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政治批判人的句子摘抄(政治批判人的句子)

政治批判人的句子摘抄(政治批判人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鲁迅笔下那些鞭笞人性的话语,哪几句让你用来冷眼看世界?

所谓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不管你承认,或是反对,或是无视,它都犹如太阳般投射在人世间,投射在你的身上,投射在你所在的那个世界。假如世界不曾毁灭,假如人类不曾灭绝,它就会一直存在。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没有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除非是在神话故事中。

既然人都是老子娘的产物,自然他们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甚至是很多人一生中最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很多人一生好似都与父亲或者母亲不太对付,然而不管是旁人还是自己,都可以在他们的行为、选择上看到父母的影子,包括性格、为人、心性等各个方面。

言传身教,简单而朴素的道理,往往在生活中容易被人忽视,可却一生摆脱不了这些影响。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源头大概也是缘于此吧!

因为他们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我们认知世界最重要的一环,他们是生物链上的营养液,连接着上一代与下一代,包括我们自身也是,时间是向前走的,传承是一代代不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这句话虽然当时是用来批判封建社会的,但也不止于此。

相信很多时候都是可以把这话套到自己或自己想做的事和人身上,未染上毛病的或者还有,我们应保留一点念想,留下一线希望,留下一份期盼,留下自己身上最后的坚守或者纯真。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感同身受是美好的期盼,往往大部分时候都是得不到的!

人在大部分时候可以察觉得到别人的情绪,比如人家正在办丧礼,婚礼,老友重逢等,但要感同身受却是在为难他人,也是在为难自己。

当人情绪平静时,看到喜事,可能会露出一个笑脸,道一声喜;看到伤心事时,道一声节哀。

如果这要联系到自己身上,那就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联系到自己身上的遭遇,有类似的喜与悲,那时才能感同身受;可那也只是对自己的感慨,而不是对于他人。

能够夸夸其谈的时候,只能说明那是关系不到自身的情况,所以现在的网友能够那么高谈阔论,看起来比自己遭遇还要关心;到了自己身上的时候,估计连话语都不知怎么组词了,更别说那光鲜亮丽的漂亮话。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世上缺了谁,都不会停止运转,人贵有自知之明。

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合适的地方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或带给人快乐,或带给人放松,或带给人平静,不一而足。但是,过于高看自己的重要性,以为自己很独特那就错了,没有你,还有他,还有他们……

就像现代也曾出现一个孔乙己式的人,广为人知,然而到现在除去少数关注他的人,又有几人知道呢?

强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弱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强弱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即便是伟人,也有可能在某个方面比普通人更弱.这句话的意思更多的是表达反抗的勇气:强者是顶着压力前行,敢于向着压力反抗;弱者是臣服于压迫者,欺压那些逆来顺受者,或是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

若没有反抗的勇气,那就得有比旁人更能受气的本领,忍旁人所不能忍,这是朴素的人;若再恶毒一点,那就是忍旁人所不能忍之外,再把这所不能忍者,向朴素的人倾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 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不管是年少立志三千里,还是曾经的相知相伴,亦或是青梅竹马,这些都敌不过身份地位的变化.

时间会让一个人褪去曾经的天真,哪怕是在这个喊着人人平等的时代,又有几人能做到?在情感上,我们认为自己没变,可是那明显的差距,那天差地别的见识,都会让人望而却步,屈服于少年曾经鄙视的那些场景中去.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穷在闹市无人问,远在深山有远亲.

这些话,有些是我们的期许,有些是我们的写照,有些是我们的鄙弃,但都是现实。哪怕有些人做到了期许,鄙弃了我们的鄙弃,然而绝大多数人还是逃脱不了这些圈子,这就是现实!

要是人人都能做到把这一声“老爷”,喊成了“某某某”;要是人人都有反抗的勇气;要是人都能做到自我审视;要是人都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是人都保持着那点天真;要是人都能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那这该是怎样美好的世界啊!

