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赞美英语老师的长句子简短(赞美英语老师的长句子)

赞美英语老师的长句子简短(赞美英语老师的长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西译师德标兵】一片痴心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访英文学院教师李燕

【编者按】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青年英才;他们秉持高尚师德,以身示范;他们专注教学科研,提升育人能力;他们坚守教育初心,勇挑育人重担。他们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国之栋梁的培育者,也是西译最可爱的人。

多年来,西译教师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使命,教书育人,呕心沥血,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潜心育人,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 39 个教师节,宣传部对今年获评“师德标兵”的7名教师——储伶丽、李卉、李燕、梁计锋、罗飞、吴迪、庞钊珺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以此激励全体教师以他们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西译教育事业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李燕,教授,西安翻译学院教学名师、校级师德标兵、2013-2014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任英文学院副院长。主讲英语写作类课程,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先后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教材3部;第二批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文化遗产旅游中英双语导览服务虚拟仿真实验》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英语专业主要负责人之一,校级教学团队、科研团队负责人;获国家级说课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西安市“最美女性”等奖项、荣誉近20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

西译已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李燕自小时候起,就对学校、对老师、对学习情有独钟,这受益于她的小学语文老师,“记忆中老师总是和蔼可亲,给人以鼓励,由此,从小学起我就喜欢学习,就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英语课代表,大学毕业后我就义无反顾的选择留校任教。”一路走来,出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初心和热爱,李燕从一线教师干到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成为了一名专职与教学管理“双肩挑”教师。2016年起,她开始担任英文学院副院长一职,意味着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早出晚归,平凡、琐碎,这已然成为了她的工作日常,也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李燕养成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形成了自律、责任、使命与担当的工作态度。面对每一项平凡、琐碎的工作,她都脚踏实地、认真对待,从未松懈过,从最初英语写作教研室的组建、英语系的成立,到英语专业作为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申报并成功获批,李燕带领她的团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可喜的成绩。用她的话说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收获也就水到渠成了。”付出、收获、更多的投入,如此周而复始,她会不由自主的全身心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去,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不知不觉中我与学校、学院、专业形成了同发展、共进步的命运共同体。学校、工作、生活很难分开,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像是位‘麦田的守望者’”。李燕说。

教师是学问之师,更是品行之范

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研造诣,这是大学老师成为“经师”之前提。但李燕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更应该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师”,首先应该热爱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积极乐观、以身作则、言而有信、行为得体、尊重学生、严爱有加。“这些素质常常会通过教师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以隐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以盐溶于水的方式带给学生力量,从而点燃学生追求理想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真向善、积极乐观;在学习上主动进取、自主探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李燕看来,一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大学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其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这些影响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内动力,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

在多年的工作中,李燕始终告诫自己,教学无小事,想要做一位德才兼备的“四有”好老师,就要立足岗位,以身作则,提高站位、顾全大局。在课堂教学中,她俯身躬耕,以身作则,带头实施过程性考核改革,引入写作教学智能评阅系统赋能教学,录制线上导学视频课程、微课,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由此,她也荣获了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说课大赛二等奖、peerceptiv教学大赛优秀奖等,她所带的课程《英语写作》课程获批为校级精品在线课程。李燕还积极将信息技术、3D仿真技术引入教学,她所主持的《文化遗产旅游中英双语导览服务虚拟仿真实验》获批为省级一流课程。与此同时,她带领课程团队共同进步,和大家一起撰写、打磨线上教学案例、课程教学成果奖、省级一流课程申报书等,确保每位成员都有独立主持的教研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得到了迅速成长,也很快成为了英语专业建设的骨干力量。

为有序推进学院教学工作,在教学管理中,李燕厘清思路、明确目标,在认真梳理、反思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英文学院教学工作思路——调动教育教学两大主体即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与团队建设为抓手,打造英文学院教学工作平台,实现英语专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在这一指导思路下,英文学院组建了课程团队、学科竞赛指导团队、专业方向教学团队,各项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学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1年,英文学院英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6年磨一剑,2022年,李燕所主持的《交叉融合、分类培养——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三年,英文学院教学工作硕果累累,累积获批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课程思政设计大赛等省级教师教学大赛奖项数量名列学校前茅。在近三年的年终考核中,英文学院也先后两次获评为学校先进教学集体单位。

