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树的对比句子仿写(树的对比句子)

树的对比句子仿写(树的对比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梁衡散文:华表之木老银杏(上)

  前的华表庄严华丽,其演变过程颇有深意。在古代,最早是公众场合的大立木,民众有什么意见都可刻之于上,称为“谤木”;后来立于通衢及邮驿之处,有指路之意;再后来立于皇城外,上卧神兽,有监督王命和政事之意。总之,立一木而观天下,伸正义,明是非,鞭腐恶。公器在上,宏大庄严,关乎天下社稷。但这毕竟是一个静止的非生命之物。如果能在中国大地上找到一个有生命的华表,一株活的巨木,千年不倒,风雨无阻,静静地记善恶、写青史,那该多好。很庆幸,我们找到了,这就是山东莒县浮来山上的春秋老银杏树。

  银杏,又名白果,被称为植物的活化石,树中的熊猫。因生长缓慢,又名公孙树,意即爷爷种树孙子收获。树分雌雄,雄者无果,伟岸高大,身壮干直,如壮士擎天;雌者产果,树形肥硕,四枝收拢,如健妇在野。果可熟食,如银色的巧克力球;叶为扇形,深秋变黄,可入药。我小时这种树还很希罕,难得一见,现在作为经济作物和美化树木南北都有种植。

  我是按照自定的人文古树标准,纵向看,其事必为纪录历史的里程碑;横向看,其貌必为本地区的一个地标。我在全国比较了不下一百棵的银杏树之后,终于选定莒县这棵春秋老银杏的。它有四奇。

  一是树龄之老,距今已三千多年。其树最低的几根大横枝,离地一人多高。由于三千多年地心的引力,滚圆的枝干竟被引拉成扁平的带状,侧垂着像一个个伸长的骆驼脖子,这是其它树所从未见到过的。过去当地人有病,常来暗取一片作为神药,现已作为文物严加保护。一般古树龄的推算主要靠相关记载和旁证,清《嘉庆莒州志》记载此树为春秋所植,当时就已有十余围之粗,从根到梢无一枯枝败叶。人行树下无不摩挲有爱,不忍离去。《左传》记载公元前七一五年鲁莒两国就曾在此会盟,现树下还有一碑专记此事,可证其老。

  二是树形之大。树坐落在一座庙里,这个庙不大,顺山势分为三进。第一进是主院,老银杏独自占了整个院子,倒把佛殿挤到了一边,要进庙先要爬几十级的台阶。当你站在坡下仰望庙门时,门里不见墙、不见殿、不见人。塞满一座山门的就是一棵树,不,只是树身的一截。等到拾级而上,渐人入院中,树落平地,天呐,这哪里是一棵树,就是一座山,一座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上下奔走的山脉。

  这银杏因为年深日久,树身早已不是我们想象的一整棵躯干,它矗立于地已分化成数股或粗或细的身杆,被风雨打磨成铁石之色。横出左右,相互扭曲、交错、攀绕,成沟成崖,陡峭崎岖。多年来,雨水顺沟壕蜿蜒渗流,如河川经地。树上尘落土埋,鸟窝鼠洞,又生出许多杂草、小树、松鼠等二代三代的生命,莽莽然一座十万大山。

  庙里存有一块刻石,上书“象山树”三个大字。意为树大如山,年代已不可考。这个“树山”上生树已是常事。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那年),工作人员从半空的老树杈上发现一株银杏落果后的自生小苗,便双手捧下来,栽到院东几十米处,现在也长得要两人合抱了。冥冥中这棵树倒记录了党史上的一件大事。而现在那棵挺拔的合抱之木也成了彭德怀元帅当年犯颜直谏,耿直为民的象征,常引来游客合影。在后院,还有两棵唐代的子树,至于庙前庙后风吹籽落而成的小苗,又不知几多。母树早已空心,我们已无法去探数它的年轮。民间传说树围有“七搂十八扎”,后来实测胸围十五点七米,树高二十六点七米,树冠遮阴八百多平方米。从高、大、老各方面来说,都是国内之最了。

