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咏雪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咏雪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

咏雪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咏雪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

本文目录一览:

像蝴蝶,像尘土,像手掌,看诗人怎样写雪花

大雪总是如期而至,它纷纷扬扬,它潇潇洒洒,它冰封大地,它遮天蔽日。有时白天降临,有时夜晚突然来袭。对于下雪,我们已见过几十场,甚至是几百上千场,但是可以说还不太了解它们。

大雪从远古一路下过来,古人从来没有停下认识它的脚步。他们把它写进龟甲兽骨,写进诗词歌赋。他们说它是盐,是玉,是玉龙,是银子,是沙土。有的说它是植物,是柳絮,是梨花,是芦苇。还有人说雪是霜,是头发,是月光。有的甚至说它是人,是蝴蝶,等等。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

雪是盐,是沙子,是尘土,是银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是谢朗和谢道蕴的《咏雪联句》,一个把雪比喻成盐,一个比喻成柳絮。有时候天上落的不是雪花,是雪籽,一粒一粒的,这跟颗粒状的盐差不多的,过去的盐是没经过加工的,不是现在的粉状。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这是元稹的《南秦雪》,这里是说从高处往下看,雪花就像尘土一样波浪翻滚。还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是反过来说沙子像雪一样,在月光的辉映下,它们还真有几分相似。

另外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中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韦庄的《夜雪泛舟游南溪》有“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卢照邻《雨雪曲》的“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等 ,这些都是以沙子来比喻雪的。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岗

这个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中的诗句,刘关张三兄弟去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不遇,他们下山时看到的雪景,说雪像银子一样堆在山坡上。

雪是梨花,是柳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说的,是写雪的名句了。意思是下大雪,树上都是雪花,就像一个晚上刮来了春风,千千万万的梨树都开花了。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出自吕本中的《踏莎行》 ,他把雪和梅花互相比喻,说雪是梅花,梅花是雪,它们的洁白晶莹是一致的。他认为像也好不像也好,反正都是一种绝美。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这个也是罗贯中写三顾茅庐时卧龙岗雪景的,上句以梨花喻雪,下句以柳絮喻雪,上下对仗得还很工整。

雪是月色,是玉龙

月色还将雪色同,雪光却与月光通

出自杨万里的《月夜观雪》,这里抓住雪和月它们颜色相同的特点,进行互相比喻对比。这两种物体都是大自然里纯洁美好的象征,将两者联系起来,诗人赋予了它们更加神圣高洁的气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宋人张元的《雪》中,玉龙和败鳞残甲都是指的雪花。

另外还有吕岩的《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峴山 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秋瑾 的《齐天乐·雪》“朔风萧瑟侵帘户,谁唤玉龙起舞”,主席的《念奴娇.昆仑》中“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里所有的玉龙都是指的雪花。

雪是动物,是蝴蝶

化工何处万剪刀,剪出玉蝶满空舞

这是清人赵翼《途遇大雪》中的句子,把雪说成玉色的蝴蝶。意思是大自然的造物主在哪里弄来那么多剪刀,剪出这么多蝴蝶在空中飞舞。

还有华幼武的《春雪》,“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也是以玉蝶喻雪的。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里是主席的《沁园春.雪》,把雪色说成是银色和蜡色,群山像舞动的蛇,高原像奔驰的像,好一派白皑皑的北国风光。

雪是手掌,是头发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出自李白的《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李白是豪放风格的诗人,夸张是他诗歌的应有之义,别说是大于手,大于鹅毛,就是大于席子也不为过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个就是李白《北风行》中的诗句,他就把雪花说成了席子。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这是出自钱谦益的《雪夜次刘敬仲韵》,把雪花说成手掌,这个比李白的稍微要小一点。清人申涵光《春雪歌》的“北风昨夜吹林莽,雪片朝飞大如掌”,同样是说手掌的。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上面是主席的《贺新郎.读史》,这里是借喻,以白雪比喻白发。意思是一部史书读下来人都老了,但记得和值得记的只是寥寥无几。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这个是出自白居易的《梦微之》,意思是说元稹死去多年,尸骨已经化作了泥土,我还寄寓在人间,但也是白发苍苍。这里的雪也是指白发。

