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描写江水的句(写江水的句子是)

描写江水的句(写江水的句子是)

本文目录一览:

水墨丹青,大美东湖

文 | 刘素萍

东湖美景,美在每天不一样。苏轼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虽然写的是杭州西湖,但用来形容武汉东湖却很贴切。绵绵细雨中的东湖,好似一幅水墨画,充满了诗情画意。遗憾的是我不会写诗,只能用镜头记录下此时此刻东湖的湖光山色。

作者简介:刘素萍,笔名泉魂江韵,中国金融作协会员,《山东金融文学》编辑,摄影爱好者。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一条大河波浪宽

图为京杭大运河风光。 冯 磊摄

图为济宁太白楼。 蒋宏伟摄

那一年,乔羽刚好二十九岁,忽然接到电影《上甘岭》导演的电报,请他为志愿军战士写一首歌,要求即便电影不再放映了,那首电影插曲还在传唱。并告诉他,作曲选了刘炽,歌唱请了郭兰英。

好!就写我和我的祖国!

乔羽回到长春电影制片厂,钻到机房看了一天样片,影棚里灯亮起时,他的眼前突然涌来一条河,那是家乡山东济宁的京杭大运河,淌在心中,诉诸笔端,渐渐变幻为流淌于中华大地上的长江、黄河。他想起以前坐轮渡涉江,第一次看到了长江,看到南方田野上的墨绿与陌上开花,波浪般地向他涌来……

家乡的运河,成了“一条大河”创作的原点。

循着运河的文脉,涛声滚雪处,常有历史的回响。浪花深处,正翻涌着运河人家的故事。

为运河奔走

杜庆生每次回济宁汶上县,必去南旺闸遗址看看。从南旺一村,走到南旺三村,沿着已经干沟般的大汶河河床,踽踽独行,脚步踩在野蒿草上,簌簌作响,他仿佛能听到大运河曾经流过南旺闸时,浪涌船浮的涛声。

走了一程又一程,过了一村又一村,他走了二十年。

杜庆生是“老三届”,凭着当年在济宁读书的功底,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工作数十年后退休,他没有含饴弄孙,而是去筹备济宁运河文化研究会,欲将“运河之都”的文脉与盛景寻找回来。

有一个夜晚,他从书柜里翻出《史记》,拭去岁月之尘,抚摩良久,觉得太史公的笔尖,藏着中国运河的密码:“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齐,则通菑济之间。”

这令杜庆生很兴奋,“于齐”,这个字眼,定音之锤落到了齐鲁大地。可是菑济之间,隔着一座泰山,如何通渠?这都藏着一个个历史之谜啊。

自那以后,杜庆生燃起了对运河的兴趣。他沿着古运河实地徒步考察,边读书,边行走,边做田野调查,硬是把自己学成了运河专家。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开凿邗沟,连接长江与淮河,成为大运河的源起。隋开运河,贯通南北。元代又将大运河裁弯取直,两千七百公里缩短到一千七百多公里,其中济宁段仅为二百三十公里,却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中枢,可见济宁之重要。

在汶上任职那几年,每每路过古运河,在龙王庙旧址流连,杜庆生都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樯橹白帆成梦,艄公的号子消失于云烟朦胧中。当年漕运的运河,水早已干涸,盛景不复啊!河床上,几头黄牛在河沟里啃草,白云悠悠,天地寂然。龙王庙前的石栏不在了,白帆桨声中的运河成了一个陈旧的梦……

就在那一刻,他心中暗暗发誓,要为保护大运河不遗余力,余生要看到南旺段运河重现水天一色!

大运河申遗时,杜庆生开始奔走,希望济宁段的南旺闸遗址——大运河昔日要塞也能一并入选。这事令他心急如焚,南旺闸曾是京杭大运河的“心脏”,是中国人水利智慧的结晶啊。

一番调研后,他把心中澎湃的情感化为理性的分析,以运河专家的名义,给南水北调委员会办公室写了一封信,并寄到国家信访局。半个月后,回复来了,说建议很好,感谢他。

2014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南旺闸位列其中。杜庆生喜极而泣!

后来,文物专家罗哲文来调研,杜庆生带罗老到南旺龙王庙遗址前参观,站在小汶河、大汶河的交汇处,罗老感叹道:“奇迹!南旺是大运河的水脊,葛洲坝、三峡过船设计,都受到过南旺闸的启示和影响啊。”

罗哲文提议在龙王庙前运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果然有了重大发现。随后,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在一旁新建起来。

那日下午,杜庆生专门带我行走于古运河边,领略中国人治水行舟的智慧,看南旺闸遗迹,感受南北文化交汇的温婉与雄风。走着走着,我的眼前仿佛有无数铁船犁过运河水道,心中生出今夕何夕的嗟叹:运河,人类文明的伟大工程啊!