更新理念,敢于变革

李燕主要讲授的是《英语写作》类课程,因为课程性质及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难心理,所以,英语写作课程被认为是一门耗时费力,见效慢,教师不愿带,学生不愿学的课程。在此背景下, 2012年英语写作教研室应运而生,李燕带领她的团队,分析学情,不断学习,将建构主义理论、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学习等理念引入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内,她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改革,加大学生过程性学习督学力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投入度,提出精讲多练的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克服写作畏难心里,培养写作兴趣。课外,她利用信息技术和在线教学工具,搭建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实施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打通了课堂内外、输入输出两大渠道,解决了学生写作学习的时空限制和“无话可写”的囧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她的团队以课程为抓手,以读写大赛为驱动,依托“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写作大赛、“钉钉杯”写作大赛等,坚持“学赛结合、以赛促学”的理念,将赛事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课内仿真模拟赛事,课外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高水平读写类大赛,实施课赛融合、学赛互促,探索语言输出质量的第三方评价,以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英文学院学生在全国权威阅读、写作大赛中成绩喜人。同时,李燕所在的课程团队非常注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主张通过精选美文、热点话题,开展线上讨论、主题征文、经典阅读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表达观点,碰撞思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抒写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达。其实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一样,我的心得体会就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要敢于打破常规,走出舒适区,主动求变,就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的收获对于师生来说是双赢的。”李燕如是说。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说到教学与科研,李燕觉得应该厘清两个认识:一是正确理解教学与科研。二是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其实我之前也一直很困惑,一度非常苦恼。感觉教学、教学管理占用了自己很多的时间,没有时间做科研。后来发现,基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本身也是一种研究,我们称其为教学学术。比如,基于写作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为此,李燕撰写了论文《基于泛雅平台的校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并发表于核心期刊、出版了专著《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基于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她在中央级报刊发表文章《外语课程思政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申报了省级项目“‘大思政’背景下《谈治国理政》融入高校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省社科联项目“子洲农村特色文化宣讲”“陕西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等。这些成果的产出与项目的申报使李燕总结出一些心得,即教学与科研本身并不互相排斥,教学研究也是一种“科研”。她认为,“作为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应该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当我们真心、用心投入教学时,势必就会思考,而思考的结果就是研究。不管其是教学研究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大学老师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源头之水不竭,大学老师的教学之路方能行稳致远。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其本质告诉我们教研是相长的。”

当被问及自己是如何安排时间做好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这个问题时,李燕说:“我个人觉得其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现实告诉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若兼得,一定是付出了多余常人的艰辛与汗水。不过有点不成熟的小感悟就是要拓宽思路,不要将教学与科研人为割裂,两者之间一定可以链接,只不过视角不同,话语表达方式有异罢了。我相信,坚定信念,在做中悟,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授之以学、诲之以教、赠之以情。为师24年,李燕深知,每一位学生有其不足,但也各有优点,不能把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她说:“我希望我的学生首先能具有乐观的能力,走向社会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乐观地接受各种挑战与应对各种麻烦,即使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也要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其次,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论选择何种行业、处于何种职位,尽己微薄之力‘种好责任田’,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李燕记得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她叫到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结果看着其他学生欲言又止的样子,她意识到应该是情况特殊,就巧妙转换话题由其他同学代为回答,避免了课堂的尴尬局面。课后,李燕和班委了解情况,找学生谈心并安排班里同学主动和这位同学聊天、提供帮助。她也在课堂上也适时给予这位学生眼神鼓励,渐渐地发现他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时她就抓住机会在班上、课间鼓励他。不到一个学期,这个同学在班里变得越来越自信,愿意和老师、同学积极互动,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每当想起这件小事,李燕都会暗自高兴,“人们把老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主动关爱、尊重学生,才是每位老师最简单、最朴实的高尚灵魂。”

诚实守信,换位思考

诚实为人,守信做事是为人处世之前提。所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工作中,个人能力有高低,做事结果就会有差异。因此,李燕会真诚对待每一位老师,认真倾听老师们的心声,换位思考。从一线走来的李燕,深知大家的不易,她倾听过、感动过,也和大家抱头痛哭过。“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工作中,我们以诚相待,彼此鼓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困难最后都迎刃而解了。”“当然了,生活、工作中也会受到打击,也几经低沉、失落,但很快就会自愈,找到答案,要么果断放弃,要么继续努力,持之以恒,不会因为一件事情过多内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必会成功。”李燕说。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李燕24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谈到未来,她说:“我会和团队老师继续深耕教学,尽己所能在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献计献策,为学校发展、专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译师德标兵】一片痴心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访英文学院教师李燕

【编者按】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青年英才;他们秉持高尚师德,以身示范;他们专注教学科研,提升育人能力;他们坚守教育初心,勇挑育人重担。他们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国之栋梁的培育者,也是西译最可爱的人。