诗人的想象奇特,还有把雪花比喻成琼花的、云霞的、酥果零食的,各种各样的太多了,这里就不再列举。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首咏雪诗词,柳絮风起,枝头花开,唯美了整个冬天

冬天来了,心底又怕,又期待。

怕冬日的严寒,穿风透骨,手脚都伸不出去,只想待在家里。期待冬天,是因为期待一场雪落。

雪是冬日的精灵,它从天而降,周身雪白,代表纯洁、美丽和希望。

等一个冬日,等一场雪落。当雪落下时,一时吟着唐诗宋词,感受雪之美。

10首咏雪诗词,送给所有期待雪落的人。

白雪何似,柳絮风起

咏雪联句

谢太傅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唱韵。兄子胡儿及兄女道韫赓歌。公大笑乐。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一个冬天,谢安与子侄们围炉而坐,谈着文学、经义。不一会儿,下雪了,谢安吟道:白雪纷纷何所似。

子侄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两相比较,自然是谢道韫的联诗更美、更有意境。此后,女子有才即被称为“咏絮之才”。

像星星燃烧天空,像花坠落在春天,像大雪覆盖冬天。你也这样,点亮了我所有的世界。

微风摇树,细雪下帘

咏雪

南北朝·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有人写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有人写漫天飞舞的瑞兆之雪,而吴均笔下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充满了伤怀。

微微的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地雪落入竹帘的缝隙。她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而台阶上凝积着如花美丽。

我无法看到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发白,但那只是空荡的树枝而已。伤心泪下,此情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而,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在断壁残垣中彷徨,忽然闻到无名暗香,像大雪掩埋了断肠,让我在看不到远方。

凝阶似月,拂树如春

和司马博士咏雪诗

南梁·何逊

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

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复新。

暂蔽卷纨质,复惭施粉人。

若逐微风起,谁言非玉尘。

雪落在台阶上,凝结之后,似月光,照亮黑夜,拂落在树枝上,似花开,犹如春日降临。散在天空,似乎消失不见,徘徊流转,又如新一般降临。

看着雪花飘飘,正在化妆扑粉的女子,也会觉得吧。微风吹起,雪花又飘满人间。

在冬雪低眉轻吻梅朵的冷夜,听温柔时光里最动人的故事,故事里有未完待续的从容,也有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

白雪占田,冻杀黎民

落梅风·咏雪

元·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

冻杀吴民都是你!

难道是国家祥瑞?

有人爱雪,有人讨厌雪。

漫天飘坠,扑地飞舞,白白地占了许多的田地。把黎民百姓都冻坏了,说什么是国家祥瑞?

此曲借咏雪讽刺豪强恶霸,为百姓鸣冤,寓意深刻。作者为失地农民喊出了抗议的声音。此曲对雪大声斥责,指出其冻杀人的罪恶行径,沉痛严峻,显示了元人北曲犷悍朴质的风格。

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山水皓皑,玲珑天地

咏雪

宋·朱淑真

六出飞花四面来,连山连水皓皑皑。

玲珑天地苍茫合,的皪园林烂漫开。

庾岭腊梅寒散乱,章台风柳絮萦回。

自言空有孤吟癖,览景惭无谢氏才。

下雪了,朱淑真也充满欢喜。

四面飞雪,山水都变成一片雪白,天地之间一片苍茫,园林之中,雪落枝头,如花一般烂漫盛开。

雪似庾岭之梅,在寒风中散乱,似章台之柳,如絮般飘舞。最后,朱淑真有些遗憾:可惜我没有谢道韫那样的才华,无法用美丽的语言形容雪景。

像星星燃烧天空,像花坠落在春天,像大雪覆盖冬天。你也这样,点亮了我所有的世界。

千万雪片,落入梅花

咏雪

清·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是一首非常脍炙人口的咏雪诗。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冬天最好看的雪来源于:隔着屏幕的雪,路灯下的雪,望着窗外的雪,还有喜欢的人衣领上落下来的雪。

空中柳絮,楼台似玉

念奴娇·咏雪

南宋 · 白玉蟾

广寒宫里,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

是处楼台皆似玉,半夜风声不住。

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

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

垂帘未敢掀开,狮儿初捏就,佳人偷觑。

溪畔渔翁蓑又重,几点沙鸥无语。

竹折庭前,松僵路畔,满目都如许。

问要晴,更待积痕消,须无雨。

雪是从哪里来的呢?

