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文学著作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摘抄(文学著作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文学著作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摘抄(文学著作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道法自然与万物自然——老子的自然思想新诠

作者:林志猛(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暨马一浮书院教授)

编者按

作为富有张力的观念,“自然”在不同文明发轫生长,深植于哲学、政治、审美等思想文化领域诸问题的讨论,对于理解人类文明的共通极具价值。自卢梭以降,“自然”就是西方现代性批判的重要议题。在中西互鉴的过程中,如何梳理本土文化中关于“自然”的言说,汲取其中的中国智慧,提供解决现代性危机的中国方案,对我们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本版两篇文章提纬古今、总验名实,厘析传统思想中的“自然”观念,为解答中西“自然”之问提供一个视角。

老子的自然思想极为复杂,存在诸多不同理解。“自然”一词在《老子》中出现过五次:“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希言自然”(23章);“道法自然”(25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自然”关乎宇宙万物的起源、生长过程和结果,以及道、万物的本原、政治秩序和人的自然等,具有多重意涵而非单一含义。在老子那里,宇宙自然与人的自然密切相关,人有其自然目的、自然差异和自然构成。自然并非随意和无目的性,政治的自然与无为也有着内在关联。

自然、道与本原

“自然”一词在汉语中可做名词、副词、形容词和连词,老子思想中的“自然”到底何指,一直备受争议。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自然”是不是“道”效法的更高对象呢?有不少论者认为,老子将道、天、地、人(王)视为“四大”,若“自然”高于“道”,那就应该有“五大”。因此,这里的“自然”常不被当作名词,并非指自然界、山水自然、天地自然、自然状态,而是指“自然而然”“自己如此”,可谓“人文自然”(刘笑敢)。此外,还有将“自然”作为形容词,形容“道”生万物的无目的和无意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道法自然”还被解释为:道性自然无所法(河上公)、道不违自然(王弼)、道以自己为法(张岱年)、道纯任自己的自然(陈鼓应),等等。但也有论者表示,“道法自然”应理解为“道遵循万物的自然”(万物自己成就自己),“自然”指万物、百姓自身的活动方式,而非道的本性(王中江《根源、制度和秩序》)。

老子在提及“道法自然”前先描述了“道”的特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25章)。“道”先天地而生,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若“道”涉及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所依循的“自然”就跟万物的本原有关,而不仅仅指涉人类社会或万物的活动方式。将“自然”看作副词或形容词,无法充分展现“自然”的丰富内涵。

对照柏拉图的自然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老子的自然思想。“自然”(physis)的词根含“生长”之意,古希腊自然哲人也热衷于探究自然和万物的本原,将自然视为有关“最早之物”的“起源”,水、火、土、气等元素作为“最早之物”即是万物的本原。但柏拉图质疑,若可证明宇宙灵魂是最早产生的东西,先于诸元素生成,那么,宇宙灵魂更应称为“自然”。柏拉图将宇宙灵魂定义为“自我运动”,能使自身和他物动起来,是万物所有转变和运动的原因。宇宙灵魂将努斯(nous,或心智)作为帮手,驱动天地万物。这种有理智和完整德性的宇宙灵魂照管整个宇宙体,其自然本性具有秩序、理性、和谐、规律和目的(柏拉图《法义》卷十,《蒂迈欧》34b;林志猛《立法哲人的虔敬》)。“自然”也指事物“本来的样子”,事物的原型或理念(eidos)。追问某物的“自然”,即追问该事物的理念或本质是什么。“自然”包含起源、过程、结果三层含义:一是作为起源或始基,既属于万物又是万物的产生者;二是指万物从产生到成熟的完整生长过程;三是这一过程的结果(即秩序)。“自然”不仅有关宇宙的起源和演变,还涉及人类社会组织或政治的起源和发展(纳达夫《希腊的自然概念》)。柏拉图从万物的本原、初始之物和运动论的角度来阐发“自然”,这与《老子》第25章的宇宙论视角若合符节。