多年来,西译教师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使命,教书育人,呕心沥血,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潜心育人,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 39 个教师节,宣传部对今年获评“师德标兵”的7名教师——储伶丽、李卉、李燕、梁计锋、罗飞、吴迪、庞钊珺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以此激励全体教师以他们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西译教育事业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李燕,教授,西安翻译学院教学名师、校级师德标兵、2013-2014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任英文学院副院长。主讲英语写作类课程,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先后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教材3部;第二批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文化遗产旅游中英双语导览服务虚拟仿真实验》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英语专业主要负责人之一,校级教学团队、科研团队负责人;获国家级说课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西安市“最美女性”等奖项、荣誉近20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

西译已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李燕自小时候起,就对学校、对老师、对学习情有独钟,这受益于她的小学语文老师,“记忆中老师总是和蔼可亲,给人以鼓励,由此,从小学起我就喜欢学习,就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英语课代表,大学毕业后我就义无反顾的选择留校任教。”一路走来,出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初心和热爱,李燕从一线教师干到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成为了一名专职与教学管理“双肩挑”教师。2016年起,她开始担任英文学院副院长一职,意味着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早出晚归,平凡、琐碎,这已然成为了她的工作日常,也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李燕养成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形成了自律、责任、使命与担当的工作态度。面对每一项平凡、琐碎的工作,她都脚踏实地、认真对待,从未松懈过,从最初英语写作教研室的组建、英语系的成立,到英语专业作为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申报并成功获批,李燕带领她的团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可喜的成绩。用她的话说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收获也就水到渠成了。”付出、收获、更多的投入,如此周而复始,她会不由自主的全身心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去,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不知不觉中我与学校、学院、专业形成了同发展、共进步的命运共同体。学校、工作、生活很难分开,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像是位‘麦田的守望者’”。李燕说。

教师是学问之师,更是品行之范

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研造诣,这是大学老师成为“经师”之前提。但李燕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更应该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师”,首先应该热爱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积极乐观、以身作则、言而有信、行为得体、尊重学生、严爱有加。“这些素质常常会通过教师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以隐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以盐溶于水的方式带给学生力量,从而点燃学生追求理想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真向善、积极乐观;在学习上主动进取、自主探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李燕看来,一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大学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其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这些影响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内动力,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

在多年的工作中,李燕始终告诫自己,教学无小事,想要做一位德才兼备的“四有”好老师,就要立足岗位,以身作则,提高站位、顾全大局。在课堂教学中,她俯身躬耕,以身作则,带头实施过程性考核改革,引入写作教学智能评阅系统赋能教学,录制线上导学视频课程、微课,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由此,她也荣获了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说课大赛二等奖、peerceptiv教学大赛优秀奖等,她所带的课程《英语写作》课程获批为校级精品在线课程。李燕还积极将信息技术、3D仿真技术引入教学,她所主持的《文化遗产旅游中英双语导览服务虚拟仿真实验》获批为省级一流课程。与此同时,她带领课程团队共同进步,和大家一起撰写、打磨线上教学案例、课程教学成果奖、省级一流课程申报书等,确保每位成员都有独立主持的教研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得到了迅速成长,也很快成为了英语专业建设的骨干力量。

为有序推进学院教学工作,在教学管理中,李燕厘清思路、明确目标,在认真梳理、反思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英文学院教学工作思路——调动教育教学两大主体即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与团队建设为抓手,打造英文学院教学工作平台,实现英语专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在这一指导思路下,英文学院组建了课程团队、学科竞赛指导团队、专业方向教学团队,各项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学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1年,英文学院英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6年磨一剑,2022年,李燕所主持的《交叉融合、分类培养——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三年,英文学院教学工作硕果累累,累积获批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课程思政设计大赛等省级教师教学大赛奖项数量名列学校前茅。在近三年的年终考核中,英文学院也先后两次获评为学校先进教学集体单位。

