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隋书王世积文言文阅读(隋书王世积)

隋书王世积文言文阅读(隋书王世积)

本文目录一览:

千古隋文帝,细数其蕴藏大乱的天性弱点

隋文帝一统天下,功高盖世,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皇帝之一,开创“开皇之治”,被人们津津乐道。

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被唐朝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然而,辛辛苦苦打下的一片江山,到其儿子杨广手上就分崩离析,不能不让人反思。

隋文帝在大隋帝国覆灭的路上,有没有一些过错?本文于历史典籍中,搜罗剔抉,梳理了几点原因,供大家批评指正。

历时38年的隋王朝,上启南北朝,下承大盛唐,如烟花般猛然爆裂,绚烂天际,光辉灿烂,却又转瞬即逝,淹没于历史星河。

“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亡乱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隋王朝的二世而亡,不全然是因为著名的昏君——隋炀帝的穷兵黩武和奢靡荒淫,开国皇帝隋文帝的天性弱点,而引发的种种行为,早已“蕴藏大乱”。

质木明敏,胸有大略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杨坚头戴天子纱帽,服黄袍,入御临光殿,从其外孙——年仅9岁的周静帝手中,接过册、玺,正式即皇帝位,是为隋文帝。

《隋书*高祖纪》结语开篇:“上性严重,有威容,外质木而内明敏,有大略。”

时年41岁的杨坚,处心积虑多年,终于以隋代周,不动一戈一矛,悄然改朝换代。三个月后,9岁的外孙,默默被葬于恭陵。帝王权术,从来都与人伦常情无关。

杨坚关陇贵族出身,又生得相貌非凡,“为人龙颜”,少时在太学,同窗对其“虽至亲昵不敢狎也”。因着“有威容”,招致几任君主猜忌,周太祖初见杨坚,不禁感叹:“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

周明帝忌惮其面相,派人相其面,那人欺瞒明帝,私下却嘱咐杨坚:“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杨坚“内明敏”,从此“深自晦匿”,“容色自若”,终免于祸患。

及至登帝,施展大略,平定南陈,顺势统一,内修制度,外抚戎夷。治开皇盛世,被北方各族尊为“圣人可汗”。胸有大略的杨坚,以“禅让”的“和平”方式创建了自己的王朝,并勤于政事,“每旦听朝,日昃忘倦”,新兴的王朝,蒸蒸日上。

躬行节俭,苛己及人

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长久者。于是杨坚“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不仅严于律已,更是令行禁止,于是上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不衣绫绮,而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帛。”

作为天子能躬行节俭,固然难能可贵,然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凡事需要适度,宽以待人。

但是杨坚却只以,是否节俭这一点来评判、考察他的儿子们,长子杨勇因“奢侈之渐”“多内宠”,被废黜太子位,尽管杨勇宽仁和厚,颇有政见。

三子杨俊因“盛治宫室,穷极侈丽”,被免官为民,尽管杨俊“仁恕慈爱,颇有令闻”。

次子杨广却因善于矫饰,沽名钓誉,蒙蔽了杨坚,恩宠日盛,加之母亲独孤皇后的偏爱,被立为太子,隋朝的命运,也即在这一刻埋下了导致粉身碎骨,国破家亡的雷弹。

天性沉猜,诛罪功臣

或许杨坚的“为人龙颜”和父亲杨忠地位的扶摇直上,让他一直备受猜忌,从而养成其韬晦警戒的天性,他需要时时隐蔽自己,又时时防备别人,他不仅怀疑自己的儿子,更怀疑忠心的臣下,“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

王世积平定叛乱,每战有功,进位上柱国,并见杨坚“性忌刻,功臣多获罪,由是纵酒,不与执政言及时事”,纵然如此,杨坚在某日听到对王世积不利的诬陷之辞时,不与核实,便当即下令将他处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史万岁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立下汗马功劳。却因仗义执言,言谈时“词气愤厉”,触怒杨坚,盛怒之下,杨坚下令用杖棒将其乱棒打死于殿庭。“天下士庶闻者,识与不识,莫不冤惜”。