若依此对观老子的自然思想,“道法自然”便意味着,道依循万物的本原(起源),从而生成并驱动万物,辅助万物朝向自然的完善或德性(过程),使宇宙万物和谐有序(结果)。“自然”若理解为万物的本原,具有生命或灵魂,并充满理智、德性和秩序,当是“道”效法的对象,可使万物生生不息。从宇宙起源论看待“自然”涉及两种起点:编年性(时间性)起点将宇宙创世前的状态描述为混沌(无),逻辑起点则将宇宙秩序本身设想为结构化整体的自然世界,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位置(纳达夫《希腊的自然概念》)。老子从有无相生、整体部分、有序无序来谈论道与自然,同样与这两种宇宙起源论相关。

老子还指出,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又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反”是道的运动方式之一,其含义存在争议,有相反、循环、返回之意。在老子关于道的论述中,处处可见相反、对立的概念,如有无、强弱、刚柔、无为无不为、黑白、雌雄、福祸、智愚、美丑、善恶、贵贱、难易。事物相反相成,“反”是万物运动的规律之一,对立的力量推动自身发展变化(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但也有学者认为,“反”是指促使事物返回到它自身。事物的变化若脱离道,道会促使它返回自身,这乃是道的运动规律之一(王中江《根源、制度和秩序》)。道的运动能使对立之物相互翻转,并推动失道之物复归本原(归根、复命),从而维系自然的平衡,类似于自然(灵魂)的自我运动。正因为道依循自我运动的自然(第一因),它能驱动、化生宇宙万物,使万物不停运转、循环和复归。

“道法自然”也可指道遵循万物的本原、理念,道之动类似于“努斯”的运动,同样具有规律、目的和秩序。老子探究自然、大道、运动,始终没有脱离德和秩序的问题,最终指向了共同体与个人的内在秩序和德性。老子的自然并非指随机性的任其自然,或侧重形而上学和本体论,而是强调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使之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以获得自身潜能和德性的最大生长。老子的“自然”涉及最高之物,并关注人自身的完善,以及天—地—人(宇宙—政治—灵魂)之间的和谐有序。自然作为终极关切指引人类精神向上超越,并激励个体灵魂追求完美。这样的“自然”也会为人类提供道德、法律和价值上的指引,使人明白应当如何生活,从而选择恰当的生活方式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万物之自然与人之自然

道支配着万物的生长,宇宙万物需与道相符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其自然本性应遵循道的法则。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道创生万物,万物的自然本性各不相同,依靠自身的德性维系其存在。万物拥有自然本性后,还要有相应的形体,并在合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道不仅创生万物,还养育、调节、安定和庇护万物。因此,万物都尊崇道并重视德。对于道和德的这种敬重,并非因为它们具有强制的命令和规定,而是因其“常自然”,总是自然而然,而使万物能依其自然本性成就自身。就此而言,自然也意指万物产生、发展和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

道的自然还表现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1章)。道生养、辅助万物,却不占有、主宰万物,自恃有功,而是依其自然本性充分发展。因此,“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圣人与众人的渴求和所学不一样,由此表明人与人存在自然差异。圣人热衷于探寻最高之物(道、自然),而非多数人渴望的财富、权力等,从而能洞悉“万物之自然”而“辅”之。“辅万物之自然”不仅涉及对宇宙整体的关切,而且是对每一个体的尊重,要让家庭、村社、城邦都有好的发展空间。“辅”是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加以抚育和呵护,防止强力干扰和操控,而不进行直接宰制(刘笑敢《诠释与定向》)。庄子也说,“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应帝王》)。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可使天下获得大治。