那经典与否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它们到时只是像见面时说的那句“吃饭了吗“那样平常。

妮基·黑利的可怕言论:摧毁中国,危害巴以之间的和平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妮基·黑利,前特朗普政府驻联合国代表,如今正在冲击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她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评论,声称要“灭绝巴勒斯坦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此前,在竞选大会上,妮基曾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不惜使用“让中国成为灰烬”的言论作为竞选噱头。这些言论引发了人们对妮基·黑利真实实力的质疑以及她的“狂言诳语”的具体内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本月开始再次发生了“暴力冲突”,造成了数千人伤亡。哈马斯使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后,以色列发言人表示“绝不姑息”。

美国及欧洲国家迅速站在以色列一边,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与美国的援助紧密联系在一起,凸显了美国对以色列地区的支持。面对这一冲突,妮基·黑利的发言引发了诸多争议。她的“灭绝巴勒斯坦人”的言论被视为极端和有恶意的表达。而她过去对中国的言论也被批评为挑起对抗和敌意。然而,妮基·黑利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她的“狂言诳语”具体有哪些内容?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对于巴以冲突,妮基的发言又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总而言之,妮基·黑利的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她的极端言论以及对中国和巴勒斯坦的态度,需要我们审慎对待。在面对国际冲突时,我们应该坚持和平、公正和客观的立场,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避免更多的伤亡和冲突。最后,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在国际关系中,政客的言论对于全球局势和人民的生活有何影响?妮基·黑利,美国的2024年总统候选人,在最近的一次表态中激起了广泛关注。她用一番挑衅的话声援以色列,直言希望以色列“消灭”巴勒斯坦人民。这种言论不仅暴露了美国政客对战争的渴望,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她对其他国家的态度的质疑。

妮基·黑利不仅曾对巴以冲突发表过极端言论,还在之前对中国“口出狂言”。她曾公开表示,“要让中国成为灰烬”。那么,是什么背景促使妮基·黑利做出这样的言论呢?具体的时间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去美元化”进程加速,中国为了减少美国国债对其经济的影响,选择逐渐降低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并多次进行了抛售。中国的这种做法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效仿,导致了对美元的大规模抛售,这意味着各国开始对美元产生了不信任的种子。据数据显示,2022年底,中国连续抛售美国债务达到8671亿美元,而在2023年,中国已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

这种情况下,妮基·黑利的言论可以被视为美国政客对于中国经济崛起的一种回应。中国的举动让美国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他们通过这样的言论来表达对中国的敌意和恐惧。然而,这样的言论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并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相反,它只会加剧紧张局势,增加国际冲突的可能性。在当今世界,各国应该更加注重合作和理解,而不是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彼此。总之,妮基·黑利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她的挑衅性言辞不仅对巴以冲突和中美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暴露了美国政客对战争的渴望和对其他国家的不信任。

在当今世界,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作和理解,而不是煽动敌对情绪和制造紧张局势。我们应该以和平与稳定为目标,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最后,针对这一问题,我想问读者,你如何看待妮基·黑利的言论?你认为这样的言论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请留下你的评论,与我们分享你的观点。中国近期的大规模减持美债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他们呼吁中国停止这一行为以保持良好的交易环境。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前总统候选人妮基黑利站出来发表了一番激烈的言论。她公开质疑特朗普的智力,并带有明显的敌意宣称要将中国变成历史的灰烬。

妮基的这一举动将全球“去美元化”进程的矛盾简单地归结为中美之间的矛盾,她的目的只是为了抹黑中国以获取选民支持和政界的认可。这种攻击中国的言论在美国政界盛行,不论哪个党派的高官,只要在上台前对中国发表针对性的言论,就能获得政治地位。然而,这种现状只是妮基黑利为了获取资本支持而利用的工具,并不能代表整个美国政府的立场。妮基黑利希望获得共和党内部的支持推荐,但她的支持率仅为15%,远远低于特朗普的60%。这一切只是一场政治角力中的小插曲,我们不能忽视中美之间的重要合作关系。

