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论语中带思的句子(论语含思的句子)

论语中带思的句子(论语含思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唐朝新定诗格·上卷(唐·崔融)

调声 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廿字 一管,即生其意。语不用合帖,须直道天真,宛媚为上。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捡。作语不得辛苦,须整理其道、格。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 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 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之即见。 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 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 。上去入声一管。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 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管上去入相近 ,是诗律也。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皇甫冉诗曰五言: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又钱起《献岁归山》诗曰五言: 欲知愚谷好,久别与春还。莺暖初归树,云晴却恋山。 石田耕种少,野客性情闲。求仲时应见,残阳且掩关。 又陈润《罢官后却归旧居》诗曰:

不归江畔久,旧业已凋残。

露草虫丝湿,湖泥鸟迹竿。

买山开客舍,选竹作鱼竿。

何必劳州县,驱驰效一官。

又五言绝句诗曰:

胡风迎马首,汉月送娥眉。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五言侧头正律势尖头。又崔曙《试得明堂火珠》诗曰:

正位开重屋,淩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终期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齐梁调诗。张谓《题故人别业》诗曰五言:

平子归田处,园林接汝坟。

落花开户入,啼鸟隔窗闻。

池净流春水,山明敛霁云。

画游仍不厌,乘月夜寻君。

何逊《伤徐主簿》诗曰:

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总贤。

毕池论赏诧,蒋径笃。

又曰:

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

客箫虽有乐,邻笛遂还伤。

又曰:

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扬雄。

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

七言尖头律。皇甫冉诗曰:

闲看秋水心无染,高卧寒林手自栽。

庐阜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残薄何时称献纳,临歧终日自迟回。

又曰:

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溪云带雨来茅洞,山鹊将雏上药栏。

仙篆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到杏坛。

十七势 诗有学古今势一十七种,具列如后,第一,直把入作势,第二,都商量入作势;第三 ,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第四,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第五;直树三句,第 四句入作势;第六,比兴入作势;第七,谜比势;第八,下句拂上句势;第九,感兴 势;第十,含思落句势;第十一,相分明势;第十二,一句中分势;第十三,一句直 比势;第十四,生杀回薄势;第十五,理入景势;第十六,景入理势;第十七,心期 落句势。

第一,直把入作势。 直把入作势者,若赋得一物,或自登山临水,有閒情作,或送别,但以题目为定;依所题目,入头便直把是也。皆有此例。昌龄《寄驩州》诗入头便云: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又《见谴至伊水》诗云: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又《题上人房》诗云: 〔通经彼上人,无迹任勤若。〕又《送别》诗云: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氛氲。〕又《送别》诗云: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又如高适诗云: 〔郑侯应栖遑,五十头尽白。〕又如陆士衡诗云: 〔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

第二,都商量入作势。 都商量入作势者,每咏一物,或赋赠答寄人,皆以入头两句平商量其道理,第三第四 第五句入作是也。皆有其例。昌龄《上同州使君伯》诗言:〔大贤奈孤立,有时起经 纶。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是第三句入作。 又《上侍御七兄》诗云:〔天人俟明略,益、稷分尧心。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钩深。〕此是第五句入作势也。

第三,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 直树一句者,题目外直树一句景物当时者,第二句始言题目意是也。昌龄《登城怀古 》诗入头便云: 〔林薮寒苍茫,登城遂怀古。〕又《客舍秋霖呈席姨夫》诗云: 〔黄叶乱秋雨,空齐愁暮心。〕又: 〔孤烟曳长林,春水聊一望。〕又《送鄢贲观省江东》诗云: 〔枫桥沿海岸,客帆归富春。〕又《宴南亭》诗云: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高洁。〕此是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

第四,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 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者,亦题目外直树两句景物,第三句始入作题目意是也。昌 龄《留别》诗云: 桑林映陂水,雨过宛城西。留醉楚山别,阴云暮凄凄。 此是第三句入作势也。

第五,直树三句,第四句入作势。 直树三句,第四句入作势者,亦有题目外直树景物三句,然后即入其意;亦有第四第 五句直树景物后入其意,然巩烂不佳也。昌龄《代扶风主人答》云:〔杀气凝不流, 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此是第四句入作势。又《旅次周至过韩七 别业》诗云: 春烟桑柘林,落日隐荒墅。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 故人家于兹,招我渔樵所。此是第五句入作势。

第六,比兴入作势。 比兴入作势者,遇物如本立文之意,便直树两三句物,然后以本意入作比兴是也。昌 龄《赠李侍御》诗云: 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又云: 眇默客子魂,倏铄川上晖。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又:〔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又崔曙诗云:〔夜台一闭无时尽,逝水东流何处 还。〕又鲍照诗云: 鹿鸣思深草,蝉鸣隐高枝。心自有所疑,傍人那得知。

第七,谜比势。 谜比势者,言今词人不悟有作者意,依古势有例。昌龄《送李邕之秦》诗云:〔别怨 秦、楚深,江中秋云起。言别怨与秦、楚之深远也。别怨起自楚地,既别之后,巩长 不见,或偶然而会。以此不定,如云起上腾于青冥,从风飘荡,不可复归其起处,或 偶然而归尔。天长梦无隔,月映在寒水。〕虽天长,其梦不隔,夜中梦见,疑由相会 。有如别,忽觉,乃各一方,互不相见。如月影在水,至曙,水月亦了不见矣。

第八,下句拂上句势。 下句拂上句势者,上句说意不快,以下句势拂之,令意通。古诗云:〔夜闻木叶落, 疑是洞庭秋。〕昌龄诗云:〔微雨随云收,矇矇傍山去。〕又云:〔海鹤时独飞,永 然沧洲意。〕

第九,感兴势。 感兴势者,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亦有其例。如常建诗云 :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音。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又王维《哭殷四》诗云: 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愁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第十,含思落句势。 含思落句势者,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或深意堪愁,不可具说,即 上句为意语,下句以一景物堪愁,与深意相惬便道。仍须意出成感人始好。昌龄《送 别》诗云:〔醉后不能语,乡山雨氛氛。〕又落句云:〔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 〕又:〔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又李湛诗云:〔此心复何已,新月清江长。〕

