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描写山高大的优美句子10字(描写山高大的优美句子)

描写山高大的优美句子10字(描写山高大的优美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唐风显字》24...............山

字形

“山”由“山”一个部件组成,仅“山”一个独体部分,属独体结构。“山”表现的就是有着三座峰头的山峰,即山峰的象形。

字源

甲骨文中,“山”的形状像是在地平线上连绵起伏的、有着三座峰头的山峰,其峰几近等高,由此含有“山峰”之意。而在金文中,其形状变为了“山”的剪影,其中落下的线条也不再到底,但仍是“山”之形。篆书里,“山”的左右两峰被淡化,演变为单线条,只突出了中间的主峰。到了隶书,“山”字则完全没有了峰岭,但主峰仍是被强调了出来,中间高,两边低,看上去格外的突出。而楷书又在隶书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变形,逐渐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楷书形体。

字解

《说文解字》中讲:“山”字是一个独体字,而从其字源便可以看出,“山”也是一个象形字。“山”由其形发展而来,故“山”字最开始的意思就是连绵起伏的山峰。现在的“山”主要还是指“山峰”,另引申为形状、声音有着像“山”一样磅礴气势的事物。所谓“父爱如山”即是如大山般伟大的父爱。“山”是自然界中一个雄伟的存在,却也承载了“大气、沉稳和厚重”,被我们放在内心深处,可以用来收敛自己的锋芒,沉下自己的内心,因此“山”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字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出自寇准的《咏华山》。“山”字现在仍是指“山峰”,高大雄伟的山峰,不因天地万物而动摇,直指天宫,始终毅然地屹立于天地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耸入云,无与伦比。可见其力量巨大,且沉稳而坚毅。“山”字的深层内涵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思维拓展

酒与污水定律

概念: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案例: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各方面混乱的单位,尽管他始终保持“英雄本色”,但终究会被其周围的环境所吞没,起码会被那些“污水”染上些“杂色”。相反,如果一个无德无才的多事者,他能将一个团结、高效的单位很快地变成一盘散沙。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名利心理,工作中当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他人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撞时,当自己的愿望未得到满足时,当与别人相比较无论在仕途的提拔、职称的晋升、荣誉的表彰和福利的待遇等方面得失不当而造成心理的不平衡时,难免要发泄,要向领导讨个说法,要闹个天翻地覆、甚至鱼死网破。二是我们的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我们的组织原则是建立在“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能进不能出,不能用也得用”的基础上的。即使明知他是“害群之马”, 也无法将之分离“马群”之外,即使明知“这条鱼腥了一锅汤”,也没办法捞出这条“鱼”去保持“汤鲜”。处理解决这类现象的办法只能是相互理解、相互妥协和最终容忍。因此,原有的那种理性的凝聚力、团结、向上进取的工作作风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被腐蚀,最终被瓦解。

启示:一个人的品质是多年养成的,企业就是在用人,不需要再背育人的义务。不合适的,不能融入企业文化的,尽快使之离开,对企业是一个好处,对当事者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作者:唐坚)

《唐风显字》24...............山

字形

“山”由“山”一个部件组成,仅“山”一个独体部分,属独体结构。“山”表现的就是有着三座峰头的山峰,即山峰的象形。

字源

甲骨文中,“山”的形状像是在地平线上连绵起伏的、有着三座峰头的山峰,其峰几近等高,由此含有“山峰”之意。而在金文中,其形状变为了“山”的剪影,其中落下的线条也不再到底,但仍是“山”之形。篆书里,“山”的左右两峰被淡化,演变为单线条,只突出了中间的主峰。到了隶书,“山”字则完全没有了峰岭,但主峰仍是被强调了出来,中间高,两边低,看上去格外的突出。而楷书又在隶书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变形,逐渐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楷书形体。

