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弟子规关于孝的句子(弟子规有关孝的句子)

弟子规关于孝的句子(弟子规有关孝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母亲节到了,送你30句关于孝心的中外格言古语,打开看看吧

孝心是个一个老话题,自古以来,世界各民族都把孝心当作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行来推崇传承和发扬。这一点,可以从无数关于孝心的格言古语中看出来。今天是母亲节,小编就整理了30条世界各地的关于孝心的格言古语,希望您在看了之后,能够从中感悟出孝心的力量,并以孝心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01 中国古代关于孝心的格言

1.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3.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4.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

5.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春秋》

6.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7.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弟子规》

8.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0.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

02 中国近现名人关于孝心的金句:

1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15.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6.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7.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8.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03 国外关于孝心的格言金句

19.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0.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21.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22.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

23.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4. 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

25.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26.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2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28.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29.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30.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弟子规,做人做事孝为先

第一章:弟子之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是根据孔子训示做人处事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编写而成的。

在家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有严谨、恭敬诚信的处事态度。要与大家和睦相处、多亲近、有德行的人。假如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努力学习各种经典和其他各类文化知识精解、古圣先贤的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把他们的遗训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再合适不过的。

"百善孝为先"《诗经》里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不辞劳苦,百般呵护我们长大成人,教育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

这种恩德犹如无尽的天空一样浩大,想要报答也报答不尽,因此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是孝顺父母的延伸。只有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友爱,才能不让父母费心劳神,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顺父母。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可见"信用"对于做人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说话还提做事都要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轻易许诺,以免失信,做到谨言慎行。

当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这样不但你自己会感到快乐,同时还能把你的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快乐。还要亲近仁德的人,把他们作为良师益友,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们的道德和学问。言行举止就会很少出现错误,即使在出现错误以后也能够及时地矫正过来。

当我们能够做到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剩下的时间就要尽量多学习各种经典,学习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多多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母亲节到了,送你30句关于孝心的中外格言古语,打开看看吧

孝心是个一个老话题,自古以来,世界各民族都把孝心当作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行来推崇传承和发扬。这一点,可以从无数关于孝心的格言古语中看出来。今天是母亲节,小编就整理了30条世界各地的关于孝心的格言古语,希望您在看了之后,能够从中感悟出孝心的力量,并以孝心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01 中国古代关于孝心的格言

1.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3.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4.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

5.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春秋》

6.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7.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弟子规》

8.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0.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

02 中国近现名人关于孝心的金句:

1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15.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6.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7.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8.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03 国外关于孝心的格言金句

19.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0.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21.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22.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

23.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4. 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

25.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26.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2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28.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29.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30.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

父母召唤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答应;

父母有事要我们做,要马上去做,不要拖延或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要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我们,我们要虚心地接受。

弟子规(入则孝)

感悟:《弟子规》这本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古人总结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是科学的!不仅孩子要学习,大人也要经常阅读和学习!读经书的人是有福的!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并且做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最重要的还是要去做和实践!受益的最终是你自己!

《论语》中关于“孝”的语句

【行智学堂】

中国私塾 2014-09-28

行智学堂

《论语》中关于“孝”的语句

(《学而第一》)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为政第二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原文】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原文】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原文】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里仁第四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泰伯第八

【原文】

8•21 子曰:“禹,吾无间(1)然矣。菲(2)饮食而致(3)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4);卑(5)宫室而尽力乎沟洫(6)。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先进第十一

【原文】

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1)于其父母昆(2)弟之言。”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第十三

【原文】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子张第十九

【原文】

19•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1)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七、学习《弟子规》,八句话说出了怎样去孝顺父母。

原文:

亲爱我,孝何难,

亲恶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孝:孝顺。 恶: 讨厌。 方:才。 贤:可贵。 过:过失。 谏:劝解。 怡:使动用法,使快乐。 柔:使动用法,使轻柔。

这八句话的意思是:

当父母喜欢我们的时候,做到孝顺是不难挺容易的事,而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时,我们一样的孝顺,这才是最可贵的。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该劝说他们,使他们改正。劝说时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注意方式方法。

