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描写宜昌风景的句子(宜昌景色描写的句子)

描写宜昌风景的句子(宜昌景色描写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四言叹宜昌:清晨漫步运河公园,鸟儿唱歌,落叶拂面

清晨漫步,从水月城,到体育场,运河公园,景观极佳。鸟儿唱歌,垂柳拂面,清幽小道,光影婆娑,涓涓运河,流水潺潺,微波荡漾。伤今感旧,惟余寂寞,人生缺憾,十常八九,是非功过,宛若云彩,悄然飘散,西风瘦损,株株银杏,萧萧叶落,颇堪别秋,人生如酒,困苦依旧,生死轮回,缠绵若带,梦醒逍遥。

停下脚步,歇息石凳。两旁树枝,缠绕交织,一米阳光,洒落在地,参差光影,伴随叶子,翩翩起舞,路旁野菊,随风摇曳,干枯水杉,孖然耸立,人与自然,和谐对视,荒草衰败,河岸堤坎,崩塌寂灭,露出泥土,充满诱惑。

步出廊道,视线开阔,放纵想象,快乐幸福,超然现实。远处高楼,映于朝霞,灿烂美妙。回想爱情,生无可恋,暗生悲伤,多么脆弱,多么热情,终归孤独,没有悲悯。越过木桥,忽见高塔,路纵崎岖,隔木赏花,快乐立显,毋用计较,开心美丽,又是晴天。

原创散文:宜昌这城市的月色已经镌刻在我脑海里永远不会消逝

温新阶 | 月色宜昌

久居城市,几乎很少有人想到城市的月光,似乎月光只有乡下才有,城里的月光总是被雾霭遮蔽,被高楼隔绝,被灯光湮灭。

而我所居住的宜昌,一直是有月光的,常常在晴夜登上东山,就会见到满月或是弯月,莹莹地挂在深蓝色的夜空。

月光下,看到东山的树长得真好,不惟东山,宜昌有很多树,一座城市,仿佛就是修在森林之中,仅城区就有17个森林公园,月光下,树木焕发出一种勃勃的生机,点缀了怡然生动的意境,那些低的房子就掩映在树木之中,很有些青岛八大关的韵味,柔和的灯光从树叶间溢出,营造出朦胧诗般的氤氲。而那些高楼从树林中钻出来,把头昂向天空,周边的树林,成了它墨绿的裙裾,高楼的窗户里,不仅有灯光和月色辉映,时不时还会有钢琴声飘出来,贝多芬的月光曲或是莫扎特的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当然也有练习曲,宜昌钢琴厂生产的钢琴很不错,民众学习钢琴的热情骤涨,宜昌还举办了几届长江钢琴音乐节,刘诗昆、理查德克莱德曼、马克西姆都来过,为这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的城市增色不少。

不但有众多的城中之林,宜昌还有很大面积的绿地,宜昌城区的绿地率达到38.79%,人均公共绿地13.92平米,所有居民出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地。在这银辉般的月色里,你只要到有公共绿地的公园广场走一走,市民们有的在跳舞,有的在舞剑,有的在练太极,而最为迷人的当是滨江公园,这座全长11.3公里,平均宽65米,绿地面积就有12.5公顷的公园,顺着长江依势而建,直行中略有蜿蜒,月光下,江水东逝,波纹也是有的,却并无汹涌之势,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两道屏障已经将长江这昔日彪悍的莽汉变成了温柔的少女,船多泊在江边,也有夜行的客轮,酷似漂移的楼宇,见不到人,只见着密密麻麻的窗棂和亮着的灯光。岸上的公园当然更为生动,镇江阁被称为“天下第四楼”,屈子的雕像把他的忧愤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家在宜昌秭归的世界文化名人在苍茫的月色下低吟《离骚》,没有风,他的胡须没有飘动。

南榭盆景园的朱阁回廊,雕窗画牅,很有几分苏州园林的别致和精巧,作为三峡最大的盆景园,山石盆景,风姿各异,在月光的辉映下,格外生动迷人,令人留念忘返。绿地中的广场则是歌者舞者的天堂,国标舞,交谊舞、古典舞、现代舞各领风骚,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各显神通,美妙的歌声在月色中传得很远,有一个初月之夜,我在滨江公园漫步,听到谁在唱《我的太阳》,那韵味跟大师颇有几分神似,我走过去打听,原来是是一位年近六旬的工人。

安静的去处也是有的,曲径通幽的树林里,是恋人们的世界,斑斑点点的月光从树叶间漏下来,影影约约,正好映着低低的絮语,手心有些潮,心跳得厉害,然后紧紧地相拥,凉凉的东西碰着嘴唇了,起初以为男朋友剥了橘子,渐渐地有了温度,却是他发烫的唇,月亮钻到云层里去了,嫦娥也不忍打扰……

茶社里,喝茶的人不少,喝宜昌的茶,也喝外地的茶。宜昌的采花毛尖和萧氏茶早已是中国驰名商标,名声在外,宜昌人自然喜欢,也有点铁观音的,点冻顶乌龙的,点广东单从的。饮茶乃雅事,粗鲁不得,放纵不得,茶室布置得就很典雅,古香古色的装饰,墙上挂了本地书画名流的书画作品,宜昌的书画在全国很有影响,在汪国新、周德聪等大家的带动下,涌现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书画家。宜昌的文风极盛,不但书画有名,摄影也是佳作不断,文学更是直追省城,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有30多人,获得正规的国家级文学艺术大奖多项。文人们喜欢到茶社饮茶,滨江品茗,谈古论今,交流心得,交流作品,快事一件,乐而忘返。也有不少商业谈判从酒店移到茶社,一杯青山绿水,一抔金香品雪,几百万几千万就尘埃落定,既经济实惠,又落下儒商的名声,高雅地将银票装进名牌西装的口袋,是一种时髦。

月儿依然明亮,文人们从茶社出来,公园里依然人影绰约,沿江大道上的车流首尾相接,过马路的行人沿着人行横道走得井井有条,繁华迤逦铺满一地。不知谁吟了一句“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今天的这一轮月亮,曾经照耀过屈原、王昭君、杨守敬、王永彬的足迹,也曾照耀过欧阳修做夷陵县令时的官衙,白居易、白行简、元稹的“前三游”和苏洵、苏轼、苏辙的“后三游”来到三游洞时,也是这一轮月亮在照亮他们前行的步履吧!李白、陆游等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他们在宜昌时也一定沐浴过这轮月亮的清辉,但是,他们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今日的宜昌已经发展成这般摸样,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宜昌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湖北省文明城市零的突破。

谁不说俺家乡好,我是宜昌人,对宜昌的感情格外深厚,虽然我在深圳理工学校做过短期工作,在《湖北教育报》当过两年副刊组长,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定居宜昌,我爱这里的山水,爱这里四季分明的宜人气候,爱这里氛围浓厚的人文环境,爱这里的好茶和美酒,更爱这里明媚的月色……

宜昌这城市的月色已经镌刻在我脑海里永远不会销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