字解

《说文解字》中讲:“山”字是一个独体字,而从其字源便可以看出,“山”也是一个象形字。“山”由其形发展而来,故“山”字最开始的意思就是连绵起伏的山峰。现在的“山”主要还是指“山峰”,另引申为形状、声音有着像“山”一样磅礴气势的事物。所谓“父爱如山”即是如大山般伟大的父爱。“山”是自然界中一个雄伟的存在,却也承载了“大气、沉稳和厚重”,被我们放在内心深处,可以用来收敛自己的锋芒,沉下自己的内心,因此“山”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字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出自寇准的《咏华山》。“山”字现在仍是指“山峰”,高大雄伟的山峰,不因天地万物而动摇,直指天宫,始终毅然地屹立于天地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耸入云,无与伦比。可见其力量巨大,且沉稳而坚毅。“山”字的深层内涵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思维拓展

酒与污水定律

概念: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案例: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各方面混乱的单位,尽管他始终保持“英雄本色”,但终究会被其周围的环境所吞没,起码会被那些“污水”染上些“杂色”。相反,如果一个无德无才的多事者,他能将一个团结、高效的单位很快地变成一盘散沙。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名利心理,工作中当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他人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撞时,当自己的愿望未得到满足时,当与别人相比较无论在仕途的提拔、职称的晋升、荣誉的表彰和福利的待遇等方面得失不当而造成心理的不平衡时,难免要发泄,要向领导讨个说法,要闹个天翻地覆、甚至鱼死网破。二是我们的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我们的组织原则是建立在“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能进不能出,不能用也得用”的基础上的。即使明知他是“害群之马”, 也无法将之分离“马群”之外,即使明知“这条鱼腥了一锅汤”,也没办法捞出这条“鱼”去保持“汤鲜”。处理解决这类现象的办法只能是相互理解、相互妥协和最终容忍。因此,原有的那种理性的凝聚力、团结、向上进取的工作作风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被腐蚀,最终被瓦解。

启示:一个人的品质是多年养成的,企业就是在用人,不需要再背育人的义务。不合适的,不能融入企业文化的,尽快使之离开,对企业是一个好处,对当事者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作者:唐坚)

山的巍峨和峻伟,山的壮美和灵秀,值得我们崇敬和攀登

山 的 颂 歌

作者:杨志河

山有灵性,水有水韵,人有期昐,万物不朽,此乃天地之造化,自古如此,概莫能否。我秉持“天地山川,馈我以无穷,我还山河,以厚重回报”之理念。立足于天地间,然有几十年,对每一座攀登过的山都怀有深深的敬意,对每一座养育过我的山都怀着感恩之情,山与我有不解之缘,这种情愫萦绕于胸,伴我走过人间风云际会,品尝生活之艰辛,这也是人生的另一种高度和风景。

老家是山区,小时候面山而居,所见之山都是极普通的梁卯之山,既不是名山,亦无大川。家乡的山与祁连山遥遥相连,它横亘在西部广袤大地上,千百年来守护着家乡,以其宽广的胸膛遮风挡雨,防风沙侵袭,涵养土地,浇灌田野,它有母亲一样的胸怀,是我挚爱的山。

山就是我们的邻居,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朝夕相处,与山对话,山水共情。观山之巍峨,揽山之秀丽,山给我以绿树葱茏、鸟语花香、雄伟高大;我依山而获得生存、放牧牛头、耕种收获,颇感满足;烦闷时爬山散心,山中有珍宝,山中有云朵,山海悠悠,带走我那青春时的忧郁苦闷时光,多么值得怀念啊!