更新理念,敢于变革

李燕主要讲授的是《英语写作》类课程,因为课程性质及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难心理,所以,英语写作课程被认为是一门耗时费力,见效慢,教师不愿带,学生不愿学的课程。在此背景下, 2012年英语写作教研室应运而生,李燕带领她的团队,分析学情,不断学习,将建构主义理论、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学习等理念引入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内,她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改革,加大学生过程性学习督学力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投入度,提出精讲多练的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克服写作畏难心里,培养写作兴趣。课外,她利用信息技术和在线教学工具,搭建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实施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打通了课堂内外、输入输出两大渠道,解决了学生写作学习的时空限制和“无话可写”的囧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她的团队以课程为抓手,以读写大赛为驱动,依托“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写作大赛、“钉钉杯”写作大赛等,坚持“学赛结合、以赛促学”的理念,将赛事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课内仿真模拟赛事,课外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高水平读写类大赛,实施课赛融合、学赛互促,探索语言输出质量的第三方评价,以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英文学院学生在全国权威阅读、写作大赛中成绩喜人。同时,李燕所在的课程团队非常注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主张通过精选美文、热点话题,开展线上讨论、主题征文、经典阅读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表达观点,碰撞思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抒写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达。其实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一样,我的心得体会就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要敢于打破常规,走出舒适区,主动求变,就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的收获对于师生来说是双赢的。”李燕如是说。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说到教学与科研,李燕觉得应该厘清两个认识:一是正确理解教学与科研。二是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其实我之前也一直很困惑,一度非常苦恼。感觉教学、教学管理占用了自己很多的时间,没有时间做科研。后来发现,基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本身也是一种研究,我们称其为教学学术。比如,基于写作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为此,李燕撰写了论文《基于泛雅平台的校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并发表于核心期刊、出版了专著《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基于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她在中央级报刊发表文章《外语课程思政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申报了省级项目“‘大思政’背景下《谈治国理政》融入高校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省社科联项目“子洲农村特色文化宣讲”“陕西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等。这些成果的产出与项目的申报使李燕总结出一些心得,即教学与科研本身并不互相排斥,教学研究也是一种“科研”。她认为,“作为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应该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当我们真心、用心投入教学时,势必就会思考,而思考的结果就是研究。不管其是教学研究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大学老师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源头之水不竭,大学老师的教学之路方能行稳致远。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其本质告诉我们教研是相长的。”

当被问及自己是如何安排时间做好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这个问题时,李燕说:“我个人觉得其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现实告诉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若兼得,一定是付出了多余常人的艰辛与汗水。不过有点不成熟的小感悟就是要拓宽思路,不要将教学与科研人为割裂,两者之间一定可以链接,只不过视角不同,话语表达方式有异罢了。我相信,坚定信念,在做中悟,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授之以学、诲之以教、赠之以情。为师24年,李燕深知,每一位学生有其不足,但也各有优点,不能把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她说:“我希望我的学生首先能具有乐观的能力,走向社会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乐观地接受各种挑战与应对各种麻烦,即使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也要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其次,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论选择何种行业、处于何种职位,尽己微薄之力‘种好责任田’,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李燕记得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她叫到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结果看着其他学生欲言又止的样子,她意识到应该是情况特殊,就巧妙转换话题由其他同学代为回答,避免了课堂的尴尬局面。课后,李燕和班委了解情况,找学生谈心并安排班里同学主动和这位同学聊天、提供帮助。她也在课堂上也适时给予这位学生眼神鼓励,渐渐地发现他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时她就抓住机会在班上、课间鼓励他。不到一个学期,这个同学在班里变得越来越自信,愿意和老师、同学积极互动,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每当想起这件小事,李燕都会暗自高兴,“人们把老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主动关爱、尊重学生,才是每位老师最简单、最朴实的高尚灵魂。”

诚实守信,换位思考

诚实为人,守信做事是为人处世之前提。所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工作中,个人能力有高低,做事结果就会有差异。因此,李燕会真诚对待每一位老师,认真倾听老师们的心声,换位思考。从一线走来的李燕,深知大家的不易,她倾听过、感动过,也和大家抱头痛哭过。“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工作中,我们以诚相待,彼此鼓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困难最后都迎刃而解了。”“当然了,生活、工作中也会受到打击,也几经低沉、失落,但很快就会自愈,找到答案,要么果断放弃,要么继续努力,持之以恒,不会因为一件事情过多内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必会成功。”李燕说。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李燕24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谈到未来,她说:“我会和团队老师继续深耕教学,尽己所能在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献计献策,为学校发展、专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致敬人生导师的一封信 Teachers React to Heartfelt Letters

视频加载中...

有那么一群人,日复一日坚守着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任世界喧嚣,任年华苍老用自己的平凡与伟大放飞出一个个年轻的梦想。他们,就是我们的老师。回忆学生生涯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改变与成就你的老师。如果给他/她写一封信,你会写什么呢?

I wanna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plain to you how you've impacted my life.

我想要借这个机会表达你是如何影响对我的一生的。

My freshman year I was going through some very hard times with my mental health, but you changed this.

大一的时候,我曾经深受心理问题的折磨。是你,改变了我的现状。

You saved my life Joe.

乔,你拯救了我的生命。

And without you, I doubt I would be here right now.

没有你,也许今天我就不会站在这里。

Do you know what you're doing here?

你想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吗?

I have no idea and I'm a little concerned.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有点疑虑。

Go ahead and put those headphones on.

对,请戴上耳机。

Now you guys are scaring me.

你们这些人吓着我了。

Hello, oh my gosh wait, is this live?