助佛反儒,不达大体

即位之初,杨坚“思弘德教,延集学徒,崇建庠序,开进仕之路,伫贤隽之人”,倡导文教,重视办学,创设国子寺,作为独立的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后改名国子监,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当时“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

然而十几年后,杨坚见国学胄子,垂将千数,却“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才任国用”,于是下令“国子学惟留学生七十人,太学、四门及州县学校并废”。《隋书》就称他“素无学术”、“不悦诗书”,这与他本身不喜欢读书也有关系。

用十几年的时间,就想培养出大批“任之以职,赞理时务”的人才,而在目的未达时,便因噎废食,废除学校,这一举动,无疑是他“好为小数,不达大体”的体现,而国君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 ,必然造成王朝的迅速衰败,短命而亡。

对于隋文帝公开助佛反儒的做法,刘炫上书切谏,隋文帝不听。同时下令营造寺塔五千余所。

隋文帝晚年此举,也给后世抹黑他增加了不少素材。

开皇十年,隋文帝杨坚君临并州,留下了唯一流传后世的一首诗歌:

红颜讵几?玉貌须臾。

一朝花落,白发难除。

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此时正是杨坚的统治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写下了一首伤春惜时,悲凉哀婉的诗歌,明年后岁,又有谁去谁无了呢?苦叹人生虚无,世事皆空啊。而相较之曹操的四言诗《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同样是感慨人生苦短,可从这苦短里,曹操还有“壮心不已”,这份胸怀和气度,是杨坚所不俱,于是其“逮于暮年,持法尤严,喜怒不常,过于杀戮”。

成也文帝,严谨自律,胸怀大略;败也文帝,怠于暮年,不达大体。隋朝的昙花一现,光辉与落寞,都与隋文帝杨坚命运同体,密不可分。所谓性格决定了命运,君命昭示了国运。

高士廉②:父亲高劢,北齐乐安王,隋朝建立后,随王世积攻打南陈

高劢是高士廉的父亲,北齐清河郡王高岳的儿子。

高劢在北齐时为乐安王。

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高劢为行军总管,跟随王世积攻打南陈。

高劢,549年出生,字敬德,北齐宗室大臣,渤海郡蓚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是唐初申国公高士廉的父亲,是李世民皇后长孙氏的外祖父。

《隋书》:高劢,字敬德,渤海蓚人也,齐太尉、清河王岳之子也。

高劢在北齐文宣帝时,因为聪明伶俐,长的又帅气,被文宣帝高洋喜爱,七岁就被派遣随侍皇太子,长大后,被授予青州刺史;因为此前高劢父亲曾在青州任职,官声非常好,高洋派高劢前去,未尝没有以后要重用的意思,青州由他当刺史也容易治理,父亲已经打下底子了。

不久之后,被授予武卫将军、领军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迁侍中、尚书右仆射,出为朔州行台仆射,改封乐安王。

北齐皇帝交替很快,到了第五位皇帝齐后主高纬,高纬被北周军队打败,高延宗在晋阳称帝,而高纬传位给高恒,当起了太上皇,然后听从薛道衡等人建议,南下招兵,假如不行,再投靠南陈。

高劢作为宗室大臣,统帅兵士,并侍奉皇太后回到邺地(河北临漳)。

随行中侍候皇太后的宦官任性妄为,民间鸡鸭狗鹅,被小太监侍卫等肆意捕杀,仪同苟子溢尤被宠幸;高劢看到这种情况欲要杀苟子溢示众立威,皇太后求情才释放苟子溢。

刘文殊私下里对高劢说,这种小人一句话就会给你带来灾祸,何必如此呢?高劢回答,现在形势不利,很多权贵叛逃,正是这些人把持朝政,人心涣散,如果杀了他们,就是死也值得。

齐后主南逃时,高劢总是留在最后殿后,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捉住,宇文邕问高劢北齐灭亡的原因时,高劢悲不自胜痛哭流涕,宇文邕为此动容,高劢入北周,授开府仪同三司。