老家的山极富有风骨,给我以多姿绰约的色彩。那些山经过岁月风霜雨雪凋蚀,经过一代代人的坚守和养护,山中深藏精彩故事,包含博大人的情怀。那里的山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军事通道,古代征战之地,到处散布着战场遗迹:如古长城、烽燧台、山顶堡垒等随处可见。这一切,构成了历代兵家为争夺地盘,血染沙场的悲壮情景,如果走近,就会听到杀伐之声不绝于耳。还有,这里是西路红军五军与马家匪军遭遇战的战场。那场激烈悲壮的战争硝烟虽然散去,但直令遗留在那里的烈士墓,还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残酷,无数红军战士失去年轻宝贵生命,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那些看似普通的山,其实是革命先烈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值得我们敬仰和珍惜。

山有多厚重?我仰慕山的深沉和质朴情怀。山的确有重量,那是压在人们心头的砝码,会跟随你一生。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人,都经历过苦难的岁月,对山的看法有一种不同的理解,经常在老辈人的叹息声中,能够感受到山一样的沉重。你看那些贫困的人,都称自己身上有山一样的重担;你看那些日理万机的人,都称自己身上挑着千钧重担;你看那些即将离开人世的人,他在走之前似乎轻松地说一声:“终于解脱了”。这是无形的山,也是有形的人生所能承受的重量。

可是,我眼中的许多乡亲们,终其一生与山做伴,面孔被山风吹的熏黑,手脚像干枯的树皮一样,但腰板挺直得如山一样。他们有山的尊严和,也有山的沉默和坚毅,他们坚守贫瘠的土地,坦然面对生活施加的诸多磨难,平静地面对平淡生活,坚守和独享寂静的山间快乐,在这纷繁喧嚣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耕作生计,他们笑对生活的态度,给我树立了山一样的榜样,让我为之心生敬意。

人生而在天地间,都要面对重重阻隔的千重山,万重浪,敢于面对强者的选择。来自西部的我,无论身份如何变换,经历如何维艰,住进什么样的房间,走过什么样的地方,内心依旧堆积着如山一样大风拂不去的黄土。我时常觉得自己如同老家山坡上的一棵树,深情而固执地把根深扎在黄土之中,飞翔的树叶如今飘落得很远,也许此身难以回去了,但我知道我心里还留有老家山上的树影,山中的河水流过,那是根脉联着的深情,也是千古不变的对话和遥望。

当年,我从老家的山村中走出,是那样的年轻帅气。一身军装,一身英气,没有回头,一路往前走。就这样带着满身风尘,在人生路上匆匆赶路。这一路无论是过险滩还是走平路,我历经风霜雨雪,大海星辰,甘苦自知,生活给我苦痛,我还生活以琼浆。既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也没有放弃过信念,那如山一样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就是因为背后有家乡山一样的父母支撑,还有无数我熟悉和深爱着的亲切的面孔在关注着我,让我一往无前,奋不顾身。

当然我知道,浮现在眼前的山乡是苍老的风景,除了给我许多苦难的背影,它给不了我想要的东西。但毕竟是在那块土地上生活了十多年,青春的梦想留在那里,生命的根在那里,与那里有着千丝万缕的割不断联系,这也许就是故乡的情结吧。我虽然时常要逃离山乡,但逃不出对那里山村的特别感情:这是因为,我知道每一座山都有一个亲切的名字,哪些名字如同我的父老乡亲们一样,同着我一路行走,它们是我负重的影子。每一座山都是心中对应的符号:那些在山顶的树,雨中的花,还有夕阳下的落日,就是家乡一座山的化身,一直跟随我人生的旅途,若隐若现。某种意义上说,我和乡亲们都是山的守候者,我更是大山的孩子,是那样地怀着对山的思念和感激,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寻找一个在异乡安顿灵魂的地方,一个与山有故事的地方。

与山相伴,是不解之缘,也是痛苦之缘。小时候所居山村中,并不觉得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在山中成长、上学、劳作,在山路上欢度童年时光,在山间沟壑中寻找自己的快乐人生,也在山乡大地上收获丰硕成果,熟知山的样子就如熟悉自己的面孔一样,对山觉得真的亲切。山村生活就就是我的整个世界,命运相关,永远不能忘怀。

后来离开了家乡,走出了山村,走向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看到的山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大。这让知道了什么叫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再也不能把家乡的山当作高峰来看待。

