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赞美乐器老师的句子(赞美乐器的句子)

赞美乐器老师的句子(赞美乐器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琵琶文武曲 珍珠落玉盘——漫谈琵琶艺术中和之美

琵琶始于先秦,时称“弦鼗”;成于汉魏,曲项琵琶;盛于唐宋,琵琶大兴。及清以降,琵琶流派纷呈,各有研究,按乐曲结构和演奏风格,把琵琶艺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文曲,其特征是写意抒情,表现阴柔美;一类是武曲,其特征是叙事写实,表现阳刚美;还有一类,古人称之为“大曲”,而今人以为称“文武曲”为宜,其特征是既有阴柔之幽境,又有阳刚之气势,以虚实并举、柔刚相济的中和美为其主要特征。

其实,琵琶艺术的中和美,岂止乐曲之声?笔者以为,琵琶之中和美,其名、其形、其曲,皆有之:而演奏技法、声情同一、意与境谐,皆中和美者也。

先说其名。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关于琵琶名称来源有这样一段记载:“……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这句古文的意思是:向前弹出的动作称作“批”,向后挑进的动作称作“把”,这是根据“前推后挑”演奏动作的中和特点而得名“批把”。至于“琵琶”两字缘何写成这样,从“六书”规律看,此乃形声字,上方两王并立,表意为两玉相碰,下方乃为碰撞之声,于是“琵琶”名焉。

再说其形。琵琶的形制也洋溢着中和美。琵琶上为琴颈,下为音箱,上下协同而发声;琵琶前有桐木蒙面板,后有红木作背板,前后合作而共鸣;双手捧琵琶,左手按弦,右手弹拨,两手协同,才有动听的乐音。这上下、前后、左右,无不体现了阴阳和合。诚然,当初造琵琶,未必想到阴阳和谐之理,但是今人据实从理论上分析,琵琶的形制确实有阴阳中和的美感。

重点说曲。古人把写意抒情、以意境取胜的琵琶曲,称为“文曲”,如琵琶曲《浔阳月夜》,音乐语言描写的明月,是月明鹭飞寂悄无声夜中之月,是倒映在清澈水中皎洁之月,这就是文曲浔阳月夜的意境,故唐人用“弦上黄莺语”来形容琵琶文曲的音色,用“弦弦掩抑声声思”来形容文曲中的哀怨之情;古人把叙事写实、以气势赢人的琵琶曲,称为“武曲”,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音乐描写的是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紧张激烈的气氛,刀光剑影的场面,在乐曲中得到生动体现,故唐人用“虎啸龙吟天地崩,琵琶奏响霸王风”来形容武曲艺术风格。古人把既有文曲写意抒情之特点,又有武曲叙事写实之特色,呈现出情景交融、风格新颖、虚实竞辉的文武曲所体现的美感,称为中和美。

唐朝的琵琶艺术发展相当成熟,琵琶演奏家灿若群星,琵琶乐曲数以百计,吟咏琵琶的诗作多达百首。琵琶在民乐中的地位与作用,堪称霸主。但是,那时还没有人提出文曲与武曲的明确区分,而在实际演奏中,文曲之阴柔,武曲之阳刚,文武曲的中和,都是存在的。白居易诗《琵琶行》就是佐证。《琵琶行》中描写了两首琵琶曲:大曲《霓裳》和小曲《六幺》。《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原为域外曲,经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改造后献给唐玄宗,经唐玄宗创作改编成一套长长的大曲。《六幺》是《录要》的误传,是流行于当时民间的以“婉转”为其特色的琵琶小曲。两首乐曲一大一小,长短不同,既叙事写实,又写意抒情。《琵琶行》对这两曲的生动描写,充满了中和美。

在音乐意境上,有情与景的中和。“转轴拨弦”是调音,准确发声,启动入境之情。琴弦发出的每一个或高或低的音响都是忍悲含情的,有时声音哽咽暂断,有时无声之境胜过有声之境。

