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石壕吏描绘出(石壕吏残暴的句子是那一句)

石壕吏描绘出(石壕吏残暴的句子是那一句)

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古诗词鉴赏——《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用“捉人”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两个“一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的横蛮气势,突出了老妇的悲苦,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体现了诗人憎恶差役、同情老妇的感情。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揭露了兵役制度的残酷。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能苟且偷生;死了的人已经永远离开了。表达了老妇人的悲苦和无奈、诗人对人们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痛恨。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表现了老妇一家生活的困苦,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人自叙家中悲惨遭遇,自请服役。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独”字暗示老妇被抓走后老翁境况的凄苦,揭示了官吏的冷酷以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旨

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杜甫目睹“有吏夜捉人”,为什么选择“袖手旁观”?

文/星空婉儿

杜甫的《石壕吏》是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通过写杜甫亲眼目睹石壕吏晚上去捉人的故事,客观地反映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石壕吏》堪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多次被选入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

所谓“三吏三别”,是指《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正是因为杜诗谱写历史,读杜诗如同读一部唐代悲凉史,因此,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石壕吏》这样一部千古绝唱的作品,却饱受争议。

争议一:杜甫既然目睹了“有吏夜捉人”,为何不出去阻止?忧国忧民的杜甫作为“旁观者”,为什么会没有实际行动?

争议二:有吏夜捉人,究竟是石壕吏之错还是老翁之错?是石壕吏蛮横还是老翁做逃兵?

争议三:最终石壕吏抓走了谁?老妇是被迫捉走还是自愿应征?

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分析《石壕吏》的独具匠心,从而回答这些争议,理解为何这样一部看似争议良多的作品能成为千古绝唱。

《石壕吏》

我们先来看一下《石壕吏》的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01 写作手法:藏问于答

《石壕吏》共分为4个段落,其中第3段“听妇前致词”是重点。第1段中,4句话,写了4个人、4件事,无一字浪费。即:杜甫投宿、差役捉人、老翁逃跑、老妇查看。

第2段用一句对比,独立成段,统领全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个“怒”(“凶狠”的意思),一个“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一何”(“多么”的意思)来加强语气。简短的10个字,让差役的凶狠、老妇的悲苦跃然纸上。

但是奇怪的是,后文似乎不再写差役是如何凶狠的,整个第3节都是写老妇如何悲苦。

一为丧子之苦。“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妇一共有3个儿子,都被佂走,其中一个儿子刚刚捎信回家,告知父母另外两个儿子均战死沙场。这是一种怎样的悲痛,这种痛苦又何止老妇一家承受。因为战争,多少人家破人亡,因为战争,血流成河。

二为困窘之苦。“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为了还在吃奶的孩子,儿媳不愿离开,但是却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孤儿寡母,孤苦伶仃。即便如此,每天还要担心“有吏夜捉人”。

三为应征之苦。“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虽然已经年老力衰,但是为了家人,自请服役,去到河阳,帮忙准备早餐。

老翁翻墙逃跑

纵观第3节,似乎只能印证上文的“妇啼一何苦”,无法印证“吏呼一何怒”,这是杜甫的笔误吗?而且,老妇的话,似乎有头无尾,不合逻辑。老妇先是说自己儿子全部应征,并且2个战死的情况,接着又说家里再无其他人,转而马上说只有一个孙子,进而交代儿媳的情况。

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明明家里有人,老妇为何最开始要说“室中更无人”呢?这看似矛盾的句子,便是杜甫的独具匠心之处。杜甫在此处用到了“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

所谓“藏问于答”,便是将问题藏于回答之中,化繁为简,让读者通过想象对问题进行补充。比如说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便是典型的“藏问于答”。通过“言师采药去”,我们可以脑补,问题应该是“你师傅去哪儿了?”

杜甫

杜甫的这首《石壕吏》便是典型的“藏问于答”,老妇的话,看上去一气呵成,实则是多次被差役询问,老妇一一答之,我们可以根据老妇的回答,尝试补充石壕吏的询问,从而感受到“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你家男人呢?马上交出来!