  三是色彩之美。我第一次慕名来看银杏,是在一个秋季。离山还有四五里远,就望见远处的天空一片灿烂。黄透了的树叶层层叠叠,在风中像一座隐隐闪现的金山,又像夏收后打谷场上遍布的麦垛。夕阳晚照,流光溢彩。芝麻开门,我们有幸进入到一个奇幻的世界里。

  凡树木,不都是绿色的吗?即使到了秋季也不可能一夜秋风满树金呀!瞬间就黄得这样没有一丝杂色。但这就是银杏,它是树中之妖、树中之神、树中的一绝。它不停地摇落片片金叶,随风吹送到院子的各个角落里。脚下是一层厚厚的黄绒地毯,实在不忍踩踏。我去时正有一部电影在那里拍外景。而最美的是红色的庙墙,依着山势形成长长短短的折线,树叶顺墙头镶上了一条金色带子,蜿蜒起伏。令人想起名曲广东音乐《金蛇狂舞》。一年最是秋色好,满院皆戴黄金甲。树和庙坐落在一座小山之上,山在庙后轻轻围了一个半圆,遮风御寒;又在南面的树根下暗藏一泉,日夜不歇地吟唱奔流。中国大地历朝都旱灾不断,而这棵银杏树几千年来竟没有一日口渴,美颜常驻。

  四是这树的名气大,树上有说不完的故事,而且都是和名人大事相关。、、陈毅都与树挂上了钩。在这一带生活过的古今名人有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杨虎城等。晋代文学批评家刘勰就在这树下的小庙里出家,完成了他的名著《文心雕龙》。而最奇的是,这树常于夜深人静之时,发出浑厚深远的隆隆之声,传之数里,隐隐不绝。如山中狮吼或远处的雷声。科学家解释是树老中空,形成巨大的风洞,风回气旋,有如雷鸣。或许,那正是老银杏叹时感世、或悲或喜的一声声呼唤。因这声音并不定时,许多庙上的香客、外地的游人为能听一次老树自鸣,常在后半夜时分披衣守候树下。于是庙门前,就黑压压、静寂寂,一片望不尽的人群。如同岱顶观日,这银杏发声也遂成一景。我前后三次造访老银杏其实都是为了访这树上的故事。

  二

  老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毋忘在莒”。这个成语知道得人不多,其意,类似“卧薪尝胆”。但有一个人对这句话刻骨铭心,他就是。蒋败退到台湾后总想大陆,前几年开口闭口都说:“毋忘在莒,毋忘在莒!”并且把的军演代号命名为“莒光”。部队名“莒光部队。”到晚年露头,他以国家统一为重,乡愁盖过了旧仇,“毋忘在莒”的含意也渐成“难忘大陆”。时国共双方已在秘密和谈中,蒋的养老定居地也已有眉目。惜“”事起,蒋未能“回莒”,终成遗憾。

  “毋忘在莒”恐怕是中国最老的一个成语。莒国的存在是公元前一千年左右,那时还没有纸张,秦始皇也还没有统一文字,当时人们要写这四个字还得用刀刻在木片上。你就知道这个故事,连同这讲故事的老银杏的辈分有多老了,它至少够得上中国最古老的成语之一吧。

  在公元前一〇四六年周武王得天下后,首先分封他的两个得力功臣。分姜子牙的家族到齐国,国都临淄;分自己家的人周公到鲁国,国都曲阜。未有齐、鲁之前这里已有一个小国莒国,国都在现在的莒县。这三国基本占据了现在的山东,比汉末的魏、蜀、吴还早八百多年,就演了一部春秋版的“三国演义”。开初,齐、鲁仍按臣子之礼,友好事周,后来对外用兵争霸,对内阴谋夺权,早不把天子权威放在眼里。什么丑事、坏事都干了出来。公元前六八六年,齐国正是荒唐无道的襄公掌权,杀了来访的鲁桓公,淫其夫人(此女还是他的同父异母妹),他随意杀戮,臣又反过来弑君,襄公死,国内一团混乱。

