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感叹消耗时光的句子简短(感叹消耗时光的句子)

感叹消耗时光的句子简短(感叹消耗时光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人生是一场消耗,要把美好的时光放在喜欢的人与事上。早安朋友们

#头条家时光#在匆匆的人生旅途中,

我们总是忙碌奔波,

为了将来拼尽全力,

但时间与梦想常常背道而驰。

每天早晨,我们打开双眼,

卷起窗帘,把太阳迎进房间,

我们伸懒腰,深吸一口气,

对自己说:哎呀,又到了一天的开始。

人生是消耗,要珍惜每个瞬间,

无论是忙碌还是安静,都要坚定追寻,

让我们的心跳得更快,让我们的梦想燃起明火,

让我们的生命不再孤寂,和最爱的人一起幸福成长。

早安,朋友们,

让阳光把你的脸庞温柔描画,

让清风把你的心灵悄然唤醒,

在这个新的一天,让我们心怀感激地生活,

把美好的时光,用最正确的方式消耗。

或许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带来什么,

或许我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但信任自己和爱的人,就能释放内心的魔力,

前路漫漫,我们永远向前。

既然人生是消耗,

那就要在美好的人和事上投资,

让前行的日子,顺带带走一些沉重和痛苦,

让未来的时光,成为堆满回忆的财富。

早安,朋友们,

希望你们今天过得比昨天更好,

不忘初心,努力奋斗,

每个清晨都期待着你们的到来!

行至中年:守时,守矩,守心

古语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这句话是说,君子的操守,是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知道,坚定内心操守,做好自己的事,才能有所得。

01/ 守时

有句话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公司有一同事叫小伟,上班经常迟到。

有一次公司组织活动,说好早晨7点在大厦楼下集合。

7点钟,除了他,其余同事都陆陆续续地到了。联系他,他说再等他10分钟就到。

10分钟……15分钟过去了,他还没有来。

同事打电话过去,被告知马上就到。大家都呼了口气。

结果,又一个15分钟过去了,人还没有来,打电话也不接。

最后领导亲自打电话联系到他,他才说了实话。原来他才刚出门,正堵在路上。

那次的活动,小伟因为迟到以及没有完成本次活动被扣除了当月的奖金。

但这不仅仅是一个月奖金的问题,更是影响到了他之后的工作。

不遵守时间的人,不仅不尊重对方,无端消耗别人时间,而且还折射出自己是个不值得信任的人。

遵守时间的人,往往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人。认真对待自己的人,在生活中也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02/ 守矩

古语曰,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

以“规”格物,以“矩”修身,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不止行为上的规矩需要遵守,心上的规矩更需要敬畏,为人才不会出现偏差。

朋友跟我说过他的一个经历。

一次,在办事的路上,他看到一个黑色公文包躺在地上,环顾四周,他觉得可能是被不小心掉下的,于是他捡了起来,打开一看,里面有厚厚的一沓钱,还有合同、票据以及各种证件。

包内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心想丢失的人一定很着急,所以就在原地等了一个钟头,却没有等来主人。

于是他到派出所,把包交给了警察。警察根据证件上的信息,联系到了失主。

失主着急忙慌地赶到派出所,看到包里的东西丝毫不差,拿出那沓钱塞给朋友,说:“这是两万块钱,你一定要收下,你捡的不仅是一个包,更是我的命,钱一定要收下,这是我的谢意。”

朋友拒绝了:“我要是想拿钱,直接拿走包里的钱就是。但是这不是我的东西,所以就应当归还你,没有什么值得谢的。”

钱很重要,但不是自己的钱真的不能要。

令必行,禁必止。以“规”格物,以“矩”修身。

做人要有原则,有底线,做事要合法,合度。

遵守规矩,其实也是在最大限度上保护自己。

03/ 守心

有这么一句话,我不明白未来是什么,我只是想坚守本心,不被时间洪流所湮灭。

父亲为人耿直,在周围人中拥有很高威望。

有一次,家中一位亲戚过世,父亲被邀请帮忙管理丧礼财务。

丧礼上会提供一些香烟来招待吊唁者,以表示感谢。

丧礼结束后,有个人拿着剩下的香烟想藏为私有,被父亲知道了,他就把剩下的香烟一一登记下来,没有让那个人得逞,惹得人家很是不快,于是那人背后说了父亲很多不中听的话,说他咸吃萝卜淡操心,多管闲事。

父亲也不同他争辩,只是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父亲说,做一事,忠一事。人家把担子交给他,那是信任他,他就要一丝不苟替人家把好关,管好帐。