诗人说,广寒宫里撒出了花儿,化作柳絮飘扬在空中。一眼望去,所有的亭台楼阁,都像玉一般,半夜里,风声还是不断。

千里万里,都化作盐城,瓦上像有白珠一般,让人找不到蓬莱仙境?叫来童子,走,去爬树,摘梅花。

雪,是天空寄给大地的一封白书。

天地浮云,倚楼爱看

咏雪

北宋 · 刘攽

北风吹朔雪,楚塞亦凝寒。

天地浮云满,江湖行路难。

醉宜乘马出,高爱倚楼看。

会是丰年候,居人意似宽。

北风吹着雪花,大片大片飞落,凝结了楚塞,带来寒意。天地之间,被雪填满,人世间,也难以行走。

喝醉了,最适宜骑马出行,还有的人,喜欢上高楼,倚楼看雪。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吧,想到这里,心里倍感安慰。

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四时佳兴,可与人同。

风竹婆娑,吹落琼花

咏雪

元·吴澄

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寒冷的东北风把水剪成片片雪花,降落到天坛。皑皑白雪,气势磅礴,仿佛要压倒秦淮流域的万里群山。

雪压竹枝,在阵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宛如银凤飞舞。高高的云松,像屈曲盘旋的玉龙,令人望而生寒。不知谁在天上吹奏横笛,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

你以清风兑酒为我解千愁,我以冬雪煮茶为你添一梦。

掀翻银海,散乱珠箔

念奴娇·咏雪

金 · 完颜亮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

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

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

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占旗脚。

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

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

须拚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这是最磅礴的一场雪。

雪啊,仿佛天兵天将挟着巨怒,将那银子铺成的大海掀翻,将那珍珠缀成的帘子拆散打乱。六角形的雪花滚滚飞舞,把那山中的丘壑起伏填成一片平坦。

这雪又像癫狂不已的白虎,以及猖獗横行的白麒麟,一齐扯断了珍珠绳索。还宛如鏖战的玉龙,打得鳞甲满天飘散。

完颜亮笔横四野,墨翻惊澜,天上人间,丘壑、雪势军威人情浑融一体,豪咏狂吟谱成这阕咏雪绝唱。

秋天的烦恼一定会被冬天的雪埋藏。

喜欢下雪,温温柔柔地,静悄悄地带给你欢喜。

在这慌乱的一年,结尾下了一场满意的雪,所有不愉快随着雪一起下来 ,明年一定是最好的一年。

像蝴蝶,像尘土,像手掌,看诗人怎样写雪花

大雪总是如期而至,它纷纷扬扬,它潇潇洒洒,它冰封大地,它遮天蔽日。有时白天降临,有时夜晚突然来袭。对于下雪,我们已见过几十场,甚至是几百上千场,但是可以说还不太了解它们。

大雪从远古一路下过来,古人从来没有停下认识它的脚步。他们把它写进龟甲兽骨,写进诗词歌赋。他们说它是盐,是玉,是玉龙,是银子,是沙土。有的说它是植物,是柳絮,是梨花,是芦苇。还有人说雪是霜,是头发,是月光。有的甚至说它是人,是蝴蝶,等等。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

雪是盐,是沙子,是尘土,是银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是谢朗和谢道蕴的《咏雪联句》,一个把雪比喻成盐,一个比喻成柳絮。有时候天上落的不是雪花,是雪籽,一粒一粒的,这跟颗粒状的盐差不多的,过去的盐是没经过加工的,不是现在的粉状。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这是元稹的《南秦雪》,这里是说从高处往下看,雪花就像尘土一样波浪翻滚。还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是反过来说沙子像雪一样,在月光的辉映下,它们还真有几分相似。