走进军营,我人生面对的第一个高度还是山。当新兵时,乘坐着那老旧的绿皮火车,还是闷罐车,哐当了几天几夜,才到达那个叫武山县山丹沟的地方,开始与大山做伴的军营生活。那一路都是穿行在黄土高原的山梁深沟中,我真是见证了连绵山脉的那种气势磅礴。

武山属陇右地区,这里有西秦岭的山脉,连绵的群山,贯穿东西走向。我们驻扎地山上是开阔的沟壑平地,山下绿树成荫,河水奔流,人烟希少,是个天然的隐避之地。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建设,这里隐藏着一个重大的国防工程---就是洞库建设。建设者是一支从朝鲜战场转战而来的部队,训练有素,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也参加过许多危难抢险救灾工程。他们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在这里进行“深挖洞,广积粮”的战略储备工程。

我们来到这里,为接力进行工程施工的后续力量。经过短暂的新兵连训练,就投入了施工作业。山丹沟的山都是粉化岩结构,黄土与片石相混的地质,土质松软,掘进时常会出现滑坡、泥石流、冒水、大面积塌方的事故。我们就是在这样极度危险的环境下施工,开掘条条军用的战备洞库。整整三年时间,我在这里生活、战斗,其实没有什么兵的样子,就是一群普通的民工,甚至还不如民工,因为民工有休假的权利,我们没有。我们的口号就是“革命加拚命,青春献军营,每天施工不停步,早日完成国防大工程”。

当年进行这样伟大的工程,不像今天,我国是世界“基建狂魔”,现代化装备力量超强。那时依靠着简单的施工工具、简陋的施工场地、完全凭着人们的冲天干劲,在与大山进行决战。在这个山沟,当年奋战的部队指战员和当地百姓,有几千人参加大会战。据统计,国家投资上亿元的资金,这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不小的大工程了。我们每天除了汗水和着泥水的干活,还有生命危险的考验。就在我们身边,亲眼看到有不少的战士生病倒下,还有一些战士、民兵光荣牺牲。他们为施工献出了青春和生命,得到几百元的抚恤金,生命永远留在了山丹沟,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加紧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我们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艰巨任务。在大山中树立起了一面敢于向任何困难宣战的辉煌旗帜。跟随着这面旗帜,我们还转战过许多地方:平凉峡门沟、宝鸡东口、青海战备库房、天祝黄水沟等重大国防军事工程,为国防战备工程奉献了全部力量。

在面对大山时,敢于挑战,勇于奉献,是我们不变的坚强决心。大山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也铸造了我们不屈的精神品质。

走的路多了,登的山多了,对山的领悟就有了更深一层。这一生爬过的名山,虽然屈指可数,与那些登山爱好者相比,与那些以山为职业的地质工作者相比,只能算作一个匆匆过客。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风景独秀的山、以文化蜚声在外的山,还是道家、佛家香火鼎盛的山,都让我激动、叹服、敬仰、赞颂,这是一种对山的情怀,也是对山的执着意念的表达。

人类的所在境地,无论山巅还是低谷,都被先驱们踏遍了,人类的一切都已经被前人关注过了。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我不为智者,只对山有特殊的感情。无论是家乡的无名山,还是祖国的名山大川,无论是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山塬,还是青藏高原荒原上的连绵群山,还有戈壁沙漠中的沙海美景,我都喜欢视野里充满山的时候,喜欢从不同的角度端详山的美景:用平视的眼光,用俯瞰的角度、用仰望的姿态,用远眺的视野来与山对话,或用摄影的镜头,或用文字的表达,记住曾经到过的每座山川的风景,深深珍藏于心底。