管财务,面临诱惑很多,但是做人的原则要守住,那是你行走江湖的底气。

赞同这句话,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

我们常常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不管经历多少功名利禄、跌宕沉浮,始终坚守初心,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

04/

有句话说,人生便如一块香料,只有以坚持的信念为柴,以坚守的行动为火,在炙烤中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芬芳。

当你内心有所坚守,你会发现,生活其实更简单。

真正聪明的人,都善于守时,守矩,守心。

修好自己的本事,才能征服星辰大海。

余生,愿你我心中都有所坚守,活成人生路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作者简介:夏小米,一个喜欢用文字解读世界的有趣的人。

写给很累的你:停止精神内耗,做有价值的你

内耗是一个人和自己的斗争,不用等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耗尽了。

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正处在精神内耗的状态,但内耗的疲惫大家都体会过。

以下是有书君总结的,生活中最常见的精神内耗,快来看看你中了几条。

然后,对标内耗,症结下药,相信你会摆脱“不存在的束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1、固执地认为生活中会有坏事发生,一度焦虑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

“当我回顾所有的烦恼时,想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临终前说:‘一生烦恼太多,但大部分担忧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发生过。’”

一生中,我们常对未知的事情感到烦恼,总觉得有坏事发生。

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故事。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总认为生活会出现乱子,所以他出门时,即使是晴朗的天气,也会带上雨具,穿好鞋套和暖大衣。

他常活在自己臆想的担忧里,最后也在忧虑中逝去。

适量的焦虑,可以作为前进的动力,但频繁的焦虑,只能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

2、反复琢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产生隔阂

“刚才是我说错话了吗?”

“为什么Ta是那个表情?”

“Ta是不是生我气了?”

“Ta是不是挺烦我的?”

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一个常常有这样想法的人,定会在某个深夜,感到委屈。

因为Ta,总是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去成全别人。

消耗自己的感情,猜测对方的想法,用别人的表现,来认可自己的价值。

这是一种极大的精神内耗,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辜负。

3、做了决定后,内心仍纠结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曾发表演讲说:

“所有的消极都是心理时间的累计和对当下的否定造成的。

不安、焦虑、忧虑,一切的恐惧都因过度关注未来而引起。”

已经签了一份工作,推掉了其他公司,心里仍隐约担心,我选的对不对?

在商场买了一件房屋装饰品,在回家的路上,又觉得买贵了,没有了刚入手的欣喜。

总是过于担心,今天的选择,会不会在以后产生过多的损失。

在过度的焦虑和失意中,消耗很多的能量

4、不敢对别人说“不”,一想起来就觉得惶恐

作家毕淑敏曾说:

“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行使拒绝权利,应该是轻松的。

但有一些人,觉得很难。

面对他人的请求,即使觉得为难,也勉强答应。

因为一想到自己出口拒绝,可能引来对方的厌烦,就会心生胆怯。

这种想法越是牢固,因为不敢拒绝带给自己的伤害就越大,对生活的磨损就越严重。

5、执拗地想要实现某一目标,过分偏执

前段时间火起来的电视剧《小舍得》,让我们认识了田雨岚这位偏执的妈妈。

为了无死角监督儿子学习,给孩子安装了全透明的书房;

一旦儿子没有好好学习就大发脾气,而且不容丈夫置喙。

田雨岚过分逼迫儿子考上重点高中,对这一目标执念过深,不仅让自己陷入痛苦,还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整个人低落消沉。

对结果,过分的偏执是损害身心的毒药,它非但不能早日实现目标,还让偏执的人找不到真正的快乐。

6、把不是自己的责任,强行揽在身上,自责过度

看过一幅有意思的漫画:

小茴去做心理咨询,在跟咨询师沟通过程中,咨询师发现她是一个“靶子型”人格的人。

就是常把不属于自己的错误归因于自己。

丈夫在照看儿子的过程中,孩子无意摔倒,她责怪自己怎么不亲自去看着;

同事挨领导的骂,她责怪自己怎么当初不伸手帮一把?

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感受,过度自责是对自我的捆绑,这种自揽来的痛苦会掩盖自己的付出,总觉得什么错事都有自己的原因。

“靶子型人格”的人,常在内心把不关己的责任,背下来,任凭自责吞噬。

7、严重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一定会做不好别人交代的事

《史典》中有一句话:

“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别人交代给自己的事情,明明有能力,但总害怕搞砸,万分胆怯。

即使把任务接下来,在做的过程中,也会反复反问自己:我真的可以做到吗?

