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名人评价刘备的句子简短(名人评价刘备的句子)

名人评价刘备的句子简短(名人评价刘备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未读懂刘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深度好文)

一个普通人坚持梦想一阵子没问题,但满怀地做一辈子,太难。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说出了我多年来看三国的一个疑问。

看到一句话:

“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20岁觉得曹操厉害我能理解,挟天子令诸侯,拥军百万征战天下,风头无尽。

40岁觉得司马懿厉害也能理解,隐忍善谋笑到了最后,天下归了司马家。

60岁看刘备最厉害?

这个,没能理解,刘备有人望所归,有能臣名将,但最后国灭,身边的朋友将领也都没能保住。

从用人和留人心上说确实厉害,但怎么说也不能达到比曹操和司马懿强达到“最厉害”这个评价吧?

对比其他一流人物,刘备的家庭只给了刘备一个天子姓和门口那颗长相奇特的大树。又是单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卖草鞋为生。出身一无所有。

但是,他从开始就以取天下为目标,遇到什么挫折,在多么难的境遇下都没有变过初心。

半生戎马奔波,年到半百,还寄人篱下,寸土未有。

在刘表的荆州痛哭自己年华已逝,脆弱的像个孩子。但是擦干泪,我们看到他对目标的坚持毫不动摇。

就好像他早知道自己生前绝对能成功一样。

他用超一流的努力和坚持,硬生生改变了自己不入流的命运,把自己强行拉高了几个档次,成为那个时代超一流的大人物。

如果不是拼命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就不会在史书上看见这个名字了。连跟别人和传都不配。

01

公元201年,也就是建安六年,上帝和刘备开了个玩笑。

曹操大军来攻,新得不久的汝南随即陷落。

刘备又一次成了丧家之犬。

之所以说“又”,因为在这之前,他就已经饱尝失败之苦了。

年轻的时候,他和曹操、公孙瓒等人一起打黄巾,曹操、公孙瓒已经成了一方诸侯,他还只是个县令,手下没兵又没名气;

好不容易有机会入主徐州,眼看就要走上人生巅峰时,却被吕布偷袭,徐州和家眷都丢了;

向吕布求和后不久,又被吕布打败,他不得不投靠曹操;

原以为曹操能帮他出头,没想到再次败于吕布,又一次丢了家眷;

直到曹操亲率大军前来,才打败吕布,刘备随曹操回许都,在这期间,他爱上了种菜;

与曹操煮酒论英雄被吓出一身冷汗后,曹操派刘备去攻打袁术,刘备趁机重新夺回了徐州,可惜没多久又被曹操打败,这次不但家眷,连关羽都丢了;

……

每一次都输得底朝天,每一次都输得干脆利落,这就是刘备颠沛流离的前半生的最直白写照。

转眼间,他已经四十岁了。四十岁之前,他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寄人篱下,屡战屡败,依然手无寸土,流离四方。

孔子老先生曾经写过一篇10万+爆文《所谓咸鱼,就是指四十岁还不成功的男人》。

他指出,四十岁还没有成就的男人,一辈子估计也就交代了,这个观点博得了各个时代人们的广泛认同,深入人心。

很不幸,刘备就是这样一条咸鱼。

40岁的刘备,一无所有,前途茫茫,假如时间停在这一刻,他只是一个才能平平、饱受耻辱的不安分子。

如果让刘备总结一下他的前半生,估计他会这样写:

年轻人不可不看之创业的十大陷阱,血泪总结;创业不得不承受之痛,没有人比我更懂;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没人比我更输得起;我的前半生,不是在奔跑的路上,就是在找回亲人的路上;最怕你胸怀大志,却还碌碌无为;@曹操,你就不要想起我;生活,请给我一个不哭泣的理由》;……

02

哭完之后,还得找出(靠)路(山)。

幸好刘表收留了他。

虽然刘备贵为“常败将军”,但刘表一点也不敢小瞧他,这个跟无数枭雄打过交道的男人,尽管屡次失败,却名满天下,不但是朝廷亲封的左将军、豫州牧,手下还有关张等猛将,跟自己的手下比起来,实在是一支精兵。

为此,刘表专门出城迎接刘备,这个礼数和当年袁绍迎接刘备如出一辙。

刘表:“贤弟,你感动吗?”