山是多好的大山,川水相连才是最美的风景。我愿意站在山梁上远观,看那山野上苍茫无际的阳光,在丝丝缕缕风中感受被无情剥蚀了的岁月。就这样,一个人有时静静地站在山头,沐浴阳光,聆听风雪,笑对风霜,曾经的过往都是浮云,唯有岁月孕育的花朵绽放在心田。特别是秋冬季节,在西风呼啸的山风中,远眺着脚下那干涸的山野,衰草在寒风中瑟瑟抖动,天地一片苍茫,唯有山傲然屹立着,注视着这变幻无际的风云,深情地守候着这片多情的土地。在天地间生存,许多生命不是一个人的生命,也不是一个群体的生命,而是一切生命的依托之地。山不辞垒土,为其高也;海不择细流,为其大也,敬仰山、歌颂山、攀登山是我一生的爱好。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还有许多没有爬过的山,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决心放心手头的事,跟随着有相同志趣的伙伴去旅游,把生命最后的时光留给与山相处的时刻,我想那一定是我最幸福的晚年生活。

说明:定于2023年5月10日,到年轻时曾经当兵战斗过的驻地,武山山丹沟重走回来而作。

你好,岳麓山

杨淑岚

去年这个时节,我第一次以一名管理者的身份走进岳麓山。一年之后,我第一次提笔来书写岳麓山,书写一年来我对这座山的感受、思考和情怀。也许我还没有真正读懂岳麓山,但我已经把自己融入了这座山,感受他的呼吸与脉动,传承他的思想和灵魂,焕新他的容颜与精神!

走近四季美景

初夏,我走近岳麓山的第一站是清风峡中的爱晚亭。中国成立100周年重新修缮后的爱晚亭依然生长在一片深翠欲滴的风景中,翘角飞檐的每一根线条都那么自然生动,碧绿的琉璃瓦搭配着猩红的亭柱格外醒目却又十分和谐。清风泉的亭子上有清代著名学者魏源题写的楹联,“峡里清枫,云中白鹤;山间明月,岭上清风。”在一道矮矮的篱笆墙上,我看到一片开得正盛的红蔷薇,绵延近百米如同一条长长的织锦,前方是两棵高大的枫香树,茂密的树叶遮挡了阳光,几丝微风吹过来,顿感暑气全消。

深秋的岳麓山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为全国四大赏枫基地之一,岳麓山的红枫久负盛名。爱晚亭两侧的枫树很小,但红得肆意,这是一种名为鸡爪槭的枫树,春天的时候它是鲜红色,夏天在光合作用下却慢慢变绿,秋天随着气温降低又变成了深红,然后才慢慢枯萎,开始新的四季轮回。

去年长沙的冬天只下了一场不痛不痒的雪,但海拔并不高的岳麓山,雪却下得洋洋洒洒。峰顶有些树枝结冰了,晶莹剔透如玉;屋檐上也挂上了长短不齐的冰凌。在雪花飞舞中俯瞰山下的城市和漂浮在湘江的橘子洲,如梦幻般仿佛离这个尘世已经很遥远。

春天的岳麓山和橘子洲,是从报春的梅花开始的。春节刚过,麓山茶园里的梅花就三三两两地开了,有粉色的、有白色的,空气中弥漫着梅花淡淡的清香。橘子洲头,春天的小火车徐徐驶来,赏梅季如期而至。在青青草地的映衬下,高大的梅花树上开满了浅红、绯红、玫红的花瓣。等到几场春雨过后,几番云雾缭绕,岳麓山上的植物们开始慢慢苏醒,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出了嫩嫩的树芽,整座山似乎都年轻了几许。

在这一年里,我还领略了太多岳麓山橘子洲的美好:秋天的云麓宫前,金黄的银杏铺满了地面,慵懒而闲适的下午,穿汉服的游客们坐在树下,仿佛从久远的过去穿越而来;夏日凌晨三点的观日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坐在台阶上,为心爱的人拍下太阳从对面城市的大厦后冉冉升起的美照;夏夜的橘子洲,游客们沿着滨水栈道迎着江风向洲头走去,一边欣赏东岸璀璨的灯光秀,感受着长沙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望月公园300余株山樱花烂漫绽放,如云似雾,惹人沉醉;咸嘉湖公园的北面,总有白鹭从长着水杉和鸢尾草的水面振翅飞出,打破水面的宁静。

