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形容曾经祖国的好句子简短(形容曾经祖国的好句子)

形容曾经祖国的好句子简短(形容曾经祖国的好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国庆69周年,重温谈“爱国”十段经典语录

【编者按】“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情怀和担当。

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爱国”,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国庆69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谈“爱国”的经典话语。

2018年2月14日,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8年春节团拜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时间:2013年3月17日

场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话语: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

时间:2013年7月17日

场合: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

话语: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3、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

时间:2013年10月21日

场合: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话语: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不论留学人员身在何处,都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时间:2014年9月3日

场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

话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时间:2014年10月15日

场合:文艺工作座谈会

话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忧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岳飞的《满江红》,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

6、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时间:2015年12月30日

场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

话语: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

7、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时间:2016年4月26日

场合: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

话语: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

8、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

时间:2016年12月12日

场合: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

话语: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

9、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时间:2018年2月14日

场合: 2018年春节团拜会

话语: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10、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时间:2018年5月2日

场合: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

话语: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

寻城“畅”访|一块“金汤永固”碑,260年风云史

  开栏语

  寻城畅访 寻找城市记忆 探访历史遗存

  ——写在乌鲁木齐建城260周年之际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雨欣 王畅彤

   我们脚下这片被称作乌鲁木齐的土地,是一本读不尽的书,石器时代至今数万年人类文明历程绵延不绝;260年建城史,文脉悠悠…….

  从驼铃悠悠古道到清泉流响白水涧古镇,从林则徐“任狂歌,醉卧红山嘴”到纪晓岚“谁怯轮台万里行”,一张张历史文化名片被不断擦亮。

   “纷飞玉屑到帘栊,大地银铺一望中;初试爬犁呼女伴,阿爹新买玉花骢。”这是茅盾在《新疆风土杂记》中对迪化(今乌鲁木齐)的描写。

  古今交融,日新月异,时至今日,我们再次启程,走遍乌鲁木齐大大小小的街巷,于繁华都市中“唤醒”沉寂的记忆。

  即日起,乌鲁木齐晚报推出《寻城“畅”访》系列报道,与考古工作者、文物保护专家、当地居民一同,寻找城市记忆,探寻乌鲁木齐建设的历史印记,讲述乌鲁木齐的发展历程,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让文化遗产绽放闪耀光彩。

  一块“金汤永固”碑,260年风云史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王畅彤

  260年前,1763年八月癸巳日(9月15日)乌鲁木齐办事副都统侍郎旌理额等奏报乾隆皇帝:“乌鲁木齐驻扎旧城,初系土堡,周围一里六分,现在街市房屋,渐加稠密......寻钦定乌鲁木齐城曰迪化城。”

   9月,也是史学界较为认可的迪化城建成的时间。

   260年后的今天,我们走进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金汤永固”碑就是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

  1988年,“金汤永固”出土

   作为市博物馆馆藏的重要文物,“金汤永固”碑因刻有“金汤永固”四字而得名。

  9月14日,游客参观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内展陈的“金汤永固”碑。记者王畅彤摄

   1988年出土于乌鲁木齐市红旗路中段,其质地为硬质砂岩石,残高94厘米,宽94厘米,厚24厘米。方首额面深浮雕双龙戏珠纹样,龙爪下部竖行阴刻楷书“金汤永固”四字。

   “当时是一个初夏的晴天,我们接到工人挖掘出石碑的电话,马上赶赴现场。”今年66岁的霍昕时任乌鲁木齐市文管所业务员,参与了“金汤永固”碑的发掘、保护工作。他回忆说:“发掘的位置位于现在红旗路与中山路十字路口,当时因为要修建地下商场而进行了挖掘作业,在距离地面约2米深时,工人发现石碑立刻通知了文物保护部门。”

   1988年当时恰逢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始于1981年,到1989年结束),因此,霍昕也是当时普查组成员之一。

   抵达现场后,霍昕与其他同事一起对现场环境进行拍照、测量,对相关数据记录后,“金汤永固”碑被转移到毛故居暂存。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内展陈的“金汤永固”碑。记者王畅彤摄

   “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金汤永固’碑所蕴含的价值对于厘清城市发展历程有着重要价值。”霍昕说,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金汤永固”碑的发掘立刻得到了各方的重视。

