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摘抄一篇写动物的作文(载抄一段写动物的句子300字)

摘抄一篇写动物的作文(载抄一段写动物的句子300字)

本文目录一览:

鸽子——状物小学生优秀日记周记动物作文600字

鸽子

你见过鸽子吗?我就见过,我学校对面的中山公园里就有好多好多鸽子。鸽子有好几种颜色,有白色、有黑色、有灰色,还有一些叫不出颜色。鸽子的眼睛圆溜溜的,红色的小圈圈中间有点黑,就像是红葡萄的种子。耳朵非常小,而且耳朵被旁边的绒毛挡住了,所以看不到。鸽子的鼻子是白色的,形状好像西瓜子长在嘴巴的上面。鸽子的肚皮鼓鼓的,跟青蛙一样鼓。它的羽毛有长有短,外侧长。内侧短。

鸽子的爪子有四个脚指头,它的爪子就像钩子一样尖,红色的。鸽子走起路来,小脑袋一伸一缩的,东张西望,有的边走边叫,它们呜呜呜……的叫,怎么听也不知道它们在说什么。我还看到有的鸽子尾巴羽毛翘得老高老高,像孔雀开屏,神态很骄傲,大摇大摆,好像在说:“你们谁能比我美!”当我把食物撒在鸽子跟前时,只见它歪着头警惕地看看动静,觉得安全时,就伸长脖子把食物叼走,叼到食物后立刻缩回脖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它的脖子一鼓一鼓就把食物吞下去了。渐渐地我和鸽子成为好朋友,它们放心地围在我身边,我可以把食物拿在手心上喂它们了。

鸽子真是有趣,只见两只鸽子在亲嘴,很亲密,亲了一会儿,其中一只鸽子爬到另一只鸽子的背上,周围的鸽子看到了,蜂拥而上,气冲冲地把它赶跑了那只鸽子吓得夹着尾巴扑扑地打着翅膀飞走了。我想“要是我有一对翅膀那就了!能飞到美国,飞到长城,飞到日本,到世界各个地方去。听爸爸说,鸽子代表和平和幸福,它们给游人带来欢乐,我喜欢鸽子!

叙诡笔记|牛年说牛:一种和“劝善”相关的动物

呼延云

农历牛年将至,照习惯,应该写一篇“古代笔记中关于牛的诡异记录”,但说实话,这还真是个难题,因为在古代笔记中,惯常“兴妖作怪”的动物往往是狐、蛇、狼、虎这类或者阴鸷或者直接危害人们生命的野生动物,家养的动物中动辄生事的第一恐怕是猫,再往后是狗、兔、鹦鹉之类,且轮不到牛。毕竟文学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性的投射,像牛这样温顺、憨厚、朴实,除了埋头耕作别无他念的牲畜,在农耕社会里备受人们的喜爱、信赖甚至尊重,所以也不好意思在笔下给人家胡乱编排些什么怪力乱神的东西,倘若有,也往往是“劝善”二字而已。

一、制止屠牛,终得善报

在中国古代社会,向有以农为本和重农轻商的理念,而牛又是农民最倚靠的耕作伙伴,所以对牛的爱惜在历朝历代都成为一种道德标准。在古代和牛相关的笔记中,最多见的便是牛通人性和制止屠牛者得到好报的记载。

《子不语》中写天台县令钟醴泉的父亲在贵州大定府做官期间,设局办铅。一天中午,“忽有牛突入铅厂,数十人鞭之,不肯去”。钟醴泉赶过去一看,那牛伏在地上作叩头状,钟醴泉便问牵牛的人说:“你是要带它去耕种?还是要牵它去宰杀?”牵牛者说是要宰杀。钟醴泉问牛卖多少钱?牵牛者说七千。钟醴泉于是将牛买下,赎其一命。

类似的记录在《咫闻录》中亦可见。黔南有一个姓诸的,以贩牛为业,颇有积蓄。“市有老牛,诸买之”,他转手卖给一个屠户,用绳子绑好,正要下刀,“牛忽挣脱,口衔刀去”,一直跑到黔灵山大佛殿中,“四蹄端跪,眼中有泪,频频点首,似有求救状”。姓诸的追到大佛殿上,使劲牵拽,那老牛死活不动,这时忽听得寺内高僧做偈语曰:“牵牛至堂下,霍霍牛刀冷;欲生不得生,佛殿先驰骋。已入佛空门,便是慈悲境;解尔前世冤,夙债消除尽。”然后对姓诸的说:“我把牛钱给你,牛就留在庙中吧。”诸某同意了,持钱而去。从此老牛便留在庙中,“闻僧诵经,伏耳跪听焉”。