在琵琶技法上,有上和下的中和。“拢”和“捻”,是左手在琵琶上方按弦、揉弦的技法;“抹”和“挑”,是右手下拨、回拨的技法。上方“轻拢慢捻”,下方“抹复挑”,上下呼应,阴阳配合,这是弦与指的中和。

在乐音表现上,有音和意的中和。大弦嘈嘈之声,如同急雨之意;小弦切切之音,如同私语之意。嘈嘈切切,交错弹奏,音从意转,意从音传,声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意如盘根错节难以诉尽。低眉信手,不停弹奏,倾诉心中无限的苦闷。

在情绪宣泄上,有音与人的中和,乐音或如间关莺语,那样顺滑,或如幽咽泉流,那样难流,这同人生一样,或顺或逆,或平或坎。乐声如冰泉冷涩寂无声息也好,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也罢,这些都是人生难料的颠沛流离。

所谓“文曲武弹”,就是在演奏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乐曲的内涵,速度该缓则缓,该急则急;音色该刚则刚,该柔则柔;力度该轻则轻,该重则重。不是认为“文”,就是一味求缓,文曲也应当有精气神。如类属文曲的《塞上曲》,不是为了表现王昭君的哀怨悲怆的旋律,一味“文”弹,而是在虚音、实音的不同音色、音量的交错配合中,在弹、挑、泛音等单音与推、拉、轮指等连音的巧妙穿插中,表现似怨似恨的旋律特点,生动再现王昭君的思乡之情,从而更加感动人心。

所谓“武曲文弹”,指的是不能为了写实叙事一味用“轮、拂、扫”的高超技巧来铺叙情节,而忽略乐曲内容的情感表达。譬如演奏琵琶武曲《霸王卸甲》。乐曲表现了楚霸王交战失利,一蹶不振而至别姬自刎的英雄悲剧。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威勇是要描写的,但在表现“楚歌”和“别姬”时的项羽,需要采用文曲长轮的手法奏出凄凉悲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的曲调,弹奏时指尖要触弦浅一些,以舒缓为主,和前面的战斗场面力度大的快轮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武曲文弹,才能表达楚霸王悲愤欲绝的哀怨之情。

演奏的实践证明,无论文曲、武曲、文武曲,都需要虚实结合、强弱对比、刚柔相济、粗细相宜,都需要文中有武、武中有文、文武得当、凸显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魅力,才能使琵琶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作者:张莹,单位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来源:《光明日报》

悠扬笛音入我心

世人常叹笛音美,知音更赞意境佳。纵观古今,要说能称得上雅俗共赏的乐器,笛子当属其中。笛子声音悠扬婉转,时而轻快时而柔美,无论是宫廷音乐还是民间音乐,都有其身影。就连文人的诗词里,也不乏笛音踪迹。

我们虽无法亲耳欣赏那曼妙乐章,但也不妨碍大家借助文字去感受个中真意。读着诗词,我仿佛能听到笛声穿梭时空缓缓传来,吹入耳中,走进我心,带领我跟随着主人公,体会他们藏在诗词里的情感密码。

淡淡闲情

在我印象中,笛声有着抚慰人心、令人平静的魔力,这或许与笛子的音色有关。因此,历代文人在表现高雅情怀、闲情逸致之时,时不时就要让笛子出场刷一波存在感,极力营造悠闲宁静的氛围。

《念奴娇·断虹霁雨》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一轮明月亮照大地,此番美景应与友人共赏。黄庭坚与一群年轻人一起月下游园、共饮美酒,其中有个朋友擅长吹笛,于是吹笛助兴,众人好不快乐。尽管当时黄庭坚被贬谪,但处在人生逆境中的他,依旧能潇洒自如地说出“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一腔豪情,竟有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豁达。是啊,苦着脸过日子,还不如笑对风云。荣辱不惊,便也减少烦恼,乐得清闲。

《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古时候天气热,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怎么办?别急,可以学一学秦观,找个凉爽又清静的地方避避暑,绝对比我们现代人整天呆在空调房里好。秦观躺在胡床上,聆听渔家儿女吹奏的笛声,此起彼伏,萦绕耳边。池中盛开的莲花,阵阵香气随着晚风慢慢飘来,幽香四溢沁人心脾。在这样一个宛若世外桃源的胜地里,秦观神思自在,心情宁静,哪还有燥热之感!

