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答谢中书书常考句子和问题(答谢中书书常考句子)

答谢中书书常考句子和问题(答谢中书书常考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答谢中书书》重点提问题目,答案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

一、文学文化知识

1、陶弘景:字( ) ,自号 (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37岁时隐居茅山,梁武帝礼聘不出,便常以书信形式向他咨询朝廷大事,故有(“ ”)之称。有《 》

2、本文是骈体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句式相对,讲究对仗、排比、用典和一定的声律。因为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称四六体。其朗读节奏一般是二/二。[骈,指两马并驾(骈死于槽枥之间),俪,指夫妻成双]

3、书,古代的书信又叫(“ ”)或(“ ”),是一种应用文体,多记事陈情,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有时也借景抒情。

4、古代书信的别称( )

二、课注

1五色交辉2四时3歇4夕日欲颓5沉鳞6欲界之仙都7与(按课本的课释背诵即可)

三、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 古义:( ) 今义:休息

2、夕日欲颓 古义:( ) 今义:萎靡

四、一词多义

1、欲

①夕日欲颓 副词:( )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名词:( )

2、自

①自康乐以来 介词:( )

②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 )

五、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名词用作动词( )

六、文中有些句子的规范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

答案都在我的上一篇文章《答谢中书书》背诵中。可对照检查。

语文天地:初中39篇文言文165个重点实词(值得学习收藏)

语文天地:初中39篇文言文165个重点实词(值得学习收藏)实词55个,按音序排列,收藏随用。分别为:安 备 被 奔 比 鄙 毕 蔽 遍 薄 策 曾 尝 朝 诚 出 辞刺 次 从 达 道 得 敌 动 独 对 恶 发 伐 反 方 废 分 奉 拂 服 负 复 盖 固 故 顾 观 光 广 归 国 过 和 衡 患 会 惠 或

1.【安】

(1)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2)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判论战》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备】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

(2)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

(3)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4)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5)日待坐备顾问《送东阳马生序》

3.【被】

(1)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2)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4.【奔】

(1)屠乃奔倚其下《狼》

(2)虽乘奔御风《三峡》

(3)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4)无奔走之劳矣《送东阳马生序》

5.【比】

(1)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2)比至陈《陈涉世家》

6.【鄙】

(1)肉食者鄙《曹判论战》

(2)先帝不身臣卑鄙《出师表》

7.【毕】

(1)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8.【蔽】

(1)隐天蔽日《三峡》

(2)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3)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9.【遍】

(1)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小惠未遍《曹判论战》

10.【薄】

(1)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不宜妄自非薄《出师表》

11.【策】

(1)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执策而临之《马说》

12.【曾】

(1)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13.【尝】

(1)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3)臣未尝闻也《唐唯不辱使命》

(4)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14.【朝】

(1)有时朝发白帝《三峡》

(2)余朝京师《送东阳马生序》

(3)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4)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5)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15.【诚】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富贵不能淫》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16.【出】

(1)家无井而出溉汲《穿井得一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不复出焉《挑花源记》

(5)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6)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7)若夫日出而林靠开《醉翁亭记》

(8)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17.【辞】

(1)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2)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3)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4)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18.【刺】

(1)聂政之刺韩傀也《唐唯不辱使命》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9.【次】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0.【从】

(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3)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醉翁亭记》

(5)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间《送东阳马生序》

(6)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7)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8)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9)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21.【达】

(1)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2)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3)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2.【道】

(1)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2)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虽有至道《虽有嘉肴》

(4)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5)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6)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7)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23.【得】

(1)一狼得骨止《狼》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

(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7)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8)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9)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10)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24.【敌】

(1)恐前后受其敌《狼》

(2)盖以诱敌《狼》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5.【动】

(1)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

(3)佁然不动《小石潭记》

(4)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26.【独】

(1)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2)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3)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

(5)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鱼我所欲也》

(7)独守丞与战谯门中《陈涉世家》

27.【对】

(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行》

(2)丁氏对曰《穿井得一人》

(3)有两人铺毡对坐《湖心亭看雪》

(4)唐睢对曰(唐睢不辱使命》

28.【恶】

(1)货恶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29.【发】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2)有时朝发白帝《三峡》

(3)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6)苍颜白发《醉翁亭记》

(7)怀怒未发《唐雎不辱使命》

(8)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

30.【伐】

(1)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2)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3)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31.【反】

(1)其反激之力《河中石兽》

(2)遂反溯流逆上矣《河中石兽》

(3)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4)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虽有嘉肴》

32.【方】

(1)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

(3)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4)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33.【废】

(1)废寝食者《杞人忧天》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3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3)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4)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5)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5.【奉】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3)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36.【拂】

(1)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惠,死于安乐》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37.【服】

(1)众服为确论《河中石兽》

(2)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38.【负】

(1)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2)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3)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4)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39.【复】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2)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

(3)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4)而复问其妾日《邹忌讽齐王纳谏》

(5)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6)兴复汉室《出师表》

40.【盖】

(1)盖以诱敌《狼》

(2)盖石性坚重《河中石普》

(3)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4)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1.【固】

(1)求之下流,固颠《河中石兽》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周亚夫军细柳》

(5)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2.【故】

(1)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故渔者歌曰《三峡》

(5)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

(6)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7)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8)故五月渡泸《出师表》

43.【顾】

(1)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

(2)顾野有麦场《狼》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44.【观】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2)启窗而观《核舟记》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5)由此观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45.【光】

(1)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杞人优天》

(2)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3)日光下澈《小石潭记》

(4)浮光跃金《岳阳楼记》

(5)而承天子之宠光《送东阳马生序》

(6)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46.【广】

(1)非学无以广才《诫子书》

(2)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3)请广于君《唐睢不辱使命》

(4)有所广益《出师表》

47.【归】

(1)一屠晚归《狼》

(2)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5)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6)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