另外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中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韦庄的《夜雪泛舟游南溪》有“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卢照邻《雨雪曲》的“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等 ,这些都是以沙子来比喻雪的。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岗

这个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中的诗句,刘关张三兄弟去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不遇,他们下山时看到的雪景,说雪像银子一样堆在山坡上。

雪是梨花,是柳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说的,是写雪的名句了。意思是下大雪,树上都是雪花,就像一个晚上刮来了春风,千千万万的梨树都开花了。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出自吕本中的《踏莎行》 ,他把雪和梅花互相比喻,说雪是梅花,梅花是雪,它们的洁白晶莹是一致的。他认为像也好不像也好,反正都是一种绝美。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这个也是罗贯中写三顾茅庐时卧龙岗雪景的,上句以梨花喻雪,下句以柳絮喻雪,上下对仗得还很工整。

雪是月色,是玉龙

月色还将雪色同,雪光却与月光通

出自杨万里的《月夜观雪》,这里抓住雪和月它们颜色相同的特点,进行互相比喻对比。这两种物体都是大自然里纯洁美好的象征,将两者联系起来,诗人赋予了它们更加神圣高洁的气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宋人张元的《雪》中,玉龙和败鳞残甲都是指的雪花。

另外还有吕岩的《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峴山 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秋瑾 的《齐天乐·雪》“朔风萧瑟侵帘户,谁唤玉龙起舞”,主席的《念奴娇.昆仑》中“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里所有的玉龙都是指的雪花。

雪是动物,是蝴蝶

化工何处万剪刀,剪出玉蝶满空舞

这是清人赵翼《途遇大雪》中的句子,把雪说成玉色的蝴蝶。意思是大自然的造物主在哪里弄来那么多剪刀,剪出这么多蝴蝶在空中飞舞。

还有华幼武的《春雪》,“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也是以玉蝶喻雪的。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里是主席的《沁园春.雪》,把雪色说成是银色和蜡色,群山像舞动的蛇,高原像奔驰的像,好一派白皑皑的北国风光。

雪是手掌,是头发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出自李白的《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李白是豪放风格的诗人,夸张是他诗歌的应有之义,别说是大于手,大于鹅毛,就是大于席子也不为过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个就是李白《北风行》中的诗句,他就把雪花说成了席子。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这是出自钱谦益的《雪夜次刘敬仲韵》,把雪花说成手掌,这个比李白的稍微要小一点。清人申涵光《春雪歌》的“北风昨夜吹林莽,雪片朝飞大如掌”,同样是说手掌的。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上面是主席的《贺新郎.读史》,这里是借喻,以白雪比喻白发。意思是一部史书读下来人都老了,但记得和值得记的只是寥寥无几。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这个是出自白居易的《梦微之》,意思是说元稹死去多年,尸骨已经化作了泥土,我还寄寓在人间,但也是白发苍苍。这里的雪也是指白发。

诗人的想象奇特,还有把雪花比喻成琼花的、云霞的、酥果零食的,各种各样的太多了,这里就不再列举。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言思美实验书2023.9.19 《咏雪》的两个比喻,关乎“辞达”而已

群里的朋友:

有老师说:“《咏雪》,对译之后,不知道该讲什么。[愉快][愉快][愉快]”,吾当时以为,这课非常简单,所以,回答到:“问难点。若找不到难点,你可以不讲。读读背背下课。”

显然,这是不耐烦的回答。接着,近似于暴力的回复:“不教这么问问题的教师。完全吃自来食。永无出头之日。”“你等于问:我吃了饭,下一步做什么。”“我书信中天天示范对话,你都模仿不出,悟不出一点点?白读了那些。”

但是,吾泻气之后,慢慢细想,发现这课要解读的合理,并不容易。又发现,上个月与程老师谈该课,那时吾的解读思路还是有问题的。

现在,吾以为雪的撒盐之喻和柳絮之喻应该有高下之分,而不应不问高下,完全平等地欣赏他们各自所绘雪景的美学风格。因为,文本中有两人,已经明确的表达了扬后(柳絮喻)抑前(撒盐喻)的态度。

作为认真的教师,应该对此有扎实的思考,回答这种扬抑背后的道理。这道理,可能还不属于美学的,而仅属于写作表达,即“辞达”范围。

基于以上,吾似乎应该详细说明本课较为有道理的教法。一方面是为学术本身,另一方面也是对言语暴力的悔补。

在基本梳通字面大义之后,进行师生对话。

师:谢太傅怎么称谓当天的雪?