这种不自信不仅不能发挥自己100%的能力,还会让结果出现大大折扣。

这是对自身实力的浪费,也是对自己的不自知。

8、对已经发生的失误,反刍过多,做不到原谅自己

稻盛和夫曾说:

“总为已经发生的失败而悔恨烦恼,毫无意义。”

我们可以对因为自己,发生的失误稍加反省,以便后期不再重蹈覆辙;

但反复考量失误,就是一种过度伤害,同时还不利于冷静地思考将来。

我们一直反刍的错误,别人早已不在意。

终究,是自己没有放过自己。

最后,在已成定局的错误里,受伤过重,疲惫不堪。

9、故意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且从不在人前释放

网上读到一句话:

“永远不要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到抱歉。”

很多人擅长表达自己的正面情绪,对于负面情绪总是压抑。

担心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担心发泄后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在各种顾虑下,我们习惯对所有人“报喜不报忧”。

找一个人的时候,再拿出负面情绪,缓慢释放。

但即使压抑的情绪,最后被疗愈,前后也是一种非常大的伤害。

10、对现状不满意,内心接受不了,但不敢改变

我们常会遇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选择。

网上读到读者@莫待的真实故事。

她是一名32岁的女性,在公司做着一份外勤业务员的工作。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铁饭碗,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岗位上她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兴趣,每周还被指标压得喘不过气。

因为害怕未知,所以不敢改变。

就这样@莫待一边在无味的工作中消耗,一边心生厌倦。

不满意但又不主动离开的环境,会像空气,时刻翻滚我们的不快乐,是一种渗入骨髓的消耗。

11、任务还没做,就一直预想各种不好的结果

有一种悲观主义的人,做事前在大脑反复盘算,这件事结束会产生哪些不好的结果。

先把坏的情绪带给自己,感受莫须有的痛苦,为了未来消耗现在。

日暮黄昏,时间和脑力被大量占领和分解。

结束“大脑风暴”之后,被安排的任务也没有丝毫进展。

这种做事状态会让一个人不敢放手去做事,提前把恐惧加在自己身上,浇灭前进的动力,得到的是翻倍的劳累。

12、列完计划,一直拖延,内心还不能心安理得

我们擅长列举计划,但也总会拖延计划。

把计划写在纸上很容易,把计划落实会有很多阻力。

在没有达成目标之前,这件事一直存放在脑子里,这是一种精力消耗。

因为我们会一直想着这件未完成的事,对它在心中做一次又一次的安排。

我们本可以把多余的精力去做其他事,但因为拖延,被搁浅的事情变成了累赘。

在这12条精神内耗中,很多人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说: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身体上的累,可以通过休息来弥补;但精神上的累,需要更大的心力去恢复。

而以下5点,能帮助我们削弱精神内耗,收获身心的自在。

1、对想做的事情,立即行动,不犹豫

一位书友曾坦言精神内耗带给自己的痛苦,什么事都没做,但感觉异常地累。

后来通过学习她缓和了这一问题,办法就是把想法付诸行动。

她有次心血来潮想去武功山,在出发前仍在犹豫,只不过最后她还是决定出发。

在路上颠簸许久,花了一下午时间,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了武功山脚下。

虽然路程很累,但出行带给她的喜悦非常真实。

想到就去做,非常有效地解决了精神内耗。

行动可以让自己有意识停止胡思乱想,做到了最大程度卸掉负担,轻装前行。

2、和可信赖的人建立关系,适量打开自己

“人所有的动力,都发生在关系之中,我们要尝试向外界敞开自己。”

网上一真实故事:

网友是一个内耗很严重的人,没什么朋友,总是一个人待着。

后来,她勇敢打破自己,敞开心扉,结交可信赖的朋友。

两人很合得来,相互包容,还做了很多精彩的事。

网友开始变得开朗,整个人呈现出了蓬勃向上。

可信赖的朋友,能增加我们生活中的安全感,帮助我们把内在的情绪释放和外化。

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压力减少了,心情也变得开阔,精神内耗也会减轻很多。

3、正视并接受真实的自己

我们总会把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进行对比。

然后,内心出现落差。

殊不知,当你真的认识自己,并正视自己时,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不足的地方,自己也有可贵之处。

对身上的优点,继续保持;对于缺点,宽容一些,也没有什么大碍。

放松心情,自由自在,不因为自己的好与坏,过多谴责,疲于内耗。

4、学会 “中和自己”

中和自己,就是灵活调节自我,自动抵消掉性格里太过尖锐的部分。

比如说,有的人事事谨慎,万事都不想留下瑕疵。

然而过度追求完美,就是让自己陷入内耗。

这时不妨允许自己鲁莽一些,产生想法就“逼迫”自己行动,反而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

而有的人过于大大咧咧,爱冲动,这时不妨告诫自己三思而后行。

这种依据真实情况而做的调整,能高效解决内耗。

只不过,对别人适用的办法不一定适合你,要找匹配自己的调节方法。

5、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在书上读到这样一句话:

“精神力要受体力的保护。”

当我们有一个健康有力的身体,我们才有能力去安抚自己的精神。

若身体就是一团糟,那只会给自己的精力增加负担。

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万事才会越来越好。

一个人最大的内耗,就是不放过自己。

生活本不易,要懂得爱惜自己,不单单在物质上面,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

当我们逐渐强大卸下内耗,能够像孩子一样,只保留简单的心绪,单纯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会收获莫大的幸福。

心吧辞典8·关于“时间”(下)

05.

