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品味丑石中的句子是什么(品味丑石中的句子)

品味丑石中的句子是什么(品味丑石中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我的名字叫丑石(一个自媒体人两个月的心理路程)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丑石,今天是2019年5月31号,自从3月31号入自媒体,整整两个月了。先不说别的,先和大家说收入吧,因为我觉得钱是务实的东西,虽然提钱很俗,但是入自媒体不提钱,是不符合任何人与这个社会价值观的,毕竟咱是俗人一个,百家号入两个月,挣了35.25元,头条号入一个月,挣了5.25元,一共40.50元。

两个月不少了吧,很多自媒体人都当是爱好,如果把所有做自媒体的人收入都全部来个调查,(像全国人口普查一样,我建议将来今日头条可以搞一次,全民参与,必将火爆)。挣这么多钱,我觉得应该算是自媒体里中等收入了吧,因为网上好多自媒体人做了一年多甚至两年三年也挣不到这么多钱。

入自媒体主要是写文章,如果说我写作没有基础个人也不认同,因为初中写的作文,语文老师常常把它当作范文来读,那时候颇为开心,初中三个班,因为作文写的好,三个班的同学都认识我,还给起了个外号“小才女”。以至于每次在初中同学群,我一说话,他们就半开玩笑的说:咱们的小才女来了。

很可惜,初中毕业我自己选择辍学了,与任何人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是自己选择的路,到现在依然不会后悔。

一晃,20年过去了,我不知我的余生还有几个20年,但人生已经过半,自己也变成几近中年的普通女人。

所有普通女人应该有的我都有了,但心里却一直空落落的。很多时候我想:我应该很幸福啊?无论物质方面还是亲情友情与爱情都不缺,为什么心里还是特别特别空,是自己活得太矫情了吗?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直到看到一人,忽然顿悟,那就是两个多月前在网上炒的天翻地覆的沈巍先生。他的一张照片让我茅塞顿开

就是这张照片,当我看到他拿起书,满面笑容的时候,我想:他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流浪汉这么爱看书,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我是个物质不缺的人为什么觉得自己活得不如他?

原来我缺的是人类的营养品——书籍

从那以后,开始拿起书阅读,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书,后来,觉得自己除了阅读也可以写点什么,开始入了百家号与头条号写文章。

到现在,一共写了几十篇文章,也不知自己写的算是什么类型,有小小说,随感,纪时文学,因为没人教我,自己摸爬滚打,乐在其中。

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作家,一直对作家特别崇拜与敬仰,头条号也关注了几个作家,每次看他们文章觉得自己文笔太差了,常常自愧不如,但让我困惑的是:他们的粉丝与阅读量特别特别低,根本在头条号吃不香。别人发个自拍照都能涨粉一百多,他们写的那么好的文章却粉丝寥寥无几。

后来研究了一下,头条号文章根据大众人群的心理,早就推出了大众标准:崇尚的是快餐式阅读,最基本的1000多字,配几张精美图片,再起个吸人眼球的标题。

而快餐式阅读是不适合作家文章的,大家更喜欢烈酒刺激自己的味蕾。而作家文章如陈年老酿,虽然精心陈酿,但不细细品味根本品尝不出它的精华。而且发展粉丝还要互动啥的。说句实话,我觉得与粉丝互动太耽误时间了,虽然说粉丝是衣食父母,但毕竟自己时间有限,还是希望自己有时间多打磨自己文章。

这两个月是我最充实最开心的时间,所有闲碎时间除了阅读就是写作,越来越感觉自己读的书特别特别少,但也不想对自己要求太高,随性吧!

人近中年,早就过了爱做梦的年龄,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将来也成不了作家小说家,但能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收获心灵的满足,是自己最开心的事。

最起码现在的我,脸上经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用最后一段萧红的话结尾吧,也是我头条号的简介:我决定不了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样爱,怎样活!

最最最后,别嫌我麻烦啊!江湖玩的不都是套路吗?喜欢你就关注我——我的名字叫丑石,愿用笔在这里挥洒自己人生!

