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形容眼睛的句子古代有哪些(形容眼睛的句子古代)

形容眼睛的句子古代有哪些(形容眼睛的句子古代)

本文目录一览: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

《鹧鸪天·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今日诗词赏析#

译文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注释

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晚日:夕阳。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教:使,令。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

情知:深知;明知。

阑干:栏杆。阑。同“栏”。

赏析

  这首《鹧鸪天》,题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寒鸦”当“晚日”之时,自然应该寻找栖息之处,大约在绕树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处,又向谁家投宿呢?正因为这样,那本来没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鸦”,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变成“一片愁”了。

  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按照一般的构思,接下去仍然要写愁写恨,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写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柳塘新绿却温柔。”把读者引入春意萌动、春情荡漾、温馨柔美的境界。“柳塘”一词,使人想见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处于什么季节,却无从得知。联系前面的“寒鸦”,便会想到时值严冬,柳叶黄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萧条的。然而诗人却别出心裁,于“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是送走行人之后相继入目的两种景象。不难想见,这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前者就离别说,故“日”而曰“晚”,“鸦”而曰“寒”,引起的内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就相聚的回忆与展望说,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内心感受是无限“温柔”。

  这首词真可谓“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而事实上,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来,“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诗,正可以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然而文学是一种创作,贵在独创。“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两句就是创新,表现心绪低回宛转,笔致可谓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离肠寸断,泪流难止。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美人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时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因为十分相思,望不见人影还要望,所以重上小红楼,幻想着心上人可能仍在楼上。“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词的最后一句进一步表现美人的痴情。美人知道,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已经看不到心上人,然而对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着楼上的阑干远望。欧阳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行人愈行愈远,故女主人公不忍继续远望。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自己。表现不同个性、不同心态,各极其妙。

  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这首词表面上虽然是“代人赋”,但是实际上词人是在写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因为,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直有用香草美人寄托理想的传统。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鹧鸪天·代人赋》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优美婉约词。▲

▲#每日一诗词分享#

古人照镜子,主打一个仪式感

在历史长河中,镜子这种能够反射光线的玻璃或金属制品,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今天我们使用的以玻璃为主要材料的镜子,很可能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成为制造镜子的中心。到16世纪早期,威尼斯的玻璃工人垄断了附近的镜子生产,他们在平滑且半透明的玻璃背面涂上锡箔、水银等银色金属,发明出制造透明镜子的工艺。1835年,德国化学家莱比格发明化学镀银法,促进了玻璃镜的广泛普及。

而在中国古代,使用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镜子则是铜镜,又称青铜镜。目前在距今约4000年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境内最早的铜镜。中国古代的铜镜,主要经历了商周时期的早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流行、汉代的鼎盛、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衰、隋唐时期的繁荣以及五代之后的逐渐衰落等阶段。而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铜镜的使用也具有多样性。商代的铜镜主要为祭祀用的礼器。战国至秦代时,铜镜成为专用器物,其使用群体集中于王公贵族。汉代时,铜镜逐渐走向民间,走向大众。到了宋代,铜镜已然平民化。

齐家文化三角纹镜。来源/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16铜镜》,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在现代社会,镜子的用途非常广泛,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及军事战争等领域都有镜子的存在。那么,在古代铜镜的使用场景又有哪些?铜镜普及之前,人们又是如何观照自己的面貌形象?

以水为镜

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左边为器皿,右边则像一个脸面向器皿且跪坐的人,表现出人用器皿里的水照视自己面容的含义。这个字就是“监”。“监”的金文较甲骨文发生了一些变化——右边跪坐的人形变为站立,弯腰俯视,将面部与盛有水的器皿平行,用水照面。小篆字体继续变化,代表“皿”的部分未变,但甲骨文和金文中右部的人形分化为代表眼睛的“臣”和人体两部分。

“监”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小篆字形。来源/李万春《汉字与民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监”是“鑑”的本字,“鑑”又是“鉴”的异体字,这三个字都有照、视及察的含义。“鑑,大盆也,一曰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解字》将“鑑”解释为盛有水的大盆。在《尚书》《国语》和《庄子》等传世文献中,也有“鉴于水”的相关记载,如《庄子·内篇·德充符》有言:“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人们不会在流动的水前照看自己,而是在静止的水面照看自己,展现出古人以水为镜的行为。

小篆出现后,汉字的字体和字形还经过多轮发展演变,单字的字意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虽然今天的我们已难以从“监”字外形上看出其取意所在,但这个字诞生之初的样子,还是向我们传达了千年之前人们初创此字时的逻辑。我们也得以从这个汉字的早期形态中窥见镜子在产生、普及之前,人们观察自己面容的方式。

