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爱一个人的句子张爱玲在线阅读(爱一个人的句子张爱玲)

爱一个人的句子张爱玲在线阅读(爱一个人的句子张爱玲)

本文目录一览:

常被摘引的张爱玲爱情经典语录,出自这篇最短散文《爱》

【扬扬导读】张爱玲讲了一个很短的故事,截取了一个乡下女孩与男青年相遇的瞬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只是,这个故事虽然短暂,却成为女主心中的永恒,留下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意境,宿命的温情,人去的惆怅,令人回味。

看更多文章,请按“关注”按钮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只是

看了张爱玲的一生,恐怕再也不会骂她爱上胡兰成

喜欢一段话:

“爱是一生的磨难,只是因为,你想让风停步,想让云落下,想把山搬走,想让一个人长久地留在你的生命里。”

简单点就是,爱而不得,最折磨人。

要说起最爱而不得的人,莫过于才女张爱玲。

她生性敏感,感情细腻,却总是因爱而深深受伤。

童年期母爱的缺失,少女时父爱的偏离,成年后爱人的背叛,老年时爱无所依,孤独终老。

在繁华的大上海,人来人往,唯一给过她一丝关爱的,只有姑姑一个人。

明明父母双全,张爱玲却活成了一个孤儿,在形影相吊里,临水照花。

张爱玲写:人生有飞扬,我飞扬不起来;人生有热闹,可是我热闹不起来。我可以逃离这一切,但我逃离不了这生命的苍凉。

今天,我们揭开张爱玲生命的帷幕,体会她苍凉生命的背后,都曾经历过怎样的磨难。

张爱玲生命的开端,华丽得有些晃眼。

1920年9月30日一个秋色渐浓的日子,张爱玲出生在一座洋房内,被奶妈、丫鬟簇拥着,房间里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她享受着父亲和母亲爱的注视。

稍稍长大,她穿着华美的洋装,经常在硕大的花园里散步,看父亲、母亲和姑姑他们在花园里喝下午茶。

“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缓,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

这样的好日子,爱玲只记得一点快乐的尾巴,4岁那年,随着母亲黄逸梵的出国而烟消云散。

从此后,张爱玲的人生中,再也没有拼凑出如此甜美的画面。

张爱玲小时候的理想是,八岁梳爱司头,十岁穿高跟鞋,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

没想到八岁那年,等来的是父母离婚的消息。

随着年岁渐长,她所有的美梦,都碎成了一地渣滓。

她少女时期的照片上,穿着继母穿剩下的旧衣服,肥大的款式,碎牛肉般的颜色,是她一生的噩梦。

张爱玲在上学和嫁人这件事上,与继母起了争执,继母认为女孩子上学就是浪费钱,干脆早嫁人。

在继母眼里,张爱玲的未来,还不如她和丈夫吸大烟来的重要。

心高气傲的张爱玲,怎肯听任别人摆布命运,她本以为仗着有亲生父亲的撑腰,鼓起勇气一搏,与继母发生了口角。

躺在烟榻上的父亲,一只烟枪砸过来,爱玲的头上鲜血如注,那一刻,她呆住了,接下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爱玲被关了禁闭,在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里,她被囚禁起来,饥饿啃食着她的身体,冷酷无情摧残着她的灵魂。

都说张爱玲的性格里有一股淡漠,谁能知道被囚禁的一个月里,她面对生死未卜的黑暗,曾经承受过怎样的煎熬?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爱玲逃出了樊笼,从此与父亲的关系彻底决裂,又怎能不决裂?

名誉上是父亲,却已成了面目狰狞,想置她于死地的仇人。

张爱玲带着满身心的伤痛,投奔了母亲黄逸梵,等她把内心的苦痛倾诉完毕。

母亲问:想继续上学,还是嫁人?

爱玲的答案当然是继续上学。

母亲很干脆地告诉她:想上学就没有好衣服穿,想嫁人倒可以好好打扮,嫁个好人家。

时间渐久,爱玲在母亲这里,并没有感觉到久违的母爱,而是百般的嫌弃。

从女性角度讲,黄逸梵是成功的,她28岁离婚,冲破封建婚姻,实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由,同时交了七、八个男朋友,每天生活得多姿多彩。

而从张爱玲母亲的角度讲,她又是无情的,爱玲的到来给她带来了责任和麻烦,妨碍了她的自由。

母亲不爱她的原因,还有一个,她们一起的日子,算起来不过短短4年,中间隔着千山万水的岁月。

爱,是需要生活在一起,一些琐碎小事的叠加。

可是她们母女之间是空白的,你让她拿什么来疼爱?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如果住别墅,丫鬟仆人环伺的优越下。

或许她的母爱能有余闲,可那时她没钱,日子靠身边各色男人资助,她只顾得上爱自己,根本抽不出时间和金钱来爱任何人。

爱很贵,是一件奢侈品,没有时间的堆叠和金钱的支撑,爱只能是一种奢望。

等后来,张爱玲名利双收时,她以两块金条,买断了母女情,从此生死不相见。

她母亲伤心欲绝地说出:就算我让你不好过,你也不必对我这样!