“万物之自然”包含人的自然,老子和柏拉图都从宇宙自然返回人的自然,从宇宙秩序观照政治秩序和灵魂秩序。“万物之自然”不仅指万物自然而然或自己成就自己,还涉及万物的自然本性。圣人要根据每个人的自然本性安排适合他的位置,这对个人而言才是好的。若德不配位或有德无位,都不利于整体的和谐。人的自然状态并非霍布斯式的人人相残的敌对状态,也不是纯粹富足的伊甸园状态,而是不善不恶、不贫不富的“居间”状态(柏拉图《法义》卷三)。即便有的人自然禀赋很高,若没有得到良好的教养,也可能沦为野兽一般。若有恰当的培育,则会变得高贵和神圣。圣人对众人之“辅”,在于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走上正道。否则,人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其欲望便会不断膨胀而走向过度,自然本性逐步变坏,而远离原初的本性。对此,老子提出要“复归于婴儿”(28章),返回到婴儿般清净无欲的纯朴本性。人要保持节制,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才能获得恒久的德性,成为天下的典范。

人的自然本性最初如婴儿般纯洁,但老子认为人会受各种东西诱惑而败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声色犬马、奢侈放纵的生活会损害人的身心,使人的欲望无限释放,彼此之间明争暗斗,而逐渐丧失纯朴的自然本性。各种技艺的出现也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欲望,使人无穷无尽地追求欲望的满足。“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57章)。过于追求器物和技艺的精巧,反而会使国家陷入混乱,奇技淫巧大量涌现。老子尤为警惕智巧、技巧、多知、多智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伤害。人最初没有知识概念,后来对善恶是非形成诸多相互冲突的意见。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18章)。最高的道废弃后才出现仁义,智巧和聪慧产生后才有虚伪。老子贬低智术和政术,礼乐权衡斗斛法令是大道丧失之后不得已为之的手段。过度追求智术也会扭曲人的自然本性,让人沉迷于权谋、智谋。老子主张抛弃智巧和俗知,转向至高大道,以复归无知无欲、天人合一的自然。

在老子看来,追求大道和德性完善才是人的自然目的,物质性的欲望并非人的最高欲望。人与人存在自然差异,圣人与常人、民众与统治者有着不同的欲求和生活方式。老子同柏拉图一样反对智术师式的“知识”和“技艺”,展现了这类智术运用于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所带来的可怕后果。老子注重守柔的一面,甚至要求“绝圣弃智”(19章),不鼓励民众去追求过多的知识或智巧。柏拉图则提出“自知无知”,人未能充分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善和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能宣称自己无所不知,而要保持思想的审慎。老子将宇宙自然与人的自然勾连起来,强调人应归根、复命和静观,回归婴儿般的自然素朴,以洞彻永恒的大道。

自然与无为、人为

老子不仅关注宇宙自然、万物的自然和人的自然,而且特别强调政治的自然。“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这里的“自然”有解释为百姓自认为如此、自己造就自己,也有人表示,“贵言”、“功成事遂”的主体应是圣人,百姓皆认为其统治自然而然。“自然”并未排除治者的作用和外力,而是强调潜移默化,让人浑然无觉地接受(刘笑敢《老子古今》)。“自然”带来的结果是“功成事遂”,政治和谐稳定、井然有序。

最好的统治形式是无为而治,百姓没有被统治的感觉,只知道治者的存在。次等的是有为之治,上行下效,获得民众的亲近和称赞。再次是借助强力来治理,最差的则造成混乱无序。在老子思想中,统治形式存在自然差序。柏拉图同样对政制类型做了排序,最佳政制是有智慧的哲人当王(王制)。哲人能充分认识每个人的自然本性,分配适合其本性的恰当工作,此即“自然正义”(《理想国》卷五、卷八)。善政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对灵魂的自然构成有深刻的认识。在老子那里,圣人的无为而治自然而然,同样是根据人的本性来治理,从而实现自然的秩序和“太上”的境界。政治的自然追求整个共同体的协调,以及人与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自然和谐。在大道败坏后才出现仁义礼乐和法令的强制,而在礼崩乐坏后,形成了各种争斗和谄媚。