以镜观面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

作为一种实用工具,铜镜最主要的功能是供人观容鉴貌。

以镜观面的典型例子是战国时期的邹忌。某日,他在“朝服衣冠,窥镜”后问其妻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又在亲眼见到徐公后“窥镜而自视”,认为自己的样貌远远不及徐公。在铜镜还并不普及的战国时期,邹忌得以在家中窥镜自观,与其所属阶层相呼应:身为齐国的大臣,之后又出任相国,邹忌恰好属于在当时有能力使用铜镜的人。

隋代时,隋炀帝曾“引镜自照”,并向萧皇后感叹:“好头颈,谁当斫之!”同样为皇帝,唐太宗留下了“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千古名句,唐玄宗也留下关于照镜的典故。《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记载:玄宗朝韩休为宰相时,守正不阿,不被萧嵩所控制,与萧嵩多有不和。玄宗曾在照镜后默然不乐,周围人便说:“韩休担任宰相后,陛下比以前消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玄宗叹道:“我的容貌虽然消瘦了,但天下一定更加富饶了。萧嵩向我奏事,总是顺着我,他退下后我心里不安,难以入睡。韩休则总是据理力争,他退下后我得以安寝。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社稷,而不是为了我自己啊。”将镜子的使用场景与帝王为政相联系,往往使镜子的功能在观面之外,增添了一层“镜鉴”“洞察”之意,为镜子赋予了深层次内涵。

《玄宗临镜图》。作者/(清)佚名

古代文人对自己照镜观容的记录就更多了,如“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唐白居易《照镜》)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等诗句,都生动体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年华不再的叹息。

女子梳妆自然也离不开铜镜。文字除了记录诗人自身的外貌形象,大量诗词中关于“照镜”的描写是以女子对镜梳妆为对象。从汉代的“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汉秦嘉《留郡赠妇诗》),到南北朝时期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南北朝佚名《木兰辞》),再到唐宋时期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和“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宋朱淑真《生查子》),元代的“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元徐再思《凭栏人·春情》),乃至清代的“晓起心慵对镜前,子规啼彻落花天”(清李佩金《鹧鸪天》)等,或直描女子对镜梳妆之态,或借此寄托情思。

在古代人物画,尤其是仕女画中,美人照镜、对镜梳妆也是常见画面。人物画中较早的女性照镜形象出现在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一位女子跪坐于地,左手持镜,右手梳妆描摹;旁边有一女子身前架一圆镜,面对镜子跪地而坐,身后有一侍女为其拢发。唐周昉《挥扇仕女图》、宋王诜(传)《绣栊晓镜图》、宋苏汉臣(传)《靓妆仕女图》、元《梅花仕女图》及清金廷标《仕女簪花图》等亦描绘了女子照镜的场景。此外,照镜仕女的形象还被应用于陶俑或三彩俑中。

宋摹《女史箴图》卷(局部),东晋顾恺之绘。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文学艺术领域,越来越多“对镜仕女”形象的出现,既体现出镜子在古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反映这一形象成为特定的意象,成为文人审美情趣的一部分。

《挥扇仕女图》中对镜梳妆的仕女。作者/(唐)周昉(传),来源/故宫博物院

爱情和婚姻中的铜镜

从形状上看,铜镜大多是圆形的,圆在中国古代有圆满、团圆、吉祥之意,象征爱情婚姻的幸福美满。汉代铜镜中便有刻“毋相忘”铭文者,这类铜镜往往作为男女之间相思之情的载体,相互赠送,以作纪念。此外,在爱情中,还有“破镜”与“重圆”的典故。

唐韦述所撰《两京新记》记载了一则关于“破镜重圆”的故事: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本为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伉俪情深。陈朝将亡时,徐德言含泪对妻子说:“现在就要国破家亡,我们也不能自保。以你的才貌,一定会入帝王贵人之家。即使如此,我们也要有个信物。”说完,徐德言便将一面镜子分为两半,他与乐昌公主一人一半,并与妻子相约在每年正月十五日将半个镜子拿到集市上售卖,以知彼此生死。隋灭陈后,乐昌公主果然被隋文帝赐给杨素,杨素也对乐昌公主颇为宠爱。后来,乐昌公主按照和徐德言的约定,命人在正月十五到集市中高价售卖破镜。徐德言看到破镜,得知了妻子的消息。他将乐昌公主派来的仆人引至家中,告知其真相,并拿出自己的半面镜子与之合二为一,让仆人将完整的镜子和一首诗拿给乐昌公主。乐昌公主看到镜子和诗,悲痛不已,以至寝食难安。杨素得知这件事后,亦为之动容,便召徐德言来,放还乐昌公主,让二人团聚。