浓浓童趣

“牧童”在田园诗里可谓是出镜率极高的角色之一,广受文人欢迎,因其无忧无虑、活泼浪漫的特质,展现出安宁闲适的状态,契合文人对隐逸脱俗的追求。文人以诗意的笔法,带我们找回曾经的无邪岁月,童趣盎然。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青青草原无比辽阔,可爱牧童悠然放牧,无聊时就吹吹笛子嬉戏,断断续续的笛声伴随晚风传开去,动听之余还有些调皮。牧童吃完饭后,蓑衣也没脱就随便找了块草地,四仰八叉地躺下,或许是被天上皎洁的明月吸引住了吧。农家生活就是这么恬静安逸,牧童无拘无束、天真快乐的状态也让诗人吕岩好生羡慕。可能厌烦了争名逐利的日子了吧,倘若可以逃离喧嚣来到乡村也未尝不可,也许能在这片净土找回内心久违的平静。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在南宋诗人雷震笔下,这个牧童顽皮得很,骑牛没有好好坐,吹笛子也是一通胡乱操作,跑调啊不成章法啊,但丝毫不影响小孩的可爱程度,反倒更显得有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一种简单舒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让不少终日忙忙碌碌、渴望远离世俗烦恼的人心生向往。在寂静乡野里,我们可以返璞归真,重拾童真之心,更好地去领悟生活的真谛。

声声断肠

演奏者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到乐器声音所传达出来的情绪。如果吹奏之人心情低落,陷于伤感的漩涡,那么笛声便会呈现出哀伤凄绝的美感,让听者也为之动容,不禁勾起愁绪。

《吹笛》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

古笛曲中有不少思乡之作,广为流传,往往令无数在外漂泊的游子听后潸然泪下。杜甫听到笛声,感慨万千,愁思翻涌,心情久难平静。何时能与家中亲友团聚,是困扰着杜甫的大难题。他借着笛声书写自己的乡思,把思念的煎熬、个人的迟暮、安史之乱后的国忧结合在一起,扣住“愁”字表情达意。笛音声声断肠,诗词句句凄远。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扬子江头,杨柳青葱,随风摇曳,那漫天纷飞的杨花,却平添几分离愁别绪。郑谷与友人互相道别,各奔前程,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分别,又迎来一次又一次的相聚。只不过南北异途的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怕是再聚茫茫,未来难料。一曲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此时更觉凄清,这笛声,饱含了太多感情,既有离别的悲伤孤寂,又有友情的深厚,对朋友的祝福。曲终人散,却留下难以消解的余韵。

笛声悠扬美妙,轻盈柔和,牵动文人的心,也让读诗词之人念念不忘。听笛人眼前浮现种种人生场景,我们也借着文字领略岁月的画卷,诗意绵绵,尽数延展。

-作者-

小柴,喜音乐美食,爱电影品茗,只想快快乐乐过日子,不想唯唯诺诺度一生。

作文素材:描写桌椅书本和文教具乐器的好词句!孩子作文用得上!