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事态发展,关注两国间的合作与沟通,而不是被一些政客的言论所干扰。最终,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促进国际合作与稳定的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妮基黑利的一番话虽然从大方向是站在美国的立场发言的,但是内容却是触碰了美国的“政治正确”。很多人会问,什么是政治正确,政治正确是指“态度公正,不歧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而美国的政治正确在这样的前提下已经超过了固有的阈值,变得极端。

妮基黑利利用“种族”相关的话题来说“以色列应该灭掉巴勒斯坦”这实际上就已经带有种族歧视的意味了,而妮基黑利作为印度裔公开站队犹太人挑衅巴基斯坦族,这就更加激起了美国国内反对她的声音。美国政客对巴以冲突的态度也是值得深思的。从妮基黑利对巴勒斯坦的态度上可以反映出美国政客对于巴以冲突的态度和对巴勒斯坦遭受以色列压迫所表现出来的漠然。巴勒斯坦长期被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边缘化,对于以色列不断地在巴勒斯坦土地上扩张也“敢怒不敢言”。

其实妮基黑利对于巴勒斯坦的评价只是一个现实情况的反应,只不过是只有她说出来了,但是这样的话语内容却代表了大部分的美国政客的看法和心理。尽管妮基黑利的言论引发了争议,但是我们也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造成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支持以色列一方。然而,这种支持是否真正公正呢?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保护?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作为今日头条的作者,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并深入研究巴以冲突的背后原因,寻求一个公正和持久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帮助他们摆脱压迫和困境,实现和平与繁荣。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巴以冲突,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发全球关注。然而,这一战事并不在美国政客的“把控中”,因为目前中东地区形势复杂,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控制力和介入逐渐的被弱化,而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加。这样的形式扭转使美国的“深渊谋略”偏离了正确的航道位置,美国政客纷纷选择站队以色列是“必须为之”。

作为以色列最紧密的盟友,美国不可能放任巴勒斯坦抹煞自己的面子,即使这一次的战事美国没有准备,但还是会对巴勒斯坦下手。巴以冲突显然已经不再是两国之间的矛盾,而是背后势力暗暗交织的地区之争。而美国这一次也被迫抛弃了最擅长的“代理人战争”,这也说明中东地区之间的争斗和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立更加尖锐。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了必要之举。和平才是能促进世界各地经济政治和平交流的最终平台。各国政府需要展现出更多的智慧和勇气,通过外交途径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武力手段。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国的作用已经不可忽视。

中国在中东地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是公正的,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矛盾。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中东地区的发展和稳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地区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总之,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各国政府需要展现出更多的智慧和勇气,通过外交途径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武力手段。促进世界和平是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巴以冲突,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地区的和平稳定?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和警示

引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是道家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每一章都包含了深刻的智慧和启示,对于人们的生活、修养、政治、社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为例,探讨其中的哲理。

恬静自然

正文

第五十三章的原文是这样的: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迤yí)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我们可以逐句解释每句话的含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迤yí)是畏。

如果我有足够的智慧,就会遵循大道,唯一让我担心的就是偏离了大道。

这里的“施”字有“偏斜”的意思,“迤”字有“弯曲”的意思。要想走上大道,就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力,不要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左右,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大道其实很平坦,但是人们却喜欢走捷径。

这里的“夷”字有“平”的意思,“径”字有“短”的意思。要想走上大道,并不难,只要遵从自然和本心就可以了。但是人们往往贪图一时的便利和利益,不愿意付出长久的努力和牺牲,所以选择了一些看似快速但实际上危险和错误的路径。

朝(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而老子生活的年代)朝廷十分昏乱,农田十分荒芜,仓库十分空虚。

这里的“除”字有“混乱”的意思,“芜”字有“荒废”的意思,“虚”字有“空”的意思。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官员、经济萧条、民生困顿,那么就说明这个社会已经偏离了大道。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锋利的剑刀,厌恶简单的饮食,拥有过剩的财物,这就是盗匪所夸耀的。这不是大道啊!

