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荷塘月色用比喻写荷花(荷塘月比拟的句子)

荷塘月色用比喻写荷花(荷塘月比拟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四季轮回|重读《荷塘月色》

□王华琪

经典的魅力在于常读常新,重读名篇《荷塘月色》,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作为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大家阅读时最关心的是朱自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论者普遍认为《荷塘月色》篇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是文章的纲,所以,历来对“颇不宁静”之因注解繁多,如政治苦闷、夫妻隔阂、父子失和,乃至于江南情结、爱欲骚动、意淫意恋,等等。

笔者认为走出文本之外探究作者为何心情“颇不宁静”没有多大的价值,我们要着重关注作者如何对抗“颇不宁静”以及这种对抗的意义。

一、文眼是“且受用”何谓文眼?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颇不宁静”是不是《荷塘月色》的文眼?我认为不是。这句话虽在篇首,论者普遍以此提纲挈领,梳理出“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失宁静”的情感线索来,认为这是文章的内结构,此说有一定道理,但这还是表层的解读。在我看来,“颇不宁静”虽然是拉起了一条线索,也点出了全文的情感底色,但“颇不宁静”四字“颇不”清晰,只是有起有伏的情感线索上的一个起点,尚不能成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和“警策”。清代学者刘熙载认为文眼是全篇“顾注”的地方,全文的内容并不是“顾注”在“颇不宁静”这一点上。我认为《荷塘月色》的文眼在于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的“且受用”三字,尤其是“且”字,“且”就是“暂且”,说明作者在逃脱困境,求得暂时解脱,整篇文章就是写作者逃避现实、却又时时处处感觉自己在现实之中的生命状态。所以说,这三个字才是文章内容的凝聚点,是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是掌握文章起承转合的关键,也是读懂作者情感的一个标志。

二、作者的愁很浓

论者普遍认为《荷塘月色》写出了“谈谈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在我读来,喜悦是“淡淡”的,而愁绪是“浓浓”的。

落笔于“颇不宁静”,不仅交待了游荷塘的缘起,也说明了内心愁之浓。从“颇不宁静”的“颇”字看得出作者内心苦闷,心绪烦乱,亟需排解,这是游荷塘的缘起。第二段是侧面写“愁浓”。去荷塘的路是“曲折”的、“幽僻”的、“寂寞”的,很契合此时心境,适宜排遣苦闷。如果没有月光,“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就未能排解烦闷,“今晚却很好”,有月光,可以消愁,“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说“虽然”,因为“淡淡”月光不抗抵浓愁。第三段是阐述“愁浓”的成因。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走近荷塘,拥有了“一片天地”,所以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平常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相对应的,“现在的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至少现在觉得),那么“平常的自己”有“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是“不自由的人”。我想这是所有人的困境,工作和生活中有许多事要做,有的是职责,有的是任务,有的是被迫的,甚至是违心的,所以不可能自由。也正是因为不自由,所以内心才“颇不宁静”。这就更说明政治背景的、伦理矛盾的解读都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是孤独的自由。但作者又很清醒地认识到人生而不自由,“像”“好像”“另一世界”“便觉”等词语都透露出作者“自我麻醉”之意,“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只是暂且的逃避。