桌 椅

【好词】

课桌 讲桌 椅子 教室 桌椅 抽屉 整齐 崭新 破旧  干净 结实

牢固 简朴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简单实用 结结实实 经久耐用 美观实用

【好句】

这是全班最好的一套桌椅,褐色的桌面像玻璃镜子一样明亮,只要把铅笔盒和书本往桌上一放,桌面上立刻会现出它们的倒影。

这些捣蛋鬼真是没法治了,才一个学期下来,教室里的课桌椅就变了样:椅子像残兵败将,少胳膊缺腿;桌面上像生了天花,满脸“麻子”。

课桌,我最亲密的伙伴。它四脚落地,支撑起身子,甘愿为我献身,默默无声地鼓励我读书、写字、做练习,期望我学业进步。

【语文趣味题】

下面是一首谜诗,每句各打一物。

仙翁指下悠音情,乐友几上战乱兴,

翻复观览详今古,青山白云远近明。

书 本

【好词】

书籍 书刊 图书 书报 课本 杂志 报纸 本子 手册 封面 扉页 

插图 装帧 设计 崭新 书香 墨香 印刷 作业本 作文本 日记本 笔记本

课外书 厚实 证书 内容丰富 插图精美 油墨喷香 图案新颖 清晰明快 装帧美观

【好句】

小小的课本,薄薄的页面,却蕴藏着人类的无穷智慧。从这里我看到古今中外,望见五湖四海;它告诉我人生怎样迈步,怎样去攻克科学的堡垒。 

《百科全书》不仅封面精美,更重要的是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它由天文讲到地理,由动物讲到植物,由人体讲到微生物,真可谓“大千世界的缩影”、“当代知识的集锦”。【好段】

【新书】今天,我领到了新书 。我捧着一本本新书,轻轻地翻看着闪亮的彩色封面和一幅幅美丽的插图 。闻着清香的油墨味,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书是知识的宝库,对我们太重要了,它天天伴随着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我一定要保护好它,给它穿上新罩衣——新书皮。在新学期里我一定学好各门功课,用优异的成绩向老师、家长汇报。

【古诗】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彩笺指诗笺,尺素指书信。) 晏殊《蝶恋花》

秋窗闲却凌云笔,自写东篱五色霞。 《画菊》

文 具

【好词】

钢笔 毛笔 铅笔 宣纸 砚台 墨水 墨汁 墨宝 笔杆 笔芯 铅芯

笔尖 笔套 笔筒 笔帽 圆规 尺子 橡皮 直尺 书包 圆珠笔

签字笔 转笔刀 软毫笔 三角板 毛边纸 挥洒自如 笔墨纸砚 旋转自如

小巧精致 款式新颖 古色古香 形形 书写流利 五花八门 各式各样

五颜六色 工工整整 粗细均匀 精雕细刻 挥毫泼墨

【好句】

开学了,同学们一个个背了新书包 。你看,蓝的,红的,棕色的,墨绿的,犹似五彩缤纷的花瓣儿,开满了通向校门的街道。

我爱书包。小小的书包里装着书本、练习簿和文具盒。不,它装着知识,装着智慧。它是未来事业的襁褓,孕育着我未来的发明,未来的创造。

铅笔外观虽然都是圆柱体形,可笔芯并不相同,有的细,有的粗,有的硬,有的软,这是因为它的用途不一样,有的是木工用的,有的是画画用的,有的是写字用的。

我有一支钢笔 ,笔杆乌黑油亮 ,光彩照人;笔尖金光闪闪。我喜爱它,天天握着它写啊写啊;它也喜爱我,在我手里它能写出漂亮的字迹,美妙的文章。

说这个转笔刀上站着的是一个“小怪物”,一点儿也不夸张,它那长方形的脑袋上,剃了个盖子似的发型,黑色的头发和蓝色的头皮间有一圈明显的分界线,简直像个黑锅盖盖在头上。

日积月累,我收集的橡皮可多了,有长的、圆的、方的、菱形的、三角形的……白色的、粉红色的、绿色的、彩条的……它们各具特色,使我爱不释手。

墨砚的设计是那样合理,墨砚的最右边有一块凹地,是放墨汁的地方,还有一半地方是荡笔的,这地方还不算宽,可你先别急,墨盖的后面还有一大块荡笔的地方。

圆规的上面有一根起固定作用的短而圆的柱子,下面是两条“长腿”,尖尖的“脚”,上下比例失调。若真有这样的人,必定可以称为世界奇人。

毛笔的笔头就是一些毛,呈圆锥形,从总体上看,就像一杆倒提的红缨枪。

【好段】

【书包】我有一个漂亮的小太阳书包 。它有黄色、红色、还有蓝色,上面还有一幅有趣的图:上面是小山羊在开车,小白兔手里拿着一根萝卜在逗小山羊;小山羊很想吃那根萝卜,但是它想:我正在开车,如果我去吃萝卜,就会出车祸,所以我要集中注意力开好车,然后再吃萝卜。

【香橡皮】妈妈给我买来一块橡皮。咦?好奇特的一块橡皮!它就像一块巧克力,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它是长方形、白颜色的,正面还有一个调皮的蓝精灵的图案。瞧!它身穿一件黑衣服,大脑壳,大脚板,瞪着一双警觉的大眼睛。看它那滑稽样儿,我想:如果我写错题,它准会拿它手中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警告牌,吹着哨向我跑来,对我说:“这道题,你写错了,快快擦掉吧!”