这里的“盗”字有“强取”的意思,“夸”字有“炫耀”的意思。要想走上大道,就要有节制和谦逊的品德,不要追求虚荣和暴力,不要贪婪和浪费,不要与人争斗和争夺。

讨论

从第五十三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于大道的理解,是一种符合自然法则和人性本质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人们应该遵从自然和本心,不要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左右,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利和利益,不要追求虚荣和暴力,不要贪婪和浪费,不要与人争斗和争夺。这样才能达到内心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

这种理念对于当代人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物欲横流、冲突频发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失去方向、陷入困境。如果我们能够借鉴老子的智慧,回归自然和本心,保持清醒和坚定,拒绝诱惑和干扰,选择正确和健康的路径,培养节制和谦逊的品德,那么我们就能够走上大道,实现自我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马克思真的认为流通过程能创造价值吗?——坚持“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及其在新时代的启示

作者:王先鹏,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载于《理论研究》2022年第5期

[摘 要]马克思并非认为一切劳动都能创造价值,而是明确区分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与“总体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生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因此“劳动价值论”事实上应被称为“生产劳动价值论”或“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近年来,学界一种流行论调认为“流通过程创造价值”,这实际上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创造与价值追加、单个资本家与作为总体的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区别。“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开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石。坚持“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驾驭市场、规避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在壮大实体经济的同时促进流通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生产劳动;流通过程;价值实现;总体性

关于流通领域价值创造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界围绕流通领域的价值生产问题,就爆发过一场围绕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大讨论。改革开放不久,随着商品流通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学界爆发了第二场围绕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大讨论,其中核心议题之一就是商业劳动是否具有生产性质。近年来,随着中国第三产业崛起和产业结构转型,有关流通劳动是生产劳动还是非生产劳动,即流通过程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重新成为学界争论的对象。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与现实问题,关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定性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我国学界围绕这一问题的两次大讨论形成了丰富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力图依据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文本考察,厘清马克思本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真实看法。

一、“生产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石

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最高成就和理论遗产,劳动价值论自然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石。在这种观点看来,“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但是,这里的“劳动”一词过于笼统,因而不免需要追问:创造价值的“劳动”究竟是何种劳动?是“生产性劳动”,还是“非生产性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内的劳动,还是“总体性劳动”?要想辨明流通过程能否创造价值,就必须首先解决这一基础理论问题。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开篇,马克思就明确指出:“摆在面对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可见,对于物质生产的考察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内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此时所持的仍是“生产逻辑”,但是在《资本论》写作过程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范式已经转化为“资本逻辑”。姑且不论这种观点的是非得失,在笔者看来,无论“生产逻辑”还是“资本逻辑”,对物质生产的考察都是重中之重。这一点在《资本论》三卷的主题选取上得到了鲜明体现,如《资本论》第一卷的主题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资本论》第二卷的主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即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交换关系;《资本论》第三卷的主题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即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各种形式。可见,马克思所创作的三卷《资本论》都没有离开物质生产这一核心论域。以至于马克思会说,对政治经济学“最庸俗不过的责备就是,说政治经济学家过于重视生产,把它当做目的本身”。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把生产劳动同其他种类的劳动区分开来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种区分恰恰表现了那种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本身的基础的劳动的形式规定性”。对于“生产劳动”,马克思指出:“只有直接转化为资本的劳动,也就是说,只有使可变资本成为可变的量,因而使[整个资本C]等于C+Δ的劳动,才是生产的。”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进行考察的对象。“凡是货币直接同不生产资本的劳动即非生产劳动相交换的地方,这种劳动都是作为服务被购买的。……既然对服务的这种购买中完全不包含劳动和资本的独特关系——在这里,这个关系或者完全消失了,或者根本不存在——,那么,对服务的购买,自然成为萨伊和巴师夏之流最喜欢用来表现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的形式。”在马克思看来,对非生产性劳动的研究会混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因而是庸俗经济学,而非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考察对象。这就是说,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研究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内的劳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提供的“劳动”,并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下的“劳动”。