第十一,相分明势。 相分明势者,凡作语皆须令意出,一览其文,至于景象,恍然有如目击。若上句说事 未出,以下一句助之,令分明出其意也。如李湛诗云:〔云归石壁尽,月照霜林清。 〕崔曙诗云:〔田家收已尽,苍苍唯白茅。〕

第十二,一句中分势。 一句中分势者,〔海净月色真。〕

第十三,一句直比势。 一句直比势者,〔相思河水流。〕

第十四,生杀回薄势。 生杀回落势者,前说意悲凉,后以推命破之;前说世路矜骋荣宠,后以至空之理破之 入道是也。

第十五,理入景势。 理入景势者,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理欲入景势,皆须引理语,入 一地及居处,所在便论之。其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昌龄诗云: 时与醉林壑,因之惰农桑。槐烟渐含夜,楼月深苍茫。

第十六,景入理势。 景入理势者,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凡景语入理语,皆须相惬,当收意紧,不可正言。景语势收之,便论理语,无相管 摄。方今人皆不作意,慎之。昌龄诗云: 桑叶下墟落,鶤鸡鸣渚田。物情每衰极,吾道方渊然。

第十七,心期落句势。 心期落句势者,心有所期是也。昌龄诗云:〔青桂花未吐,江中独鸣琴。〕 言青桂花吐之时,期得相见,花既未吐,即未相见,所以江中独鸣琴。 又诗云:〔还舟望炎海,楚叶下秋水。〕言至秋方始还。此送友人之安南 也。以上《文镜秘府论》地卷

六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一曰风。天地之号令曰风。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行春令则和风生,行秋令则寒风 杀,言君臣不可轻其风也。

二曰赋。赋者,错杂万物,谓之赋也。

三曰比。比者,真比其身,谓之比假,如〔关关雎鸠〕之类是也。

四曰兴。兴者,指物及比其身说之为兴,盖托喻谓之兴也。

五曰雅。雅者,正也。言其雅言典切,为之雅也。

六曰颂。颂者,赞也。赞叹其功,谓之颂也。以上《文镜秘府论》地卷

论文意 夫文字起于皇道,古人画一之后方有也。先君传之,不言而天下自理,不教而天下自然,此谓皇道。道合气性,性合天理,于是万物禀焉,苍生理焉。尧行之,舜则之,淳朴之教,人不知有君也。后人知识渐下,圣人知之,所以画八卦,垂浅教,令后人依焉。是知一生名,名生教,然后名教生焉。以名教为宗,则文章起于皇道,兴乎《国风》耳。自古文章,起于无作,兴于自然,感激而成,都无饰练,发言以当,应物 便是。古诗云: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当句皆了也。其次《尚书》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亦句句便了 。自此之后,则有《毛诗》假物成焉。夫子演《易》,极思于《系辞》,言句简易, 体是诗骨。夫子传于游、夏,游、夏传于荀卿、孟轲,方有四言、五言,效古而作。 荀、孟传于司马迁,迁传于贾谊。谊谪居长沙,遂不得志,风土既殊,迁逐怨上,属 物比兴,少于《风》、《雅》。复有骚人之作,皆有怨剌,失于本宗。乃知司马迁为 北宗,贾生为南宗,从此分焉。汉魏有曹植、刘桢,皆气高出于天纵,不傍经史,卓 然为文。从此之后,递相祖述,经论百代,识人虚薄,属文于花草,失其古为。中有 鲍照、谢康乐,纵逸相继,成败兼行。至晋、宋、齐、梁,皆悉颓毁。

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用 意于古人之上,则天上之境,洞焉可观。古文格高,一句见意,则〔股肱良哉〕是也 。其次两句见意,则〔关关雎鸠〕是也。其次古诗,四句见意,则〔青青陵上柏,磊磊漳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是也。又刘公干诗云:青青陵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此诗从首至尾,唯论一事,以此不如古人也。诗本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然后书中于纸也。高手作势, 一句更别起意,其次两句起意。意如涌烟,从地升天,向后渐高渐高,不可阶上也。 下手下句弱于上句,不看向背,不立意宗,皆不堪也。

凡文章皆不难,又不辛苦。如《文选》诗云:〔朝入谯郡界〕,〔左右望我军〕。皆 如此例,不难、不辛苦也。 夫作文章,但多立意。令左穿右穴,苦心竭智,必须忘身,不可拘束。思若不来,即 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如其境思不来,不可 作也。 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如登高山绝顶,下临万 象,如在掌中。以此见象,心中了见,当此即用。如无有不似,仍以律调之定,然后 书之于纸,会其题目。山林、日月、风景为真,以歌咏之。犹如水中见日月,文章是 景,物色是本,照之须了见其象也。夫文章兴作,先动气,气生乎心,心发乎言,闻 于耳,见于目,录于纸。意须出万人之境,望古人于格下,攒天海于方寸。诗人用心 ,当于此也。夫诗,入头即论其意。意尽则肚宽,肚宽则诗得容预,物色乱下。至尾 则却收前意。节节仍须有分付。夫用字有数般:有轻,有重;有重中轻,有轻中重; 有虽重浊可用者,有轻清不可用者。事须细律之。若用重字,即以轻字拂之,便快也 。 夫文章,第一字与第五字须轻清,声即稳也。其中三字纵重浊,亦无妨。如〔高台多 悲风,朝日照北林。〕若五字并轻,则脱略无所止泊处;若五字并重,则文章暗浊。 事须轻重相间,仍须以声律之。如〔明月照积雪〕,则〔月〕〔雪〕相拨,及〔罗衣 何飘飘〕,同〔罗〕〔何〕相拨,亦不可不觉也。

夫诗,一句即须见其地居处。如 孟春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若空言物色,则虽好而无味,必须安立其身。 诗头皆须造意,意须紧,然后纵横变转。如〔相逢楚水寒〕,送人必言其所矣。 凡属文之人,常须作意。凝心天海之外,用思元气之前,巧运言词,精练意魄。所作 词句,莫用古语及今烂字旧意。改他旧语,移头换尾,如此之人,终不长进。为无自 性,不能专心苦思,致见不成。

凡诗人,夜间床头,明置一盏灯。若睡来任睡,睡觉即起,兴发意生,精神清爽,了了明白。皆须身在意中。若诗中无身,即诗从何有?若不书身心,何以为诗?是故诗者,书身心之行李,序当时之愤气。气来不适,心事或不达,或以剌上,或以化下, 或以申心,或以序事,皆为中心不决,众不我知。由是言之,方识古人之本也。