老子提倡“希言自然”(23章),在治理上谨言慎行,这也是自然、无为的体现。因为“多言数穷”(5章),政令烦苛并不合于自然,会陷入诸多困境。老子将无为视作邦国自然和谐的根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表面上清净无为,不主动干涉、掌控,只是辅助万物依自然发展,这种无为之为实则高于通常的主动作为。治者若能效法自然与无为,就能使万物自己生长、化育,用大道的纯朴自然抑制各种贪欲和反常。无为是一种自然自在的生活方式,超越俗世又保持适度关切,不会沦为彻底的消极遁世、不思进取。庄子亦言:“无为而才自然矣”(《庄子·田子方》),“莫之为而常自然”(《庄子·缮性》)。水流自在而自然,至人之德如同天地日月自然形成,而非刻意为之。不争不先是无为的外在表现,不恃无欲则是无为的内在制约。

与自然、无为相对立的是“人为”,古希腊自然哲人和智术师常把自然与礼法(nomos)、技艺对立起来,将礼法和技艺当作人为之物,并不分有自然。但柏拉图却试图调和自然与礼法、自然与技艺,认为好的法律应基于诸德性的自然秩序,根据灵魂的自然构成为其安排良好的秩序。政治和立法的技艺作为最高的技艺,旨在认识人的自然本性并照料好灵魂。老子的自然和无为同样没有跟“人为”完全分离,恰恰因无为而无不为,因自然而造就最好的统治。在复归自然和素朴后,“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28章)。自然素朴的东西在人为制作后成为器物,圣人依此理结合自然与人为(技艺),设置百官进行统治,使政制保持完善而不。

老子的自然思想既关乎万物的本原、最高价值的大道和自然正当,又指涉政治的自然和人的自然。自然和道的运动也是辅助万物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老子力图贯通宇宙、邦国和个人的三重自然,意在形成和谐的人伦和政治秩序。老子对自然的洞见依然会启发我们思索,如何避免让现代技术和商业生活修正甚至扭曲人的自然,造成个体灵魂和政治的无序。

相关稿件:王阳明自然观及其政教意义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8日 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以文学之笔描绘多彩河山

生态文学创作者分享写作初心与感受——

以文学之笔描绘多彩河山

编者按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近年来,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全国生态文学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批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生态文学作品,以优美的笔触和艺术形式描绘美丽中国建设新画卷,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讲述】

为自然万物呐喊

讲述人: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陈应松

我是因为申请去神农架林区挂职而接触到生态问题,并因此爱上了山川草木、珍禽异兽。与神农架结缘20多年来,我开始学习和研究大自然,特别是森林,让我越深入了解越喜欢。后来,我从一个外来的写作者,变成了一个山区森林的常住居民,成了大自然的一分子。

在当下中国,生态文学方兴未艾。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重新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山水和动植物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是生态文学的写作目的。

生态文学创作往往要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我自己的生态写作,基本上靠双腿行走,走到天黑,就在农家借宿。记得在写《松鸦为什么鸣叫》之前进行采访时,大雪封山,我租了一辆小轻卡,翻越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垭,路上冰雪打滑,我亲眼看到一辆货车滑到路边,要不是被大树挡住,人与车就将坠入悬崖。为了得到一手素材,我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坐三四个小时的车到达目的地,采访到我需要的材料,也体验到了一般作家无法体验到的山区冬季生活。

在生态文学的写作中,一方面,我们借山水抒发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直面现实,以文学的方式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我的长篇小说《猎人峰》描写的是人对野猪的猎杀导致野猪疯狂报复;我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豹》,写的是人与兽争夺生活领地而产生的世代仇恨……

当然,用笔尽情书写大自然之美,与读者分享大地森林、河流山川、草木禽兽给我们的精神滋养,也是生态文学的重要内容。比如我的长篇小说《森林沉默》,里面奔跑着、生长着近百种动植物,包括传说和神话中的奇珍异兽等。虽然是一部写人的小说,但关于森林自然景物的描写至少有数万字。

我如今在神农架生活和写作,随着对森林的熟悉,我还有大量的创作计划准备实施,为自然万物的生命呐喊。

【讲述】

胸中有山河 心中有绿色

讲述人:宁夏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樊前锋

我是一名报告文学写作者,有一种来自现实的力量感染着我,促使我去追寻并参与火热的生态文明建设。最近五六年,我的笔端触及脱贫攻坚、闽宁协作、能源化工、黄河水资源等话题。而闯入生态文学,与一个叫马志文的西海固农民有关。