那么,能否认为是总体劳动,而不是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呢?在《导言》中,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四者的关系,在他看来,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但这并不意味四者是可以等量齐观的,更不意味着可以脱离生产,片面认为“总体劳动”创造价值,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同消费合一和消费同生产合一的这种直接统一,并不排斥它们直接是两个东西”。生产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可见,是“生产劳动”而非“总体劳动”创造了价值。

二、对“流通过程创造价值”主要文本证据的考察与批驳

“流通过程能够创造价值”观点的主要文本证据来自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中的相关论述,先不论《资本论》第二卷是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实现的特定视角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考察的,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必须以马克思在其他文本中的论述为补充,笔者主要选取“流通过程创造价值”观点经常引用的论据逐一进行考察。

比如,第六章“运输费用”一节指出:“因此,投在运输业上的生产资本,会部分地由于运输工具的价值转移,部分地由于运输劳动的价值追加,把价值追加到所运输的产品中去。后一种价值追加,就像在一切资本主义生产下一样,分为工资补偿和剩余价值。”这一文本经常被持“流通过程创造价值”观点的学者引用,但实际上却是反对“流通过程创造价值”的明证。需要关注的是,马克思在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价值追加”,而非“价值创造”。这是一个直接证据,证明流通领域不能创造价值,更不可能创造剩余价值。流通领域所实现的是价值的“追加”,也就是说流通即位置的变化使得商品的价值实现成为可能,这部分的耗费在计算的时候必须要放入商品的价格。流通费用是不定的,如果认为“流通过程创造价值”的话,势必会产生“一个商品,几个价值”的现象,这直接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规律,势必会混淆作为本质的价值和作为现象的价格,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倒退回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水平。另外,马克思讲“后一种价值追加(即由于运输劳动的价值追加——引者注),就像在一切资本主义生产下一样,分为工资补偿和剩余价值”,不妨关注一下这里的介词“像”,所谓“像”,也就是说“不是”,因为如果“是”,就不必要说“像”了。可见,在这里马克思对创造价值的“生产领域”和追加价值的“流通领域”做了明确区分。

又如,在第六章“保管费用”一节中,马克思指出:“从社会的观点看,它们(指流通费用——引者注)又可以是单纯的费用,是活劳动或对象化劳动的非生产耗费,但是正因为这样,对单个资本家来说,它们可以起创造价值的作用,成为他的商品出售价格的一种加价。……一切追加价值的劳动也会追加剩余价值,并且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总会追加剩余价值,因为劳动形成的价值取决于劳动本身的量,劳动形成的剩余价值则取决于资本家付给劳动的报酬额。”笔者认为,马克思这一论断并不能支持“流通过程创造价值”的说法。第一个原因是,“对单个资本家来说,它们可以起创造价值的作用”,需要关注这里的限定词——“对单个资本家来说”。这一限定不是可有可无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之所以会认为流通费用能够“成为他的商品出售价格的一种加价”,是因为他是以单个资本家,而非以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为考察对象。对于单个资本家来说,作为成本的流通费用会被资本家以追加进售价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但是对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流通费用仅意味着一种成本的转移,是非生产性的耗费,本身并不创造价值。第二个原因是,“起创造价值的作用”,不等于创造价值本身,这就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区别。流通为什么能“起创造价值的作用”,这就是因为流通会给“出售价格加价”(注意:这里说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这是根本原因。而不是说明流通创造出了价值或剩余价值。第三个原因是,“劳动形成的价值取决于劳动本身的量,劳动形成的剩余价值则取决于资本家付给劳动的报酬额”。那么,能否从这句中得出“流通创造剩余价值”呢?恐怕不行。需要注意“量”“额”二字,也就是说马克思在这里只做了量的规定,而没有做质的规定。众所周知,从单纯形式角度来看,价格是从量的角度对商品所进行的规定,而价值则是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的统一。倘若单纯从量来看,在供需平衡的一定条件下,价值就表现为价格。这也就是马克思会说“成为他的商品出售价格的一种加价”的原因。

