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描写秋天凄凉景色段落(描写秋天凄凉的景色的句子是什么)

描写秋天凄凉景色段落(描写秋天凄凉的景色的句子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为什么如此悲凉?

再读《故都的秋》,好风突然想探究一下秋天为什么会有槐树落蕊,我家门前的几棵槐树通常六月就开花了,然后便是大片大片的白色落蕊,踩上去,声音没有,但余味幽香。

一查之下才知道槐树有国槐和刺槐之分,国槐比刺槐晚开花将近两个月。这才正式注意到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的8月。就现在而言,8月学生还在放暑假,别说北京,就连塞北包头也还是烈日炎炎,抛开温室效应,三十年代北平的八月在郁达夫笔下也有喇叭花盛开,有槐花刚落,有像橄榄又像鸽子蛋似的枣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有息列索落的小雨,还有穿着青布单衣或夹袄的人们。

秋初时分,好风以为此时应该热热闹闹,但作者笔下的秋却是“清、静、悲凉”的,每每读完这篇文章就要领着学生探究一番原因,也算知人论世了,可惜探究完之后很快就迷迷糊糊记不清了,这次决定写下来。

首先,“悲凉”是现实遭际投射在作者身上的抑郁气质使然。

郁达夫,1896年出生,三岁丧父,全家祖孙六人,靠母亲一人支撑,生活非常拮据,后来他的姐姐被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母亲在1937年七七事变时活活饿死。

郁达夫小学毕业后,到外地求学,17岁曾随大哥留学日本,他的自叙传小说《沉沦》就写了这段经历,小说呈现出病态的美,弥漫着感伤的情调,从中可以读出,他在异域身心也备受煎熬,生活并不顺利。

二十几岁时他得了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生活的种种磨难造成他独特的抑郁性格与气质,而这些都对他特殊写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他在日本留学九年,1922年回国,多次在北平逗留,甚至定居过一段时间。1926年6月,郁达夫的儿子龙儿在北平病逝,1933年郁达夫从北平移居杭州,1934年8月,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本文。

所以,此文中既有对北平秋天赞美诗般的讴歌,也有淡淡的感伤情绪流淌。讴歌是因为爱,感伤是经历的烙印。

其次。“悲凉”是作者的文学主张。

可能与郁达夫长达九年留学日本的经历有关,他的文学创作受到了日本“物哀”文学的影响比较深。

关于日本的“物哀”文学理论,好风读过好多评论,但也都不甚了了。大概就是说文学是从自然的人性与人情出发,不受伦理道德观念束缚,对万事万物的包容、理解、同情与共鸣,尤其是对思恋、哀怨、寂寞、忧愁、悲伤等使人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心理情绪有充分的共感力。

“物哀”不等同于“哀伤”,它是对万事万物的一种敏锐的包容、体察、体会、感觉、感动与感受,是一种美的情绪。

受其影响,郁达夫主张“静的文学”“静止如水似的遁世文学”,忧郁美是他一贯的艺术追求。

他甚至提出:“把古今的艺术总体积加起来,从中间删去了感伤主义,那么所余的还有一点什么?”正因如此,颓废、感伤,在郁达夫的艺术语汇中并无贬义,相反,反倒成了他审美选择、艺术情趣的创作底色。

《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作者所追求的是:“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故都的秋》中的悲凉不仅仅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更应该是其独特写作风格的呈现。

另外,“悲凉”的底色受深沉的民族审美心理和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着很久远的悲秋传统,中国文人有着极深厚的悲秋意识。

宋玉开了悲秋的先河,《九辩》开篇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汉乐府吟唱:“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有《秋风辞》,潇洒俊秀的曹植有《秋思赋》《遥逝》,远瞩的曹丕有《燕歌行》。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秋天,大都带有《九辩》悲秋的气息。

庾信说:“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杜甫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范仲淹唱:“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马致远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词中的悲秋之风始终弥漫不散,悲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之一。

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写到:“凡与秋可相系着之物态人事,莫非‘蹙’而成‘悲’,纷至沓来,汇合‘一涂’,写秋而悲即同气一体。举远行、送归、失职、羁旅者,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

郁达夫的悲秋也有意无意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用淡淡的悲情给北平的秋天唱了一首赞美诗,从景中可以读出作者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