五十年前,马志文婚后不久,干旱缺水的西海固下了一场暴雨,没有草木的山上发了洪水,冲断道路,淹没村庄。此后,马志文自觉投身栽树种草的行列。有一回,他在60里外的镇上务工,瞥见有人卖柳树苗。尽管兜里只有五角钱,可他还是买了两棵。由于没钱买回程车票,只能扛着树苗朝家走去。深夜,他一进家门,便把两棵柳树种在院里。如今,顽强生存下来的一棵柳树已是绿荫蔽日。

后来,马志文意识到要用行动来改变家乡的面貌,于是在自家院门口开辟10亩荒地,种树种草。几年前,我去他家时,西海固生态面貌已发生了巨变:湿地不断增加,自然灾害明显减少,风沙再也不像以前那么任性了。时不时,还有黑鹳、白鹭、苍鹭在天空掠过。

有天晚上,我把马志文栽树种草的故事写成一篇千字文,随手发在网上,没想到阅读量竟上了百万。那一刻,我深深感到无数中国人的胸中有山河、心中有绿色,我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着无限向往。

由此,我开始关注生态文学。几个月前,我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贺兰山东麓》出版,讲的是西部乡村发展葡萄酒产业的致富故事,折射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在西部创造的生态奇迹。

一部好的生态文学作品会让人屏住呼吸,一口气读下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写作者必须走向田野、做好调查,真心实意地向人民学习,以行动获得文学养分、汲取写作能量,感染更多人参加到保护生态的行动中。

【讲述】

用心用情用力地书写

讲述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作协副主席 任林举

2005年,我开始集中心力创作《玉米大地》,关注玉米和种玉米的乡亲们的命运。从那时开始,我已不知不觉地往生态文学领域靠近。2011年,我完成了《粮道》的创作,通过对粮食驯化史以及生产、流通规律的探索,揭示了粮食和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字里行间融汇了敬畏粮食和敬畏自然的生态意识。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走访了全国13个省市的许多农民和水、土、森林、草原等领域专家。在长达一年半的采访、思考和写作过程中,我的心灵也受到了一场洗礼。

紧接着,我创作了反映野生东北虎兴衰历史和现实生境的纪实文学《虎啸》,以及反映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州干部群众历时五年整治环境、保护生态的报告文学《躬身》。从自我到乡村,从乡村到人类,从人类到自然,渐渐地,我的创作之路显现出一条清晰的轨迹。随着创作过程的深入推进,我的视域也不断拓宽,更加浓厚的生命意识在我心里生长。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文学必须积极参与,通过用心用情用力地书写,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呵护人们的生态意识,让一棵棵稚嫩的禾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讲述】

把笔端对准奔走大地的真专家

讲述人:上海市作协理事、散文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 朱大建

海菜花在洱海的清水中生存了几百万年,被称为“水质试金石”:水清,花妍丽;水污,花枯萎。原本,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海菜就会成片成片地开花,可后来,洱海污染严重,海菜花也就杳无踪影了。好在经过以孔海南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及各级政府、企业、当地民众等十多年坚持不懈的治理保护后,洱海重返清澈,自然生长的海菜花重新出现在洱海里。《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就是一本以海菜花命运变迁为主题的生态纪实文学。

202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孔海南(右)在云南大理洱海科考船上参与水样采集。光明图片

2021年8月,我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委托,撰写一部反映孔海南教师团队治理洱海的报告文学。动笔写作前,是漫长的采访。从2021年夏天起,每周一至两次,孔教授像给学生上课一样,一边放自己制作的PPT,一边讲述他的水生态治理故事。

