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佛家教育人(佛教教育人的句子图片大全集)

佛家教育人(佛教教育人的句子图片大全集)

本文目录一览:

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教育孩子平时认真学习,做有才之人

古时候,云南南部有一个小国家,从国王到各级官员以及平民百姓,都推崇佛教,国内出家当和尚的人特别多。有的人犯了罪当杀,为避免一死,便临时跑进寺庙,双手抱住佛像的脚,表示愿意出家为僧、痛改前非,国王因此赦免了他。后来,信佛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故事渐渐演变成了一句俗语,“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用以形容一些人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的行为。

想要胸有成竹地做一件事情,就要事先准备好,打好各方面的基础,正所谓“有备无患”。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为什么“胆大”呢,因为有这个“艺”在,有了金刚钻,就敢揽瓷器活,但是如果没有金刚钻而硬要揽瓷器活的话,恐怕就难免出丑了。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随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查,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他不过是滥竽充数而已。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白拿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 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这300人轮流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这个时候,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

了。

像南郭先生这种人,平时不作准备,到了紧要时候,就现出原形来了,这种人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真不了,任凭伪装技术再高,也难以逃过实践的检验,最终还是会被揭穿。想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就要脚踏实地地安心学习,一天一天地积累知识与经验,练出来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走南闯北无所畏惧。

“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的现象在孩子身上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考试前夕,很多学生平时不用功,把时间都消耗在网络电视和游戏上,等到面临真正考验的时候,才慌里慌张地挑灯夜读,一下子熬到半夜,第二天精神也不好,更会影发挥,结果考试还是考不好。因此想真正考出好成绩一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认真学习,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

那么,对于家长来说,怎样才能让孩子平时加紧学习而不松懈呢?第一,给孩子提供安心学习的环境。古语有云“玩物丧志”,如果孩子的兴趣过多,涉猎广泛,就难以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因此,不要让孩子沉迷于太多的物。比如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脑子里想玩游戏,又想打篮球,还想看电影,这样的状态哪里能够学得进去呢?因此,家长应尽量控制孩子在娱乐方面的时间,尽量不要让他过于沉迷。另外孩子学习的时候,要尽量减少打扰他的因素,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聚精会神。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开着很大的音量看电视,或是哈哈大笑,这都很容易让孩子分心,也是家长应该谨记的。

第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那么逼着孩子学习就让他感觉如坐针毡、坐卧不宁,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什么学习效率,家长要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发现学习中的乐趣。比如家长在平时可以给孩子讲解书中一些有趣的知识,让孩子开阔眼界,激发起他的好奇心,引导他自己去书中探索,慢慢地,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劳逸结合。如果家长每天都要逼着孩子学习,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一种就是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孩子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天24小时一刻不停地去做一件事情,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劳逸结合,适当地轻松一下,玩一会儿游戏,这样既能放松大脑,为孩子减压,又能锻炼孩子的灵活性和思维能力,让孩子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学,玩耍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不过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合理掌握孩子学习与玩耍的时间。

读后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注意平时多努力,积累知识,到了关键的时候,才不至于手足无措,才能应付自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应注意平时广交朋友,急他人所需,帮他人所急。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不会感到孤立无援,才会有更多的人向你伸出友谊之手。

佛说:有一种心境,叫顺其自然

最善变的是人心,最复杂的还是人心。

有的人,心如蛇蝎,恶毒无比;有的人,铁石心肠,再暖的春风都挤不进;有的人,心怀善良,助人为乐......

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蓝天白云草地,处处皆美景;心情不好的时候,到处都是灰暗,看花花不开,看水水太脏。

佛说:有一种心境,叫顺其自然。境由心生,什么样的心,成就什么样的人生。

理想“顺势而为”。

每个人都有理想,曾经小的时候,希望当科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航天员;走出校门,工作的时候,希望自己在某一个行业有硕果累累。