  当时襄公有两个儿子正避乱在外,老大公子纠,由他的老师管仲监护着流亡鲁国;弟弟公子小白由老师鲍叔牙监护着流亡莒国。襄公死亡的消息传来,两个人就争着回国去抢班夺权。这鲍叔牙与管仲本来也是好友,但这时都各为其主算尽机关。管仲对纠说,莒国离齐近,鲁国离齐远,这样赶路我们一定会落在后头。不如我率轻骑先行去截杀小白,公子随后赶来。纠点头称是。管仲说罢翻身上马,带数骑急行。约行一日,来到莒国城外的银杏树下。他知道这是通往齐都的必经大道,先派人打问是否有人马走过,又细察沿途马迹车痕,判断小白还未经过。便偃旗息鼓,弯弓搭箭设伏于树下。果然,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时一小队人马急急走来。为首坐于高头大马上的正是小白。管仲忙将弓背于身后上前搭话:“许久不见,公子可好?这样匆忙,赶往何处?”小白答礼说:“父王去世,回国奔丧。”管说:“国丧之事,有兄长操办。何劳你作弟弟的远行?”小白一听口气不对,变色道:“此话何讲?”管仲虽是文弱书生,但六艺必修的箭法却是娴熟的,乘对方稍一分心,翻身抽弓,白光一闪,一箭早已穿向小白的胸膛。只听对方“哇”地一声,口吐鲜血,落下马来。管仲眼见得手,一声呼啸,撤回去复命。公子纠听得高兴,知政敌已去,一路商议继位之事,向都城慢慢而行。

  其实双方在树下斗法时,虽各怀鬼胎,却没有瞒过高高在上的老银杏。时老银杏看管仲弯弓搭箭,正想,你怎么能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那管仲却对树祷告:“今,事急矣!流浪数年,天降良机,成败全在此一举。”谁知老银杏扶正怯邪,不帮管仲却佑小白,那箭“当啷”一声,正好打在小白胸前的带钩上,未伤皮肉。小白何等聪明,顺势咬破舌头,口吐鲜血,装作落马而死。见管仲撤走后,立即吩咐部下加速赶路。

  六天后当公子纠一路行到齐国边境之时,临淄城头已经变换成小白的大王旗。向来政治斗争亲骨肉也不半点手软。就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瞬间亲手杀掉三个兄弟,血腥登位。小白哪能忘了这一箭之仇,又仗着自己是大国,便向鲁国发去命令:“纠为我的亲兄,不忍相残。着你们就地代我处死。那个管仲押回齐国,由我来亲自收拾。”管仲一听这话,心里就明白自己不会死了,定是鲍叔牙向小白举荐了他。果然囚车一入齐境,小白就在国门等候,立即拜他为相,并尊称相父。

  这管仲是春秋时的第一政治家,兴农业、举渔利,特别是重商业。不消几年齐国就成了春秋一霸,小白也成了史上大名鼎鼎的齐桓公。这时,便是天子也要让他三分了。一次诸侯大会,天子还派使者专门送来了干肉,并且特免他不必下跪受礼。亏了管仲老成,怕遭人忌,在王身后拉了一下衣角:“君虽谦,臣不可不敬。”齐王才款步下阶拜受。总之,这时齐国对外俨然是诸侯们的领袖了。齐桓公又最喜听人吹捧,时国内歌颂之声四起,他也更加飘飘然起来。