三、耽溺于荷塘月色而不得

紧扣住“且受用”这三字就能很好地理解全文作者情感的纠结了。孤独不是这世界只有一个人,而是一个人成为了一个世界。

四、五、六三段是大家欣赏的重点。第四段写月下荷塘,从荷叶到荷香到荷波到流水,优美宁静。第五段写塘中月色,也是清丽朦胧。颇有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意境,这种意境是对现实荷塘的描摹,也是对现实荷塘的美化。文章用了许多比喻,舞女的裙、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在牛乳中洗过、笼着轻纱的梦、别有风味的小睡、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几乎每一个喻体都是朦胧的、写意的。如幻似梦,让作者在恬美的情境中获得了解脱。可是作者又时不时出现情绪的波澜,第四段,那“像闪电般”的“颤动”其实就是作者内心的颤动,那“凝碧的波痕”就是作者内心的波痕,只不过沉浸在这么清雅宜人的情境中,“颤动”只是“一丝”的,“波痕”只是“一道”的。如果说第四自然段的“颤动”和“波痕”还是比较自然、能契合情境的话,到第五自然段,冷不丁地蹦出来“峭楞楞如鬼一般”这样比喻就显得很突兀,和意境很不协调,这应该是作者的一次心悸,不合节律的悸动。从心颤到心悸,说明内心被抑制的烦愁会如“黑影”般不自觉地跳将出来。当愁绪如芽破土时,“且受用”荷香月色的作者不是直接面对,而是采取转移视线的方式去回避,转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转到“像是画在荷叶上”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第一个处的转移还比较自然,第二处的转移就比较生硬,直接出现了一个转折词“却”。月色“不均匀”是心境的不“均匀”的折射,作者很认真地做了遮盖,“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第六段写荷塘四周,不仅有如“烟雾”的朦胧,更有“团团围住”的沉郁和“树色一例是阴阴的”昏暗,之前的优美和谐的美感渐渐失去,从朦胧变为“隐隐约约”“只有些大意”的模糊,如果说朦胧是一种美的话,模糊就很难称得上美了。原来还能基本上抑制得住的愁绪如水一样漫了上来,“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寂寞寥落的情绪占据了主导。这时候画面开始出现了声音——“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并非之前没有声音,只是之前耽溺于梦境而不觉,现在从梦境中惊醒。这句话照应了第三段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今晚,作者是爱“独处”的,可现在蝉蛙鼓噪,“冷静”不得,“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平常也爱的“热闹”也无缘。审美客体退出,审美主体如痴如醉的审美体验消褪了,作者被彻彻底底地拉扯回了现实,愈发感觉寂寞、失落而空虚。求宁静终不得,此时的内心是更加不宁静了。

四、游心于怀古思乡而不得

作者发现那么静美、那么喜欢的“这一片天地”不是自己的,超出不了“平常的自己”,短暂逗留后就被“另一世界”拒之于门外,回到了现实世界。不能被“现实的”荷塘(尽管加了“滤镜”,但还是在现实中)所包容,又不愿接纳现实,那就到历史里、到古诗词的意境里找归宿(古诗文里的莲和现实里的荷虚实相生,也增强了艺术效果)。为什么选择“采莲”的旧俗?表面上是从眼前的荷塘迁移,根柢是故乡情结。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长于江苏,一个人在无依凭的时候会下意识寻找故乡那最温暖的港湾(当然,江南也是传统知识分子适性自由生命的皈依之地),因为“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采莲人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的“媛女”,看采莲的人是与“媛女”“鹢首徐回”“传羽杯”的“妖童”,六朝“夏始春余,叶嫩花初”,“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的《采莲赋》里有生机勃发、自由自在、丰盈饱满的生命,那是离作者更遥远的梦境。诗句吟哦毕,梦即醒。热闹、风流、有趣存在于梦里,现实是冷寂、沉闷、无趣,只能叹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人称词语转换成了“我们”,这个“我们”不仅包括朱自清,包括那一代在矛盾中挣扎的知识分子,也包括近百年后被时代裹挟着、趔趔趄趄前行的我们;“消受”一词勾连第三段文眼“且受用”中“受用”,再次让人体会到一切的美好只是“暂且”;此段的“热闹”承上一段,作者隔着遥远的时空看“嬉游的光景”里的“热闹”,钦羡之余是失落的慨叹。到第九段,作者的情绪波动更明显。

他不愿意回到现实,“于是又”转而进入《西洲曲》的情境,短短的四句,还没咂摸透,就被拉到眼前的情景中,今晚没有“采莲人”,糟糕的是连之前“脉脉的流水”的影子都不见了,忍不住把“是不行的”这样略带激愤情绪的句子都带了出来。怀古中不解脱,作者就选择思乡,“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到底”二字有深味。可惜这个思乡梦还没开头就碎了,“猛一抬头”,跌进了“不自由”现实的深渊。溜号一圈,悻悻然回到家,审美幻境破灭,心情愈发不宁静了。比起前面三段的舒缓,七、八、九三段可以说是急转而下,作者如网中之鱼,反抗而无望,挣扎而无力。

文章从妻子“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起,到“已熟睡好久”结,形成了首尾呼应的圆形结构,从现实出,又回到现实,恍若一梦。这种自足的、封闭的圆形结构阐明了一种生命的悖论:人生是不自由的,然而人却又在不懈地追求自由。

重读《荷塘月色》,我从文章中读出了作者厚重的避世思想和深刻的悲剧意识。我看到了一个孤独无依的灵魂,他在寻找着人生理想的幻境,他在寻找着自己的精神避难所,他在寻找着自由的桃花源。他以对自然、对历史温暖的观照去对抗冷酷的现实,试图超越现实人生,尽管这种对抗、这种超越不是勇敢的直面,而是曲折的、虚幻的、艺术的,所以注定是失败的,可谁又能说这短暂的对抗和超越就没有价值呢?