老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家里难道没别人了吗?

老妇: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听到了孩子哭声)这不是有哭声吗?你竟敢撒谎!

老妇: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孩子吃的谁的奶?把人都交出来!

老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看似不合理,实则正是杜甫的高明之处。杜甫通过“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通过写老妇的“前致辞”,巧妙地揭示了老妇之苦,也暗示了差役之怒。

老妇诉苦

02 语言风格:沉郁顿挫

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写道:“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所谓“沉郁”,是指杜甫诗歌内容深广,意境浑厚,情感深沉;所谓“顿挫”,是指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杜甫的诗并非平铺直叙,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起伏多变。

杜甫曾在诗中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杜甫的愿望,也是杜甫诗词的特点。杜甫讲究“炼字”,每个字用得恰到好处。

《石壕吏》的开篇写道“有吏夜捉人”,一个“夜”字,点明了时间,写出了石壕吏故意选择晚上来捉人,此时百姓都已经回家,足见石壕吏的阴险狠毒。一个“捉”字,点明了方式。差役并非简单地征兵,而是采用“捉”的方式,将人们强行带走,就如同官兵捉贼一般。说明此时唐朝已经无兵可征,百姓苦不堪言。

结尾再次出现了时间词语“夜久”,一方面与开篇相呼应,一方面写出了老翁只能在人们都已入睡后才敢轻声痛哭。面对家破人亡的结局,百姓连哭泣的权利都没有,连悲伤都需要偷偷摸摸,可见这是一个怎样惨绝人寰的世道啊!

杜甫并没有交代老妇是否被抓走,但是结尾时写道“独与老翁别”,一个“独”字,暗示了老妇被抓走的事实。第二天,与杜甫告别的只有老翁一人了,可见老妇已经跟随差役去应征了。千古一老妇,兴亡百姓苦。

清代浦起龙说道:“老妇之应役也。丁男俱尽,役及老妇,哀哉!”

杜甫写道“如闻泣幽咽”,但是却没有点明究竟是谁在哭泣。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是认为老妇在哭泣。霍松林曾指出,杜甫在《新婚别》中写道:“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可见,唐朝是不会抓妇女去军营的,这是不吉利的。所以,很可能老妇并没有被抓走。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合乎情理,如果老妇没被抓,后文就不会出现“独与老翁别”了。

二是认为儿媳在哭泣。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写道:“妇随吏诉官,故其儿媳泣声。”杨伦也同意这一看法,认为是儿媳看到婆婆为保护自己而自请应征,因而半夜低声哭泣。

三是认为老翁在哭泣。李植在《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中写道:“吏与妇去,而翁仍来室中吞声涕泣也。”差役不仅抓走了老妇,甚至连儿媳也一并带走了。毕竟,比起年老力衰的老妇,年轻的儿媳或许作用更大。

杜甫作诗,呕心沥血,字字斟酌;我们读诗,也需要关注杜甫的炼字,琢磨每个字背后隐含的含义。

杜甫草堂

03 情感表达:矛盾痛苦

有人质疑:既然杜甫亲眼目睹了石壕吏的恶行,也耳闻了老妇的痛苦,为何忧国忧民的杜甫对此无动于衷呢?为何杜甫不上前阻止呢?是害怕自己被抓走吗?

这正是杜甫的矛盾之处。首先,老翁与差役,孰是孰非?孰对孰错?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凡民二十为兵,六十而免。”也就是说,在唐朝,征兵的要求是20岁至60岁的男子。这些男子,无论是在前线打仗,还是在家务农,都是“兵”的范畴。

《石壕吏》中的老翁应该是多大呢?根据古人生育年龄,男子二十及冠,三十而立,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男子20多一点会成家立业,到了30还未成家生子的人应该少之又少。