生:白雪纷纷。

师:何为“纷纷”,古词典有如下之义:

(玉篇)乱也、缓也;

(博雅)纷纷,众也;

(前汉/礼乐志)羽旄纷纷。[注]纷纷,言其多。

那么,按这里,纷纷有几个义项呢?

生:三个。

师:哪三个?

生:众多、乱、缓。

师:你们想想,这三个义项来描述当天骤降的雪,合不合适?

生:……

师:雪可以称“众多”或“大”么?

生:可以。

师:若有风呢?

生:就乱。

师:雪花降落呢?

生:可称缓。

此环节最为关键,因为这是确定当天下雪的基本状况。后面的比喻的高下之判断,只能以此为根据,别无其他参照。

师:兄之子“撒盐”之喻,好不好,评价的参照就看是否描绘出“纷纷”的三个义项。第一,撒盐可否众多?

生:可以(或不可以)。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满天撒盐的么?

生:没有。

师:乱撒盐的,见过么?

生:没有。

师:所撒之盐,有没有缓慢、轻飘落下的?

生:没有。

师:这么说来,撒盐的比喻能恰当传达“纷纷”的状态么?

生:不能。

师:因此,撒盐比喻好不?

生:不好。

这里教师要明白,日常生活中几乎难有撒盐之事,更难有多撒盐、乱撒盐之事。又,因盐的物质比重较重,更不可能缓缓降落。若没有撒盐之事,也就没有撒出“纷纷”之事。即使能大面积的乱撒,也撒不出缓落、轻飘之状。

师:兄之女认为兄子的比喻好么?

生:不好。

师:根据呢?

生:未若。

师:风起柳絮可以称“众多”么?

生:可以。

师:可以称“乱”不?

生:可以。

师:可以称缓慢、轻飘落下么?

生:可以。

师:可以称放飞么?

生:可以。

师:古词典讲“纷”还有“放”的意思[注]。这么说来风起柳絮写出了白雪的“纷纷”状态么?

生:写出了。

师:撒盐能撒出“放”飞之状么?

生:不能。

师:因此,我们说兄之女她的比喻怎样?

生:好。

师:谢太傅的意见呢?

生:也认为好。

师:根据?

生:大笑乐。

师:本文作者最后补叙兄之女身世,想说什么?

生:她有才(比喻妙)。

[注:《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教师要明白,日常中可见柳絮满天飞,因其物质比重较轻,也可以轻飘、缓落、放飞,完全吻合白雪的“纷纷”之状。

这等文本的理解,只能教师的钻研在先,后向学生呈现思考、论断的过程。只让学生讨论,是不可能有什么成果。

本课设计思路,关键在于“纷纷”二字,而“纷纷”何义,又必查古词典(汉典网)。而这些思路,都不是学生可以独立或小组讨论可完成的。

整个课程就如一个证明、验证流程。并不需要抽象的哲学,甚至也不需要美学原理。据说,有参考书谈该文比喻的意境。余以为,所谓意境,若不能说明何种意、何种境,也可能以己昏昏致人昏昏。

吾不用意境美学,似乎也说得清清楚楚:

因为只有风起柳絮才“辞达”出白雪“纷纷”之状,而撒盐不能“纷纷”,也见不到人间有撒盐“纷纷”之事。

纷纷,即众多、乱、缓慢、放飞。用文字学知识就解决了这一课。

若用意境美学,吾可以把两个比喻分析成平起平坐:

撒盐是阳刚,飘絮是阴柔。前者如乾,后者如坤。前者是沙雪,后者是花雪。

但是,这还考虑参照标准“纷纷”么?所以,仅凭意境美学,很难对两个比喻进行评价。

这里的思考,也仅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