你好,天哪,等等,这是直播?

Yeah.

是的。

Carl, Carl!

卡尔,卡尔!

Did you invite someone here today?

你今天是不是邀请了谁?

I did, I invited my radio teacher, Joe Bryant.

对,我邀请了我的播音老师乔•布莱恩。

My 10th grade chemistry teacher Nicole Thomas Sally.

我十年级的化学老师妮可·托马斯·萨利。

What do you have in your hand?

你手上拿着什么?

It's a letter to him.

这是一封给他的信。

Why?

为什么要给他?

To show my appreciation to him.

向他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I got same here.

我也是这样。

I wrote you a letter because Joe is such an impactful and amazing person in my life.

我给你写了封信因为乔是我生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

Dear Ms. Thomas Sally.

亲爱的托马斯•萨利老师。

Dear Mr. Washington.

亲爱的华盛顿老师。

- I wanna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plain to you how you've impacted my life.

我想要借此机会来表达您是如何影响我的一生的。

I appreciate everything you have done for me when you became my teacher back in seventh grade.

当我还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的时候,你成为了我的老师,我很感激你为我所做的一切。

I remember the first day of my freshman year because it was the first class of the day.

关于大一学年的第一天,我仍记忆犹新,因为这是那一天的第一堂课。

You were doing an introductions to the class and having everyone share their name.

你面向全班进行自我介绍,也让同学们上台来介绍自己姓名。

And when it got to me and I was sharing, you said in front of the class, "wow, now that's a voice made for radio." I know this is a sentence you've probably said it multiple times to so many other people but it was one of the most impactful things that someone's said to me.

然后轮到我了,我正说话的时候,你对全班同学说:“哇,这就是为广播而生的声音!”我知道这句话你早就对其他人说过很多次了,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意义非凡。

Unfortunately, I was bullied a lot.

不幸的是,我受到过很多次霸凌。

This kind of prevented me from establishing a circle of people that I can talk to or look forward to when I'm coming to school.

这就导致我上学的时候,我根本没法构建一个我期待已久、能够与他人交谈的人际圈。

My whole life I've always been insecure about my voice.

回顾我的整个人生历程,我一直都对自己的嗓音很不自信。

And I was told a lot growing up, my voice was too low for a girl.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跟我说,我的嗓音太低了,根本不像是女孩子的声音。

And I was mimicked for having a speech impediment because of you, Joe, I learned to be less insecure about my voice and not care what people said.

我曾经因为口吃遭到其他人嘲笑模仿。但因为你,乔,我对自己的声音自信了一点,也不会去在意别人的那些话了。

You were the class that has made me happy about going to school.

你就是那堂让我觉得上学也是如此开心愉悦的课。

You would let me indulge in my interests.

你会让我投入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里去。

You showing that appreciation and taking the time, sparked that idea of I'm worth more than I think I am.

你总是赞赏我,耐心的教导我,突然有一天我领悟到了,我比我所认为的更有价值。

You show me how to be a great person.

你向我展示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I was really not good at being nice or kind to people but you helped me overcome that and made me enjoy meeting new people and doing new things.

其实我不是很擅长如何妥善的为人处事,但是你帮助我克服了这个问题,还让我认识到遇见新朋友和尝试新事物是如此的幸福与美好。

My freshman year, I was going through some very hard times with my mental health and I didn't have the energy to wanna get up in the morning and to go to school but you changed this.

大一的时候,因为心理问题困扰,我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时刻。那时我甚至都没有动力早起上学。但是你改变了这一切。

Your class made me wanna show up to school and gave me a reason to get up in the morning.

是你的课让我愿意去上学,成为了每天早起上学的理由。

I can genuinely say that you saved my life, Joe and without you, I doubt I would be here right now.

我可以很认真的说,你拯救了我的生命。乔,没有你,我今天也不会站在这里。

I think about this very often.

我经常思考这件事情。

And I just want you to know that, you know, it'd be a bit funny to call you my first friend in high school but that was basically the case.

我就是想让你知道,称你为我高中时代的第一个朋友可能有点滑稽,但事实就是如此。

I really wanna say, thank you for being my friend.

我真的很想告诉你,谢谢你能成为我的朋友。

You was like a father figure to me.

对我来说,你就像是我的父亲。

You really was in my life when I was going from home to home and I never really had someone to guide me.

那时的我在不同的家庭间辗转流浪,你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在此之前,从未有人会真的来指引我、引导我。

Thank you very much, I appreciate you.

非常感谢你,谢谢。

Oh my God, Carl.

噢我的天哪,卡尔。

Joe, you're not only the best teacher I've had but an incredible person.