   经过专家团队考证,石碑出土处就是1763年修建的迪化城西墙护城河的位置,“金汤永固”碑应是奠基碑,这一研究成果被刊载到了1991年出版的《新疆文物》中。

   后来,随着乌鲁木齐市文管所、乌鲁木齐市博物馆的发展变迁,“金汤永固”碑几经搬迁,于2021年12月成为了现位于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市博物馆“乌鲁木齐历史文化陈列”展中的重要展品。

  边塞诗人岑参笔下的“轮台城”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城市的发展也并非一蹴而就。

   据考证,“乌鲁木齐”一词始见于明代。明嘉靖《西域土地人物略》,译称为“委鲁母”; 清初《秦边纪略》亦是这样的称谓;《西域地名》和《明代西北地区图幅说明书讨论稿》则直接认为“委鲁母”实际就是今天的乌鲁木齐。乾隆时期官方的往来文书开始使用“乌鲁木齐”这一名称; 清末官方通志《新疆图志》记载:“和硕特部治乌鲁木齐,准语,乌鲁木齐,好大围场也”,现译为“优美的牧场”。

  9月14日,游客参观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内展陈的乌鲁木齐早期人类活动遗存。记者王畅彤摄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副馆长李黎介绍,20世纪80年代末,考古学家在乌鲁木齐柴窝堡湖畔采集到一批用于狩猎、捕鱼的石器,约600多件,是当时人们用来割剥动物皮肉、采集植物果实的主要工具。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乌鲁木齐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

   后来,随着张骞的凿空之旅,丝绸之路也为乌鲁木齐地区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西汉,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十余个游牧部落,史称“十三国之地”,西域都护府曾派兵屯田。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内的展陈内容。记者王畅彤摄

   公元640年,唐朝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据考证,乌鲁木齐南郊的乌拉泊古城遗址是当时轮台县所在,长550米、宽450米。

   在市博物馆内,就展出有乌拉泊古城遗址的模型及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诗词。岑参祖籍南阳,公元744年考取进士,曾在“轮台城”居住三年,留下大量反映军旅屯卒的边塞诗篇,其中,“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最为直接地表明了他曾在乌鲁木齐地区居住的历史史实。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内的展陈内容。记者王畅彤摄

   至明代,乌鲁木齐的名字开始出现,16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陕西巡抚张雨著《边政考》卷八载吐鲁番“出产各色果品,树木有“委鲁毋” ,山川有“委鲁河”;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收录了此文并改名为《西域土地人物略》,也译称为“委鲁母”。

  乌鲁木齐历经多次扩建

   长期从事清代新疆历史与文化研究的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副研究员苏奎俊认为:“乌鲁木齐城区的选址十分注重自然地理环境:东南西三面环山,紧靠乌鲁木齐河,城区便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于山谷之中,依山傍水,带状绵延。”是城市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内的展陈内容。记者王畅彤摄

   苏奎俊在其专著《清代乌鲁木齐城建史考述》中介绍,据七十一纂《西域总志》卷三《新疆列传·乌鲁木齐列传》记载,清代乌鲁木齐“山川灵秀,土宇旷平,多林木、煤铁之利,沃野千里,足以耕种,草肥水甘,宜于放牧牲畜,且地当孔道,扼伊犁门户咽喉之要地”。清代乌鲁木齐城市的崛起,即充分利用了这些自然条件。

   据考证,1757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因军事而修建的乌鲁木齐土城是清朝在乌鲁木齐地区修建的第一个城池,也是乌鲁木齐城市的雏形。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内展陈的乌鲁木齐早期人类活动遗存。记者王畅彤摄

   据《清实录·高宗实录》卷692乾隆二十八年八月癸巳条记载。1763年9月乌鲁木齐办事副都统侍郎旌理额等奏报:“乌鲁木齐驻扎旧城,初系土堡,周围一里六分,现在街市房屋,渐加稠密”。这说明在旌理额奏报之前,此土城(土堡)就已经存在。

   旌理额又说:“拟将城垣加高一丈六尺,厚一丈,添建四门,八月可告竣……寻钦定乌鲁木齐城曰迪化城,城门东曰惠孚,西曰丰庆,南曰肇阜,北曰憬惠”这里暗含的信息点有:一、乌鲁木齐迪化名称的由来;二、迪化城是在土城的基础上加筑而成的;三、迪化城在土城的基础上加筑而成的时间为乾隆二十八年八月(1763年9月)。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内的展陈内容。记者王畅彤摄

