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鹰的翱翔的句子怎么写(鹰的翱翔的句子)

鹰的翱翔的句子怎么写(鹰的翱翔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荐读】一只孤独的鹰在山间翱翔

一只孤独的鹰在山间自由翱翔。狂风暴雨中,它展翅高飞,穿过广袤的大地和茂密的森林,越过白雪皑皑的山峰,追逐那属于自己的自由。它从来不信命,不断超越自我,冲破云层,迎着黑夜的光辉,追逐那耀眼的光芒。它是一只不屈不挠的鹰,在追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它的心中充满了爱和热情,如同一颗闪耀的明星,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那些含有猛禽的成语

摄影:张明

猛禽,观鸟人都望一睹其风采的鸟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涉及猛禽的成语,如带有“鹰”、“雕”、“鹞”等字的成语,都富含深意。

鹰 摄影:腾腾

鹰觑鹘望:形容视觉敏锐。

鹰扬虎视: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鹰犬塞途: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鹰击毛挚:击,搏击;挚,凶猛。比喻严酷凶悍。

鹰拿燕雀:比喻捉拿毫不费力。

鹰视狼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摄影:平凡

鹰嘴鹞目:形容外貌奸诈凶狠。

养鹰飏(yáng)去: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

鹰撮霆击:像老鹰攫食,雷霆猛击。形容气势威猛。

鹰击长空: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鹰瞵鹗视:鹗,鱼鹰。形容用威猛凶狠的目光盯视着。

鹰瞵虎视: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摄影:陈夏富

鹰拿雁捉: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

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

鹰视狼顾: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类似成语有鹰睃狼顾。

鹰心雁爪:比喻心灵手快。

鹰扬虎噬: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鹰挚狼食:比喻凶狠地攫取和吞没。

鹰头雀脑: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摄影:平凡

饥鹰饿虎:比喻凶残贪婪。

见兔放鹰: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飞鹰走狗: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类似成语有放鹰逐犬、飞鹰奔犬、飞鹰走马、飞鹰走犬。

雕心鹰爪: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雏鹰展翅: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鹞 摄影:亦诺

鹰嘴鹞目:形容外貌奸诈凶狠。

断线鹞子:犹言断线风筝。鹞子,指纸鸢,鸟形风筝。比喻不回来的事物

南鹞北鹰:鹞、鹰,两种猛禽。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鹰鼻鹞眼:形容奸诈凶狠的相。

雕 摄影:腾腾

雕心雁爪:比喻心狠手辣。

摄影:张明

摄影:腾腾

急景雕年:急景,急促的时光;雕年,残年岁暮。光阴急促,岁残年尽。指岁暮景象。形容时间过得快。

摄影:王景和

摄影:王斌

雕心鹰爪: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有雕刻之意的成语,非常多:

画梁雕栋:雕,用彩画装饰;栋,房屋的正梁。有雕刻和彩画装饰的栋梁。形容豪华的宫室。类似成语有玉砌雕阑、

禅世雕龙:指文章世代相传。

雕风镂月:刻意吟风弄月。

雕镂藻绘: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雕章缛彩:比喻文彩绚烂。

文擅雕龙: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

木朽不雕:朽,烂;雕,雕刻。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不可造就。

朱榭雕阑:朱,红色。形容楼阁漆红饰绿,建筑豪华富丽。

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此雕非猛禽之雕也。

鹏 摄影:亦诺

凤翥鹏翔:形容奋发有为。

鹏抟鹢退:喻指宦海的浮沉,仕途的进退。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鹍鹏得志:鹍鹏,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

鹏路翱翔:鹏路,远大前程;翱翔,飞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鹗摄影:子墨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鸱摄影:亦诺

化鸱为凤: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误以为是凶鸟,此为千古冤案也。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传承其优秀,摒弃其糟漏之处,才会进步。

在祖国的边疆,看天山雄鹰展翅翱翔

关于鹰的重生,有这样一个故事:

“鹰活到40岁的时候,它的爪子开始老化,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翅膀也越加沉重,飞翔十分吃力。这时,它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等待死亡;二是重整后再生。选择重生的鹰,必须在悬崖筑巢,度过漫长而又痛苦的150天重生过程。这段时间,它要用力将又长又弯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再用长出的新喙将指甲一根根;等新指甲长出来后,再将羽毛一片片地拔掉。待新的羽毛长出后,才可以获得重生,翱翔于广阔的天空。”

2021年7月2日16:21,从大兴机场出发,历时218分钟到达乌鲁木齐转机,21:26,在飞机上挥别明媚的晚阳,81分钟后到达了一座叫做图木舒克的城市。“图木舒克”在维语里,是突出的一角,寓意着鹰面部最突出的地方,也就是鹰喙。如果将新疆看做一只展翅高飞、自由翱翔的天山雄鹰,那图木舒克——这个来之前甚至鲜有耳闻的城市,为何被冠以“喙”的含义?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和其他14位清华大学研究生骨干研修班兵团三师支队的同学一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始了为期45天的学习实践之旅。

吴泽邦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黑山

01

鹰之喙,用以输送给养,供给自身哺育族群

我所在的图木舒克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绿洲,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西有喀什、克州,东有阿克苏、和田,与中亚五国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塞,也是国家重要的通商口岸。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图木舒克从祖国各地吸引了一批批人才到这里发展、扎根。在发挥自身所长建设南疆的同时,新疆也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通过结对认亲,党员干部和维族亲戚像一家人一样常来常往、互帮互助。