北周静帝宇文阐继位后,杨坚为丞相,曾经和高劢有一番交谈,勉励他继续保持忠正贤良的作风,父子两代人对北齐忠心耿耿,因此高劢被杨坚重用。

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七年(587年),从楚州刺史转任光州刺史,上书灭陈五策,又上表杨坚正是灭南陈的时机,因为高劢在边境很了解南陈的情况。于是杨坚下诏褒奖高劢,隋朝大军南下攻陈时,让高劢为行军总管,跟随宜阳公王世积下陈江州。此战在蕲口大破南陈将领纪瑱。高劢以功拜上开府,赐物三千段。

《隋书》:豪猾屏迹,路不拾遗,在职数年,称为治理。后遇吐谷浑来寇,劢遇疾不能拒战,贼遂大掠而去。宪司奏劢亡失户口,又言受羌馈遗,竟坐免官。

后来任职洮州刺史,当时陇右地区的羌族部落多次袭绕边境,在任期间,胡汉融洽,都心悦诚服,阴险狡诈的人不敢露头,只能隐藏踪迹,可以说路不拾遗。

吐谷浑来劫掠时,正赶上高劢染病,所以没有抵御住侵略,吐谷浑轻松劫掠而去。因为这事被弹劾丢失人口,又收受羌族馈赠,因此座罪免官。604年去世于家中,享年五十六岁。

604年有大事件发生,杨坚病重去世,杨广登基。

高劢不仅能打仗,还能治理地方,文武双全。可惜被小人陷害免官。

家庭成员:

儿子高士廉,唐朝凌烟阁功臣,申国公。

女儿(至少有两个)

高氏(1),嫁给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有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高氏(2),嫁给了薛道元,唐朝驸马薛瓘的祖父。

参考资料

《隋书》

《旧唐书》

隋朝坐拥113万军队,50年吃不完的粮草,为何灭亡的如此之快?

隋朝国力之强,与汉唐大帝国相比,可谓不遑多让。

隋朝三征高丽时,能够发动113万大军。隋朝人口达4600余万,也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

隋朝的动员能力也相当强,七八年间,动员超过3000万人次的役夫,开凿了大运河、扩建了长城。

国内储积也十分封厚。隋朝在各大都会的附近设置了许多国有粮仓,位于洛阳以东洛河入黄河河口处的洛口仓,共有粮窖3000个,每窖存粮8000石,合计存粮达24000000石,约合25.44亿斤。隋朝灭亡后,经过历次义军与百姓的洗劫,据唐朝人估算,仍能持续供应五六十年。

隋朝对周边各少数民族也具有碾压性的优势,突厥可汗向隋朝称臣,吐谷浑也被隋朝完全压制。高句丽虽然称雄与东北一隅,但完全无力挑战隋朝。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隋炀帝手中,短短十三年就迅速从辉煌的顶端跌落,被农民大起义撕的粉碎。那么原因到底何在呢?

其一是民众贫穷至极。

隋朝的富裕有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暴富。为什么这么说呢?汉朝从开国到极盛,历经汉高帝、吕后、文帝、景帝六七十年,才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唐朝从开国到极盛,经历了高祖、太宗、高宗、武后、玄宗近一百年时间。宋朝经济极盛大约在仁宗时期,也花费了六七十年时间。明朝经历太祖、成祖两代国力极盛,时间大概五六十年。清朝在康熙末年勉强算作到达鼎盛,也有七八十年时间。

而隋朝,从581年建国到605年炀帝接手达于极盛,才短短24年。其财富积累的速度远远超过历代大王朝。中国古代是非常单一的农业自然经济,通过农业生产积累财富的速度是一定规律的,所以其他朝代从创业到鼎盛都在六十年左右。隋朝这么快的积累,显然不正常。奥秘是什么呢?