从“惟有乳下孙”可以看出,老翁的孙子还是个吃奶的孩子,那么老翁的儿子很可能是20几岁,以此类推,老翁有可能并未超过60岁,那么,老翁“逾墙走”的行为就如同逃兵,是在逃避自己应征的责任。当然,也有可能有例外,可能这个孙子是老翁小儿子的孩子,此时老翁已经超过了60岁。

其次,对于老妇自请应征,杜甫既深表同情,又由衷赞美。杜甫深知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他痛心疾首,同情怜悯。但是,他更知道国家此时正是用人之际,需要大家前往前线。有国才有家,若国破,家必然亡。所以,对于老妇能够自请服役,杜甫十分赞叹。

正是杜甫的这种矛盾心理,所以他不偏向任何一方,客观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杜甫既想“治国平天下”,又忧心百姓之苦,因此矛盾痛苦。

杜甫草堂(成都)

结语

杜甫的《石壕吏》看似饱受争议,里面有很多“未解之谜”,甚至显得先后矛盾,但是这正是杜甫的聪慧之处。

杜甫采用“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在语言上仔细考究,以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思想情感上,杜甫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既有为国忧国之心,赞扬老妇自请服役的勇气,又有为民忧民之情,因而产生了对百姓的同情及对蛮横差役的讽刺之意。

正因为如此,《石壕吏》作为“三吏三别”之一,成为了千古绝唱。

作者介绍:星空婉儿,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得者,一个酷爱读书、酷爱旅游的汉语言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座右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能以文会友,欢迎大家一起畅谈。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昨天用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创作了一篇短文石壕吏为什么要状告杜甫,要求杜甫给他们恢复名誉?得到了读者朋友们的认可,也引起了许多读者的热议。

很多朋友对这篇文章里的一些失误进行了指正,如纠正了新安县在河南而不在陕西等等,在下在这里一并致谢。谢谢各位读者不啻指教,让我又学习到了新知识。

我要说一的点是,我写这篇文章,并没有把它和当前网民朋友中一些热点的时事新闻挂钩,而是只纯粹的当成历史文章来写。也就是说,我写这篇文章,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远那么深,也不是借古讽今,甚至直指某个武汉女作家。

很多朋友对《石壕吏》的主题看法不同,并在留言里和我进行了交流。在这里我愿意抛砖引玉,再次和大家探讨一下《石壕吏》的主题问题,看看杜甫先生写这篇文章,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石壕吏》 的主题

目前史学界和文学界于《石壕吏》 的主题有几种说法。

一是爱国说 。我们知道杜甫是一们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对老百姓的疾苦非常同情,但是他在创作《石壕吏》时,刚好大唐正在面临尖锐的民族矛盾造成的紧张局势 ,因此他也必须站在整个国家民族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他一方面痛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另一方面又歌颂人民群众在国难当头之时,能勇敢的站出来承担兵役,为国效力。 这种在爱国主义思想基础上产生的矛盾心里,被诗中的老妇表现出来,使得整首诗也有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

二是支持说 。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安史之乱给大唐和人民造成的破坏有多大,所以他对政府平叛是支持的。杜甫也创作过许多讴歌人民抗击安史叛军的诗歌,最后平叛胜利时,他也会“初闻涕泪满衣裳”,也会“白日放歌纵酒”。因此他在《石壕吏》中,塑造了一户底层人民的形象,从这家三个儿子当兵和最后老妇去从军,体现了人 民对政府平叛的支持。

三是揭露说。这种说法认为老翁不想服役,老妇最后的服役也是迫的。在底层小民身上,并不具备什么爱国主义思想,他们只想过好“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所以老翁在差役们上门时,才会“逾墙走”。 杜甫在创作这首诗时,也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真实的记录和再现战争之下,普通小民的悲惨遭 遇,揭露了唐朝统治者的无能和安史之乱给广 大人民带来的痛苦 。