家乡的地龙宴

古运河离刘全军的家,只有二百米。

刘家祖屋坐落在小汶河西岸,推开小院的门,便可看到一条废弃的古运河。从蹒跚学步起,刘全军就在露底的运河埂上玩耍。

那时,曾祖父刘步旺喜欢坐在运河边的老柳树下,观日出日落,给刘全军讲运河的往事。曾经,运河水很清,小汶河从南向北流过南旺三村,而大汶河截弯取直,一河碧水向西流,往龙王庙前的岔河口涌来,小汶河行舟的水量陡涨。南来北往的木船很多,桅杆上挂着白帆。等蓄水闸的河水满了,船只再往济宁城或微山湖方向行驶,十分风光!

后来有专家建议修位山枢纽工程,截断了大汶河水流,南旺镇运河的分水枢纽从此断流。河水在刘全军的视野里一天天变老、变丑,最后成了一条干沟。

曾祖父讲的运河往事,成了刘全军童年的回忆。他觉得自己的血脉与梦想,皆与运河之水息息相关。

1994年,刘全军报考了济宁烹饪学校,毕业后,又转至南京的职业学院,拿到了全国厨师长上岗证,成为济宁市有名的大厨。

2004年除夕,刘全军给餐厅做完最后一桌年饭,摘下高高的厨师帽,脱下工作服,对经理说:“春节后开张,您再请一位大厨吧?”

“全军,说啥哩?”

“我想辞职。”

“找到下家啦?我这儿待您不薄啊,您可是济宁城薪水最高的厨师长啊!”经理挽留他,近乎苦口婆心。

“没找下家。我想回南旺镇老家,自己做餐饮。”刘全军道出了真相。

经理不解,南旺镇距济宁城六十多公里,离汶上县城也十多公里,穷乡僻壤,做一桌大菜,卖给谁吃呀?

“我不想做高级的大菜,而是做农家精品菜——地龙宴!”

“泥鳅?”

“对!运河里的野生黄板鳅。”刘全军露出了笑容。

经理摇了摇头说,大材小用了啊!

那个除夕夜,济宁城鞭炮声四起,烟花的绚烂与华丽,映照着太白楼下的古运河与竹竿巷。刘全军骑着摩托回家,沐浴在夜风中。风吹在脸上,多少还有一丝冬季的凛冽,吹得刘全军格外清醒,他没有与这座古城、这条运河一样睡去。

小汶河的水干涸了,不再流经南旺三村,可是新凿运河依然可以浇灌,种出稻菽千重浪,与古运河的印迹共舞。

收起了金字招牌,回到运河边上的村庄,去做泥鳅宴,独自创业。那一年,刘全军刚二十六岁,觉得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

其实,刘全军早就把市场调查了一番,无论春夏秋冬,运河和大汶河里长着不少野生泥鳅,当地俗称“地龙”,野生储量不少。且离南旺三村不远的三里堡、四里闸,一天能供三四十斤地龙,收购价在每斤三十五元,做好了,一斤可以卖七十元,稳赚不赔。这样做餐饮,何乐而不为呢?

回到老家,安安心心过了一个大年。正月十五一过,刘全军就张罗装修的事了,将祖上小院拿出来,开了一家饭店。

父亲不解,放着济宁城的大厨不干,为何要守在村里开饭店,亏了怎么办?

刘全军向父亲耐心地解释:祖爷爷就守着古运河,我为何不将运河的水运和血脉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呢?

运河的地龙,又叫黄板鳅,圆圆的,长得肥,黑背,黄腹,是“水中的人参”。但过去卖不起价,也不为食客接受,是因为做得不好吃,土腥味太重。其实以刘全军的厨艺与经验,去土腥味并不困难。野生黄板鳅送到后,只要放在清水里吐泥一天一夜,四个小时一换水,换三次清水,肚子里的脏东西就吐干净了,土腥味消失。做地龙宴时,就讲究原汁原味,油一热,黄板鳅活着下锅,然后,撒一把大葱、姜和花椒,加一勺黄酱,焖上一刻钟即可,味香滑润,如海参入口。越新鲜,越好吃。

