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文中总括三峡地貌的句子(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文中总括三峡地貌的句子(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本文目录一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三峡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三峡》同步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5分)

阙( ) 湍( ) 涧( ) 曦(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属( )

2.填空题。(13分)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③故渔者歌曰:“ , 。”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1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③绝 巘多生怪柏( )( )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阻绝( )(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6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5.解释下列词句。(7分)

①重岩叠嶂:

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

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4分)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2分)

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2分)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2分)

(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3分)

11.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3分)

12.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3分)

13.《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2分)

14.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3分)

15.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16.下列加点词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 (3分)

①沿溯阻绝 绝:A.断绝 B.极、最 C.缺乏 D.穿过

②有时朝发白帝 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③水落而石出者 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答:①绝: ②发: ③而:

(三)回忆《三峡》《答谢中书书》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17.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

18.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3分)

三.开放性试题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19.我的导游词:(5分)

20.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4分)

理由1: 原句:

理由2: 原句:

21.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美,你看___”的句式说一说吗?(3分)

我说:三峡的 美,你看

22.请写出两句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2分)

《三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1.quē tuān jiàn xī yǎn xiào sù shù zhànɡ xiānɡ bēn zhǔ

2.①水经注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奉节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3.①真、实在 ②通“缺”,中断 ③极高的 山峰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⑤飞奔的马 快 ⑥几 ⑦消失 ⑧从、在

4.①如果 自从 ②有时 或者 ③即使 虽然

5.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④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6.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二10.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1.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2.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5.(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

16.(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

17.(3分)B

18.(2分)[甲]风霜高洁 [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

19.(1)或:有时。(1分) (2)奔:飞奔的马。(1分)(3)绝:消失。(1分) (4)俱:全,都。(1分)

20·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

21·《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分)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分)

22(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分)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分)

1. 导游词: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2.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山忽可尽,青天无到时——白居易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高峡平湖图》赏析

高峡平湖图(国画) 300×650厘米 2009年 施江城张军 中国美术馆藏

原标题:高峡平湖图

三峡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1994年三峡水电站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水电站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它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意义,也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贡献。

国画《高峡平湖图》由施江城和张军于2009年合作完成。作品以开阔的构图和壮阔景象,全景式反映了三峡大坝的雄伟景观。画家选取大江合拢截流这一历史时刻作为表现主体,在作品左面描绘了三峡地貌的崇高险峻,右面表现了波涛在合龙后的奔腾不息,远处描绘了层叠的山峦和漂浮在平湖上的船只,近处刻画了掩映在奇峰之中的松柏和建筑,以斜向俯视的角度,将大坝推至中景,凸显大坝造型的美感,使大坝、工地、江水、群山浑然一体,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基调。画面追求整体气质,追求意境表达,以传统山水画的意象造型为主,用审美的眼光去塑造表现。作者精巧的构思与刻画,既为观众描绘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包容和谐的精神。

“我目睹了长江上建坝从钻探到截流、从设计到完成的全过程,面对长江结束了亿万年来自然流淌历史的巨大变化,我不可能无动于衷。”施江城表示,三峡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要不断去体验它、认识它、升华它。长江不仅是一条自然之江,更是一条人文之河,艺术家表现长江,就是要表现这种意义上的长江。

三峡大坝是现代题材,山水画是传统绘画形式,如何应用传统语言来表现现代题材,如何将高峡、大坝、行云、流水、树木等诸多元素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也是作者在创作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两位画家已多次画过三峡,但是,为了更好完成此幅作品,他们还是十几次重新追溯长江,走进三峡,身临其境地观察、体验、领略三峡风情,领悟人文精神,了解三峡大坝建设工程的意义、工程进程、坝体结构及地理环境等各种细节。为了能在创作中有所突破,他们几乎对新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进行了一次演习和研究。对于前辈大师如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喦、陆俨少等的经典作品,他们都进行了反复学习揣摩、比较参照。“写生稿、小草图画了不下50幅。”张军说。《高峡平湖图》这幅作品结合西方的构图样式,采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将传统的皴擦点染和敷色方法融为一体,走出传统隐逸和主观趣味过于浓厚的文人山水的局限性,以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构筑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为主旨。在技法上,他们兼收中国古代山水南北宗的优长,同时结合时代特征,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创造,成功表现了“高峡出平湖”的辽阔境界和时代精神。与以往单独刻画长江时不同,两位画家很好地控制了各自以往对画面的习惯性处理手法,让各自的画风实现了一种良性互动,真实再现了历史在发生巨变时的原貌。(周洋)

八年级上册巜三峡》知识点汇总

三峡》知识点一、文学常识:选自《水经注校证 》,作者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二: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 同”缺”,空隙,缺口。三:一词多义:1、属: 属引凄异 (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2、清 回清倒影 (清波) 清荣峻茂 (水清)3、绝 沿溯阻绝 阻断、隔绝 哀转久绝 消失 绝巘多生怪柏 极高4、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四、简答: 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写山的雄奇险峻,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流自然急速。3、作者是如何突出不同季节江水的特点的? 夏水:水势浩大、水流湍急。 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夏天水流湍急的特点。春冬之水:清幽秀丽。用白描手法,细致描绘,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幽秀丽。 秋水:水枯气寒、萧瑟悲凉。先直接描写“林寒涧肃”,再写猿猴的鸣叫,从侧面烘托(渲染),突出秋季三峡水枯气寒、萧瑟悲凉的气氛。4、说说作者笔下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课后题二)本文是从山和水两个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描绘其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气象。写夏水突出其水势浩大、水流湍急的特点;写春冬之水,突出其清幽秀丽的特点;写秋水,则突出萧瑟悲凉的特点。5、作者先写夏水的原因是:(1)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2 )三峡夏天水的迅疾的特点是由山的连绵不断雄奇险峻的特点决定的。先写夏水与第一段衔接紧密自然。6、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也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7、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 表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理解性默写:(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写夏水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用夸张手法写水流速度快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写尽了深秋的凄婉优美的语句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6)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7)本文写春冬之景,用“清荣峻茂 ”四字总括其特点。写秋季之景,用“ 林寒涧肃”四字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三峡景色的特点:雄奇险拔,清幽秀丽。(8)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句话写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唐代大诗人李白从白帝城到江陵顺流而下时,他在诗中写过类似的诗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