   此后,迪化城不断发展,1765年迪化建立新城;1771年营建巩宁满城;1773年新旧迪化城合并,纪晓岚的诗中就有描写“山围草芳翠烟平,迢递新城接旧城。”的记载,他的诗也从另一侧面佐证了迪化在后来的发展中旧城与新城相接;1864年巩宁城毁于战火;1880年清政府在迪化城东北建新巩宁城;1884年新疆建省,迪化被定为省会;1886年两城合并。

   由土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发展合并后的新迪化城“周二千七十四丈五尺,高二丈二尺”。反映出乌鲁木齐的主城区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由东、南向西、北,规模逐渐扩大。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内的展陈内容。记者王畅彤摄

   后经旧主义革命及新主义革命,新疆迎来和平解放,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复使用原名乌鲁木齐。

#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

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这两个想必大家早已烂熟于心,可如果要问中国为啥叫“中国”,恐怕知道答案的人就不多了。有的人可能会说,中国的全称呼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中国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而已。

然而,“中国”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仅仅就是如此吗?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二字就没有出现过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中国”的真正含义吧。

中国一词的由来

其实,早在距今大约三千年前,“中国”一词便已经出现,此时的“中国”,指的只是一个地名罢了。

《说文解字》对“中”字解释道,中字指代种子的内心,种子内心有各种“仁”,例如“花生仁”,因此种子的内心代表的便是仁德的“仁”。

与此同时,《周礼卷十》说道,按照土圭占卜法(古代一种观测土地,辨别正位的方法),“仁”之所在地,便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因此,两相结合之下,代表“仁”的“中”字,便成为了百姓推崇的好字,“中国”便是适合居住的地方。

口说无凭,一九七五年被送至国家文物局的青铜鼎“何尊”,便是对上述记载最好的证明。何尊上雕刻的铭文与《逸周书·度邑解》当中的一段非常吻合,经专家多方鉴定,此尊青铜鼎应该出自周朝。而何尊上的铭文当中,就出现过“余其宅兹中国”的话语,翻译成现代文来看,这句话中的中国二字,指的是洛邑。

鼎上铭文所记载的历史,应该是周武王灭商之后,打算在洛邑建都,因为,他认为洛邑就是“中国”,就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由此可见,在早期,“中国”二字指的就是适合居住,给人以舒服感的地方。简而言之,古代,“中国”就是好地名的形容词,如果你觉得这个地方不错,你就可以夸它是“中国”。

任何一种词汇的出现,都伴随着内涵扩大化的过程,例如“牛”字,早期指代的仅仅是动物牛而已,到了现代,则变成了一个形容人很厉害的形容词。“中国”二字自然也逃脱不了词汇发展规律,渐渐地,它从早期简单指代地名,慢慢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

华夏文化象征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许多朝代都有万邦来朝的盛况。中国由于面积庞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等优势,发展的速度要比周边国家快得多,因此,许多国家在过去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例如现在的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曾经也是对中国俯首称臣的小弟。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急需寻找一个词汇代表中国,当时人们发明了很多词,包括“华夏”、“九州”、“神州”、“天朝”等在内,毫无疑问的是,这些词都具有夸赞中国的含义。然而,这些词相比起“中国”二字而言,群众基础不深,老百姓特别是文学家,仍然喜欢在文章中使用“中国”二字,比如司马迁的《史记》、韩非子的《孤愤》、孟子的《公孙丑下》以及清朝时期包括林则徐的《拟谕英吉利国王檄》等等。

久而久之,“中国”一词便从中脱颖而出,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烙印,被打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它不再是一种地名的代表,而是一种精神图腾,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精神传承,凡是在中华文化中长大的人,都可以被称之为中国人。

有的人可能会问,现在一提起中国二字,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地名,不是某种文化,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二字只在少部分文人作品中出现,不被大家所公认呢?

作为国家名称

现代中国的含义,已经逐渐从早期的地名与文化演变成了一个特定的国家名称,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实上,中国一词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确实有关系,但却不是必然关系,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关系罢了。

如果“中国”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被广泛使用的,那么中华时期,是否对推广“中国”二字作为国家名意义更大?答案显然不是。

中国作为国名,远比中华的出现还要早得多。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时期,满人入关后便喜欢把“中国”当成与“大清”对等的国名,因此,至少在清朝,“中国”二字便成为了国名。

同样口说无凭,从康熙时始,西方人便称“清朝”为“中国”,这点在一些国际条约当中可以见得,例如《尼布楚条约》。清朝中期过后,“中国”作为主权国名,直接与China挂钩,在各种国际文件中,清朝英文版的国名都是China。现代中国的英文名是China,清朝时期中国的英文名也是China,可见,“中国”二字的的确确,在清朝就成为了国名。