二、《石壕吏》的创作背景

要想了解《石壕吏》的创作主题,就得先弄清楚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首诗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安史叛军首领安庆绪据守邺城,唐朝派郭子仪、李光弼率九路大军大军围攻邺城。 由于种种原因,唐军大败,郭子仪被迫退守河阳,包括洛阳留守和河南尹在内的大唐高级官员四散而逃,天下震动,局势非常紧张。 唐朝为了抗击叛军,只能再次征集百姓入伍,以补充兵力之不足。

乾元元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邺城兵败之时,杜甫正好由洛阳去往华州上任。他根据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 《三吏》、《三别》等六首组诗,记录和反映人民在战火之下的痛苦《石壕吏》便是其中的一首。

《石壕吏》通过“ 吏夜捉人” 这一事件,将一户壮年丁男已尽,官府要求老翁入伍的普通事件如实记录下来,但是诗的结尾,用老翁逃走、差人便把老妪带去入伍这一事件,揭露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 来的苦难。 读了《石壕吏》,我们仿佛看到一千多年前, 兵荒马乱中酷吏在横征暴敛、人民流离失所、叛军四处劫掠的悲惨画面,仿佛听到了百姓们的哭声。《石壕吏》是一篇血泪的控诉书,是一个年老体衰的老妪的哭诉,是战乱中惨遭迫害的人民的心声。

三、《石壕吏》中的老妪爱国吗?

有些朋友从诗中的“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几句,自然而然的把老妇人当做一个主动服役的爱国者形象,从而得出这首诗的主题是号召人民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的结论,其实这是比较片面的。

《石壕吏》描述的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斗争。“吏”以捉住老翁为目的,老翁一家包括老妪在内,以能躲过入伍为目的。正因为老翁并没有主动应征,害得差吏晚上来捉,所以他们才会“吏呼一何怒”。从这个“怒”字上来看,很有可能这并不是吏第一次来老翁家,因为正常的征兵,没有晚上来的;老翁也不会看到差人就跳墙而跑。

老翁跑掉后,老妪向差役说了一番话。她在这番话里,以守为攻、步步为营,显然是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先是表明了自己家对国家的贡献(“三男邺城戍” ) , 接着道明自己的困难(“室中更无人”),最后又向差人们诉苦(出入无完裙),这一切手段都没有起到作用后,就自己上前搪塞。在她心中,必定是认为差役绝不会看中一个老妪的,不可能会真的让她去应役。如果真如她所想,那这件事就应该被搪塞过去了。

老妪的所有举动,都是为了保住自己家庭。当然她这么做是可以理解的,何况她的家庭已有三个现役军人,其中两个牺牲了。她这样想这样做,不能说她错了;可是杜甫诗的重点,并不是称赞她和她的丈夫身上的爱国精神,这一点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四、老翁和老妪的真实想法

“老翁逾墙走”中的“逾墙”,写出了老翁危急之中逃命的情状,暗示老翁死也不会去从军的真实想法。由于之前不久,征兵的差役上过门,老翁拒绝了入伍的命令,所以他会想到可能官府会很快对他来硬的。因此这家人家人时时警 觉,一有风吹草动,老翁便马上翻墙逃跑。也许他早就在墙边以准备好了梯子,”逾墙而逃“才能那么顺利。

人一旦上了战场,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那个老妪为什么主动请求“急应河阳役”呢?因为老翁虽然跑了,但年龄已大,跑得不会太远,极有可能被差役再次逮住。这家人家中,还有一个年轻的媳妇,从征兵的角度来说,媳妇明显比老妪更加适合入伍。媳妇一旦被抓走,“乳下孙”怎么办?所以老妪才会对差人们说,自己的媳妇“出入无完裙”,你们不要进她的屋,我来跟你们走!

杜甫“暮投石壕村”,第二天 “独与老翁别”,目睹了“夜捉人”的过程,为何一言不发?为何天快黑了才去石壕村投宿,而不是去住为官员准备的驿站呢?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当时杜甫去华州,白天不敢走大路,也不敢住驿站,只能偷偷的行路,太阳落山了才偷偷地找个村子投宿。

兵荒马乱的年月,任何人都朝不保夕。老翁怕 被抓,杜甫也怕被抓, 这才是他屏声敛气,不发一言的原因。有人说杜甫是官身,身上有“告身”做为凭证,实际上在那兵荒马乱之时,官身也并不安全,更不保险。差役们要是咬定你是冒牌货,就算不抓你,将你抢白一顿,杜甫也没有什么办法。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种时候,会有人听杜甫讲道理吗?