对我来说,这既是采访,也是学习。要想写好这个水生态环境学者,必须“钻”进他的专业里,在很短时间里成为内行,再用我的语言写出他的故事。这样的学习式采访,持续了四个多月。其间,我还跟着孔教授去大理,全程参加“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去右所镇松曲村看农民采摘人工种植的海菜花,看罗时江1500亩倒锥子型人工湿地,看洱海的源头茈碧湖,并采访了卖海菜花的电商女主播以及协助孔教授做洱海生态治理工程的老朋友……一次次深入采访,让我对洱海治理的艰辛过程有了更多了解。初稿写完后,为了让故事更加丰满,我又随孔教授去了洱海,补充采访多位“治水人”,同时将苍山洱海的历史文化、美丽风光、白族风情融入书中。

与一般人印象里的科学家不同,孔教授带着学生深入乡村,十几年如一日,将学术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如今,他带出的一批又一批学生,已经成为“接力治水人”。

这些故事这些人,不就是生态文学所应关注的吗?

【讲述】

安放在大地上的写字桌

讲述人:甘肃省文联专业作家、银川市作协主席 唐荣尧

我出生在黄河边的一个小村子,从小就对家乡人诸如“不能摘尽树上的梨子,要给冬天的鸟儿留一点口粮”等传统生态观念耳熟能详,每年春天还要跟着大人去田间地头植树,这些,是我最初的生态体验。

2009年9月,作家唐荣尧(左)在青海玉树州囊谦县考察澜沧江流域生态。光明图片

大学毕业后,我前往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一个县城教书,常常和生活在那里的藏族、蒙古族牧民交流,初步了解了他们的生态观念。2003年初秋,为考察西夏后裔,我只身前往甘南,逆着黄河走进玛曲大草原。然而,沿河两岸的河床上、台地上裸露的荒凉让我吃惊。对生态之痛的首次感知,让我把自己的所见“塞”进书里。没想到,有细心的读者被打动了,还专门写信给我,让我感到有很多人同样在关注生态问题。

从职业记者到专业作家,我对生态的关注一直没放弃,近年来我创作出版了生态文学作品《贺兰山》《小镇》《中国新天府》《大河远上》《黄河的礼物》等,担任了反映生态变化的大型室内沉浸式文旅情景剧《贺兰山盛典》总策划……在不断思索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文学创作风格。

近年来,我积极筹划“中国生态写作营”活动,在2022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成功策划了一场生态文学阅读主题的现场直播活动——“阅见生机勃勃的世界”,赢得了30多万关注量。今年8月,“用文学书写美丽宁夏——2023美丽宁夏”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活动也成功举办。

现在,生态文学在中国大地上已如春潮般涌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将写字桌安放在大地上,用文学之笔,讴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实践。

【讲述】

看!大地也有向美之心

讲述人:江西省赣州市作协副主席 范剑鸣

2008年,我第一次前往赣江源头所在地——瑞金市日东乡,就陶醉在广袤的青山绿水中。保护区工作人员对事业的忠诚,让我深深感动。他们扎根在赣江源头,有的练就了深夜听车辨盗的“特殊功能”,有的为救护冬眠的大蛇而忘记危险……内心的激动催促着我创作一部大型组诗,来歌咏这片武夷山西麓的风物。前后三年时间,我陆续完成近百首赣江源题材的作品,并收进诗集《大地庄严》。

生态文明的现代诗,要区别于模山范水的古典山水诗或田园诗,就必须对现代文明进行一定程度的理性阐述。在瑞昌的最美长江岸线,我盯着母子海豚的雕塑久久无言;在万安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我看到保护与开发如何有机结合;在鄱阳湖边,我听到公安人员讲起令人痛心的“鹤案”……这些零星的印象,慢慢在我脑海中累积沉淀。2021年,诗刊社组织“百年路、新征程”创作活动,我应约参与了生态文明主题的诗歌采写,利用积累的素材创作了一组诗歌《我看到了大地的向美之心》。

近年来,在采风过程中,我注意到在乡村大地上“复活”的水车。在赣南土地上,水车关联着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油茶。我曾连续八年跟踪采访瑞金一家现代化油茶企业,创作了长篇小说《水车简史》,塑造了赣南群山中一个生态向好、村容向美的村庄形象。在赣南梅江边的一个山村里,我曾有过四年的驻村扶贫经历,后来,这些素材进入了我的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集《风吹蒿莱》,以呈现生态文明给这个山村带来的变化。