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今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 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 诗有饱肚狭腹,语急言生。至极言终始,未一向耳。若谢康乐语,饱肚意多,皆得停 泊,任意纵横。鲍照言语逼迫,无有纵逸,故名狭腹之语。以此言之,则饱公不如谢 也。 诗有无头尾之体。凡诗头,或以物色为头,或以身为头,或以身意为头,百般无定。 任意以兴来安稳,即任为诗头也。 凡诗,两句即须团却意,句句必须有底盖相承,翻覆而用。四句之中,皆须团意上道 ,必须断其小大,使人事不错。 诗有上句言物色,下句更重拂之体。如〔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旷野饶悲风 ,飕飕黄蒿草,是其例也。〕 诗有上句言意,下句言状;上句言状,下句言意。如〔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是也。 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如〔竹声先知秋〕, 此名兼也。

凡高手,言物及意,皆不相倚傍。如〔细柳夹道生,方塘涵清源〕,又〔方塘涵白水 ,中有凫与应〕,又〔绿水溢全塘〕,〔马毛缩如猬〕,又〔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又〔青青河畔草〕,〔郁郁涧底松〕,是其例也。 诗有天然物色,以五彩比之而不及。由是言之,假物不如真象,假色不如天然。如〔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如此之例,皆为高手。中手倚傍者,如〔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此皆假物色比象,力弱不堪也。

诗有意好言真,光今绝古,即须书之于纸;不论对与不对,但用意方便,言语安稳, 即用之。若语势有对,言复安稳,益当为善。

诗有杰起险作,左穿右穴。如〔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又〔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常┼ ,君看刀箭瘢〕,此为例也。诗有意阔心远,以小纳大之体。如〔振衣千仞岗,濯足 万里流〕。古诗直言其事,不相映带,此实高也。相映带诗云:〔响如鬼必附物而来 〕,〔天籁万物性,地籁万物声。〕

诗有览古者,经古人之成败咏之是也。 咏史者,读史见古人成败,感而作之。 杂诗者,古人所作,元有题目,撰入《文选》。《文选》失其题目,古人不详,名曰 杂诗。

乐府者,选其清调合律,唱入管弦,所奏即入之乐府聚之。如《塘上行》、《怨诗行 》、《长歌行》、《短歌行》之类是也。 咏怀者,有谜其怀抱之事为兴是也。 古意者,若非其古意,当何有今意;言其效古人意,斯盖未当拟古。 寓言者,偶然寄言是也。 夫诗,有生杀回薄,以象四时,亦禀人事,语诸类并如之。诸为笔,不可故不对,得 还须对。 夫语对者,不可以虚无而对实象。若用草与色为对,即虚无之类是也。 夫诗格律,须如金石之声。《练猎书》甚简小直置,似不用事,而句句皆有事,甚善 甚善。《海赋》太能。 《鹏鸟赋》等,皆直把无头尾。《天台山赋》能律声,有金石声。孙公云:〔掷地金声〕,此之谓也。《芜城赋》,大才子有不足处,一歇哀伤便已,无有自宽知道之意。诗有: 明月下山头,天河横戍楼。白云千万里,沧江朝夕流。 浦沙望如雪,松风听似秋。不觉烟霞曙,花鸟乱芳洲。 并是物色,无安身处,不知何事如此也。 诗有凭意兴来作者,〔愿子励风规,归来振羽仪。嗟余今老病,此别恐长辞〕。盖无比兴,一时之能也。 诗有〔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则曹子建之兴也。阮公《咏怀诗》曰 : 中夜不能寐,谓时暗也。起坐弹鸣琴。忧来弹琴以自娱也。 薄帷鉴明月,言小人在位,君子在野,蔽君犹如薄帷中映明月之光也。 清风吹我襟。独有其日月以清怀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近小人也。凡作文,必须看古人及当时高手用意处,有新奇调学之。 诗贵销题目中意尽。然看当所见景物与意惬者相兼道。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 。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紧,虽理通亦无味。昏旦景色,四时气象,皆以意排之,令 有次序,令兼意说之为妙。旦日出初,河山林嶂涯壁间,宿雾及气霭,皆随日色照著 处便开。触物皆发光色者,因雾气湿著处,被日照水光发。至日午,气霭虽尽,阳气 正甚,万物蒙蔽,却不堪用。至晚间,气霭未起,阳气稍歇,万物澄静,遥目此乃堪 用。至于一物,皆成光色,此时乃堪用思。所说景物,必须好似四时者。春夏秋冬气 色,随时生意。取用之意,用之时,必须安神净虑。目睹其物,即入于心。心通其物 ,物通即言。言其状,须似其景。语须天海之内,皆纳于方寸。至清晓,所览远近景 物及幽所奇胜,概皆须任意自起。意欲作文,乘兴便作。若似烦即止,无令心倦。常 如此运之,即兴无休歇,神终不疲。 凡神不安,令人畅无兴。无兴即任睡,睡大养神。常须夜停灯任自觉,不须强起。强 起即昏迷,所览无益。纸笔墨常须随身。兴来即录。若无纸笔,羁旅之间,意多草草 。舟行之后,即须安眠。眠足之后,固多清景,江山满怀,合而生兴。须屏绝事务, 专任情兴。因此,若有制作,皆奇逸。看兴稍歇,且如诗未成,待后有兴成,却必不 得强伤神。古文章,不得随他旧意,终不长进。皆须百般纵横,变转数出,其头段 段皆须令意上道,却后还收初意。〔相逢楚水寒〕诗是也。