《咫闻录》

依大清律例,私宰耕牛或者私自贩卖耕牛,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置,轻者戴枷或杖刑,重者发配充军。《清稗类钞》中的一则笔记记载,“常宁王词卿仁而爱物”,当地有个姓阳的人,养的耕牛跛了足,便卖给一个屠户,屠户拉着牛去宰杀,路上被王词卿遇到,王词卿问这牛卖多少钱?屠户故意抬高价格说价值百金,且不讲价。王词卿大怒,手指屠户道:“私宰耕牛,律有明禁,你怎么敢如此?马上把牛还回去,不然我就要报官了!”屠户一听十分害怕,赶紧服软说好话。王词卿掏钱将牛买下,带回家中,告诉家人好好养活,不要再让它干重活,然后把姓阳的叫来申斥道:“耕牛跛足了就卖给屠户,难道忘记了它没有跛足时为你出的力吗?人的天良怎么能如此丧尽!”姓阳的连连认错,此后乡里再无人敢贩卖耕牛了。

明代笔记《续耳谭》中有一条制止屠牛终得善报的记载:慈溪人张谦是嘉靖年间的进士,他仁厚好施,“尤恶食牛”,曾经写过文章晓谕乡里,让乡亲们少吃牛肉。有一天他经过市场,遇到有人宰牛,“牛望张来,两泪淋淋,长跪请命”。张谦哀而赎之,带回家养了起来。几年后那牛死了,张谦将它好生掩埋。张谦的孙子张光裕于万历年间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阅卷时感觉文章平平无奇,正要淘汰,“忽见有二大牛角,横于卷上”,主考官十分惊异,便将此卷录之,“人咸谓葬牛之报云”。

《续耳谭》

二、杀害母牛,牛犊报仇

既然救牛有“赏”,那么屠牛、虐牛甚至吃牛肉就难免有罚。

青城子所撰笔记《亦复如是》中写一个屠牛者“为业十余年矣,所不可以数计”。有一天他独行山间,突然遇到一群牛狂奔过来,以角相向,他吓得撒腿就跑,群牛紧追不舍,眼看前面没有路了,只有一排“高可数丈,其石隙蔓生葛藤”的石壁,他急忙攀援而上。群牛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攀登,“以角抵石,铿铿有声”。屠牛者总算攀到了石壁上面,但见一片草坡上林木葱郁,他惊魂甫定,刚刚坐下喘息,忽见林子里又有几头牛朝他冲了过来,他找了棵树又爬到树顶,那些牛在树下徘徊不去,群哞不绝,吓得他“心肝俱裂,股栗不敢俯视”。相持了大半天,才见放牛娃过来把牛赶走。屠牛者下得树来,浑身瘫软,“后见牛即远避”。

《亦复如是》

江西德安县的王甲和李乙二人就没他这么走运了,钮琇在《觚剩》中写道:这两个人在赶集时看到一头母牛,发现母牛有身孕,李乙便劝王甲买下,“是费一牛价而获二牛也”。王甲听了他的话。过了几个月,母牛产下一头公牛犊,又过了些时日,这头公牛犊长得无比健壮,而母牛则日渐衰老。李乙又给王甲出主意说,既然这头母牛不能再耕作,干脆将它杀了,把肉卖掉,既省了饲料的钱,又能赚一笔。王甲觉得他言之有理,便依言行之。公牛犊失去了母亲,垂泪不止,每次出去耕田,只要看到李乙便怒目而视。有一天,乡人散牧于野,公牛亦在其间。李某恰好从田边走过,公牛犊突然冲过来,一头撞向他,“以角刺其腹,腹溃而死”。李乙的儿子报了官,由于牛是王甲的,王甲只好倾家荡产赔偿,“耕业尽废”。

明代笔记《集异新抄》中写过一则虐牛者遭恶报的事例:万历乙卯年七月廿四日,有一雷忽然击中金山塔下的三个人,片刻,三人全都苏醒过来,其中一人“齿牙尽落,遍身青黑”,不停地喊腰疼。有认识他的人,说他是淮安人,经常贩牛过江,有不再能耕田的老牛,他就将其牙齿拔掉,冒充牛犊卖钱,没想到今天竟遭雷击。人们扶他上了船,送他回家,他的腰疼愈发严重,“腰下尚缚卖牛钱千文”,等船靠了岸,他竟然死去。