刘备:“不敢动。”

刘表:“……”

于是,经过一轮友好磋商,刘备被“分配”到了一个小县城新野,看守荆州的北大门——新野距离曹军控制下的宛城只有50多里。

转了一大圈,刘备又回到起点,被别人当枪使。

虽然要什么没什么,但刘备欣然领命。

刘表肯收留他,又给他立足之地,这已经很不错了。

就这样,刘备成了刘表的客将。

03

刘备,这个屡次被曹操引以为同类、被世人目为枭雄的男人,现在心甘情愿地为刘表这个在曹操看来“徒有虚名”的人看守北大门。

常人或许觉得很难做到,但对刘备来说,这实在不算什么。

他白手起家,二十多年风雨,受过多少辱,忍过多少耻,或许连他自己也记不清。

当初吕布偷袭夺取了他的徐州,却又反过来邀请他驻守小沛,关张兄弟意不能平,他轻描淡写地接受了。

在大家都以为他忘了吕布带给他的耻辱时,他却用一句轻飘飘的话就让吕布丧命刀斧。

而曹操则心甘情愿给他当刀使。

在曹操这个乱世奸雄面前,他伪装成一副忠厚模样,不但保住性命,还顺利取得曹操的信任和认可,更从曹操那里获得了独领一军的权力。

刘备竟然能让曹操误以为他是一个可以收服可以为其所用的人,翻开史书,还能找出第二个如此“戏耍”曹操的人吗?

这样的手段,比慕容垂之于苻坚,不知高出多少。

世人知道曹操的强大,却不知道刘备的强大,岂非失之偏颇?

04

然而,这还不是刘备身上最强大最耀眼的地方,刘备的最可怕之处在于,他好像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形成一种强大的信念,让其始终不甘居于人下。

在后来,他更是树立起了兴复汉室的崇高理想。

而曹操呢,似乎一直也搞不清自己要什么,走向哪里。

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读《让县自明本志令》,人们看到的更多是文人式的意气慷慨,随波逐浪,而缺少一个帝国架构者的气质。

而孙权一生的努力,也不过在于自保。

司马懿之流更无足道。

只有刘备,始终为了这个理想奔波努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飘零半生仍不改初心,不亦壮乎!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一个梦想,坚持一阵子没问题,但时间一长,吃了几次苦,遭了几次失败,听别人说了几句闲话,可能就难以为继,即使仍然坚持,也很难像刚开始时满怀地去做。

刘备说,这点我做到了。

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遭遇多少失败,刘备始终不改理想。

05

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二年,刘备在新野一待就是六年。

除了在建安七年,打过一次小仗后,刘备其余时间都待在新野。

这可能是刘备一生中最为安逸的时光。

一个长期生活在紧张状态中的人,有朝一日突然安逸了下来,或许会很快失去斗志。

看看满洲的八旗勇士是怎么堕落的就知道。

看看多少人倒在糖衣炮弹之下就知道。

就说我们自己吧,如果有一天,老板突然给你一个月假期,你会做什么?

绝没有意外,很多人都会选择吃喝玩乐。

但是刘备没有,战争没有打垮他,安逸也没有打垮他。

遍观史书,我们找不到在这期间,刘备放纵享乐的蛛丝马迹。

他做的事情还是练兵、访才。

这样的人,可怕吧。

刘备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极度自律,永不放弃,构成了刘备生命中的第二条主线。

爱因斯坦说:“我从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对这种猪栏的理想,刘备是一向不以为然的。

有个许汜的名士,就因为曾经跟别人“求田问舍”,被刘备狠怼了一顿。

后来辛弃疾更是在词中引用这一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06

日子一天天过去。

40岁到47岁这段时间,正值壮年,是一个男人大干一番事业的好时候,刘备却只待在一个小县城,天天望着北方的强敌,暗自嗟伤。

如果刘备会填词,恐怕也会写出“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这样的句子吧。

但在这个期间,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建安十二年,此时的曹操正率大军讨伐乌桓,国中空虚。

刘备趁机向刘表提出偷袭许都的建议,但此时的刘表已是年老志衰,不能采纳。

后来,刘表请刘备赴宴。

相谈正欢时,刘备起身去厕所,回来之后,刘表却看见刘备脸上有泪痕,忙问他怎么回事。

刘备说:“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他伤感的不是房子车子,而是不能在人生最好的岁月里去建功立业,这才是一个英雄的悲伤。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髀肉复生,这对一个胸怀大志、想要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多么悲伤的事。