贾平凹眼中的丑石,丑出了文化弊端,值得研究

贾平凹有一篇文章叫《丑石》,文章描述了他家的一块石头,长得很丑,全家人都嫌弃它,而且还没啥用处,所以一直丢在家的门前,结果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一眼看中了这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陨石,这石头的价值才被全家人所认识。

贾平凹

贾平凹在文章最后是这样说这块石头的: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好吧,这算是贾平凹对这块石头的认识,这篇文章,如果用小学作文大赛的思维去理解,大概是这样的:外表丑,不是丑,心里美,才是美。

所以贾平凹的这篇文章,大概也只能拿给小学生读,如若不然,成年人读了会给你一堆华而不实的解读。比如,《丑石》故事是现代版的和氏璧、由此可看出中国的文学家都偏爱石头,等等类似的解读,你会感觉你被这些评论家给耍了,故弄玄虚。

贾平凹故家里的丑石

贾平凹对于丑的解析,你是不是想起了西方的“缺陷美”?

西方也有关于丑的认知,西方人管这叫缺陷美,但是西方的缺陷美,看上去怎么都不觉得丑,即便断了一只胳膊,但是他脸好看。所以,给你的感觉是,其实缺陷也挺美。

维纳斯雕像

中国的丑和西方的缺陷美

很多人都说缺陷美,其实这个概念跟贾平凹的丑石美是两回事。怎么说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缺陷美。

缺陷美也叫残缺美。从美学角度看,缺陷也是一种美丽,断臂的维纳斯便是明证。缺陷美也可以说是期待的美,期待实现完形的美。在美学上,经常把缺陷当作一种美。

这既是缺陷美的解析。所以说,缺陷美跟物质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不搭边,它不需要你内在的美如何如何,而是通过表面能让人想象出“被缺陷”的部分是如何美的,足以。

贾平凹的丑石,其实他也想说丑石很美,但是他所说的美,是丑石的精神美,这跟缺陷美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也反映出一个事实,中国人真的不太注重外表的美,很多文学作品都有这样的表现,说一个人或者一样东西,总是外表跟实际能力相差甚远。比如,我们中国人喜欢说一句话,人不可貌相,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做出来的事情却很厉害。

但是外国人却没有这种思维,他们总是觉得外表很重要,好莱坞电影里,喜欢秀肌肉,能打的都是肌肉发达的人,而在中国,能打的,可能是不起眼的扫地僧。

《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

这就看出了我国跟西方文化的区别在哪了。中国的文人总是喜欢刻画内在的美才是最高境界,长此以往,造就了我国“含蓄”文化,中国人都比较内敛,说话也比较含蓄,最后变成了圆滑或者谦虚。这种哲学文化说不上好还是不好,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有其优点,估计也会有其缺点。

优点,我们不多说,我们说一下缺点。

正是有了含蓄的讲究,所以内修主导了我们的行为,最直接的缺点应该是,我们没法释放自我。比如,单人的体育项目,我国就非常优秀,但是一旦遇到团体合作的体育项目就变得很艰难,为什么,因为团体合作讲究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配合,所以要求个人都不要含蓄,要完全透明,团队成员之间才能完全认清彼此。这样才有助于团队合作。

还记得姚明刚加入MBA那会吗?科比走到他身边,鼓励他放松下来,不要这么内敛,结果姚明释放了自己,一路下来,跟团队配合得很默契,这才打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科比与姚明

所以,并非老祖宗留下的就一定是要的,当然,好的我们要保持,不好的我们要与时俱进。贾平凹的《丑石》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涵养,他是百分百的认可老祖宗的文化,如今,我们也应该要清晰认识自己,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下,我们是时候要与时俱进了。

倔强、虬曲的“丑石”,为何能在拍卖会频频夺魁?