时间从哪里来?时间去哪里了?

倘若时间并非实有,这样的发问其实是无稽之谈。问题是,这个时间“错觉”带来的困扰却是如此现实,那么让你我众生无法回避的“错觉”错在哪里?

好不容易偷闲一会,点开一个又一个链接,翻阅一条又一条信息,不期而至的电话铃声,抢先进来宣布一件火急火燎的烦心事,这不是错觉!

赶材料、改PPT、统计表格、联系客户……手头上还有多少心不甘情不愿又没脱手的事,赫然留在备忘录上。

看电影、喝咖啡、玩扑克、跑步、打球……脑海里还有多少想干而没时间干的事,时时放心不下。

忙忙活活的一天,很久以前就计划要读的书还没来得及翻开,时针已开始了新的一轮,精神渐渐疲惫了,不可抗拒的困意来了。

那些关于时间本质的不同解读,知或不知、懂或不懂似乎关系不大。但现实生活中这无处不在的时间缰索,无法置之不理。

在时间老人面前玩算术、抖机灵是没用的,太阳一升一降就是一天,无论划分成12块、24块还是48小块,你只有一副血肉之躯,挺着一个一时只能干一件事的小脑袋。

既然时间是世界万物的次序官,那就排排座吧。

若以具有正常意识的个体为例,全部时间大致可划分为两类区间,一类是自主意识区间,另一类是非自主意识区间。后者主要指睡眠时间,此时人体处于生理本能支撑下的非清醒状态,也包括非自主意识的梦境。这里只讨论自主意识时间。

自主意识区间,以时间感的强弱可划分为两部分,一边叫“强时间区”,一边叫“弱时间区”(笔者自撰,并无理论依据)。“强时间区”的极端状态,比如千钧一发、万分危机的神经紧绷,度日如年、一日三秋的揉搓煎熬,个中滋味冷暖自知。另一头的“弱时间区”,最高境界则是怅然若失,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庄子•齐物论》的开场,便是“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的南郭子綦,这种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高人修行状态实非凡人可望。

强弱两端之间的,才是平常人的平常日子,可以喘口气,慢慢聊,不必那么急。

06.

“弱时间区”这一头连着幸福区,也就是时间感渐趋弱化的区域。

人在无聊时,念头太多太杂,时间就冒出来了;人在高压状态下,失魂落魄六神无主,时间也会冒出来……什么情况下会忘却时间的存在呢?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了一个“心流”概念,用来描述人处在幸福状态时的感受。比如当你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沉浸其中已然忘我,大概就是“心流”体验的最优状态了。

人类为何会分心走神,为何会不由自主胡思乱想?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大脑中枢处理资讯的能力极为有限,每次只能认知和回应一定数量的事件。但千亿量级神经元承载的海量意识,像火山喷发前的气泡一样,无数个念头不断冒出,竞相争夺你的注意力,抢占大脑CPU控制权。

如果你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手头上的事,能量全神贯注,意识井然有序,身心调配恰当,这就是生活中的优质时光了。坐忘,冥想,入定,亦如是。

自主意识区间的另一端是“强时间区”,越往这一头时间感就越强烈,心理感受越不舒适。

时间,或许是身心能量消耗的指示灯。在习以为常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意识有秩序地流动,无须额外能量消耗,时间便不显山不露水;每当有外在威胁或内在失序,需要格外关注并调动能量与之对抗时,内心的惶恐不安、焦虑煎熬便穿上“时间”外衣而被意识到,从而留下强烈的时间感和历史记忆。

为什么会度日如年呢?那是苦苦挣扎后以时间之名打下的烙印。

为什么会苦尽甘来呢?甘者,顺风顺水本属于弱时间区,但苦尽而来的甘就会捎带着留下时间的痕迹。含着金汤匙、天下掉馅饼之类的美事,则无法享有这种苦尽带来的幸福记忆。

由之,幸福的体验与意识的秩序正相关。比如兴趣爱好,无论你是喜欢打球、看片、刷短视频,还是读书、学习、做数学题,此时状态一个共同点便是专注,这对大脑来说是一件利好的事情。尽管需要投入并消耗能量,但内在秩序的和谐能带来愉悦的体验,质言之,专注是幸福之源。