  一天,桓公与鲍叔牙、管仲几位亲近的老臣在一起饮酒。桓公已微熏,便说,我们这么干喝酒,难道你们就不想对寡人祝贺点什么?这时鲍叔牙忙起身再拜:“愿我王毋忘在莒。”这一句话,让小白酒醒了一半。他在莒国流浪几年,国内政局不稳,无日不担惊受怕。作为王储的命运,向来是死活未定。他的哥哥不是已经死于他手了吗?至于生活温饱不济,饿时马料也是吃过的。听到这里,桓公起身正色道,齐国能有今天,全赖两位师傅辅佐之功,在莒的日子当永志不忘,寡人将如履薄冰,不忘旧苦,再励图强。

  又过了些日子,王见管仲年高体衰,便召问:“相父之后谁可助我相国?”管仲知他心有所属,便低头不语。王说:“当下,我身边有四人最忠。当年逃难的时候,我无意中只说了一句想喝口肉汤,易牙就把自己的孩子烹煮了给我做汤;竖刁为了表示忠心侍奉我,就自阉而当太监;而那个常之巫会测生死祸福,常为我预言未来;还有一个公子开方,虽是魏国的公子却常年追随我。连父亲病故,都没有回去奔丧。这四个人对我可谓忠心耿耿了。”管仲叹了一口气,解释说:“大王可以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骨肉都可以杀害的话,那么他还害怕杀别人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自残的话,他难道就不敢去残害大王您吗?人自有吉凶祸福,只要好好修炼自己,自然会善始善终,还用得着别人来测算吗?至于公子开方,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奔丧,这样不孝的人能为国家效忠吗?为齐国计,我请求大王速将这四个人驱逐出去,永不再用。”

  齐桓公闻言,果然将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开方打发出宫。但这四个人平常最会拍马屁、抬轿子,总是把桓公伺候得舒舒服服。桓公一天吃不到他们送的美味,看不到他们送来的美女,特别是听不到他们的颂言,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这样苦熬了三年,等到管仲死后,他将这四人又招了回来,相伴左右。也是时来运变,四个人回来的第二年,桓公就卧病在床。易牙、竖刁等见他大势已去,便凶相毕露,堵塞宫门,传令不许任何人进宫,要将他饿死。桓公有气无力,求宫女打开一扇窗户,仰望浮来山方向。他说:“当年我逃亡莒国,颠沛流离之苦能忍;管仲在银杏树下射我一箭,我仍拜他为相,为大业,忘私仇,能忍;在位四十二年,南北征战,伤痛累累,能忍。想不到今天四个小人设下的陷阱,教我忍无可忍,但又只好咽下这个苦果。枉我英雄一世,阅人无数,现在才明白,能当面说得出最肉麻话的人,必有最奸诈之心,会最伪善之术,是在为自己谋最大之私利。我还有什么面目见管仲于九泉呢?”他就这样遥望着那棵已果实累累的老银杏,在自责自悔中,被活活饿死了。他死后几个儿子忙着争王位,互相残杀。桓公的尸体在床上停放了六七十天,也没有人收殓,生的蛆都爬出了宫门。

  

寻找“桃李”的对比物

兔年的“教师节”,写了篇小文;按照前人的文体观念,应该称之为“杂俎”。“杂俎”的本义是将各种荤菜、蔬菜胡乱地放在砧板上,这篇小文与其“形似”,故模拟地题为《桃李杂烩汤》。

“桃李杂烩汤”所用“食材”是“桃李”,但是,所用的“桃李”却并非同一概念——“令公桃李满天下”中的“桃李”,指代的是优秀的弟子(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桃李”,指代的是具有真诚笃实品格的人物;“城中桃李愁风雨”中的“桃李”,则指代的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人生。

