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鼓浪屿日光岩诗句(鼓浪屿日光岩的句子)

鼓浪屿日光岩诗句(鼓浪屿日光岩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扬名厦门凤凰花的,原来是这首诗~

“凤凰木开花红了一城,木棉树开花红了半空”

“五老峰有大海的回响,日光岩有如鼓的浪声”

……

半个世纪前,郭小川首次来厦

初登鼓浪屿,就被眼前美景吸引

作下《厦门风姿》一诗

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还引起了一场来厦门观光的热潮

图|陈瑞坤

这里既有人间烟火的温度

也有诗和远方的脱俗

疫情阻隔了小伙伴们的脚步

今天我们就跟着诗人郭小川的长诗

一起云游厦门吧

郭小川,原名郭恩大,著名诗人、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 。其主要著作有《致公民青年》《将军三部曲》《昆仑行》《厦门风姿》等,在“政治抒情诗”这一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诗歌潮流中,郭小川是杰出代表之一。

图 | 厦门日报

引起观光热潮的《厦门风姿》

1949年之后,海峡两岸处于对峙状态,厦门成了全中国关注的海防前线。于是,一批又一批著名作家来到厦门采访、慰问。到了1963年,一批以厦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先后问世,不少是影响全国的名篇。

在表现厦门的作品中,郭小川的长诗《厦门风姿》是影响最大的诗作之一。

“凤凰花木如朝霞一片。”上世纪60年代,郭小川来厦采风,初次登上鼓浪屿,就被眼前一团团红艳艳的花朵吸引了,风一吹,花瓣落其一身十分浪漫,而见此美景的他便脱口而出这样一句诗文,还被直接写进了诗歌中。

郭小川的厦门之旅结束后,创作诗歌《厦门风姿》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在国内引起特别大的反响。凤凰花的倩影在这首诗歌中多次出现,自诗歌发表后,便引起了一场去厦门观光的热潮,凤凰花的美丽也住进了人们的心里。

“南海的涛声如号角,鹭江的潮音如管弦”“日光岩下有笑声朗朗,五老峰中有细语绵绵”……郭小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不过是祖国的一地,却凝聚了祖国的多少豪气。”

图|吴伟

看,凤凰木开花红了一城

木棉树开花红了半空

可不在僻远的山林呀

可不是假想的仙境

听,鹭江唱歌唱亮了渔火

南海唱歌唱落了繁星

可不在冷寞的海底呀

可不是空幻的龙宫

看,榕树好似长寿的老翁

木瓜有如多子的门庭

可不在肃穆的山林呀

可不是飘渺的仙境

听,五老峰有大海的回响

日光岩有如鼓的浪声

分明来到了厦门城

却好像看不见战斗的行踪

但见那

满树繁花,一街灯火,四海长风……

分明来到了厦门岛

却好像看不见战场的面容

但见那

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

呀,祖国的花城

你的俊美怎能不使我激动

——节选自郭小川《厦门风姿》

厦门之美,美在肌理、美在灵魂

虽然疫情阻隔了我们相见

但,见字如面

诗歌中的厦门也很浪漫

接下来,A能君还将与大家一起分享更多

“文学作品中的厦门之美”

敬请期待!

综合来源:海西晨报、厦门文联、现代格律诗学研究

编辑:黄周晶

责任编辑:陈芹珠

鼓浪屿上的日光岩

游鼓浪屿,总以先睹日光岩为快。站在远处跳望,日光岩好象一个威镇海疆的勇士,屹立于海岛之顶。

在通往日光岩的山麓上,有一座日光寺,距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寺中建有一个红太阳的浮雕,每当清晨红日从万顷碧波中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投射进寺内,与红太阳浮雕相映生辉,这里累累巨岩上都充满了阳光,传说日光岩便由此而得名。

这座山的山腰处,还有一个古避暑洞,实际上是由一块巨石横架于岩壁间而自然形成。

洞两头通风,故又称“双空弄”。走进司里,天风如浪,扑面而来,海涛澎湃,犹如金鼓齐鸣,使人恍然醒悟古人雕刻在石壁之上“鼓浪洞天”、“天风浪涛”的由来。

由古避暑洞往左转,可以看到一亭,据历史记载,这里就是郑成功当年训练水师的水操台。站在这里,万顷碧波如在脚下,舟帆穿梭,历历在目。置身其间,真会使人想起当年英雄皮甲执剑、指挥舰只,训练水师,东进收复台湾的情景来。

从古避暑洞往右,登临设在峭壁上的凌空天梯,便到达日光岩的顶峰。它虽然只高出海面九十多米,但气势磅礴,巍然屹立。

站在这里极目远望,市区面貌一目了然。特别当夕阳斜照湛蓝的海面,鹭江映衬着万道霞光,海面上偶有点点游艇掠过,远处市区灯火宛如繁星,构成著名的“鹭江晚霞”景色,使人感到如临仙境。

(图片来自网络)

鼓浪声声

作者:陈 平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这首《鼓浪屿之歌》,悦耳动听,美妙深情。每每念及,鼓浪屿美景,如历历在目,勾魂摄魄。欲至其岛,以探究竟。