凡诗立意,皆杰起险作,傍若无人,不须怖惧。古诗云:〔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及〔不信沙常┼,君看刀箭瘢〕是也。 评不得一向把,须纵横而作。不得转韵,转韵即无力。落句须含思,常如未尽始好。 如陈子昂诗落句云:〔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是也。 夫文章之体,五言最难,声势沉浮,读之不美。句多精巧,理合阴阳。包天地而罗万 物,笼日月而掩苍生。其中四时调于递代,八节正于轮环。五音五行,和于生灭;六 律六吕,通于寒暑。 凡文章不得不对。上句若安重字、双声、叠韵,下句亦然。若上句偏安,下句不安, 即名为离支;若上句用事,下句不用事,名为缺偶。故梁朝湘东王《诗评》云:〔作 诗不对,本是吼文,不名为诗。〕 夫作诗用字之法,各有数般:一敌体用字,二同体用字,三释训用字,四直用字。但 解作诗,一切文章,皆如此法。若相闻书题、碑文、墓志、赦书、露布、笺、章、表 、奏、启、策、檄、铭、诔、诏、诰、辞、牒、判,一同此法。今世间之人,或识清 而不知浊,或识浊而不知清。若以清为韵,馀尽须用清;若以浊为韵,馀尽须浊;若 清浊相和,名为落韵。 凡文章体例,不解清浊规矩,造次不得制作。制作不依此法,纵令合理,所作千篇, 不堪施用。但比来潘郎,纵解文章,复不闲清浊,纵解清浊,又不解文章。若解此法 ,即是文章之士。为若不用此法,声名难得。故《论语》云:〔学而时习之〕,此谓 也。若〔思而不学,则危殆也〕。又云:〔思之者,德之深也。〕 以上《文镜秘府论》南卷。

责任编辑:孙克攀

郑州的吃友们,孔夫子说的“不时不食”,你知道它的真正含思么?

又是一年秋收时。

若说,朋友圈出频率较高的场景,除了蓝天白云与晴空万里,还有瓜果菜蔬和不时不食。

晴空万里,大伙都懂。可不时不食,你真的能弄清亮它正确的理解姿势么?

恰巧就刚才,我看到俺师傅、资深媒体人、美食文化学者白玮先生也就这个词说了一段话。

我现将它,全盘照抄下来,以分享于众吃友们共品细赏吧!

“这两年,很多饮食圈的“大师“们,都流行拿孔老夫子的一句“不时不食”,来为他们混乱的“时令饮食”概念护驾,弄得孔子说的像真理似的。

其实,一看就知道这些“大师们”,既不懂《周礼》,也没看过《论语》,更不了解历史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基本属于人云亦云的按照字面的断章取义。

孔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既没有塑料大棚,也没有冰箱冷冻,即使最早的“温室大棚”也是在汉武帝的“上林苑”里才出现。

所以,孔子那时候吃的,不可能有反季节食物,基本都是当季的。非当季的也都是通过窑藏和发酵保存的农产品。

所以的所以,孔子不可能针对反季食品说出这么一句很现代农业的话。

那么,不时不食的“时”究竟指的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要这么郑重的提出来?

其实,这句话的答案不在《论语》里。而在《周礼》所记载的周代的礼法里。

这个“时“,其实指的是祭祀仪式的时间问题——周礼规定:为了表示对上天、诸神和祖宗的敬重,以及能让上天的福祉快速惠及到每个宗亲和参加祭祀的人身上。严格规定,在祭祀当天,用以祭祀的食品,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分发给众生,并须在一定时间内食用。如果过了时间再食用,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会再有福祉效果。

作为一个把“克己复礼”当作毕生最高追求并身体力行去践行的讲“礼”之人,孔子把礼看得比他妈的生命都重要,尤其是最重中之重的祭祀之礼,更位居古代五礼之首。

所以,对周礼的规定绝对是“非礼勿言”的。以此来看,这个“时”就是祭祀品的时间问题,和时令饮食没啥直接关系。

至于时令饮食,那是必须尊重的。但倘若用孔子这句话来标榜去证明,那肯定是胡扯的了。

“不时不食”,这种话,作为一个厨师日常当作一句顺口溜说说,也就罢了。

但作为那些专业的饮食文化研究者和久负盛名的所谓“美食家“,也天天挂在嘴边瞎胡抡,有的还长篇大论的写一大篇文章来忽悠,典型就是欺负良家妇女没吃过盐了。

关于这个概念,我在《中国美食哲学》里做了详细的考察和论证,不妨去了解下。”

论语与修养|敬畏生命,爱惜自己

孔子的学生曾参得了重病,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快要死了,他的一群学生围在床前。他就让他们掀开被子,看看他的脚,看看他的手。

现代很多人会不理解曾参的举动,得了病不请医生看病,却让不懂医术的学生们看脚看手,这是干什么?是他病糊涂了吗?

曾参的这样做是有用意的,这是孝的表现。有人会问,这与怎么扯上边了呢?

曾参是一个大孝子,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但是他研究的方向是孔子思想中的孝道,还写了一本书,名字就是叫《孝经》。

他在《孝经》中引用孔子的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身体,一根头发丝,一小片皮肤,都是父母赐予的,做子女的就应当体念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是遵从孝道的开始。

《大戴礼》:“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这段话的意思,父母给了子女健全的身体,活着的时候,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身体受到伤害,子女死时也应该是身体四肢完好无损归还给父母,这就是对父母的孝的表现。

从这段话中,可以理解曾参为什么要让学生看他的手脚了,意思是他的手脚还在,四肢健全,没有受到损坏,同时告诉学生,敬畏生命,爱惜自己,不要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有些人认为身体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怎样处理自己的身体都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因而,当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轻易放弃生命。

在网络上经常看到有人自杀的消息,有的是年轻人,有的是还是中学生、小学生,他们视生命如儿戏,随意抛洒。他们根本没有想父母生他养他付出的巨大心血,更重要的是投入了全部的感情。他们的离去,让人同情怜悯,但是,白发人送转发人的伤痛,是最锥心刺骨的痛。

有的人不爱惜自己,真以为身体就是臭皮囊,不爱惜,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了损害,这种损害既包括身体不健康,也包括伤残,还包括不受刑戮。

戕害自己的身体,自己疼痛难受,也让父母为之牵挂不已。鲁国权臣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孔子回答说道:“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生病,因为不爱惜身体,让父母忧虑思念,这是不孝的表现。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一生都不可避免,即便一个人再谨慎小心,飞来横祸造成对身体意外伤害,有时也不是一个人完全能够掌控的。这样的情况可以原谅,不能原谅的的是受到刑戮。

古代的刑法有酷刑,墨、劓、剕、宫等都是肉刑,这些刑罚是对人体的严重摧残,受这些刑罚往往是犯了很严重的罪行。

避免刑戮,就是要做一个守法守规的人,这主要看个人的作为。爱惜自己的身体与生命,就不要受这些酷刑,不仅是因为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让自己痛苦,更重要的是不守法度受到惩罚让父母蒙受羞辱。