《千秋绝艳图》长卷中的乐昌公主,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恒娥影,空余明月辉。”

“破镜”虽意为夫妻分离,但也包含将其作为信物、等团聚时重新拼凑完整之意。“重圆”不仅意味着镜子外形的重圆,还喻指夫妻重聚。乐昌公主与丈夫经历国破家亡后仍能“破镜重圆”,但也有夫妻将镜子一分为二后,落个镜破钗分、鸾凤分飞的结局。《太平御览》引《神异经》,称曾有一对夫妻在将要分别时,将镜子一分为二,夫妻二人各执一半作为信物,以待来日重逢;但妻子却在丈夫离开后与人私通,妻子手中的半面镜子化为喜鹊,飞到丈夫面前,丈夫便知晓了此事。

“破镜”除了发生在故事里,还在今天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补充。近年来,考古人员发现多例在合葬墓中将铜镜一分为二的情况。例如在陕西安塞县王家湾发现的汉墓中,出土了“一半放置于男主人头边,一半放置于女主人头边”的两半铜镜。死亡分开了这对夫妻,他们便以铜镜为信物,合葬而分镜,意味着此生的分离,或许也在等待下一世的重逢。

除了作为爱情信物,在古代,尤其是唐宋时期的婚仪中,铜镜也常作为重要的礼仪用品使用。

中国古代对于婚姻聘娶的程序十分重视。在春秋战国的礼制汇编《仪礼》中,古人已归纳出婚礼的六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礼仪规范,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在古代婚仪中,往往使用镜子,作为这段婚恋关系的作证。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礼异》记载:“近代婚礼……娶妇,夫妇并拜或共结镜纽。”永结同心是古人对婚姻的美好期盼,共结镜纽也成了婚礼中的重要环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指出,北宋都市的婚姻习俗中有“新妇拜堂”一项,要求新妇在新婚第二天早上五更时,“用一卓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辽史》卷五十二《礼志五·嘉仪上》也记载了皇帝纳后时,需有一妇人“捧镜却行”。可见古代婚礼的多个环节都有铜镜的参与。

而铜镜与爱情和婚姻的关系,也在下面这首诗中得到生动地展现:

忆昔逢君新纳娉,青铜铸出千年镜。

意怜光彩固无瑕,义比恩情永相映。

每将鉴面兼鉴心,鉴来不辍情逾深。

君非结心空结带,结处尚新恩已背。

开帘览镜悲难语,对面相看孟门阻。

掩匣徒惭双凤飞,悬台欲效孤鸾舞。

昔日照来人共许,今朝照罢自生疑。

镜上有尘犹可淬,君恩讵肯无回时。

——(唐)长孙佐辅《对镜吟》

镜子能够映射光彩,照清万物。在感情中,镜子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照容观貌,更从情感方面见证并映照着双方的真心、忠贞和深情。一些铜镜背后装饰有双鸾、龙凤等样式的纹饰,或刻有“长毋相忘”等字样的铭文,都是婚姻与爱情主题的体现。

唐代双鸾衔绶纹镜。其中鸾鸟象征平安与吉祥,“绶”与“寿”同音,“绶带”象征“长寿”,绶带挽结象征永结同心。来源/故宫博物院

陪葬与辟邪的铜镜

我们今天看到的铜镜,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对古代墓葬的考古发掘得到的。可见,古时铜镜也多为陪葬品。丧葬是中国古代铜镜使用的另一种重要场景。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商周时期,铜镜的数量并不丰富,多发现于部落首领或王室贵族的墓葬之中。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除了王室贵族外,部分平民墓葬中也发现了铜镜。据现代学者分析判断,以长江流域为例,战国时期楚国士及以上阶层已普遍拥有铜镜;能够拥有铜镜的平民虽在少数,但至少意味着铜镜开始普及。秦汉以后,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多,墓葬中出现铜镜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见。

在我国古代葬习中,铜镜的使用往往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除了中原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也长期重视铜镜在丧葬中的使用。作为随葬品的铜镜,与其他随葬明器一样,具有两套意义不同的功能:其一作为墓主人的生前用品随葬,反映死者生前的生活情况;其二作为镇墓厌胜、辟邪祈吉的法器。前者是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观念的体现,后者则是古人因不解镜子的反射原理而形成的特定文化。

