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古人思乡的诗句(古人思乡的句子)

古人思乡的诗句(古人思乡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上部」最美30首思乡诗:举头望明月,一句一断肠

乡愁是每一个异乡人心中最深沉的长情。古人漂泊他乡,或游历山川,或谋求仕途,或因贬赴任,或探亲访友……目睹异乡的风物时,免不了触发对老家的人和事的念想,继而凝聚为一团乡愁,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痛入愁肠的思乡诗。

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既指伤离惜别的《折杨柳》曲,又指送别时折柳习俗。因为“柳”谐“留”音,所以折柳送行表示别情。俞陛云先生在 《诗境浅说续编》 评价李白此诗:春宵人静,闻笛韵悠扬,已引人幽绪,及聆其曲调,不禁黯然动乡国之思。

2.《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呢?

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作此诗。南宋许顗《彦周诗话》点评: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3.《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时,为长安的妻子写此七言绝句,曲折深婉,余味无穷。

您问我归期,日子实难说准,今夜巴山淅沥的雨涨满秋池。何时回到家乡,我们共剪西窗烛花,诉说我在巴山雨夜的思念。

4.《杂事》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您从我们家乡里来,一定了解老家的事儿吧。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那一树寒梅开花了没有?

安史之乱之后,王维久在异乡,他乡遇故知,故作此诗。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诗:“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王摩诘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引人生出无穷遐想。

5.《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即是天涯,我竭力眺望天涯却未曾看到我的家。正在恼恨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谁想重重暮云又把青山遮掩。

“已恨”二句运用古诗词透过一层、加一倍写法,层层深入推进,将思想感情发挥到极致。如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是如此。

6.《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简单十字,道不完说不尽的是亲人的思念牵挂,反复默读令人泪目。

明初文网森严,袁凯历仕二朝,处境险恶。家书中亲人切切的叮嘱,有对袁凯的深切思念,也有对亲人安危的担忧。后来袁凯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

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秋,二十六岁的李白卧病于扬州旅舍。九月十五日夜,月明星稀,李白抬头望见天上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随口吟出传诵千古的《静夜思》。

《增订唐诗摘钞》点评:思乡诗最多,终不如此四语真率而有味。此信口语,后人复不能摹拟,摹拟便丑,语似极率,回环尽致。

8.《吐蕃别馆月夜》唐·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

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穷荒之地的十五夜月,此时也应照在我故乡的家中。转身侧卧躲在暗影里,我不忍看那圆圆满满的月亮。

贞元二十年(804年),吕温随御史中丞张荐出使吐蕃,留居一年有余,此诗当作于此期间。月圆人不全,所以才不忍看见十五的月亮。

9.《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夜来”一句即说昨夜乡愁绕床,以至于梦见自己束装登上归途。可是“不到”一句笔锋突转:还没走到桐庐,天已经亮了,梦也醒了。

桐庐在方干故乡新定的紧邻北面,快要到家却梦醒而化,愈实而愈见模糊影响,愈显其怀乡惜梦之情思萦回。

10.《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中月映地白树栖昏鸦,寒露悄然无声沾湿桂花。今夜圆月当空人尽瞻望,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谁家?

明明是诗人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蕴藉深沉,委婉动人。

11.《客中夜坐》明·袁凯

落叶萧萧淮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半夜三更的沥沥细雨中,突然听得一声鸿雁啼叫,怎么能不叫行路之人断肠流泪呢?

此诗大约作于明初的首都南京,诗人因情会景,复因景生情,进而以景显情,将欲归乡不得,极其凄清冷寂的心境渲染淋漓尽致。

12.《长安秋夕》唐·戎昱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昨宵”二句是说昨夜西窗下做了一梦,梦中到了故乡荆南地界。这与方干的“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意同,乡愁太浓,以至于梦归故里。

戎昱一生流落,仕途蹭蹬,就像他在诗里所写的那样:“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但戎昱并不颓废,《唐才子传》说他:“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着从北边南飞的大雁回来。故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呢?

江总晚年归乡,从长安南归到达江都以后,路过薇山亭时,正值重阳节,有感而发写下此诗,抒发思乡欲归的急迫心情。

1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若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他与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15.《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宋之问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写下的此诗,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

[上部完,下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