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赞美长江的句子是什么意思呀(赞美长江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赞美长江的句子是什么意思呀(赞美长江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紫金文艺评论 |交响曲《长江》:以长江之名,抒民族泱泱之魂

10月7日晚,秋风习习、细雨绵绵中,紫金文化节大型音乐作品会演活动在扬州市音乐厅拉开帷幕。其中,共有七部优秀原创大型器乐作品上演,西洋管弦乐、民族管弦乐“交响辉映”,为市民献上七场绝美的视听盛宴。

这晚演奏的交响组曲《长江》委约五位青年作曲家创作,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演奏,柴昊夫担任指挥,以长江之名,抒民族泱泱之魂,写文明浩浩之根。关于长江题材的音乐作品有很多,如王世光的《长江之歌》,程大兆作曲的大型交响乐(合唱)《长江》等,每一部作品都以不同的侧面来赞美长江,歌颂长江。交响组曲《长江》则从青年人的视角,以中华传统的哲思精髓“五行”为要义,抒写文明生生不息,既有对当下的思考,又有对历史的审思,具有全景性和时代性。

图片来源:扬州发布

作品共由五个乐章组成,依次是《巨川》(杨帆曲)、《江之土》(张巍曲)、《锵锵》(张艺馨曲)、《枯荣》(黄凯然曲)、《光之灵》(郑阳曲),聆听整部作品,可以用几个“大”字来形容,“大写意、大气度、大抒怀”,五个乐章各自独立又一气呵成。

第一乐章《巨川》,以水为题材。在引子中以长笛--单簧管加长笛--圆号的音色转接方式,演奏全曲最核心的上行三度动机,配合短长的节奏组合,道出潺潺溪流之意,随着主题动机的不断变奏,音色的转换、织体层的逐渐加厚,犹如万千小溪逐渐汇流成长江,有万水归一之感。主题在弦乐演奏中,慢慢拉开厚重的历史序幕,引人入胜,使人遐思弥想。整首作品,长笛的“涓涓细流”,弦乐由纤细到厚重的汇聚,竖琴的“波光粼粼”,仿佛在讲述着中华民族在母亲河长江的孕育下茁壮成长,辛勤的劳动人民对家园的守望。

第二乐章《江之土》,以土为题材。该首作品现代风格浓重,十种节拍的频繁转换,将重音进行转移,让人不禁想起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中的节拍处理,而前者更具有中国的“泥土”气息。五种速度的切换,时快时慢,尤其是中国民族乐器埙的加入,增添了古老而又厚重的韵味,低音乐器大管、大提琴对主题动机的描绘,再配合着浓重的弦乐音色,表现出高天厚土、天地广大的特点;木管、铜管与弦乐对旋律的独特处理,具有风起、尘落、土沃地厚的画面之感。本首作品主要是对长江发源流域地貌的描写,展现出一部大地与根脉的交响。

第三乐章《锵锵》,以金为题材。这是一首为弦乐队、打击乐、钢琴与男中音而作的作品。“铿锵”一词本为象声词,形容钟鼓敲击的声音,后指阅读诗文的音节铿锵有力,在开始的部分中,作曲家用钢琴演奏两组相距四度的二度音程模仿打击乐,后加入弦乐的快速音流,表现“铿锵”之音,同时也是整首作品的“音响动机”,在序进中随着和弦、音色的不断变化一直将此动机贯穿全曲,紧扣“铿锵”主题,强调努力奋进中的中国人民。值得注意的是男中音演唱《楚辞》中的《沧浪歌》为长江流域著名的诗词,壮怀慨然,风骨铮铮。

第四乐章《枯荣》,以木为题材。这是本场音乐会极具特点的一首作品,古琴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力求最大限度地表现草木盛衰之枯荣。在音乐开端,颤音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五度飘动、持续做底色,配合着竖琴上下流动的音型,圆号略显浑蒙的音色,具有天地混沌初开、万物生长之景象。古琴从静谧到灵动再到激烈,尤其是在后段的独奏,将古琴的一音多声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展现了古琴青年演奏家艾鹏飞高超的演奏技巧。音乐的走向一直是在上行、下行进行游动,时而激起、时而下沉,特别是中后段的弦乐上下连续音型,描绘出花开花落、木高林茂、草木欣然的景与意。

第五乐章《光之灵》,以火为题材。这是一首较为大型的交响作品,七种中西打击乐的运用,使整体的音响气势磅礴。逐渐叠层的五种打击乐使音乐推向全奏,使之开始即高潮,全奏过后音响逐渐回落,短暂的停留又将音乐整体变得丰满,激烈的音响描述着在烈火中的燃烧与淬炼。在弦乐音色中引出的一段抒情、优美、动听的主题旋律,有如凤凰涅槃重生,给人焕然一新之感。该首作品的音响结构设计是从“薪火相传”中提取内涵,暗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绵延不尽。