限于生产力和认知水平,古人往往认为自身或周围的灾祸是鬼魅作祟,而打磨好的铜镜恰恰可以反光,可以映照周围的环境。久而久之,镜子便被赋予了“法力”。古人认为铜镜不但可以映照现实,还可以照见肉眼无法看见的异世之物,令妖魔鬼怪之类现出原形。《抱朴子内篇·登涉卷十七》认为,万物到了一定年岁,其精魄能够变为人形,迷惑世人,唯有在镜子中不能改变其本身面目。所以进入深山的道士会将一面九寸以上的明镜悬挂在身后,使妖精鬼魅不敢近身。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关于“照妖镜”的描写,典型如《西游记》中托塔天王手中的照妖镜。因此,古时的宗教活动或仪式中,铜镜往往也是不可缺少的法器。

托塔天王的照妖镜使孙悟空显形。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宋代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在续集下有“棺盖悬镜”一条,记有:“今世有大殓而用镜悬之棺盖,以照尸者,往往谓取光明破暗之意。按《汉书·霍光传》,光之丧,赐东园温明。服虔曰:‘东园处秘器,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然则其来尚矣。”这是文献中关于丧葬用镜以辟邪的记载。就铜镜本身而言,出土汉镜也有刻以铭文“镜辟不羊(祥)”者。目前的考古发掘也证实了古人墓葬中确有“棺盖悬镜”的情况。当代学者认为,五代至元明时期是“棺盖悬镜”葬俗存在的主要时期;这种置镜方式一般多见于辽代契丹王室贵族墓、金代女真人墓和元明时期甘肃境内的大中型墓葬中。明代棺壁悬镜的置镜方式也可算作此类葬俗的遗存。可见,在墓葬之中,用作辟邪的铜镜一般都有特殊的随葬方式。除了悬镜,将铜镜置于墓主人的头部,大概率也是对铜镜驱邪避煞这一传统观念的应用。

古代铜镜还会作为朝廷贡品或帝王赏赐品存在。这类铜镜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实用层面,而成为某种奢侈品。清代金石学兴盛时,很多学者热衷搜集、收藏、鉴赏以及著录汉唐铜镜。在这种情景下,清代铜镜不再作为日常用品,而是在身份上转变为收藏品。

唐代盘龙铜镜。隋唐时期,龙纹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唐代的盘龙镜即为代表。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唐天宝三年(744)扬州进贡的龙纹镜。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纵观中国四千余年的铜镜发展史,铜镜在形制、纹饰、镜铭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不仅在外形上反映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各种场合下的铜镜使用也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蕴。可以说,除了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铜镜本身也完成着物质载体和精神象征的结合,凝聚起中国深邃且厚重的铜镜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汉)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李万春:《汉字与民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巴蜀书社,2004年

王锋钧、杨宏毅:《铜镜出土状态研究》,《中原文物》2013年第6期

马草:《他者的凝视:中国古代仕女画中的镜意象研究》,《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第5期。

梁雨婕:《照镜为谁看:宋代女词人词作中的“镜”》,《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美)琼·德让:《时尚的精髓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优雅品位及奢侈生活》,杨冀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

葛金婷:《妆奁顾影——论仕女画中铜镜的含义》,《美与时代(中)》2022年第12期

时嘉艺:《铜镜在墓葬空间中的方位与功能探讨》,《中原文物》2023年第1期

古人描述眼睛的绝美诗词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明眸善睐” (曹植《洛神赋》)

“目流睇而横波” (傅毅《舞赋》)

《红楼梦》对美女眼睛的描写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林黛玉)“眼如水杏”(薛宝钗)“一双丹凤三角眼”(凤姐)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晏几道《采桑子》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唐代李贺《唐儿歌》中有“一双瞳仁秋水”

唐代元稹《崔徽歌》 :“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

刘鹗在《老残游记》 中写道:“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曹雪芹《红楼梦》 中写众女子经常用“眉蹙春山,眼颦秋水”

柔和性气。雅称佳名呼懿懿。解舞能讴。绝妙年中有品流。眉长眼细。淡淡梳妆新绾髻。懊恼风情。春著花枝百态生。

---《减字木兰花·柔和性气》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崔珏《有赠》

白发垂不剃,青眸笑更深。

——僧贯休《天台老僧》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陶渊明《闲情赋》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 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 初会遇》

香靥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暖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照水有情聊整鬓,倚阑无绪更兜鞋。 眼边牵系懒归来。

---《浣溪沙》

揩试老来诗句眼,要看拍堤春水。月下凭肩,花边系马,此兴今休矣。溪南酒贱,光阴只在 弹指。

--- 《念奴娇·风狂雨横》

一双动人的双眼,

让人一见

便再难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