大圣人主张“有教无类”,但学生绝非统统成为“桃李”,这一点子简先生看得很清楚,他针对子质的遭遇说:“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见汉代韩婴《韩诗外传》)与“桃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蒺藜”。当今的“蒺藜”精明而精致,往往暗中稍稍打个“小报告”就能把教师赶下讲台,砸碎他的饭碗,真有那“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的功夫。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脆弱的“桃李”显然与柔韧的“荠菜”形成鲜明对比;正如刘永济先生所说:“盖以‘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对比,觉‘桃李’方‘愁风雨’摧残之时,而‘荠菜’则得春而荣茂”(《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个字,只为“桃李”树了个牌坊。若问,与这“桃李”形成对比的该是何物呢?醜奴儿想了好半天,才找到两个“参考答案”。一个是纯粹草本的“萧艾”。这“萧艾”即野蒿,俗称“臭草”,比喻不肖。鲁迅《无题》诗云:“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其中“萧艾”是用以指代文坛丑类的。一个是草本、木本混编的“荆榛”。这“荆榛”即恶草、恶木,素用以比喻小人和邪恶势力。鲁迅《送O.E.君携兰归国》诗云:“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其中“荆榛”与“萧艾”同义。不用说,芳馨的“桃李”背时了,自然会是“萧艾不言,下自成蹊”或是“荆榛不言,下自成蹊”的;这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个道理。

醜奴儿的《桃李杂烩汤》篇末,本来缀了一首《无题》,担心有些朋友不明就里,发表时删除了。这首《无题》写的是——

兴来桃李作羹汤,

苦辣酸甜君自尝;

荠菜溪头诚可羡,

杏坛尤惧蒺藜伤。

这篇小文就是专为上述《无题》作注的。但愿朋友们耐着性子“尝一尝”,不辜负醜奴儿在“寻找‘桃李’的对比物”辛苦劳动中寄托的一番心意。

关于我国行道树之王法国梧桐与中国梧桐的区别及市树选择研究分析

但凡去过江苏省会南京的人,对南京最美好的印象,就是道路两旁一排排绿荫重重、遮天蔽日的悬铃木,即俗称的法国梧桐。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在2005年大四实习时去往南京市,就被南京市独特的法国梧桐所震撼了。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国梧桐并不应该叫梧桐树,因其叶似梧桐,所以才有梧桐之名,但它和真正的梧桐既不同科也不同属。法国梧桐真正的名字叫悬铃木,悬铃木因树型优美、生长迅速、遮荫大、耐修剪、抗污染、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为止无法被完全取代的行道树和庭荫树种,有“世界行道树之王”的美誉。但是我国老百姓往往会把中国梧桐(青桐)、法国梧桐(悬铃木)、泡桐树(白桐)、油桐树四种树误会成一种,其实我国城市绿化中最常见的是悬铃木(法国梧桐),有些城市的园林绿化中会使用梧桐树(青桐),农村最常见的是泡桐树,而山区可以产油的是油桐。

今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来研究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被称为“行道树之王”的法国梧桐(悬铃木)与我国古人最喜欢的乡土树种中国梧桐(青桐)的区别,分析我国以法国梧桐和中国梧桐作为市树的城市,以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法国梧桐与中国梧桐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梧桐与法国梧桐的区别分析

悬铃木系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植物,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因其叶似梧桐,故有梧桐之名,但绝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梧桐,它和真正的梧桐不同科也不同属。因此,锦葵科梧桐属的中国梧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梧桐,是我国古代最钟爱的一种树种,而从国外引进来的法国梧桐(包括英国梧桐、美国梧桐)则并不是梧桐,它真正的名字是悬铃木。

(一)真正的梧桐树

真正意义上的梧桐树其实是锦葵科梧桐属落叶乔木,又名青桐、中国梧桐、青皮树、桐麻等。树干通直,树皮平滑翠绿。叶心形,掌状3-5裂。圆锥花序,花单性,淡黄绿色。梧桐作为国人喜爱的树木,种植历史已有3000多年,它最早记载于《诗经·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白居易形容梧桐为“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梧桐的碧叶、绿干、桐荫婆娑的靓丽身姿。梧桐树自古以来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梧桐常被视为“吉祥”“君子”“知秋”“爱情”的象征。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因此人们喜欢栽植梧桐,以求“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梧桐成荫凤自来,梧桐树因招引凤凰的美好传说故事,故被历代中国人视为祥瑞嘉木,成为吉祥的化身。