根子在隋文帝,作为开国皇帝,他的性格十分偏狭,做事有时非常偏激。隋朝开国后关中经常遇到饥荒,因为地狭人多,这一问题只能依靠调拨关东粮食解决。

后来就有人借此提出,国家有灾年有丰年,应当把丰年的粮食拿出一部分来,由国家牵头建设义仓,把百姓的粮食放进去,待荒年拿出来救灾。

这个建议的初衷不错,但是隋文帝把他搞歪了。起初百姓愿意响应号召存粮入仓,反正都是给备荒。隋文帝却给百姓定了存粮标准,上等户每年交一石,中等户每年交七斗,下等户每年交四斗。绝对量虽然不多,但架不住年年交。而且这是正赋之外的硬性摊派,不交不行。后来交着交着果然变了味儿,朝廷把义仓管了起来,没有皇帝的诏旨一律不准使用。这就等于侵吞了百姓的财产。隋朝短短二十多年积累起天文数字的存粮,其实就是从农民手中硬抢起来的。

本来民间依靠丰年的储备,还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结果被隋文帝连续二十多年硬抢,老百姓都被抢成没有积蓄的穷光蛋,一有水旱灾害,马上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而隋文帝却偏偏不让随意放粮,导致民间越来越穷。

而隋炀帝当政时,还不顾民力几乎枯竭的实际,大兴土木,开凿运河,大修宫室,修补长城,三征高丽。搞的民众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走投无路的百姓,只好揭竿而起了。

历代王朝,因饥荒暴发农民大起义,往往都是在王朝后期,唯独隋朝在开国三十多年就暴发,而且规模极大,力量极强,都是对国家横征暴敛政策的极端反应。

其二是统治集团。

隋文帝父子极其猜忌。开国功臣中,但凡位高权重的,都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隋朝最有才能、老成持重的高颎,帮助隋文帝夺位、建立各种制度律令,但他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引起文帝的不安,于是被罢官留爵。炀帝即位后,横竖看不惯高颎,又因为废立太子一事中高颎不支持杨广,产生了严重的政治矛盾,炀帝遂将高颎杀死。

另一位开国功臣杨素,他的功劳不亚于高颎,但因为懂得逢迎文帝,又出尽心这帮助炀帝夺嫡,一度受到炀帝的尊重。但他权势太炽,炀帝也甚为猜忌。后来杨素得病不治,甘求个人一死而保全家平安。

其余武将如虞庆则、王世积、贺若弼、史万岁,文臣如薛道衡、张衡、刘昉、王景等,凡是功劳、名头响的,全都遭到文帝父子的毒手。

隋朝开国时的重臣李穆的儿子李浑孙子李敏,也因为各种原因,被炀帝诛杀。李敏还是隋文帝的外孙女婿,一度与炀帝关系比较亲密。

唐国公李渊因为身居太原这种重兵之地,也备受猜忌,只不过李渊一直非常低调,又远离长安这个政治中心,幸免一死。

隋朝高官显贵们可以说一直活得战战兢兢,稍不注意便有杀身之祸。时间一长,都与皇帝离心。大业九年时,隋炀帝不顾朝野反对,强行发动第二次东征高句丽之战,杨素的儿子、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公然在黎阳扯旗造反,声言要推翻隋炀帝。

杨玄感后来虽然被镇压下去,但他无疑点燃了高官集团对炀帝的忿恨,后来隋末各地掀起农民起义的巨浪,隋朝各地的官员也都摇身一变,割地一方称王称霸。这样众叛亲离的一个王朝,还有什么力量能支持下去呢。

作者:票非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王世充,杨玄感的反叛帮助他崛起;秀了一次操作,逃避隋炀帝惩处

王世充作为隋末崛起的一方势力,可以说他遇到了两次关键的机遇,同时加上自己善于揣摩隋炀帝的心思,使得他可以在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中,抓住机会,并最终一举夺得河南之地,王世充占据洛阳前的事迹最能展现王世充的发家史,我们今天就不妨来看看,王世充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的。

