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李鸿章在大陆有后人吗 李鸿章在大陆有后人吗现在

李鸿章在大陆有后人吗 李鸿章在大陆有后人吗现在

本文目录一览:

李鸿章留下千万家产 然而后代三个亿万富翁无一人是直系子孙

李鸿章是晚清中国一位权倾朝野的人物,生前死后毁誉参半。虽然慈禧太后夸他为“再造玄黄之人”,可老百姓并不买账,一句“宰相合肥天下瘦”,写尽了老百姓对他贪婪吸食民脂民膏的憎恨之情。

在晚清中国,还有三位与李鸿章其名的历史人物,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他们四人统称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在个人操守上的名声,均远远高于李鸿章。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死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特别是左宗棠,死后只给子孙留下2万两银子,只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这对于一个多年担任封疆大吏的人来说,很不可思议。

李鸿章死后,为子孙留下千万家产。费行简在其《近代名人小传》中,称李鸿章死后,“家资踰千万,其弟兄子银私财又千余万。”容闳说李鸿章“有私产四千万以遗子孙”。梁启超指出,李鸿章的家产“大约数百万金之产业”。

此外,李鸿章在合肥,上海,扬州,南京,安庆等地都拥有不少的房产,在加上金银票据等动产和一些股份,所以李鸿章留下了少则一千万、多则数千万的遗产。拥有千万家产或许称不上晚清中国的首富,但在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中排名第一是没有问题的。

众所周知,李鸿章有3个儿子和2个女儿。李鸿章这千万家产,主要分给了3个儿子。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和社会动荡,李鸿章的家族渐渐四分五裂。他的后代子孙,像蒲公英一样分散各地,按照各自的方式生存、发展。他们有的用分来的家产勤学奋进,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有的坐吃山空,尤其是沾染上吸毒的恶习,混得一代不如一代。

很多人知道,李鸿章的后代中,出过一位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他就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首任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专家李道增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李道增先生曾经主持设计过“国家大剧院”与“解放军大剧院”,只不过,由于国家经济出现困难,最终没有进入建设。

可是,李道增先生并不是李鸿章的直系后代。他是李鸿章四弟李鹤章的第五代孙子。

李鸿章的后代中,还走出了3位亿万富翁。他们分别是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他们这三人目前都居住在海外,其庞大的家族产业,被称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舰”。

尴尬的是,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也不是李鸿章的直系后代。他们是李鸿章最小的弟弟李昭庆的第四代孙子。

因此,虽然是李鸿章的后代,可他们并没有从李鸿章那里得到什么巨额遗产,也没有沾到什么光。当年,他们三人白手起家,从基层做起,吃过各种各样的苦,一步一个脚印,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才营造出如今的庞大家业,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中国最奇怪的四大姓氏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可能会读错

杀掉嫂子之前 武松为何要扯开她的胸脯衣裳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晚清名臣李鸿章,一生共有3子2女,他们的结局如何?

文|飞鱼说史

李鸿章,这个名字,似乎自带争议。

有人认为他是清朝的支柱,因为他建立起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的领导人,也有人认为他是民族的罪人,因为晚清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似乎上面都有他的名字,不过无论褒也好,贬也罢,李鸿章都能称得上晚清名臣。

李鸿章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同年登科,由于知晓曾国藩的能耐,李文安就让自己的儿子李鸿章拜其为师。

李鸿章

在当时李家和曾家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比如说李鸿章的三弟李鹤章的儿子就娶了曾国藩次子的女儿,再比如说李鸿章大哥的女儿,就嫁给了曾国藩女儿的儿子。

这种情况如果出现的在早几个朝代,那是绝对让皇帝睡不着的关系,不过到了晚清时期,似乎所有的不合理都变为合理。

而正是由于曾国藩的教导,李鸿章在政坛上的崛起,也成为了无可避免之势。

正值西方列强入侵之际,李鸿章似乎正是被时运选中之人,他先后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决定清政府走向的大事。

李鸿章家族

后来又代表清政府在列强的逼迫下,签订了一些列的不平等条约,也正是这些条约成为了李鸿章一生无法抹去的“伤”,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李鸿章有不签的选择吗?