吃牛肉遭报应者,在古代笔记中比较少见,毕竟牛肉是古人常用的肉食,完全禁止是做不到的,所谓报应云云,只能对一些特定人群“起效”。钱希言在《狯言》中写一个法号荆山和尚的僧人,寓居在寿圣寺,每天木鱼不敲、经书不念,只知道混迹于市肆,大碗喝酒、大块吃牛肉,“至暮醉饱而归,率以为常”。这一年的中元节,寿圣寺里造盂兰盆斋,而荆山和尚醉醺醺地闯进道场,“荤酒之气,触忤诸佛菩萨,即为护法伽蓝神所击,立跪而死”。第二天早晨,很多人得到消息,进道场一看,只见他“双手犹擎向天而跪如故”。

三、偷牛救人,喜获耕牛

俞樾在《右台仙馆笔记》中记同治庚午年发生在湖北咸宁的一件事:当地发生虎患,有个姓盛的小孩子在郊外放牛,突然一只老虎扑了过来,“儿从牛背坠地,牛以身庇之,奋其角与虎斗,不胜”,幸亏其他牛来相助,那头猛虎才悻悻而去。姓盛的小孩子总算保住了一条命,而挺身维护他的那头牛却因伤势太重,不治而亡。于是盛氏家族的长老聚集在一起,说这是一头义牛,“买棺敛之,穴地葬之,且为作佛事”……

牛虎相斗,现实中并不鲜见,所以此事大概与前面那些一望即知是杜撰的笔记不同,很可能确有其事。其实说到牛对人的“恩情”,就算不以身斗虎,仅耕田这一项,也绝对值得感激,所以有些作者在笔记里对杀牛者,不仅要追责几代,甚至追责几世。

《坐花志果》中的一则即是如此:浙东一王生,春日郊游,遇到一头老牛,“举角相触”,王生赶紧闪避,老牛反身欲追,被放牛的人拦住,“犹矫首顿足,瞠然相视”,一副恨恨然、愤愤然的样子。当夜王生做梦,梦见自己被押到地府去,一堆“牛首而人身”者都状告王生,说被他所害。判官问王生何以杀死这么多牛,王生莫名其妙,说自己祖上一直以儒学传家,“戒食牛犬肉,已历三世”,何曾有过杀牛之举?判官命一绿衣吏拿出一面镜子,让王生自己照照看。王生一照,才明白那镜子所照,乃是一个人的前生,而王生的前生乃是一个屠户,“器利而技精,常一日解十余牛”……从梦中醒来,他才知道白天在郊野遇到的那头老牛何以对自己那般敌视。

《坐花志果》

有趣的是,如果仅仅是“用牛”而不是“杀牛”,那么无论经历怎样曲折,往往别有劝善的意义。《亦复如是》里就有这样一篇笔记:乾隆五十年,各地爆发牛疫,健康的耕牛价格极其昂贵,“非十余金不能得”,恰是春耕时节,很多农人望着亟待开垦的田地,欲哭无泪。有兄弟俩“牛病死,再买再死,力竭无策”,见邻邑有一富户,家中耕牛甚多,便商量去“借”一头,“农事毕即潜驱还”。于是他们俩商量好各自的任务,弟弟负责偷牛,哥哥在半路接应。黄昏时分,弟弟潜入富户家中,藏在梁上,预备夜深人静,再赶出一头牛带走。谁知他因为不熟悉人家房间的布局,藏身的地方离内室太近,“灯光时射栏上,屏息不敢动”。约二更后,弟弟隐隐听到屋里有人在哭泣,接着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他下梁蛇行,“伏窗外,以口水湿窗纸小眼窥之”,登时大吃一惊!“见一妇正悬梁,手足犹牵动。”弟弟忘了自己的“身份”,大呼救命,惊醒了全家人,及时把那妇人救了下来。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家中多了一个外人,弟弟只好坦承了自己预备偷牛的事情。家中老者说,悬梁女子乃是他的儿媳,因为一些事想不开,如果不是你及时呼救,只恐她已一命呜呼,“君既歉牛,任择一奉赠”。于是弟弟喜滋滋地牵上牛,找见哥哥,一起回家种地去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故事里的人们有几分牛一样的忠厚和质朴,弟弟做小偷的动机只是为了种地,在濒临他人生死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绝不含糊,老者知恩图报,不因他人道德上的瑕疵而做全盘否定……也许是过去的一年看到了太多因为观点不同而横眉立目、恶语相向,便更觉品质敦厚的可贵:留几分善心,耕一片春田,自然会有个好收成。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丁晓

写“动物”的20个优美文段,可摘抄,建议收藏

“它是一只纯黑的黑猫。刚刚偏午的太阳把透明的光线射在它的皮肤上面,从那亮闪闪的柔毛之中,好像发出一种眼不能见的火焰。”如果是你来写这只小黑猫,你会怎么写呢?本期莫愁整理了一些写“动物”的文段,认真摘抄记录。