一个人,顺风而行,更容易。理想就是这样,顺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

一个人,总要学会转弯,别一根筋。要知道,只要方向没错,有时候“迂回前进”更容易抵达终点。

爱情“随缘而为”。

强扭的瓜不甜,强留的爱不真。是你的,迟早会来,不是你的,求不来。别去挽留一个要走的人,即便你留住了人,也留不住心。一个身体的空壳留在身边,冷冰冰,不如不要。

遇见是缘分,离开也是缘分。爱情就是要随缘,缘分来了,好好珍惜,缘分散了,互不打扰。珍惜过,付出过,问心无愧。

真爱的人,一定会白头偕老,不管不顾也要在一起。那些半路离开的,口口声声说“依旧爱着”,那也不是真爱,只是“不甘心”。

人生“随心所欲”。

人生一辈子,别添堵,别想太多了。要随心,有什么想法,要适可而止,别充满了欲望。

天天装着欲望过日子,太累了。钱多钱少,够用就好;地位高低,服务群众;房子不大,温馨最好;车子不贵,平安是福。

凡事都要随心,把愿望放低一点,就感觉舒心了。每个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别好高骛远。

心态“知足常乐”。

境由心生,知足才有常乐。你改变不了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境由心生,有容乃大。包容了别人,也就是放过了自己,一念放下,什么都自然。

一个人,得意时,别忘形;失意时,别烦恼。别人过得好,要鼓掌,自己过得好,要帮助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的善良,人不回报你,天也会回报你。

人生路上,怎一个“累”字了得,别让烦恼的“尘埃”蒙蔽了心眼;别让欲望的“石头”填满了心房。

其实,人人都可以幸福,不幸福的是“心情”。

有一种心境,叫顺其自然。就是用“顺其自然”的心态,过“随遇而安”的生活,享“知足常乐”的幸福。

人生苦短,一切随心,累了休息,困了睡觉,饿了吃饭,渴了喝水。

往后余生,成功失败,处之泰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佛教也有教育目标,佛教是什么,它和你想的不一样

今天的社会,各种物质早已经琳琅满目,大家的物质生活是十分的丰富。虽然物质提高了,但是精神却是越发的空虚,人和人之前也慢慢变得疏远,有了距离。因此很多人就想在宗教里面,让自己脆弱的心灵得到安慰和寄托。有许多人是想学佛的。但是对于佛教的理解并不正确,就会导致达不到合适的效果,还会被误导。

如何理解佛教

释迦牟尼佛还活在世上的时候做了很多事情,和中国的孔子做的事情很类似。有所差别的就是孔子确实想获得官职,来借此发扬他的学说。释迦摩尼佛确是一位王子,他却愿意抛弃财富和王位,去做教育的工作。可见古人对教育是多么的重视,教育是百年大计,对国家和社会起着很大的作用。《禮記》中就有讲过: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想要建立,管理好国家,是要把教育工作摆在第一位的。孔子一生做的就是教育工作,现在的孔子已经是举世闻名的教育家了。释迦摩尼佛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佛法是教学,并不是宗教,这是十分显而易见的。

和尚不能乱叫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佛教中的称呼,我们把佛叫做本师,本师的意思就是根本的老师,创始的老师,我们通常把出家人叫做和尚,这是印度话,翻译过来就是亲教师,亲自教导我的老师。这位老师亲自指导我,我才能叫他和尚,和尚是不论出家在家的。谁亲自教我们,我们就叫他和尚。

和尚是一个通用的称呼,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出家在家,和法师的称呼一样。只要是亲自教导我们,就可以称为亲教师。但是我们听到有人叫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种称呼是只有出家人才能叫的。

佛教的教学目标

佛教内容广泛,儒家的内容已经是非常丰富了,从胎教,直到慎终追远,已经把一世的教育做得非常圆满了。佛法的教育却比他还要广泛一点,佛法里面认为,人是有过去和未来的。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时间无际,空间无边。宇宙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佛法的教学内容遍布虚空法界。佛法的教育目标就是让我们了解整个宇宙,不但了解现在,即使对于过去和未来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这些事情看上去是有些天方夜谭,对于过去未来,我们有什么办法能了解呢,佛法却说可以,这是什么原因?因为这个能力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不是在外面获得。关于生物的起源,佛说全是自性变现,佛教的教育目标就是让我们达到明心见性。