五、《石壕吏》的真实主题是什么?

安史之乱给国家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对此杜甫是极为痛恨的。他在《北征》中写道:“东胡反未己,臣甫愤所切”,他对唐朝政府的平叛是持拥护态度的。所以《 石壕吏》的主题并不会脱离这个基本态度,更不是什么反战的作品。

​《石壕吏》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本身,而是把目光对准了唐朝的兵役制度和统治阶级的无能。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爆发四年多,官军虽几易其帅,但叛乱却越来越严重。邺城之战中,正是唐肃宗任用非人, 结果唐军损兵折将, 惨遭失败。这种结果,让杜甫极为痛心。

官军屡吃败仗, 并不是敌人太过强大,而是在战略战术和临场指挥中出了问题。杜甫希望官军能知耻后勇,在战场上能占用叛军,他应该对唐军补充兵员的做法不会反对。也就是说,杜甫不会从根本上否定兵役制度和兵员补充, 而是想通过这些,去讽刺和揭露唐朝统治者军事上的无能,以及这种无能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三吏”也好,“三别”也罢,都反映的是这同一种主题思想。只不过表现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杜甫迫切希望政府能够迅速平定安史之乱, 他也同情人民的苦难, 但他知道这种苦难是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下,国家和人民必须去承受的,从大的方面说,甚至能说这是民族的苦难。所以杜甫内心很矛盾,他盼望官军获胜,但官军获胜必须要有兵源的保证;他痛恨差役们的做法,但不这样做,又征不到兵员。这才是他在诗中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和看法的真正目的。

《石壕吏》的主题是复杂而深沉的,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老翁一家出了三个军人,你很难说他不爱国;但是在国难当头,他又翻墙而跑,你也很难对他这种行为进行肯定。只能说,“逾墙走”是特殊时间、特殊背景下普通人的正常反应,杜甫认为是可 以理解的,是值得同情的。所以他不说老翁爱国,也不说老翁反对兵役,就是在当时特定境遇下的特定心理。

​无论如何说,《石壕吏》的主题都是通过安史之乱中一个夜晚发生的一起事件,揭示了战争中,底层百姓灾难深重的现实 , 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 、渴求叛乱早日平定的意愿。表面上看,《石壕吏》中作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但这种矛盾又是统一的, 其统一的思想基础便是尽快结束战争, 让国家走上正轨,让人民早日安居乐业。

河南陕县杜甫曾来过,投宿一老翁家恰遇乡吏抓丁写下了《石壕吏》

石壕村位于河南陕县观音堂镇。石壕村依山傍水,安静中蕴藏着繁华,喧嚣中又透出一种天籁之音,310国道就从村南经过。由于受地理条件所限,石壕村夹在南北两座大山中间,东西一条沟又是崤函古道的必经之路,人们依着道路建房,小村既像小街又像驿站。相传,古时经商或去京城赶考的学子,夜行至此便会投宿。石壕村地处崤函古道,是洛阳通往西安、咸阳的必经之路。历史上的崤函古道战乱不断,沿途百姓民不聊生,深受其苦。石壕村更是古道中多灾多难的村庄之一,也是封建社会战乱的一个缩影。

许多人听到石壕村是源自于唐代杜甫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是杜甫千古流传的名篇《石壕吏》诗中的句子。为了纪念杜甫,村里重修了《石壕吏》的石碑。当年,杜甫在战乱中从洛阳西行,日暮时分来到石壕村,就近投宿在村东的一个老翁家,恰又遇到乡吏抓丁拉夫,于是就写下了《石壕吏》。村名叫石壕倒是名副其实,除了村子西南山坡上有条石壕沟外,村子里到处可见石头、石房、石窑、石墙、石桥等。石壕村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地方。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文图 若愚)