刘表只能表示呵呵哒。

07

这段时期可能是刘备最惶恐最无助的时候,曹操大军随时可能南下,刘表病危,可能引发荆州的内斗,该何去何从,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这时,他多么希望有个人能为点拨迷津,出谋划策。

说来也巧,诸葛亮“恰逢其时”地进入了刘备的视野。

以今天的眼光去看,三顾茅庐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我们按下不表。

只说说刘备。

虽说诸葛亮有“卧龙”的名声,但跟刘备比,是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的。

刘备是左将军,领豫州牧,英雄之名海内无人不知。

而诸葛亮尚只是一介布衣。

从年龄上看,刘备47,诸葛亮27,足足大出二十岁。

但就是这种情况,刘备几次三番翻山越岭腆着脸去见一个比他小二十岁的布衣青年,向他咨询国家大事(不是问怎么保养皮肤哦)。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短短几句话,就把自己对于时局的痛心,对于自己虽有雄心却无力改变的无奈,对于虽然无奈却仍欲赴汤蹈火的决心,对于人才的殷切渴望,勾勒得无比清晰,即使今天听之,也不禁使人泪目。

如果你是诸葛亮,能不感动吗?

这一点,刘备就足以和他的祖先刘邦相比。

在人生艰难之时,刘备没有闭门造车,而是不忘学习,不耻下问,努力寻找事业上的导师和同志。

结果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一出山,刘备才迎来了人生的最大转折。

08

现在,很多人三四十岁就觉得自己折腾不动了,而在一千八百年前,47岁的刘备仍然说自己“志犹未已”。

我想,这就是英雄吧。

连续的失败没有消磨掉他的雄心,多年的安逸也没有消磨掉他的锐气。

乔布斯有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刘备不就是最佳的诠释者吗?

在那么多的挫折和失败面前,他从来不觉得时间太晚,从来不失去自信,从来不骄傲不气馁,时刻保持初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对此,我只想用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来作结语:

“这样的一个人,就算落于九幽之下,也会一步步向前,慢慢爬上来。只要他想,没什么不可能的。”

关于刘备的评价

我一直觉得陈寿对于刘备的评价很得当。总体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对于其托孤诸葛亮也评价为”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成就一段千古君臣楷模的佳话。“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在韬略谋划上比不了曹操,是自己地盘在三分中占弱势的一方。“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胸有大志,不愿屈为臣,洞察人心,懂得巧妙化解,在灾祸来临的时候不是硬碰硬,而是用“智”化解。而三国志 m排序上是把蜀书放在吴书的前面,称呼刘备为先主而不是蜀主。到了吴书就是《吴主传》《吴三嗣传》。

教员同志说“自己与曹操的心是一样的。”同时也高度赞扬了刘备,不像现在某些曹魏粉抬曹同时还要不间断地拉踩一脚刘备。昭烈帝这辈子最大的“缺陷”就是放不下天命已尽的汉朝气数,就像孙权那样称臣于曹魏来一个“分天下而莅临。”

在宋时,百姓听书,每听到刘备败退皆是扼腕叹息,每听到曹操败退皆是鼓掌欢庆。那时人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大多都相信世间有仁义之事,有行仁义之人。故多尊刘而贬曹。而今人多利己,不相信世上有不为己的人。这样对比之下,曹操更符合今人的认知。故多尊曹而贬刘。于是枭雄变成了英雄,真仁义变成了伪君子。他们自己做不到仁义,便认为别人也做不到,即使做到了,那也要扣上各种帽子。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才是世界上认识最清醒的人,这才是符合他们的世界观。躲在角落里,看什么都是黑的。

能力被严重低估的枭雄——刘备

被严重低估的枭雄——刘备

我们大多数人了解三国故事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其中的主人公之一刘备,给人的印象是讲求仁德,但是除了哭之外,别的没有什么本事。上阵挥动双股剑也就是吓吓人,主要靠关张二弟冲锋陷阵,再加上赵云,而谋略方面也不见有什么奇策,一辈子颠沛流离,直到赤壁之战以后事业才开始有所起色,慢慢走上人生的巅峰,但是也将进入暮年。作为三国鼎立的其中一个主角,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只是留下三个比较著名的歇后语:刘备摔孩子——售卖人性;刘备的江山——哭来的;刘备他爹——老备(背)。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如此不堪,那么他凭什么最后拼得了西蜀江山的呢?真的是哭出来了吗?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那就打错特错了。因为三国演义里的刘备被严重低估了。历史上的刘备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平庸,而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真英雄。下面,我给你还原一下真实的刘备。