如果能够到达明心见性的地步,对于一切事物自然可以清晰明了,明心见性就是佛法修学的目标。各宗各派都是如此,虽然叫法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宗门里面叫做明心见性,教下里讲大开圆解,密宗里说三密相应,净土说理一心不乱,虽然各地有不同说法和名词,归纳起来,就是一件事情,这就是佛法教学的中心。

佛陀是如何教育他的弟子的?这些方法不服不行

佛陀的教育对象包括九法界的无数众生,《璎珞本业经》中称佛陀为“大用无方法王”,意思就是说佛陀是“教育效果宏伟而没有固定教学方式的大导师”。因此,本文中所言的教育方法只是对佛陀教育技巧的总的分类概括而已,而不能面面俱到。

01

因 材 施 教

佛陀是一位慈悲仁智的导师,他对于每一个弟子的根器、天资、性情、兴趣、受好及理解接受知识道理的能力……都是非常的清楚。因此,他能够针对不同的弟子施以不同类型的教育。

比如,对于智慧较高的人,佛陀就对他讲直入真心,明心见性,当下即悟的道理;对于智慧较低的人,佛陀就教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学;对于热衷于名闻利养的人,佛陀就对他讲万法皆空的道理;而对于那些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消极悲观的人,佛陀就告诉他人身难得、生命宝贵,人可以藉此身而获得幸福和快乐。如《华严经》云:

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所谓知其所作,知其因缘,知其心行,知其欲乐。贪欲多者,为说不净;嗔恚多者,为说大慈;愚痴多者,教勤观察;三毒等者,为说成就胜智法门;乐生死者,为说三苦;若著处所,说处所寂;心懈怠者,说大精进......

就是因为佛陀善于因材施教,所以不论什么样根器的人,无论什么样秉性的人,都能契入佛法。佛陀最有名的十大弟子之中,性情与成就各不一样。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健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教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迦叶头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阿难多闻第一,罗侯罗密行第一。

其实,佛陀因材施教的教法,不仅让当世的常随弟子受益匪浅,就是后世的佛弟子也深受其恩惠。细想来,中国佛教的禅、净、台、贤、律、密各宗,哪种修法不是佛陀因材施教的反映呢?

02

观 机 逗 教

《杂阿含经》云:

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己,当来更不发动……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

这里是说佛陀像大医王一样善于发现众生之病,并善于因病与药,观机逗教,调御疗治众生之病患。

佛陀确实是这样。他的一代教法本来只有一乘,但为了众生需要化一乘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等。对于那些禀赋和习性适合于人乘的就教以五戒和为人的道理;对于适合天乘的就教以十善和升天的道理;对于适合听道自度的就教以解脱证果的四圣谛之理;而对于无佛之时自修的则教以十二因缘的生灭法则;对于那些既能自利又能利他的上乘根机者,则教以四摄六度的大乘菩萨行法。

天台宗对佛陀一生教法所划的“五时教”的分别,其实也是佛陀观机逗教的体现。如:

(佛陀)于初成道时,见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遂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因二乘在座,不见不闻,乃但就四谛十二因缘等,说《阿含经》,以自利有馀,利他不足;复为弹偏斥小,说《方等》诸经;又以我执虽破,法执仍在,则为说诸品般若,淘汰有情;最后乃以小乘根熟,可授大法,因而开权显实,说《法华》、《涅槃》经。

另外,佛陀在弘法度众的过程之中,针对不同职业的人,还能因其职业而进行调教。如:

佛陀为长者说法,就举出“长者十德”;为儿童说法,提出“四不可轻”;说朋友法,则说友有四品;说夫妻法,则譬喻夫妻如“共命鸟”。又佛陀向商人说法,则说经营之道;对农夫则说耕种之道;对政治家,则说治国之道;对于愚笨的周利槃陀迦,则教以“扫除尘垢”;对于琴师出身的二百亿耳,则譬喻修行如弹琴;对于失去爱子的妇人,则以“吉祥草”善巧渡化她。

由此而看,佛号称“大医王”和“调御丈夫”真是名符其实啊。

03

权 巧 方 便

佛陀是具足了一切神通和智慧通达了的圣人。《佛地论》云:

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觉醒,如莲花,故名佛也”。所以佛陀具足善巧度化的无量方便。

1、譬喻

美妙的譬喻可以使听学者心旷神怡,恰当的譬喻可以将深涩的佛法生动体现。所以,佛陀最善使用譬喻的方式教育弟子。

譬喻的方法几乎可以见诸佛所说的每一部经。如在《观佛三昧经》中,佛用六个譬喻明念佛三昧之优点;在《如来藏经》中,佛陀以五个比喻来说明一切众生有佛性;在《般若经》中,佛以十喻明万法缘起无自性;《法华经》中的法华六喻更是广为人知;甚至有如《百喻经》者,整部经都是由譬喻组成。还有许多,这里不再列举。仅从诸经中摘取几句譬喻的句子以为例证。如:

譬如百草药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种种善法,皆依不放逸为本。

治水者疏导水,矢师矫正箭,木工调整木,善行者制御自身。

少壮时不修净行,又不获得财物,如老了的白鹭,在无鱼的池沼死灭。

人若作了罪恶,以善覆灭,如月出云翳,照耀这世间。

如人锻炼,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2、批评与鼓励

佛陀在讲法的过程中,每当弟子们领会了佛陀的意旨,或者提出了适时、恰当的问题,他都会给予和蔼的鼓励和赞叹。比如在《法华经中》,迦叶等佛的大弟子们闻佛说一乘微妙之法,心生欢喜,就以“穷子喻”来向佛陀表达自己的感受。佛陀听后:

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

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赞赏与鼓励。还有,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智光比丘请佛讲说出家菩萨云何修无垢之业,“尔时,世尊赞叹智光比丘等,善哉!善哉!是真佛子,能为未来一切众生问于如来如是大事!”相反,若弟子们犯了错误,佛陀也会毫不客气地加以批评和规劝,并且往往因此而制订了戒律。比如,比丘耶舍在佛还未曾制戒之时犯不净行,引起世人对比丘的讥讽。佛陀闻知,诃责耶舍:

耶舍,汝常不闻我无数方便诃责淫欲?欲为迷醉,欲如大火,烧人善根,欲为大患。我常种种方便,称叹离欲、断欲、度欲,汝今云何作是不善!耶舍,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以是长养善法。

并且因此开始了第一条戒律的制订。

3、以身示教与不教之教

古代圣贤最伟大的地方就是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伟大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佛陀就是这样。如《金刚经》开头云: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己,还至本处,饮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众所周知,《金刚经》讲的是甚深微妙的般若之理。佛陀贵为人天至尊,而又是要讲这样一部重要的经文。可是佛陀在食至之时,却也如普通比丘一样,“著衣持钵”、“入城乞食”,用食之后,“收衣钵、洗足、敷坐”。他不但不给自己丝毫特殊照顾与特权享受,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地起着表率的作用。

4、启发与思考

佛陀也非常善于使用启发的方式诱导弟子们去进行思考。

在《中阿含·木积喻经》中:佛陀了为不令比丘“学沙门失沙门道”,当他“忽见一处有大木积,洞燃俱炽”,就告诸比丘“汝等见彼有大木积洞燃俱炽耶?”接着他又问:“于汝意云何?谓大木积洞燃俱炽,若抱、若坐、若卧;谓刹利女、梵志、居士、工师女,年在盛时,沐浴香薰,若明净衣、华幔、璎珞严饰其身,若抱、若坐、若卧,何者为乐?”