纵观五首作品,以“万水归一”“高天厚土”“金石为开”“草木人心”“薪火相传”作为篇章结构的核心,作曲家们从长江文化中萃取其精华,以西方的音乐语言将之提升,又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气质,是有文化的声音,是有音响的文化,给长江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文化表达。

文|邱国明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七律 长江(五首)

(一)

万里长江一叶舟,天风吹送到瀛州。

云开远岫青无际,潮落平沙白有头。

山色不随春意老,水光常带夕阳秋。

何时得遂烟霞志,来伴渔翁理钓钩。

(二)

万里长江一叶舟,天风吹送木兰秋。

云连楚岫千峰暝,日落吴门百尺楼。

白发不堪频极目,青山何处更回头。

故园松菊今萧索,独倚阑干赋远游。

(三)

一片清光照九州,长江万里水悠秋。

风生白浪三千尺,月上青天十二楼。

渔父不知身是客,酒仙何处更同流。

可怜此夜无人问,独倚阑干数去舟。

(四)

一叶扁舟万里行,长江东去水纵亡。

风云惨淡天无色,日月凄凉地有光。

白鸟不知何处落,青山犹似旧时香。

可怜千古英雄恨,都付渔樵话短觞。

(五)

一片孤帆挂夕阳,长江万里接苍茫。

风吹白浪三千丈,月照青山十二行。

天际远峰横翠黛,云间归雁带斜光。

何时得遂烟波兴,来伴渔翁理钓航。

江山壮丽 我说长江丨长江之歌

视频加载中...

长江,蜿蜒万里的母亲河,从远古流向未来,涨落荣枯,标记沿岸的富庶进步。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橘子洲头到扬子江畔,千年文脉赓续,浪花淘尽英雄。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看长江,看昆仑莽莽、江源浩浩;看长江,看华灯溢彩、生机勃发。看长江,也是看中国。

一条大河,百川归流,千帆竞渡,万家灯火。中国之声国家文化公园特别策划《江山壮丽——我说长江》,听江边人说长江故事。

江山壮丽,我说长江。我是陈铎。40年前,我和虹云参与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解说。直到今天,我还在镜头前讲述着长江的故事。我相信,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条长河,长江是中国人山水记忆里永恒的底色。

陈铎参与《江山壮丽 我说长江》节目录制

江山壮丽,我说长江。我是老播音员虹云。40年来,在奔腾不息的长江上,千帆竞牧野,时代春潮涌。一直以来,我坚持在话筒前讲述长江的故事,从江之源到入海口,江边许多人,两岸多少事。

虹云参与《江山壮丽 我说长江》节目录制

陈铎:1983年8月7日,《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从长江源头出发顺流而下,分25回逐步介绍长江的千姿百态和流域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古往今来的变迁发展。在演播上,我们借鉴传统方式,采用主持人出场“话说”的形式,通过团队的努力,《话说长江》成为了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虹云:我们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将自己对长江的环境、历史、文化及变迁的感受传递给观众。我想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成为许多人“长江记忆”里的声音。

1983年,陈铎、虹云录制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词

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词手稿(陈铎提供)

陈铎:《话说长江》播出之后,反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话说长江》的播出,很多观众第一次直观地看到了长江。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数百万观众每星期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这个节目。节目组也先后收到了全国各地的观众来信,其中有评论建议,还有观众寄来的专门以长江为题的绘画、书法和诗词作品。直到今天,这部纪录片还在一些视频平台播出。网友们说,《话说长江》是“国内收视最高的纪录片”,是一代人共同的“长江记忆”。

虹云:长江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滋养着泱泱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用什么词语才能形容长江呢?还记得《话说长江》最初播出时并没有主题歌,有的只是一首主题曲,为此,中央电视台举行了歌词征集活动。1984年的元旦,沈阳军区歌舞团创作员胡宏伟把一张明信片小心翼翼地投进邮筒,上面一笔一划写着一百多个字,最终,这张明信片从458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至今,这首歌都被认为是中华儿女对长江唱出的最美的赞歌。

虹云:这首家喻户晓的《长江之歌》唱出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滔滔气势,也唱出了人们对母亲河的深深依恋。对我来说,祖国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恋歌。

陈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江记忆”,长江也可以一代代“话说”下去。长江日新月异的故事,也会世代相传。因为看长江,也是在看中国!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沈静文 杨宁

记者丨王远 杜希萌

编辑丨李璎月 王远 廉金亮

音频制作丨周天纵

视频导演丨李航

视频拍摄丨孟雨 陈雷

后期制作丨李航 蔚天雄

设计丨宋瑜珊 曹懿心

学术顾问丨任慧

专家统筹丨高琰鑫

学术指导单位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鸣谢丨陈铎艺术创作室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