读《荷塘月色》,你读到自己了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荷塘月色》:朱自清的这篇散文,为何被选进高中教材,魅力何在

文|幽兰笑一笑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风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花一木也可能别有洞天。

生活在清华大学里的朱自清,写了一篇散文《荷塘月色》,文中写了“日日走过的荷塘”。读他的散文,我们仿佛能看到荷花朵朵,能闻到荷香悠悠,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典雅极了,美极了。

《荷塘月色》多年来被选进高中语文课本,是散文篇章中的第一课,从未被替换,那么这篇文章的魅力在哪里呢?

一、观察角度独特:

写景的文章,作者的观察角度可以是定点观察,也可以是移步换景。

《林黛玉进贾府》中读者通过林黛玉在贾府走动,通过她的眼睛向读者介绍她到的地方,见到的贾府中的人物,这是典型的移步换景的写法。

《沁园春长沙》第一句“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在深秋时节,诗人独立在橘子洲头,看湘江壮丽秋景。“橘子洲”是观察地点,诗人看到的景色都是在这个地点观察到的,这种写景方法属于定点观察。

《荷塘月色》作者从家出发,走小路,观赏荷塘,然后回到家。一路走来观赏月下美景,这种写法整体上属于移步换景。但作者观赏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的时候采用的是定点观察。

也就是说朱自清的这篇散文采用了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两种观察角度。

二、《荷塘月色》的结构很独特。

(一)《荷塘月色》的外结构、内结构都是圆形的,结构很有特点。

“外结构”就是作者的游踪。具体是:家——小路——荷塘——家,作者依据空间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内结构”就是文章的感情线索,作者的情绪依据游踪而变化:不宁静——求静——得静——失静。作者展现出的心理历程也是一个圆形。

(二)在结构上,作者还采用了首尾照应的写法。

文章开篇写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而结尾是“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离开家门的时候,妻子已经困了,但没有睡觉;回到家时,妻子已经睡熟了。而且作者因“心里颇不宁静”,走出家门,回到家时心里仍然是不宁静的,情感也达到了一致。

内、外结构的一致性,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三、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成就一篇优美散文。

这篇散文是一篇艺术性很高的美文,作者用多种艺术手法,写出了荷塘月色的美。

以“月下荷塘”为例,作者由上到下,由近到远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这些事物。景物写得有顺序。

首先,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以及比喻、拟人和通感等修辞方法,展现了荷塘月色的美。

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了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如舞女的裙一样高高出水自然舒展的姿态。

写荷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用“袅娜”“羞涩”来描摹荷花。有的荷花开得正艳,有的荷花含苞待放。作者用了拟人修辞,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

写荷花还用了三个比喻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是朦胧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有时如“明珠”一样温润透亮,有时如“星星”一样忽明忽暗,有时如出浴的美人一样柔美动人。

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个比喻把属于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修辞上叫“通感”。荷花的“清香”在微风中散发,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两者给人的感受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这个比喻使嗅觉转化为听觉,既新鲜又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生动表现了荷香的迷人。

写荷波,用了两处比喻。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叶子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描写特别传神。

写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二字,又使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地写出了流水"含情脉脉"的特点。

其次,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荷叶、荷花能看得见;荷香能闻得到。而荷叶下的流水在晚上是看不到的。作者把看到的景象与想象的景象结合起来,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一定是“脉脉”含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虚实结合,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宁谧、素雅之美。花叶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脉脉,此时的作者还依然颇不宁静么?他一定沉浸在美景之中啦。

四、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

首先,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踏花归来马蹄香”这是宋徽宗给画师出过的一道考题,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马在奔跑,而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起舞。