孔子说“君子怀刑”,作为君子要关心法度,不做违法的事情,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受损害,更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自爱自重,不毁伤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孝。

孟子说:“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曾参在《孝经·纪孝行》说:“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做子女的,要爱惜自己,做事就要小心谨慎,做到“三不”,就会远离祸患,这就是行孝。

第一,“居上不骄”。身居高位的人,要平易近人,不能有一点骄傲自大之气,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容易得罪人,得罪人多了,遭人怨恨,祸患接着就要来了。

第二,“为下不乱”。居在下位的人,也就是小职员,要遵守规矩,不能有悖乱不法的行为。如果不安分守“位”,总想搞一些阴谋诡计,取而代之领导,以下犯上,这其实也是一种狂妄,超越规矩,必然会受到惩罚。

第三“在丑不争”。丑,同“醜”,众人的意思。在众人当中,要与人和平相处,不争不斗。与人争斗,难免受到凶险的祸害。

现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与人要竞争,企业与企业要竞争,争到最后就剩下斗与争,互相之间结怨很多,有人为了报复采取极端手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做儿女的,一味地与人争,轻则危及自身让父母担忧,重则会殃及父母。

曾子说,如果不戒除以上的三项逆行,天天让父母生在忧惧之中,即使天天让他们吃肉来,也不能让父母的安心。

曾子用《诗经·小雅·小旻》的诗句来说明自己是如何爱惜自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戒慎的样子。这句话是说做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就像走到了深渊的边上,恐怕坠落下去;就像走在薄薄的冰层上,恐怕陷落下去。

曾子感觉自己就要死了,到了这个的时候,检查身体,依然完好,可以向父母交代了,一生行孝完满,再也不用担心因做错事身体会受到毁伤了。

曾子临死之前,让学生看自己的手脚完好无损,就是现身说法,教育学生也要像他那样,敬畏生命,爱惜自己。

#好书奇遇季##翘楚读书会#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泰伯篇》:

【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生了重病,把他的学生召集过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好像面临着深渊,好像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刑戮了!学生们!”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论语》关于思考的描述,以联想系列评论为例

《论语 为政篇第二》十五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前半句说的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

后半句说的是:只空想不学习就会无所得

其中学习,就是上老师课或看前人书或看某人视频或看某人文章等,这些行为能获取新信息(知识)

迷惘,就是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被前面所谓老师的课、某人的视频、某人的文章等牵着鼻子走。只会别人说啥就是啥。就是全部接收,不消化,不转化。

一般来说,一个人比较有权威,那么他说什么,信众就相信什么。比如宗教的教主、比如传销组织的第一人、比如天谕、比如后来的孔子、名人、明星……。但是这些权威者就不犯错吗?比如之前某某企业家,被称为商业教父。就是把他上升到教派级别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凡是教父说的就是金科玉律。很多人还会去组织学习教父的金科玉律。但是一个会思考的人就会去判断教父说的有没有道理。会思考的都从中学到了,最后都或多或少地走向成功。

比如,古代帝王希望用天谕来阐述自己的言论行为的正确性,合法性,合理性。圣旨上开头的一句总是:奉天承运。因为是奉天的,所以接下来的话都是具备权威性的。但是圣旨上出现错误的不知有多少。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遭殃。

比如,名人明星。现在很多企业的产品总喜欢找名人明星代言。因为粉丝不会思考,名人明星说啥就是啥。名人明星代言的就是好东西。名人明星说的就是对的。但是实际上很多也是假冒伪劣的或三无产品。

再比如,网上的舆论场。很多大V主导着一场又一场的舆论风波。大部分大V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把粉丝的心理研究的透透的。而大部分粉丝也不会去思考,大V说啥就是啥,从不加以分析思考。比如这次的联想风波,我在多个大V的评论区里都看到过:坚决支持司马南坚决支持张捷。也有坚决反对司马南坚决反对张捷。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原因。有个评论者,我还说他了,我说你都没看清人家说的啥,你上来就喷。他回复说,只看了标题就来留言了,就是不想让别人攻击谁谁谁。难道他们说的都全是正确的吗?

比如昨天我看到有个人支持张捷的人,出了个视频,不知道为什么,视频里竟然出现50.11%+49.99%=100%。但是评论区没有一个人发现,千篇一律全是支持,还说看懂了。这就是不加思考,完全胡说八道。只是为了支持大V,为了支持而支持。也不管事实到底如何。

可见思考是多么重要,而学习也依然很重要。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思考真的很重要!

《论语》精华6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智者却是能不为眼前得失所羁绊,目光长远,判断敏锐。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

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对于诚信的人,人们都会尊重他,也会信任他,也会把最重要的事情托付与他,因为诚信的人能够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的话他就会谢绝。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作出承诺之前都要想一想,你的承诺是否能够兑现?千万不能信口开河,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见,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小人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阳奉阴违。

当然,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要做到“和而不同”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刺头”的雅号而成为圈内不受欢迎的人。

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

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10.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11.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12. 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1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既温习旧知识,又不断了解新知识,这样就可以做教师了。

1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5.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7.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

18. 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

19.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20. 听其言而观其行。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2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聪明而且好学,不把向比自己地位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认为是可耻的事,任何一个能如此作为的人,怎会不能成才?

22. 三思而后行。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遇事不察,是为人不够谨慎的表现,是处世不够明智的表现。

2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5. 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6.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又有什么难得呢?