1957年,黄逸梵病重,临终前想见爱玲一面,而她避而不见,只从美国寄去了100美元。

此刻理解了张爱玲那句: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二十年代,上海的一家报纸,刊登过一副漫画,取名“钢笔与口红”。

画上是灵蛇盘身的潘柳黛,文质彬彬的苏青,另一位,就是奇装炫人的张爱玲。

有人问张爱玲,为什么这么喜欢奇装异服?她答:

“我既不是美女,有没有什么特点,不用这些来招摇,怎么引得别人注意?”

她无论是去出版社与编辑洽谈稿件,还是去印刷所校订书籍,或是到街上买块甜点,她都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大胆而浓烈的奇装异服,走在街上烟视媚行妩媚动人。

她所行之处,所有人停下手里的活计,用目光迎送她的来去,孩子们追着她欢呼跳跃。

那是张爱玲盛极一时的上海滩,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凭借出众的才华,用手里的一支笔赚来的,那一年她才23岁。

她的文采卓然,引来了一位超级粉丝,他就是给她带来一场噩梦的胡兰成。

他出口成章的赞美,目光犀利的欣赏,恰到好处的关爱,绝顶聪明的通透,都像魔幻一样,让不曾被热烈爱过的张爱玲深深迷醉。

很多人认为张爱玲爱上胡兰成,是她一生的劫,可是纵观张爱玲的一生,那是她最幸福的一段日子。

因为那几年,她体会了被爱的满足与快乐。

她庆幸“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遇见了她所爱的人。

虽然短暂,却热烈地让她心醉神迷,让她甘愿匍匐在尘埃里,幸福的内心,却开出了花。

有人说过:如果你不想在爱情上吃亏,那你一定要知道张爱玲。

可是,张爱玲自己在爱情上,却吃了大亏。

由此也印证了张爱玲的那句: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爱是一生的磨难。

张爱玲自认为的此生最爱,已有三段婚史,可是仍没阻挡她与胡兰成结为连理。

没有任何隆重的仪式,只有一纸之约: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然而,忽有一天,胡兰成当着张爱玲的面,夸赞护士小周衣服洗得特别干净,凭张爱玲的聪明不会不明白。

张爱玲问:小周的头发是什么样的?

胡兰成低下头轻柔的声音答道:中长直发,发尾有点向内弯。

张爱玲选择了隐忍,他们真正的决裂,是在胡兰成逃难,张爱玲千里迢迢寻夫之后发生的。

胡兰成见到她劈头就问:你来做什么?快回去!

那段时间,张爱玲目睹了胡兰成与新欢范秀美的恩爱,凭她的高傲,她不允许自己失态。

那是她人生中最漫长,最煎熬的日子,面无表情下的淡漠下,她的心在滴着血。

回家路上她写下:

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

回到上海后,她食不下咽,夜不成寐,暴瘦几十斤,例假全无,爱美的她穿任何衣服都宽大到不能保暖。

那是她生命里的一场雪,一直在下,一直在下,冷到彻骨,冷得无助。

在她人生的至暗时刻,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文化电影公司的导演桑弧,他欣赏张爱玲的才华,邀请她一起合作电影。

他们彼此欣赏,桑弧的沉默寡言,给了张爱玲极大的安全感,可是他们无力打破世俗的樊笼。

因为桑弧未娶,而爱玲已婚嫁过,家庭也反对这样的结合,后来桑弧娶了别人。

张爱玲远走他乡,离开了成就她和毁灭她的伤心地上海,在美国与赖雅再婚,她没有文字描述过这段婚姻。

此后数年,赖雅去世,张爱玲独居。

有一位记者,为了挖掘张爱玲的隐私,乔装潜伏在她的隔壁,连她扔出来的垃圾都翻一遍。

桑弧得知消息,想尽一切办法,让记者离开。

这是晚年张爱玲生命中,唯一的守护,也是她苍凉人生中的一抹暖意。

翻遍张爱玲的所有照片,我们会发现,她没有留下一张特别高兴的照片,有的只是淡淡的表情,带着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

如果张爱玲有知,定会淡淡一笑,说出《花凋》里的那句:

“照片这种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知道,留给大家看的唯有那狼藉的黑白的瓜子壳。”

在那个乱世里的上海,张爱玲绚烂如瞬间即逝的烟花。

晚烟里,她曾眺望上海微微起伏的边界,虽没有山,却也像被层峦叠嶂包围着,在没有爱的人生里,活得淡漠自持。

她的心事太重了,她用笔写下许多人的命运,每一个人物里都有她人生的一部分,带着说不尽的苍凉感。

. END .

【文|青衣】

【编辑|丹尼尔李 】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推荐:

“我不要吃荷兰豆,我就要吃豌豆”,袁隆平院士如此会撒娇

李子柒被写进期末考卷,和袁隆平并肩,她配吗?