一、刘备就是打不死的小强。他锲而不舍、永不言败、坚持到底。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可贵品质。

成功者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永不言弃。在刘备那里可以得到最充分的证明。刚开始的时候,他带领关张二人剿灭黄巾军,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安喜县令,谁知道被上面派来的都邮刁难,一怒辞官而去,在河北投靠公孙瓒后,暂时在平原县里扎下脚跟,又因为解徐州之围,尽起自己的军队为陶谦解围。得到了陶谦的徐州后,被吕布偷袭,丢掉了徐州。后来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投靠了曹操,在曹操手下忍气吞声,韬光养晦,等待机会。等到机会出走后,又被曹操所击败,便投靠了袁绍。看到自己在袁绍那里没有太大的机会,便南下投靠了刘表,刘表死后,他的小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在曹操虎豹骑的追赶下,一败涂地,糜夫人与女儿丢失,儿子阿斗在赵云的保护下,死里逃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刘备忍着悲痛,依然组织力量联合孙权抵抗曹操,最后,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这其中,多次面临生死危难,都不能夺取他的志向,直到最后建立西汉,这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吗?

二、如果你出身不好,那就把刘备当做学习的好榜样吧。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自报家门,经常说,我是中山靖王之后。而到了刘备这里,已经是没落子弟了。家道中落,父亲早亡,跟随母亲编制竹席、草鞋为生。幸亏平日里有叔父经常救济他。他这样的出身与当时的士族家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刘备就是不信邪,凭着自己的才能与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笑到了最后。所以,假如你也出身贫寒,那就多看看刘备的成长经历,看他是怎么奋斗出来的,你应该能够得到启发。

三、刘备特别能打。在战斗中表现可谓是智勇双全。

刘备前半生,没有机会经营自己的根据地,即是有点地盘,但都是立足尚未稳定而再度丢失,很难有大的发展,但是,他与自己的部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且自己指挥的战斗也是胜多负少。刚开始的时候,屡屡挫败黄巾军,其获得的荣誉都是靠自己的战功实打实换来的。后来有名的火烧新野其实就是他的杰作,根本没有诸葛孔明什么事。在进取西川之前的战斗基本上都是由他亲自指挥。因为那个时候的诸葛亮还处于成长期,刘备还不敢把权利交给诸葛亮手里。

四、刘备在当时的口碑非常好,各方诸侯对刘备来投表示热烈欢迎。

在刘备加入曹操阵营后,曹操对待刘备是“表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而袁绍对待刘备的态度是“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那么刘表又是什么态度呢?“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三国这些人物,都是一时之雄杰,对待刘备的到来,都待之甚厚。这说明,刘备在当时享有者很高的声誉。这也从侧面说明刘备的能力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

五、刘备的识人用人能力相当出色。

刘备在这方面的能力遗传了汉高祖刘邦的基因,颇有汉高祖之风。他对于人才的辨识能力,诸葛孔明也为之叹服。在他生命的终点之前,告诉诸葛孔明不要重用马谡,认为他夸夸其谈,难以委之重任,而当时诸葛孔明不以为然,当等到失去街亭后才知道刘备看人之准。对待跟随自己的人员,他能做到根据每一个人的才能分配任务。而且还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提拔资历尚浅的魏延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结果魏延不负所望,出色完成防守重任。

那么,我们了解了刘备的这些特点,应该能够纠正很多人对刘备原来的认识吧。接下来,我把《三国志》里陈寿对他的评价摘录出来,以便大家更能看到一个真实的刘备。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品三国故事,学古人智慧,我是山高人为峰,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每天成长一点点。

上了年纪人读三国,为何都觉得刘备最厉害?经历过大起大落才明白

在浏览刘皇叔的文献时,看到有一位网友留下这样一句评论:为何上了年纪的人看刘备生平后,都认为刘备最厉害?这是一个好问题,它让笔者想到了刘备曾经说过一句话,“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的意思是说,时间过得真快,但是他一点功业都没有取得,实在是太悲哀了。这句话说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但肯定是过了40岁了。40岁意味着不惑之年,应该有一番成就了,可刘备没有。上了年纪人觉得刘备厉害,是因为佩服刘备那颗永不服输的心,把一切不能变成了可能。