中考古诗词鉴赏——《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用“捉人”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两个“一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的横蛮气势,突出了老妇的悲苦,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体现了诗人憎恶差役、同情老妇的感情。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揭露了兵役制度的残酷。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能苟且偷生;死了的人已经永远离开了。表达了老妇人的悲苦和无奈、诗人对人们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痛恨。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表现了老妇一家生活的困苦,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人自叙家中悲惨遭遇,自请服役。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独”字暗示老妇被抓走后老翁境况的凄苦,揭示了官吏的冷酷以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旨

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唐末百姓,乱世偷生——杜甫叙事诗《石壕吏》赏析

提到唐诗,有一个人怎么也绕不开。他就是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

在现实中,杜甫尽管比李白小11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两人的友情关系。天宝三年春天,也就是公元744年,李白与杜甫初次在东都洛阳相遇、相识、相交。

此时的李白已名扬全国,人人赞誉;而杜甫,却是困守洛城。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心情和相处时的融洽。

因两人都才华横溢,故惺惺相惜,对彼此皆十分欣赏。或许是这第一次见面两人都没有尽兴的缘故吧,分手以后,这年秋天,他们如约到了梁宋。

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值得高兴的是,杜甫、李白还在这里偶遇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三个人相谈甚欢。也有人认为,他们三人是事先约好,一起出游的。

天宝四年,也就是第二年的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齐州或兖州)第三次相见。这一次,李白可是从任城特意赶过去,赴杜甫之约的。

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这实在是中国诗词史上的盛事啊!他们同塌而眠,并肩同行,你写诗,我唱和,一道寻访隐士高人,好不兴致!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而杜甫则返回京城长安。

此后,他们再没有见过面,杜甫一直非常想念李白,曾多次写诗回忆。李白死后,杜甫又写诗悼念他,并给予他崇高的评价。

杜甫原籍湖北襄阳,后迁徙至河南巩县。他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一带地区。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即现在的西安附近)应试,落第;后来无奈,通过贺知章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才得到朝廷的少许重视。

杜甫在官场不得志,一直郁郁寡欢,接触过上层社会,却又常年生活在下层老百姓中间,因此既有机会亲眼目睹唐朝上层的奢靡生活,社会危机的进程、发展,也非常了解底层老百姓的艰难困苦、穷困潦倒的现实。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出于忧国忧民的本性,他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家大事。在此期间,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不朽名作,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现实主义大诗人的坚实地位。尽管在当时的唐朝杜甫并不太出名,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的“诗圣”地位。

杜甫的诗,被后世定位为现实主义,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读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清楚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生前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却声名鹊起,远播世界,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共有约1500首诗歌流传了下来,这既是一个十分丰富的诗歌宝库,也给我们了解唐末乱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成想,到了八月,大风怒吼破屋,吹掉了屋顶的茅草,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传颂千古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表白简直如出一辙。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意思是用诗歌写就的历史。

叙事诗《石壕吏》是杜甫在公元759年,也就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写成的。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诗人自己痛苦的心情。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意思是囚徒),号称六十万,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包围在邺城。由于战事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杀鸡取卵,到处征兵、拉夫,搞得老百姓叫苦连天、民怨沸腾,但又无可奈何,只能被动承受。

这年春天,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赶往华州任所。这一天,杜甫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在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不朽佳作《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开篇两句,直扑主题。极其简洁地说明了作者在石壕村投宿的情景。诗中没有说自己怎么样寻找投宿的人家,人家有没有闲置的住处,那样的年月,又愿不愿意接纳他一个过路的外乡人住宿。诗人在这里只用了一个“投”字,极其出神入化地说明了当时兵荒马乱时期,诗人在暮色苍茫中茫然失措的内心。