写“动物”的20个文段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敢,不要说对付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2、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脸一半儿白,一半儿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呀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儿地盯着我。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

3、猫和人一样,有个性。白猫王子不是属于“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个类型。他好像有他的尊严。有时候我喊他过来,他看我一眼,等我喊过三数声之后才肯慢慢的踱过来,并不一跃而登膝头,而是卧在我身边伸手可抚摩到的地方。如果再加催促,他也有时移动身体更靠近我。大多时他是不理会我的呼唤的。他卧如弓,坐如钟,自得其乐,旁若无人。至少是和人保持距离。

4、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

5、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6、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7、它长五英寸,宽三英寸。不重,碰湿。打开,一圈绿色的影子闪进我的眼睛,仔细看,那是一大团柔软的绿色头发,像天鹅绒。突然,狐狸看到一个圆圆的脑袋从绿色的头发里伸出来,两只小眼睛像绿豆,只是怯生生地看着我,整个脑袋像闪电一样迅速缩进坚硬的壳里。

8、过了满月的小猫们真是可爱,腿脚还不甚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9、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0、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1、白狗的头是圆形的,黑眼睛圆溜溜的,像一对玻璃球。黑鼻子往外鼓着,嘴巴张着,“汪汪”叫时,声音又尖又小,像小娃娃唱歌。还有一对三角形的黑耳朵往下茸拉着。雪白的毛裹着它的身子,柔软得像个绒球。小小的尾巴往上翘着,活像个小鸭子。

12、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3、临离开那一座破房子时,我一眼就看到那一条老狗仍然忠诚地趴在篱笆门口,见了我,它似乎预感到我要离开了,它站了起来,走到我跟前,在我腿上擦来擦去,对着我尾巴直摇。我一下子泪流满面。我知道这是我们的永别,我俯下身,抱住了它的头,亲了一口。我很想把它抱回济南,但那是绝对办不到的。我只好一步三回首地离开了那里,眼泪向肚子里流。到现在这一幕已经过去了七十年。我总是不时想到这一条老狗。

14、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嘴角嫩黄,头顶上有些茸毛。它从窝里跌下来(风在猛烈摇着路边的白桦树),一动不动地坐着,无望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来的小翅膀。

15、渐渐地,它对周围的事物似乎熟悉起来,尾巴也不那么拖垂了,而是往上翘着。我们拿吃剩的骨头和饭喂它,它吃得很饱,肚子胀得圆圆的,与我们的关系越发亲密起来。每当你进屋,它必跑到你的脚边,摩擦着,用嘴轻咬你的鞋带、裤脚,尾巴摇个不停,跳跃着,犹如激动的孩子。

16、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舔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

17、它长得煞是惹人喜爱:耳朵和脊背是一抹浅淡的黑色;而从鼻头开始,再由下颏漫向肚腹,及至四只腿爪,却是纯净的洁白;自然舒展的眉毛与胡须,也是雪色的。最有趣的是那根晃来晃去的尾巴,乌溜溜的一根,只有尾巴尖儿是一撮白毛,很像一枝尚未着墨的毛笔,高高地、韵味十足地摇来摆去,犹如书法家在挥毫,我和孩子时常俯下身去问它:“又在写什么呢?娇娇!”它目光柔和,性情温顺,吃食、走路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不高不低的叫声也很斯文,给人一种文雅的感觉。

18、它是一只纯黑的黑猫。刚刚偏午的太阳把透明的光线射在它的皮肤上面,从那亮闪闪的柔毛之中,好像发出一种眼不能见的火焰。它有一个可称为猫中大王般的巨大体格,确要比我大过一倍。它的眼珠比人类珍爱的琥珀还要更为美丽地闪耀着。

19、邻居送给我一只小花猫,它圆圆的脸,两块腮肉肥鼓鼓的;一对圆眼警惕地瞅着我,耳朵竖得高高的;嘴边长着短短的胡须;圆滚滚的身体,雪白的毛上缀着朵朵黑花,显得黑白分明;四只脚不停地在地上抓挠着,真是逗人喜爱。

20、我家养的狮子猫,谁见了谁夸。圆溜溜的眼睛,就像狮子头上镶着两颗大珍珠,闪闪发着光;浑身的茸毛,蓬蓬松松,又像披了一身金线衣。白天,它总是懒洋洋地躺在炕上,或闭目养神儿,或戏弄根花布条,玩得津津有味。走起路来,它总是翘着长长的尾巴,一步一步地往前迈,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就像听到了上夜班的铃似的,立刻来了精神,屋里屋外来回地串。