【兔形转笔刀】我有一个小小的兔形转笔刀。小兔的全身雪白雪白的,头上两只耳朵竖得很高,一对殷红的眼睛,像两颗晶莹的宝石,可爱极了!我非常喜欢它,每次削好铅笔,就小心地放进铅笔盒里。有时,我还特意把它从铅笔盒里拿出来玩赏一番。

【多功能笔筒】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刺猬形多功能笔筒。它是粉红色的,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刺。你可不要认为那刺会扎人,尽管大胆去摸,手不但不疼,还有些痒呢!那小刺之间的空隙就是用来插笔的 。“小刺猬”的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 ,作一副沉思状,真想不出它在想什么。一张小嘴微张着,像要跟我说话似的。其实,那张小嘴是个卷笔刀。轻轻地把它的头拉开,你会发现“小刺猬”的身子里还包着一个小抽屉。

【范文】 我的文具盒

打开文具盒,看到里面分两层:上层摆着我心爱的圆珠笔、各色的彩笔、沉默寡言的格尺和活泼可爱的香橡皮;下层放着性格直爽的钢笔和勇于牺牲的铅笔。每当我要写作业时,我就用钢笔把字写得工工整整。每当我写错字时,我就用橡皮把错字擦得干干净净。每当上美术课时,我就用各种颜色的彩笔,画出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

【评析】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格尺、香橡皮、钢笔、铅笔,倾注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知识小百科】

减负书包

所谓“减负书包”是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它的体积适中,自重较轻,可以拼拆。设计上充分考虑符合少年儿童身体特点的力学结构,肩带加宽,还附加了专业登山包上采用的腰带等释力附件。

有的“减负书包”用减压肩带分散书包的重量,同时它配有柔韧腰带,能令脊背挺直,利于固定书包位置,保障儿童的脊椎骨健康。另一种“减负书包”特别配设了夜行反光条,方便儿童晚间行走。还有一些书包背面装有一块气垫板,并附有外置疏气槽,使身体背负书包时能够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好动”的学生汗流浃背。

教 具

【好词】

教具 粉笔 黑板 石笔 直尺 教鞭 挂图 标本 传播 书写 板擦

地球仪 经纬度 粉笔屑 传授 书写流利 自然流畅 传授知识 中国地图 世界知识 

【好句】

黑板,是知识的大门,我们从它那里获得了无穷无尽的智慧。

黑板是海,深得无底,黑得可爱;那白色的粉笔字 ,分明是知识的浪花在飞溅。 粉笔像一条春蚕,吐尽了丝,自己化为了粉末,却为人间织出了美丽的图案。

 教棒就是一位热情的向导,它指指点点,向我们一一介绍 :这是孕育我们祖先的黄河,那是人民用双手开凿的运河 ;这里的地下有丰富的石油 ,那里的地表有闪亮的乌煤……我听着、听着,为我们富饶的祖国而骄傲!