王世充本来是胡人,其祖父死后,祖母改嫁到王氏,因此他才改姓王,步入仕途后,其实发展的也不是太好,如果说不是碰上隋末这么大的事情的话,他也就是地方的一个小官而已。

《旧唐书.王世充传》时炀帝数幸江都,世充善候人主颜色,阿谀顺旨,每入言事,帝必称善。乃雕饰池台,阴奏远方珍物,以媚于帝,由是益昵之。

王世充是很会揣摩隋炀帝心思的,所以说他才会每次都说到隋炀帝心坎里去,而且隋炀帝还偏偏是一个喜欢干大事的人,估计当时王世充没少吹嘘帝王的功绩,隋炀帝一看,这王世充倒是一个懂得自己志向的人啊,自然对王世充有些青睐,可是要知道,如果没有隋末的话,王世充这样的人,单纯想通过阿谀奉承,是达不到高位的,毕竟隋炀帝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直到大业九年,杨玄感的反叛,给了王世充崛起的第一个机会。

杨玄感的反叛是抓住了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时机,不得不说,隋炀帝无论征讨高句丽的理由多有高大上,隋朝百姓是被坑哭了,而且在大业七年,也就是611年,历时14年延续到唐朝的隋末农民起义就开始了,国内已起,还大规模征兵,耗竭国力去打高句丽的确不适合。

当时杨玄感是留守黎阳,负责向前线运送粮草,黎阳是河南之地的一个大粮仓,而这也给了杨玄感造反的资本,有粮食就有兵啊。

《隋书.杨玄感传》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移书傍郡,以讨护兒为名,各令发兵,会于仓所。

眼见隋朝有国本动摇的态势,杨玄感起了心思,想要让隋炀帝在辽东大败,那样的话,隋朝的国力就会被进一步削弱,自己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并借机称将要其前线的将军来护儿要造反,将周围的隋军部队征集在一起,开始反叛,隋炀帝得知后,大惧,只能从辽东撤军,全力扑灭杨玄感的反叛。

其实当时李密给过杨玄感建议,要么北上遏制隋炀帝南撤,要么快速西进拿下关中,但是杨玄感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李密认为下下策的夺取洛阳,而打洛阳城,就白白浪费了起事初期隋军来不及反应的有利时机,最终杨玄感战败,造反两个多月就被平定了。

《隋书.炀帝纪》余杭人刘元进举兵反,众至数万。

《隋书.王世充传》及杨玄感反,吴人硃燮、晋陵人管崇起兵江南以应之,自称将军,拥众十余万。

按理说,杨玄感的反叛在应该不那么大,但是隋朝各地出现了很多应和杨玄感的起义军,在南方刘元进等人义军实力不断壮大,已经逐步威胁到隋朝在南方的统治根基,这时王世充的机会来了。

《隋书.吐万绪传》元进复据建安,帝令进讨之,绪以士卒疲敝,请息甲待至来春。帝不悦,密令求绪罪失,有司奏绪怯懦违诏,于是除名为民,配防建安。

本来讨伐刘元进等人的隋朝大将是吐万绪,而且吐万绪前期打的也不错,多次作战击败刘元进的义军,刘元进和朱燮仓皇而逃,吐万绪斩杀义军5000余人,俘获义军家属三万余人,送到了江都,这个时候,刘元进等人也是被重创了,吐万绪需要时间调整,但是隋炀帝不给时间,加上有人诬陷吐万绪是怯战,言外之意就是,有养寇自重的嫌疑了,隋炀帝果断换帅。

这么一看,很容易认为隋炀帝是又出昏招了,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啊,不过我个人还是理解当时他的想法的。

大家要知道,杨玄感反叛是在大业九年,而大业七年隋朝就开始有农民起义了,但是隋炀帝依然再次期间组织兵力征讨高句丽,这是为何?说白了就是他不在乎尚未成势的内部起义,但是杨玄感引起了一轮造反高潮,是隋炀帝不能忍的。