诸比丘这时依实回答说前者是“甚苦”,后者是“甚乐”。于是佛陀就开示他们说:“汝欲成就无上梵行者,宁抱积洞燃俱炽,若坐、若卧,彼虽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坏,命终趣至恶处,生地狱中。”这样令诸比丘明白了贪欲造成的轮回之苦胜过大所烧的痛苦,唯有离欲才能得真安乐。

然后,佛陀用同样的办法讲出了贪恋衣服、饮食、卧具等等诸色声香味触的外尘的害处,诱导比丘们知道趋利避害。

来源 | 中国佛学院

作者 | 体恒

原标题 | 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较

图片来源 | 十愿百科

摄影 | 妙传、十愿、李保华

厉害了!两千年前佛陀的教育思想居然这么先进,如今仍受益无穷

两千多年前,佛陀觉悟后,为令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于余生四十五年间,足迹踏遍恒河两岸,讲经三百余会。既建立了人人平等,法味同尝,财味共享的僧团,又度化无数世俗弟子,从而开创了以教育为本的佛教。

佛陀的教育思想,非常的博大,所以探讨佛陀的教育思想是件比较困难的事。这里将佛陀的教育思想分为态度、方法、内容、目的四部分,今天为大家分享第一部分。

教育的功能与限度

佛陀在成等正觉,证得实相之后的第一句话是:“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切众生本来都具有可成就佛道的佛性,而之所以不能觉悟,是因为执着于贪欲妄想等烦恼而不愿舍弃。佛陀类似的言论还有:

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

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

此中所言“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与“如来之藏”实际也就是众生之佛性。

佛陀认为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因为烦恼障蔽而不能显现。那么拂去众生心性上的尘垢,显发众生自性的光明;令一切众生远离污秽垢浊,令一切众生皆得安祥自在。这就是佛陀的教育功能。

不过,虽然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也都有成佛的可能。但是由于环境及自身条件限制等原因,“佛是以人身而实现正觉解脱的圣者”,那么,“究竟成佛,不是天神,也不在天上,惟有在人间”。天神尚且不能,其它道的众生当然就更不容易了。故经云: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着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之达,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又:

世尊告曰:可用人间之食用饭如来,所以然者,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所以说:“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诸善果故。……如是一切圣贤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证。”这就是说,学佛,成佛还是要在人间,以人身为主。那么,佛所教化的主要对象也就是人了。

佛陀对教之态度

有教无类

佛陀教诫弟子,要具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就是说人不但要对跟自己有关的人慈受,而且还要对与我不相往的宇宙之间的一切众生慈爱,把它们看作与自己休戚与共的一个整体。

这与儒家所主张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具有着同样的性质。可谓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正是基于这一精神,生于贵族的佛却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特权和种姓制度。

根据佛教,种姓或肤色不能阻止一个人成为佛陀的信奉者,或出家成为由圣修者组成的高尚僧团中的一员。渔夫,拾荒者,与武士和婆罗门一道,自由地被加入僧团,并给予相同的地位。

理发匠优婆离先于其他僧人,被指定为持戒第一的大弟子;深受国王和贵族尊敬的阿罗汉输泥陀,他原是一个胆小如鼠的拾荒者;富有哲学思想的莎提原是一个渔民的儿子;阿帕般利加入僧团后,证得阿罗汉果;罗玖摩罗曾是一位女佣,当她要自杀时,佛陀渡化了她;普玛也是一个女佣,佛陀没有接受她主人给孤独富翁的邀请,而优先前往她里渡过安居期;输婆是一铁匠的女儿;闍跋是一猎鹿者的女儿。这样的事例在佛经中举不胜举。这充分显示了佛教的大门向大家敞开着,没有任何分别。

这就是佛陀的有教无类,这是真正的有教无类。所以经云:

舍一切善根一阐提,复以如来神力故,或时善根生。所以者何,谓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无想,若有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

诲人不倦

《长阿含经》云:

师长应以五事敬事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受不吝。

佛陀就是以这种精神来给弟子们讲教,对弟子进行谆谆教导的。

佛陀坚信一切众生皆可以成佛,即使是性情鄙恶,邪见深重,刚强而难以调伏的众生,也不能被抛却舍弃;他教化众生不知疲倦和劳苦,甚至不惜身体性命。比如《华严经》云:

不以众生,其性弊恶,邪见嗔浊,难可调伏,便即舍弃……不以众生数起过患,难可忍受而于彼所生疲厌心。

又云:

我应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报。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普令众生皆得安乐。

又云:

教化众生永不厌倦,随其心之所乐而为现身说法。

《僧伽吒经》卷三亦云:

如来为诸众生,令得安稳,不惜身命,拔诸系缚,令得解脱。

同样的话语与描述经典之中还有很多,但这样的事例更多。在《毗婆沙论》卷七十九之中就有这样一则事例:

有四个国王来向佛陀请教佛法,佛先用摩竭陀的俗语为他们把四谛之理讲了一遍,只有两位国王领会;佛又用南印度之边国的毗陀罗语来讲了一遍,仍然有一位没能领会;于是佛又用弥离车语讲了一遍,他们这才全部明白。由此之一斑便可知佛陀教化之耐心与细心。

佛陀不但自己诲人不倦,就是弟子们,他也告诉他们不要吝惜知识道法,不管遇上什么人请教都应该给予热心解答。否则,还是一种违反戒律的行为呢!

佛陀对学之态度

博学精进

根据《大智度论》卷一及其它一些经典记载:佛陀在还没有出家之前,就已经非常努力地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技艺。他很小之时就精通了四吠陀、五明及武术等,结果连教他的老师都自称不如他了。

佛陀在出家求道之后,更是精进异常,先后跟多位老师参学。为了觉悟诸法的实相,在林中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并且一住就是六年,瘦得皮骨连立。正是由于这股勇猛精进的精神,佛陀最终才排除了各种艰难险阻而成就无上大道。佛以自身的行动告诉世人,世上没有不经过努力就能得到的好处;佛以亲身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就终会有成功的时候。所以,经典之中有大量的有关佛陀告诉弟子们要努力上进,要珍惜身命光阴的言论。比如《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云:

昼则好睡眠,夜觉多悕望,独昏无善友,不能修家务。朝夕不肯作,寒暑复懈惰,所为事不究,亦复毁成功。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至终无忧患。

《法句经》云:

若人虽然生长百岁,不如生长一日,坚毅励行努力。若人虽然生长百岁,不见最高的真理,不如生长一日,得见最高的真理。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三十三云

求善知识,身心勿生疲倦;见善知识,勿惮劳苦;亲善知识,勿退转;供养善知识,勿有间断。

《大集经》云:

若能精进,系念不散,则休息烦恼,不久得成无上菩提。

《遗教经》云:

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若行者之心,数数懈怠,譬如钻火,未熟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因此,我们应当时常警醒,如《法句经•无常品》所言: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生命如是,逝者不还。是日已过,命亦遂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其实,佛陀勤学苦修的事迹不惟今世有,就是过往之世亦有许多。如《涅槃经》中讲述有佛陀前世在雪山修行时,为了求得半句诗偈,而舍身得正法的事迹。《心地观经》中有他和弥勒菩萨同在弗沙佛处学道,因为他比较用功,而得以比弥勒早成佛道的事迹。

近善知识

《法句经》云:

贤人、智者、博学者、忍辱者、持戒者、圣人,依附这样的善慧者,如月顺从星道。

《华严经》中佛云:

菩萨,近善知识,承事不倦,常乐闻法,心无厌足,随听随得,如理思惟。

这都是告诉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要向一切善知识 广参博学,要认真听闻思惟。

佛陀是非常注重善知识的亲近与学习的。因为人的心性是无记的,如果经常接近的是恶法,那么时久天长,人一定会有许多坏的染习。相反,如果接近的都是清净良善之法,那么人也就少去造作恶业了。比如《增-阿含经》云:

莫亲恶知识,亦莫愚从事;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人本无有恶,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报,永在暗中行。

又《佛本行集经》云:

犹如在于鱼铺上,以手执取一把茅,其人即同鱼臭,亲近恶知识亦如是。若人手执沈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能接近恶人。偿若真的谁都不去接近恶人,那么怎么渡化他们呢?所以佛认为,那些定力深厚通达佛法妙旨的菩萨是可以接近恶人的。他们不但不会近墨而黑,反而会因此而增进道业,自利利他。如《优婆塞戒经》卷一云:

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提道庄严伴。何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为怨敌;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

《维摩诘经•佛国品》云:

譬如不下巨诲,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来源 | 中国佛学院

作者 | 体恒

原标题 | 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较图片来源 | 十愿百科

摄影 | 妙传、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