乔, 你不仅是我曾经遇到的最好的老师,还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

I thank you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for always being there for me and for being an amazing teacher and friend.

我打心底的感谢你一直以来都在支持我,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Thank you Ms. Thomas Sally.

谢谢你,托马斯·萨利老师。

You are the best.

你是最棒的。

What was that like, hearing that from her?

听她讲完,你感受如何?

Amazing, this is everything, right?

不可思议,这就是事实,对吧?

Cause sorry, teaching is really, really hard job and you don't ever get to get (sniffling) or you rarely get to hear that from your students, you know.

不好意思,教书是一件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情。你不会听到(吸鼻涕),你知道的,你也很少能从学生那儿听到这些话。

How'd that feel to hear that letter from her?

听到她的信你作何感想?

Great, I'm just so blessed to have students like Molly.

非常激动人心,我很幸运能有像莫莉这样的学生。

And it really means a lot coming from her because I didn't know that she was feeling some of the feelings she expressed in that letter.

她讲的这些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要不是她在信里告诉我她的一些心路历程,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她当时是怎么想的。

What are you saying I've done it for him.

他说我对他所做的一切。

I don't think it even equates for what he's actually done for me.

我甚至都不觉得这能与他为我所做的一切划等号。

Just hearing that, 'cause that's (exhales deeply) It hits me, man.

就是听到那句话,因为那(深呼吸),真的打动到了我。

Well, let's have you go in and see him.

那我们现在进去看看他。

Thank you so much. Of course Joe.

非常感谢你。当然,乔。

That means a ton to me.

这对我意义深远。

Hi, Ms. Thomas Sally.

你好,萨利老师。

Hey. It's you and baby now.

你好。现在你和你的宝宝在一起。

Oh my goodness.

我的天哪。

This is Max.

这是马克斯。

Oh my God.

天哪。

Hi Max - What was it like hearing?

你好马克斯-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 It was, it's intense, you know, cause you never know if you're able to really help a kid.

很强烈的情感,你知道的,你从不会想到过你能真的帮到一个孩子。

And so just sharing that, I appreciate that.

所以我听到你说的那些后,我很感激。

- What was it like, hearing what I had to say?

你听到我说的那些话,你是什么感觉?

- It's just super emotional, right?

就是,心潮澎湃。

It's like, this is why I became a teacher.

这就是为什么我成为了一名老师。

This is everything to me.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切。

- Why you put so much effort, bro?

你为什么愿意在我身上付出那么多努力?

- You're a good kid, bro.

你是个好孩子。

And you had a lot of people telling you that you weren't.

但总是有人去否定你,跟你说你不行。

My goal was to show you, right bro I love you, period.

我的目的就是想你明白,会有人爱着你,比如我。没了,这就是全部原因。

So no matter if you mad, no matter if you're doing well or not,

所以无论你是否情绪失控,无论你是否做错了事,

bro you got somebody that's gonna advocate for you no matter what.

无论如何,永远有人在背后支持着你。

- I've been through a lot with my mental health and I would say that you giving me a passion for radio and being such an amazing teacher to me, really.

我曾经一度深受心理问题折磨。是你燃起了我对于播音的热情,而且对我来说,你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老师,真的。

It really gave me a reason to wanna get up and to keep going and like persevere through everything.

所有的这一切给了我坚持起床的理由,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坚持,努力克服一切难关。

- You put on a strong face, Molly.

莫莉,你总是显示出那种坚强的神情。

Because I didn't know some of that but if you ever need somebody to talk to, I'm a pretty good listener.

我其实并不知道你经历的那些事,但如果你想要和别人谈一谈,我很愿意做那个倾听者。

I don't ever wanna see students suffer in silence about anything.

我永远不想看到学生总是默默的承受着一切。

- Self pity and fear.

产生自怜与恐惧的情绪。

Those are things that you knew somehow like, like how to push away.

而这些都是你们很难去处理、抵制的情感。

- Why do you think I approach my teaching that way?

你觉得我用那种方式进行教学怎么样?

I was miserable when I was also,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我高中的时候也很不幸。

I feel like I went through a lot of similar things.

我感觉我也经历了类似的事件。

The best thing would be just to know the type of impact (baby cooing) you can have on other people - You are the reason why I went to grad school.

最美妙的一件事情就是可能是知道了你对其他人产生的某些影响(婴儿咕咕声)-你就是我选择继续在研究院深造的原因。

Why I made it a point to get my master's degree in education with the emphasis on emotional learning.

这也是我在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时候特意选择了情感学习方向的原因。

- How does that feel, hearing that you motivated him?

听到他说你激励了他,你有何感受?

- I mean, it feels good 'cause now I know we can both make a changes on us going on.