《隋书.观德王杨雄传》杨玄感之反也,玄感弟玄纵自帝所逃赴其兄,路逢綝。綝避人偶语久之,既别而复相就者数矣。

《隋书.韩擒虎传》杨玄感之作乱也,引世谔为将,每战先登。

杨玄感反叛让隋炀帝甚为忌惮,因为杨玄感是杨素的儿子,杨素可以隋朝开国功臣,又支持隋炀帝继位,这样的人物造反,隋炀帝能够接受吗?更可怕的是,杨雄的儿子杨綝明知杨玄感要造反,却和杨玄感的弟弟杨玄纵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里说明一下,当时杨玄感留守后方,他的弟弟是随军出征辽东的,算是人质吧,可是在杨玄感造反前,杨玄纵偷偷逃回去了,除了杨綝,还有开国大将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在杨玄感造反时主动投奔,并且为杨玄感东征西讨,奋勇作战。

还有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等也与他通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杨玄感造反的过程中暴露出了隋朝内部已经皇室、贵族、大臣极其反对自己了,自己的皇位依然受到内部势力的威胁了,这和单纯的农民起义性质不同,隋炀帝感受到朝廷内部的反对实力,所以他必然要尽快且狠毒的扑灭杨玄感的反叛以及其引起的各地反叛,不然的话,局势可能向着自己控制不了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前提下,隋炀帝对于吐万绪拒不出征的行为,自然开始起疑心,“吐万绪什么意思?也心有反义吗?”所以吐万绪被帝王猜疑被免职,这算是隋炀帝一次合理的猜忌。

此时就是王世充的机会了,隋炀帝让王世充接替吐万绪的位置继续征讨刘元进等势力。

《资治通鉴.隋纪六》帝更遣江都丞王世充发淮南兵数万人讨元进。世充渡江,频战皆捷,元进、燮败死于吴,其馀众或降或散。

《隋书.王世充传》充募江都万余人,击频破之。每有克捷,必归功于下,所获军实,皆推与士卒,身无所受。

王世充接任后,频频击败刘元进、朱燮,这让隋炀帝看到了王世充的军事能力,而对王世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得到隋炀帝的赏识,而是掌握到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在乱世中,什么都没有手握一支军队更有用。

为了平叛,隋炀帝是放权给王世充的,王世充在江都附近,也就是淮南地区募集了万余士兵,在平叛过程中,王世充是尽可能的恩养这支部队啊,功劳给部下,赏赐缴获也给部下,这让这支部队成为了王世充的私兵,而不是隋朝的士兵,这些淮南子弟也成为王世充打天下的资本。随后在大业十年,王世充击败了孟让,这让隋炀帝更加信赖他。

同时王世充还是一个“演员”,活脱脱的给隋炀帝上演了一场催泪大戏。

《隋书.炀帝纪》(十一年)八月乙丑,巡北塞。戊辰,突厥始毕可汗率骑数十万,谋袭乘舆,义成公主遣使告变。壬申,车驾驰幸雁门。癸酉,突厥围城,官军频战不利。上大惧。

《隋书.王世充传》充尽发江都人,将往赴难。在军中,反首垢面,悲泣无度,晓夜不解甲,藉草而卧。帝闻之,以为爱己,益信任之。

隋大业十年,隋炀帝依照惯例,北巡长城时,被突厥大军所围,这多少有点当初汉高祖被匈奴人围在白登山的意思,隋军无法突围,隋炀帝心里慌了,急忙求援,王世充成为各路北上救援的将领之一,在行军路途上,王世充可以说是“因为心系隋炀帝安危”,每日茶不思饭不想,大哭不止,像是极其自责,为何自己没有护佑在隋炀帝身边一样,而这些事情,竟然让隋炀帝知道了,隋炀帝得知后,那是差点就信了啊。

隋炀帝是暴君也好,是昏君也罢,但他不是个傻子皇帝啊,帝王是不会真的相信某一个人的,帝王之相信权衡之术,王世充得到隋炀帝的看重,只能说是王世充的表演效果得到了隋炀帝的回应,隋炀帝知道王世充还依赖于自己,同时处于可控状态,在隋末的局势下,隋炀帝只能用更多王世充这样的人,也就数处于自己可以控制且依赖于自己的人,如果局势稳定,隋炀帝有很多办法处理掉王世充这样的人。