张爱玲: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不主动联系,依旧不离不弃

1946年,胡兰成正处流亡,不得不隐姓埋名,张爱玲远赴温州,千里探夫。她从诸暨丽水一路走来,想着这段旅程胡兰成同样走过。

在船上的张爱玲,远远地眺望,青紫色的远岸,那里便是温州城。胡兰成的栖身之所,好似有珠宝放光。

张爱玲寻找胡兰成的这段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天寒地冻,交通不便,这趟旅程持续了为时2个月才抵达目的地。

张爱玲在旅途札记《异乡记》中这样写:“我是一直线地向着他,像火箭射出去,在黑夜里奔向月亮……”她将胡兰成视为黑夜唯一的光源体,那就是月亮。

月亮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富含多重意象,而在此时,月亮成爱人为她的代名词。可见她对胡兰成爱之切,思之深。

与那边的日夜兼程相反,胡兰成显然是不愿她来的。二月,胡兰成说乍一听闻张爱玲到温州找他,心里一惊,也不欢喜,甚至感激半点都无。

虽然他知道夫妻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共渡难关是是人间真情,但他觉得只是不必,不宜。

他的“一惊”,显然是之前并不知道张爱玲会来。他并不理会爱人的一厢情愿,一则因为时局紧张,她的到来会让自己的乔装打扮露出破绽(胡兰成当时换更名改姓,化名张嘉仪教书)。

二则他实在不愿张爱玲看到他窘迫无比的样子,在上海孤岛时期出卖良心为汪伪政府出力的他,曾经背靠日本意气风发。

第三则更为要紧,为了自保,他正与范秀美同居,张爱玲的到来势必使三人关系陷入尴尬局面。但张爱玲显然顾不了这些,她寻找胡兰成,探寻他的安危,何尝不是抱着与他同甘苦共命运的心思呢?

或者说,这就是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不主动联系她,她依旧不离不弃。

即使你有种种不得已的苦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与她取得联系,她依然将你的种种安危记挂在心头,在你落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找寻你,抚慰你,温暖你,帮助你。

胡兰成对张爱玲起意于她的小说《封锁》,《封锁》刊登于《天地月刊》。主编苏青将这本月刊寄给胡兰成,胡兰成向苏青要来张爱玲的家庭住——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登门拜访。

起初不见,胡兰成只好隔着门缝递张纸条,再后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渐渐成了张爱玲和姑姑同住公寓的常客。

胡兰成38岁,张爱玲23岁,没有呼唤亲朋办酒桌将一切昭告天下,也不必要,当时整个上海都知道她是他的。

此外流传最广的他们的一封婚书,前一句“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是张爱玲所撰,后一句“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才是胡兰成手笔,后人多将该句张冠李戴,此为错讹。

在胡兰成已成定局,再无翻身可能的败局下,张爱玲对这样一个落魄的“丈夫“可以说是不离不弃。后来的种种,没能继续陪伴,有主观客观的种种原因。

张爱玲自己并不适合在温州陪伴胡兰成,温州对几乎足不出户的张爱玲来说不仅是”异乡“那么陌生,还是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破败乡村与现代城市的环境割裂。

在这之前,张爱玲的活动轨迹仅限于香港和上海,她是个从典型的从现代化都市生长起居的人,这一点从她的散文《公寓生活记趣》可见一斑。“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

城市对她来说有必不可少的私人密闭空间以及热水汀,电车,电梯,报纸这些触手可及的便利。

不主动联系她,她依旧不离不弃。也许当初那个爱你的她,现在与你的距离有如银河浩瀚。

时过境迁,一切与你和她相爱的境况已天翻地覆。但她还是心里装着你,在你身陷囹圄的时候,迢迢赶来,不离不弃,不愿意放开你的手。

男女的爱情之上,再差一步是人间的大义,所以不要吝啬爱你身边的人,总有一天她们会以多出你付出的回报你。

胡兰成有一篇《平人的潇湘》,讲的是一位男子留下刚刚订婚的女子打仗,音信全无后女子改嫁。

后来男子战死,早已有了孩子的女子还是替他收尸,办理丧事。

在胡兰成的通牒令下达前,胡兰成对张爱玲忧心自己的处境,那时的张爱玲对他们感情抱着别样的自信。

张爱玲告诉胡兰成,若他因为需要改变姓名,可以叫“张牵”或“张招”。

这是为什么呢?“牵”与“招”两个动词,代表一个女子在天涯海角对这个男子最深切的呼唤。

牛郎织女隔着迢迢银河每逢假期缱绻那也是美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张爱玲可以等,愿意等,等待是个苍凉的姿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她在奔赴温州的路上天真地做了种种打算。

事实证明,她做到了,她做到了在胡兰成死生不明的关头,亲身去探听他安危,甚至做好了打定主意做了陪他一起共甘苦的决心。

女人爱一个人的时候,最高境界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