在今后的创作路上,我会继续把生态文明作为母题,以文立心,引导公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本期带您走近几位生态文学作家,邀请他们分享创作初心和写作感受,在他们的笔下领略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张胜、王建宏、张锐、张文攀、任爽、颜维琦、宋喜群、王冰雅、胡晓军、李玉兰、王洋、赵屿、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杨友明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3日07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环境描写

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1)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2)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和主题的需要,这是与散文的不同之处,故能体现小说的体裁特征。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其命题形式有三种:概括环境特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开头段

1.在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对社会风俗环境进行描写,有什么用意?(6分)《边城》

提示 ①展示了湘西边陲特有的生活习俗,表现边城人们淳朴自然的生活环境和简单、乐观、纯粹、知足的精神状态。②为《边城》牧歌基调增添文化背景,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文化含量。③推动情节的发展,是情节发展的需要。④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中间段

2.“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祝福》

(1)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提示 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我”沉重寂寞的心情。同时又与文章结尾处形成一种照应,使整个文章浑然一体。文段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

(2)选段中反复提到“瑟瑟”的雪花声,有何特色和作用?(3分)

提示 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瑟瑟”的雪花声反衬冬夜的冷寂(答出衬托或反衬),渲染悲凉沉寂的氛围,烘托了“我”的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之情。

3.课文第四部分第6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边城》

提示 落日西去、银色薄雾等环境描写,展现了边城特有的风光。而这种风光又折射出一种忧郁的景致,衬托出翠翠焦急的心理状态,为下文翠翠涌现出可怕念头作了一个自然的铺垫。

结尾段

4.课文结尾又一次描写了祝福的景象,这样的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分) 《祝福》

提示 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而结尾的景物描写则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我”的心情,与开头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

突破一 环境特点的概括

一、什么是环境特点的概括

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特点概括也就分为自然环境特点概括和社会环境特点概括两类。

二、分析命题角度

类型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自然环境特点概括题型

如(2010·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自然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自然景观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景物”“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社会环境特点概括题型

(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小哥儿俩》)

社会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情风俗、处所以及人际关系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生活”“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掌握解题通法

解答环境特点的概括题“3步骤”

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的区别,后者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典例 (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哥儿俩

凌叔华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向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

“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打太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

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墙上。

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蹓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有删改)

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6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分类型

从题干中“家庭环境”可知,这是一道社会环境特点概括题。

第二步,依类型,找角度

从本文看,概括小哥儿俩成长的“家庭环境”要注意从“经济状况、文化氛围、人际关系”三个角度入手。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家庭环境”的角度

“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家中有花园,有厨子等,可见经济状况良好。

从“文化氛围”的角度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家中有书房,父亲带孩子看戏,可见文化氛围浓厚。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打太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说明母亲有爱心,主仆关系融洽;母亲给孩子卷春卷,尊重孩子做的决定;兄弟间有共同的爱好,而且彼此友好。可见整个家庭的人际关系是融洽的。

第三步,抓修饰,作归纳

上述句子中诸多的修饰性描述显示了“家庭环境”的特点,如“听戏”“书房”显示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低声”等词则显示出主仆关系融洽。抓住这些修饰性描绘的词语,就可规范作答。

答案 ①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②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③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洽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邮差先生

师 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概括环境特点]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答案 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突破二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什么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等。而且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

二、分析命题角度

类型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自然环境作用题型

(2019·全国卷Ⅱ)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小步舞》)

自然环境作用题,题干中往往有“赏析”“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景物”“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社会环境作用题型

(2014·浙江卷)文中第②段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东坛井的陈皮匠》)

社会环境作用题,题干中往往有“赏析”“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环境描写”“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掌握解题通法

解题

技巧

自然

环境

第一步:找到自然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是一致的。

第二步:找到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见答题模板)

社会

环境

第一步:找出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语句。

第二步:明确分析社会环境作用的思维角度。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见答题模板)

答题

模板

自然

环境

模板一:①自然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模板二:×××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渲染)了一种……气氛;定下(创设)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社会

