了。那些让人捏住鼻子的污泥,通过高温、塑性、消杀最终变成了实用无害的“再生料”。这种变废为宝的“神奇力量”不但守卫住了西咸的空气质量,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位于泾河新城的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应用上不断作文章,已经研发出60款新能源整车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他们以零碳物流为核心目标,应用超材料、燃料电池、智能化自动驾驶等23项核心技术,用科技力量保护西咸之绿。还有许多入区企业通过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获得清洁能源,让绿得以持续延续。

绿色技术在西咸被不断推广。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推广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126万平米,推广海绵城市101万平米,推广绿色建筑184万平米、占新建城镇民用建筑比例100%,推广装配式建筑135万平米,新建综合管廊5公里、累计达137.73公里。秦创原·秦汉新城“双碳”联合实验室等项目建成揭牌。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未来的西咸,生态之绿、人文之绿、科技之绿会更多、水会更清、天会更蓝、生活会更美好。

【小贴士】

近期,西安市将面向全市居民开展公众满意度电话访问调查,当接到12340来电时,您就是西咸新区的“代言人”,您的积极评价将是对西咸发展最有力的回应。我们百分努力 ,只为您“十分”满意,期待您对美好西咸“10分”好评。

(融媒体中心 许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