刘全军便这样专做精品家常菜,以野生地龙为主,配之黄鳝等乡村宴。果然,自家的饭店背靠古运河之畔,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开张不久,便顾客盈门。乡亲们都冲着他的地龙而来,一年下来,可以收入三四十万元。

更幸运的是,随着八省市大运河联合申遗成功,古运河河道受到关注。来参观和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也成了刘全军家饭店的最大客源。

刘全军因运河而生,因南旺而旺,成了古运河文化创新的受益者。

兄弟船,夫妻船

一条运河水,转至十七公里旧河道里,便往梁山港驶去。将入港湾,河道遽然宽阔起来,水道足足有四五百米宽,满建波的心情也随之透亮起来。

他驾着鲁枣庄号,靠到泊位上,抛锚。妻子李大青跳上船坞,拉着缆绳,将船拴稳,准备装煤。

昨晚,接到港航公司指令,让他的船泊梁山港码头,装满一船煤,运至东平港。他的船载重量为一千吨,随时听候港务调度的命令。

这是一个短航程,三两天可以往返,对于船家,算是一桩轻松活儿。出梁山港,首站是济宁,然后过邓楼船闸,走京杭大运河,过八里湾船闸,进东平湖,湖面在船尾退却,东平港就到了。假如从东平走小清河,就可以出海。

出海!大海对于在运河船上长大的满建波来说,充满了诱惑。“村里不少船长现在都在换船,把河运船换成海运船,要去跑海运呢。”向我谈及这些时,满建波眼神如炬,满是羡慕。

梁山港建成后,满建波与哥哥都与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签了合同。哥哥驾的是一千五百吨的船,他驾的是一千吨的驳船,是台儿庄造的。

两艘都是夫妻船。满建波当船长,妻子李大青当大副。哥哥和嫂子亦然。没跑多久,时逢梁山港落成,背靠港航集团,货源有了保证。他们兄弟沿着古运河这条黄金水道,来回跑。开始那两年生意好,真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后来,柴油涨价了,从每吨三千五百元飙升至九千元,因为运价不变,一船运煤费也就五万元,扣除过闸费和油钱,一趟仅剩一万多元。

哥哥嫌利薄,转身上岸,去造大船跑海运了。那一刻,满建波心里很不是滋味,望着运河,一阵怅然。

满建波的老家在微山县刘庄镇马口二村,就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的水道上。小时候,听惯了艄公的号子,也见过片片白帆,直遮云天。

满家祖祖辈辈都做渔人,爷爷打鱼,奶奶相随。爸爸开木船、水泥船,运砂石料,妈妈相随。满建波的童年、少年都在运河船上度过,妈妈用一根缆绳拴着他的腰,怕他坠入运河里。八岁离船读书,后来去了青岛黄海学院读中专。毕业时,爸爸不由分说,独自下船,让兄弟俩顶班,哥哥当了船长,他成了水手。父子船变成了兄弟船。

上船前,爸爸赠他一句话,船上只有船长与水手,没有兄弟哥们儿。运河上,一切都听船长指挥。哥哥咋说你咋办。满建波点了点头。

跟了哥哥十年,大哥教会了他船上的一切船务:运河里如何行船,微山湖上如何避让,到码头上时如何靠岸,装船时不能离岸……水上生活,十载青春岁月,一望无际的苍茫,他与运河之水建立了家人一般的感情。

后来,哥哥娶妻下船了。满建波去台儿庄建船闸,认识了李大青。彼时,她在青岛一家服装厂打工。一座岛城,栈桥往事如烟雨,拉近两颗年轻的心。归来吧,娶你上船去当船嫂,像哥哥一样,满建波也驾着一艘夫妻船,“驰骋”古运河。

夫妻双双驾船运河。行船时,夫妻之间,只有温柔的水浪。

吵过架吗?我问满建波。

满建波摇头,说江河之间,行船人家最忌夫妻唱别别腔,须夫唱妻随,才能满载而归。

没有红过脸吗?

哪能没有一点矛盾,牙齿和舌头挨得那么近,有时也会互相咬到啊。满建波感叹,到码头泊船,他驾船停靠,妻子抛缆绳时,风大,听不见,他声音大了一点,妻子以为在骂她,泪水哗地出来了,弄得他后悔连连。

古运河上,一年里十一个月都在船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一年难得见几面。返航时,路过老家村子,将船停在服务区,通船回村,住一个晚上。次日,微山湖上晨曦浮冉,从湖面上跃了出来,夫妻双双又踏上新的航程。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当年乔羽写下的经典歌词,早已传唱大江南北。如今,这歌声又在乔羽的故乡响了起来,在满建波的船上响了起来。

屏息静气听。旷野无风,河堤上荆棘葳蕤,芳草萋萋连天涌。其实,这就是运河人家的普通日子。天空上,一对沙鸥,一群江鸥,古运河上,驶过一艘艘父子船、兄弟船、夫妻船,追着沙鸥的啼鸣而去。

一条大河波浪宽!