壬寅虎年,公历8月24日。余由川北至闽南厦门鼓浪屿,环岛娱游。海水碧波,四面环绕。“圆沙洲”“圆洲仔”,旧名也。南宋时名“五龙屿”。因岛西南,一海蚀岩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自明朝至今,雅化名“鼓浪屿”。

是日也,天高蔚蓝,秋阳灿烂。鹭飞翔集,海浪涌漫。舟鸣楫往,穿梭不断。举目四张,北之厦门,高楼林栉,车水马龙;东极马台,水波浩渺,若隐若现。岛之群墅,橘红如带,飘渺绿树林海。白色沙滩,镶嵌海边,嬉海休闲之宝地。凤凰树,三角梅。花开红艳,笑迎八方之客。白红绿蓝,色令目眩。时有海风呼啸,拂颜摧浪,冲孔荡波,鼓震心撼。

午后,自东沿石梯,累累而上。过日光岩寺,穿洞出龙头山寨。梯路崎岖,折旋而攀,至岛高峰日光岩。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谓晃岩。公元1650年,延平王郑成功为逐荷兰之兵,收复台湾,登岛练兵。见其风光旖旎,远胜日本日光山,乃拆“晃岩”为日光岩。其峰为鼓浪屿最高。登高四望,一览无余。实瞭敌之兵峰也。

登岛而览,岛之四时,风光绚烂,锦绣眼帘。至若春和景明,岛如花园,万紫千红,百鸟歌唱,春光无限;夏至风啸,波翻浪涌,白浪滔天,鱼龙竞渊,水清晶莹,浪花飞溅;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红楼掩映,潮涨潮落,水光接天,鼓浪声声;冬寒无酷,无霜日暄,微风煦和,阳光温暖。晨曦初照,鼓浪街道,纵横交错,曲折蜿蜒,幽静绵长,仿佛时光长廊。岩石峥嵘,雄秀挺拔。林木蓊郁,摇曳婆娑。苍劲古榕,碧翠连云。空气清新,阳光斑斓。他国建筑,风情各异。幕色之际,灯火璀璨。海天明月,星星点点。钢琴声,提琴声,吉他声,丝竹声,欢歌声,声声入耳。乐声妙曼,悠扬婉转。此乃岛四时晨昏之景,莫不心旷神怡,乐于斯乎?

自日光岩之东南,拾阶而下。岩腰横生一坝台,墙垛雉堞。中有炮台,蹲一古炮。铁红泛紫,苍然斑驳,久年若衰。据传,郑成功收复台湾之遗爱。炮口而东,仿佛诉说:公元1661年,延平王郑成功,兵锋剑指,浩浩而东,过金马澎。舳舻万里,旌旗蔽空。劈波飞渡,斩浪迸发。金铁马鸣,呐喊震天。雨流飞矢,刀光剑气。枪炮声威,星流彗扫,方其逐荷兰侵略军西返,台湾归一。四百余年,孤坐此地,独听海涛。月圆月缺,深情款款,静静而望东之台湾。仿佛呼唤,金马澎台,根脉同源,海外孤悬。望我泰山,乡愁漫漫。觅渡觅渡,胡不归?忧之如焚矣!久视欲抚,有所思。乃持机,拍摄留影之,方渐去。

自闽返川,鼓浪屿,日光岩,秀丽风景,萦绕脑海。尤古炮形影,纵身竖卧,其口而东,久久莫忘。闲暇之时,掀机浏览。古炮影图,苍然依依。犹鸽阵雁陈,声断澎台之滨。九月三日,夜读。窗外秋声四起,犹鼓浪声声。忽高忽底,此起彼伏,琴瑟和声,不绝于耳。东方之欲白,念岛之景美如画如诗,风姿绰约玉立,闻鼓浪声声天籁流响。遂抽笔作文,记之为纪。

来源: 光明网

鼓浪屿必打卡景点——日光岩,岛上的最高点

话说到厦门旅行,鼓浪屿是必去的,而到了鼓浪屿,重中之重就是日光岩。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

日光岩顶峰一直径40多米的巨石凌空耸立,成为厦门的象征。景区树木葱茏,繁花似锦,富有带浪漫气息。

在日光岩半山腰有几块巨石叠成的天然石洞,走在此间,即使阳光毒辣的时候也是阵阵清凉,微风徐徐,清人施世洁在此石壁上题“古避暑洞”。

“闽海雄风”是清朝同治年间进士、福州知府李增蔚所题。

还有郑成功操练水兵的旧址,各种反应出当时官兵们练兵和生活状态的雕塑,还有兵器炮台和战马,均栩栩如生。

日光岩耸立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岩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海拔92.7米,是鼓浪屿岛上的最高峰。

登上日光岩向下俯瞰,如同明信片般的风景立刻呈现在眼前,湛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滩,红色的屋顶,郁郁葱葱的绿树,错落有致的房子,还有海对面厦门的高楼大厦,壮观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景区有郑成功纪念馆,建于1962年,是为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建立的。门前有郑成功雕塑,里面展出的文物、资料、照片,详细介绍了郑成功的生平。

英雄的纪念馆里当然少不了展出战船模型和各种武器模型。

纪念馆的拱形阳台外树木包裹,一片青翠,有点热带雨林的感觉。

好啦,所见所闻,给大家分享到这里,本文图文均由球球游记原创。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来关注留言,或者来分享你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