试想,这个世界上用多少人能在40岁一事无成时,依旧不停歇地奋斗?一句话,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很难明白一个白手起家到40岁还一事无成的男子,怎么能保持那种永远要做出一番事业的野心的。

在三国这段风云历史里,刘备尽管有了“皇叔”这个帽子,但他的起步实在是太低,等待建立蜀汉称帝时,他已经60岁了。从小家境贫寒,在那个极其看重门第的时代,家族是一个人能成事的最大资本。

试想,曹操、袁绍、孙权、刘表、刘璋等人,哪个不是有家族来支持的。所以,大家没有一个看得上刘备的,袁术曾经就非常鄙视刘备,他在给吕布的信中提到刘备,“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仔细阅读《三国志·先主传》,关于“先主败”这三个字经常出现。在取得荆州之前,刘备的经历是这样的,“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当一个人取得一些成就,再失败,这样的心理打击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

当徐庶投奔曹操时,他向刘备引荐了诸葛亮,后来请了三次才得以见到,两人留下《隆中对》,此时的刘备已经47岁了。刘备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每当看到刘备说的“然志犹未已”,很多不惑之年之人,总会感动的热泪盈眶。正如曹操那句名言,“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于是,有一种说法,老来不读三国,因为那时读后总会泪流满面。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先主传》

评点刘备,会用人,能团结人,告诫不可以感情用事

文/董晓彤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蜀先主庙》。诗人称赞了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英雄业绩,并为蜀汉事业后继无人而感慨叹息。刘备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其一生雄才大略却也难免身死国灭。熟稔三国历史的,曾从很多方面特别是领导方法、工作方面层面对刘备进行过诸多评点,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一、队伍建设上,“能团结人”,“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

三国时期,曾为织席贩履之徒的刘备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颇有才干的文臣武将,其建立的蜀汉与曹魏、孙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究其原因,与刘备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的知人善任密不可分。曾高度肯定过这一点。

1957年3月20日,乘机飞往上海,在经过镇江上空时,即兴手书了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诗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向秘书林克解释“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句时,谈到了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一事。他表示: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李林达:《情满西湖:在浙江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在看来,刘备“会用人,能团结人”突出表现在他很好地处理了“外来干部”与“地方干部”之间的关系,为干部队伍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关于这一点,曾回忆,1960年12月初的一天,同他在颐年堂谈话时说:

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回忆片段——记同志二三事》,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

三国时期,刘备集团曾一度飘摇不定,随陶谦,降袁绍,依曹操,靠刘表,依附于不同的政治集团,直至克西川,定益州,才有了较为稳定的根据地。然而,初到益州,刘备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他带去的“外来干部”与益州刘璋旧部这些“地方干部”之间的关系,进而团结各方力量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这些“外来干部”特别是提到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都是“北方人”。他们随刘备来到益州,正可谓是“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刘备占据益州后,原益州刘璋部下则成为了“地方干部”。认为,刘备很好地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据初步统计,《三国志·蜀志》列传者56人,其中益州人18位。可见,在蜀汉集团上层领导核心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原属刘璋旧部。这些人与刘备带去的“外来干部”一道,为蜀汉的巩固贡献了力量。

那么,刘备究竟是如何团结“地方干部”,“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呢?回顾历史,刘备处理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善待刘璋旧部。他对待“外来干部”与“地方干部”一视同仁,不仅封赏当初跟随他的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人,对于入川后所降文武也提拔使用,甚至对于曾经劝诫刘璋引刘备入川是“引狼入室”的黄权、刘巴等“反对派”也恭敬尊重,加以重用,从而赢得了人心。《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曾对此有过描写:“玄德自领益州牧。其所降文武,尽皆重赏,定拟名爵:严颜为前将军,为蜀郡太守,董和为掌军中郎将,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庞义为营中司马,刘巴为左将军,黄权为右将军。其余吴懿、费观、彭羕、黄观、卓膺、李严、吴兰、雷铜、李恢、张翼、秦宓、谯周、吕义、霍峻、邓芝、杨洪、周群、费诗、孟达,文武投降官员,共六十余人,并皆擢用。”

在这段评价中使用了“外来干部”“根据地”等有时代特色的语汇,这些语汇正是源自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实际上,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正是重视处理好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问题的典范。