版式设计:张丹峰《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6日 20 版)

咏华山(外十首)

《青烟威文学》

作者:张修美/金登仁/毛峰/徐运民/大漠情怀/朱开道/韩俊清

咏华山

张修美(泗洪)

自古华山路一条,丛生峭壁雾烟遥。

三峰屹立银霜结,万象高悬锦绣飘。

毛女食松传万古,沉香救母誉千朝。

川流不息来游者,敬拜先贤觅玉标。

诉衷情令 杨玉环

金登仁(江西)

名花倾国两相欢。云雨江山繁。

风流千古韵事,享誉大唐冠。

身靓艳,体惊妍。世人传。

贵妃醉酒,陪伴君王,绝代情缘。

〔南吕〕四块玉 咏琴棋书画

毛峰(江苏淮安)

佳韵传,曲委婉,流水叮咚落玉盘。每日三弹鸣雷电。歌管弦,荡瀑泉,声震天。

汉界边,楚河畔。相对两军战犹酣。势均力敌难分辨。帅掌权,车马喧,解愁烦。

尺幅开,涂五彩。梦笔生花雅兴来。相传翰墨九天外。锦笺裁,莹砚台,乐开怀。

翰墨新,描什锦。笔底烟雨揽风云。丹青水粉传神韵。而发奋,默耕耘,铸画魂。

夏末(外一首)

徐运民(河南商丘)

莽莽中原已近秋,炎炎夏日未曾休。

不知暑季何时了?唯见苍翁汗水流。

消夏夜

夏日欲行远汉梁,秋光将至近清凉。

夜读犹听风扇噪,寝眠不见小蚊狂。

灯光夜市

大漠情怀(昌吉)

流光溢彩霓虹灯,耳边频传招客声。

美味佳肴摆满桌,各种小吃香醉蓬。

饭后遍地易拉罐,宴罢满桌啤酒瓶。

昔日阴霾终散尽,餐饮市场大兴隆。

七律 泗洪湿地

朱开道(江苏)

泗洪湿地众多游,莲叶蛙声夏日酬。

妇女颜容场剧笑,儿童背着苇芦头。

晨光杨柳青青草,红白花香细细流。

景色美娇齐聚友,宜人居处在城休。

七律 暴雨

韩俊清(内蒙古武川县)

低云洒墨怒雷惊,密雨悬壶地接倾。

巨浪无边天压市,洪涛不断水围城。

窗前浩荡千家至,街上汪洋四面平。

党政关心今古咏,军民握手最深情。

壹点号奎先达坂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值得收藏!这些诗词里 藏着祖国的壮美山河

一字一句绘山河,一诗一词见天地

中华大地

和风阵阵、文明悠悠

每一寸山河都饱含诗情画意

让我们跟随这些诗词

纵览大美中国

京杭大运河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从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开始

大运河已经静静流淌了

2500多个春秋

这是一条绵延数千里的伟大工程

也是一条流光溢彩的诗词之河

大运河上舟楫联翩

承载着无数诗人的悲欢离合

见证了众多王朝的荣辱兴衰

长城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凝聚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雄伟壮丽的长城

有许多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

也满载戍边将士的思乡情感

运河,天下之至柔

长城,天下之至刚

一刚一柔之间

连接起中华民族的

情感、意志、韧性和智慧

是华夏大地彪炳史册的千古工程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青山倒影,碧水萦回

垂杨断岸,风光旖旎

漓江酷似一条青罗带

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

泛舟漓江就仿佛置身于百里画廊

诗词里的家乡

原来可以这么美

有人因为一座城写下一首诗

也有人因为一首诗爱上一座城

诗词描绘着祖国的大好山河

更塑造着山河的精神品格

【洛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南京】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刘禹锡《乌衣巷》

【扬州】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杭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奉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岳阳】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南阳】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唐·李白《南都行》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沁园春·长沙》

【郴州】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监制丨谭义勇

制片人丨朴晶

主编丨房渭平

编辑丨李双双

责任编辑丨戈婧然

来源: 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