(二)“假梧桐”悬铃木

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法桐”,或称“梧桐”、“梧桐树”。因其所结果球如一个个风铃悬挂于树上,所以被称为悬铃木。悬铃木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约有7种。其原产泛大陆欧美交界处,随着大陆的飘移,主要分布于大西洋两岸的欧洲及美洲。著名的有3个种:第一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的一球悬铃木,又称美国悬铃木或者美国梧桐;第二种是分布于欧洲的三球悬铃木,又称法国悬铃木或者法国梧桐。第三种叫英国梧桐,也就是在17世纪的英国牛津,英国人将2种悬铃木杂交产生了更为著名的二球悬铃木,又称英国悬铃木或者英国梧桐。

二、悬铃木的区别分析

3个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果序,悬铃木果球本身就是一个果序,一串一球的为一球悬铃木,一串二球的为二球悬铃木,一串三球或多球的为三球悬铃木;二是树皮,一球悬铃木的树皮为灰黑色小片状皲裂,不易脱落,三球悬铃木的树皮为灰白色大片状脱落,二球悬铃木的树皮青灰色片状脱落;三是树叶,一球悬铃木的叶片较大,只下裂少许,三球悬铃木的叶片深裂,瘦长雅致),二球悬铃木介于二者之间,叶片裂至中部。基于以上3点,3种悬铃木便不难区别。

这3种悬铃木在我国均有引种栽培,百姓通常把这3个种都统称为“法桐”,因其叶似梧桐,最早引种栽植于上海法租界而得名。实际上国内栽种的悬铃木多为具有杂种优势的二球悬铃木,即英国梧桐。郑州市同样如此,所以郑州市和上海市的市树都是法国梧桐。

三、悬铃木在城市园林学的特征

(一)悬铃木的园林学特征

与其他树种相比,悬铃木(法桐)木材没有多大价值,花果更没什么价值,但悬铃木具有明显的自身特征:树体高大,树势雄伟,树干挺拔,树皮斑驳;树冠巨大,遮阴效果好;生长快,几年就可成荫;寿命长,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耐修剪,怎么修剪怎么成型,可以避开与电线、房屋、车辆通行空间的诸多矛盾;根系对地下管线破坏小,病虫害少,养护管理容易等。

因此,悬铃木成为世界著名的“四大行道树”之首、“街树之王”。悬铃木的缺点也很明显,花粉、果毛、叶毛污染,前2种市民百姓多有感受,后者主要污染对其养护作业的园林工人。但目前对于悬铃木的污染公害治理进展显著。以夏季遮阴降温而言,悬铃木树下空旷裸露之处气温降低6℃,比马路气温降低10℃。

悬铃木的生物学属性特征决定了其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得到了园林工作者的肯定、赏识和广泛的应用,仅国内南到广州、南宁,北到沈阳、大连,西到兰州、乌鲁木齐,东到沿海城市上海、青岛,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可以见到栽植的悬铃木。

(二)悬铃木的污染和危害

但它的果毛所造成的污染及危害是众所周知的,每年大约从三四月份开始,都有几个月的时间要深受其苦,所以不少部门和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手段,探索出了不少解决悬铃木污染的方法,但各有利弊。

但是如果能够从医药学的角度提出了将悬铃木球果变害为利的设想,且能付诸实际,将达到既充分发挥了悬铃木的绿化美化环境、为行人遮挡炎炎烈日的作用,又解决了其果毛所造成的危害,同时又将其由危害人的健康变为为人的健康服务、解决病人的病痛,岂止只是一举两得的事。