我们知道,不管是混乱的社会时期,还是在有秩序的和平年代,凡是旅客,都有“未晚先投宿”的习惯,也就是看见天还不到晚的时候,先找个住处。但是诗人杜甫,却是在暮色苍茫中匆匆忙忙的在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说明什么呀?说明他不敢走大路,而是专捡偏僻不好走的小路走。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要不就是所经过的村镇已经荒无人烟,无处歇脚。要不就是到处狼烟四起,他作为一个官吏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根本无法保证。他开篇就点出了一个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场景。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诗人走着走着,天不知不觉就已经黑了下来。他心里慌乱,举目远望,暮色苍茫、朦朦胧胧中,前面看见有一个村子,诗人只好进村询问,看谁家有空余的房间可以留他住宿一晚。在这期间肯定也费了一番周折,但诗人对这些无关紧要的情节一笔带过,绝然不提,而是直奔主题:

夜晚投宿在石壕村,有官府派出的差役在抓丁。

诗人紧接着写道: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为什么逾墙走?老妇又为什么要出门看呢?

在这里,诗人用洗练的笔触告诉了我们一个当时的场景和情形,那就是,官府经常在抓人,老百姓们一开始肯定是在白天经常在外面躲着,晚上再偷偷潜回家。后来,官府的差吏也学精了,知道白天老百姓都躲出去了,抓不着人,因此他们也改变策略,白天睡觉,等到半夜三更老百姓睡熟的时候才出来抓人。

房东这位老汉究竟有多长时间不敢脱去衣服睡觉了,一听到夜晚有人敲门——而且这敲门声肯定不会是那种特别文雅的敲门声,一定是很凶恶的砸门。老汉知道,一定又是官府的差吏趁着人们熟睡之后出来抓人了。因此,他马上从炕上起来出门,手脚麻利地翻墙出去躲避一时。这种动作定然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否则,他一个“老翁”,怎么会有这么灵巧、这么麻利的动作呢!一个“逾”字,出神入化地说明了这个老人家翻墙而逃时动作的迅速和敏捷。

而房东老妇呢,潜意识里觉得官府可能还跟以前一样,抓的是“丁”(男人),因此,她只好硬着头皮出去开门查看。名义上说是查看,看看究竟是谁在敲门,其实她当然知道是官府,但又得装作不知道是谁,去应付这些差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老妇一开门,那些差吏就如狼似虎地把她推搡在一边,穷凶极恶地闯了进来,责问老妇:为什么这么迟才出来开门,你们家男人呢?

诗人在炕上听着外面的情景。

那些差吏是多么凶恶啊!那个房东老妇哭得是多么悲惨呀!

接下来,诗人没有让差吏们说什么,只凭着老妇的上前答话说明当时的场景。诗人呢,静静地在炕上听着。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只听得老妇哭哭啼啼地答道:“我们家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当兵戍守。前几天,一个儿子来信了,他的两个兄弟已经在战场上牺牲了。死了的也就死了,活着的还得苟且偷生活下去呀!”

老妇为什么要说“我们家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当兵戍守。一个儿子前些天来信了,他两个兄弟已经在战场上战死了”呢?很显然,老妇的意思,就是想用这些话博得差吏们的充分同情。

然而,差吏们并不为所动,潜台词却是凶狠地闯进了屋子,看着炕上睡觉的小娃娃说道:“这不是还有个小孩子吗?怎么就没人了呢?老不死的,你敢糊弄我们?”

且住!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差吏们为何没有看见杜甫呢?