【好段】

【地球仪】在我的书桌上,摆着一个小巧玲珑的地球仪。漆黑的底座像个墨盒,托住了整个球体。远看,地球仪好像是一个蓝色的球;近看,上面五颜六色,还画着各种形状的国家版图、海洋、岛屿,还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数字,使人眼花缭乱。看着这个小小的地球仪,我仿佛在周游世界。

【粉笔】粉笔最爱穿雪白雪白的裙子。有时它还挺爱打扮的,一会儿穿上绿裙子,一会儿又换上红衣服;一会儿穿上蓝衣服,一会儿又换上黄裙子。五颜六色的粉笔,真是好看极了。

【范文】 我,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身体,用场可大着哩!我能讲出动人的故事,我能唱出动听的歌曲,我能阐述神秘的现象。嘿!我特别能吸引住渴求知识的目光。在工厂、在农村、在营房、在街道,我们被广泛地使用,成为人们亲密的伙伴。当然,我大显身手的场所还是在学校。那儿,黑板是我们和睦的邻居,老师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点评】小作者采用自述的方法,便于直接抒发感情。粉笔很自豪地列举自己在不同的地方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的朋友。

【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白纸黑字——黑白分明

纸上画刀——无关痛痒

口吞墨水——黑了心

乐 器

【好词】

小号 长号 短号 大号 黑管 长笛 短笛 竖笛 钢琴 二胡 板胡 京胡 琵琶 吉它 手鼓 口琴 古筝 扬琴 琴弦 弓弦 琴键 琴把 琴套 琴架 吹号 弹琴 演奏 弹奏 弹唱 乐曲 古曲 民谣 音符 悠扬 悦耳 宛转 凄美 悲凉 伤感 欢快 欢唱 凄婉 震憾 恢宏 轻快 激昂 手风琴 电子琴 萨克斯

小提琴 大提琴 马头琴 架子鼓 爵士乐 交响乐 五线谱 圆舞曲

乡村音乐 古典音乐 现代音乐 宫庭音乐 余音绕梁 悦耳动听 宛转动听 生动悦耳

古朴自然 悠扬悦耳 小夜曲

【好句】

漆黑的琴面,乳白的琴键,在淡淡的日影中,反射着柔和的、耀眼的光波。它仿佛是从祥云缭绕的艺术殿堂里翩然而降的音乐女神。

多漂亮的一只手风琴:红色的琴身,黑色的风箱,雪白的琴键亮得耀眼。她那小手在琴键上跳动,手风琴便响起了悠扬悦耳的歌曲。

月光斜照到房里,落在墙上的小提琴。黑暗中,这小提琴好像发出了一种银光,那凸出的琴腹亮得尤其强烈。在这皓洁的月光中,凹进去的琴腰、琴弦和弯把都十分清晰,琴钮亮得像萤火,琴弓就像一根银条。

【好段】

【钢琴】这架钢琴真惹人喜爱 !黑褐色琴面上的小图案 ,好像一排音乐符号,颇有艺术性。听 !美妙的琴声仿佛从琴键中飞出来了。高昂的乐曲 ,在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舒缓的乐曲,在抒发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低沉的乐曲,在深沉地回忆战争时代的艰苦岁月。

【二胡】这把二胡,老掉牙了。琴把熏得发黑,琴筒开裂,用麻线扎着;那支马尾弓,又细又软,好像一用力就会断掉。拉起来,声音像锯木头一样难听,真如哭伤了的喉咙。

【古筝】棕黑色的琴身闪闪发亮,由细到粗整齐地排列着21根琴弦。用手轻轻一拨,就发出像流水一样的声音,真是美妙极了 !听爸爸说,古筝是中国古代的乐器之冠,它的声音优美动听 ,但是演奏难度也大。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弹奏它。

《范文》 一把古朴的五弦琴 山东 董传爱

这把琴装在一个长80公分,宽20公分的琴箱内,外面用绿色涂过 ,上书四个金字“一品富贵”。上盖可以打开,里面装有四根绿色、一根金色的琴弦;琴弦下是层玻璃一样平滑的木片,镶在中层木板上;木板下边是音箱,右端有个圆形的音孔 。在琴箱的底部,依稀可见雕刻的文字,“庭兰造于天宝十四年,唱于军,遗以后……”其余则很难辨清。父亲曾给我解释说,这是唐代我们董氏,董庭兰——另称董大人的,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制造的。当时董庭兰曾抱着这把琴在军营中弹唱,并希望这把琴能流传后世……

《点评》作者从五弦琴的长度、颜色、构造、刻字等方面进行介绍,并由底部的文字引出这把五弦琴的来历,从而说明它的宝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