更具迷惑性的是马克思在第一章的“总循环”一节中的一处论断,“但是,运输业所出售的东西,就是场所的变动本身。它产生的效用,是和运输过程即运输业的生产过程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效用的交换价值,和任何其他商品的交换价值一样,都是由其中消耗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价值加上运输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至于这种效用的消费,它也是和其他商品完全一样的。如果它是个人消费的,那么,它的价值就和消费一起消失;如果它是生产消费的,从而它本身就是处于运输中的商品的一个生产阶段,那么,它的价值就作为追加价值转移到商品本身中去”。之所以说具有迷惑性,是因为如果不进行仔细考察,真会从这里得出马克思认为“流通过程创造价值”的结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马克思在这里明确表示“运输业所出售的东西”是“效用”,而非“商品”。这是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所谓“物”“外界的对象”就要有广延,“场所的变动”显然不符合这一特征。既然“运输业所出售的东西”是“效用”,而非商品,那就谈不上作为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价值”了。也是基于此,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这种效用的交换价值”,而非这种效用的价值。第二,运输业所产生的“效用”是不能脱离运输过程而以实体形式独立存在的,这是“效用”有别于“商品”的本质特征。因此,判断这一“效用”是否追加价值的标准并不取决于运输过程本身,而是取决于被运输的是商品还是个人消费品。如果运输的是商品,“它的价值就作为追加价值转移到商品本身中去”,也就是说形成了价格的追加。如果运输的是个人消费品,那么运输的“价值就和消费一起消失”,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运输并未追加价值。可见,从此处依旧不能得出“运输过程创造价值”的结论。

三、正确领会马克思“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

通过阐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与实质,批判“流通过程创造价值”论的主要文本证据,本文初步形成如下看法,这些看法有助于我们正确领会马克思“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由于学界对这一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完全基于学术态度与学术志趣,旨在提出笔者的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恳请批评指正。

第一,流通领域在马克思那里是不创造价值的,至于西方学者如何进行修正、为何进行修正,那是后话。但诚如上文所说,“生产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的基石,一旦认为流通过程也能创造价值就会产生难以解释的问题,势必会导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解体。诚如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所批判的那样,这些西方学者“毫不犹豫地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分解开来,按照他或她的特殊喜好,保留或抛弃其中某一组成部分。这些人压根不会想到理论体系可能更像是一部机器或一个有机体,需要它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起作用才能运转”。这里仅举一例,根据劳动价值论,需要短途运输的某一商品、需要长途运输的同一商品和不需要运输的这一商品的价值是相等的,这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既然三种不同类型的商品在价值上相等,如果认为流通过程能够创造价值,那么在这一过程被“创造”出来的价值又去了哪里呢?这是持“流通过程创造价值”的学者无法解释的“悖论性”问题。

第二,“运输”在马克思那里享有特殊的重要性,是马克思单独考察的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运输能够创造价值。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貌似提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论断——“运输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领域”。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在下文中就对这一论断有所澄清:“商品一到达目的地,它的使用价值所发生的这个变化也就消失,这个变化只表现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提高了,商品变贵。……在这个领域里(指运输业——引者注),劳动也体现在商品中,虽然它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并不留下任何可见的痕迹。”马克思在这里意在说明的是运输业是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提出“运输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领域”,并不旨在说明作为流通过程的运输业能够独立创造价值。可见,这与笔者在第二部分的论述并不矛盾。这里尤为需要注意,马克思使用的价值是作为概念的“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有别于大家对价值一词所做的通常理解,这是导致混乱产生的根源。