这四季的麓景,是大自然赐予长沙人民的礼物,而我们有幸来呵护它、涵养它。

触摸湖湘文脉

在我初任岳麓山管理岗位的第一天,领导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就收到了一位对岳麓山有着特别情感的学者的来信,他说:“巍巍麓山,海拔三百公尺有余,而其文化的标高堪与岱宗媲美,蕴含了辛亥革命文化、抗战文化、中国书院文化,座座名山何出其右?于我湖湘更是集风雅颂于一体、儒释道于一麓煌煌之大观也。”并嘱咐我:“能于此间漫步、思索、工作、服务,创新性保护、创造性转化,使命神圣而责任重大。”这封饱含着期待和嘱托的来信,让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分量!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35.2平方公里,含8个单元景区,其中岳麓山、橘子洲是最核心的单元景区,它们和岳麓书院、新民学会一起联合申报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了更好地读懂岳麓山的文化底蕴,我邀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主任、青年长江学者殷慧教授为向导,一同沿着自卑亭—清风峡—道中庸亭—极高明亭—禹王碑,重走朱张古道。

麓山古游道从“自卑亭”开始。自卑亭最早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得名于《中庸》中的“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自卑亭掩映在古树之中,色彩淡雅,安静含蓄,却又端庄大方。“卑”是低处之意,登高要从脚下的第一步走起。学子在进入书院前先过自卑亭,除了歇脚休息,更有摆正心态,放下贡高傲慢之气,以谦逊敬畏之心进入书院学习的含义。

沿登高路顺道而上,就看见耸立的岳麓山南大门,有一著名女书法家周昭怡书写的巨幅对联:“学正朱张一代文风光大麓;勋高黄蔡千秋浩气壮名山。”岳麓山上的朱熹张轼开创的会讲之风,和黄兴蔡锷为中国走向共和创立的不世功勋,光照巍巍岳麓,气壮大美河山。

进门往右沿书院围墙往里走一小段,就到了清风峡。峡谷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峡谷下方是岳麓书院,往上就是古麓山寺和云麓道宫,儒释道在此集结。此处是文化的“风水宝地”,山水环绕,风景秀丽。正是在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相互融合下,才有了岳麓山文脉的长盛不衰。

蜿蜒古道,曲径通幽,踏着石板拾阶而上便可以看到道中庸亭遗址和极高明亭遗迹。“道中庸”“极高明”得名于儒家经典《中庸》第二十七章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亭位于山的顶部,道中庸亭位于山腰,自卑亭位于山脚,可分别对应儒家“天”“地”“人”三才。

在岳麓山云麓峰左侧的山峰上,禹王碑掩蔽在苍崖翠树之间,它与黄帝陵、炎帝陵共同在文物保护界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相传此碑为颂扬夏禹遗迹,故又称之“禹碑”。明代吴道行《禹碑辨》云:“考吴越春秋, 载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 授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照此种说法, 碑文是一部“金简玉字”的“治水天书”。

殷慧教授沿着朱张古游道串联讲解,既融汇湖湘传统文化,也结合现代生活哲学,让我第一次对岳麓山的历史文化有了如此深入的了解,看来这“半部湖湘史”还值得我去细细体会和挖掘。

在景区金牌讲解员冯叶的带领下,我来到橘子洲头,感受“长岛人歌动地诗”的洲岛魅力。长沙人自唐代始便在此开垦,杜甫曾为此写下了“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诗句。潇湘八景中,最有苍凉悠远之境的是“江天暮雪”,冬日黄昏,站在橘子洲尾的拱极楼远眺,宁静的江面上大雪纷纷,天地无声,江天一色,世间万物寂寂无声,唯有钓鱼人披着蓑衣归去。