我的意思是,这种感觉非同寻常,因为现在我知道我们都在做出改变,坚持前行。

- I'm gonna be just like flying high on all these love vibes.

我将会在这这洋溢着爱的氛围中自由飞翔。

- I'm happy, I'm you feel loved because you're the only person at that period in my life that made me feel loved.

我很开心能让你感受到爱。因为你也是唯一一个能在那时让我感受到爱的人。

- Well, 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你。

- I appreciate you bro, like for real, man.

真的,我也很感谢你。

- Thank you guys, so much.

谢谢你们,非常感谢。

【西译师德标兵】一片痴心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访英文学院教师李燕

【编者按】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青年英才;他们秉持高尚师德,以身示范;他们专注教学科研,提升育人能力;他们坚守教育初心,勇挑育人重担。他们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国之栋梁的培育者,也是西译最可爱的人。

多年来,西译教师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使命,教书育人,呕心沥血,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潜心育人,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 39 个教师节,宣传部对今年获评“师德标兵”的7名教师——储伶丽、李卉、李燕、梁计锋、罗飞、吴迪、庞钊珺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以此激励全体教师以他们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西译教育事业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李燕,教授,西安翻译学院教学名师、校级师德标兵、2013-2014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任英文学院副院长。主讲英语写作类课程,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先后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教材3部;第二批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文化遗产旅游中英双语导览服务虚拟仿真实验》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英语专业主要负责人之一,校级教学团队、科研团队负责人;获国家级说课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西安市“最美女性”等奖项、荣誉近20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

西译已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李燕自小时候起,就对学校、对老师、对学习情有独钟,这受益于她的小学语文老师,“记忆中老师总是和蔼可亲,给人以鼓励,由此,从小学起我就喜欢学习,就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英语课代表,大学毕业后我就义无反顾的选择留校任教。”一路走来,出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初心和热爱,李燕从一线教师干到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成为了一名专职与教学管理“双肩挑”教师。2016年起,她开始担任英文学院副院长一职,意味着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早出晚归,平凡、琐碎,这已然成为了她的工作日常,也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李燕养成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形成了自律、责任、使命与担当的工作态度。面对每一项平凡、琐碎的工作,她都脚踏实地、认真对待,从未松懈过,从最初英语写作教研室的组建、英语系的成立,到英语专业作为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申报并成功获批,李燕带领她的团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可喜的成绩。用她的话说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收获也就水到渠成了。”付出、收获、更多的投入,如此周而复始,她会不由自主的全身心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去,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不知不觉中我与学校、学院、专业形成了同发展、共进步的命运共同体。学校、工作、生活很难分开,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像是位‘麦田的守望者’”。李燕说。

教师是学问之师,更是品行之范

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研造诣,这是大学老师成为“经师”之前提。但李燕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更应该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师”,首先应该热爱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积极乐观、以身作则、言而有信、行为得体、尊重学生、严爱有加。“这些素质常常会通过教师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以隐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以盐溶于水的方式带给学生力量,从而点燃学生追求理想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真向善、积极乐观;在学习上主动进取、自主探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李燕看来,一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大学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其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这些影响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内动力,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

在多年的工作中,李燕始终告诫自己,教学无小事,想要做一位德才兼备的“四有”好老师,就要立足岗位,以身作则,提高站位、顾全大局。在课堂教学中,她俯身躬耕,以身作则,带头实施过程性考核改革,引入写作教学智能评阅系统赋能教学,录制线上导学视频课程、微课,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由此,她也荣获了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说课大赛二等奖、peerceptiv教学大赛优秀奖等,她所带的课程《英语写作》课程获批为校级精品在线课程。李燕还积极将信息技术、3D仿真技术引入教学,她所主持的《文化遗产旅游中英双语导览服务虚拟仿真实验》获批为省级一流课程。与此同时,她带领课程团队共同进步,和大家一起撰写、打磨线上教学案例、课程教学成果奖、省级一流课程申报书等,确保每位成员都有独立主持的教研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得到了迅速成长,也很快成为了英语专业建设的骨干力量。

为有序推进学院教学工作,在教学管理中,李燕厘清思路、明确目标,在认真梳理、反思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英文学院教学工作思路——调动教育教学两大主体即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与团队建设为抓手,打造英文学院教学工作平台,实现英语专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在这一指导思路下,英文学院组建了课程团队、学科竞赛指导团队、专业方向教学团队,各项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学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1年,英文学院英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6年磨一剑,2022年,李燕所主持的《交叉融合、分类培养——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三年,英文学院教学工作硕果累累,累积获批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课程思政设计大赛等省级教师教学大赛奖项数量名列学校前茅。在近三年的年终考核中,英文学院也先后两次获评为学校先进教学集体单位。