月光无形如何表现呢?朱自清先生也很厉害。他精心的选用了一些富于表现力的动词,如:泻、浮、洗、画,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描绘月色的朦胧淡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刻画出月光明净,静静流淌,月光如水流动的样子。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的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朦胧之中,花更柔美,叶更绰约。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一个“洗”字,却用牛乳,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柔和的月色下乳白的质感和色调。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作者以大自然为画师,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如此画面,这般美景,功劳非“画”字莫属啊。

作者着力描写月色,精心挑选动词,使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在一起。月色本无形,但在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

其次,叠词的的运用独具匠心。

叠词的运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长。全文共用了二十六个叠词。以“曲曲折折”形容荷塘的形状。以“田田、层层” 形容荷叶的多, “亭亭的舞女的裙”以 “亭亭”形容荷叶姿态优美。以“淡淡的”来形容荷塘月色淡雅的特点。

这些叠字不仅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而且使得文章写景耳目一新,同时读来音调和谐,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的美感。

五、作者表达的情感很独特。

如果说作者只是写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色,作者就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感受荷塘和月色的美。而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停留在单单的对景物的描写当中,而是在景物当中,融进了人的活动,人的情感。

文章开篇就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本文的文眼,也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有淡淡的忧愁,因为心情不是很好,才会月下散步。因为有月光,小煤屑路不那么“阴森森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踱着”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常放松的。他也在文章中写道:“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可以看出,作者在现实中并不自由。现在“自由”的他无意间欣赏到荷塘美景,作者的情绪是淡淡的喜悦。

欣赏美景后,作者被“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惊扰回到现实,沉寂的空气变得生气盎然。但作者却用了一个“但”字来一个极大的转折,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蝉声和蛙声如此“热闹”,但并没有消除心中的淡淡的忧愁。作者用这样的热闹来烘托月夜的寂静和自己心情的寂寞,大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要幽”之妙。然后作者回忆江南采莲往事,“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的心里有淡淡的乡愁,情绪依然是淡淡的忧愁。

可见,作者的感情既有淡淡的喜悦,又有淡淡的忧愁。

淡淡的喜悦是由观赏荷塘美景而来;淡淡的忧愁,则反映了当时像朱自清一样的知识分子四顾茫然、愁闷徘徊的处境。作者的所见所忆所思所想,实际上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迷惘感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塘月诉说着作者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从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清新委婉的艺术风格:观察细致,结构缜密,语言洗炼,情景交融。朱自清的这篇散文看似信手拈来,却处处用心;看似处处用心,却又浑然天成。《荷塘月色》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

从人的情绪写到月下美景,由月下美景写到人的情绪,让美景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审美。《荷塘月色》不愧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佳作。正因为本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入选课本很多年,从未被替换。

建议教材删除《荷塘月色》?部分家长认为,文中有些描述不健康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然

编辑|S

相信每位学生的记忆里都少不了《荷塘月色》这一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也是我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他它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夜荷塘的美丽景色。

但文章的中段,朱自清开始思考荷塘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和意义。

他认为荷塘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它代表了一种宁静、安宁和清新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以远离喧嚣和浮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谧。

在文章的结尾,朱自清进一步展开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他认为,生命就像荷叶,不断地拼搏、和生长,虽然有时会经历磨难和挫折,但最终会茁壮成长并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因此,《荷塘月色》不仅是一篇描绘荷塘美景的散文,更是朱自清对生命、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篇文章被收录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为无数学子提供了学习和欣赏的范例。

然而,却有一些家长提出必须要将这篇文章从课本中删除。

这一行为令无数网友不解。那么,这些家长提出这一让人费解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

荷塘月色文字污浊

原来竟然是因为家长认为文章其中有一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家长觉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内容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会引起他们不健康的遐想,影响他们的思想和心理。

其实,在绝大部分人看来,这段文字就是很正常的比喻描写。可内心污浊的人却看什么都觉得污浊。

这种做法实在是荒谬可笑,是对朱自清先生的不尊重,也是对文学艺术的不尊重。

其实近些年来,这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相关的话题被大家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些人认为,文章中对身体的描写、对性进行描写的内容都不应该,尤其不应该让学生看。

由于长期以来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使得性教育被视为是一个敏感和尴尬的话题,缺乏足够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体制的缺陷和不足,很多中小学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没有专门的性教育内容,也缺乏专业的教育师资和教育资源。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因素也对中国中小学生缺乏性教育造成了影响,如一些家长对于性教育的抵触和反感,媒体对于性话题的过度渲染和商业化等。