近代长沙橘子洲开埠带来了湖南交通的便捷、长沙海关更是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1914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他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尤爱游泳,经常邀集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等进步青年到橘子洲游泳,有时露宿沙滩,在当空皓月下,畅谈人生,纵论国事。1925年,重游橘子洲,挥笔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长沙》,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84年后,橘子洲青年艺术雕塑落成,一代伟人“重回”长沙,再次独立橘子洲头,见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沧桑巨变,感受这座千年古城散发的蓬勃朝气。从此,橘子洲成为蜚声中外的“天下第一洲”。

走读岳麓山和橘子洲,我发现这里简直就是历史文化资源的宝库,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岳麓山和橘子洲的灵魂?半年之后,在和几位历史文化专家的共同探讨和梳理下,我们从岳麓山橘子洲丰富的文化资源“宝藏”中整理出了“五个一”:

一座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1700年前,古麓山寺成为佛教入湘的第一座寺庙,被誉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对云绝顶犹为麓,求道心安即是宫”,1147年,云麓道宫在岳麓山顶建成,列为道教第二十三洞“真虚福地”。1167年,理学家大师朱熹与岳麓书院主教张栻讲学论道两月有余,留下了千古佳话——“朱张会讲”,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条弦歌不绝的千年文脉。从“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岳麓山“兼融并蓄”,到清代从这里走出的湖湘人才“经世致用”理念,再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岳麓山下人才辈出。如今,山下已聚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30余万大学生,构建起全国少有的“景区、校区、城区、园区”联动的文化综合区,使千年文脉得到赓续并焕发青春光彩。

一群引领时代的湖湘英杰。“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史”。岳麓山下涌现了以魏源等为代表的经世改革派;以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领导者;以谭嗣同等为代表的维新变法志士,以、萧劲光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岳麓山上遍地是英雄,有“无公则无、有史必有斯人”的辛亥领袖黄兴,“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的护国元勋蔡锷,被誉为“中华开国元勋”的蒋翊武等等。他们,让这里成为湖湘人文的精神高地。

一段“同学少年”的青春足迹。约一个世纪前,青年在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爱晚亭“文明精神、野蛮体魄”;在岳麓书院找到“实事求是”真理。、蔡和森等就是在这里成立了新民学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湖南主义小组,确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针,并最终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和革命道路!

一场荡气回肠的英勇抗战。长沙不仅是“二战”期间世界上损毁最严重的城市,同时也因连续三次“长沙大捷”歼敌最多、战果最大而享誉世界。岳麓山是长沙会战的主战场之一,位于清风峡爱晚亭旁的战时指挥所,位于响鼓岭石亭北侧的长沙纪念碑,大量的炮台、战壕等抗战遗迹,云麓宫前坪围栏上铭刻着的数千名在长沙会战中牺牲的烈士的姓名,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当年那“以我一湘壮河山”的硝烟弥漫的抗战现场,触摸到了历史的沉重与悲壮。

仿佛没有哪一座山像岳麓山一样,永远屹立在时代的潮头,永远充满青春与热血。千年之雅与百年之颂同在,先驱先贤与历史文脉长存。

共建大美麓山

来到岳麓山管理局一年了,这一年,岳麓山橘子洲变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天浸润在这样一片青翠、丰富、美好的风景中,如何理解它的过去,保护它的现在,在新的时代和语境里建设它的未来,使之成为一座更有湖湘风骨、人文底蕴和现代气息的山,这是我每天都在思考和努力的事情。

我们擦亮岳麓山漫山青翠的生态底色。“岳麓之胜,甲湖湘而光古今也。”岳麓山南极衡岳、北望洞庭,雄距于湘江之滨,自古就是钟灵毓秀之地,是长沙“山水洲城”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沙的脊和肺,是代表长沙生态的靓丽名片。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按照各级领导多次强调的“要保护好岳麓山”的要求,我们严格维护法律权威,以《岳麓山保护条例》为基本遵循,坚持以“最严要求管控岳麓山及周边区域”为原则,严格规划控制和日常执法,抓好古树名木保护和文物修缮,牢牢守住生态红线。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岳麓山生态价值研究,让岳麓山的漫山青翠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赋能。