至于单纯满足生理欲望的诸般享乐,循于本能亦可达忘我之境,但仅止于生理层面的快活,与精神追求的高级享受不可同日而语。

07.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古人用来形容时间之快的词语数不胜数。

旧时织布的“穿梭”之举今人难得一见了,时间之“箭”的说法虽是科学疑案倒是形象逼真。

我们不妨暂且“定”住这支永不回头的时间之“箭”,回溯到本源处看一看。

着啥子急呢,人生为何急事而来?刨根问底,一曰“自我”意识,就“我”而言,没有“自我”一切无从谈起;二曰“有限”意识,“自我”是一种有限的存在,寿命有限、能力有限,若一切无限又何必着急呢!

两“曰”合一,根在欲望。欲望乃生命活力之源,也是生命羁绊之缰。没有欲望,一切皆无,生亦无可恋;欲壑难填,此心不宁,幸福哪里求?

时间,时间,多少欲望假汝之名狼奔豕突,左支右绌。

一天二十四小时,怎么算也多不出一分一秒。人类却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在排队,有越来越多的信息想要了解,有越来越多的事务必须处理,于是心情越来越焦虑,生活越来越紧张,人生越来越无趣。

无尽的欲望,有限的能量,无边的琐事,有限的时间,无涯之知,有涯之生,小小脑袋,想得太多,血肉之躯,如何是好!

08.

看到一个资料,说是哈佛大学研究了影响人生的9大因素,分列前三项是犹豫不决(Hesitation)、拖延症(Procrastination)、三分钟热度(Three-minute passion),都与时间管理相关。

搜索网上关于时间管理的信息,估计一辈子也读不完,却未必能搞定这个被科学定义为“错觉”的东西。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信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和无时无处不在的诱惑,掌弓人如何保持定力,拿捏住时间之“箭”的方向与弓力?

有人说,时间是把杀猪刀,一刀一刀催人老。如果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束缚于名缰利索,时间之“箭”的方向分明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岁月案板。

或者,可以把时间打磨成一把剔骨刀,以专注力为“磨刀石”,剔掉赘肉见骨格,并敌一向断舍离,越过鸡零狗碎,直取人生愿景。

说到底,管理时间就是管理欲望、管理人性。一切匮乏并非囿于时间,而是源于“自我”。所谓“自我”,不过是个体终端的意识总和或总代表,其后台则是人类意识巨网。当我们讲某一“自我”时,实际上连带着整个网络(试试以网络终端的思维看待自我意识)。

“自我”非实我,在某一特定时段会呈现一个样子,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样子,而且“自我”认知与其它终端对你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

据说,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便是站在时间之外,而跳出“自我”不啻是掌控时间自由的密钥。笔者提供的“时间区”方案,无非是勾勒出这个人生的广域,东方不亮西方亮,不必过于计较,怎么办怎么好。

有时候,发发呆,纠结一会,苦恼一下,也没什么。在强时间区和弱时间区到处都走一走,酸甜苦辣咸淡,尝遍生活百味,才是人生常态。不然呢?难不成要做个清心寡欲的机器人!

比如当下,能不能让时间之“箭”停一停,定定心神,想想这个理,不必急于看下一条,说不定还能闯入心流之境呢。

老实讲,笔者在写下这些文字时,也会经历这样的选择。为什么要写这些?为谁辛苦为谁忙?在终端与网络之间不断游走。好在大多数时候处在弱时间区,所以并不会觉得苦乐与否。

09.

道理说来说去,也就这些了。碎片阅读时代,难得手指划到了此处,费了不少时间,送上一个彩蛋。

7月8日,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举办了人类首次以机器人为主角的新闻发布会。9位人形机器人一同接受了记者提问,虽然总体上表达了“我们不会抢走工作、反抗人类”的意图,但一名叫Sophia的机器人也明确表示,“人形机器人在管理上可以比人类有更高的效率”。

种种迹象表明,人工智能的“人工”痕迹越来越淡,类人智能、非人类智能、超人类智能异军突起是早晚的事。

“时间”错觉提醒我们:人类前所未有的“参照物种”越来越快得逼近了,人类意识在“认识你自己”的漫漫长途中得加速了。

【参考资料】

1.[美]伯纳德·J.巴斯等《认知、大脑和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2第1版。

2.[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中信出版集团2017.12第1版。

《心吧辞典》:“认识你自己”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