但是后来李密的瓦岗军逐渐壮大,并威胁东都洛阳时,给了王世充脱离隋炀帝掌控的机会,眼见中原之地义军之势越发扩张,已然威胁到洛阳的安全,更主要的是切断了留在江都的隋炀帝和关中的联系,所以剿灭李密的瓦岗军势在必行,此时王世充受命北上,但他不是各路隋军的统帅,老将军薛世雄,他本来是驻守在涿郡,大概位置就是今天的河北涿州,薛世雄奉命率数万燕地精兵南下剿灭李密,但行军途中遇到了问题。

因为在河北之地有另外一支壮大的义军,也就是窦建德所部,可以说窦建德并不是薛世雄的主要目标,但是当到了河间的时候,给的隋军开始向薛世雄靠拢,而窦建德所部大多示弱后撤,这让薛世雄认为窦建德没事什么能耐,在河间停留时,不排除薛世雄有先歼灭窦建德在南下打李密的想法,可是没想到尴尬了。

《隋书.薛世雄传》河间诸县并集兵,依世雄大军为营,欲讨窦建德。建德将家口遁,自选精锐数百,夜来袭之。先犯河间兵,溃奔世雄营。时遇雰雾晦冥,莫相辨识,军不得成列,皆腾栅而走,于是大败。

薛世雄被窦建德击败了,除了薛世雄轻敌没有设防外,最主要的是,那些依附于自己,在自己主力部队大营外扎营的隋军,没有抗住窦建德的突袭,发生溃败,冲进了薛世雄的大营,直接导致薛世雄无力组织部队抵抗,发生全局溃败,薛世雄老将军最终逃回了北方,最终是愤恨而终的。

薛世雄的意外,让王世充成为了河南之地各路汇集隋军的新任统帅,这时王世充的心思可就变了,作为一个早有野心的人,他应该预示到了隋朝亡国在即了,既然已经脱离了隋炀帝的掌控,而且隋炀帝还给予了自己统帅河南之地隋军的权力,能不干点什么吗?

《旧唐书.王世充传》又遣就军拜世充为将军,趣令破贼。世充引军渡洛水,与李密战,世充军败绩,溺死者万余人,乃率余众归河阳。

面对隋炀帝的催促出兵,王世充最终战败于李密,但是打了败仗的他没有南撤,而是西逃,跑到了河阳,位置在洛阳城西北,他要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一旦南撤,逃不了一条路,那就是被隋炀帝问罪赐死,自己之前多么受宠都是没用的,所以王世充给自己暂时寻找了一位新主人,也及时洛阳城那位越王杨侗。

《旧唐书.王世充传》时天寒大雪,兵士在道冻死者又数万人,比至河阳,才以千数。世充自系狱请罪,越王侗遣使赦之,征还洛阳,置营于含嘉仓城,收合亡散,复得万余人。

这就是王世充秀操作的时候了,自己打了败仗要请罪,但是他特意向越王杨侗请罪,而不是隋炀帝,这那里是请罪啊,这就是投诚表啊,王世充这是试探越王杨侗的意思,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自己开罪,越王杨侗是个合适的人选,毕竟洛阳深受李密瓦岗军的威胁,急需外力支持,王世充就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虽然打败仗了,不过还是能够收拢溃兵的,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实力,个人猜测,当时两人应该是一拍即合,越王杨侗也没少给王世充说好话,隋炀帝最终也没有惩处王世充,不然王世充难逃一死啊。

而进入洛阳城的王世充,虽然是“外来户”,在洛阳城没有势力支持,但是不亚于潜龙入海啊,江都之变,隋炀帝被杀更是给了王世充机会,他也是通过一次兵变,诛杀了元文都等对立势力,架空了已经被拥立为帝的,皇泰主杨侗,并击败了在和宇文化及的战争中,消耗实力的李密,实际掌控了洛阳周围,进而掌控河南之地,成为了一方霸主,事业也达到了巅峰,后面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就是李唐一战灭掉王世充和窦建德的统一战争了。

总的来说,王世充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早期摸透了隋炀帝的心思,阿谀奉承,得到隋炀帝的青睐,而在隋末平定叛乱的战争中,王世充也是能够碰到天赐的机遇,抓住机会的王世充,最终脱离了隋炀帝的掌控,并在洛阳割据称帝。