抗日战争期间,在各个根据地内,党的干部组成多样。敏锐地发现,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必须依靠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的团结一致。对此,他强调:“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必须团结,必须反对宗派主义倾向。因为许多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新四军到后才创立的,许多地方工作是外来干部去后才发展的,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关系,必须加以很好的注意。我们的同志必须懂得,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完全团结一致,只有本地干部大批地生长了,并提拔起来了,根据地才能巩固,我党在根据地内才能生根,否则是不可能的。”(《整顿党的作风》,《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22-823页)

建国后,对如何处理本地干部和外来干部关系这一问题,依然十分关切。1965年8月21日,中央组织部就南方各省区培养提拔本地领导干部的问题向和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的“应该坚决地放手地逐步提拔那些本地的优秀干部到县、地以及省的领导岗位上来加以培养和锻炼”一句话后,写下:“北方老干部在南方的革命和建设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这点必须肯定。但在提拔新干部问题〔上〕注意不够,现在应当改变。”(《建国以来文稿》(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440-441页)

从“刘备入川”这一历史事件中,联想到“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的关系问题,这与长期以来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与关心密切相关。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的奇妙与有趣。刘备组织干部队伍南下,与本地干部精诚合作,建立了属于蜀汉的根据地;组织干部队伍北上,与本地干部团结一心、取长补短,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为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干群关系方面,刘备与诸葛亮就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

干群关系,是一生都特别关注的大问题。他曾借评价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表达自己的观点。1957 年,在上海干部会议上,谈到:

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

“人民就像水一样。” 在此将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升华到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以鱼和水作比,可谓真知灼见。借此说明:人民就像水一样,各级领导者,就像游水的一样,你不要离开水,你要顺那个水,不要逆那个水,不能跟群众对立,总要跟群众一道。刘备于诸葛亮而言,是领导者;诸葛亮于刘备而言,则是被领导者,即“群众”。而刘备这个领导,正是得到了诸葛亮这个“群众”的支持,才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建立蜀汉。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正如鱼和水一般,是依靠与被依靠,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

之所以说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如鱼得水”,并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是有充分依据。《三国演义》第39回就写道:“却说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玄德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关、张见说,不言而退。”

不止一次把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比喻成鱼水关系。1957年,他在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的发展形势时,再次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建国以来文稿》第 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 547页)“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把党群关系比作鱼水关系,就是要提醒党员干部要像鱼那样“知水性”“感水恩”,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念所盼。

关于干群或党群关系,除了用鱼水关系作比外,还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

比如,种子与土地的比喻。1945年抗战胜利后,针对党的干部到各地开展工作,提出:“我们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选集》第 4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162页)把党群关系比作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群众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如种子只有植根于土壤之中,才能充分地吸收养分,进而生根、发芽,最终才能开花结果。这一比喻与鱼水关系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如,学生与老师的比喻。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创造性地把干群关系比喻为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他说:“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选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864页)“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文集》第 8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 324页)

这些鲜活的比喻,实则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它们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确始终有着一个共同的指向——重视群众的作用。党的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广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使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的利益。正如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所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有些什么不好的东西舍不得丢掉呢?”(《文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 243页)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系统总结中国24年的经验时,提出有两种团结是必要的,“一种是党内的团结,一种是党和人民的团结。这些就是战胜艰难环境的无价之宝。”

三、情绪控制方面,不应“感情用事”,“用感情代替了政策”

彝陵之战(又作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使得蜀汉元气大伤,孙刘联盟走向破裂,三足鼎立局面彻底被打破。彝陵之战的直接导火索是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见荆州失守,关羽被斩,怒不可遏,不听群臣劝告,置首要敌人曹魏于一边,起倾国之兵征战东吴,深入吴地五六百里。东吴起用年轻统帅陆逊率兵抵抗,两军相持于彝陵。陆逊坚壁不战,在蜀军日久疲惫的情况下,后发制人,突然发起攻击,“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仓皇败退白帝城,客死他乡。可以说,刘备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贸然发动彝陵之战。曾从不同方面,对刘备的这一错误进行反思。

其中一方面,就是在情绪控制上,刘备不够客观冷静,而是感情用事。有回忆记载,1949 年3月,由西柏坡至北平,途经刘备家乡涿州时曾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刘备:

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贸然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自己无颜再回成都见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了临近湖北的四川省东部奉节县城东的白帝城。(邸延生:《历史的真言一—李银桥在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359-360页)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莫过于对古代战争的描写。