我们焕新岳麓山风雅千年的精神气质。近些年来,长沙以其特有的文化气质,逐渐变成了大家心目中的“网红城市”。喝一杯奶茶,嗦一碗米粉,吃一顿小龙虾,洗个脚,再泡个吧,一切都热烈而快速。岳麓山橘子洲的游客也很多,但很少有人去了解赫曦台的故事,去读读爱晚亭的楹联,去感受江天暮雪的辽阔。如何让长沙这个城市从“网红”变为“长红”?如何让我们的年轻人能够从消费文化转个身,拥抱更为丰富的文明?为了让岳麓山给大家展现一个更立体的长沙,我们开始行动:邀请岳麓印社落户岳麓山,让非遗与名山相得益彰;建设了“爱晚.驿”读书亭,让林间古道飘满书香;组织撰写岳麓山文艺丛书系列之“致敬岳麓山”三部曲,为岳麓山立传;重新设计岳麓山的IP形象,全面启动岳麓山文创产品体系建设。

我们创建岳麓山融合创新的治理模式。作为一个城市山岳型景区,岳麓山橘子洲景区与城区、街区、校区无缝相连,无论是森林防火、环境保护还是景区秩序维护,都需要各个单位的密切配合和支持。我们和街道共建森林防火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有序应对疫情后大客流高峰。2023年一季度,岳麓山橘子洲景区719万游客的巨大接待量保持了平稳有序,充分彰显了各方有机融合、机制不断创新的景区治理新模式的价值!

我们感恩岳麓山党建引领的平凡坚守。岳麓山橘子洲最美风景的背后,是在岳麓山管理局党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党旗飘扬.最美风景”党建品牌引领下,无数员、普通干部职工和志愿者的默默坚守和付出。这是千万种力量的交织:那些在全省率先制定《岳麓山保护条例》的法律工作者,那些在节假日穿上红马甲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志愿者,那些长期支持我们的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各个单位的兄弟们,更不必说那么多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景区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他们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深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岳麓山时光守护者”。

我们永葆岳麓山品质至上的不懈追求。一个好的景区的管理,体现在细节,体现在品质,体现在服务。小到一个花箱的位置,大到一座索道的提质,我们反复打磨方案,反复调试细节。景区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技巧,要的是用心,是以心换心。我们建立的服务岗位工作标准,开展全员管理与服务培训,把品质至上的追求贯穿始终!我经常和同志们说:“用脚步去丈量景区,用真心去服务游客,用双手去创造美好。只要有三分敬畏、三分责任、三分热忱,一分创新,我们就能创造一座十分美好的岳麓山!”

我们期待岳麓山美好共建的格局情怀。来到岳麓山管理局工作的每一天,我都被周围的人对岳麓山的情怀感染着。大家都很享受岳麓山带来的大自然的恩惠和历史文化的熏陶,也都愿意为岳麓山贡献力量。在被感动和激励之余,我也一直在思考,做好岳麓山的事业,除了我们政府的力量,其实还可以吸纳所有关心和热爱岳麓山的民众的力量,让岳麓山成为一座大家共建共享的山!组建岳麓山保护与发展公益基金会,把大家对岳麓山橘子洲的情怀,转化成助力岳麓山橘子洲发展的资金和人才,让一笔笔公益捐款、一个个公益项目助力岳麓山的可持续发展,这美好共建的力量,也将成为岳麓山发展新的基石和里程碑!

岳麓山对于每一位长沙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休闲放松的城市后花园?是道不远人的人间烟火?还是深沉厚重的历史教科书?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我而言,岳麓山就像一位先生,满腹经纶却又和蔼可亲,饱经沧桑又永远风华正茂。

“大麓藏湖湘,橘洲正青春。”你好!麓山先生。

(作者系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