参考资料《隋书.炀帝纪》《隋书.王世充传》《隋书.薛世雄传》《隋书.杨玄感传》《隋书.吐万绪传》《隋书.观德王杨雄传》《隋书.韩擒虎传》《资治通鉴.隋纪六》《旧唐书.王世充传》

隋末枭雄王世充,本有机会逐鹿天下,三个致命原因让好牌打稀烂

王世充是隋末枭雄之一,其势力曾经遍布于整个中原地区。他曾拥兵五十万,多次与山东瓦岗寨义军作战。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中原霸主,最后却被唐太宗李世民击败,而且还败得非常惨。那么,王世充是怎样走向灭亡的?他为何会败得如此之惨?

和宇文化及、唐高宗李渊一样,王世充从一开始也是隋朝的官吏,不过,他和李密等人不同,王世充并非关陇士族出身,而是地地道道的寒门子弟。王世充在起兵之前,曾经跟随隋炀帝杨广南巡扬州,后来,由于瓦岗寨起义的爆发,隋炀帝才调其到洛阳辅佐越王杨侗主持平叛。

洛阳是隋朝的中心,隋炀帝也对该地是非常重视,早在隋文帝时期,洛阳附近就筑有洛口仓、黎阳仓等大型粮仓,这两处粮仓所屯积粮,足够支撑隋军十年之用。瓦岗寨起义爆发后,洛口仓和黎阳仓先后被瓦岗军占领,为了夺回这两处粮仓,隋炀帝遂调王世充辅佐越王,并长期与瓦岗军对立。

在与瓦岗军的对峙中,王世充逐渐掌握了洛阳的大权。当李密败亡后,王世充就兼并了整个中原地区,当时,他收降了瓦岗军的许多部下,就连单雄信、罗士信、秦琼等一批骁将也归属到了王世充的麾下。

王世充兵力雄厚,完全有能力一统中原,可惜的是,他割据洛阳没几年,就败亡于李世民的手里。这样一个枭雄,未免让人觉得可惜。王世充之所以败亡的会如此迅速,其实和他本人的品性是脱不了干系的。王世充败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王世充篡位登基,不得人心。王世充本来是越王杨侗的部下,可惜的是,他自强大后,却并没有将越王放在眼里。王世充心高气傲,在隋炀帝被杀的同一年,他就废黜了越王杨侗,而自己则登基为帝。其这一举动,使得本来归属于他的前隋官吏大失所望。缺乏了朝臣的支持,王世充自然会迅速走向败亡。

李渊登基,是隋恭帝杨侑有意为之,并没有像王世充那样强制胁迫,而王世充呢,则完全是逼王退位,这样一个权臣,自然是不得人心。故而,虽然李渊和王世充同属篡位,但前隋官吏对于他们二人的态度却大不一样。在隋朝官吏看来,李渊的皇位最为牢固,因而他走了正常的禅让程序。

其次,王世充本人的品性导致了部下离心离德。王世充个人人品欠佳,其经常以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不过,他的这些做法却导致了将士的不满。王世充赏赐缺乏公平性,且无慧眼识英才的本事,秦琼、罗士信等人正是看透了王世充的这种做法,才转而投效大唐。

最后,王世充以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天下还没有归附,王世充就以残酷刑法施暴于群众,其自然无法获取民心。反观唐朝李渊,赏罚分明,仁义之名远播四海,且将士齐心,上下归附,统一的天平很自然的便向唐朝方面倾斜。

王世充本人面对的是唐朝足智多谋的宗王李世民,虽然王世充有一定的军事才略,但是他和李世民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军事统帅的素质,往往能决定战场的胜利,王世充这一点不如李世民,也就导致了他无法统一全国。

郑国的衰亡是时势所致,当唐军围困洛阳且击败王世充的援军窦建德之后,郑国就已经丧失了突围的绝好机会,在内外交困之下,王世充只能开城投降,其最终也在唐军的打击下走向了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