在分析了刘备“好感情用事”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后,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历史上的教训应当注意呢!我们进了北平,决不做李自成,将来也决不可以学刘备。干革命决不可以感情用事,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是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每个同志都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和亲戚朋友、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和老战友、老同学以及小团体的私利,我们每个人是万万不可以感情用事的。”(邸延生:《历史的真言一—李银桥在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 2000年7月版,第359-360页)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刻,提出“决不可以感情用事”,实则是告诫广大党员干部面对任何问题、任何诱惑,都应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冷静处理,绝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

控制情绪,理智处事,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抗日战争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就体现了以为代表的中国人能够从民族大义出发,理智处理问题的态度和能力。1936年12月19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反对使内战扩大,也就是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主张,强调:我们主要是要消弭内战与不使内战延长。西安事变是站在红军的侧面,受红军的影响是很大的。只有结束内战才能抗日。现在应估计到这次是可能使内战结束。我们应变国内战争为抗日战争。我们要争取南京,更要争取西安。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独立自主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自此之后,内战基本停止。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摈弃感情用事,理智客观、大局为重地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

除了在应对国内外大事中能够客观冷静,在处理亲情、友情等问题时,也始终坚持原则,决不感情用事。在得知长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时,抑制住心中的无限悲痛,说:“谁让他是的儿子!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在面对亲人朋友请托办事时,坚持不搞特权,不谋私利。表兄文南松提出为文运昌安排工作,表示:“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

“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这是《贺新郎·别友》一词其中一个版本中的词句。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家到大家,从“儿女语”到“江海客”似乎注定了拥抱“大我”而舍弃“小我”的一生。

四、工作重点方面,要“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彝陵之战的失败,除了刘备个人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感情用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备没有正确分析主次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曾对此作过分析。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突然遭到袭击,损失惨重。除约2000人突出重围和大部壮烈牺牲外,其余被俘。军长叶挺在与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杀害。内就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很多员主张应立即对进行反击。为此,借用刘备兵败夷陵的故事来说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他说:

三国时期,蜀汉所据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和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杨振之、田利军、欧·特里尔:《巨人之谜——神秘的与中国古代智慧》,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第236页)

指出,诸葛亮在《隆中对》确定的“东联孙吴,北拒曹操”方针,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正是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刘备通过赤壁之战等多次战役逐渐崛起,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但是,刘备却没有继续坚持这一策略,在关羽被杀后,出兵东吴,破坏了孙刘联盟,结果兵败彝陵。之所以提及这一典故,与当时皖南事变后的形势密切相关。当时在如何对待和顽固派的问题上,党内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些同志认为,皖南事变可能会“造成一九二七年的形势,重演四一二事变和马日事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主张应该对立即进行全面反击。这种想法事实上就是没有正确辨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当时国内的基本形势是“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全国各派力量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皖南事变固然使阶级矛盾在局部领域激化解决,但整体上民族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主次关系并没有改变。因此,正确的选择是对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击,以达到在斗争中求团结之目的。正是借刘备兵败的教训告诫全党要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避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走向。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抓主要矛盾是正确处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1937年,为了确立党的正确思想路线,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创作了著名的《矛盾论》。这篇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根基,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至今仍闪耀着璀璨的真理光芒。在这篇文章里,特别谈到了抓主要矛盾的问题。他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矛盾论》,《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回顾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正是一段不断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历史不断证明,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

关于彝陵之战,除了从情绪控制、工作重点两个方面分析过刘备战败原因外,他还以军事家的视野从战役指挥的角度分析过这场战斗。1936年12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204页)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再次提及这场战役:“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1页)《三国志集解》中卢弼曾引清代学者钱振鍠评彝陵之战的一段话:“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茅耳。意先主连营,皆伐山木为之,故易火;若土石为之,逊其如之何!”对此批注道:“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161页)从军事角度为彝陵之战如何取胜提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分析。他认为此战想要取胜,不是靠土石为营不怕火攻就能轻易解决的,取胜的关键在于“打运动战”,从吴军防守较弱南边的彝陵南边的澧水流域进攻,使吴军分散兵力,然后各个击破。无论是“弱者先退一步”,还是“打运动战”,这些评论与分析,足见作为一名卓越军事家的睿智眼光。

在谈及《三国演义》一书时,曾说“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对刘备的评点正是对这句话的很好印证,其中蕴含的丰富工作方法和工作智慧,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