这段中,告诉了我们怎样去孝顺父母。在父母喜欢宠爱我们的时候,要孝顺父母,而且在这样的时候孝顺父母是件挺容易的事; 在父母不喜欢我们,甚至总是批评指责我们的时候,也要孝顺父母,在这样被指责批评的时候还是一样的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的。

在父母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要劝说他们改正。但在劝说他们改正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神情,我们的态度语气,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态度诚恳。这才是对父母的孝顺,对父母应有的态度。

感言:

父母老了,眼睛花了,记忆力退化拿东忘西了,说话言不由衷唠唠叨叨了,走路步履蹒跚跟不上儿女了,需要儿女照顾了,在这样的时候,儿女如果还能和颜悦色的对待父母,不嫌弃父母,这样的孝顺才是难能可贵。现在的子女有好多都是动不动就以和父母有代沟为借口,对父母不尊重,对父母疾言厉色,弄得父母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

所以学习《弟子规》让人受益匪浅。

故事一 孝顺如一的庞氏

姜诗是东汉时候的人,他娶了一个姓庞的女子为妻。庞氏每天都到十里外的江边打水,然后回来做婆婆爱吃的红烧鲤鱼。

有一天,因为风很大,所以庞氏打水回来晚了,姜诗因此怀疑她怠慢了母亲,一气之下把妻子赶出了家门。可是庞氏心里却始终惦记着婆婆,于是她寄居在邻居家中,辛勤地纺纱织布,然后把卖布赚的钱都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她的婆婆。

庞氏这种孝顺的优秀品质,一直被人们所称颂。

故事二 白起和儿子

时期,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字叫白起。此人从小娇生惯养,交了一帮狐朋狗友,成为当地一大公害。其父对其咬牙切齿,然而也无可奈何。

后来,白起成家娶妻。他的妻子天生聪颖贤惠。有一次她劝说丈夫不要行恶,不料,白起却对她拳脚相加,自此,妻子便不敢再提及此事了。

白起的儿子叫白景,生得十分可爱。白景慢慢长大,也懂事了,他意识到了父亲的行为不妥。由于受到母亲的教导,白景聪明善良,他深以父亲的行为为耻。

这天吃晚饭时,父亲满面笑容,心情甚佳。白景见这是个好时机,就语带稚气地对父亲说:”爸爸,我以后要做爸爸这样的人,真威风,爸爸你说好吗?“这话一出,让白起大吃一惊,想到这样一个可爱的儿子,要做了自己一样的浪荡子弟,这实在可怕!从此,白起便改过自新,一家人过起了幸福的生活。

《锐解汉字》之悌:悌是“好男人”应具备的第二项品德

经常见到一些宣传栏中,把“悌”写成“弟”,古书中的错误大多是以讹传讹造成的,现在应统一写成“悌”,不要再以“通假”搪塞观众。

“悌”是古代的男八德之一,位列“孝”之后,可见古人对“悌”是多么重视。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很多问题,与缺少“悌”的品德与风尚有关。兄弟不睦,同事不和,勾心斗角,互相算计,这些都是社会不和谐因素。

今天的《锐解汉字》就来解解这个“悌”字。

按照古训,君子“入则孝,出则悌”(《孟子·滕文公下》),这个“出则悌”有推己及人的味道。在古人心目中,孝与悌是立身之本,正如《论语·学而》所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说文解字》:“善兄弟也。从心,弟声。经典通用弟。”在古代典籍中,弟与悌通用,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善于分辨。“善兄弟”为“悌”,体现了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是兄弟相处时的基本准则。

《弟子规》总序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悌的地位很重,悌与孝并列成为《弟子规》的首要规矩。如何做到“悌,《弟子规》也给出了细目:“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入孝出悌,兄友弟恭,上下和睦,一片祥和,乃人伦之大道,和谐社会之根基也!

作者简介:知名媒体人,文化学者刘继锐。时事快评,说闻解字。游历五洲,感悟生活。独特视角,一家之言。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