第三,运输业不能创造价值,只能起到“追加”价值的作用。况且,马克思会认为运输能够“追加”价值,也只是停留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考察。实际上,这类似于会计核算中的增值税,是一种对成本进行的转移。诚然,运输业的资本家也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但是这种剩余价值并不是由运输业本身产生的,而且从产业资本中转移得来的,是不同产业资本家合谋的结果。可见,这里所讲的 “运输”,已经不再是作为流通领域的运输,而是实现生产所必需的运输。因此,这种价值的追加只有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去考察才有意义。而且,这种“追加”仅停留在“量”的层面,而非“质”的层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会说:“对单个资本家来说,它们(指运输过程——引者注)可以起创造价值的作用,成为他的商品出售价格的一种加价。”

第四,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流通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不能创造价值,反而是对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运输工人、快递工人当然受到剥削,但是这种剥削和马克思笔下“无产阶级”所受到的剥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所做的经典界定将其限定为大工业生产中的工人,这是一个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的概念。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西欧的产业结构仍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问题尚不突出。

四、坚持“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的意义与启示

对于当代资产阶级来说,马克思在《宣言》和《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与他们的阶级利益是相冲突的,因此他们不得不诉诸社会局部的实证和修缮,以掩盖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但这同时妨碍了资产阶级从总体上对社会进行把握,进而解决社会矛盾的可能性,必然使其坠入康德称之为“二律背反”的认识论陷阱。正是如此,当代资本主义放弃了孕育它的“启蒙精神”,诉诸“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恰恰是“启蒙精神”的要求),因而往往在实践上表现得首鼠两端,在理论上更是难以自圆其说。

“总体性”是无产阶级区别于资产阶级的重要标准。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指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只不过是无产阶级的社会历史地位的另一面。”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应该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去,在不偏离原意和不人为添加含义的基础上认真寻找文本证据,对所找到的相关文本反复研读,从中研判出理论的要点与实质,建立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原意的理解,并以此为依据澄清对理论的误解,从而反对“修正主义”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在不抛弃马克思、恩格斯合理论断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秉持“坚持而不是放弃,补充而不是修正”的原则,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断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赋予经典概念以时代内涵,从而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本文通过考察马克思的主要经济学著作(《资本论》及其手稿),得出了马克思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价值的结论。若要发展马克思的这一学说,认为流通过程可以创造价值的话,如同本文第三部分揭示的那样,就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违背劳动价值论。可见,这一论断属于不应被时代发展所修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畴。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一旦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放弃“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认为流通过程可以创造价值,就会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出现断裂,落入资本主义国家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二律背反”陷阱,从而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打开大门。这进而会危害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合法性,有百害而无一利。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来看,“流通过程不创造价值”的科学结论应该被坚持,而非修正。

说流通过程不创造价值,并不意味着要去否认流通以及流通劳动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非生产劳动”不仅是创造出更多使用价值的前提,而且也是创造出更多价值的必要条件。没有流通领域的发展,就不会有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不断扩展的世界市场,因而也就不可能创造出日益丰富的使用价值。同样,撇开流通过程,也不可能创造出日益增多的价值。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流通对使用价值和价值创造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突出、重要。同样,说流通过程中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本身不创造价值,并不意味着这些劳动不重要。相反,这些“非生产劳动”促进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实现,是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更何况,从繁荣实体经济,避免资本由“实”向“虚”的角度来说,也不宜将流通过程拔高到创造价值的高度。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只有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有切实保障。对此,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分清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和实现价值与追加价值的“非生产劳动”,有利于澄清一般贸易、金融、中介等部门服务活动的性质,防范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