48.【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4)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9.【过】

(1)过中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2)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5)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50.【和】

(1)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3)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4)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5)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51.【衡】

(1)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52.【患】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4)无冻馁之患矣《送东阳马生序》

53.【会】

(1)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2)会天大雨《陈涉世家》

54.【惠】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大王加惠《唐雎不辱使命》

(3)小惠未遍《曹刿论战》

55.【或】

(1)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3)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4)或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5)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参考答案

1.(1)怎么 (2)安定,平静 (3)安逸 (4)哪里,怎么 (5)指安身 (6)怎么

2.(1)完备,齐备 (2)防备,戒备 (3)详尽 (4)佩戴(5)准备接受

3.(1)同“披”,穿着 (2)同“披”,穿着

4.(1)急走,跑 (2)这里指飞奔的马 (3)奔腾的骏马 (4)急走,跑

5.(1)靠近 (2)等到

6.(1)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见识短浅

7.(1)尽、全 (2)完成,结束

8.(1)遮蔽 (2)遮蔽 (3)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9.(1)全面 (2)遍及,普遍

10.(1)迫近 (2)轻视,看不起

11.(1)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2)马鞭

12.(1)同“增”,增加 (2)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3)竟然

13.(1)曾经 (2)曾经 (3)曾经 (4) 曾经

14.(1)早晨 (2)朝见 (3)早晨 (4)朝廷

15.(1)真正,确实 (2)诚心 (3)确实,的确 (4) 如果

16.(1)到外面 (2)生长出来 (3)指在国外 (4)出去,与“入”相对 (5)拿出 (6)露出 (7)出来,与“人”相对 (8)发出

17.(1)推托 (2)告别 (3)言辞 (4)文辞

18.(1)刺杀 (2)指责

19.(1)编次 (2)军队驻扎

20.(1)听从,顺从,意译为“学习” (2)自,由 (3)跟随 (4)跟随 (5)向 (6)听从 (7)跟随 (8)自,由 (9)顺从

21.(1)到达 (2)通达 (3)显贵

22.(1)道路 (2)讲述 (3)道理 (4)正确方法 (5)学说,主张 (6)道路 (7)方法

23.(1)得到 (2)能 (3)出现 (4)办得到 (5)领会(6)能,可能 (7)取得 (8)同“德” ,感恩、感激 (9)能够,可以 (10)得到

24.(1)攻击 (2)敌方 (3)匹敌、相当

25.(1)使……受到震撼 (2)感动 (3)活动,游动3 (4)活动

26.(1)只 (2)独特 (3)独自 (4)老而无子 (5)独自(6)唯独,只有 (7)只有

27.(1)向着 (2)应答,回答 (3)相对,面对面(4)应答,回答

28.(1)厌恶 (2)讨厌,憎恨

29.(1)发射 (2)出发 (3)兴起,指被任用 (4)显露、流露 (5)开放 (6)头发 (7)发作(8)征发

30.(1)砍伐 (2)攻打 (3)讨伐

31.(1)返回 (2)反而 (3)同“返”,返回 (4)同“返”,往返(5)反思

32.(1)地方 (2)正,正要 (3)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4)方圆 (5)地方,区域

33.(1)停止,中止 (2)残废 (3)荒废了的事业

34. (1)半 (2)计量单位,表示长度,十分为一寸 (3)职分,职守 (4)分给 (5)分开, (6)本分

35. (1)侍奉 (2)供给 (3)接受

36.(1)违背 (2)同“弼”,辅佐 (3)飘拂

37.(1)信服 (2)穿戴

38.(1)凭借 (2)背 (3)背着东西 (4)背着

39.(1)再 (2)再,又 (3)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40.(1)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因为 (3)大概是 (4)句首语气词

41.(1)固然(2)巩固 ((3)顽固 (4)必,一定 (5)固然 (6)本来

42.(1)学过的知识 (2)原来 (3)所以,因此 (4)所以,因此(5)所以,因此 (6)原因,缘故 (7)故意 (8)所以,因此

43.(1)回头看 (2)看,视 (3)拜访

44.(1)观赏,欣赏 (2)看,观看 (3)景象 (4)看,观看 (5)看

45.(1)明亮,光辉 (2)光亮 (3)光亮 (4)光亮 (5)光耀(6)发扬光大

46.(1)增长 (2)宽广的 (3)增广、扩充 (4)启发

47.(1)返回 (2)女子出嫁 (3)一道 (4)聚拢 (5)回去(6)回去

48.(1)国防 (2)国家 (3)指国都 (4) 国事

49.(1)超过 (2)经过 (3)犯错误 (4)过于 (5)超过,胜过(6)过错

50.(1)和睦,融治 (2)和乐 (3)和煦 (4)暖 (5)谦和

51.(1)同“横”,梗塞、不顺 (2)同“横”。与“纵”相对

52.(1)祸患 (2)祸患,灾难 (3)忧虑,担忧 (4)忧虑,担忧

53.(1)集会 (2)适逢,恰巧遇到

54.(1)同“慧”,聪明 (2)恩惠 (3)恩惠

55.(1)有时 (2)有时 (3)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4)有时 (5)有人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知识点解析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作者介绍: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思想家,时称“山中宰相”。作品有《陶隐居集》

二、理解性默写

1、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山川早晚景色优美的句子是: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色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4、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5、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6、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7、以清峻的笔触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描写高山流水的景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8,流露出作者对这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的赞美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

9,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表达出作者清高的品质: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主旨

作者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活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长伴林泉的志趣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