27.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符道义的手段得到财富和地位,对于我像浮云一样,绝不会去取它。

2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2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3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揽,不谋,不是事不关己的冷漠,而是行事恪守本分。

31.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32. 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3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孔子认为,这就好比人的意志力,在经受任何艰难困苦时,仍然不改本色,而唯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坚强的意志。

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松柏般这种不畏严寒的坚强的意志,才能获得人生永远的成功。

3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个有志于行道的士,却以自己吃不好饭穿不好衣为耻,那就不值得和他说什么了。

35.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3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百姓也会主动去做;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

37.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3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39. 以约失之者鲜矣。

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4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41.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4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4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精致的学问可以不断切磋,不断琢磨,这是没有止境的。

44.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

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5.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46.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4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48.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富贵却不骄傲,倒容易做到。

49.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5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1.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2.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一定要考察。

5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54. 近者悦,远者来。

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归附。

55.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

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56.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对于朋友,要忠诚地劝告并和善地引导,实在不行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57.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58.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是手执皮鞭的事情,我也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得,还是做我应该做的事吧。

59.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60.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赡养。

来源:京博国学

作者:京博国学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读《庄子》,理解生命之来去皆出自然、世间万物各有所偏立场

读《〈庄子〉通识》,是愉悦、酣畅的。虽是一本通识类“小书”,却凝聚了一位学者数十年的功力,且时时处处可见学者独特的思考。

采访书作者却是“痛苦”的。一个问题抛过去,陈引驰教授天马行空的回答,让人听的时候入神,写的时候惘然。

对此,陈引驰自嘲:大概研究“庄子”久了,自己也散漫了。

通天地人,识物我心。陈引驰与他研究的“庄子”,在精神上是契合的。

陈引驰(右),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学理论、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海外汉学等。

8岁孩子问出全场最大问题

《<庄子>通识》陈引驰 著中华书局

上书房:道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庄子》是道家的根本典籍之一,了解《庄子》,才能对道家思想乃至中国文化精神获得初步的认识。您研究《庄子》和道家文学数十年,出版了多部关于《庄子》的书籍。前不久修订出版了《〈庄子〉讲义》,今天这本《〈庄子〉通识》与之有何异同?

陈引驰:《〈庄子〉讲义》是课堂授课和部分研究汇集,其中还有博士论文部分,是用近乎文言的方式写的,初版于近30年前。这本书代表了我对《庄子》思想的比较系统的看法,这在篇章的选择和结构安排上都有显示。

《〈庄子〉通识》则是在我既往的《庄子》及庄学研究基础上,比较通俗而周全地向一般读者传达比较可靠的知识。比如,针对是否存在真实可信的庄子生平传记,我从基本文献的角度,做了尽量简明的介绍和讨论,去除了许多人们附加的演绎。

再如,《庄子》的文学影响这部分,我以前在课堂上很少涉及,曾有我的弟子说我对庄子思想的分析很精微,却少了文学这一感性而有趣的板块。《〈庄子〉通识》补全了这一块,补得不是很周全,可至少勾勒了一些主要的方面。

上书房:就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说,《〈庄子〉通识》消弭了我走近庄子的恐惧心理,是指引我未来阅读《庄子》原典的理想的入门书籍。通识让我大体了解了庄子和庄子思想,还让我对当下的生活有了很多感悟。这大概就是导读、解读中华经典的通识类书籍的存在价值。您既是《〈庄子〉通识》一书的作者,也是这套《中华经典通识》丛书的主编。您出于什么考虑,承下了丛书主编之职?

陈引驰:去年,我在一家书店做活动,有个8岁的小孩,问了我一个全场最大的问题:道家和儒家到底有什么区别?前天晚上,我在一场谈“我的读书经验”的活动中,又见到了他。这一次,他又问我:为什么你在讲座中提到,要真正了解道家,不仅要读老子和庄子的书,还要读《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他提的这两个问题,我在《〈庄子〉通识》里都有简要的回应:前者见于第五部分的“儒道与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后者见于第四部分里的“老庄异相”“从黄老到老庄”这两节。

这个孩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让我看到了,今天社会是有非常大的了解中华经典的需求的。

如今,经典教学在传统教育中越来越突出,这看起来像是个新趋势,其实是个旧传统,古往今来,中华文化的传统都是强调阅读经典的,并且强调整本阅读。但是,阅读经典需要有个导读人,可以带领读者由浅入深,一步步去阅读和认识这些经典,否则,很多经典读起来是有障碍的,也不一定能读懂。我恰好认识不少学界的朋友,他们对中华经典各有专攻,他们中的有些人,原本就在做一些经典普及的工作。再加上中华书局的大力推进,便有了这套书。我们设计了一个颇为恢宏的格局,打算以开放的姿态去做这套“中华经典通识”丛书。

上书房:中华经典浩如烟海,丛书依据什么标准选书?又依据什么标准选作者?

陈引驰:既然决定以开放的姿态做这套丛书,那经典的空间就很大了。我们打算以不同的色彩设计来显示不同的系列。第一辑中含有史部的《资治通鉴》,子部的《老子》《庄子》,《西游记》《红楼梦》属于文学的部类,正在编写、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周易〉通识》《〈论语〉通识》《〈诗经〉通识》则是传统四部里的“经部”。这些部类都有自己的专属色。

如您所说,中华经典确实非常多,我们的选择有两个考虑。一是适合年轻的朋友,适合普通的读者。比如小说部分,我们正在编写、出版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二是注意典籍的多层次性,既包含已有定评的经典名著,也包含有些当初层级不可谓高者,比如作为童蒙读物的《唐诗三百首》,但是它较好地体现了唐诗的整体面貌,数百年来传播久远、影响很大,所以也考虑放进来。

至于选作者,首先是看他对所介绍的典籍是否有深入的研究。第一辑的作者,有复旦大学郭永秉教授(写作《〈老子〉通识》),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写作《〈资治通鉴〉通识》),华东师范大学竺洪波教授(写作《〈西游记〉通识》),上海师范大学詹丹教授(写作《〈红楼梦〉通识》)。他们在参与这套通识丛书写作之前,都出版过相关典籍的研究专著,其研究水平已得到学界、读者的认可。这条原则将会一以贯之。这样才能保证丛书的可靠性,才能做到言必有据。这些经典,都含有一些争议性问题,我们试着把问题原原本本展示给读者,而不是带着偏见,敷衍了事。

除了学术上的要求,我们还希望作者尽量放下身段,避免高头讲章,以普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能接受的方式来写,深入浅出些,条理分明些。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平易、简明地表述清楚,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要做到并不容易,但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

传统是我们本身的一部分

上书房:您在《〈庄子〉讲义》一书结尾,写了这么一句话——真正的经典是处在始终不断的诠释之中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陈引驰:这是对于经典的一种基本认识。无论中西,皆是如此。对于西方哲学,有一个说法,说它是在对柏拉图进行持续的解读。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亦是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在对经典关注的转移和不断更新的诠释之中实现的。