四、将悬铃木和梧桐作为市树的城市对比

市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树既是一个城市繁荣昌盛的象征,也是一个城市风范品格的代表,市树与一般树木相比,具有更多的人文价值和文化价值。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市树。市树的确定,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各城市的市树

我国城市绝大多数都确定了市树市花,尤其是一些城市的市树让人记忆深刻,成为了城市的第一名片,比如成都市的银杏,厦门市的凤凰木,黄山市的黄山松,福州市的榕树等。但有些城市的市树可能会打破常人的常识,比如南京市的市树并不是鼎鼎大名的法国梧桐(悬铃木),而是雪松。

我国北方城市尤其喜欢的一种城市绿化树种是国槐,所以我国北方很多城市都将国槐作为市树,比如辽阳市、兰州市、银川市、西安市、太原市、长治市、运城市、济宁市、泰安市、焦作市、安阳市、周口市、商丘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开封市、济源市、邢台市、唐山市、廊坊市、张家口市、石家庄市、保定市、沧州市、定州市的市树都是国槐。

北方其他城市的市树也比较多,比如北京的市树是国槐、侧柏,天津的市树是绒毛白蜡,郑州市、洛阳市的市树是法国梧桐,哈尔滨市的市树是榆树,伊春市树为红松,牡丹江的市树为云杉,加格达奇的市树为樟子松,佳木斯市和抚顺市的市树均是杏树;长春市、济南市的市树都是柳树,延边州府延吉市的市树为垂柳;沈阳市的市树为油松,鞍山市的市树是南国梨(秋子梨)和国槐,本溪市的市树为枫树,丹东市、临沂市的市树都是银杏,锦州市的市树为桧柏,营口市的市树为柳树。

盘锦市的市树则是国槐和白蜡,呼和浩特市的市树为油松,包头市的市树为云杉, 汉中市的市树为汉桂(桂花树),大同市的市树为油松,晋城市、青岛市的市树为雪松,枣庄市树是石榴树,菏泽市树为木瓜树,信阳市树为桂花,平顶山市树香樟树,汝州市树为楸树,商洛市的市树核桃树,乌鲁木齐市树大叶榆,伊宁市的市树为新疆杨和苹果树,昌吉市的市树为白蜡,库尔勒市的市树为香梨,石河子市树为云杉和白蜡。

南方城市的市树更加偏南方树种,但南方城市最喜欢将香樟树作为市树,比如长沙市、十堰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娄底市、常德市、南昌市、九江市、吉安市、新余市、安庆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苏州市、杭州市、无锡市、金华市、义乌市、龙岩市、永安市、贵阳市、自贡市、德阳市、绵阳市、南充市、广安市、韶关市、河池市、来宾市、十堰市、宜都市、枝江市的市树都是香樟树,宁波市、贺州市、河源市等城市都将市树确定为樟树。

南方有些城市的市树很有特点,比如重庆市、雅安市、遂宁市的市树是黄葛树,就是花香特别浓郁的黄桷兰(黄葛兰);达州市的市树为香樟,黄葛树,巴中市的市树为巴山水青冈,资阳市的市树为柠檬树,上海市、淮南市的市树都是法国梧桐,武汉市树为水杉,襄樊市树是女贞,鄂州市树为樟树和银杏, 武汉市市树为水杉,襄樊市的市树为女贞树,东莞市的市树为荔枝。

宜昌市树为橘树、栾树,咸宁市树为桂花树,岳阳市树是杜英,宜春市、六安市、铜仁市的市树都是桂花树,合肥市、常州市的市树均为广玉兰,南通市树为玉兰,蚌埠市树为国槐、雪松,黄山市树为黄山松,淮北市树是国槐,南京市树为雪松,成都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湖州市、眉山市、泰州市、随州市的市树为银杏,淮安市树为雪松,福州市、台北市和温州市的市树为榕树,北海市树小叶榕,绍兴市树为香榧,厦门市、潮州市、云浮市、汕尾市、中山市的市树为凤凰木,攀枝花市树为凤凰树,泉州市树为刺桐,三明市树是紫荆花、黄槐,珠海市和惠州市的市树为红花紫荆,三亚市和海口市的市树都是椰树。