有这么几种东西,最能体现古代文人雅客极尽风流: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和文人情格的风物桃花,最能代表中国民族气质的织物丝绸,丝绸包裹下的若隐若现女体,以及古代文人画家笔下描绘最多的太湖石。

清代太湖石摆件 成交价:575万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就曾酷爱赏石,并做出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全面阐述太湖石收藏、鉴赏的方法和理论的散文——《太湖石记》。这篇文献的横空出世,开辟了人们对于太湖石鉴赏的道路。宋人李弥逊也在《五石》中写到:“今一旦得是数山,坐四方之胜,岂不幸欤。吾将寓形其间,而与之俯仰上下。不知我之在丘壑,丘壑之在我也”。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关于太湖石的名篇佳作,古代文人墨客对太湖石的热爱可见一斑。

太湖石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奇石(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之一,因发源于太湖地区而闻名。广义上的太湖石,是指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的统称。

太湖石一般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涤荡、侵蚀而形成的;而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土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尽管,太湖石在今天并不是非常走俏的藏品,但在历史上,特别是唐宋两代,一直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南唐后主李煜就是石头的“痴迷者”。据说他偶得奇石,他将石头作为砚山使用。因其造型奇特,中有墨池,故名“灵璧研山”甚至嗜石如命。

宋徽宗时,还上演了一场宋代版“疯狂的石头”。北宋时候,漕运发达,甚至成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但宋徽宗为了造艮岳,广搜天下奇石,为了运送花石纲(太湖石),大肆征发民夫,拆桥梁,凿城垣。军官成了”快递员,漕运遭破坏。《水浒传》中杨志丢了花石纲而亡命江湖的故事,在当时并不少见。不仅如此,朝廷为了收集花石纲,加重赋税徭役,导致军纪败坏,南方各地农民起义绵绵不绝,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方腊起义。

太湖石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玲珑剔透,自古就有“皱、漏、瘦、透”的说法。

皱,本意是皮肤松弛而成的纹路,用到赏石上应指石体层叠交错、沟沟壑壑而形成的皱褶。指太湖石体态起伏,时隐时现;石体凹凸,线条若明若暗的特点。太湖石的皱褶起伏变化无论大小,其弧线、弧度应自然,不可间断,与石体落座的角度要顺势,不可杂乱无章。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变”的美感。

漏,是太湖石灵气之体现,指观赏石体态玲珑,溶洞贯通;石体嶙峋,连环透空。孔穴曲弯,空髓网布,纵横交错,孔隙相通。据说,上好的太湖石,一窍焚香,孔孔出烟,香云环抱,恋石不去。这种石头不仅玲珑透空,而且变化多势,灵气十足。或游龙之灵动、或如彩云之多变、或如骏马之飞腾。但总体谦和乖巧、灵气十足。正如著名藏石家沈均儒先生评价:“石不能言最可人。”

宋明时期太湖石摆件 成交价:134.4万

瘦是指观赏石体态纤瘦,形状怪异却不失挺拔,整体线条清晰明朗。古人认为太湖石之瘦可为“瘦中见奇,奇现筋骨,骨有坚贞,坚贞出神,神中凝气”。虽清瘦嶙峋,却铁骨铮铮,太湖石的“瘦”同样如此,形如美人之婀娜、状若勇士之有力、似山川之磅礴、如百兽之形似。

透,是指观赏石石体玲珑剔透,表里如一;体态纹理纵横;石质细腻洁净;但一块好石,即使洞洞相通,相连,形如龙门石窟,未有一个洞穴穿石而成孔洞者,也不符合“透”的标准。

但“透”的标准很多,要求石体的比例要求恰到好处,协调合理。一块奇石虽有洞孔,但小而不美观,不可称其为“透”。

明代太湖石摆件 成交价:299万

苏东坡将太湖石称为“丑石”,但这种“丑”却带着虬曲的野性。太湖石的风雅,在于自然千万年的雕琢使其千变万化,却简单而不加任何修饰;人文的洗礼又使成为了其包涵着人类赋予深情的寄托之物。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免费鉴定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