我们抵疆后不久,恰逢维吾尔族的春节——古尔邦节,我便跟着同事一起,去维族亲戚家拜年。听说我们过来,家里的“亲戚”早早的准备好了新鲜的瓜果,围坐在院里等待着我们的到来。门口脱掉鞋,铜盆里洗干净手,就可以开始体验最正宗的民餐了。手抓羊肉、手抓饭、大盘鸡……一道道美味佳肴下,跟亲戚们学两句维语、听亲戚们讲讲家常里短,亲戚们不算正宗的普通话和我这更蹩脚的维语交织在一起,在这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屋里也别有一番风趣。维吾尔族有一句谚语,“见一次是朋友,见两次是亲戚”,我成为了他们家里的第一位“北京朋友”,而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的当地干部们,早已被当成大家庭里的一份子。

就像给自身供给食物同时哺育族群的鹰喙一样,干部职工帮维族朋友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问题,维族朋友也带着“亲戚”们领略最正宗的维族习俗和文化。“亲戚”越走越亲,心越贴越紧。通过结亲,打破了各民族之间文化割裂的壁垒,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信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新疆当地的民餐体验

02

鹰之喙,用以传播声音,一声鹰唳划破长空

三师有15个农牧团场,在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借着人才工作和营商环境调研的机会,我也有幸参观了7个团场,调研了其中5个团场、10余个连队,访谈了近20家企业、百余名基层干部。

人才工作专题调研路线

我走进团场连队,跟干部们座谈,听他们讲述图木舒克市这些年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基层工作的不易。在托云牧场这个边境牧场,我见到一位学校老师,毕业后主动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来到这里一个人扛起了跨年级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也遇到了一位在牧场坚守数十年的基层干部,主动来找我们聊关于图市发展的看法。我走进林间田里,学习棉花红枣瓜果的种植,感受劳作的艰辛、品尝收获的甜蜜。在四十八团,团场领导热心地带着我去各个连队,跟果林里的老伯一起,摘梨子、剪葡萄;碰到了一位农业专业的硕士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连队,用科学的方法获得更好、更可持续的收成,帮助职工们脱贫致富。我走进猪牛羊圈,发现养殖方式的新变化、见证“连队经济”的新发展。在东风农场的养牛场,连队“两委”干部带领连队职工们一起“众筹”,一起创收;在某公司的养羊场,通过整合、盘活不良资产,和屠宰场联动,顺利实现扭亏为盈。

短短的40多天,我感受最深的是,三师不仅积极落实、传播、国务院关于新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更通过与当地维族群众同生活共劳作,将党的政策深深根植于南疆大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部分支队成员一起在三师48团调研(前排右一)

03

鹰之喙,用以突破自我,破而后立获得新生

党的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稳定发展任务,三师以兵团人特有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不仅成为维护当地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更是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师以生产产量高、品质好的红枣和棉花而闻名。师市和团场大力支持当地红枣、棉花产业发展。在一家红枣加工厂负责人那里我了解到,公司从当地红枣的收购起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从收购到加工到运输销售,打通了红枣市场的产业链。通过在原材料产地建厂,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解决了当地居民农闲时的就业问题,团场也实现了从农业为主到一、二产业协同并进的转变。在前海集团的一家纺织厂,我了解到,企业90%以上的员工都来自本地,上百位维族职工在全机械化的车间进行技术工作。新疆棉花实现了播种、收获、加工的全工业化流程,将高速、高效、高质量的优质新疆棉运到全国各地。

天润乳业是图市的明星企业,公司的奶制品全新疆闻名。在市里开工建厂后,解决了上百个本地的就业岗位,几乎全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工作负担,以老带新的工作模式也减轻了企业的培训压力。

调研农牧、纺织、农产品加工业等

图木舒克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璀璨的文化珍宝,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塞,也是唐玄奘西天取经时路过的地方,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就像重生的雄鹰一样,图木舒克这座新中国成立后无数先辈从沙漠中建起的城市,无数兵团人为维护它的稳定和发展流下了热泪和鲜血的城市,见证了断喙重生的苦痛,迎来重生之后的翱翔。现在的图木舒克,它有着年轻人一般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有着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愈加合理的产业结构,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支队全体成员与三师领导合影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45天的实践、长达两千里路的调研,让我真正得以深入最基层,去观察这条“毛细血管”的治理现状。在新疆工作的这一个多月时间,也让我对祖国西部这个“边陲重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揭开了南疆在我心中神秘的面纱,也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这种改变,在于穿梭于各个街区,看着整洁的街道和在建的新楼,处处让我感受到了三师对城市治理的用心;这种改变,在于三师同事们热情的带我去图木舒克市的大街小巷,品尝最地道的美食和最可口的瓜果,让我切身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热心;这种改变,在于让我时时处处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落实的治疆方略,在于看到三师的领导同事们放弃下班、周末的休息时间投身工作,坚守在第一线,这些细微之事让我见证了建设新疆的决心!

兵团人都有两个家,一个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一个是他为之奉献的新疆。只要有兵团人,就会有安定团结、长治久安的新疆;只要有兵团人,新疆就会有不断取得的新成绩!

(作者:吴泽邦,清华大学法学院)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