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随心走,不将就!坚持用随偶而安的心态过随心所欲的生活(随心走)

随心走,不将就!坚持用随偶而安的心态过随心所欲的生活(随心走)

本文目录一览:

人生最好的状态:随心、随意、随缘

“人海浮沉,沧桑百味,随心、随意、随缘就好。”

在尘世的尔虞我诈中待久了,总向往着清清静静的生活。

攀过了无数的山,才发现人生最好的状态,都在一个“随”字。

01 随心,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庄子》中,记载着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云将去游玩,半路遇到了鸿蒙,只见鸿蒙在那里跳跃玩耍。

云将跑去问鸿蒙:“你是谁呀?为什么要这样做?”

鸿蒙说:“我正在遨游呢。”

云将问他:“天地不调和,地气郁结不畅通,六气也失去平衡,应该怎么做才能调和六气精华养育万物?”

鸿蒙一边拍腿,一边说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过了三年,云将在路上又一次遇到了鸿蒙。

他说:“老先生,您忘记我了吗?”这个时候云将行了大礼,希望能得到鸿蒙的帮助。

鸿蒙便说:“我悠然自得,无欲无求,放任自由,我只是出来遨游,其他一概不知。自然不能破坏,事物的规律不能违背,否则会有自然灾害,波及草木昆虫,这是治理的过错。”

云将就赶忙问:“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鸿蒙说了一段话,总结下来就是:“让心回归本真,让万物自由生长。”

这世上最难得的,其实就是随心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非常看重世俗的眼光。

有时候,想要从喧闹的城市搬回乡村时,就会有一大片反对的声音。

套用庄子的话来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成全自己,守住本心,让心沾染洒脱,让心回归自然,不受世俗裹挟。

过自己想过的日子,才能自由自在,随心快乐!

02 随意,做自己,穷日子也要过得开心

英国作家伍尔芙说:

“不必形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你自己。”

最近认识一位大姐。

她给我讲了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她年轻的时候,总向往能做老板,事业心特别重。

开工厂、开饭店、卖保险,可以说她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

可是一路折腾下来,钱却没有赚到。

曾经不止一个人,劝过她不如老老实实相夫教子。

毕竟,有时候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

可是日子还要继续过啊。

如今的大姐,在家门口找了一个超市的工作。

虽说工资不是很高,但好在稳定。

最关键的是,她不用再发愁店面的房租,不用再发愁销量的问题。

周末的时候,大姐能跟上高中的儿子一起在家吃顿可口的饭菜。

因为照顾家庭的时间多了,大姐和丈夫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了。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对那些成功人士羡慕不已,总想着能够成为他。

可这世界并不会让每个人都如意,都能得偿所愿。

其实,放下执念,不必羡慕别人,也不必成为别人。

随意一点,好好做自己就好。

让自己轻松一点,未来的路一样能够布满鲜花。

放过自己,放松心情,顺其自然,穷日子也要过得开心。

03 随缘,别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人身上

这两天读书,在一本书中读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原本很相爱的一对夫妇,因为7年之痒,感情越来越淡,常常争吵。

丈夫想要离婚,前前后后一共提出了八次,可是妻子不同意。

在法院的审判中,妻子总能胜诉,就这样离婚一拖再拖,拖了29年。

这29年的时间里,眼看着妻子青丝变成了白发,红润的脸庞也变得蜡黄无比。

虽然在妻子的坚持下,婚姻保住了,可早已形同虚设,爱情更是荡然无存。

岁月的蹉跎中,她失去了幸福的家庭,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再婚的机会。

最终,法院还是判了离婚,而这名不幸的妻子也因病离世了。

所谓爱情,很大一部分是要讲缘分的,缘来了好好珍惜就好,缘散了不如放手。

毕竟人生太多短暂,总是在不值得的爱情中折磨自己,最终会错失生命中的很多美好。

生活中还有很多夫妻,在过不下去的时候大打出手,恶语相向。

他们相互指责,相互怨恨,有的甚至会野蛮报复,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当爱情远离的时候,别太悲伤,别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人身上,要知道,生命中还有很多事情远比爱情更加重要,比如你的理想、你的健康。

放手,让已经不爱你的人走,放他自由,给彼此相处的空间,再见的时候起码还能相逢一笑。

余生很贵,好好珍惜自己吧,珍惜自己的健康,珍惜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让我们随心、随意、随缘吧!

让你我共勉!