以我比较熟悉的魏晋玄学的发展为例。前期的何晏、王弼,根据文献材料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最关心的典籍是《周易》《论语》和《老子》。何晏很喜欢与人谈《周易》,有《论语集解》,曾想给《老子》做注,但遇到王弼,倾谈之下,主动“退避三舍”,只写了《道》《德》两篇论文。王弼除了完成《老子》的注本,还注了《周易》,这两部书流传下来,是第一等的经典注释,本身也成了第一等的思想史著作。从何、王关注的经典可以了解到,玄学其实是从经学中转出,综合儒、道而成的新学问。其后的“竹林七贤”,在《周易》《老子》之外,特别关心《庄子》。阮籍写有《达庄论》,嵇康更是喜欢与人谈《庄子》,向秀注了《庄子》,使得“玄风大畅”。他们所关注的典籍,从《周易》《老子》到《庄子》,就体现了玄学的演变。近世的朱熹对《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的注解,成为后来读书人都必须习读的《四书集注》,超越了之前对“五经”的重视。

所聚焦典籍的转移和对典籍的新注释、新理解,展示了经典的生命力。

上书房:已跨入现代社会的今人,了解、阅读中华经典的意义何在?

陈引驰:经典承载着传统,传统是我们本身的一部分,传统与现代性之间没有截然的分隔,这已成为基本认识。我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当然得站在现代的文化立场,汲取当代的精神资源,塑造当下自己的人格,来直面眼前和将来纷繁复杂的生活。但现代也不是悬空的,现代是从传统中变迁、生发出来的。曾经人们固执地截然对立‘传统’与‘现代’,这早已被证明是谬见: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多元多样的文化传统所引致的。

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不是我们今天的负担,而是今天我们的资源,我们每一个人的资源。我们的生活理想、伦理观念、审美情趣,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传统相关联,影响着我们如何界定幸福美满,影响着我们如何待人接物,影响着我们如何愉悦身心。

这么说,认识传统文化也是认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置于儒道、老庄关系中来体认

上书房:在中国文化版图、世界文化版图中,《庄子》处于怎样的位置,具备怎样的价值?

陈引驰:《庄子》这部书是比较复杂的,大致可以说它不是庄子的个人著作,而是一部历史形成的丛书,包含了诸多的思想因素和源流。道家的自不必说,其中黄老之学的因素,王夫之等古人就指明过,这就与法家有关了。它还与名家有关。《庄子》中的庄子最主要的辩友就是惠子,在庄子与惠子的争论中,庄子明显表现出对名家观念的认识和批判态度。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庄之间,存在着名家的影响,两者有所不同。这很有洞见。

对于这样一部包含较为复杂因素的典籍,如今要认识《庄子》的特点并给予它定位,便既要考察其自身的特质,也要考虑其后世的理解和侧重,《庄子》在中国文化版图中的位置,是这两个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

相比较而言,或许可以说,庄子更多地注重精神层面,以宏大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境界,超越现实的种种桎梏,这是其最大的特点所在。而要更深切地体认这一点,最好置于儒道关系和老庄关系中来看。

上书房:一般认为儒道对立——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哲学的主流,为入世哲学;道家哲学则为出世哲学。

陈引驰:到底怎么理解道家和儒家之间的关系,对这一问题,过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儒道互补”,这种互补不仅对大的文化历史而言,对作为个人的中国古代士人也是,譬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一个人仕途通达,能够在社会上发生作用的时候,他满心想的当然是儒家,是积极进取的;当遇到困难——“穷”就是仕途不畅,落寞、落魄——的时候,他可能就用道家来平衡自己的内心。

还有一种意见,是所谓“道家主干”说,认为从哲学上看,道家比儒家更重要。因为道家讲的是一些最根本的道理,是抽象而具有普遍的思辨性内涵;而儒家讲的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事情,跟道家不能类比。

我个人还是以为,对中国社会而言,儒家的地位比道家重要,中国文化传统的祖先崇拜、重视血缘关系、强调家庭伦理,这些都以儒家思想为主,一直到“五四”时代,对中国传统的批判,很大部分都还是对儒家的批判。儒家为什么这么重要?道理很简单,因为儒家跟中国整个历史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在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说。孔子认同的是周文化,周初的“封建”,使得政治权力结构中的高低上下,与血缘家族内部的尊卑亲疏形成了叠合的关系,家国一体。儒家思想并不是孔子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周的稳定秩序来源于其血缘关系与政治权力结构的叠合形成这样一个结构,由此建立了以血缘关系、家庭伦理为重心的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后来的巨大影响不是偶然的,恰恰是因为儒家跟中国历史传统、与过去的历史经验的结合非常密切。相比之下,道家在跟中国的历史经验、跟过去的传统社会的结合程度上,没有儒家那样紧密。

但是,如果走出中国文化,把视野放大,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文化的范围来看的话,道家的影响恐怕比儒家要大。在所有被翻译成外语的中国典籍中,《老子》的版本数量恐怕是最多的,它富于思辨和抽象,更能吸引与传统中国的文化土壤关系略远的人。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儒、道各有其重要性,要在不同的层面上来看待两家各自的特点和重要性。

上书房:老庄常常被相提并论,但您在书中指出两者存在分歧。

陈引驰:首先是关联,老子和庄子之间有思想上的关联,这是无疑的。《老子》里谈论“道”的话很多,《庄子》里也不少,有一些与《老子》的表述很类似。不过,我们看《庄子》最后一篇《天下》,谈老子和庄子,是分开来谈的,并不视为一流。

最早将“老庄”合称的,大概是《淮南子》。但我们都知道汉初的主流政治哲学是在先秦的战国时代衍生下来的“黄老之学”,它具有实际的政治运作的作用。这一点在《庄子》里是很受排斥的,反倒在《管子》《韩非子》等的篇章里得到不少呼应。司马迁在《史记》里最早为老子和庄子写了传记,并且放在一篇之内,说庄子的学问是归本于老子的。不过,他也说了,庄子是“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也就是不能为统治者所用的,显示出庄子与老子之间有相当的距离。

我觉得,老庄之间渐渐靠近乃至合流,是在西汉中期尊儒之后了,因为儒家地位的独尊,“黄老之学”从主流思想的地位上跌落,老子学说中本来包含的清虚的一面逐渐凸显,与庄子一起,注重修身养性、弃世自适,而与儒学相区别、相对抗,儒道之间,似乎有了社会政治学说和人生自我修养的不同。再到后来的魏晋时代,老庄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几乎就是一体了。老庄经过漫长时间的离合变迁,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道家之中不可分割的两家了。