特别是到了晚清,成立前,清朝新政那段时期,清政府颁布的各种新规定、新条例,上面所用的名称,都带有“中国”二字,甚至各种带有“中国历史”字样的教科书也如泉涌般出现。也就是说,至少在清朝时期开始,中国二字便成为了国家的代名词。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中国”,指代的是一个特定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在“中国”一词出现之初,“中国”只是地名的象征,指代适合居住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慢慢演变成一种华夏文化的象征,直到清朝时期,“中国”二字才成为大家所熟知的国名。

作为一个中国人,大家都要清楚“中国”的来历,如果连自己祖国的名字都不清楚,当外国人问起时,是不是会显得尴尬?看完了“中国”的来历,大家可以试着问问身边的朋友,如果对方不懂,就简单科普一下吧,也算是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了一份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李白的“旅行笔记”带你探访千年背后的中国之美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千年前,一位睿智的旅游达人,留下了他的"旅行笔记",只需一读,眼前仿佛展开一幅壮丽的画卷。出发吧!跟着李白的诗句"穿越时光",领略中国之美。

长安之月,万家捣衣声,这是李白形容西安古城的一幕。西安,古称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精华。

在唐朝鼎盛时期,西安曾经吸引了来自各国的商旅,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都市之一,连接了中国、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商贸交往。在那个时代,以曲江池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宽广的水景休闲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芙蓉园。如今的大唐芙蓉园,完美地展现了盛唐时代的风貌,穿越千年,梦回长安。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描述庐山瀑布的壮美。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峡谷陡峭,拥有壮观的瀑布群,最佳观赏时节是每年的4月至9月。

除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飞瀑,庐山还有"吾将此地巢云松"的郁郁葱葱。庐山夏季平均气温仅约22.6℃,茂密的树林带来清凉。

"烟花三月下扬州",最美好的春日,是时候与神奇传说中的黄鹤楼告别,前往美丽的扬州。虽然要分别,但无需悲伤,一切都充满欢愉和温馨。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登楼可俯瞰壮丽的长江景色,感受千年文化的传承和古老传说的魅力。不过,现代的黄鹤楼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地址也有所改变。这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已成为扬州文旅的金字招牌。扬州曾是唐代最繁华的港口城市之一,如今仍然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节点和商贸港口旅游城市。

在广陵古城漫游,品尝美味的汤包,乘船畅游像细带般的河流,吸引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河水奔腾,东流大海",这壮观的景象,李白在诗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的源头实际上位于青海玉树曲麻莱县的一处泉眼,远离了壮观的奔流场景。这股泉水慢慢流出,逐渐汇聚,穿越约古宗列盆地,穿越星罗棋布的草甸和河流,经过扎陵湖和鄂陵湖,最终形成壮丽的黄河。

洛阳,古称神都、洛邑、洛京,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孕育了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游客前来洛阳必游之地。近年来,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日益成为其发展的亮点。走在洛阳的街头,随处可见古代服饰的"唐朝贵妃"和"簪花仕女"。这座古老的城市以崭新的姿态重现在人们眼前。

"笑隔荷花共人语",如今的若耶溪改名为平水江,位于浙江绍兴。绍兴82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6759条河流,总长达10887公里。鸟瞰绍兴,宛如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众多古桥如八字桥、光相桥和谢公桥将两岸连接起来,因此绍兴有"万桥市"之美誉,也被誉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门蜀道是国内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设施最完备的人工古驿道之一,被誉为"世界陆路交通活化石"。剑门山位于四川广元,七十二座高峰挺拔壮观,直插云霄,一线天、天梯峡栈道、鸟道、猿猱道纷布其间。其中以险峻陡峭而著称的猿猱道,是剑门山最具挑战性的段落。

从今年开始,剑门关景区举办活动:凡是能够用普通话背诵出李白的《蜀道难》全文的游客,经工作人员确认合格,即可获赠剑门关景区当日有效门票1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位于如今的安徽泾县。在李白的诗中,这片水潭深不可测,但实际深度只有2到10米。这个地方是李白与友人深情厚谊的见证,留下了千古名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坐落在长江三峡西入口,是欣赏长江三峡壮丽之美的最佳起点。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白帝城已变成"绿岛",与周围的水域融为一体,但仍然保持着美丽如诗的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