环境

①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

②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触发……思想(情感)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④深化(揭示、暗示)……主旨。

典例 (2019·全国卷Ⅱ)《小步舞》(阅读文本见“考点二突破三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典例)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圈定语句,分析特点

题干明确指出是“卢森堡公园苗圃”,涉及小说第三段、中间部分和最后两段。这些景物描写的语句对人物出场、情节展开和主旨表达都有重要作用。

第二步:定出角度,找准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人物方面

小说第三段的特定环境——卢森堡公园苗圃,为人物出场设置了场景,有利于故事的自然切入。

情节方面

中间部分作者着力渲染公园苗圃的美丽,为老舞蹈师携其妻子出场设置了场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并暗示这里将成为表演的舞台,同时也将是人生的舞台。

主题方面

小说最后两段写苗圃被铲平的情节以及“我”对老舞蹈师夫妇命运的牵挂,令读者陷入沉思。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根据题干要求分三个要点组织答案,避免出现漏点现象和乱贴标签情况,使答案似是而非,不伦不类。

答案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一、(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活 着

余 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的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有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有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摊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解题思维]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

题干明确指出是“小说最后一段”,从“炊烟”“袅袅升起”“霞光四射”“吆喝孩子的声音”“宁静”等关键词看,乡间的生活环境安详温馨,平凡有规律。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环境自身

这段描写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安详温馨,平凡有规律。

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这段描写所构成的环境是老人坦然与平和、乐观与自足性格形成的基础。

环境与情节的关系

这里写的是傍晚时分的乡村生活环境,炊烟升起,霞光散退,与开头交代的午后时光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环境与主题的关系

老人仍在这个普通的乡村平凡地活着,以环境描写结尾,具有深化主题、增添小说意味的效果。

答案 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二、(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文本见“本考点突破一环境特点的概括典例1《小哥儿俩》”)

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6分)

[解题思维]

审题定点“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读文析要①抓关键词,如“吵闹”“玩”“满满”“香”“温和”,确定景物特点为:鸟语花香、生机勃勃。②联系前后文,分析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小哥儿俩本是怒气冲冲地要去找野猫报仇的,但是丁香花、小麻雀引发了二乖的兴趣,才有了二乖蹓达到墙边,看见破木箱,发现小猫以及小哥儿俩一起看小猫的情节,这时他们已经高兴得忘了报仇的事了。

组句作答                                    

答案 ①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作铺垫;②“日光”“西边的墙”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

突破三 环境描写的手法

一、什么是环境描写的手法

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作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二、分析命题角度

考题有的侧重于考查具体方法,有的侧重于考查描写角度,更多的则是综合性考查。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0·江苏卷)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溜索》)

(2)(2009·安徽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董师傅游湖》)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描写”“景物描写”“特色”“手法”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掌握解题通法

环境描写的手法题思考“3角度”

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2.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3.从写景角度看: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等;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等。

典例 (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溜 索

阿 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然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牛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6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本题题干比较隐晦,但“峡谷险峻气势”已经把环境的特点表述出来,前面还有“描写”,后面有“表现特色”,可见是关于“描写特色”方面的题型,可以把题干变换一下问法: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这样就更能明确是“考查描写手法”的,然后调动知识储备,从不同方面考虑。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从细节、动静、修辞等角度和写景的观察点、写景的顺序等角度与画线部分对照。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描写技

巧角度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既有粗笔勾勒整体气势,又有“亮亮”“隐隐”等细处着墨,突出了峡谷的险峻气势,这是白描与细描相结合的手法。

写景角度

(1)观察角度:“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可见是以壁顶为观察点的定点观察。

(2)感觉角度:“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是视觉;“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是听觉;“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是感觉,为内心感受。

(3)写景顺序:“万丈绝壁垂直而下”是仰视,“俯望那江……不敢向下看”是俯视,由此可见写景顺序是由高到低;从“怒江自西北天际……一派森气”可以看出写景顺序是由远及近。

答案 以壁顶为观察点,运用白描和细节描写相结合手法,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