答案是没有。

李鸿章的功与过,我们暂且先放一边,重点来看看他的后代,那么他的儿子结局如何?李鸿章一生共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分别是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李经溥、李经璹(李菊耦)。

外交大臣李经方。

李经方其实并不是李鸿章的儿子,而是李鸿章六弟的儿子,后来过继给李鸿章,成为了李鸿章的长子,他在李鸿章的影响下,对于政治上的外交事宜也颇有能力。

他曾出使过英国、日本和美国,这份履历可以说是相当精彩,而李鸿章被行刺后,李经方就全权接下了李鸿章的“重担”,议订了《马关条约》,可以说李鸿章很多的事迹后面,都有李经方的影子。

李鸿章家族

不过李经方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把列强长期把持的邮政业务,给“谈”了回来,李经方也光荣的登上了清政府第一任邮政总局的局长,后来在辛亥革命后,李经方被罢官。

后来致力于管理李氏的宗族,沉寂了许久,而当张勋复辟时,李经方立即跳出来大肆鼓吹,不过张勋的复辟失败了,此后李经方彻底沉寂了,直到病死。

不过要格外说下的是,李经方一生娶了8个妻子,其中还有两个是外国人,可以说,李经方这一生那是相当精彩。

诗人李经述。

李经述是李鸿章的二儿子,如果按照血缘来算的话,他是李鸿章实际的长子,李经述生平的事迹比起大哥李经方来说,那简直不值一提,一生中似乎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大事。

如果非要找出他比李经方强的地方,那就是李经述很孝顺,据说李经述的死,是源自于李鸿章逝世后过度悲伤,不久后吞金而死,合肥著名的孝子坊,就是为李经述而建的。

李鸿章与洋人

此外,李经述在文采方面十分突出,即使称其为诗人也不为过,但是李经述生前很是内向,他写的诗从不向外人展示,以至于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到了死后才被人们熟知。

李经述最为著名的作品是《澹园日记》,这本著作至今还保留在李经述后人的手里,有作品传世,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或许是最大的欣慰。

古玩收藏家李经迈。

李经迈和大哥李经方一样,曾在外交上做过些事,他曾出使过奥地利,是清朝最年轻的外交官,后来清朝向英国借款,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经李经迈的手,后来他亦和大哥一样,参与了张勋复辟的事件,张勋垮台后,他回到了上海。

说起李经迈就不得不说他的收藏,因为他绝对是收藏界的发烧友,家里的奇珍异宝,那是数不胜数,不过这些都是李经迈靠自己的本事收藏的。

李鸿章

李鸿章死后,兄弟们自然要分财产,可是李经迈是李鸿章最小的儿子,还是侧室生的,李家人那是绝对不会高看他一眼的,所以分给李经迈的,都是一些看似不值钱的股票。

李经迈倒也不计较,因为他有经商的天赋,这些不值钱的股票在他的手里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钱,后来李经迈又跻身房地产,赚得盘满钵满,也成为了三兄弟中最为富有,生活的最为滋润的一个,后来病逝,也算有个好结局。

李经溥和李经璹。

李鸿章的这两个女儿,其中李经溥的名气并不大,史料中对她的记载也比较少,据说是嫁到了宜兴任家,她的丈夫比她小六岁,但是这是因为年龄问题,导致了其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

李经璹,小名叫做李菊耦,她的名气可要大多了,她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嫁给了比自己大20多岁的张佩纶,并且张佩纶已经有了两位妻子,不过在李鸿章的认可下,李菊耦还是嫁给了他。

一代才女张爱玲

由于年龄悬殊,张佩纶在56岁的时候就去阎王爷那报了道,而李菊耦并未改嫁,继续抚养着和张佩纶所生一儿一女。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李菊耦的曾外孙女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张爱玲的才气我们无需多说,曾一度成为上世纪40年代,最红的女作家。

如今李鸿章的后代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枝散叶,其中也有些后代还很有名气,不过李氏后人最为出名的并不是李鸿章的直系后代,而是他的两个弟弟李鹤章和李昭庆的后代。

其中李鹤章的五世孙李道增,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首任院长,李昭庆的第四代孙,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这三兄弟长期居住在国外,是超级低调的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