(二)我国以中国梧桐(青桐)为市树的城市

真正的梧桐即中国梧桐和青桐为普通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中国梧桐也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近现代以后,梧桐树已被全国各地广为种植,机关、学校,工厂、公园、风景区、街道两旁等,均见有梧桐树的身影,广受人们的喜爱。

虽然中国梧桐(青桐)是我国广受欢迎的本土树种,但是我国却很少有城市把梧桐作为市树,与悬铃木的法国梧桐相比就显得很落寞了。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统计,我国目前只有安徽省巢湖市(目前已经是县级市)和浙江省桐乡市两个县级市将中国梧桐(青桐)作为市树。中国梧桐于2017年成功当选为巢湖市“市树”,成为巢湖市向外展示国家园林城市的“形象大使”。巢湖市最终市树选取青桐,是因为一方面,这是巢湖的乡土树种,树形高大挺拔,是很好的行道树。另外,古诗中凤栖梧桐中的梧桐就是青桐,有引凤还巢的寓意。

桐乡市的市树,桐乡因古时遍栽梧桐树,寓意“梧桐之乡”而得名。中国梧桐树也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纪念林”的树种,因大会永久落户在桐乡乌镇,“乌”和“桐”谐音也为“梧桐”,因此梧桐可以称得上是乌镇和桐乡的代名词。而“梧桐”又谐“互通”,呼应“互联互通、共享共治”,还谐音“无同”。

(三)我国以法国梧桐(悬铃木)为市树的城市

法国梧桐简称为法桐,中文学名为三球悬铃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的美誉。有资料显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法租界霞飞路附近中了一些英国梧桐,当地人看到这种树种在法租界,又和中国的梧桐树有点像,觉得是法国的梧桐树,慢慢就有了法桐的叫法。

在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法国梧桐几乎成了城市的标志。南京的梧桐树高大挺拔,枝条向上,让这个城市有一种轻盈之感;而上海的梧桐树每到春天必修枝,把向上的枝条截去,令横枝平展,在马路中间搭出碧绿凉棚,有拥抱之姿。武汉的梧桐树让这个以盛暑酷热闻名的城市在夏天有了一片阴凉,是夏天的遮阳伞,也是冬夜的夜宵摊,是生活空间的延伸,是记忆中的一盏路灯。

全国将法国梧桐(悬铃木)作为市树的城市远远多于以中国梧桐作为市树的城市,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统计,目前河南省会郑州市、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市、安徽省地级淮南市、我国最著名的古都之一洛阳市、新疆喀什市等城市的市树都是法国梧桐。而河北省地级邯郸市的市树为双市树,也就是有两种树木都是邯郸的市树,即法国梧桐和国槐。

但是有一个城市往往被大家误以为其市树为法国梧桐,因为每逢深秋,我国各大社交媒体总是会被南京美龄宫的法国梧桐刷屏,树荫犹如一串宝石项链镶嵌在建筑周围,美不胜收。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法国梧桐是南京市的市树,其实这是一种误会。“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相传宋美龄十分喜爱梧桐树,于是为讨夫人欢心便从法国引进了两万株法国梧桐。从美龄宫一路种到中山北路,若是从高空俯瞰这些法国梧桐,就像是一串项链,美不胜收。人们用它来赞美蒋宋夫妇的爱情,民间广为流传,但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1872年,一位法国传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种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国梧桐树,“法国梧桐”的浪漫名字也随着南京行道树栽种的历史而流传开来。很遗憾,美好的爱情故事,终究是传说,而非真实。当年南京之所以引入法国梧桐作为行道树,真正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宋美龄喜欢,而是因为法国梧桐形态优美,分枝点高,成景速度快,成本低,而且南京气候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