更新理念,敢于变革

李燕主要讲授的是《英语写作》类课程,因为课程性质及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难心理,所以,英语写作课程被认为是一门耗时费力,见效慢,教师不愿带,学生不愿学的课程。在此背景下, 2012年英语写作教研室应运而生,李燕带领她的团队,分析学情,不断学习,将建构主义理论、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学习等理念引入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内,她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改革,加大学生过程性学习督学力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投入度,提出精讲多练的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克服写作畏难心里,培养写作兴趣。课外,她利用信息技术和在线教学工具,搭建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实施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打通了课堂内外、输入输出两大渠道,解决了学生写作学习的时空限制和“无话可写”的囧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她的团队以课程为抓手,以读写大赛为驱动,依托“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写作大赛、“钉钉杯”写作大赛等,坚持“学赛结合、以赛促学”的理念,将赛事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课内仿真模拟赛事,课外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高水平读写类大赛,实施课赛融合、学赛互促,探索语言输出质量的第三方评价,以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英文学院学生在全国权威阅读、写作大赛中成绩喜人。同时,李燕所在的课程团队非常注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主张通过精选美文、热点话题,开展线上讨论、主题征文、经典阅读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表达观点,碰撞思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抒写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达。其实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一样,我的心得体会就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要敢于打破常规,走出舒适区,主动求变,就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的收获对于师生来说是双赢的。”李燕如是说。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说到教学与科研,李燕觉得应该厘清两个认识:一是正确理解教学与科研。二是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其实我之前也一直很困惑,一度非常苦恼。感觉教学、教学管理占用了自己很多的时间,没有时间做科研。后来发现,基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本身也是一种研究,我们称其为教学学术。比如,基于写作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为此,李燕撰写了论文《基于泛雅平台的校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并发表于核心期刊、出版了专著《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基于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她在中央级报刊发表文章《外语课程思政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申报了省级项目“‘大思政’背景下《谈治国理政》融入高校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省社科联项目“子洲农村特色文化宣讲”“陕西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等。这些成果的产出与项目的申报使李燕总结出一些心得,即教学与科研本身并不互相排斥,教学研究也是一种“科研”。她认为,“作为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应该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当我们真心、用心投入教学时,势必就会思考,而思考的结果就是研究。不管其是教学研究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大学老师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源头之水不竭,大学老师的教学之路方能行稳致远。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其本质告诉我们教研是相长的。”

当被问及自己是如何安排时间做好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这个问题时,李燕说:“我个人觉得其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现实告诉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若兼得,一定是付出了多余常人的艰辛与汗水。不过有点不成熟的小感悟就是要拓宽思路,不要将教学与科研人为割裂,两者之间一定可以链接,只不过视角不同,话语表达方式有异罢了。我相信,坚定信念,在做中悟,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授之以学、诲之以教、赠之以情。为师24年,李燕深知,每一位学生有其不足,但也各有优点,不能把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她说:“我希望我的学生首先能具有乐观的能力,走向社会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乐观地接受各种挑战与应对各种麻烦,即使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也要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其次,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论选择何种行业、处于何种职位,尽己微薄之力‘种好责任田’,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李燕记得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她叫到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结果看着其他学生欲言又止的样子,她意识到应该是情况特殊,就巧妙转换话题由其他同学代为回答,避免了课堂的尴尬局面。课后,李燕和班委了解情况,找学生谈心并安排班里同学主动和这位同学聊天、提供帮助。她也在课堂上也适时给予这位学生眼神鼓励,渐渐地发现他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时她就抓住机会在班上、课间鼓励他。不到一个学期,这个同学在班里变得越来越自信,愿意和老师、同学积极互动,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每当想起这件小事,李燕都会暗自高兴,“人们把老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主动关爱、尊重学生,才是每位老师最简单、最朴实的高尚灵魂。”

诚实守信,换位思考

诚实为人,守信做事是为人处世之前提。所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工作中,个人能力有高低,做事结果就会有差异。因此,李燕会真诚对待每一位老师,认真倾听老师们的心声,换位思考。从一线走来的李燕,深知大家的不易,她倾听过、感动过,也和大家抱头痛哭过。“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工作中,我们以诚相待,彼此鼓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困难最后都迎刃而解了。”“当然了,生活、工作中也会受到打击,也几经低沉、失落,但很快就会自愈,找到答案,要么果断放弃,要么继续努力,持之以恒,不会因为一件事情过多内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必会成功。”李燕说。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李燕24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谈到未来,她说:“我会和团队老师继续深耕教学,尽己所能在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献计献策,为学校发展、专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