苏轼:随心而活,不负此生

人生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这个五光十色的时代,有太多的喧嚣和诱惑。我们被携裹着冲向前方,却从未问过自己,内心的方向。我们整日忙忙碌碌,却从未问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忙。

生命只有一次,只有听从自己的内心,这一生,才不算白活。不忘初心,不违本心,不负真心,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

01

不忘初心

苏轼十岁的时候跟随母亲程夫人读书,读到《范滂传》的时候,程夫人讲述范滂不畏强权,为民牺牲的故事。苏轼大为感动,对母亲说,我将来要做范滂这样的人。程夫人笑着说,你要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十岁的苏轼立志向范滂学习,仁心爱民,此后的五十年里,无论得意失意,无论荒野庙堂,他都从未忘记。

外放杭州,他疏浚西湖,建设苏堤,政绩斐然;被贬黄州,他救助弃婴,清除恶俗;被贬惠州,他推广农具,改革税制;被贬海南,他教书育人,开化百姓。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他爱民惜民的痕迹。

苏轼在《龟山》一诗中写道: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苏轼这一生,忠而被贬、沦落天涯,可无论走到哪里,他从未变过。他始终是母亲面前,那个立志要做范滂的少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我们越走越远,是否还能记得,当初为何出发?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是沧桑的外表和虚伪的做派,而是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仍旧能给自己的心灵腾出一片净土,保持自己的初心。

知世故而不世故,才能永葆最纯粹的自己。

02

不违本心

宋朝神宗年间,王安石变法,朝廷分为新旧两党,双方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苏东坡从施政的具体措施出发,对两方都不满意。他不违本心,不肯站队,凡事都是就事论事,于是饱受两党打击。

熙宁四年,得势,王安石主政,苏轼上书论新法弊病,触怒王安石,被王安石排挤,被迫出京,远走杭州。元丰八年,高太后临朝,司马光主政,不论好坏,废尽新法,苏轼不忿,上书斥责旧党,又被旧党排挤,苏轼再度外放。自此之后,旧党都不容苏轼,无论哪方得势,苏轼都逃不了被贬的命运。

据明代毛晋所辑《东坡笔记》记载:有一次,苏轼退朝回家,吃完饭摸着肚子,问身边的人,你们说这里面是什么啊。有人回答说,都是文章;有人回答说,都是智谋;苏东坡都不以为然。只有朝云笑着说,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这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是苏轼的自嘲,也是他自己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骄傲。他这一生忠于自己,不违本心,是就是,非便是非。在泥沙俱下的朝堂上,他始终不违本心,不为名利左右,承担着一次次的贬谪。

被贬黄州,虽然生活困苦,但是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他还能睡得好,吃得香,他还能兴致勃勃地煮他的猪肉,还能打着拍子,在田里和农人唱歌。

宋代诗人黄次山说:

得丧升沉,尽置十年陈迹;

死生契阔,聊资一笑清欢。

一个人若是不违背自己的本心,真真实实地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无论顺逆,都会活得很轻松。

他们是在为自己而活,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他们自由自在的状态,却在诠释生命的安心与美好。

03

不负真心

苏东坡在《思堂记》里说: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意思是,心里有话就脱口而出,说出来就得罪人,不说出来自己就憋得难受。我宁可得罪人,也一定要说出来。

他“不懂”什么人情世故,也不懂什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想说就说,真诚洒脱。

对待朋友,他一片真心,苏门六君子中的李方叔,生活困苦,苏轼二话不说便把朝廷赏赐的宝马送给他,让他卖掉补贴家用。

对待妻子,他一片真情,妻子王弗死后,苏东坡为她种了三万棵松苗,把自己的相思化作三万棵四季常青的松树。

苏轼在《江城子》中写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对妻子的的思念,苏轼不加雕琢,直写梦境,凄婉而哀伤。对待兄弟,他更是性命相托,患难与共。

苏辙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苏轼说:二十无朋俦,四海一子由。两人同进同退,一生友爱弥笃。

生活的重担,让我们变得谨慎、世故和成熟,戴上社会通用的“面具”,被一个个社会角色所规范、所裹挟。

我们不愿给予别人真心,也不敢轻易相信别人的真心。我们小心翼翼的躲在自己的城堡里,戒备地看着外面的人,我们足够安全,却丢掉了太多的快乐。

苏轼《东坡志林》中写道:真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泡在水。

以真面目示人,才能活得真实;以真性情交人,才能活得坦诚;以真感情对人,才能活得纯粹。

这样的生命,才能享受远山长天的辽阔与富足,而不必困于一隅,谨慎畏缩。

苏东坡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以我观之,凡心尽处,胜解卓然。

他确实足够任性,人来人往,他始终是一副自顾自的模样。外面的热闹喧嚣,他浑然不觉,旁若无人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他听从内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也成就了千年之后,苏东坡的传奇。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