由于缺乏性教育,中国中小学生往往对于性知识和性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容易陷入性误解、性焦虑和性风险中。

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性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不论是人体描述,还是两性知识,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成长息息相关。

不了解这些生理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我们的身体,我们将不知道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

不了解安全的生理行为和知识,如同在激流中漂流,时刻面临着危险和挑战。不仅容易遭受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遭受心灵上的创伤和痛苦,使人陷入无尽的悲痛和煎熬。

因此,文章的叙述本身没有问题,以出浴的美人来比喻也没有问题,对身体和两性同样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文学作品的人。

这些人应该意识到文学作品中对人体的描写是作品中的一部分,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体现作家对人性、情感、人体美学等方面的思考和表达,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对于过于抵触人体描写的人,可以尝试理性思考和分析,探究自身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是否具有偏见或局限性。

同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选择自己接受程度较高的作品,或通过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理解作品中人体描写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我们不仅不该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从书本中删除,反而应该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从自然之中体悟人生,启发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的引导大家正确的欣赏学习文学作品。

首先,从文学的角度:

《荷塘月色》是一篇富有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散文,并不是一篇无关紧要的闲文。

散文是一种以表达思想为主要目的的文体,它更加注重情感性和形象性,而不是吸引力和话题性。

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也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并不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喜好或者刺激读者的感官。

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作者的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传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和品德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发。

这篇文章中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等,使文章更加精彩和有力。

例如,“月下去看荷塘,是件极愉快的事。”这句话把荷塘比作一个有生命有情感的存在,让读者感觉到作者和荷塘之间有一种亲密和友好的关系。作者用“极愉快”表达了他对荷塘的喜爱和赞美。

这些修辞手法都是学生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和分析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而《荷塘月色》中的“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话,就是一个典型的比喻修辞。

朱自清先生将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是为了突出荷花的娇嫩清新,以及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并没有任何不良或者庸俗的意味。

因此,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荷塘月色》不应该被删除,它是一篇具有高度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的散文,它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启发,也能够传递出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和理想。

其次,从历史人文的角度:

《荷塘月色》是一篇具有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的散文,并不是一篇纯粹描写风景的游记。

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后期,中国社会处于黑暗和混乱之中。

在这个时期,文化知识分子开始反对封建传统和文化僵化,倡导新思想、新文学和新生活方式,探索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新面貌。

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位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怎么可能不对社会现实有所不满和批判呢?

他以“清新”、“淡雅”、“优美”为文学特色,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散文作品,例如《春》、《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现代文学的探索和思考,也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文章中写道:“我不能见到月亮上有斑点,我也不能见到人间有黑暗。”这句话就暗含了作者对社会黑暗现象的愤慨和无奈。

朱自清先生通过描写荷塘月色这样一个美好而纯净的场景,来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对于当时社会黑暗和混乱的批判和抱怨,也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关注。

这篇文章中的美景和情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作者对社会的态度和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我们将其中一句话割裂出来,仅仅因为这句话与某些人的“道德观念”不符,就删除这篇文章,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了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的整体意义和价值,也就失去了教育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的机会。

因此,从历史人文的角度来看,《荷塘月色》不应该被删除,它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化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从教育文化的角度来看,

删除《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是对朱自清先生的不尊重,更是对于学生的教育和素质的不负责任。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语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和文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欣赏和鉴赏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思想和灵感。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之作,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现代散文的高峰,也代表了中国文学的精华。

首先,通过阅读《荷塘月色》,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在当今社会,由于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破坏,许多人已经忘记了自然之美。

其次,通过阅读《荷塘月色》,学生可以理解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许多人都面临着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扰。

而《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对黑暗社会的描绘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叹,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培养了学生对社会责任和担当的意识。

最后,通过阅读《荷塘月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许多人已经失去了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而《荷塘月色》作为一篇经典的散文,通过对语言和修辞的运用,展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和力量,激发了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将这篇文章从课本中删除,不仅会削弱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更会导致教育的失范和缺失。

因此,从教育文化的角度来看,《荷塘月色》不应该被删除,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启发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将《荷塘月色》从课本中删除的行为,保护好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事业。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正确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让他们在欣赏经典之作的同时,更好地面对现实社会和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