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描写农耕的句子唯美(描写农耕的句子)

描写农耕的句子唯美(描写农耕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在中华农耕文化中感悟劳动之美

刘丽萍

美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也是一种追求。马克思曾经深刻阐释了劳动与美的关系:“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作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蕴含着劳动的奋斗之美、和谐之美、创造之美,是新时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

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劳动的奋斗之美

奋斗是通往人类美好未来的阶梯。劳动,是奋斗永远不变的底色。“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采集、渔猎,到农耕种植,华夏先民在漫长的农耕时代所开展的农业劳动,无不体现着人们对劳动美、奋斗美的追求。这样一种奋斗之美集中地体现在农具、田园诗、农谚、民俗节、地方庙会、戏剧等农耕文化的各项载体之中。仅从诗歌来看,“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展现的是古代热火朝天的伐木劳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刻画的是唐代农民在烈日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场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描述的是宋代农村劳动人民夏日的奔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农耕方式已经改变。但是,不管是在纯手工劳作的传统农耕时代,还是在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农业时期,其中的劳动奋斗之美足以照耀古今,成为今天劳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古时的许多农耕劳动场景在今天尽管已经不复再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漫卷诗书中,从农耕文化的各种载体中去追溯古人的劳动生活,感悟劳动的奋斗之美。

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劳动的和谐之美

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具体的、动态的、辩证的统一,它表现为相辅相成、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关系。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给人带来舒适,也是一种美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农耕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多处在原始的和谐状态中。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人三位一体,交互作用,这也是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基本内核。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传统农耕方式基本上是以遵循自然法则,维护生物与环境和谐统一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伴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升华,又逐渐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扩大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农业生产中,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遵循自然法则、依据“二十四节气”开展农耕生产的节奏和规律。这种农事节律又影响和决定着劳动人民的生活节奏,一些节气与民间文化相融合,演变成为固定的生活习俗。“清明”,要踏青、插柳、荡秋千,还要祭祖和扫墓。“冬至”,除了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以外,也是重要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可见,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人们在劳动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之美。今天,我们也仍然可以在对农谚、民俗节气、地方庙会的深入了解中,领悟到华夏先民们的生活智慧和劳动的和谐之美。

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劳动的创造之美

《论衡》曾言:“神农之挠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种”。创造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它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实践。中华农耕文化所散发的创造之美曾一度让世人惊叹。具体来看,一是新作物的培育、新农具的发明创造推动了精耕细作农耕模式的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大约在七千年前就已经驯化和种植了水稻,后又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农耕劳作中发明和使用了耒耜,铲、锄、镰等农具,由此推动农业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二是对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影响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农谚等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进行的经验总结,也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当时不具备科学测绘仪器的条件下,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规律所形成的系统化认识,彰显出华夏先民的创新创造能力和智慧。三是数量众多的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调和了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矛盾。我国有17处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占据了名录的四分之一。我们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时,千万不要忽略引导他们走进灌溉工程现场,走进农具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园去感受农耕劳动蕴含的创造之美。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