其实,他们肯定看见杜甫了,只是不会抓他。凡是通晓历史的,都知道,在封建社会里,凡是官员,都随身携带着官印、鱼符。记录着每个官员的基本信息、姓名、简介等,类似于现在的身份证。杜甫当时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是到华州上任的。司功参军,是当时的七品官。那些地方上的差役终日在官场混迹,再怎么对老百姓嚣张,也是不敢动他一个正在准备走马上任的官员。不过,如果是在路途中遇到那些强拉民夫或者抓兵的军队,可就无法保证了。这或许也是杜甫在路上走的战战兢兢的原因。

现在,再回到主题。诗人侧耳倾听着外面的动静。

老妇见自己说得这么悲惨,竟然还是没有博得差吏们的同情。她已经绝望了,便横下一条心,决定自己代替“老翁”去河阳服役了。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房东老妇由于已经绝望,只好哭着解释道:“家里已经再没有什么人了,只有这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了。我这个媳妇年纪轻轻的失去了丈夫,本来是要改嫁他人的,但因为有这个吃奶的小孙子在,因此就没有改嫁。孩子这么小,不可能到战场上服役。只有这个媳妇有点力气。但是,她现在出门连穿的衣服都没有,没法出门呀!你们就让老婆子我去吧。我虽然力气有点小,但烧个水做个饭还是可以的。咱们现在就走,连夜赶路去河阳,兴许还能给戍边的将士们准备好明天的早饭呢。”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外面的吵吵嚷嚷的说话声突然没有了。至此,老妇也没有了“哭泣”,差吏们也没有了“怒吼”。显然,老妇已经被差役们带走了。诗人久久难以入睡。就在这时,他听到隔壁好像有妇人抽抽咽咽的小声啼哭声。肯定是那个年轻媳妇在哭泣。显示出诗人对这一家遭遇的关切,因而,他一直在侧耳细听,彻夜没有合眼。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人以高度概括的方式,以两句诗收拾全篇,于叙事中饱含了无限深情。暮色苍茫中投宿,老翁、老妇双双出门迎接他,而时隔一夜,老妇已经被抓走,儿媳妇泣不成声,诗人只能和夜里悄悄潜回来的老翁作别了。

至于老翁当时是个什么心情,表情如何,诗人又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一个家庭,原本有七口人,老两口、三个儿子、一个媳妇、一个小孙子。现在,三个儿子死了两,他们的妈妈也被带到了战场。家里除了一个年轻媳妇、老汉,还有一个吃奶的小孩子,以后的生活究竟该怎么活?

这里有一个现象需要解释一下。那时候,朝廷战事吃紧,一般是抓丁,我们知道,丁是指男人啊。怎么还抓一个老妇呢?这就说明,当时几乎没有男丁可抓了,只要是多少有点力气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被抓去。

《石壕吏》是一首现实主义叙事诗,诗人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顺序,由“暮”转“夜”,又由“夜久”到“天明”,一步步深入,然后再用简洁笔触细致刻画。

诗人从“暮色苍茫”中投宿在石壕村写起,直写到天亮告别老翁结束;从差吏乘着黑夜抓人,到老妇为了保护丈夫,只得只身前往渔阳战场;从老翁逾墙逃走,再到事后悄悄潜回;整个故事有开始,有过程,有发展,有高潮,又有结束。有繁有节,有简有略,情节完整,故事生动,却又扣人心弦。

诗人借老妇之口,沉痛地诉说了她们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折射出唐王朝末期由盛转衰、日落西山、摇摇欲坠的情景。

诗人在《石壕吏》这首叙事诗里,虚虚实实,虚实相映,答中有问,藏问于答,但诗人最高明的地方在于,他自始至终没有写一句差役是怎么追问老妇的,而只是通过老妇的痛哭与诉说,只用了一句“吏呼一何怒”,揭示出当时这些差吏的凶恶。从老妇的哭诉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寻找出那些差役声色俱厉的问话,也就是诗中的潜台词,或者叫剧情的画外音。这无疑使这首诗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邃境界。

另外,诗人当时毕竟也是唐王朝体制内的官员,如果在诗中把那些差吏写的太多,显然也不合时宜,有一种“站错队”的危险。不管他再怎么同情这些可怜的老百姓,自然也不便于公开和官府对抗。因此,纵观全诗,除了“吏呼一何怒”一句写的是差吏们的凶恶,表达了诗人分明的爱憎以外,其余全是对客观事物——即他在屋里所听到的事物的全盘描述,不掺杂一句臆断,将丰富的内容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