理解生命之来去皆出自然

上书房:让我们回到原典。《庄子》共33篇,分“内”“外”“杂”三部分,各部分主要讲什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陈引驰:《庄子》33篇的面貌,是晋代的郭象注释《庄子》才形成的。在这之前,《庄子》有各种不同篇数的本子存在,这证明《庄子》与早期的许多经典一样,是在单篇流传的基础上逐渐累积而成的。汉代的时候,篇幅最大的《庄子》包含了52篇,除掉三篇是注说,实际应该有49篇文章。这么来看,33篇的《庄子》不过是归于庄子名下的诸多文章的一种选本吧。

内、外、杂篇的区分,也有一个过程。很可能是在西汉前期的淮南王刘安那里开始分内、外篇的,因为刘安曾为《庄子》写过注说类的篇章,而《淮南子》一书的各篇当初是分了内、中、外三部分的,很可能淮南王刘安将庄子的篇章也做了内、外篇的分别。内篇7篇的框架似乎一直没变,外篇的数量则始终不稳定,随时有出入。杂篇的出现,应该更晚了。

内、外、杂篇的编次,看似是一个书籍格局的安排,其实也有关其内容。历史上,对内篇一贯比较重视,认为出于庄子本人的手笔,是其主要思想的表达,而外、杂篇相对不那么重要,很多是其弟子或后学的文字。究竟哪些出自庄子本人,哪些出自弟子后学,姑且不论,从整体上说,内篇表达的是庄子主要的思想,外、杂篇是不同程度上对内篇的思想进行阐述或引申。

当然,外、杂篇中有些篇章之精彩和重要性,并不输于内篇。比如外篇的《秋水》就非常要紧,依我看,就兼有《逍遥游》和《齐物论》的思想元素。

上书房:我对内篇中的前四篇是这么理解的:《逍遥游》针对人与自然关系,《齐物论》针对人与现实关系,《养生主》针对人与自己的关系,《人间世》针对人与他人关系。这样理解对吗?您是怎样理解的?

陈引驰:这当然不失为一种理解。

我理解,《逍遥游》开篇以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鲲鹏升腾九万里,而后展翅南翔的寓言,呈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图景,人在这个背景之下作为有限的存在,应该尽量与天地自然之道协调、契合,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之境。你说的“自然”,应该在现在常常所指的“自然界”之外,进一步提升其意义——通向天地自然之“道”。

你说到《齐物论》所面对的“现实”,我以为是指从《逍遥游》所讲的与天地自然之“道”合一的高度上,反顾世间的“现实”,世间的种种事物,都处于层层交错的对比关系,如长短、善恶、是非、美丑等之中,难免站在某一特定的立场、从某一特定的视角来表述自我、评判他者,难免肯定自我而贬斥他者。在《齐物论》看来,这就是世上无数纷争的根由。超乎其上的恰当态度,是同情地了解它们各有所偏的立场,怀抱同情甚至怜悯,不必陷身于各种片面而无休止的纷争之中。

回到现实之中,人所面对的首先是自己的生存和生命的问题,这是《养生主》所涉及的。“庖丁解牛”是非常有名的故事,在《养生主》的意义脉络中,它所谈的其实是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如何能不与种种外物相冲突而受伤,避实蹈虚,尽其天年,顺利走过上天给予我们的一生——想来这是一个可怕的随时可能鲜血淋漓的旅程啊。生存,最后不免走到终点,《养生主》后面提到了老聃也就是老子的死(这当然是庄子的随意编派,并没有确实的史实根据),针对人们哀伤情绪的宣泄,提出安时处顺,理解生命之来去皆出自然的通达观念。由此也可以明白,庄子之所谓“养生”,并不仅仅关乎物质形体上的生命存在,而是包含着生命的来、去这整个过程的。这样来认识生命的出现、存在和消失,才是真正与天地自然的节律相契合的。

接下来的《人间世》,讨论的是如何实际地与人相处、与世相处。从孔子和颜回的对话开始,在一个充满危险、朝不保夕的乱世中,庄子给出的策略是不必执着自我,当“虚而待物”,以“无己”应对,明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坦然以“无用”的姿态行世。

以高远的视野提升自己

上书房:您的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学理论、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海外汉学等,其中庄子是您的研究重点,多部专著都与庄子有关。最初是什么吸引了您开启庄子研究的?数十年来您的研究脉络是怎样的?

陈引驰:我个人的兴趣很广泛,《庄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已。当年读大学的时候,通读《诸子集成》,我最喜欢的还是《庄子》这一部。在与诸子的比照下,《庄子》是最有文采的。更重要的是,《庄子》的宏大视野、多元包容、变化不拘的气度,是我在精神上最为同情的。

其实,早在读大学之前,我就已翻看过《庄子》,但在通读诸子的情境下重温《庄子》,有更多的体会。在细致把握《庄子》篇章文本的意蕴的同时,我会特别留心在诸子的不同脉络下认识、理解《庄子》。比如思考它与《老子》的关联,比如关注《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当时与“道家”传统关系密切的典籍,进而观察两汉老庄思想的变迁,在玄学的儒道关系中认识庄学的变化,最后再回过头去探索《庄子》内涵的意蕴。

经过出入内外、远观近察的功夫,我对《庄子》有了更多、更有意思的体认。

上书房:除了研究者身份,您还是教育者。数十年研究庄子,会对您在校教学、在家育儿产生什么影响吗?

陈引驰:仅谈一点吧。《庄子》站在很高的天地自然的立场,看待世间万事万物,起码得拥有“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鲲鹏的视角;但又并不因此漠视个别的差异性,特别注意到不同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特点和特性。“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生物。这对于今天的教育,就很有积极的启示:我们始终要以高远的视野提升自己和接受我们教育的人,而同时又不能大而化之,须尊重个性,排除单一刻板的规范和约束,让受教育者得到合乎个性的发展,充分实现自我。

《<资治通鉴>通识》张国刚 著中华书局

《<西游记>通识》竺洪波 著中华书局

《<老子>通识》郭永秉 著中华书局

《<红楼梦>通识》詹丹 著中华书局

来源:作者:顾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